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全名是什麼
劉備的全名就是「劉備」。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的表字「玄德」,按宗譜為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也就是漢獻帝(劉協)的叔父,故稱劉皇叔。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的祖父劉雄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劉備的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席販履為業,生活非常艱苦。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 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也多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
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准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
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爭,結果兵敗夷陵,最終於章武三年(223年)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
② 劉備的字玄德的來歷
劉備字玄德,釋玄德為:「指潛蓄而不著於外的德性。 」此正暗合《三國志·先主傳》所謂「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 」然而,「玄德」和「備」是什麼關系呢?讀清人桂馥學術筆記《札朴》卷三「蜀先主名字」條,才終於找到答案。原來,「備」是一種五彩的綢緞。 《周禮·考工記》 :「畫繪之事,五采備謂之綉。 」備就是綉,就是在絲織品上繪畫和刺綉設色而五彩俱備。
上古本無棉花,衣服除皮毛外只有絲、麻,富貴者穿絲織品。許多達官貴人的衣服不但質料精美,而且還要加上文采。在復雜的織造技巧與刺綉工藝還沒有出現以前,制衣的絲帛要染,或在上面繪上圖案。
《周禮·考工記》 :「畫繪之事,雜五色。 」五色,就是青黃赤白黑,五色至黑乃備。「黑」和「玄」又是同義詞,所以劉備字玄德。
劉備的父親劉弘為兒子取名,就是希望他日後能大展鴻圖而享受榮華富貴罷了。
劉備 (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赤壁之戰時,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謚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眾多文藝作品以其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紀念。
③ 劉備的姓名是如何而來
關於劉「備」
「備」是一種五彩的綢緞。《周禮·考工記》:「畫繪之事,五采備謂之綉。」備就是綉,就是在絲織品上繪畫和刺綉設色而五彩俱備。
上古本無棉花,衣服除皮毛外只有絲、麻,富貴者穿絲織品。許多達官貴人的衣服不但質料精美,而且還要加上文采。
在復雜的織造技巧與刺綉工藝還沒有出現以前,制衣的絲帛要染,或在上面繪上圖案(參見許嘉璐《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周禮·考工記》:「畫繪之事,雜五色。」五色,就是青黃赤白黑,五色至黑乃備。
關於劉「玄德」
「黑」和「玄」又是同義詞,所以劉備字玄德。
關於劉「豫州『
劉備投靠曹操共同討伐呂布,曹操上奏獻帝封劉備做豫州牧。豫州是地名,劉備是豫州牧。
再加上古代人的稱呼有稱官階名的習慣,因此劉備就被稱為劉豫州了。
而「劉州牧」這個稱呼也是可以叫的,符合習慣的。但是不夠具體不太能夠反映關於劉備的更多信息,而人們也覺得劉豫州似乎叫起來更舒服一些。
還有一點就是,那時劉備還是剛剛立足,勢力小,官職也低。被人瞧不起,乍一聽,劉豫州,這一稱呼似乎有些輕蔑嘲笑的意蘊在裡面。而劉州牧就是完全的尊敬的稱呼了。當然不會被那些瞧不起他的人採用,也就不會流行起來了。瞧不起他的人必定是一些大人物,有權之人 ,有勢力之人。既然他們都這樣稱呼劉備,老百姓們和這類大人物的手下也就會跟著叫「劉豫州」了.
④ 劉備原名叫什麼
禪shan,理由只有一個,其實很簡單嗎,因為劉備想當皇帝(見易中天百家論)劉備有一義子姓劉名封,自己的親兒子叫禪(一種表示帝王受命有天下的典禮)從劉備有帝王之志可證明封禪的含義,也可證明他的親兒子的禪讀音是shan不是chan,樓上雖然有人說了封禪但回答的很不準確.
始皇帝於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行東方,先到鄒嶧山,行祭禮,刻石頌秦功業。同時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生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梁父山。秦始皇封泰山時祭文和祭禮秘而不傳。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月,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之後,東巡海上。四月,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梁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後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奉高縣。
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冬,武帝南巡。次年(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春月還至泰山,四月封禪。
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正月,武帝東巡海上。四月還至泰山,舉行第三次封禪。
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三月,武帝至泰山舉行第四次封禪。
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三月,武帝至泰山,舉行第五次封禪。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武帝由鉅定還至泰山,舉行第六次封禪。
以上資料只能證明封禪只是一中祭祀儀式,並不是當皇帝,漢武帝6次封禪難道是當了6回皇帝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不要把當皇帝和封禪結合起來解釋,劉備不會笨到做第2個袁術.
另外說文中的禪是祭天嗎?我不曉得說文,但是我想可能是你轉載的時候沒注意,封是祭天,禪是祭地我看過和你一模一樣的文章也是說的說問是祭天.但是我找不到太多關於說文的資料.
「此泰山頂上築壇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史記.封禪書>>
說文我以前真沒聽說過,應該沒史記更具代表性.我比較相信史記.
⑤ 劉備名字由來
曹操攻打徐州,陶謙向劉備求救,劉備遂從公孫瓚處借來數千兵馬,當時公孫瓚手下的趙雲也奉命隨軍。往徐州救援。此時呂布偷襲曹操的根據地濮陽,曹操不得已而退兵。劉備則進駐徐州。陶謙將小沛城交與劉備。 之後,陶謙病故,將徐州城交與劉備,劉備遂自領為徐州牧。此後被曹操所敗的呂布前來投奔,劉備讓其居小沛。後來,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這時,呂布偷襲了徐州,劉備戰敗,轉軍海西。途中擊殺在徐州、揚州為寇的楊奉、韓暹,並向呂布求和,呂布讓劉備駐軍小沛。其後袁術派紀靈帶大軍攻小沛,呂布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用「轅門射戟」救了劉備。但其後,劉備再度召集萬餘人的軍隊,呂布於是率軍進攻小沛。劉備戰敗,只能前往許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至此人稱劉備為「劉豫州"
⑥ 劉備的字玄德的來歷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謂之「玄德」……
⑦ 關於劉備的名字
劉備投靠曹操共同討伐呂布,曹操上奏獻帝封劉備做豫州牧。豫州是地名,劉備是豫州牧。
再加上古代人的稱呼有稱官階名的習慣,因此劉備就被稱為劉豫州了。
而「劉州牧」這個稱呼也是可以叫的,符合習慣的。但是不夠具體不太能夠反映關於劉備的更多信息,而人們也覺得劉豫州似乎叫起來更舒服一些。
還有一點就是,那時劉備還是剛剛立足,勢力小,官職也低。被人瞧不起,乍一聽,劉豫州,這一稱呼似乎有些輕蔑嘲笑的意蘊在裡面。而劉州牧就是完全的尊敬的稱呼了。當然不會被那些瞧不起他的人採用,也就不會流行起來了。瞧不起他的人必定是一些大人物,有權之人 ,有勢力之人。既然他們都這樣稱呼劉備,老百姓們和這類大人物的手下也就會跟著叫「劉豫州」了。
⑧ 劉備的名和字的聯系
怎麼會沒有聯系,古代人的名和字都有一定的聯系,要知道玄德的意思,還要看玄德的出處。
很多人從老子《道德經》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持,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來解釋,是解釋不通的,這段話什麼意思?即生長養育萬物,生長萬物而不去佔有,為萬物提供幫助而不居功,滋養萬物而不主載,這叫做符合天道無私的人生最高美德。和備沒有聯系。
實際上劉備的備還是很基礎的意思,准備預備的意思。那玄德是什麼意思呢?玄德是指潛蓄而不著於外的德性。《書·舜典》:「玄德升聞,乃命以位。」 孔 傳:「玄謂幽潛,潛行道德。」《文選·劉琨<勸進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聖姿合於兩儀。」 李周翰 註:「玄德謂潛行道德也。」 明 梅鼎祚 《玉合記·宸游》:「陛下玄德格天,聖母徽儀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