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海各區的名稱由來
1、靜安區:因靜安寺得名
相傳建於三國孫吳年間,初名滬瀆重玄寺。南宋嘉定年間,從吳淞江畔遷入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1686號),沸井浜就是有著「天下第六泉」之稱的湧泉。抗戰勝利後,靜安區境域劃分為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區。因千年古剎靜安寺坐落第十區,故以寺名區。
2、徐匯區:因「徐家厙」得名
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在上海縣城西建農庄「瀼西草堂」,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shè)」,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3、寶山區:因「山」得名
鄭和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但長江口航道風急浪高,水流湍急,卻沒有導航標志。明成祖朱棣便命人在長江口南岸堆土造山,山上建「烽堠」,白天舉煙、晚上明火,為來往船隻指明航向,當地百姓稱其為「寶山」。此山後坍沒於海,但其名沿用至今。
4、普陀區:因普陀路得名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分設31個警區,蘇州河(吳淞江)以南地域為第十三警區,由普陀路警察局管理。抗戰勝利後,仍按舊時警區地域設「第十三區」,1947年改稱普陀區。「普陀」得名於1920年前後公共租界工部局所築「普陀路」,普陀路則是以浙江普陀山命名的。
5、黃浦區:因黃浦江而得名
南宋時期,吳淞江有條支流叫「黃浦塘」,元代河道漸寬始有「大黃浦」之稱,明代大黃浦改造疏浚,河面不斷開闊改稱「黃浦江」。抗戰勝利後,全市分設30個區,第一區因瀕臨黃浦江,以江名黃浦為區名。
6、長寧區:因長寧路得名
長寧路是橫貫長寧境內的道路,前身叫「白利南路」。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為「白利南路」。1943年,「白利南路」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因長寧路橫貫境內,1945年置區時命名為長寧區,解放後沿用區名。
7、虹口區:因虹口港得名
虹口境內原為東海之濱的灘地,歷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條之多。虹口港是主要河流之一,過去叫沙洪,沙洪和黃浦江交匯處被稱為洪口(虹口),這就是虹口區名稱的由來。上海開埠後,因水運便利,虹口沿黃浦江地帶漸次發展成上海遠洋、沿海客貨運的重要港口。
8、楊浦區:因楊樹浦港得名
楊浦區的名稱來自一條河,昔日楊浦,河網水鄉,有河流100多條,西南部有條「楊樹浦港」(原名為「楊樹浦」),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是縱貫於地境中部的一條主要河流。歲月變遷,境內河流十之八九填沒,僅剩19條河道,而楊樹浦仍在。
9、閘北區:因2座水閘得名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康熙、雍正年間,先後建起兩座擋潮石閘,稱為老閘和新閘,而這兩座水閘就位於現在的福建路橋(舊稱老閘橋)和新閘橋附近。
10、閔行區:因「閔行鎮」得名
「閔行」二字得名於「閔行鎮」,此鎮在明弘治年間叫「敏行市」,在現閔行區南部。正德年間,松江府水災絕收,附近災民多去敏行貿易,敏行日漸繁榮,正德7年的《松江府志》開始將此地稱為「閔行」。相傳因文人閔其游學途中去世葬於此地,閔行鎮以其姓得名。
11、青浦區:因「青龍鎮」和「五浦」得名
青浦置縣前,縣境半為上海縣西境,半為華亭縣北境。明嘉靖年間,因地域寬廣,不易治理,將華亭縣和上海縣境內五鄉置青浦縣,隸屬松江府,設縣治於青龍鎮。因縣治在青龍鎮,縣境東部有五浦(趙屯、大盈、盤龍、顧會、崧子),就有了青浦的名稱。
12、金山區:因「金山島」得名
金山區因近海中的金山三島而得名,金山三島由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島組成。古時的金山三島在陸上同屬一山,統稱金山,五代前叫「釗山」。大金山頂峰高105.03米,是上海市地面最高點。由於岸坍陷後退,宋代淪入海中,三個頂峰出露海面,構成現在的三個島嶼。
13、嘉定區:因南宋「嘉定」年號得名
嘉定向來有「教化嘉定」之稱,其前身是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當時的崑山縣東境春申、安亭、臨江、平樂、醋塘5個鄉析出置縣,以年號「嘉定」作為縣名。這5個鄉後改名為依仁、循義、服禮、樂智、守信。此外,嘉定還有「疁城」,「練川」,「三儂之地」等別稱。
14、松江區:因吳淞江得名
松江素有「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的美譽。說起松江的歷史不得不提「華亭侯」,東漢時期,東吳名將陸遜以功封華亭侯,松江古時也有華亭之稱。唐天寶年間置華亭縣,元代升為華亭府。因為「吳淞江」就在華亭府境內。次年「華亭府」改名為「松江府」。
15、奉賢區:相傳因「言子講學」得名
「奉賢」二字的由來,多數人主張和言子講學有關。言偃,字子游,是孔門72弟子之一,常在南方傳播孔子學說。相傳言子到此地講學,「奉賢」就是出自「奉子游之賢」(敬奉子游的賢德)。另有一說是因為明代有條叫「奉賢涇」的大河(位於奉賢西側)。
16、崇明縣:因位置和風光而得名
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間,崇明島露出江面,時稱東沙和西沙。唐神龍年間在西沙設鎮,取名「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文天祥題崇明為「海上瀛洲」,朱元璋稱崇明為「東海瀛洲」。
17、浦東新區:因位於黃浦江之東而得名
「浦東」二字最早出現在南宋,當時華亭縣有「浦東」在內的5個鹽場。浦東新區可以說是上海最年輕的區,因處黃浦江東而得名。部分區境原為川沙縣,1990年川沙縣建制撤銷,同時將劃歸到南市、黃浦、楊浦的地區及閔行的三林鄉收回,成立了浦東新區。
(1)上海三林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名稱由來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❷ 上海名稱的由來
今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1927年設為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劃為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邑廟、蓬萊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等10個郊區。50年代,上海的行政區劃作了幾次調整,至1964年5月,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以及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1980年,設立吳淞區。1982年,恢復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閔行區。1992年9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3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1992年10月嘉定縣撤縣,設立嘉定區。1996年,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和浦東新區14個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個縣和石化地區。1997年4月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1998年2月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1999年9月撤銷青浦縣,設立青浦區。2000年6月,黃浦區和南市區撤二建一,設立新的黃浦區。2001年1月9日,撤銷南匯縣,設立南匯區;撤銷奉賢縣,設立奉賢區。2002年底,上海市轄有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匯、奉賢18個區,崇明1個縣。全年對部分鎮的設置規模和布局進行調整,撤銷12個鎮政府(其中撤二建一10個,撤三建一1個)。至2002年底,全市共轄有99個街道、132個鎮(比上年減少12個)、3個鄉;3393個居委會(比上年減少14個)、2044個村委會(比上年減少655個)。
具體各區由來請看各區的區縣志
太多就不復制了
❸ 上海地名的起源
上海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據考古發掘,上海地區已發現新石器時代至春秋戰國時期古文化遺址25處,分別反映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早晚有序的文化疊層關系,完整體現了上海史前的歷史。
這表明早在6000年前,上海地區的先民們已在這里勞動、生息。 最早的居民主要在崗身以西從事狩獵、漁牧活動,爾後逐漸耕墾務農,形成聚落。 此後又隨三角洲新漲灘地的拓展向東發展,大都具有海濱漁村的特色。
春秋戰國時期,上海地區先是吳越之地,後又屬楚,楚考烈王時為春申君黃歇封地。相傳黃歇開鑿黃浦江,黃浦江因而又名春申江,上海別稱「申」由此而來。吳淞江下游兩岸居民多以捕魚為生,漁民創制一種用以捕魚捉蟹的工具「扈」, 後「扈」演變為「滬」;古時又稱獨流入海的江河為「瀆」,故上海被稱為「滬瀆」,簡稱「滬」。從漢代起,上海就有鑄錢、冶鐵、煮鹽業。 隋唐時期,隨著江南經濟的不斷開發,上海一帶的經濟也得到較快的發展。唐開元初年,興修了南起鹽官、北至吳淞江的捍海塘。土地也得到開墾, 逐步發展成為重要的產糧區。此後,市境人口及縣鎮漸增,規模日益擴展。
中唐以後,上海與海內外的經濟、文化聯系進一步擴大,唐天寶十年(751年),從崑山、嘉興、海鹽三縣劃出地區設立華亭縣, 華亭縣東北境內的華亭海, 即現在上海市區的所在地。天寶年間,華亭縣東北部的青龍集鎮,海舶雲集,煙火萬家,時人比之杭州。 隨後,由於河道變遷和海岸線向外延伸,距海日遠,青龍鎮逐漸變為內港,其地位遂為北宋熙寧年間興起的上海所取代。南宋咸淳三年(1276年),設上海鎮治,屬華亭縣管轄,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當時上海作為新的貿易港口,已是風檣浪舶,商賈糜集之地。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 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繼而又設都漕運萬戶府。其時,上海鎮已為「華亭東北一巨鎮」。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上海建縣後,經濟得到很大發展。植棉業日趨興盛,棉紡織業亦漸漸興起。松江烏泥涇人黃道婆, 從海南帶回先進的紡織技術,並改革紡織工具,織品量多質優,促進了手工棉紡織業的發展。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業中心, 布匹行銷全國,遠銷海外,有「木棉文綾,衣被天下」之稱。上海縣經濟的另一支柱是航運業。 明永樂十年(1412年),在今川沙高橋鎮北臨海處構築土山, 設有烽堠,以利船舶進出長江,時稱「寶山」。當時上海成為海運貯糧的集散點。 沙船是航運中的主要運輸工具。
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開放海禁,次年又設立江海關,由此上海的航運業得到空前發展。上海逐步形成內河航運、 長江航運、南北洋航運和國際航運等多條航線,成為棉布進出口量最大的吞吐港,也成為海上貿易的中轉站,聚集在上海港的船舶有時多達3000多艘。清乾隆、嘉慶年間,上海逐漸成為全國貿易大港和漕糧運輸中心, 被稱為「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英軍入侵上海、南京等地,上海作為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正式開埠。1845年,英國用欺詐手段在上海設立租界。接著,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設立。以後英租界和美租界合並, 成立公共租界。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面積達32.82平方公里。租界成為中國土地上的「國中之國」。開埠後的上海,成為外國殖民主義者在中國傾銷商品、搜刮原料的主要口岸。外國資本控制了上海海關的關稅行政大權,壟斷了絕大部分金融外匯和進出口業務,攫取了中國沿海南北洋和長江航運權。先後在航運、銀行、洋行、加工、印刷、制葯、建築、公用事業等領域開辦了一批近代企業。一批批外國冒險家先後來到上海,投機買賣,牟取暴利。上海成為冒險家的樂園。同一時期,隨著洋務運動的興起,清政府陸續在上海創辦了一批近代企業,如江南製造局、招商局、電報分局、機器織布局等。民族工商業也得到相當發展,其中棉紡織、麵粉、繅絲、卷煙等行業發展尤為迅速。20世紀20 年代後期到 30年代初期,上海近代工業在企業數量、技術裝備、工廠管理等方面都在全國確立了優勢地位,同時, 新的工業門類不斷開拓。
上海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重要基地。 伴隨著經濟發展, 上海一度成為遠東的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
1927年設為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
抗日戰爭開始不久, 上海被日本侵略軍侵佔,租界成為孤島。 這一時期上海經濟出現畸形繁榮。太平洋戰爭爆發後, 日軍佔領租界,孤島局面結束,經濟一落千丈。 在日偽的掠奪下,上海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生產資料極度匱乏,工業全面萎縮, 生活必需品奇缺,通貨膨脹,物價狂漲, 投機事業空前活躍,給上海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 抗日戰爭勝利後,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壟斷資本,控制和操縱了上海的電力、造船、化工、 輕工等許多重要行業和金融、 進出口貿易和航運業, 國內的官僚買辦資本則把持著部分重要經濟部門。 美國大量剩餘物資和積壓商品充斥市場, 工廠倒閉之風又起。同時,物價飛漲,人心恐慌,經濟危機日益加深, 社會狀況日趨惡化。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劃為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邑廟、蓬萊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10個郊區。50年代,上海的行政區劃作了幾次調整,至1964年5月,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以及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
1980年,設立吳淞區。1982年,恢復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閔行區。1992年9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三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1992年10月嘉定縣撤縣,設立嘉定區。1996年,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和浦東新區14個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個縣和石化地區。
1997年4月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1998年2月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1999年9月撤銷青浦縣,設立青浦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黃浦區和南市區撤二建一,設立新的黃浦區。
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上海市總人口16407734人;其中市轄區14348535人,市轄縣2059199人。各區縣人口: 黃浦區 188743人、南市區 385790人、盧灣區 328918人、徐匯區 1064645人、長寧區 702239人、靜安區 305329人、普陀區 1051672人、閘北區 798620人、虹口區 860726人、楊浦區 1243757人、閔行區 1217309人、寶山區 1227978人、嘉定區 753070人、浦東新區 2402343人人、金山區 580377人、松江區 641156人、青浦區 595863人、南匯縣 785102人、奉賢縣 624285人、崇明縣 649812人。
2001年1月9日,撤銷南匯縣,設立南匯區;撤銷奉賢縣,設立奉賢區。
2003年底,上海市轄有黃浦、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浦東新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18個區和崇明縣。
❹ 浦東三林饎建於哪個朝代
三林鎮建於明初
據說,宋代隱士林樂耕的後裔分居東林、西林、中林三個村莊,故有三林之名。故事真假不得而知,但北宋水利專家郟壇在《治田七論》中列舉淞南七大浦,其中有三林浦。三林中又以西林最為有名,因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師凈和尚建積善教寺,百年後邑人高子鳳撰《積善教寺記》,述及西林:「西林去邑不十里,東越黃浦,又東而匯北,其南抵周浦,皆不及半舍。寺之在周浦者曰永定,在黃浦者日寧國,而西林居其中,蓋所謂江浦之聚也。」這里的「寧國」,就是烏泥涇古鎮的寧國寺。
明初形成的三林鎮由東塘、西塘組成,兩聚落相距3里,故名三林塘。三林浦橫貫全鎮,長街沿河北岸逶迤伸展,屬上海縣。弘治《上海志》稱「民物豐茂,商賈鱗集」。明洪武六年(1373年)設三林庄巡檢司,因遭倭亂,三林凋敝。清分置南匯縣後,移三林庄巡檢司駐周浦,職銜和印信都不變。後來的葉鳳毛在《西林雜記序》中搞錯了,以為一開始就設在周浦,因「三林」名字好聽用作官名。
清時西塘更加繁盛,東塘漸漸地衰落。三林鎮所在的三林鄉,歷史上地域多有變化,曾包括陳行、楊思,倒是和今天的大三林地區相仿。
❺ 上海寶山的由來
今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撫民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1927年設為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劃為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邑廟、蓬萊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10個郊區。50年代,上海的行政區劃作了幾次調整,至1964年5月,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以及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1980年,設立吳淞區。1982年,恢復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閔行區。1992年9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三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1992年10月嘉定縣撤縣,設立嘉定區。1996年,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和浦東新區14個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個縣和石化地區。1997年4月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1998年2月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1999年9月撤銷青浦縣,設立青浦區。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黃浦區和南市區撤二建一,設立新的黃浦區。2000年,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上海市總人口16407734人;其中市轄區14348535人,市轄縣2059199人。各區縣人口: 黃浦區 188743人、南市區 385790人、盧灣區 328918人、徐匯區 1064645人、長寧區 702239人、靜安區 305329人、普陀區 1051672人、閘北區 798620人、虹口區 860726人、楊浦區 1243757人、閔行區 1217309人、寶山區 1227978人、嘉定區 753070人、浦東新區 2402343人人、金山區 580377人、松江區 641156人、青浦區 595863人、南匯縣 785102人、奉賢縣 624285人、崇明縣 649812人。2001年1月9日,撤銷南匯縣,設立南匯區;撤銷奉賢縣,設立奉賢區。2003年底,上海市轄有黃浦、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浦東新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18個區和崇明縣
❻ 誰知道上海市名字的由來
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的地名得名於「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後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 「靜安」靜安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松江(今蘇州河)北岸遷來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間),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寺名命名為「靜安區」。 長寧的地名得名於「長寧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庄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普陀的地名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1949年後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普陀區」 虹口的地名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區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虹口區」。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1927年置區時,稱「閘北區」。 楊浦「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1949年改稱「楊浦區」。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 浦東新區地處上海市東大門、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浦東新區最早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崑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成立。1993年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寶山,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志,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明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 南市位於市區東南部,東、南瀕黃浦江。轄境主要為原上海縣老城區,鴉片戰爭以後,縣城的城河浜(相當今人民路)以北先後被占為租界。原上海縣城區和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老市,因與北面租界商業區「北市「相對,所以稱為南市。 嘉定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原名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置,以年號得名,1992年撤縣設區。境域東鄰寶山區,東南接普陀區,南濱吳淞江與閔行區、青浦縣相望,西、北兩面與江蘇省接壤。 奉賢位於上海市南部,南瀕杭州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華亭縣東南部置,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河流奉賢涇得名,一說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游)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縣駐地初設在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堡(今奉城),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南橋。民國廢松江府直屬江蘇省,日偽時期隸上海特別市,曾改為區。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民國22年將金匯橋和蕭塘以北東西長約1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南匯縣插花地帶劃入,民國31年原屬松江縣的柘林鎮劃入。1950年阮巷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缺地區劃入。 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元至清松江府屬縣陸續析置上海、青浦、婁縣、金山、奉賢、南匯6縣及川沙撫民廳。民國元年(1912年)廢松江府存縣,同年婁縣並入華亭縣,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民國期間,曾在此設江蘇省行政督察公署。1949年5月置松江專區,屬蘇南行署,1950年劃入奉賢縣阮巷鄉,劃出缺歸奉賢縣。1954年劃入青浦縣杜寅、佘山、辰山、陳坊4鄉及葑澳、方夏、沈巷、浦聯等鄉的6個村,劃出天心鄉及新石鄉的3個村歸青浦縣。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縣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劃入金山縣泖港公社,劃出楓涇、亭林2鎮及楓圍、亭新、朱行、漕涇、山陽5個公社和張澤公社部分歸金山縣。 青浦位於上海市西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華亭縣的修竹、華亭2鄉和上海縣的新江、北亭、海隅3鄉建青浦縣,駐地青龍鎮(今舊青浦),因附近青龍江、浦家江得名,屬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撤銷青浦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移駐地唐行鎮(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縣東北境的新江、北亭2鄉置福泉縣,乾隆八年(1743年)撤銷福泉縣,轄地復入青浦縣。宣統二年(1910年)原屬元和(今蘇州市)、吳江2縣的插花地章練塘,歸並青浦縣。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隸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同年黃渡鄉劃歸嘉定縣,崑山縣井亭鎮、嘉定縣西勝鄉劃入縣境。1954年,杜寅、辰山、佘山、陳坊等鄉劃歸松江縣,劃入松江縣天心鄉。1956年,崑山縣葉盪鄉劃入青浦縣,淀西、石米、港北、沙田4鄉劃歸崑山縣,次年仍回縣境。1958年改隸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 南匯大約2千多年前,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御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所。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1726年建縣,建縣時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崇明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五代楊吳於顧俊沙設崇明鎮、崇明之稱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崇明州、隸屬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隸屬蘇州府,後隸屬蘇州府太倉州,民國期間隸屬江蘇省,1958年11月改屬上海市。現縣境東有佘山島,南鄰江蘇省和寶山區、浦東新區,西、北與江蘇省海門、啟東接界。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❼ 上海地名「楊思」的由來
由來:以河道楊淄溇得名,楊思是楊淄的訛音。
上海縣,嘉慶後稱楊師橋市,宣統三年(1911年)設置楊思鄉,民國17年(1928年)劃歸上海市後為楊思區,民國36年改為斯盛區,1949年5月後仍為楊思區,復設楊思鄉,1951年從鄉劃出建鎮,後撤楊思區,曾屬東郊區、耀華鄉、浦東縣。
1958年屬浦東縣五一人民公社,次年成立楊思人民公社,1960年劃歸川沙縣,次年恢復鎮建制,1984年改公社為鄉,1988年楊思鎮劃歸南市區,1993年屬浦東新區,1995年撤銷楊思鄉、楊思鎮,建立楊思鎮。
(7)上海三林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清嘉慶元年(1796年)建立楊師橋市,初具集市雛形。同治年間,由私人創辦楊鼎隆南貨號、楊萬隆染坊、楊同興米庄等,而後恆大紗廠、恆源花廠、宏大軋花廠等相繼建立。由於工商業發展,居民增多,沿楊思港兩岸先後建立北街、南街、後長街。
民國以來,商店增多,煙雜、飲食、豆製品、茶館等相繼開設,特別是「火機花衣」(棉花)滬上聞名,有「火機大王」之稱,生產的飛機牌棉紗暢銷國內和東南亞。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上海禁運糧食,楊思鎮成為私運大米集散地,米業畸形發展,民國10年(1921年)修築上南路,同年恆大紗廠建恆大路,至此楊思橋有了陸上交通,上南路自黃浦江邊至南匯全程12公里,民國13年改鋪鐵軌通行小火車。
❽ 上海市的各個區縣是因何而得名的
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的地名得名於「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後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
「靜安」靜安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松江(今蘇州河)北岸遷來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間),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寺名命名為「靜安區」。
長寧的地名得名於「長寧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
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庄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普陀的地名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1949年後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普陀區」
虹口的地名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區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虹口區」。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1927年置區時,稱「閘北區」。
楊浦「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1949年改稱「楊浦區」。 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
浦東新區地處上海市東大門、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浦東新區最早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崑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成立。1993年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寶山,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志,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明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
南市位於市區東南部,東、南瀕黃浦江。轄境主要為原上海縣老城區,鴉片戰爭以後,縣城的城河浜(相當今人民路)以北先後被占為租界。原上海縣城區和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老市,因與北面租界商業區「北市「相對,所以稱為南市。
嘉定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原名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置,以年號得名,1992年撤縣設區。境域東鄰寶山區,東南接普陀區,南濱吳淞江與閔行區、青浦縣相望,西、北兩面與江蘇省接壤。
奉賢位於上海市南部,南瀕杭州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華亭縣東南部置,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河流奉賢涇得名,一說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游)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縣駐地初設在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堡(今奉城),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南橋。民國廢松江府直屬江蘇省,日偽時期隸上海特別市,曾改為區。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民國22年將金匯橋和蕭塘以北東西長約1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南匯縣插花地帶劃入,民國31年原屬松江縣的柘林鎮劃入。1950年阮巷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 缺地區劃入。
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元至清松江府屬縣陸續析置上海、青浦、婁縣、金山、奉賢、南匯6縣及川沙撫民廳。民國元年(1912年)廢松江府存縣,同年婁縣並入華亭縣,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民國期間,曾在此設江蘇省行政督察公署。1949年5月置松江專區,屬蘇南行署,1950年劃入奉賢縣阮巷鄉,劃出 缺歸奉賢縣。1954年劃入青浦縣杜寅、佘山、辰山、陳坊4鄉及葑澳、方夏、沈巷、浦聯等鄉的6個村,劃出天心鄉及新石鄉的3個村歸青浦縣。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縣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劃入金山縣泖港公社,劃出楓涇、亭林2鎮及楓圍、亭新、朱行、漕涇、山陽5個公社和張澤公社部分歸金山縣。
青浦位於上海市西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華亭縣的修竹、華亭2鄉和上海縣的新江、北亭、海隅3鄉建青浦縣,駐地青龍鎮(今舊青浦),因附近青龍江、浦家江得名,屬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撤銷青浦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移駐地唐行鎮(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縣東北境的新江、北亭2鄉置福泉縣,乾隆八年(1743年)撤銷福泉縣,轄地復入青浦縣。宣統二年(1910年)原屬元和(今蘇州市)、吳江2縣的插花地章練塘,歸並青浦縣。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隸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同年黃渡鄉劃歸嘉定縣,崑山縣井亭鎮、嘉定縣西勝鄉劃入縣境。1954年,杜寅、辰山、佘山、陳坊等鄉劃歸松江縣,劃入松江縣天心鄉。1956年,崑山縣葉盪鄉劃入青浦縣,淀西、石米、港北、沙田4鄉劃歸崑山縣,次年仍回縣境。1958年改隸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
南匯大約2千多年前,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御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所。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1726年建縣,建縣時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崇明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五代楊吳於顧俊沙設崇明鎮、崇明之稱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崇明州、隸屬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隸屬蘇州府,後隸屬蘇州府太倉州,民國期間隸屬江蘇省,1958年11月改屬上海市。現縣境東有佘山島,南鄰江蘇省和寶山區、浦東新區,西、北與江蘇省海門、啟東接界。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❾ 上海各區的名稱來歷
今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崑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轄有華亭、婁、上海、青浦、金山、奉賢、南匯7縣和川沙廳。吳淞江以北於1218年1月7日(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設嘉定縣,後又析出寶山縣。長江口的沙洲於907年左右(五代初)置崇明鎮,1277年升為崇明州,1369年(明洪武二年)改為崇明縣。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年)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長人、北亭、海隅、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1927年設為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全市劃為黃浦、老閘、新成、靜安、江寧、普陀、邑廟、蓬萊等20個市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等10個郊區。50年代,上海的行政區劃作了幾次調整,至1964年5月,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10個市區,以及上海、嘉定、寶山、川沙、奉賢、南匯、松江、金山、青浦、崇明10個郊縣。1980年,設立吳淞區。1982年,恢復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設立寶山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設立閔行區。1992年9月,以川沙縣全境、原上海縣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3個區的浦東部分,設立浦東新區。1992年10月嘉定縣撤縣,設立嘉定區。1996年,上海市轄有黃浦、南市、盧灣、徐匯、長寧、靜安、普陀、閘北、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嘉定和浦東新區14個區,南匯、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崇明6個縣和石化地區。1997年4月撤銷金山縣,設立金山區。1998年2月撤銷松江縣,設立松江區。1999年9月撤銷青浦縣,設立青浦區。2000年6月,黃浦區和南市區撤二建一,設立新的黃浦區。2001年1月9日,撤銷南匯縣,設立南匯區;撤銷奉賢縣,設立奉賢區。2002年底,上海市轄有浦東新區、徐匯、長寧、普陀、閘北、虹口、楊浦、黃浦、盧灣、靜安、寶山、閔行、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南匯、奉賢18個區,崇明1個縣。全年對部分鎮的設置規模和布局進行調整,撤銷12個鎮政府(其中撤二建一10個,撤三建一1個)。至2002年底,全市共轄有99個街道、132個鎮(比上年減少12個)、3個鄉;3393個居委會(比上年減少14個)、2044個村委會(比上年減少655個)。
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4/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