A. 宿遷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什麼意思啊
宿遷原為宿豫縣 唐朝時為避唐代宗李豫諱,宿豫改為宿遷。
宿遷是悠久的,早在5萬年前的下草灣人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點燃了人類文明的曙光;關於宿遷在歷史上有文字
記載以來的滄桑變革,本報「民生話題」欄目也曾刊登過有關這方面的文章,但都不太具體詳細,近日,記者從宿城
區博物館搜集到《宿遷的歷史沿革》一文,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宿遷,這塊土地相傳上古時候為少昊氏的領地。《禹貢》記載為當時九州之一的徐州之地。
宿遷歷史悠久,文化層堆積深厚。舊石器時期因年代久遠,有待進一步考證。最早發現的文化遺存為新石器時代,距
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在駱馬湖以東地區隨處可見層疊的文化層,上層為普遍存在的60厘米厚的漢文化層,下為
一米厚的西周文化層。其中著名的有屬於龍山文化體系的黃泥灘遺址(關廟)、井兒頭遺址、黃營遺址(來龍)。商
周時期有尖墩遺址(來龍)、青墩遺址(曉店),這些遺址表明,我們的祖先很早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
到了春秋時期,這里產生了最早見於文獻記載的鍾吾和猶國。北有鍾吾,都城在今宿遷城北30公里的司吾山腳下,猶
國在南,都城在今宿城區鄭樓附近。而後到戰國,這里的屬地不斷變更,先後屬過魯、宋、楚、秦等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實行郡縣制,這里為下相縣,屬臨淮郡。下相古城遺址在今市經濟開發區古城居委會。漢朝承
襲秦朝的郡縣制,又在原鍾吾國的土地上置司吾縣。至兩漢時,這里已具有高度的文化,徐州(彭城)地區的漢文化
向這兒輻射,我們能從侍嶺的漢城遺址、洪武墩的漢墓群以及曉店的清涼院遺址看出當時商業發達、城市繁華、人口
集中。
西晉太康無年(公元305年),設立宿豫縣、宿豫郡,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宿豫這個名稱。
北魏時屬徐州,東魏時屬東楚州,梁時改屬泗州郡,宿豫為當時的州治所在地。
隋時,宿豫屬泗州下邳郡。公元762年,為避唐代宗李豫諱,將宿豫改為宿遷,屬河南道徐州彭城郡。
五代時與唐朝的隸屬關系相同。宋時屬河東路淮陰軍邳州郡。北宋時,宿遷縣境包括今新沂、泗陽、睢寧和淮陰縣的
漁溝鎮,為歷史最大。
南宋時,宿遷為金、宋對峙之地,連年戰爭,城垣毀壞,1193年,黃河水患,宿遷縣城遷到今城南項王故里處。
元、明、清時期宿遷屬淮安府。1576年,黃河決口,今項王故里附近的宿遷縣城地勢低窪,受洪水威脅遷至城北馬陵
山附近,築土城,即今馬陵公園南首。
清初,宿遷又改屬徐州。辛亥革命以後,中華民國成立,廢除州府制,宿遷先直屬江蘇省政府,後隸屬淮陰專署。
在人民革命斗爭中,成立的泗宿縣、宿遷縣歸華中軍區六分區領導,屬淮海區。
解放後,泗宿縣並入宿遷縣,隸屬淮陰專區,歸仁地區劃歸泗洪縣,洋河地區劃歸泗陽縣,原宿遷北部沂河以北劃歸
宿北縣(今新沂市),宿遷縣的規模比以前縮小。
1987年12月,宿遷撤縣建市(縣級市)。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宿遷市,轄四縣一區(即泗陽縣、泗洪縣、
沭陽縣、宿豫縣、宿城區),宿遷歷史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B. 江蘇淮安名稱的由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建置紊亂,隸屬多變,今市區碼頭鎮、淮城鎮其時均為軍事要塞,多設州郡治所,為邊帥駐節之地。
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南齊永明七年(489),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建置也較穩定,大抵淮北屬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北淮河對岸),淮南屬楚州(治今淮安區淮城),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楚州、泗州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全國性名城,楚州更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2)泗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淮安市位於「日出斗金」的洪澤湖東畔,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和年輕的京滬高速公路在這里交匯,璀璨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在這里共輝。
市境跨古淮河兩岸,相傳大禹曾至境內治水,「使淮水永安」,市名即淮水安瀾之意。正象那悠悠的淮水,淮安的歷史源遠流長。
淮安曾名淮陰,於2001年2月1日始改名為淮安。淮安市是江蘇省重要的交通樞紐。古往今來一直是軍事要地。2005年開始通了火車,告別了蘇北一直沒有火車的歷史。
C. 為什麼稱泗陽為「陽光小城」
泗陽是我的家鄉,近幾年發展很好,生態環境建設、特色產業發展等都有很明顯的成果。明年高鐵也將通車,感覺泗陽未來前景可期,就像灑滿陽光的小城,讓人倍感溫暖,對它充滿無限期待。
D. 為什麼這么多城市名字中,有「陽」字
在古漢語中,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而人類最早的聚居處,多在河流或山嶺附近,而以其與河流山嶺的關系,即有,洛陽,丹陽等名稱。還有許多地名中有「陰」,如,江陰,有興趣可以收集。
E. 江蘇宿遷市名稱的由來
春秋時為鍾吾子國,後宿國遷都於此。秦置下相等縣。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封常山憲王少子劉商為泗水王,王都設於凌縣,轄2.5萬多戶11.9萬人,傳五代六王,歷時132年。西漢時廢凌縣設下相。歷經東漢、西晉,至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縣為宿豫縣。南北朝、隋朝仍為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縣為宿遷縣。境內先後設懷文縣、潼陽縣、桃源縣和臨淮郡。其後至宋、元、明、清時期各州屢有廢替。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時期,運河以東為宿豫縣,運河西一度屬泗宿縣,今曉店以北到今徐州新沂市新安鎮為宿北縣。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設宿遷市,屬泗宿縣。1946年6月,宿遷縣(包括運東和運西)同宿北縣新沂河以南地區,合為宿遷縣,屬淮陰專區。1970年屬淮陰地區。1983年屬淮陰市。1987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宿遷縣,設立縣級宿遷市。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宿遷市,設立地級宿遷市,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城區和宿豫區。市政府所在地為宿城區。
F. 江蘇宿遷泗陽叫武子涵的名字有哪些
江蘇宿遷泗陽叫吳子涵的名字有哪些有十幾個吧
G. 宿遷名字由來
宿遷市位於江蘇北部淮水之陽。春秋時為鍾吾子國,後宿國遷都於此。秦置下相等縣。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封常山憲王少子劉商為泗水王,王都設於凌縣,轄2.5萬多戶11.9萬人,傳五代六王,歷時132年。西漢時廢凌縣設下相。歷經東漢、西晉,至東晉安帝義熙元年(公元405年),改下相縣為宿豫縣。南北朝、隋朝仍為宿豫縣。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縣為宿遷縣。境內先後設懷文縣、潼陽縣、桃源縣和臨淮郡。其後至宋、元、明、清時期各州屢有廢替。抗日戰爭至解放戰爭時期,運河以東為宿豫縣,運河西一度屬泗宿縣,今曉店以北到今徐州新沂市新安鎮為宿北縣。1945年9月到1946年7月曾設宿遷市,屬泗宿縣。1946年6月,宿遷縣(包括運東和運西)同宿北縣新沂河以南地區,合為宿遷縣,屬淮陰專區。1970年屬淮陰地區。1983年屬淮陰市。1987年12月3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宿遷縣,設立縣級宿遷市。1996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縣級宿遷市,設立地級宿遷市,轄沭陽縣、泗陽縣、泗洪縣、宿城區和宿豫區。市政府所在地為宿城區。
H. 泗陽縣的由來
陽,山之南,水之北。泗水之北謂之泗陽,陽指水之北。
I. 泗陽的歷史
泗陽的歷史:
夏商分九州,泗陽地屬徐州,建有厹猶國。西周屬青州。
春秋則地屬吳,吳亡屬越,戰國屬楚。
秦置郯郡凌縣和郯郡下相縣(陵縣置凌城,故治在今泗陽眾興鎮)。秦漢之際,泗陽屬東陽郡凌縣。
西漢開國屬東海郡凌縣和厹猶縣(縣治在泗陽鄭樓鎮,2004年劃入宿城區)。漢高帝五年,徙齊王韓信為楚王,凌縣和厹猶縣也因「韓信封楚」而地屬之。漢武帝元鼎元年,析凌縣東南境,泗水下游北側地置泗陽縣(治所在今泗陽新袁鎮),屬東海郡。泗陽縣名由此開始。元鼎四年以東海郡三萬戶置泗水國,轄凌、於、泗陽三縣,國都凌。泗水國歷123年五代六王,是江蘇地區三個諸侯國之一。
曹魏時期,改泗陽為魏陽。
西晉置凌縣,屬廣陵郡。東晉立淮陽郡(今淮安、泗陽、宿遷等縣市地),治角城縣(今泗陽東南境)。東晉義熙元年,置宿預縣(治所厹猶之古城),屬淮陽郡。
隋置泗州宿豫郡宿豫縣,後屬泗州臨淮郡。
唐朝行政區域多變,泗陽所屬的行政區劃也處於變動中。
北宋初屬武寧軍,後屬淮陽軍。南宋建炎元年,建吳城縣(今泗陽東南境)。興定三年,建淮濱縣,治桃源鎮(今泗陽城廂街道),屬泗州。
元改稱桃源縣,屬淮安路。
明延用桃源縣,屬淮安府,直屬中書省。
清朝順治二年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泗陽屬江南省淮安府。康熙六年改屬江蘇省,為淮安府桃源縣。
民國三年,因與國民黨元老宋教仁故鄉湖南省桃源縣名相重,復改稱泗陽縣,屬江蘇省淮揚道。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直轄於江蘇省政府。
民國二十年,江蘇劃分13個行政督察區,泗陽屬11區。後劃為9區,泗陽屬於第七區淮陰區。
民國二十八年春,日軍攻陷泗陽,縣城被毀。民國二十九年,泗陽縣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適應戰爭形勢,泗陽與鄰縣部分地區分設泗沭、淮泗、泗陽、運河特區4個縣級民主政權。民國三十三年,撤運河特區,民國三十七年裁淮泗入泗陽,民國三十八年五月泗沭與泗陽合並,基本恢復原泗陽建置,縣政府設於眾興鎮,隸屬淮陰專區(今淮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