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渾河的介紹
渾河古稱瀋水,又稱小遼河。歷史上曾經是遼河最大的支流,現為獨立入海的河流、同時也是遼寧省水資源最豐富的內河。流域范圍在遼寧省中東部。源於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滾馬嶺,流經撫順、沈陽等市縣,在海城古城子附近納太子河,向南流至營口市附近入遼東灣,全長415公里。7200年前人類就在此農耕漁獵,繁衍生息,創造出新樂文化。今天的渾河承擔了遼寧省中心城市群的工農業生產及生活用水任務。然而為了管理方便,仍然將渾河錯誤地做為遼河支流看待、並將渾河入海河段稱呼為大遼河。由於古遼河上游幹流西遼河斷流乾涸,今天以東遼河為源、靠支流清河承擔主要來水的遼河水量遠小於渾河,所以大遼河的稱呼看上去也說得通、盡管那段河道已經沒有一滴遼河水。
Ⅱ 渾河的由來
渾河是遼寧省除遼河之外,名列第二的大河。渾河源頭出自灣甸子鎮滾馬嶺山腳下,經砍椽溝流至灣甸子,又經尖山子流經太平屯匯入腰嶺河,源流至清原鎮西五公里處的馬前寨村與英額河匯合,始名渾河。
傳說,在四百年前,渾河還是一條無名的大河,當然,誰也不會想到這條清澈見底的大河,會以「渾河」為名!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根據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用兵智謀而取的名字。
在明朝末年,大將李成梁率兵攻打剛剛自立為王的努爾哈赤。一天,努爾哈赤的探馬從前線飛馬稟報:「明軍二十萬從盛京、遼陽、興城分三路向我建州殺來,現在已到達哈達嶺一帶,他們聲言非要剿滅咱們大金不可!」努爾哈赤得此情報心急如焚,暗暗思量:「我建州只有幾萬兵馬,怎能抵擋得住二十萬明軍?」
夜裡他翻來覆去睡不著,便請軍師和一些將領商議退兵之計。在經過周密仔細的討論之後,努爾哈赤認為,此戰只能智取,不可硬拼。
第二天,努爾哈赤率主力撤離大金首府建州,越過龍崗山,沿紅河水系迂迴到八家子、北三家、蒼石、南雜木一帶,以逸待勞,尋找戰機。一天,在眾文武簇擁下,努爾哈赤來到河邊。這時探馬來報:「明軍前部再有八十里就可到達薩爾滸和鐵背山」。
看著這滔滔的河水,聽著急流和漩渦發出嘩嘩的流水聲,努爾哈赤心生一計。於是他下令,命幾萬兵馬全部下河,一邊讓戰馬喝水,一邊驅趕戰馬在河裡上下跑動。同時又命令全軍發動沿河的老百姓,把自家的馬糞全運到河裡。這幾萬軍馬,加上幾萬老百姓,車拉人台,頃刻間,這條清澈見底的大河被攪得沉沙泛起,渾水浩盪,既有馬尿又漂有馬糞,成了一條名副其實的渾河。
大將李成梁到薩爾滸後見沒有叛軍抵抗,更沒看見努爾哈赤旌旗的影蹤,卻見河水渾濁,又是馬尿又是馬糞,就像有千軍萬馬剛剛趟過似的。李成梁莫名其妙道:「可見努爾哈赤兵馬不少,要不然這條河水怎麼這么厚一層馬糞漂浮在上面呢?」這時一位謀士小聲對李成梁說:「努爾哈赤用兵歷來變化無常,看這河水我們有被包圍的可能!」李成梁聽了謀士的話,頭發根豎立起來,他抬頭看了看兩岸茫茫的野林,又低頭看看這渾濁的河水,陰沉著臉說了聲撤!頃刻間,在一陣暴土揚塵中,二十萬大軍逃離了這條大河。
努爾哈赤得知此消息,仰天長嘯:「我們把河水攪渾,也能把明軍嚇跑,此功歸『渾河』也」。
從此,「渾河」的名字流傳延用至今。
Ⅲ 沈陽——地名的由來
沈陽的由來
沈陽是歷史文化名城,又是軍事要沖,戰國時期便在這里建立了軍事觀察設施———「候」,駐扎有大量軍隊守衛著。由於軍人家屬的遷入,逐漸形成規模,就在這里建了城,名叫「候城」。那麼後來為什麼又叫「沈陽」了呢?
傳說候城居民中有一位大家喜愛的少年,他為人善良,忠厚老實,並且十分勤勞。他每天早起晚歸,整天在山上打柴,柴禾打多了就主動送給有困難的人家。有一天,他正砍柴的時候,忽然聽到凄厲的叫聲,急忙向傳來叫聲的方向一看,只見有一隻惡狼正在瞪著大眼睛追趕一隻小羚羊,小羚羊跑著跑著被草叢中的蘿藤給纏住了,怎麼用力也跳不出來。眼看惡狼要撲來,這位心地善良的少年飛跑過去,沖著惡狼舉起柴刀就劈,惡狼被砍下了一隻耳朵,嚎叫著逃跑了。少年把小羚羊從荊藤里解救出來,天真地對小羚羊說:「小傢伙,往後可要小心點,快回家吧!」小羚羊像明白他說的話,站在對面望著他不肯離去。他看小羚羊不走,舉手拍一下羊頭說:「走吧!」自己背著柴便回家了。
之後,少年照舊每天去砍柴。一天,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他又聽到羚羊的叫聲,抬頭一看,一隻大羚羊和兩只小羚羊正對著太陽鳴叫。他以為又有什麼野獸要殘害這些溫馴的羚羊,可四處一看,卻什麼也沒發現,便沒過去驚動這三隻羚羊。在這天夜裡,他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在樹林里遇到的那三隻羚羊,老羚羊感謝他,還說這里的人善良,一定會得到好報。他驚奇地問羚羊:「你怎麼會說話?」老羚羊像沒聽到他說的話,領著兩只小羚羊向林中奔去了。他急著大喊:「你怎麼會說話?」一下子就急醒了,他覺得這事稀奇,就把這個夢和救小羚羊的事同家裡人講了,慢慢地全城人就都知道了。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奇。說也奇怪,打那以後,這個地方連續幾年風調雨順。有人就附會:三隻羚羊向太陽叫是「三羊開泰」,吉祥之兆,並說羚羊是「神羊」,還提出把候城改稱「神羊城」,慢慢地候城就被民間公認的「神羊城」取代了。因為「神羊」與沈陽諧音,以後因在瀋水北設了沈陽衛,也就把「神羊城」叫沈陽城了。
Ⅳ 渾河為什麼叫瀋水
沈陽 遼時叫瀋州 渾河此時也因此得名瀋水
之後沈陽幾次更名
最後
因在瀋水以北 水北為陽 就定名為沈陽
至於這個沈字的由來 本人能力有限 無從考證
Ⅳ 鄂爾渾河的歷史
沿河有數處重要的歷史遺跡:回紇帝國第一個首都王庭牙帳、蒙古帝國的首都哈拉和林。俄國探險家Пётр Кузьми́ч Козло́в又發現了匈奴單於的墳墓。
鄂爾渾河及其支流塔米爾河河谷附近的蒙古黃金宮帳、回鶻牙帳城、窩闊台夏宮與匈奴三連城。雖然是走馬觀花,匆匆來去,然而驚鴻一瞥,值得長久銘記。
Ⅵ 沈陽的渾河為什麼叫渾河啊有沒有什麼傳說之類的啊
樓主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渾河,是縱貫遼寧省東部和中部的著名河流,長368公里,古稱瀋水,又稱小遼河。她發源於撫順市東部,自東向西,依次流經清原、新賓、撫順、沈陽、遼中、燈塔、遼陽縣、台安、海城、大窪、大石橋、營口等縣市境內,最後於營口市西西炮台注入遼東灣。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滾馬嶺是沈、撫兩市母親河——渾河的發源地。著名的渾河源頭位於滾馬嶺下,那裡的景色更為清新恰人。相傳,唐朝大將薛仁貴片東時路過這里,因貪戀眼前的景緻不慎滾馬,「滾馬嶺」由此得名。一路尋來,林間常有水聲相拌,但臨近源頭,一切卻歸於沉寂。惟見源頭石下,一冽清泉緩緩流出。遊人至此,常生疑意:何以這涓涓細流,意養育了萬千兒女?環視山間,答案自生。那碧波萬頃的林海,才是這水得以萬古常流的不竭源泉。源頭之下,積水成塘。林蛙常集,錦鱗游泳,一幅絕美的自然圖畫。 這就是渾河。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145533.htm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Ⅶ 渾河「流」進沈陽城是瀋河區的故事嗎
2004年,大清王朝的塞外皇宮沈陽故宮與永陵、福陵、昭陵一道,在蘇州舉行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通過嚴格評審,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當沈陽故宮被世界所矚目的同時,故宮所在地瀋河區也成為了人們關注的地方。
許多人都認為,瀋河區的命名是源於渾河。不錯,瀋河區的命名確實與渾河有關,但卻與河流無關。因為,瀋河區是歷史行政區劃「沈陽區」和「渾河區」的組合,而名稱也是「沈陽區」的「沈」和「渾河區」的「河」的縮寫合稱。
..盛京城鳥瞰
如今,瀋河區雖是一個古老的城區,但它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化城區,瀋河區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沈陽市的政治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旅遊勝地和開放的門戶,以其具有的「福氣」,它必將還會引領沈陽市創造出更大的輝煌。
Ⅷ 渾河流域的古跡軼聞有哪些
盛京境內的渾河流域,是個人文薈萃之區,在清代有許多傳說故事和重要歷史人物、事件,都與渾河聯系在一起,因而使渾河更具有濃郁的人文氣息。《東三省古跡遺聞》載,當年老罕王努爾哈赤設計迷惑明軍,命清兵將馬糞置於河中,河水皆渾。明兵追至,見馬糞浮於河上,數日不變,疑為兵馬必多,遂生懼心,不敢進而退去,後人遂以渾河名之。這是關於渾河名稱來歷的一則傳說。再有,按《清實錄》記載,天命六年(162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征沈陽,梯盾營柵之具,悉載以舟,順渾河而下,水陸並進,拔沈陽城。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沈陽後,還通過蘇子河到渾河運送木材,修造沈陽皇宮。天命十一年(1626年) 正月,努爾哈赤率八旗大軍進攻寧遠(今興城),被明將袁崇煥用紅夷大炮所傷。七月,努爾哈赤去狗兒湯,即清河溫泉(今本溪之溫泉寺療養院) 療養。八月,待身體稍好,努爾哈赤便急著回沈陽,他在眾貝勒的護擁下,乘船順太子河進入渾河,在途中痼疾發作,駕崩於沈陽城西四十里的叆雞堡。
天聰七年(1633年) 六月初三日,清太宗皇太極親率諸王貝勒文臣武將,出盛京德盛門(大南門),在城南十里的渾河官渡,迎候前來歸降的明將孔有德等人,我們可以想像當年的儀式一定很隆重,場面也會很大的。從上述的史實中,我們可以知道叆雞堡、渾河官渡,在清代都是渾河的主要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