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亭子的由來
中國的亭子與意境
亭的歷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並不是供觀賞用的建築。如周代的亭,是設在邊防要塞的小堡壘,設有亭史。到了秦漢,亭的建築擴大到各地,成為地方維護治安的基層組織所使用。《漢書》記載:「亭有兩卒,一為亭父,掌開閉掃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
魏晉南北朝時,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驛。之後,亭和驛逐漸廢棄。但民間卻有在交通要道築亭為旅途歇息之用的習俗,因而沿用下來。也有的作為迎賓送客的禮儀場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設置一個,十里為長亭,五里為短亭。 同時,亭作為點景建築,開始出現在園林之中。
到了隋唐時期,園苑之中築亭已很普遍,如楊廣在洛陽興建的西苑中就有風亭月觀等景觀建築。唐代宮苑中亭的建築大量出現,如長安城的東內大明宮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萊山,池內有太液亭。又興廣宮城有多組院落,內還有龍池,龍池東的組建築中,中心建築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記載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築也極精巧。在宋《營造法式》中就詳細地描述了多種亭的形狀和建造技術,此後,亭的建築便愈來愈多,形式也多種多樣。
亭子不僅是供人憩息的場所,又是園林中重要的點景建築,布置合理,全園俱活,不得體則感到凌亂,明代著名的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有極為精闢的論述:「……亭胡拘水際,通泉竹里,按景山顛,或翠筠茂密之阿,蒼松蟠郁之麓」,可見在山頂、水涯、湖心、松蔭、竹叢、花間都是布置園林建築的合適地點,在這些地方築亭,一般都能構成園林空間中美好的景觀藝術效果。
也有在橋上築亭的,如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北京頤和園中西堤上的橋亭等,亭橋結合構成園林空間中的美好景觀藝術效果,又有水中倒影,使得園景更富詩情畫意,如揚州的五亭橋還成為揚州的標志。
亭子以其美麗多姿的輪廓與周圍景物構成園林中美好的畫面。如建造於孤山之南,「三潭印月」之北面柳絲飛翠小島的杭州西湖湖心亭,選址極為恰當,四面臨水,花樹掩映,襯托著飛檐翹角的黃色琉璃瓦屋頂,這種色彩上的對比顯得更加突出。島與建築結合自然,湖心亭與「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島如同神話中海上三座仙山一樣鼎立湖心。而在湖心亭上又有歷代文人留下「一片清光浮水國,十分明月到湖心」等寫景寫情的楹聯佳作,更增湖心亭的美好意境,而人於亭內眺望全湖時,山光水色,著實迷人。
在賞月勝地「三潭印月」,亭子成為構成這一景區的重要建築。從「小瀛洲」登岸,迎面來的主要景觀建築便是先賢祠和一座小巧玲瓏的三角亭,以及與三角亭遙相呼應的四角「百壽亭」,亭與橋既構成了三潭印月水面空間分割,又增加了空間景觀層次,成為不可缺少的景觀建築,人於亭內居高臨下,可以縱情地遠望四面的湖光山色,近覽水面蓮荷,那紅的、白的、黃的花朵,盡情欣賞「水上仙子」的嬌容麗色。綠樹掩映的「我心相印亭」以及「三潭印月」的碑亭,都為構成三潭印月的園林景觀、空間藝術層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心相印」因有「不必言說,彼此意會」的寓意,更增「三潭印月」這一景區的情趣。
亭既是重要的景觀建築,也是園林藝術中文人士大夫輓聯題對點景之地。如清新秀麗的濟南大名湖,向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湖中的小島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歷下亭,初建於北魏年間,重建於明嘉靖年間。唐天寶四年(公元745年),杜甫曾到此一游,題詩曰:「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清代書法家何紹基將此詩句寫成楹聯,掛於亭上,名亭、名詩、名書法,堪稱三絕。
在離紹興不遠的關諸山一帶,秀峰環抱,青巒疊翠,在一片開闊的地形中,建有—座精緻的小亭,離亭不遠,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這就是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當年作《蘭亭集序》的地方。在蘭亭泓池水旁有一塊石脾,上書「鵝池」兩字。據說那「鵝」字是王羲之親筆,「池」字是其七子王獻之所寫,「鵝」字一筆寫成,清標拔俗,渾潤中藏骨而不族,似得神助。而今人們游蘭亭,名字、名題和王羲之傳說故事,成為人們仰慕的著名園林景區,而整個蘭亭景區,也是以蘭亭命名,這不能不說亭於園林中的重要行了。
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而命名的陶然亭,在北京先農壇的西面,建於清康熙年間,亭基較高,故有登臨眺遠之勝。
在杭州孤山北麓賞梅勝地的放鶴亭,是為紀念北宋詩人林和靖而建。林和靖曾在孤山北麓結廬隱居,除吟詩作畫,還喜好種梅養鶴。在他一生所寫的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特別為人所傳頌,人因文傳,亭因人建,名人名詩名亭和放鶴亭一帶梅林,每到冬天,寒梅怒放,清香四溢的「香雪海」中隱一亭,使得放鶴亭更為名聞遐爾。
在我國園林中,幾乎都離不開亭。在園林中或高處築亭,既是仰觀的重要景點,又可供遊人統覽全景,在疊山腳前邊築亭,以襯托山勢的高聳,臨水處築亭,則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處築亭,半隱半露,即含蓄而又平添情趣。
在眾多類型的亭中,方亭最常見。它簡單大方。圓亭更秀麗,但額坊掛落和亭頂都是圓的,施工要比方亭復雜。在亭的類型中還有半亭和獨立亭、橋亭等,多與走廊相連,依壁而建。亭的平面形式有方、長方、五角、六角、八角、圓、悔花、扇形等。亭頂除攢尖以外,歇山頂也相當普遍。
中國每一處園林都少不了亭子。亭子在中國園林的意境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亭子的造型是多種多樣的,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一個屋頂,幾根柱子,中間是空的。這樣的建築物起什麼作用呢?它的作用就在於能把外界大空間的景象吸收到這個小空間中來。元人有兩句詩:「江山無限景,都取一亭中。」這就是亭子的作用,就是把外界大空間的無限景色都吸收進來。中國園林的其他建築,如台榭樓閣,也都是起這個作用,都是為了使游覽者從小空間進到大空間,也就是突破有限,進入無限。
文徵明《水亭圖》
突破有限,進入無限,就能夠在游覽者胸中引發一種對於整個人生、對於整個歷史的感受和領悟。我們可以舉兩個例子來說明一點。一個例子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王羲之在這篇文章一開頭就指出,蘭亭給人的美感,主要不在於亭子本身的美,而是在於它可以使人「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兩句話是很有名的。就是抬頭一看宇宙如此之大,低頭一看,世界萬物又是如此豐富多彩,生機勃勃。(宗白華說,「仰觀」「俯察」是中國古代哲人、詩人觀照世界的特殊的方式。)接下去說:「所以游目騁懷,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游覽者的眼睛是游動的,心胸是敞開的,游目騁懷,因此得到了一種極大的快樂。而這種仰觀俯察,游目騁懷,就引發了一種人生感,所以王羲之接下去又說:「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宇宙無限,人生有限,所以孔子在岸邊望著滔滔的江水發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就是人生感。
再一個例子是王勃的《滕王閣序》,這也是一篇極有名的文章。王勃在文章開頭也描寫了滕王閣建築的美,但接下去就說,滕王閣給人的美感,主要不在於建築本身,而在於它可以使人看到一個無限廣大的空間,看到無限壯麗的景色。它有兩句名句:「落霞與孤鶩 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然後他就寫到,在這種空間的美感中,包含了一種人生感:「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這就是滕王閣所引發的一種形而上的感興。
我國雲南昆明有一座大觀樓,樓上有一付對聯,據說是中國最長的一付對聯。上聯是:「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這是一個廣闊無邊的空間,下聯是寫無限的時間:「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和「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相對)。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無限的空間和時間引發了對於人生和歷史的感嘆。大觀樓的這付長聯,和王羲之、王勃的兩篇文章一樣,都說明,中國園林建築的意境,就在於它可以使游覽者「胸羅宇宙,思接千古」,從有限的時間空間進入無限的時間空間,從而引發帶有哲理性的人生感、歷史感。
參考資料:
㈡ 亭子的名稱由來
亭子曾是市區一個有名的圩鎮。據說,宋朝武將狄青為開拓南方疆土,強迫山東的一部分老百姓隨軍南下直至南寧府,那時南寧府很小,城外一片荒涼,極少人煙。宋軍來到現在亭子這個地方後,狄青發現這里依山傍水,與南寧府只有一江之隔,水陸交通方便,便叫中軍傳令「停止前進」,讓從山東押來的老百姓住了下來。從此,他們就在這陌生的土地上住下,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家園。那時的亭子還沒有地名,人們便給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起名為「停子」。不知過了多少年,人們才把「停子」改為「亭子」。
㈢ 《醉翁亭記》中亭子的名字的由來(用原文語句回答)
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㈣ 閑吟亭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閑吟亭坐落在園內東側,聞妙香室的北側。閑吟亭是一間半亭,面積為10平方米左右,翹角飛檐。閑吟亭的名字取自唐代詩人來鵬《病起》詩中「窗下展書難亦讀,池邊扶杖欲閑吟」的意境,為閑暇吟詠之意。在閑吟亭內壁上,嵌有乾隆所賜的御詩《江南潮災嘆》刻碑。
㈤ 放鶴亭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放鶴亭位於江蘇省徐州雲龍山之巔,為彭城隱士張天驥所建。張天驥是北宋人,自號雲龍山人,又稱「張山人」,滿腹才華,卻不願意做官,醉心於道家修身養性之術,隱居徐州雲龍山西麓黃茅岡,以躬耕自資,奉養父母。
張天驥養了兩只鶴,天天以訓鶴為事。1078年的北宋時期張天驥在雲龍山頂建一亭,他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飛仙鶴,亭因此而得名「放鶴亭」。
蘇軾早年也曾受道家思想的熏陶。他從小在家鄉四川眉山縣,跟著眉山天慶觀北極院道士張易簡學習過3年。成年之後,道、佛、儒三家思想對蘇軾幾乎有同樣的吸引力。
蘇軾仕途坎坷,政治上屢遭挫折,更助長了他放達曠逸的性格。因此,他與張天驥感情十分投洽。蘇軾在徐州寫的大量詩歌中,張天驥的名字頻頻出現。
1078年秋,蘇軾為張天驥寫了《放鶴亭記》,除描繪了雲龍山變幻莫測的迷人景色外,還稱贊了張天驥的隱居生活,塑造了一個超凡出群的隱士形象,而雲龍山和放鶴亭也因此聞名於世。
並且,《放鶴亭記》作於蘇軾在徐州時,主要描寫與張天驥游宴之樂,並通過引古證今,歌頌隱逸者的樂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時想往清遠閑放的情懷。
文章寫景,卻特徵突出,敘事簡明,卻清晰有致,引用典故能切中當今,用活潑的對答歌詠方式抒情達意,顯得輕松自由,讀來饒有興味。
其中,《放鶴亭記》中第三段最為有名,寫道:
山人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宛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擊。獨終日於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屨,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餘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第三段敘述隱者和國君在生活情趣上迥然不同。隱士不但可以養鶴,甚至縱酒,還可以傳名,國君卻不然。這篇文章,妙在氣勢縱橫,自然清暢,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
放鶴亭並不算是名勝,卻因這篇文章的關系,也同時流傳下來。
鶴,乃古代賢士也。古有北宋隱逸詩人林逋「梅妻鶴子」之美談,再有張天驥隱居之不仕之名。放鶴的實際意思是比喻招賢納士。
在蘇軾筆下,張山人的形象是做了藝術加工的,蘇軾借這一形象寄寓著自己那種追求隱逸生活的理想。
在《放鶴亭記》最後的「放鶴」和「招鶴」兩歌中,這一點表現得相當清楚。張天驥是這樣超凡拔俗,飄飄欲仙,有如野鶴閑雲,過著比「南面而君」逍遙自在的快活日子。
這正是蘇軾在《放鶴亭記》全文中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這「放鶴」、「招鶴」兩歌音韻和諧,抒情婉轉,為全文增添光彩,因而千古傳誦。因之,雲龍山上既有放鶴亭,又有招鶴亭。
後來,蘇軾常常帶著賓客和僚吏到放鶴亭來飲酒。張天驥「提壺勸酒」,也「慣作酒伴」,蘇軾屢次大醉而歸。
蘇軾在詩中描述了這種情景:
萬木鎖雲龍,天留於戴公。路迷山向背,人在滇西東。蕎麥余春雪,櫻桃落晚風。入城都不記,歸路醉眼中。
這首詩不僅是蘇軾在張天驥這里暢表心情的自白,也是在放鶴亭中看到的雲龍山美妙景色的寫照。人們喜愛幽雅的放鶴亭,也自然地懷念飄逸豪放的蘇軾和張天驥。
至明代,因為放鶴亭的名聲日益增大,有很多文人雅士都對放鶴亭進行了贊美。明代的進士喬宇寫過《放鶴亭》一詩,詩寫道:
川原雨過煙花繞,
殿閣風回竹樹涼。
笑指雲龍山下路,
放歌無措醉華觴。
明代的另一位進士許成名,也寫過一首關於《放鶴亭》的詩:
黃茅人去岡猶在,
白鶴亭空事已遙。
我欲凌風登絕頂,
平林漠漠草蕭蕭。
放鶴亭正是因為經過諸多詩人、畫家的游歷,再加上他們所留下的墨寶,而變得越加有名了!
㈥ 廓如亭的名字的由來
廓如亭建於乾隆時期,俗稱八方亭。稱佔地140餘平方米,亭有內外三圈24根圓柱和16根方柱。亭頂採用重檐攢尖的形式,造型舒展而穩重。當年頤和園沒有東牆,亭北是煙波浩渺的湖水,亭南是千頃稻田,登亭遠眺,一望無際,廓如亭由此得名。廓如亭建造如此壯觀,是為了與十七孔橋以西龍王廟島上高台上的樓閣亭台遙相呼應。此亭是北京所有亭中最大者,同時也居國內現存同類建築之冠。昆明湖南部有出水口,慈禧從水路到頤和園時,所乘之船由此入園,
㈦ 醉翁亭命名的由來和醉心亭的含義
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歐陽修來到滁州,認識了琅琊山琅琊寺主持 僧智仙和尚,並很快結為知音。為了便於歐陽修遊玩,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歐陽修親為作記,這就是有名的《醉翁亭記》。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有詩贊曰:「為政風流樂歲豐,每將公事了亭中。」
《醒心亭記》
曾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義。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相環,雲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之所以然而為名,取韓子退之《北湖》之詩雲。噫!其可謂善取樂於山泉之間,而名之以見其實,又善者矣。
雖然,公之作樂,吾能言之,吾君優游而無為於上,吾民給足而無憾於下。天下之學者,皆為才且良;夷狄鳥獸草木之生者,皆得其宜。公東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豈公樂哉?乃公所寄意於此也。
若公之賢,韓子歿數百年而始有之。今同游之賓客,尚未知公之難遇也。後百千年,有慕公之為人,而覽公之跡,思欲見之,有不可及之嘆,然後知公之難遇也。則凡同游於此者,其可不喜且幸歟!而鞏也,又得以文詞託名於公文之次,其又不喜且幸歟!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記.
譯文:
滁州的西南,泉水的邊上,歐陽先生(歐陽修)擔任太守的第二年,建造亭子叫做「豐樂亭」,並親自寫了記文,來宣揚它的名字和意義。後來又在豐樂亭的東邊,幾百步遠,在山的頂上,建造了亭子叫做「醒心亭」,讓我來寫文章記下來。
凡是歐陽先生和本地的賓客者出遊,必然到豐樂亭飲酒。有時喝醉而且感到疲勞,必然到醒心亭眺望,來觀賞群山相環,雲煙相連,曠野無邊,草木眾多而且泉石美觀,讓他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都有清新的感覺,因此他的醉意就會突然醒過來,更加打算長時間停留而忘記了回去,所以根據這樣的事形成的原因為它取名「醒心亭」,這是取自韓愈《北湖》一詩的句子。唉!他真可以說擅長從山泉之間獲得樂趣,而且給它們取名來顯示它們的實際情況,又是更擅長的了!
即使如此,歐陽先生的尋找樂趣,我能寫出來,我們的國君在上能寬大化民,不用刑罰,我們的人民在下生活充裕,沒有怨恨,天下的學者,都有才能而且品德好;少數民族、鳥獸、草木的生存,都各自得到了自己的方便,這才是他的快樂。一座山的角落,一眼泉水的旁邊,難道這是先生的樂趣所在嗎?其實是先生在這里表達胸臆罷了。
像歐陽先生這樣的賢能,韓愈死後幾百年才出現。如今一同出遊的賓客,後不知道遇到先生非常難得啊。往後上百年、上千年,有傾慕先生的為人的,看到先生出遊的足跡,想要見到他,就會產生遙不可及的感嘆,然後才知道遇到先生是多麼難得呀。所以一同出遊到這里的人,怎麼能不高興並感到慶幸呢!而我,又能夠用文章把我的名字放在先生文章的後面,怎麼能不高興並感到慶幸呢!
慶歷七年八月十五日所記。
㈧ 魯迅且介亭名字來由
迅原名周樟壽,字豫山,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這一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1906年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志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1911年用文言寫了第一篇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與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此後3年間陸續在《新青年》發表小說、新詩、雜文、譯文50餘篇,並參與《新青年》編務。1920年8月被聘為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文科講師。1921年12月至次年初,最重要的代表作《阿Q正傳》在《晨報副刊》連載。1923年,第-本短篇小說集《吶喊》出版。1926年出版《仿惶》。除了小說,魯迅還寫了很多具有獨特風格的雜文,以《隨感錄》為代表,1918年起在《新青年》上發表。1925年出版雜文集《熱風》。此後幾乎每年都有雜感集問世。
20年代中期,參與創辦《莽原》周刊、《語絲》周刊和文學社團末名社。1927年初到廣州中山大學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1927年8月到廈門大學任教授。同年10月抵上海,從此定居上海,專事寫作。1928年與郁達夫創辦《奔流》雜志。193O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是發起人之一,也是主要領導人,曾先後主編《萌芽》、《前哨》、《十宇街頭》、《譯文》等重要文學期刊。
1936年因積勞和肺病在上海逝世,終年55歲。
㈨ 醉翁亭記如何寫亭子的命名由來
是太守用自己的名字命的名,
他號為『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