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台風」這個詞的由來我一直以為是從台灣過來的風。 不是我孤陋寡聞了,誰叫台灣叫「台」灣呢。
這是漢字簡化造成的
這裏出不了繁體字,你自己去找找看吧....
❷ 台灣的名字是怎麼來的是不是和台風有關
台灣自古是我國的領土,東漢稱夷洲,隋時改稱流求,明代又稱北港、東蕃。元明設巡檢司於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光緒十一年(1876年)建為台灣省。台灣一詞最早見於官方文獻的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從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灣」這一名稱由何而來?它的含義又是什麼?學術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難定論。
有人說「台灣」是古代神話傳說「岱嶼」和「員嶠」首字聯名「岱員」轉變而來的;也有人說「台灣」是因盛行於閩台地區的台風而得名;還有人說「台灣」原作「埋冤」,後因其詞不詳才改稱為「台灣」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連橫:《台灣通史·開辟篇》)。更多的人則主張「台灣」之名來源於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周嬰《遠游篇》中的「台員」和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台灣」則由「大員」、「台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或以當地部落名稱謂轉化而來的。例如《辭海》等都持這種看法。譚其驤等在《我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台灣省條中,闡明了「台灣」名稱的演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說,十六世紀時有「大員」之稱,本指今台南安平鎮附近一帶,是當地高山族部落名譯音。進入十七世紀「大員」又改寫成台灣。其時荷蘭侵略者在該地所築的熱蘭遮(ZeeIandia)城,華人即稱之為台灣城。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島後,「台灣」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帶。清初建立台灣府後,台灣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個島嶼。另一種看法,認為因荷蘭人在海灣修城築台,故名「台灣」。道光重刻本康熙《台灣縣志》雲:「荷蘭設市於此,築磚城,制若崇台,其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此外,成書早於《東番記》的《日本一鑒》的《窮河話海》和《桴海圖經》兩冊中,都把台灣稱作「大惠」。吳壯達認為「大惠」與《東番記》的「大員」及後出現的「台員」、「大灣」 都是對同一地理對象的名稱從閩南方言轉化。他從安平古海灣「大灣」的轉化論證「台灣」一名由來於「大灣」。又據康熙《台灣縣志》所築城堡「制若崇台」,「台灣」的「台」與「灣」兩字聯稱的含義才成立。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一名才被人們採用。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載《歷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台員、大灣等,在荷蘭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築台前荷蘭人也隨中國人稱安平為「大員」;也不同意把「台灣」之稱來源於大海灣的「大灣」一名轉化而來,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作台員。「大員」、「台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台灣」 應由來於原安平地區土著台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據調查確認台南城的大灣庄為台窩灣族原住地。「大灣」即「台窩灣」的同音異字。荷蘭文獻中對安平一帶有時寫成Tayovoan(台窩灣),有時寫成Tyovon(梯窩灣)、Teijoan(大員)、Toyouan(台員)等
中荷兩國的兩種不同民族語言對該地稱呼基本一致的記載,雄辨地證明了關於台灣名稱最早來源的出處,即與台灣安平一帶土著台窩族名稱有關。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目前雖仍存在分歧,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很多專家、學者又都在積極研究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揭開這個謎底。
參考資料:http://www.beelink.com/20001031/416439.shtml
❸ 台風名字的由來 台風是怎麼形成的
台風發源於熱帶海面,那裡溫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到了空中,形成一個低氣壓中心。隨著氣壓的變化和地球自身的運動,流入的空氣也旋轉起來,形成一個逆時針旋轉的空氣漩渦,這就是熱帶氣旋。只要氣溫不下降,這個熱帶氣旋就會越來越強大,最後形成了台風。
關於「台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台」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佔領台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由於台灣位於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台風北上的路徑要沖,很多台風都是穿過台灣海峽進入大陸的,所以稱為台風。「台風」是音譯詞,英文中typhoon是根據中文粵語發音toi fong音譯至英文,再進入普通話詞彙中的。
❹ 台風名稱的由來
台風命名方法:
1)台風命名法是指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也可稱為熱帶氣旋命名系統,或熱帶氣旋命名法。
2)國際上統一的台風命名法是由熱帶氣旋形成並影響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3)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世界氣象組織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大陸、朝鮮、中國香港、日本、寮國、中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以便於各國人民防颱抗災、加強國際區域合作。
4)這套由14個成員提出的140個台風名稱中,每個國家和地區提出10個名字。
台風名字的由來:
1)人們對台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台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大利亞預報員克里門蘭格,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
2)為了避免名稱混亂,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台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3)台風的命名,多用」溫柔」的名字,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妮妲」,為泰國的女士的名字。如茉莉、玫瑰等花名。一方面是期待台風帶來的傷害能小些,一方面因為台風的到來,會帶來充沛的雨水,很大程度上緩解當地的旱情,改變當地的高溫現象,並非徹底的「大凶大惡」。
中國內地提供的10個名稱分別是:龍王、悟空、玉兔、海燕、風神、海神、杜鵑、電母、海馬和海棠。其中「龍王」已由「海葵」取代。
台風和颶風都是發生的熱帶海洋上空的強烈空氣漩渦,因發生的地域不同,名稱各異。
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烈熱帶氣旋稱為"台風";發
生的大西洋、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稱為"颶風";
在印度洋、孟加拉灣的叫"熱帶風暴";
在澳大利亞則稱為"威力o威力"。
根據中國氣象局的規定,人們所慣稱的台風,現改稱為熱帶氣旋。全球每年出現的熱帶風暴(含台風的和颶風)大致有約80個,其中大約76%發生在北半球。
我國沿海、中美洲、加勒比海,是經常受台風和颶風襲擊的地帶。台風是最強烈的災害性天氣系統。
它常常帶來狂風暴雨,海潮侵襲造成大范圍的洪澇災害和局部地區風暴潮、海嘯、山崩、泥石流和滑坡等嚴重的自然災害。每年全球由台風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為60-70億美元,人員死亡約20000人。
❺ 台風為什麼叫台風,名字跟叫法是否跟我國台灣有關,
台風是指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的強烈的熱帶氣旋。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強烈天氣系統。它像在流動江河中前進的漩渦一樣,一邊繞著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轉,一邊隨周圍大氣向前移動。在北半球,熱帶氣旋中的氣流繞中心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正好相反。 越靠近熱帶氣旋的中心,氣壓就會越低,氣壓越低,風力就會越大。但發展強烈的熱帶氣旋,如台風,其中心卻是一片風平浪靜的晴空區,也就是"台風眼"。 在熱帶海洋上發生的熱帶氣旋,其強度差異很大。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國海海域,當熱帶氣旋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小於8級時稱為熱帶低壓,8級和9級風力的稱為熱帶風暴,10級和11級風力的稱為強熱帶風暴,只有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到12級的熱帶氣旋才稱為台風。
❻ 台風名的由來
國際上統一的命名方法是由台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
當某個台風造成了重大損失,將從這個名單上除名,以用來單獨保留。
2009年的8號台風「莫拉克」造成台、閩、浙、贛如此重大損失,遇難人數600人以上,8000餘人被困,造成台灣數百億台幣損失,大陸損失近百億人民幣,被除名,暫未公布替補命名。
2009年的16號台風「凱薩娜」造成菲律賓、南海諸島、越南共計307人死亡,造成農業經濟損失重大,暫未公布替補命名。
2009年的17號超強台風「芭瑪」造成菲律賓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台灣降水量打破全年記錄,給海南、廣西等省造成一定洪澇災害,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慘重無法估計,暫未公布替補命名。
2006年的1號強台風「珍珠」(Chanchu),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104人死亡以及12億美元的損失,替補命名為「三巴」(Sanba)。
2006年的4號強熱帶風暴「碧利斯」(Bilis),在菲律賓、中國東南部、台灣總共造成800多人死亡或失蹤以及44億美元的損失,替補命名為「馬力斯」(Maliksi)。
2006年的8號超強台風「桑美」(Saomai),在馬利安那群島、菲律賓、中國東南沿海以及台灣省總共造成458人死亡以及25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山神」(Son Tinh)。 2006年的16號超強台風「象神」(Xangsane),在菲律賓、海南、越南、柬埔寨、泰國總共造成279人死亡以及7.47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麗琵」(Leepi)。
2006年的22號超強台風「榴槤」(Durian),在菲律賓、越南、泰國總共造成於819人死亡,經濟損失無法估計,替補命名為「山竹」(Mangkhut)。
2005年的9號強台風「麥莎」(Metsa),給我國華東地區造成重大損失。40萬人被撤離,上海地鐵停運。僅浙江直接經濟損失達65億元(其中寧波損失27億元)。江蘇發生狂風暴雨天氣,並且造成經濟損失達12億元。替補命名為「帕卡」(Pakhar)。
2005年的14號超強台風「彩蝶」(Nabi),在日本造成21人死亡,替補命名為「杜蘇芮」(Doksuri)。
2005年的19號超強台風「龍王」(Longwang),給我國台灣、福建、廣東、江西等地造成大風大雨,並造成一定人員傷亡,替補命名為「海葵」 (Haikui)。
2004年的1號台風「蘇特」(Sudal),給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關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帛琉、中國台灣、日本等地帶來一定自然災害和經濟損失,替補命名為「銀河」(Mirinae)。(韓國命名)
2004年的14號強台風「雲娜」(Rainne),「雲娜」台風登陸中國東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81.28億元。替補命名為「凡亞比」(Fanapi)。
2003年的7號超強台風「伊布都」(Imouto),造成菲律賓、我國華南地區重大人員傷亡。僅在中國廣西就造成12人死亡,損失超過5億元。替補命名為「莫拉菲」(Molave)。
2003年的14號超強台風「鳴蟬」(Mamei),造成韓國150多人喪生。損失無法計算。替補命名為「彩虹」(Mujigea)。
2002年的6號強台風「查特安」(Chataan),登陸日本關東平原,造成多人喪生和嚴重的財產損失,替補命名為「麥德姆」(Matmo)。
2002年的15號台風「鹿莎」(Rusa),襲擊韓國西部,替補命名為「鸚鵡」(Nuri)。(馬來西亞命名)
2002年的26號台風「鳳仙」(Pongsona),造成關島大量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替補命名為「紅霞」(Noul)。
2001年的26號熱帶風暴「畫眉」(Vamei),雖然不是很強,但它是有史以來最靠近赤道的台風,所以被除名了,替補命名為「琵琶」(Peipah)。
❼ 台風名字的由來 台灣的名字和台風有關嗎
沒關系
亞洲的國家為了方便,讓每個國家取一些名字,搜集起來,按順序給台風冠上
說的不專業,但大概就這樣
今天發現專業的,修改一下
我國從1959年起開始對每年發生或進入赤道以北、180度經線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風力大於或等於8級的熱帶氣旋(強度在熱帶風暴及以上)按其出現的先後順序進行編號。近海的熱帶氣旋.當其雲系結構和環流清楚時,只要獲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風力為7級及以上的報告.也進行編號。編號由四位數碼組成.前兩位表示年份.後兩位是當年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的序號.如去年第13號台風「杜鵑」,其編號為O313.表示的就是2003年發生的第13個風暴級以上熱帶氣旋。熱帶低壓和熱帶擾動均不編號。
人們對台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據說,首次給台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一個澳大利亞預報員,他把熱帶氣旋取名為他不喜歡的政治人物,藉此,氣象員就可以公開地戲稱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為台風命名始於1945年,開始時只用女人名,以後據說因受到女權主義者的反對,從1979年開始,用一個男人名和一個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台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決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並決定從2000年1月1日起開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O組,每組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同時.保留原有熱帶氣旋的編號。
瀏覽台風命名表.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了動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還有一些名字是某些形容詞或美麗的傳說,如玉兔、悟空等。「杜鵑」這個名字是中國提供的.就是我們熟悉的杜鵑花:前一段在我國登陸的「科羅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種樹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國提供的,意為綠寶石:「伊布都」是菲律賓提供的名字,意為煙囪或將雨水從屋頂排至水溝的水管。
一般情況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復使用,但遇到特殊情況,命名表也會做一些調整,如當某個台風造成了特別重大的災害或人員傷亡而聲名狼藉,成為公眾知名的台風後.為了防止它與其它的台風同名,便從現行命名表中將這個名字刪除,換以新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