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漢文帝叫什麼名字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一前157年)是漢朝的第四個皇帝,高祖劉邦第三子,漢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初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死後,呂後立非正統的少帝。呂後死,呂產、呂祿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劉恆在周勃、陳平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文帝,在位23年。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他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對當時農生產的迅速恢復與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當時各諸侯王掌握著封國內的政治、經濟大權,對國家的統一和中央政權的鞏固形成了嚴重威脅。漢文帝先後粉碎了劉興居和劉長的謀反,又接受賈誼提出的分割大的諸侯的建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他還妥善處理好漢朝同南越和匈奴的關系,對南越王趙佗實行安撫政策,對匈奴繼續實行和親政策的同時,加強了邊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漢境,都被他及時派兵還擊,趕出了塞外。 漢文帝在高祖的基礎上,進一步廢除了肉刑和誹謗妖言罪等一些嚴邢苛法。他實行平獄緩刑,約法省禁的政策,並帶頭執行法制判決,作為一個封建國君,這是難能可貴的。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提拔重用了賈誼、晁錯、張釋之、周亞夫等人才,開創了文景盛世的繁榮局面。他節儉敦樸,嚴於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較好的。在位期間,宮室、苑圃、車騎、服御很少增添。有一次他想修築一座露台,一算需花費黃金100斤,相當於中等人家l0戶的家產,就作罷了。他反對厚葬,其墳修在長安附近灞水的旁邊,稱做灞陵。修築時順著山陵形勢挖掘洞穴,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不準用金銀等貴重金屬。他還主張死後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年),病死於長安未央宮,廟號為太宗,謚文帝。其子劉啟繼位,即景帝。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的統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劉恆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
在位時間: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曾用年號:無
謚號:孝文帝
廟號:太宗
安葬地:霸陵
公元前202年,劉恆出生。
公元前195年,劉恆被封為代王。
公元前180年,劉恆被擁立為帝,是為漢文帝。
公元前157年,劉恆辭世。
劉恆能當上皇帝,也要拜呂後所賜。劉邦有八子,但呂後只生了漢惠帝劉盈。劉盈死後,呂後為了掌權,對庶出的其餘諸子大加迫害,有4人為其所害,只有老大劉肥善終。到呂後逝世時,劉邦的兒子當中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待諸呂叛亂被平定後,大臣們在一番權衡之後,終於把名不經傳的劉恆扶上皇位。劉恆同他的父親劉邦一樣,在皇位來歷不明時,總要找一個傳說來說明皇帝本來就應該他做。於是劉邦臨幸劉恆母親薄夫人時,薄夫人就夢見了巨龍盤身,然後劉恆就出生了。但不管劉恆是怎麼當上皇上的,他畢竟是「文景之治」的建設者之一,也是西漢王朝的明君之一。之所以在劉恆和兒子劉啟統治時期出現國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首先要歸功於劉邦和劉盈的苦心經營,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在於劉恆「賢智溫良」的性格。正是他這種性格,才使得大漢王朝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得以貫徹和延續,更進一步把老百姓從戰亂中解放出來,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他和他的兒子劉啟不遺餘力的積累,為後來漢武帝建立偉大的功勛奠好了根基。 漢文帝劉恆(前202年一前157年)是漢朝的第四個皇帝,高祖劉邦第三子,漢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初被立為代王,建都晉陽。惠帝死後,呂後立非正統的少帝。呂後死,呂產、呂祿企圖發動政變奪取帝位。劉恆在周勃、陳平支持下誅滅了諸呂勢力,登上皇帝寶座,是為文帝,在位23年。漢文帝在位期間,是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他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他兩次把田租減為三十稅一,甚至12年免收全國田賦,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他還親自耕作,做天下之表率,對當時農生產的迅速恢復與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了加強中央集權,他逐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當時各諸侯王掌握著封國內的政治、經濟大權,對國家的統一和中央政權的鞏固形成了嚴重威脅。漢文帝先後粉碎了劉興居和劉長的謀反,又接受賈誼提出的分割大的諸侯的建議,維護了國家的統一。他還妥善處理好漢朝同南越和匈奴的關系,對南越王趙佗實行安撫政策,對匈奴繼續實行和親政策的同時,加強了邊防的力量。匈奴曾三次侵犯漢境,都被他及時派兵還擊,趕出了塞外。 漢文帝在高祖的基礎上,進一步廢除了肉刑和誹謗妖言罪等一些嚴邢苛法。他實行平獄緩刑,約法省禁的政策,並帶頭執行法制判決,作為一個封建國君,這是難能可貴的。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提拔重用了賈誼、晁錯、張釋之、周亞夫等人才,開創了文景盛世的繁榮局面。他節儉敦樸,嚴於律己,在封建帝王中是做得比較好的。在位期間,宮室、苑圃、車騎、服御很少增添。有一次他想修築一座露台,一算需花費黃金100斤,相當於中等人家l0戶的家產,就作罷了。他反對厚葬,其墳修在長安附近灞水的旁邊,稱做灞陵。修築時順著山陵形勢挖掘洞穴,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不準用金銀等貴重金屬。他還主張死後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年),病死於長安未央宮,廟號為太宗,謚文帝。其子劉啟繼位,即景帝。歷史上把文帝和景帝的統治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漢文帝劉恆
(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
在位時間: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57年
曾用年號:無
謚號:孝文帝
廟號:太宗
安葬地:霸陵
公元前202年,劉恆出生。
公元前195年,劉恆被封為代王。
公元前180年,劉恆被擁立為帝,是為漢文帝。
公元前157年,劉恆辭世。
劉恆能當上皇帝,也要拜呂後所賜。劉邦有八子,但呂後只生了漢惠帝劉盈。劉盈死後,呂後為了掌權,對庶出的其餘諸子大加迫害,有4人為其所害,只有老大劉肥善終。到呂後逝世時,劉邦的兒子當中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待諸呂叛亂被平定後,大臣們在一番權衡之後,終於把名不經傳的劉恆扶上皇位。劉恆同他的父親劉邦一樣,在皇位來歷不明時,總要找一個傳說來說明皇帝本來就應該他做。於是劉邦臨幸劉恆母親薄夫人時,薄夫人就夢見了巨龍盤身,然後劉恆就出生了。但不管劉恆是怎麼當上皇上的,他畢竟是「文景之治」的建設者之一,也是西漢王朝的明君之一。之所以在劉恆和兒子劉啟統治時期出現國泰民安的「文景之治」,首先要歸功於劉邦和劉盈的苦心經營,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在於劉恆「賢智溫良」的性格。正是他這種性格,才使得大漢王朝無為而治的統治思想得以貫徹和延續,更進一步把老百姓從戰亂中解放出來,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他和他的兒子劉啟不遺餘力的積累,為後來漢武帝建立偉大的功勛奠好了根基。
⑵ 孝文帝名字由來為啥叫孝文帝
與年號,廟號,謚號有關。會根據皇帝生平作為給予褒貶
⑶ 獻文帝和孝文帝名字的音為什麼一樣
獻文帝和孝文帝名字的音。是不一樣的。
⑷ 文帝、景帝分別是誰
漢文帝劉恆(前180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中子
漢景帝劉啟(前157年~前141年),文帝太子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十六年。
⑸ 漢文帝的名字叫什麼急~~~~~~~~~~~~~~~~~~
劉恆出生於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己亥年),漢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之庶弟。 8歲被立為代王。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族,漢太祖劉邦第4子,漢惠帝劉盈弟,在位23年,享年47歲。葬於霸陵(在今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區白鹿原東北角)。在古代,有奪取天下之功的稱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稱為【宗】所以,其廟號太宗,謚號孝文皇帝。也是《二十四孝》中親嘗湯葯的主角。
公元前180年呂後死,齊王劉襄兄弟興兵討伐諸呂,周勃、陳平見勢亦響應,讓大臣露出左右臂。露出左袒的大臣決定夷滅呂氏一族,史稱「盪滌諸呂」,功臣派認為劉弘並非漢惠帝親生子,又畏齊王勢壯,貪代王勢孤,於是擁立24歲的劉恆為皇帝即位。
劉恆為代王時有位王後,生有四個嫡子,在劉恆稱皇帝後不久,這四個嫡子相繼去世,其餘諸子中寵姬竇漪房之子劉啟最長。劉恆登基後三月後(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竇漪房為皇後。他和劉啟治國有道,稱為「文景之治」
這個資料來自:http://ke..com/subview/74980/5037836.htm?fromId=19243
希望你能夠滿意,O(∩_∩)O~
⑹ 隋文帝和隋煬帝稱謂的來歷,有什麼意義
都是謚號!皇帝死後,後人對他進行評價!
隋文帝謚號「文」是相當高的評價。
古代,經天緯地曰文,克定禍亂曰武。
隋文帝一生重新奠定華夏一統格局,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套垂範後世的封建統治體系。唐朝的鼎盛,正是建立在隋的基礎上,所以,隋文帝謚號「文」更能反映他的主要功績。
隋煬帝」的「煬」作簡單解釋。
《史記.謚法解》說:好內遠禮曰煬。朋淫於家,不奉禮。
去禮遠觽曰煬。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怠政」、「外內從亂」,是他被縊殺當年,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加的,是為惡謚,就是貶低他。其實「煬」字總體說來還是好字,只是因為隋煬帝的名氣太大,才讓人聯想到這個字不好。其實這是別人的誤解。況且現在「謚法」里的解釋已經不通用了。
⑺ 漢文帝的名字叫什麼字什麼生於哪年
漢文帝劉恆(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57年),漢族,漢朝第5位皇帝,漢高祖劉邦四子,惠帝劉盈弟,母薄姬,在位期間,繼續執行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使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的過渡時期。後世將這一時期與其子景帝執政的時期統稱為「文景之治」。
⑻ 漢文帝的名字
漢文帝叫劉恆
⑼ 中國各個朝代名稱的來歷
我國歷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手辦的第一件事就是確立國號(朝代名稱)。國號就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名不正言不順,確立了國號就名正了,代表一個新的國朝從此誕生。
中國各個朝代名稱的來歷由以下五個因素決定:
1、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
2、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
3、源於創建者原始所或政權統治的區域;
4、源於宗族關系;
5、寓意吉祥。
⑽ 名字的來歷
據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
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發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發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可見,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姓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還有小名、別名、綽號、乳名等。廣義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團體的名稱;狹義的姓名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為名和字的合稱。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今合稱「名字」,則指姓名或名。
(10)文帝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名字的類別:
1、筆名
筆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據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別名。
2、藝名
藝名,即藝人演出時用的別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雙名李桂珍,是評劇表演藝術家,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白派」。從以上「名」的各色特異的表現形式來看,既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稱謂,又象徵著一個人的職業、地位和身份。
3、乳名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個人在孩童時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寶貝、寶寶……,長大以後一般不用,除非長輩對晚輩偶爾呼之。
4、學名
學名,就是一個人開始求學時使用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