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王墳名字由來

王墳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10 20:52:34

❶ 豫王墳的來歷是什麼

清帝國豫親王多鐸的墓...
求採納

❷ 語文翻譯 其子谷間走……王墳

●序

占者鄉塾里閭亦各有史,所以紀善惡而垂勸戒。後世惟天於有太史,而庶民之有德業者,非附賢士大夫為之紀,其聞者蔑焉。世傳筆談、麈錄、僉載、友議等作,目之為野史,而後之修國史者,不能不有取之,則野史者亦古閭史之流也歟?夫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今其列於史傳者,蓋可指數,而其存不存又有幸不車者焉。就其幸者,如佞幸、滑稽、貨殖,皆得托良史以稱於後世;而其不幸者,則魯有大臣,史失其姓,壺關三老不少概見,其所遺失多矣。就其存者,則又有蔡邕之自愧,陳壽之索米,韓愈之諛墓,所傳者又豈可以盡信?而所不傳者,又豈可謂無其人哉?予生季世之下,不能操觚以選,論當代賢人君子之德業,而竊志其所與游及耳目所聞見者,敘而錄之,自比於稗官小說,題曰《稗史集傳》,以俟夫後世歐陽子擇焉。或有位於朝法,當入國史者,此不著。

至正十年秋八月廿日福溪徐顯克昭謹序

○王艮

王艮字止善,紹興諸暨人也,少而穎特,如老成人。早游鄉校,諸先輩皆折節與之交。既壯,游吳興,遇凌公芝岩將赴淮東憲幕,辟公以行。既至,以歲貢士補淮東憲史。未幾,南人例革,調轉運司,授廬州錄事判官,屢轉為江浙檢校、朝列大夫、廣東市舶提舉,未四月拜江西省左右司員外郎。時年六十八,即慨然謝事而歸,朝廷從其請,以中憲大夫、淮東宣慰副使致仕。公耳目聰明,強健如五十許人,每小舟黎杖,自樂於山巔水涯,或遇勝景,數日忘返。至正已丑六月,自卜壽藏於暨陽之大岩,既穿穴,即卧疾而卒,年七十二。公慷慨有大志,喜論天下士,慕範文正公之為人,其在鹽司漕府,皆有惠政。越人立碑以頌德,見於國子博士陳旅為之記。其檢校中書,自顧而言曰:「王某止檢校耶?」會松江民徐晉詣丞相府,告民有匿田不佔於官者數萬頃,丞相命公還,上議曰:「田實無有。此奸民欲以利啖官,漁民以市怨,宜勿聽事。」遂得寢民,咸德之。其提舉市舶,寶貨山積,至者皆以賄敗,公毫無所視。其歸於鄉,雖尊且貴,則猶服被如儒生。予以鄉里故,獲拜公於床下,因與予言初出鄉時得見宋季之遺老,觀其典型,莫若趙公子昂、鄧公善之、楊君仲弘、杜君伯原,皆其相與。則公之成德,蓋有所自。末歲,見世變之愈下也,嘆曰:「吾於斯世不忍見矣,所求速化耳。」公沒二年而四海變作。故杜君伯原志公之葬,有「才不盡用」之嘆,其為世所推惜如此。所為詩文,有《王員外集》:二卷,虞公集為之序,藏其家。子仲揚以公蔭任泰州如皋縣主簿,卒於官次。仲廬今為南台掾,皆與子善。

論曰:韓愈氏以為古今人不相及,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以予觀公之風節凜然,使登於廊廟,豈讓古人哉?而用事之臣方汲汲以南人為等第,故公才不盡用於世道,不大行於時也。及中原多故,亟擢南士使居憲職,以風厲天下,而罷愞不勝,為天下笑。然北方大夫士論南人之賢,必以公為巨擘,士猶賴之以蓋其丑雲。

○柯九思

柯九思,字敬仲,台州仙居人也。父謙,由文學掾為江浙提舉,九思以父蔭補華亭尉,不就。遇文宗皇帝於潛邸,及即位,擢為典瑞院都事。置奎章閣,特授學士院鑒書博士,凡內府所藏法書名畫,咸命鑒定,賜牙章,得通籍禁署。念其父謙善教,錫碑名「訓忠」,敕侍讀學士虞集為文以旌之,寵顧日隆,由是言者見忌。公乘間跪白上曰:「臣以文藝末技遭逢聖明,而蹤跡孤危,殞越無地,願乞補外以自效,庶幾仰報日月照臨之萬一。惟陛下哀憐幸甚!」上曰:「朕在,汝復何憂?」翌日,御史章入不報故事,諫臣言不行,則納印請去。上重違諫臣意,而慮危公,召公諭之曰:「朕本意留卿,而欲伸言者路。已敕中書除外,卿其少避。俟朕至上京宣汝矣。」公拜且泣,辭出,而中書竟格詔不行。未幾大行上賓,公因流寓中吳,予獲從公游,語及先朝,則誦其所為詩,嗚咽流涕。夫人情群居相聚則歡,相離則思,況以布衣獲人主之知,抱烏號而無從者乎?此亦人情之所至悲也。至正癸未冬十月壬寅夜,夢有炳義公招之者,且請予筮其吉凶,發蓍得履之乾,其謠曰:履虎尾不咥入,凶。謂公曰「虎」者,公之生肖也,「履虎尾」者,寅之末運也,夫子無用於時,不能咥人,而為命所困,殆將有憂乎?如應之,則申亥之辰也。公曰:「申寅之沖也,吾畏之;亥寅之合也,無所忌。」乙巳,公與臨川饒旭及予出遊於上方,移舟陸庵,暨臨海陳基、吳人錢逵皆會丙午過靈岩,遂次天平,拜文正祠,宿留六日始歸,蓋欲厭其夢也。辛亥丙夜,暴得風疾,越六日丁巳卒,年五十四。公善寫竹石,始得筆法於文同,嘗自謂寫干用篆法,枝用草書法,寫葉用八分,或用魯公撤筆法,木石用金釵股。古漏痕之遺意,雖其妙至不言,然其生意飛動,有龍翔鳳翥之狀,故四方大夫士爭寶愛之。又善鑒識金石、鼎彝之器,時吳人陸友號為博物,亦嘆以為不及,有《任齋詩集》四卷,虞集、陳旅為之序。公沒後,皆散失不傳,獨有詩二卷藏於家。

論曰:唐鄭虔以才藝遇玄宗,號稱「三絕」,特置廣文館,命虔為博士。而晚節流落,君子惜之。公亦以布衣侍天子左右,特授鑒書博士,其榮寵視虔等矣,而竟流滯以死,才之不可恃也如此。予嘗讀其《城南詩》,有「尺五城南,墾田能減漕海船」之句,當時蓋嘗言之,而不以為信。後二十餘年,天子用大臣議,募江南農師,開燕薊田數百萬頃,比中原多,故海漕不繼,而公之言卒驗。雖在上前或有封奏,公不宣洩,不能與聞。由此觀之,則公之所陳,蓋必有可裨益者矣。惜乎吾不得而知也。

○陳謙

陳謙字子平,平江人也。性至孝,自幼如成人,善候父母顏色,問起居,躬飲食寒暖之節。及長,讀書不少懈,未嘗一日遠去其親之側。溫溫雅飭,言若不出諸口,而內行甚備。其師林公寬、龔公璛勉應鄉貢。既入院,門卒有儒士衣索挾書者,乃嘆曰:「是豈士所以致身之意邪?」遂趨出,不復就試。隱居教授,資弟子束修以為養。而甘旨之奉,必極為營致,每饌饋,進跪膝下以勸加膳,親盡一食,則心為之喜,日以為常。及父母卒,居處葬祭悉遵禮制,哀毀逾瘠,猶疏食飲水以終其喪。初,父病重思鱖,因市以進,而父沒,遂終身不忍食鱖。少多病,其親憂之,後每讀書至《論語》「父母惟其疾之憂」,則必廢書而泣。奉其兄訓尤極友愛,訓字師敬,嘗為鹽運司史,以廉能稱。及滿考歸,則甚窶,君養之如嚴父。未幾,師敬復宦遊於外,而君獨留。常熟東始里人范某,築室其里,延君與居,教其子。家東始者十年,弟子信從益眾。及范君沒,而所教之子亦卒,因還吳城。京口有士友孫子翼者,厚於君,而家甚貧,有女及笄,不能嫁,君嘗許以資助。及聞子翼病且篤,瞿然曰:「吾與子翼約,其可食言乎?」即持資詣京口,訪子翼,為畢嫁事。於書無所不讀,而尤邃於太玄皇極之學,文章非古道不苟作,其有所述,必推於理,渾渾不窮。其樂府歌詩,尤能追古作者,而其一篇出,人多傳誦之。蜀郡虞公集、金華黃公溍、晉寧張公翥,咸所推重,嘗欲論薦,君不屑也。晚歲注意於《易》,以為四聖之經,各有攸主,而同於象。於是分卦辭象、彖,會粹諸傳以附其說,題曰《周易解詁》,別為《河圖說》一卷,《佔法》一卷,世莫得聞。至正丙申,師敬為江浙行中書省照磨,謁告還吳。適外兵薄城甚急,俄聞城陷,即呼其妻並與君訣曰:「吾雖位卑,嘗為主臣,義不可辱,吾不可出。弟處士耳,宜往避。」語訖,即拔佩刀欲自刺,家人抱止,方共譬解。兵入,脅使拜不屈,遂刃其胸,君翼蔽之,乞以身代。眾以君儒冠,掖之於門,復求入,見其兄已殪,伏屍號慟,因並見害,悉投於河。其嫂與老僕王皆自經死。君妻已先卒,唯一子十餘歲,逃他捨得脫。明日事定,其門弟子範文綗亟告於主帥。而廣陵成元章素善君,亦與言之。募人求其屍,得於筱橋下,兄弟猶相倚立水中,若抱持然,人咸以為異。官為給粟助之斂,訪其子詔以棺屬陳氏。文綗與詔奉二柩葬之。而求其所著書,皆散失,獨得其《周易解詁》二卷,古體詩二十四篇而已。君嘗與予講《易》,故知君為深,時予居東城,瀕危者數四,以幸而免。而君竟徇兄以罹禍,其命矣夫。

論曰:太史公謂「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若伯夷叔齊,積仁潔行而餓死,盜跖暴戾恣睢而壽終。天道之是耶,非耶?」予以為太史焉知天道,夫夷、齊讓國而不居,恥粟而不食,求仁得仁,失於人者薄,得於天者厚矣。盜跖橫行於一時,得於人者雖若厚,失於天者厚矣,安有一息之存哉!太史焉知天道,世多疑君德尊行修,而致無妄之禍,則以天道之不可信,而不知其兄死於忠,弟死於義,妻徇其夫,奴徇其主,忠義之節,萃於一門。使今徼幸富貴,而以君為疑。視君之死雖若少後,然世有知君如夷齊,則其全於天者何如也。或又謂其不能趨吉避凶,非知《易》者,是大不然。夫易者,變也;通塞者,時也;中正者,道也。里之囚,陳蔡之厄,不死者,天耳。聖人豈不知易而致身凶危之所哉!《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君其知之矣。雖魯西狩獲麟,《春秋》以為終事。蓋麟者,聖王之瑞,而為魯所獲,魯不知其瑞而獲之,豈麟之瑞哉?聖人蓋傷吾道之窮,而哀麟之不幸也。嗚呼!有能知予之言,則其知君也無惑焉。

○葛乾孫

葛乾孫,字可久,平江人也。生而負奇氣,儀狀偉特,膂力絕倫。未冠,好為擊刺之術,戰陣之教,百家眾技,靡不精究。及長,遂更折節讀書,應進士舉所業,出語驚人。主司方按圖索駿,不能識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亞選。君曰:「此不足為也。吾寧齷齪從諛,離析經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復應試。猶時時指授弟子,皆有可觀。金華黃公溍尤奇其文,勸之仕,不應。世傳葯書方論,而君之工巧,獨自天得,治疾多奇驗。自丞相以下諸貴人得奇疾,他醫所不能治者,咸以謁君,無不隨愈。有士人患傷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見,則發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良久出之,裹以重繭,得汗解,其治他疾多類此。當是時可久之名,重於南北,吳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為問,四方士大夫過吳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請焉。其為人倜儻而溫雅,慈愛而好施,故人無賢不肖皆愛敬之。至正壬辰,徽寇轉掠江浙,吳人震恐。浙西廉訪僉事李公仲善請與君圖,君勸城之,因守以討賊,仍請身任其事。李公壯其言,然其計,卒城之,而民賴以安。明年癸巳春正月,與予游開元佛舍,私與子言:「吾聞中原豪傑方興,而吾不及預命也夫。」公雲:「六氣淫厲,吾犯司地,殆將死矣。如期必於秋。」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視之,則猶談笑無他苦。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其詩未及詮次,藏於家。其行於世者,有《醫學啟蒙》,又《經絡十二論》。君既沒,而朝廷聘君之命適至,已無及矣。

論曰:君少尚氣節,故勇力之士,爭言君之長於武;長而服儒,故逢掖之士,爭言君之長於文;濟人以醫,故方論之士,爭言君之長於醫。斯各取其所偏長,而未睹其學之所至也。予幸識君於血氣既定,資質既變之時,方將舉聖人之道而修之,則凡前所稱譽,皆君所厭棄而羞道者,予於是又病世人之知君者淺也。烏乎!使君早用於時,功業豈少哉!然則君之沒,其必有所系也夫。

○潘純

潘純,字子素,廬州人也。少有俊才。游京師,一時文學之士、貴卿之家爭延致之。每宴集,輒雲「潘君不在,令人無歡。」聞其至,皆倒屣出迎,及談笑大噱,一座為傾。嘗著《袞卦》以諷切當世,其初之辭曰「出門即袞,永無咎也」。其上曰:「以袞受爵,亦不足貴也。」或以達於文宗皇帝,欲系治之。亡徙江湖間,遇有以君事為滑稽士解者,事乃得釋。因客江南,值京師所與游者平章事吳公可堂、治書侍御史廉公亮、秘書卿達公兼善、廉訪使干公克庄、御史中丞吳公元震、廉訪副使杜公德常、廉訪僉事魯公志道等皆持節在外,遂往來諸公間,名聲藉甚。而江南大姓慕君氣勢,望風承謁。於是挈妻子居東吳,日與諸貴人觴詠為樂,所賦詩音節精麗,李義山、溫庭筠輩不能過也。至正壬辰間,兵起淮東西。淮南行省郎公曹公德照雅君言於上官,具書幣辟參軍謀事,君度不可為,謝遣使者,移家避地於越。時太尉高公為御史大夫,開行台於會稽,以君為上客,與參謀議。而大夫之子安為樞密院官判,掌兵柄。恃己為父客,以安事語大夫,公因召訓戒。安忿懼,遂中君於法械,系以吏,送還吳郡。行次蕭山道中,拉殺之,以暴疾聞。其子谷間走,竊得其屍,藏之會稽岳王墳。僧可觀請於谷,葬君西湖岳王墓側,大夫公不知也。

論曰:禍其可避乎?以郭璞之智而不能免,禍不可避也。果不可避乎?孔子微服而過,有避之道矣。必也盡其避之道,然後聽於天,斯可以言命也。君嘗約予避地,予留以全,君往以斃,其故何耶?君知避其身不知避其言,豈獨兵之能殺身也哉?日見太山不睹眉睫,禍所由來矣。昔馬援恃故舊以致主疑,梁松挾忿怨而害父客,《易》曰「言行,君子之樞機也」,可不慎乎!

○陸友

陸友,字友仁,姑蘇人也。姑蘇為東南都會,富庶甲於天下,其列肆大賈皆靡衣甘食,其子弟自幼讀書,稍能執筆識姓名,即教為商賈事,以故文學日少。友仁生市廛鬧之所,父以市布為業,獨能異其所好,苦攻於學,鄰里多竊笑之,雖其父亦不樂其子之習傳也。及長,益親賢士大夫,往來其家。鄰里雖有大姓,賢士大夫不入也。於是復皆自愧,欲教其子以陸君為法。君善為歌詩,長於唐人五言律,工漢八分、隸、楷。又博極群物,時海內治平,富家巨室皆以古器物相尚,凡三代以下鍾鼎銘刻,漢唐以來法書名畫,皆從陸氏鑒定真贗,一經品題,價遂十倍。嘗觀光上國,奎章閣鑒書博士柯公九思一見服其識,而侍書學士虞公集亦善其書,遂相與言於文宗皇帝。未及任用而二公去職,君內顧無知己,乃與柯公南歸吳,辟小室,僅可容膝,中庭植翠竹數竿,旁樹湖石,峰巒秀異。室中左右圖書,集古今雜錄,前列烏幾,上置天祿辟邪紫鳳池、金銅鎮紙,皆可愛玩。客至,出漢傳,鼎爇古龍涎,汲虎邱劍池水,煮建溪小鳳團,清坐竟日,自號「硯壯生」。著《硯史》、《墨史》。得衛青古玉印,並著《印史》,翰林諸賢皆賦詠之。所為詩文,有《杞菊軒稿》,年四十八以疾卒。

論曰:大、小二篆,變為八分,漢世多用之,而秦隸人之書未行也。晉王右軍善隸書,而八分之法隱,學者罕習焉。唐所傳者韓擇木、蔡有鄰,李潮而已。今觀其書,去漢遠甚。近世洛陽楊友直,蜀郡虞伯生,大梁趙子期、吳彥暉,京兆杜伯原,皆著名當代而所尚不同,君獨追蹤石經,欲與蔡中郎、鍾太傅相上下,可謂神於藝矣。杜公嘗與予書杜子美詩一章,方正嚴重,如通經巨儒,進止有法。君亦為予書八分小篆歌,如昆刀切玉,不見形跡,而剛勁之風,溫潤之質,望之儼然。今二書亡矣,而兩君不復可見,故論著之,以慰懷思雲耳。

○王冕

王冕,字元章,紹興諸暨人也。父力農。冕為田家子,少即好學,長七尺余,儀觀甚偉,須髯若神,通《春秋》諸傳,嘗一試進士舉,不第,即焚所為文,益讀古兵法,有當世大略。著高檐帽,被綠蓑衣,履長齒木屐,擊木劍,行歌會稽市。或騎黃牛,持《漢書》以讀,人或以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愛重之,為拜其母。王後為江浙檢校,君往謁,衣敝,履不完足,指踐地。王公深念,遺草履一■〈革兩〉,諷使就吏祿,君笑不言,置其履而去。歸會稽,依浮屠廡下教授弟子,倚壁庋土釜,爨以為養。人或遺之,不受也。時高郵申屠公■〈馬冏〉新任紹興理官,過武林,問交於王公。公曰:「越多傳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於俗。公欲與語,非就見不可。」垌至,即遣吏以自通。君曰:「我不識申屠公,所問者他王先生耳。」謝不與見,吏請不已。君斥曰:「我處士,寧與官府事!毋擾乃公為也。」■〈馬冏〉既重王公言,且奇其為人,進謁禮益恭,以白於其大尹宋公子章,具書幣,制冠服,俱造其廬以請,君為之強起入爨舍,講授歲余。會他官禮待不如意,乃為書謝申屠公,東游吳,吳人雅為君名。君又善寫梅花竹石,士大夫皆爭走館下,縑素山積。君援筆立揮,千花萬蕊成於俄傾。每畫竟,則自題其上,皆假圖以見意。為歌詩,雄渾跌宕,以古豪傑自居久之。復游金陵,諸御史雖新貴,皆加敬待。遂北上燕薊,縱觀居庸、古北之塞,主秘書卿達公兼善家,翰林諸賢爭譽薦之。君題寫梅張座間,有雲:「花團冰玉,羌笛吹不下來」之句,見者皆縮首齰舌不敢與語。至正戍子南歸,過吳中,謂予言「黃河將北流,天下且大亂。吾亦南棲以遂志,子其勉之」。於是擇會稽山九里買山一頃許,築草堂,讀書其中。服古衣冠,或乘小扁舟曰「浮萍軒」,自放於鑒湖之曲,好事者多載酒從之。歲己亥,君方晝卧,適外寇入,君大呼曰:「我王元章也。」寇大驚,重其名,與君至天章寺,其大帥置君上坐,再拜請事。君曰:「今四海鼎沸,爾不能進安生民,乃肆虜掠,滅亡無日矣。汝能為義,誰敢不服;汝為不義,誰則非敵?越人秉義,不可以犯,吾寧教汝與吾父兄子弟相殺乎?汝能聽吾,即改過以從善;不能聽,即速殺我。我不與若更言也。」大帥復再拜,終願受教。明日,君疾,遂不起,數日以卒。眾為之具棺服,斂之。葬山陰蘭亭之側,署曰「王先生墓」雲。

論曰:孔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君生於衰世之下,而能旁薄萬古,傲睨一時,其言曰:「子房志於報韓,孔明志於興蜀,志雖正而心則狹。志於生民者,其惟伊周乎?」論議誠高矣。雖其所見不逮所言,卒能使暴戾之寇格心起敬,浩然之氣,至死不衰。其制行若不合於中行,斯亦一世之奇士也。

○王漸

王漸,字元翰,臨江人也。少落魄不羈,日與酒徒劍客引滿呼白,擊劍拓戟以為樂,而家產益壞。其父兄患之,君於是聚書數千卷,謝常所往來者,閉戶誦讀,目數行下,一過終身不忘,雖ㄗ官稗史,皆可成誦。比三年,作為文章歌詩以示里中,諸先生始大驚,皆不信為君作也。君曰:「儒者之學,如斯而已乎?吾將縱觀四方以適吾志。」遂北走燕薊,南遊金陵,登鳳凰台,慷慨長嘯,人無知者。金陵富豪王氏聞君善飲,白下有道士,亦素能引無算爵,為設席,邀道士與共酌以觀其量。君升席,命贊者實酒置瓮中,起揖道士,捧瓮,若鯨吸川,一飲而盡。復命實酒酬道士,道士飲既,君再實酒如前,命道士先飲,道士強飲至半,跪謝不勝。君笑曰:「是何足與飲?」乃更酌大杯,盡一石,談笑終席不至醉,王乃嘆服。每麻履布袍,簡絕禮法,至賢士大夫家,輒造堂上中席坐,不讓,或不交一談而去。大夫士知其才,皆畏敬之。留吳中,嘗與客過闤闠,見官示律令數十事,約萬余言,君與客俱覽一過。歸至所館,呼酒共酌,問客以所覽事,客不記一二。君即援筆引紙,書之闤闠如己出。比對讀之,不誤一字,其強記如此。常以世人齷齪,無足以當其意者,而其志欲將大有為,故其傲誕,下視一世如無人,鬱郁之氣久不得伸,遂疽發背,卒。無妻與子,其友人為殯僧舍中。後數年,前御史劉公廷干為海道萬戶,訪其柩,為葬之。

論曰:士讀聖人之書,將以變化氣質,求合乎中庸之道也。君記誦誠富矣,吾知其所讀者何書,豈昔人所謂「書儲」者耶?夫通塞有時,用舍有道,雖以孔孟之賢聖,不能必行志於天下。而君之所抱負,乃若有幸變之心,則其歿也,蓋亦有天道焉。予既惜其才,而又憫其不善用之,而竟落落以死也。烏乎!學者觀於君,則亦可以得師矣。

○楊椿

楊椿,字子壽,平江人也,以尚書教授里中。嘗戰藝於有司,屢進屢屈於人,而志不少衄,益講磨淬厲,期於必克,而文日有名,弟子日益進。其設教必月試季考,皆有程式。至正丙申,郡守將治兵,命有司藉民以守陴,君告子曰:「椿雖賤貢士也,即今有司不別擇列予於編氓以守陴,豈國家所以重士意哉?子盍與我言之?」予即以告其參軍謀事鄔密公筠,署君,李司馬賓客佐其軍。時司馬本以豫王傅留吳,而所募皆少年良家子。君入募之明日,外兵即附城,君戎衣,率其卒,晝夜獨守一隅。比明,大官綰郡紱者皆已遁去,兵奪門入,君猶持弓矢督民伍接戰,遂死城下。其一子年十六,亦死。其妻王氏聞之,被發徒跣,蹂於亂軍中,不得見,循河而慟。忽一屍自水躍出,浮於河之面,乃君也,因載以歸。撫其柩,晝夜慟哭,絕而復甦。三日,君附其妻坐,呼其二女曰:「吾為短兵所中,仆於地,斂身匍匐入林中求水飲,而民家畏吾呻吟聲,掖吾入水以死。汝一弟亦已斃,我不忍令汝母孤苦於世也,後三日,吾索汝母去,中堂有坐榻,可與汝母斂。」言訖遂仆。既覺,不記憶其何言也。如期果卒。他日子往過其門,吊之。二女出拜於予,泣訴如上雲。

論曰:士幼而學之,壯而欲行焉。君之勤於藝也,蓋欲用其萬一以自見,故齟齬其身而不悔。及國家多難,君未嘗食其一日之祿,而捐軀以赴之,使君立於其位,必不肯奉身鼠竄以求活也。然君可以無死,而不知變,豈亦死生之有命者歟?怪神之事,孔子不語,而君躍屍附婦,蓋亦杞梁之妻之比夫婦一體判合,其精神有感通之理而致然也。君則已矣,而子死於孝,妻死於義,遂使楊氏一門,鬼絕其祀,哀哉!

○王德元

東門王德元,字仲德,東平人也,其先女真人,姓抹燃。德元少慕全真之教,遍游名山,始參鐵牛定禪師。問師如何是道,師曰:「東山水上行。」德元不契,師以拄杖撞其口,流血淋漓,退坐松下,凝心竟究,忽聞人呼賣糖聲,豁然有省,進以所得禮叩於師,隨機響答,師大器異,遂為印可,即出宋穆陵所賜金襕法衣付德元,傳信如達摩衣缽故事。德元受信訖,復游諸方,大闡其說。然不挽發,不異俗服,冠古冠,自號「東門子」。所至人多向仰之,呼為「東門」而不氏。其足跡所歷,東極高麗,西逾川陝,南盡災荒,北極沙漠。其受法者,上自王公後妃,下至卿相士庶,皆其弟子。其教人,必問其姓與名,其人曰某姓甲名乙,則斥曰:「我聞爾姓乙名甲。而誑我何歟?」其人疑愕,則誨之曰:「汝未生之前,豈有姓耶?且生於其家,則姓某姓,強名耳。汝執其強名者以為真姓,非汝姓也。」復問曰:「汝年幾何?」曰:「某若干歲矣。」曰:「若干歲何處安身立命乎?所謂若干歲者,世以此約言之耳。其所以為汝者,自無始劫以來,不可以歲數也。」故其自贊曰「懵懂痴憨,白發老贅。一念萬年,在世出世。不識不知,天地之外。」其所以為道而示人者如此。至元六年,特進神仙演道。太宗師完顏真人重其道,擬號「清玄」,誠微妙大師、教門高士。充嶧陽碧雲宮山主,贈金襕紫服。德元為一,至其處,即去衣,其與人游處,不為崖絕之行,雖其弟子之家,亦親與執爨,所食不擇潔修,所居不求安逸。意有所適,輒飄然長往。年九十餘歲,日行百餘里,步履如飛。或雲為李壇帳下卒,或雲嘗受學於容城劉因,通知《易》說,皆不果知其如何也。至正二十年四月,卒於京師,年一百歲。其子弟中,吳曹澹然與予游,因知東門之道,故傳之。

論曰:聖人之道不傳,一變而老,再變而佛,三變而全真。其教本於老,而其說猶禪學也。初世祖皇帝征方外士,丘處機至京師,為立其教,賜金印章,曰「神仙符命」,此全真之所由始。而德元立於其庭,乃服儒衣冠闡其禪說,其教之所被,可謂寵矣。以德元之自信如此,其篤天下之人信之如此,宜乎。向使移其心志以從事於聖人之學道,其有不行者乎?雖然,為彼則易從,為此則難入,此其所以為東門道也。

❸ 廣水王墳名字由來

廣水網分名字由來,不懂這個對這個沒研究。

❹ 作文王佐村名字的由來

數百年來,北京地區埋葬歷代公主數以百計,形成公主墳村的何止數十。但因年代久遠,大多數公主墳地早已湮滅無痕。筆者走訪了幾十處公主墳,發現目前仍叫公主墳的地方有十處左右。

北京人乃至到過北京的人,大都知道在北京長安街延長線復興路西三環交會處有個名叫公主墳的地方。若問,北京其他地方還有沒有叫公主墳的地方?或許人們就不知道了。其實,數百年來,北京地區埋葬歷代公主數以百計,形成公主墳村的何止數十。但因年代久遠,大多數公主墳地早已湮滅無痕,就是公主墳村,也所剩無幾了。近年,筆者走訪了幾十處公主墳,發現目前仍叫公主墳的地方有十處左右。茲略加整理,貢獻諸考之前,以祈指正。

海淀區香山公主墳:該村北依西山,南臨山溝,西為碧雲寺,東接西營村,是一座只有37戶(1999年)人家的小山村。而它的村名可上溯千年,比北京這個地名還要早,可能是北京地區最早的公主墳。可是,現在村中已無人知道該村為什麼叫公主墳了。據筆者查知,這里可能埋葬著遼聖宗(公元982-1021年在位)第10女菩薩公主,村莊因此得名。公主墓地早已無存,村周圍未發現任何確認為遼公主墳的遺跡。但村名仍存。

房山區公主墳:屬房山區大紫草塢鄉。這里埋葬的是明成祖長女永安公主,村莊因此得名。現在,墓已平毀,村莊仍在,村名依舊,至今已六百餘年了。

朝陽區草房村公主墳:朝陽區內叫公主墳村的地方有好幾個,最東的是草房村北的公主墳村。這里埋葬的是清太宗後皇太極十四女和頤格純長公主。她是有清一代惟一嫁給漢人的皇帝親女。她的丈夫是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吳三桂反,吳應熊及其子世霖被誅。因公主是康熙帝姑母,得到康熙帝特別慰諭。她活了63歲,死後葬於今草房村北,形成公主墳村。草房村與公主墳二自然村於1958年合並,稱公主墳村,1982年改名草房村至今。公主墳則已平毀。

豐台區長辛店公主墳:在今長辛店南約3.5公里處,有村莊名公主墳村。該村附近埋葬的是清世祖福臨撫其兄承澤親王碩塞之女和頤和順公主。村名沿用至今三百餘年,現公主墳寶頂夯土仍存二米多高,是北京地區唯一留有殘跡的公主墳。

海淀區永豐鄉公主墳:在海淀區東北邊界,昌平縣沙河鎮西南有座小村叫公主墳,它位於西玉河村東,屬東玉河村委會管轄,現有81戶居民254人。傳說這里埋葬的是乾隆帝第10女固信和孝公主,她的丈夫豐紳殷德,就是有名的貪官、乾隆帝寵臣和珅的獨生子。墳墓早已平毀,現在上面已蓋起了房子。

海淀區復興門外公主墳位於復興路與三環交會處,1965年修地鐵時才將遺骸遷出墳墓平毀,現為街心公園。這里埋葬了兩位公主,一位是清嘉慶帝三女兒莊敬和頤公主,另一位是嘉慶帝的女兒庄靜固倫公主。二人都在嘉慶十六年(1811年)去世。這或許是二位公主葬於一處的原因。二人寶頂東西並列,坐北朝南。東邊是三女兒莊敬,西邊的是四女兒庄舒。這里村子原叫王佐村,清末改名苑家村,是北京最著名的公主墳。

對於這座公主墳,有許多傳說:一是說這里埋的是「清代惟一的漢族公主孔四員,另一說這里埋的是乾隆帝的女兒———「還珠格格」原型和頤公主,雖然這兩種說法都分別上了一些旅遊書籍,但都是毫無根據的臆造。

朝陽區大山子公主墳:該村隔京順公路與大山子北里相望。在修築望京街時,全村搬遷,村名不存。此村曾名公主墳,1966年定名公主墳。此村因埋葬乾隆帝撫其弟弘晝女和頤和婉公主得名。

❺ 誰知道承德壽王墳這個地名的掌故和來歷

明初,率兵9萬出征的將軍常遇春,暴亡於塞北柳河川,是當時震驚明朝上下的一件大事。偏將軍李文忠一面火速將消息報告給遠在南京的皇帝朱元璋,一面在常遇春暴卒之地附近搭起一座「壽堂」,進行弔唁活動。古時候,把祭祀死者的地方叫「壽堂」。明太祖朱元璋聽到常遇春暴亡的消息,「大震悼」,追封常遇春為「開平王」,命將其遺體從塞外運回南京,賜葬紫金山。常遇春的遺體運走時,李文忠命人將常遇春一些遺物,埋葬在「壽堂」之處。這座類似衣冠冢的墳墓,被稱為「壽堂墳」。 留在塞外的常遇春「壽堂墳」,後來雖然處於明朝的「邊外棄地」,但墳丘一直保留下來了。清初,關里的老百姓紛紛到塞外落戶謀生,「壽堂墳」附近也形成了一個村莊,村名便稱為「壽堂墳」。1736年(乾隆元年),直隸省(河北省前身)把長城北面的107個村莊,劃給遵化州管轄,「壽堂墳」村就包括在107村之中,清朝時編的《遵化州志》清清楚楚地記載著這個「壽堂墳」村。

一個地名,叫來叫去往往變了樣,如「什巴爾台」變成「十八里汰」,「章京營」變成「章吉營」,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壽堂墳」叫來叫去,變成了「壽王墳」。叫成「壽王墳」的時間,在清朝到民國年間。新中國成立第二年,國家就開始建設壽王墳銅礦,1956年又建立了壽王墳鎮。「壽王墳」之名叫開了,它的來歷卻知者甚少了。

常遇春的壽堂遺址及墳丘,就在壽王墳鎮鄭家莊東南1.5公里處,現在似乎很少有人知道它與明朝第二號軍事人物常遇春有什麼聯系了。前些年常遇春的後代曾將南京紫金山的常遇春墓修飾一新,他們恐怕根本不知道遠在塞外還有常遇春的「壽堂墳」。現在人們為了發展旅遊,常常造一些假名勝,而「壽堂墳」卻是一處貨真價實的明朝歷史遺跡。

❻ 豐台花鄉鄭王墳由來

6站乘坐692路,在玉泉營橋西站下車790米步行至鄭王墳,下車過馬路,往西走就是鄭王墳,千萬別走錯,你下車是三環里,鄭王墳是在三環外,下車上天橋過馬路對面就是鄭王墳。

❼ 豐台花鄉鄭王墳由來

佔地二頃數十畝,首先建立的簡親王雅布的墓園。雅布為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之孫,簡純親王濟度第五子。生於順治十五年六月初六日,母庶福晉杭氏。康熙二十二年四月承襲簡親王。二十九年副安北大將軍恭親王常寧往征噶爾丹,旋隨撫遠大將軍福全軍前參贊軍務。

❽ 誰知道北京白石橋這個地名是什麼來歷

白石橋這個地名,始於明代初年。因橋而得名。明代此處又名白石庄,有萬駙馬園,《帝京景物略》稱之為:「萬駙馬庄」。 1987年12月7日,北京圖書館施工,出土一明代墓誌銘。墓主人叫彭喜,生於明景泰五年(1454年),卒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他十四歲進宮當太監,先後經歷了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供職五十餘年。《墓誌銘》曰:「卜以是年三月初九日,葬於順天府宛平縣香山鄉廣源閘鎮國寺東之原」。說明此處在明正德年間還稱廣源閘,在此以西有鎮國寺,即今之萬壽寺。廣源閘是高梁河上的一座水閘,並有橋梁,現有閘址陳跡可考。 清代,此處稱鄭親王墳,又稱王爺墳,墳主人是清順治皇帝之叔濟爾哈朗,被封為鄭親王,後代世襲,最後一位鄭親王叫端華,即清光緒年間軍機大臣肅順的哥哥,後來被慈禧太後賜死。在鄭王墳旁邊有看墳人居住的地方,叫胡家樓,後來展寬西頤路,胡家樓地名遂取消。直到現在,當地老人們還習慣稱此處為王爺墳、胡家樓。然而大廈拔地而起,綠樹林蔭舉目皆是。唯有白石橋依舊保留了五百年前的名字。

❾ 北京鄭王墳有什麼來歷

豐台十八村東邊的鄭王墳,建造的非常氣派,虎皮石牆裡面,種植有許多松樹、柏樹,還有很多碑樓、享殿。

享殿非常大,裡面一天到晚"鏜啷鏜啷"地響。

據說,這就是順治皇帝的哥哥老憨王的墳。

但也有人說,老憨王出殯那天,同一個時辰皇城四個城門同時出殯,都是一樣的棺材,一樣的發送,一樣的大隊人馬。老憨王究竟埋在了哪個墳地里,誰也不敢肯定。

老憨王為什麼會有四個墳呢?

原來,老憨王在順治他們幾弟兄當中,排行老大。他認為自己繼承皇位是順理成章的。他曾四處說:"只要我不死,皇位就是我的。"

可惜,話說完沒過兩天,老憨王就死了,而且腦袋也不見了。其他弟兄都很害怕,誰也不爭皇位了。

順治帝當上皇帝之後,想要安葬大哥,可怎麼也找不到老憨王的腦袋。順治帝只好讓人特意製做了一個金頭。

為了防止他人見財起邪念盜墓,在出殯那天,順治安排了四副喪儀。這樣就出現了同城同一時間出四個殯的現象。

直到現在,豐台區鄭王墳里埋的是不是老憨王,老憨王的腦袋究竟是不是金的,還無人知曉。

❿ 誰知道承德壽王墳這個地名的掌故和來歷

《明史》卷125《常遇春》傳載:「師還,次柳河川,暴疾卒,年僅四十。」偏將李文忠在常遇春暴病而亡的地方附近搭建了「壽堂」進行弔唁活動,具體位置在今鄭家莊東南1.5公里的吳家溝附近。而遺體被運回南京,明軍將其遺物埋葬在搭「壽堂」的地方。這座類似衣冠冢的墳墓,被稱為「壽堂墳」。清初時期,此處附近形成村莊,得名「壽堂墳」。從那時到民國,逐漸演變成「壽王墳」。新中國成立第二年,在這里開始建立銅礦,1956年建立壽王墳鎮,名字保留至今

閱讀全文

與王墳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