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峽陽名字由來

峽陽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13 16:09:38

⑴ 想了解幾個姓氏的來歷,有人知道嗎

陸姓
來源有四:

1、相傳吳回在帝堯時任火神祝融,他的兒子名終。因為在陸鄉一帶,所以叫陸終。他的後世有的就以陸為姓,稱陸氏。這就是山東陸氏。

2、戰國時田完裔孫齊宣王有個孫子叫通,受封於平原縣陸鄉,即陸終的故地,因此以陸為氏。史稱陸氏正宗,這是山東陸氏的起源。

3、出自陸渾國。春秋時有一國名為陸渾國,公元前525年被晉國此國所滅,亡國之後的陸渾國遺民依照漢人的習慣,以國為氏,後代以陸為姓。

4、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鮮卑復姓步陸孤氏,隨魏文帝遷如洛陽後改為陸氏。

====================================================================
張姓
起源:
1、出自黃帝之後代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及《元和姓纂》所載:「黃帝少昊青陽氏弟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由此可知,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還有一些少數民族改姓張氏的。

4、其它姓氏改姓張。據《三國志·魏志》所載,三國時,曹魏名將張遼,改聶姓為張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鮮卑、匈奴、契丹等眾多少數民族改姓張姓。

得姓始祖

張揮。張姓的誕生很古老,約有五千年歷史。在人文初祖黃帝時代,黃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陽氏,少昊之子揮自幼聰明過人,愛動腦筋。一次,他觀看夜空,從星星的組合中得到啟發,經過研究,發明了弓。在當時人類基本以狩獵為生,弓的發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於是黃帝封揮為專門製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稱「弓長」,又將官名合二為一賜他「張」姓。張揮成了張姓人的始祖。

遷徙分布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

張,繁體字作眼,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都說成「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來看,「弓」對於「張」字實在也是處於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從字形的演變來看,張最早是弓與矢的聯合體。弓矢是自然而然聯用的,有弓就必然會有矢,不必再強調,因此後來矢就漸漸退出,而讓位於長,最後穩定為長弓的聯合體。長弓則表示這弓比一般的弓還要厲害,更有威力。

張字的意義很多,新版的《漢語大字典》計有21個義項,一般的字典皆作十餘種,如誇張、張開、強、盛、張貼、看、望、擴大、布置等等,但這大多是後人引申而來的,最早的字書所記義項不多。《說文解字》說:「張,施弓弦也。從弓,長聲。」《廣雅·釋詁三》:「張,施也。」另外還有一層意思,見於《周禮·秋官》:「羅取鳥獸曰張。」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漢明帝水平七年》中「勞勤張捕,非優恤之本也」時也說:「張,設也,設為機阱,以伺鳥獸曰張。」

張氏還有一支是以祖輩名字為姓氏的。春秋時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其後以祖父字為姓,從此晉國世代有張姓。公元前40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後,張姓人口也隨之分散於三個諸侯國。

這兩種說法都為張姓的起源、繁衍以至成為今天第三大姓作了說明。一是張姓歷史久遠,為中國最早產生的姓氏之一,而且相當受重視。在原始氏族社會,狩獵為人們謀生的極為重要的手段,弓矢的地位與作用可想而知。而且在當時,少的東夷部族宗支繁衍很盛,遍及今山東半島、蘇北與江淮之間廣大地區;相傳商朝部族就是它的直接後裔。

二是張姓分布很廣,晉國有此姓,隨著三家分晉又遍及趙、韓、魏三國,即今華北、中原廣大地區。

還有不少人被賜姓改姓張;如三國時諸葛亮就賜龍佑那為張姓;曹魏大將張遼,原生聶,後改姓張。非漢族人改姓張的也不少。金朝特嘉氏,因世代居住在張皇堡,便以張為姓。元代蒙古、色目人有不少改姓漢姓者,往往擇漢人大姓改之,也為張姓擴充了人口。

據記載,晉代有中原張氏遷福建;唐高宗總章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中原張姓軍校隨從;後王潮、王審知入閩,又有河南固始人張睦隨同前往,居古田梅溪,後被封為梁國公。福建張氏,大致以居住地分為鑒湖、金坡、板撟等派,此後有的又遷往廣東,均稱其始祖來自河南光州固始。從清初開始,閩、粵張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謀生。

張氏以北方人居多,主是漢族,但在多次民族大融合中也有不少人融入少數民族。移居海外的張氏,現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美、英、法、澳大利亞、巴拿馬等國家和香港地區。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
俞姓
俞(Yú)姓源出有三:
1、出自黃帝臣跗之後,以物事為氏。據《通志·氏族略》和《史記》等所載,黃帝時有名醫跗,其醫術高超,精於脈經,古「俞」字與「腧」字相通,又腧為「脈之所注」,俞又同痊癒之愈同音,故稱俞跗,其後人為光大先人醫術,即以物事為姓,稱為俞氏。
2、出自春秋時鄭國、楚國公族有俞氏。據《路史》所,春秋時鄭國公族、楚國公族有此姓。
3、出自他族改姓:
① 清滿洲人姓,出沈陽、遼陽、章羅等地,又清滿洲八旗姓尼瑪哈後有改俞姓者。
② 今彝、土家、回、朝鮮等民族均有俞姓。
得姓始祖:俞跗。傳說中中國的杏林之祖。他曾跟神農嘗百草,熟知各種葯草性能,他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滌五臟」的現代外科技術,被視為神醫。一次黃帝少子禺陽病入膏肓,黃帝請他去治療,但等他趕去時,禺陽已氣若游絲。黃帝十分疼愛此子,禁不住悲從中來,跗即剖開禺陽之腹,將其內臟清洗干凈,使禺陽起死回生。事後有人問他:「快死的人了,你剖開他肚子,萬一救不活豈不是要承擔罪責?」他說:「當醫生的首要條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能把心放在患者身上。」由於他醫術高超,不管多麼嚴重的病,他都能使其痊癒,所以人們都叫他愈跗,俞愈同音,後來又稱俞跗,其後遵從民意,即以俞為姓,奉俞跗為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俞姓得姓很早,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黃帝時代,後又有春秋時鄭國、楚國公族加入俞姓。即便如此,隋唐以前見諸史冊之俞姓人仍寥寥無幾。僅有的幾人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楚人俞伯牙、東漢時期原為於闐(今屬新疆自治區)王,後為驪歸王的俞林、東晉成帝時宣城(今屬安徽省)人俞縱以及南朝宋(建都今南京)人俞僉。雖無幾人,卻足以表明,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並有俞姓人越過長江,進入江東(至於俞林,可能其為古代少數民族人。今存,以備參考)。唐代武則天時,荊州江陵(今湖北省潛江縣一帶)人俞文俊斗膽進言,稱新豐之地無端冒出一座山來,是因武則天「女主居陽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則天,於是就把他流放到當時尚屬荒僻之地的嶺南。俞姓的後裔也就由此到達了我國南方的廣東和廣西一帶。因此,我國南方的俞姓人氏,應該有很多都是這位俞文俊的後裔。根據《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所載,俞姓地望分布有四,即河東郡、河內郡、河間郡、江陵郡,這些資料表明,在隋唐之際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長期生活在今山西、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並人丁興旺,族大人眾。進入宋代以後,俞姓突然光芒四射,入載《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者僅宋代就有四十四人,除三位查無籍貫外,其餘均為今浙江、安徽、福建、江蘇、江西人,其後之俞姓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布為眾。明初,俞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陝西、甘肅、河北、天津等地。明清之際,俞姓仍以華東之地為眾,但散居之地漸多。如今,俞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安徽、浙江、江蘇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約佔全國漢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俞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二。

====================================================================
應姓
應氏淵源

1、應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應國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為應侯,子孫以封國為姓,遂為應氏。

2、歷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應氏。蒙古族中有的姓應氏。

二、 遷徙分布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里。

3,大田裡應氏。東晉時,應詹隨晉元帝渡江而南,占籍於婺永。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

4,仙居應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東部(原下各鄉)、雙廟鄉及田市鎮有大量應姓。特別是原下各鄉中心鎮區基本上是應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書應大猷(字靜庵)及其兄弟的後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縣也是應姓的聚居地。

5,關東應氏。祖籍山東省蓬萊市鴨灣。清朝初年,一遷至遼寧瓦房店市長興島;二遷至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三遷至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

6, 峽陽應氏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峽陽應氏始祖應世哲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定居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是為峽陽應氏開基之始。歲月滄桑,峽陽應氏繁衍相傳,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孫人口眾多,其中歷代又有流遷往外,遍布國內各省、市和台灣、香港,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
徐姓

徐姓是當代第11大姓,與黃姓同源,都是東夷族部落首領伯益的後代。

伯益,也稱大費,伯翳,傳說他精於畜牧和狩獵。他被禹所重用,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選為繼承人。大禹有意讓位於他,他不但不肯接受,反而跑到山裡隱居起來。大禹感念他的功績,就把他的兒子若木封到了徐國,也就是現在安徽省泗縣以北的地方。從此,伯益的子孫就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生息。一直到西周初年,才因為國君徐偃王的「僭稱為王」,而被周穆王派來討伐的楚國所滅。《左傳》記載的「昭元年,周有徐,奄」說的就是這件事。

徐被周穆王消滅之後,並沒有亡國,而是被周天子降封成子爵性質的諸侯,一直到春秋後期,才被吳吞並,「昭三十年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徐姓由此開始。

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徐姓源於古徐國,即現在的安徽泗縣北,而《姓譜》里記的是「望出東海,高平、東莞、琅邪、濮陽」。原因就在於,徐氏以國為氏之後,由安徽泗縣擴至鳳陽,以這里為源地,世聚而繁衍了1000多年,到了春秋時期,已經發展成一個大家族。《姓譜》中所記載的5個地方,都是徐氏播遷山東後的稱盛之地。

====================================================================
洪姓
1、為上古炎帝神農氏之後——共工的後代。共工本姓共氏,從黃帝時起就擔任了治理天下水利的官職,被人們尊為水神。顓頊帝時,共工起兵爭天下,後失敗。傳說他失敗後一怒之下撞倒了西北方支撐天地的不周山。到大禹時,共工氏又起了不臣之心,大禹鎮壓了他們後,就把他們放逐到了江南蠻荒之地,共工氏的後人在江南定居後,為了讓後世子孫記住他們的祖先作過水神,就給共字加上水旁,以此作為自己的姓氏,這樣就形成了洪姓。

2、以國為姓。西周時,有人被封到共,建立共國,稱為共伯。春秋時,共國被衛國所滅。共伯的後代就用國名「共」作為自己的姓氏。後來因為避仇改為洪姓。

3、為避諱改姓洪。如豫章宏氏,為避唐明皇忌諱,改姓洪。五代時參知政事劉弘昌、劉弘果二人,為避宋太祖之父趙弘殷之諱,遂改「弘」為「洪」,並改劉姓為洪姓。

====================================================================
陳姓
陳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眾多。

尋根溯源
1.商朝未年,舜的第33代孫遏父(又稱閼父)投附了周國,擔任陶正一職,他制陶的技藝極為精湛,博得了周文王的歡心。周武王滅商建周後,追封先賢遺民時,把遏父的兒子媯滿封於陳(今河南開封以東,安徽亳縣以北),國號陳,榮為侯爵,奉守著帝舜的宗祀,並將大女兒太姬嫁給他為妻。媯滿死後,謚號為陳胡公,所以又被稱為胡公滿。他的子孫有的以國為氏,就是陳氏。

公元前672年媯滿的第12代孫陳完因避難逃到齊國,改姓田。後來他的10世孫田和建立了田氏齊國。戰國末年,齊被秦滅。齊王的長子升次子桓先後改姓王氏,三子田軫逃至穎川(今河南禹州、許昌一帶),恢復陳姓。從此陳氏一門在中原瓜瓞連綿,生生不息,發展成為名門望族。

2.陳姓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據記載,北魏孝文帝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於496年將代北鮮卑族三字姓侯莫陳氏改為單姓陳氏。

遷徙
唐初期、中期,中原陳氏有過兩次影響深遠的南遷福建之舉。669年,朝廷派河南固始人陳政(胡公滿的68世孫)任南行軍總管,率兵鎮壓福建南部的少數民族動亂。667年四月,陳政卒,由其20歲的兒子陳元光代父領兵,經過九年戰爭,局勢平定後,於686年報請朝廷批准,設置了漳州郡。陳元光致力於發展漳州一帶的農工商各業,使當地得到了繁榮發展。

他被後人尊為"開漳聖王",子孫後代被稱作"開漳聖王派",成為閩、粵、台及南洋諸島陳姓最主要的一支。台灣現有陳聖王廟53所,這從一個方面表明了台灣同胞對陳元光的崇敬之情。

再就是潁川陳後裔陳忠之子陳邕,唐中宗時進士,官至太子太傅,因受宰相李林甫排擠,遷至漳州南廂山。其子陳夷行,唐文宗時任宰相。此後子孫興旺,在福建發展成為"太傅派"陳氏,尊陳邕為"南院"始祖。

陳氏入粵,始於南宋。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中原士族大批南遷,陳後裔陳魁率族人93口移居福建寧化、上杭,至其曾孫二郎、三郎再遷至廣東梅州,後散居大埔、興寧、長樂、龍川等縣。陳氏入台,始於明未。福建同安人陳永華,於明末隨鄭成功入台灣,官至東寧總制使,在台灣建立屯田制度,設立學校,被尊為陳氏入台始祖。自清初至新中國建立的300多年間,陳氏遷台人數很多,其中僅武榮詩山霞宅陳氏一支就2000餘口,成為台灣人口最多的首姓大族,與林姓共"陳林半天下"之美譽。

陳氏遷入越南的歷史比較久遠,有的成為安南(今越南)王朝的重臣。其中,李朝女皇李昭皇之夫陳(即陳日),於1228年創建越南陳朝,歷時175年,促進了陳姓人口的發展。至今,陳姓仍被列為越南十大姓之首。陳氏移居日本始於明初,大都是明太祖派去的水手。明清以後,閩粵等沿海地區的陳氏,有許多人出海到今新馬泰一帶謀生。另有一些人不斷遷至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美、英、法、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地,對當地的繁榮與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
楊姓
楊氏出自姬姓,來源有二,一支系以國為氏,一支是以邑為氏。

其一,周宣王的兒子尚父封於楊(今湖北、襄陽一帶),號楊侯。後來,楊地並歸晉國。尚父的後代就用封地名"楊"作為姓氏。

其二,周成王的弟弟唐叔,姬姓,名虞。周公滅唐(今山西翼城西)後,把唐地封給他,並賞給他懷姓九宗。唐叔的兒子燮繼位以後,因唐地南有晉水,就改稱晉侯。這樣,唐叔就成了周代晉國的始祖。

唐叔的後裔有封在楊地的。楊地(在今山西省洪洞縣東南),春秋時滅於晉國,成為晉國大夫羊舌的封地。羊舌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為氏,姓楊。被封於楊地者的後代就用封地名"楊"作為姓氏。

另外,還有楊氏系少數民族的姓或改姓。

從西晉末年起,楊氏開始從中原遷入福建。到唐末主要有三次大的遷徙:一是晉永嘉年間,中原動盪,有13姓族人入閩,其中有楊姓;二是唐高宗總章年間,隨從河南固始人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者有楊永、楊珍等楊姓校尉,他們的後代散居在閩、粵、台各地;三是唐末中原楊氏隨王潮、王審知入閩。

楊氏移居台灣,始於明代,全是福建、廣東人,清代以來人數不斷增加,不少人陸續到海外謀生。

⑵ 關於閩菜一些名菜的由來。

閩菜 招牌萊「佛跳牆」 ,還有七星魚丸、烏柳居、白雪雞、閩生果,醉排骨、紅糟魚排等 都很出名
他的五大代表菜:佛跳牆,雞湯氽海蚌,淡糟香螺片,荔枝肉,醉糟雞。五碗代表則是:太極芋泥、鍋邊糊、肉丸、魚丸、扁肉燕。
並且 閩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絲如發,片薄如紙」的美譽。就是因為使用細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質地的原料,達到入味透徹的效果。
詩歌方面:
1 周亮工在《閩小記》中說:「畫家有能品,逸品,神品,閩中海錯西施舌當列神品」。
註:西施舌其實就是海蚌。傳說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滅吳後,其妻派人偷偷將西施騙進去,用石頭綁在西施身上,把她沉入海底。從此內地泥沙中便有種近似人舌的海蚌,傳說是西施的舌頭,故稱其為「西施舌」。
2 清代編纂的《福建通志》中有「茶筍山木之饒遍天下」,「魚鹽蜃蛤匹富青齊」的記載。這個則是說,福建的食材資源豐富。

⑶ 請教大家關於"應"這個姓氏的來歷

"應"氏

應姓出自姬姓。周武王的第四個兒子被封為應(今河南葉縣西北應城,一說今河南省魯山東部)侯,人稱應候。應候的子孫以封地為姓,稱為應氏。在古代,應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汝南。 應劭,東漢大臣,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南)人。他博學多聞,曾著《漢官儀》10 卷,作為朝廷制度的准則;所著的《風俗通義》一書,對保存漢朝文物貢獻很大。

一、應氏淵源

1、應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應國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為應侯,子孫以封國為姓,遂為應氏。

2、歷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應氏。蒙古族中有的姓應氏。

二、 遷徙分布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里。

3,大田裡應氏:在今芝英一帶。始祖為應詹(289~367),又名斌,字思遠。原籍河南汝南南頓。東晉時隨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占籍永康,留家於此。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東晉建元初,加封天下兵馬都元帥忠國武平王。

4,仙居應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東部(原下各鄉)、雙廟鄉及田市鎮有大量應姓。特別是原下各鄉中心鎮區基本上是應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書應大猷(字靜庵)及其兄弟的後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縣也是應姓的聚居地。

5,峽陽應氏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峽陽應氏始祖應世哲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定居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是為峽陽應氏開基之始。歲月滄桑,峽陽應氏繁衍相傳,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孫人口眾多,其中歷代又有流遷往外,遍布國內各省、市和台灣、香港,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6,台州及溫州應氏。在浙江的台州和溫州兩地也有不少應氏居住,其中溫州的蒼南,平陽,洞頭,三縣都有應氏宗族,洞頭應氏於清朝從台州的澤國遷入,至今已經居住八代。

7,關東應氏。祖籍山東省蓬萊市鴨灣。清朝初年,一遷至遼寧瓦房店市長興島;二遷至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三遷至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

三、 郡望堂號

【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應氏望出汝南郡。《姓氏考略》中記載:望出汝南、潁川。 1、 汝南郡:漢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2、 潁川郡:戰國時秦置。在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

[堂號]

1,淮陽堂:漢初,應曜在淮陽山裡隱居。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2,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應氏宗祠,堂號為「燕翼堂」。

3,報本堂:浙江省寧波市慈城應氏宗祠,堂號為「報本堂」。

4,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應氏大祠堂,堂號為「徵德堂」。

5,擇善堂:浙江省縉雲縣三溪鄉西應村祠堂,堂號為「擇善堂」。

6 ,彝敘堂 :浙江省諸暨「暨陽義門應氏宗譜」載,祠堂為 「 彝敘堂」。

7,汝南堂:湖北省崇陽縣八斗山應氏宗祠,堂號為「汝南堂」。

8,余慶堂:浙江省紹興市蘭亭鎮下大慶村(山陰大慶)應氏,堂號為"余慶堂"。
四、應氏分布

1,吉林東豐: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東豐鎮有應氏家族散居。

2,遼寧普蘭店: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有應氏家族聚居。

3,河南郾城:河南省郾城縣黑龍潭鎮老應等村應氏家族聚居,古稱穎川,距應國墓地甚近,應氏嫡傳,有"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之傳說 。

4,

5,

五、 歷史名人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梁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福。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軍騎將軍馮緄征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勛。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謚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 :唐代人。游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屍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應 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舜臣: 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進士。官至洪州知府。
應純之:(宋)字純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進士。歷知楚州,兼京東經略安撫使。見北軍屢捷,謂中原可復,密聞於朝。丞相史彌遠鑒於開禧之事,不欲大舉,但敕立忠義軍,令就節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戰而死。

應子和,永康(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官至觀察使掌中軍都督府事。長於詩,嘗有句雲:"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花落紅",時人有三紅秀才之稱。事見清光緒《永康縣志》卷八個《文苑》。
應 材(?-1180) 字伯良,浙江永康岩後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授衢州教授。後潛心鑽研理學,造詣甚深。宋隆興間,朝廷下詔求賢,應材被舉薦,升任兵部架閣文字,掌管帳籍機密文案。後因老成持重,端莊謹嚴,被帝選為太子春坊,總管東宮內外庶務。宋淳熙初,應材上疏力陳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幾年內,邊境平靜安定。淳熙七年應材病故於軍中。謚安國公。
應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有《聖泉文集》等。

應本仁:元代學者,字本立。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庄,又即其中為義塾。世稱"應家館"。

應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編修。守仁在吏部,良學焉。親老歸養,講學山中者將十年。嘉靖初,還任,伏闕爭大禮,廷杖。張

⑷ 桂花糕的來歷

桂花糕
是已有300多年歷史,用熟糯米粉、碎冰糖粒和蜜桂花為原料製作而成的
美味糕點
,是
中國的傳統
特色小吃
之一。它歷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簡單,種類多種多樣,能夠滿足人們對於味道的各種需求。並且擁有美麗的歷史傳說,更增添了桂花糕的歷史價值。
相傳在明朝末年,新都有個叫
劉吉祥
的小販,他從狀元
楊升庵
幼年讀書、休憩的
桂湖
池畔

桂花飄香
的書齋中得到啟示,把鮮桂花收集起來,擠去苦水,用糖浸漬,腌製成蜜桂花,加入蒸熟的米粉打製成糕出售,取名桂花糕。桂花糕一經售出便引來人們爭先購買,深受顧客贊賞,銷量日增,從此一舉成名。
(4)峽陽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南京桂花糕
南京桂花多,不僅
中山陵
有桂花,隱沒在大街小巷的
桂樹
更是數不勝數。十
月桂花香
,如今,
南京城
彌漫著桂花的芳香,如此怒放的桂花,讓人忍不住想起了桂花糕。
南京的桂花糕不僅式樣漂亮、口感酥軟,而且透著一股特別的清香,即使吃完了,香氣還經久不散。十月吃桂花糕正是時候,嚼著酥軟的桂花糕,含著桂花的清香,何等享受。
咸寧桂花糕
桂花糕創制於明朝末期,糕質細軟滋潤、色澤潔白,具有濃郁的桂花清香,入口化渣,口味清香,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老幼婦女均宜食用,是饋贈親友、自奉之佳品。湖北咸寧桂花糕的特點是配料獨特,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
里帶
涼,倍受人們的喜歡。
峽陽桂花糕
峽陽桂花糕糕的製作已有100多年歷史,蜚聲內外。它系用天然桂花絞汁去渣,窖存3年後,取出,配製健脾化氣的肉桂、木香、麝香、
母丁香
、沉香、香附、
佩蘭
等中葯香料,精製成「
桂花醬
」,然後拌入炒爆、磨細、蒸熟、篩細的糯米粉中。
加上優質白糖、五香粉、芝麻、鹽水,糅製成糕,再用水蒸氣給以濕潤,使其久置不松碎,便成為香甜可口、提神健脾的美味糕點。峽陽桂花糕的特點是配料獨特油潤不膩,入口不澀,吞咽酥滑,甜中有咸,香里帶涼,倍受人們的喜歡,成為
居家旅行
,饋贈好友的佳品,盛譽百年。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
-桂花糕

⑸ "應"這個姓在百家姓里排行第幾他的由來是什麼,有什麼淵源

應姓出自姬姓。周武王的第四個兒子被封為應(今河南葉縣西北應城,一說今河南省魯山東部)侯,人稱應候。應候的子孫以封地為姓,稱為應氏。在古代,應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汝南。 應劭,東漢大臣,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南)人。他博學多聞,曾著《漢官儀》10 卷,作為朝廷制度的准則;所著的《風俗通義》一書,對保存漢朝文物貢獻很大。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1172822.html

一、應氏淵源

1、應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應國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為應侯,子孫以封國為姓,遂為應氏。

2、歷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應氏。蒙古族中有的姓應氏。

二、 遷徙分布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里。

3,大田裡應氏:在今芝英一帶。始祖為應詹(289~367),又名斌,字思遠。原籍河南汝南南頓。東晉時隨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占籍永康,留家於此。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東晉建元初,加封天下兵馬都元帥忠國武平王。

4,仙居應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東部(原下各鄉)、雙廟鄉及田市鎮有大量應姓。特別是原下各鄉中心鎮區基本上是應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書應大猷(字靜庵)及其兄弟的後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縣也是應姓的聚居地。

5,峽陽應氏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峽陽應氏始祖應世哲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定居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是為峽陽應氏開基之始。歲月滄桑,峽陽應氏繁衍相傳,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孫人口眾多,其中歷代又有流遷往外,遍布國內各省、市和台灣、香港,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6,台州及溫州應氏。在浙江的台州和溫州兩地也有不少應氏居住,其中溫州的蒼南,平陽,洞頭,三縣都有應氏宗族,洞頭應氏於清朝從台州的澤國遷入,至今已經居住八代。

7,關東應氏。祖籍山東省蓬萊市鴨灣。清朝初年,一遷至遼寧瓦房店市長興島;二遷至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三遷至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

三、 郡望堂號

【郡望】:《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應氏望出汝南郡。《姓氏考略》中記載:望出汝南、潁川。 1、 汝南郡:漢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2、 潁川郡:戰國時秦置。在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

[堂號]

1,淮陽堂:漢初,應曜在淮陽山裡隱居。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2,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應氏宗祠,堂號為「燕翼堂」。

3,報本堂:浙江省寧波市慈城應氏宗祠,堂號為「報本堂」。

4,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應氏大祠堂,堂號為「徵德堂」。

5,擇善堂:浙江省縉雲縣三溪鄉西應村祠堂,堂號為「擇善堂」。

6 ,彝敘堂 :浙江省諸暨「暨陽義門應氏宗譜」載,祠堂為 「 彝敘堂」。

7,汝南堂:湖北省崇陽縣八斗山應氏宗祠,堂號為「汝南堂」。

8,余慶堂:浙江省紹興市蘭亭鎮下大慶村(山陰大慶)應氏,堂號為"余慶堂"。
四、應氏分布

1,吉林東豐: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東豐鎮有應氏家族散居。

2,遼寧普蘭店: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有應氏家族聚居。

3,河南郾城:河南省郾城縣黑龍潭鎮老應等村應氏家族聚居,古稱穎川,距應國墓地甚近,應氏嫡傳,有"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之傳說 。

4,

5,

五、 歷史名人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奉:〔約公元144年前後在世〕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梁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福。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從軍騎將軍馮緄征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劭:〔約公元178年前後在世〕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璩:(?~252)字休璉,三國時,魏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卒於晉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貞著有文集一卷,(《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勛。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謚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夷節 :唐代人。游天台山,棲真道元院,相傳屍解成仙。棲真,保其根本,養其元神。

應 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舜臣: 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進士。官至洪州知府。
應純之:(宋)字純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進士。歷知楚州,兼京東經略安撫使。見北軍屢捷,謂中原可復,密聞於朝。丞相史彌遠鑒於開禧之事,不欲大舉,但敕立忠義軍,令就節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戰而死。

應子和,永康(今屬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官至觀察使掌中軍都督府事。長於詩,嘗有句雲:"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花落紅",時人有三紅秀才之稱。事見清光緒《永康縣志》卷八個《文苑》。
應 材(?-1180) 字伯良,浙江永康岩後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授衢州教授。後潛心鑽研理學,造詣甚深。宋隆興間,朝廷下詔求賢,應材被舉薦,升任兵部架閣文字,掌管帳籍機密文案。後因老成持重,端莊謹嚴,被帝選為太子春坊,總管東宮內外庶務。宋淳熙初,應材上疏力陳北伐收復中原失地。幾年內,邊境平靜安定。淳熙七年應材病故於軍中。謚安國公。
應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有《聖泉文集》等。

應本仁:元代學者,字本立。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庄,又即其中為義塾。世稱"應家館"。

應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進士。官編修。守仁在吏部,良學焉。親老歸養,講學山中者將十年。嘉靖初,還任,伏闕爭大禮,廷杖。張

⑹ 張氏的由來發源地

張姓起源
關於「張」字
張是一個象形字,整個樣子像一個張弓欲射之人。
張,繁體字作眼,由弓和長左右相合而成,張姓人在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姓氏時,都說成「彎弓張」,可見他們是十分看重其姓氏構件中的「弓」的。從文字學上來看,「弓」對於「張」字實在也是處於核心地位的。
在甲骨文中還沒有發現張字,但金文及石刻文中卻有很多,其寫法也各不相同。這些張字雖然寫法各異,但卻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就是與弓、矢、長,尤其是與弓分不開,可以說沒有弓就沒有張。從字形的演變來看,張最早是弓與矢的聯合體。弓矢是自然而然聯用的,有弓就必然會有矢,不必再強調,因此後來矢就漸漸退出,而讓位於長,最後穩定為長弓的聯合體。長弓則表示這弓比一般的弓還要厲害,更有威力。
張字的意義很多,新版的《漢語大字典》計有21個義項,一般的字典皆作十餘種,如誇張、張開、強、盛、張貼、看、望、擴大、布置等等,但這大多是後人引申而來的,最早的字書所記義項不多。《說文解字》說:「張,施弓弦也。從弓,長聲。」《廣雅·釋詁三》:「張,施也。」另外還有一層意思,見於《周禮·秋官》:「羅取鳥獸曰張。」胡三省在注《資治通鑒·漢明帝水平七年》中「勞勤張捕,非優恤之本也」時也說:「張,設也,設為機阱,以伺鳥獸曰張。」
張姓來源主要有三:
一、出自黃帝之後,揮為始祖
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這支張氏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最早發源於尹城國的青陽,目口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晉祠附近,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
張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它起源於遙遠的傳說時代。據說張姓的始祖名「揮」,他是黃帝的孫子(一說是黃帝的兒子),是一個偉大的發明家,他發明了弓箭和網罟。弓箭和網罟作為當時的新的生產工具,使人們可以獵取更多的鳥獸,捕撈更多的魚蝦,又能夠減少猛獸對自身的傷害。揮所在的氏族部落世代以生產弓箭和網罟為業,於是他的後裔就以「張」作為自己的姓氏。
張姓公認的血緣親祖黃帝是遠古傳說時代華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以德經天地,以仁,信治天下,選賢任能,嚴懲頑凶,開創了一個歌舞昇平的盛世。
據《帝王世紀》記載,黃帝由其母有嶠氏女附寶感電而生。「(黃帝)母曰附寶,見大電繞北斗樞星,照郊野,感附寶,孕二十四月,生黃帝於壽丘,長於姬水,有聖德,受國於有熊,居軒轅之丘,故因以為名,又以為號。」後人據此推演出兩種傳說。
一種傳說是:黃帝降生於天帝下凡之際,那時正是神農氏時代,神農的舅舅有個兒子名叫少典,他是有熊國(在今河南省新鄭縣境內)的國君。當時少典族正與有嶠氏族互通婚姻。於是少典便娶有蟜氏的女兒附寶為妻。有一天,少典和附寶扛著木耜去田間種地,正走著,天空突然暗淡下來,頓時星斗滿天,和晚上一模一樣。這時,附寶抬頭仰視,只見上空有一道閃閃發亮的電光像蛇一樣不時繞著北斗七星旋轉,剎那間,四野罩上了一層濃郁的青光。不一會,附寶只覺得腹部有什麼東西猛地一動,嚇得她大喊大叫,等少典急忙回頭詢問時,她卻說沒有什麼。打那以後,附寶便懷孕了。自懷孕那天起,經過24個月,也就是在第三年的一天,附寶在新鄭西北的軒轅之丘(一說在山東曲阜),生下一個男孩。由於出生在軒轅,所以便給這個孩子起名為軒轅。傳說軒轅剛生下來就會說話,非常精靈。還在孩提時代,他看見人們在樹上構築房子,便說:「把房子建築在樹上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如果蓋地上不是更好嗎?」不久,神農氏聞知黃帝這種見解,大不以為然。於是,黃帝便在地上蓋了一間房屋讓他看,神農氏這才信服了。
另有一種傳說:附寶與少典成親後不久,便遷徙到山東曲阜的壽丘。在一個初冬的夜晚,附寶獨自一人來到郊外散步,她仰望星空,思念故土之情油然而生,忽然間,天空出現一道銀白色的閃電,只見那閃電繞著北斗星中的樞星轉了幾圈,然後迅速地由天及地,很快消失了。這時,大吃一驚的附寶頓然感到身上有奇特的感覺。不一會,她才意識到自己受雷電感應而懷孕了。此後,經過24個月,於第三年冬季的一天,在壽丘生下黃帝。剛出生的黃帝,額骨隆起,形狀像太陽,而且面部有龍的相貌,其手足也似龍爪龍趾。更奇異的是,黃帝有四張臉,傳說這樣黃帝可以隨時隨地眼觀四面,耳聽八方,觀察、了解一切情況,以更好地相機行事。黃帝剛出生就咿呀說話,不久就會走路了。他十歲左右離開壽丘,到處拜師學藝,遍訪名山大川。
黃帝生活在原始氏族公社時代,當時中國大地的社會結構表現為氏族——由若干氏族組成的部落——由若幹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各氏族、部落及部落聯盟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常常發生戰爭,黃帝開始還只是姬姓部落的首領,在長期的征戰中,他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最終完成了對其他各部落的統治,坐上了部落聯盟盟主的寶座。
對炎帝、蚩尤與刑天的戰爭是黃帝通向盟主道路上的三個里程碑。據文獻記載,黃、炎二帝本是同胞兄弟,《國語·晉語》:「昔少典娶於有嶠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新書·益壤》說:「炎帝者,黃帝同母異父兄弟也,各有天下之半。」當黃帝成為姬姓部落首領並開始興盛強大之時,炎帝部落已步入虛弱衰微之路,各氏族之間相互征討,暴虐百姓,而炎帝則無力平息戰亂,保護臣民,於是黃帝遂起而教民慣用干戈,以征殘暴。結果,各氏族都前來朝拜並歸服於黃帝。炎帝乃遷居涿鹿(在河北涿鹿,一說在山西運城),但仍然大行無道,史稱「並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逸周書史記解》)。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黃帝再次「振德修兵」,決定與炎帝在涿鹿進行決戰。據文獻記載,黃帝所率以熊、羆、狼、豹、軀、虎等為圖騰的各氏族部落聯軍揮舞著用雕、鵑、鷹、鳶等羽毛製作的戰旗,向涿鹿猛烈進攻,炎帝則退到城東一里的阪泉。經過血戰,黃帝方「誅炎帝而兼其他」,於是「天下乃治」。戰敗的炎帝部落被迫向南方和東方轉移,與長江流域的苗蠻集團犬牙交錯,漸趨融合。黃炎戰爭的勝利確立了黃帝對原屬炎帝勢力范圍的黃河中游地區的領導權,使他登上了中原各部落聯盟盟主(有稱「中央天帝」者)的地位。
當黃炎之戰結束,黃帝剛登上中央天帝地位之時,居住在黃河下游(即今山東及江蘇北部一帶)的九黎族首領蚩尤就率眾西進涿鹿城下,向新盟主提出了挑戰。九黎族是一個相當龐大的部族,他們英勇善戰,以蚩(一種毛蟲)尤(同蚍,即人腹中的長蟲)為圖騰。到黃帝時代,該部族出了一個有名的首領,人們就將其稱作蚩尤。蚩尤通曉天道,精明強干,長於戰事,史書中也把他描繪成超乎凡人的神明,說他人身牛蹄,四日六手,鬢發如劍戟,頭上長角。不僅如此,他還有「兄弟八十一人,並銅頭、鐵額、食沙石」,武猛異常。憑著強大的武力,蚩尤不斷向四鄰擴張,大有與黃帝分庭抗禮之勢。其時黃河中游一個以榆罔為首領的部落在受到蚩尤侵擾後,遂向黃帝求援,於是就引發了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此次大戰對黃帝來說極為艱難,所謂「流血百里」,「九戰九不勝」,但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
在經過炎帝、蚩尤之戰而建立起一個強大的部落聯盟以後,黃帝把尋求治邦安民之道建立在遍訪天下賢明之士的基礎上。為此,他不辭艱辛,連續奔波,走王屋而受丹經,越鼎湖而飛流珠,登崆峒而問廣成,上具茨而事大隗,適東岱而奉中黃,人金谷而咨滑子,論導養而質玄素二女,精推步而訪山稽、力牧,講占候則詢風後,著體診則受岐伯、雷公,審攻戰則納五音之策,窮神奸則記白獸之辭。(《抱朴子》)足跡所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黃帝的巡遊,一方面擴大了黃帝族的聲威與影響,從而使黃帝的勢力范圍日益拓展,《軒轅黃帝傳》所說:「帝所理天下,南及交趾,北至幽陵,西至流沙,東及蟠木。」另一方面使黃帝游歷之處的外族人民受到深深的感化,他們在黃帝仁義之德的感召下,紛紛前來向黃帝族朝貢,首先是諸北、儋耳之國來向黃帝族貢獻禮物,接著南夷族乘白鹿獻上美酒,後來四方之外族人都不斷地前來朝貢。外人朝貢進一步加強了黃帝族與其他族的友好往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就為黃帝族和其他族的融合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在巡遊天下,了解各地情況,獲得養民安邦之道之後,黃帝遂提出並開始實施自己的治世方略。
黃帝一生娶有四個妻室,她們是嫘祖、方雷氏、彤魚氏、嫫母。據《史記·五帝本紀》、《帝王世紀》、《路史·疏仡紀·黃帝》等文獻記載,嫘祖又作傫祖,西陵氏女,為黃帝正妃。她發明了養蠶繅絲之術,並教人以絲織帛,做成衣服暖身遮羞。次妃方雷氏、彤魚氏皆賢淑。嫫母相貌很醜,但賢而有德,因沒有名字,出嫁前人皆呼為醜女。黃帝認為「屬女德而弗忘,與女正而弗衰,(貌)雖惡何傷」(《呂氏春秋》),故娶為妻室,封號嫫母。
關於黃帝的子孫,文獻記載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國語·晉語》說:「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唯青陽與夷鼓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藏、任、荀、僖、姑、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史記·五帝本紀》、《世本》、《大戴禮記》等書,與此大體一致。
與《國語》、《史記》等書所雲不同,《山海經》說:「黃帝生禺[豸+虎],禺[豸+虎]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貌處東海,是為海神。
「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禺番,是始為舟。禺番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肉食。」「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狄。」
黃帝一共有25子卻是歷來所公認的。25人雖是伺父之子,卻有不同的姓,僅就得姓的14人來說,又分為12姓,這說明他們是嫁出之夫,各自以他們所嫁的氏族的姓氏為姓氏。至於「同姓者二人」,是指他們同時嫁給一個氏族。
據《路史·國名記》記載,黃帝子孫所封之國有陳、昌、張、資、寇、酈、瞿等,凡七十,其分布地域遍布今全國各地。這些黃帝子孫的進一步繁衍則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假若說他們並非黃帝子孫,或者說歷史文獻記載有所依附的話,那麼,他們也當是黃帝這一「中央天帝」統領下的各部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中國人都自稱自己是「黃帝子孫」或「炎黃子孫」。
黃帝逝世後,葬於橋山。橋山隸屬的郡縣在何處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在今陝西黃陵縣。黃帝陵墓既是號稱「天下第一墓」的中華民族始祖之墓,也是我們將要在下面介紹的張姓家族的血緣親祖之墓。
張揮是張姓的得姓始祖,但張揮與黃帝的關系則有兩種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張揮是黃帝之子,另一說則認為他是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子,即張揮為黃帝之孫。《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辨證》、《姓氏急就篇》、《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等有關姓氏學的史籍記載雖稍有出入,但都主張揮為黃帝之孫說,其稱: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造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後世張氏後裔所修族譜、家譜多有沿用此說者。
清乾隆甲寅重修裕裔堂版《張氏家譜》卷三《受姓淵源考》雲:「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昊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持張揮黃帝之子說的有《廣韻》(下平聲十陽)、馬騙《繹史》等,張氏後裔所修家譜也有很多贊同此說。
中國人姓氏之得皆有淵源,而且遵循一定的原則。姓氏命名的原則概括起來有以國、邑、鄉、亭為據的,有以人之名、字、出生秩序、官、官名、爵、爵系、國符、技、事、謚、謚氏、邑系、邑謚、族、族系等等為據的。
張姓始祖揮之得姓亦基於上述原則。盡管在張揮是黃帝之子還是黃帝之孫這一問題上,古文獻記載各持一端,但具體到張揮本人的情況,則無大的分歧,都承認其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這一基本事實。然則,細心的讀者還會從我們前引文獻中發現,記張揮之得姓,有「觀弧制矢,賜姓張氏」,「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和「性長弓矢,善張綱羅,世襲其職,因賜姓曰張」等微小區別。據此,我們可以說揮之得姓為張,是以技即職業為姓,也可以說是以官為姓,或者記作以職官為姓。
春秋時由周文王的姬姓後裔所建的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始祖張揮傳21世,歷數百年,大概到商代初期,出了張嵩,字仲山,任御駕將軍,後封為濟國公。他生有張亮、張奉、張文、張進四子。這些僅見於世系而不見於古文獻。
再傳30代至51世祖張仲,字忠嗣。他與尹吉甫共同輔佐周宣王中興周王朝。生有張象、張宜二子。據史籍記載,張仲生活在周王朝實行共和行政的前後。當時周厲王因大行無道而被國人推翻,逃出王宮,朝中大臣就公推共和伯代行天子之職。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國歷史上有確切紀年的開始。14年之後,周厲王病死於彘(今山西省霍縣),共和伯請太子姬靖即位,史稱周宣王。周宣王依靠一批大臣,重振國勢,征伐戎狄,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歷史上被稱作「宣王中興」。
張仲之後,張姓先民有很多人載人史籍。如《左傳》在成公二年(公元前589年)記有手和臂肘被箭穿連,仍奮力推車,沖向敵陣的張侯。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有怒殺華多僚的宋國大臣張句。另外,還有張良的先祖張老、張趯、張骼、張抑朔等人,他們籽在下一節中進行介紹。
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世卿升立為諸侯,史稱「三家分晉」,它標志著中國進入戰國時代。這個時期,張姓先民們的活動范圍進一步擴大,如魏國人張儀西走秦國,合縱連橫,大展其才能。而楚國則有大臣張旄,曾出奇計讓楚王將充當秦國使臣的張儀趕走。齊國有張丐,說服魯國在齊楚戰爭中保持中立。但張姓先民主要還是以原晉國屬地為其建功立業之所。在趙國,張孟談策反韓、魏,反擊智伯,一舉解晉陽之圍。魏有張丑力諫,阻止張儀為秦國在魏國開展外交;張倚出使趙國,使趙國在秦魏交戰中傾向魏國。韓有張去疾、張譴及張良的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等。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最強的國家,在那裡也出了一個很有名的張姓先民——張若。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16年派大將司馬錯率兵攻佔四川,貶蜀王,派張若為蜀國守。上任伊始,他遷移秦民萬家人川,實行農墾,發展生產。又與張儀一起共同經營成都,按照秦國都城咸陽之制建有里閭、下倉、市肆、官舍、樓宇等。又設置錦官、鹽鐵官,發展官府手工業,為增強秦國國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公元前285年,秦國廢除巴、蜀侯國封號,改設蜀郡治川。張若因功被任命為首任蜀郡郡守。
二、少數民族賜姓改姓
元朝末年,有一個出生在山後金山(今阿爾泰山,一說大興安嶺)的蒙古將領,名叫伯顏帖木兒,他作戰英勇,曾率兵多次打敗農民起義軍。但在一次戰役中,敗在朱元璋的手下,於是歸附明朝。明太祖佩服他的武猛,就賜給他張姓。他的後代一直從軍,傳至玄孫張晟,官至都督事,進入明代中央最高軍事機構的核心領導層。又如韃靼人(明代對東部蒙古地區的蒙古族人的稱呼)哈剌爾敦,英勇善戰,被明成祖朱棣賜姓張,改名隆善。永樂七年(1408年)十月,張隆善被任命為北京右軍都督簽事,也成為一名中央軍事領導集團的核心成員。另一個韃靼人奴兒,是明代一位有名的北方邊疆守將,屢立戰功,憲宗皇帝朱見成為表彰他的英勇,賜姓張,改名友。成化八年(1472年)八月,張友被任命為金吾衛指揮使。
明代前朝,有一個女真族(滿族人的祖先)人,名叫咎卜,官女真千戶,領兵征戰,勇猛異常,其事跡傳到首都北京,明成祖朱棣非常高興,賜姓為張,改名志義。永樂八年(1410年)張志義被任命為建州衛指揮使,治所在今黑龍江省東寧縣東大城子。四年之後,治所移至今跨吉林、遼寧兩省的渾江流域。
今岫岩縣前營鄉張氏,本為蒙古族治良匡氏,是清代改姓張氏的。其始祖是元代的馬札爾台,他歷任武宗、文宗、惠宗三帝,曾任行營都統,陝甘、湖廣等省平章,並知樞密院事,官至中書右丞相。二世祖也曾任中書右丞相。元朝滅亡後,其後裔世居長白山麻加樂和忽密拉,大多從事畜牧業,也有人經商巴唐地區。到11世紀繼英授德時,正值愛新覺羅氏崛起於東北,於是棄牧從戎,成為努爾哈赤帳下的一員勇將,屬鑲黃旗。清兵人關,建立統一政權後,治良匡氏遷居盛京(沈陽)。13世祖名叫伯爾格,精通漢文,熟悉漢書,文武雙全。乾隆六年(1741年)調任岫岩防禦使。因為熱愛當地秀麗的山川,就奉侍母親佟氏,攜弟吾令吉定居下來。兄弟二人在此繁衍,子孫都改姓張氏。
赫舍里氏分布在於都英額、哈達、輝發、長白山、佛阿拉、伯都訥、憲顏等地,在清代有一部分改姓張氏。
扎庫塔氏分布在瓦爾喀(今蘇聯東海濱省南部)、扎庫塔、松花江、長白山等地,在清代全部改為張姓。
扎拉哩氏分布在瓦爾喀、扎庫木、赫圖阿拉等地,在清代全部改姓為張。,愛義氏分布在愛湖流域一帶,在清代全部改為張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回族人張某任寶慶(湖南省邵陽)衛指揮。據《寶慶府志》卷33記載,指揮張氏的先人叫璞羅德,北平三河人。張氏任滿之後,即定居武岡車林鋪雞腳塘,依靠屯田百餘畝田產為生。今天邵陽市各地的回民,以馬、張、蘇、海、蔡姓為多,其中的張姓回族人或許就是璞羅德的後裔。
唐代初年,在雲南洱海地區近百個白蠻部落中,有一個相傳從隴西遷來的張姓部落。公元7世紀中期這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這時正值烏蠻部的蒙舍龍和他的兒子龍獨羅(又作細奴羅、細諾羅)開始擴張勢力,建立南詔政權。7世紀70年代,細諾羅勢力推進到洱海地區。據文獻記載,張氏進求因抵擋不住南詔的攻勢,就將自己的部落政權「禪讓」給了細諾羅,而細諾羅為了酬謝張氏,就將自己的大兒子羅波海,改姓為張,改名叫張朝鳳(夏正寅《哀牢夷雄列傳》)。這支蠻人張氏,後來演進為彝族的一部分。清末杜文秀領導的雲南各族人民起義的隊伍中,有一個叫張興癸的彝族將領,史稱他是南詔王細諾羅之後,他的祖先大概就是改姓張的烏蠻人羅波海(即張朝鳳)了。
匈奴是古代生活在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它主要活動在秦漢、三國魏晉時代,內有19個部落,其中屠各部等少數幾個部才有資格成為最高統治者單於,是匈奴族中的貴族。東漢時匈奴分裂成南北兩部,北匈奴則歸附漢室。三國曹魏時期,在今山西汾陽地區設置西河郡,安置南匈奴左部,—即匈奴族屠各部,歷史上把他們叫做西河胡或屠各胡。從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屠各胡張XX」「西河胡張XX」的記載,這些就是匈奴張氏。如《晉書·符堅載記》雲:「屠各張罔聚眾數千,自稱大卑子,堅遣鄧羌討平之。」《魏書·太宗紀》雲:「神瑞元年六月,屠各胡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魏書·太宗紀》:「天興元年三月,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羯族是古匈奴族的一個別支,出自匈奴羌渠部,居住在今山西省東南部地區。主要活動於我國魏晉時期,十六國時代,以石勒為主曾建立過後趙政權(319-351年)。羯族中張姓很多,歷史文獻多有記載,例如《晉書·石勒載記》雲:「胡部大張旬督、馮莫突等擁眾數千,壁於上黨,勒往從之。」《十六國·後趙錄》稱:「張季,字文伯,羌渠部人也。」後趙國內張姓人特別多,石勒起兵時,十八騎中就有張噎仆、張越二騎。石勒自立為後趙王時,以張離、張良二人為門生主書,司典胡人出內。傳至石虎為後趙王時,離、良二人都官至尚書僕射,另外還有張群、張豺、張散、張茂、張斯、張屈支、張夷、張舉、張舂、張賀度、張沉等,都是後趙的達官顯貴。姚薇元先生在《北朝胡姓考》外編第八《羯族諸姓·張氏》中對上述張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得出了他們是羯族張氏的結論。他認為羯族張氏之張,是「羌渠」 (康居)諧聲轉讀而來。由此看來,羯族張氏是為後趙政權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的。
渤海族是古代生活在我國東北(包括前蘇聯、朝鮮一部分)的一個古老民族,遼金時期有一支由高姓改姓而來的渤海族張氏。隋況已在前面作了介紹。在這之前的渤海國時期(720-962年),還有一支渤海族張氏。如大將張文林、大臣張仙壽等,共有達官顯宦二十餘人,他們活動於上層,是渤海國的貴族。但這支渤海張氏之姓張的緣由卻不是很清楚。
奚族是一個活動於唐宋遼金時期的古老民族。歷史文獻中常把它記作「奚人」、「奚回」。遼代末年,奚回離保曾在今東北地區稱帝,建立奚國,改元天復。唐代奚族張氏知名的有張孝忠,曾任義武節度使。另有張忠志,本是奚人,居住在范陽,因善騎射,被范陽宋將張鎖高收為「假子」,遂從義父姓張。後屢立戰功。官至禮部尚書,封趙國公。唐代宗即位,拜成德軍節度使,又改賜姓名為李寶臣。李寶臣,有的文獻將其原名誤作張寶臣。
戰國以後,不斷有漢人移居雲南,他們和當地的土人長期雜居、通婚,相互影響,到隋唐時期就形成白蠻族。唐初,在洱海、滇池周圍有數以百計的白蠻部落。白蠻的族源主要是漢族,因此在語言、文字、風俗等方面和漢族大體相同,他們的姓氏也基本沿用漢姓。當時,在洱海地區有趙、李、楊、董姓等大部落。其中有一個張姓部落,相傳是從隴西輾轉遷來的。他們的首領名叫張氏進求。其子孫衍繁,人口日多,移居各地。到明代初年,白蠻張氏就分布到雲南太和縣洱西驛、雲南縣、浪穹縣十二關、阿迷州東山江、猛丁塞(今元陽縣老猛)、鎮南州英武關、楚雄縣、騰沖州、孟合驛、寧番(今北勝縣)等地,並且很多人做了土司的驛丞、巡檢、主簿、通把等官吏,其中官階最高的是騰沖州土知州張銘。按照明代官制規定,土司官是世襲的,因此,明代的白族張氏大多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
在今湖南、廣西等省,有很多瑤族張氏的聚居點。如武岡縣上洞鄉的石界;資源縣河口鄉的蔥坪、猴背、高山;鹿寨縣沙寨的鄉興;那坡縣百合鄉的那樂、民興、平壇,下華鄉的上華、規六,那隆鄉的坡芽;凌雲縣加龍鄉的下傘、尖里;欽州市洞中鄉的洞中、那麗、板興,板八鄉的板溝、大坑、細坑、和平。那俊鄉的東山、那欽;上思縣有妙鄉的更辟、有生;江城縣瑤家鄉的象腳山、象庄、於龍塘、六家村、大碑村、莫作山、新山、席草塘、小曼凸、牛廄房、勐板山、溫箐、漫薄山、甘蔗園、依郎、高山寒;龍勝縣的馬堤鄉等,都有瑤族張氏分布。瑤族張氏的知名人士有廣西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張有雋。
壯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廣西,其由來不很清楚。在清代,廣西上林縣有一個很有名的壯族張姓家族,兄弟二人,弟弟叫張鴻慧,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舉人,著有《女訓》、《家訓》、《董訓》等。哥哥叫張鴻翮,康熙間任永寧州學正。鴻翮的兒子張友朱,曾任慶遠府學教授。友朱生滋。滋生鵬展,乾隆時官至通政使,著有《山左續抄》、《三難通解訓言述》。
黎族張氏主要分布在海南島,其由來不清,清代有崖州(海南崖縣)洋琳洞黎人張紅須,道光九年(1829年)領導當地農民起義,後被鎮壓。
侗族張氏一部分是由宋代屯田湘西的章姓改姓並與土居侗族人通婚、交融而來的。其情況見本章第一節。其他支系的由來不很清楚。原來主要分布在湖南、貴州等區。清乾隆四十三年大旱,晃州(湖南新晃縣)有部分侗族張氏遷到湖北的宣恩、恩施、利川、咸豐等地。
高山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台灣。清代有張李成,1884年中法戰爭中,他曾率兵500人,在台灣淡水大敗法國侵略軍。
阿昌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由來不明。
納西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由來不明。
藏族張氏。主要分布在藏族聚居區。由來也不明。
僳僳族張氏。主要分布在僳僳族聚居地。
蒙古族張氏。蒙古族張氏有一支由治良匡氏改姓而來,具體情況見本章第一節。其他支派則不明由來。在明代,有固原蒙古人張把腰,於成化年間領導農民起義於石城堡。
朝鮮族張氏。主要分布在我國東北地區及朝鮮半島。在清代初年,他們大多編人八旗中,率兵打仗,如副都統正黃旗遼陽人張偏圖、都統正藍旗易州人張雅圖、甘肅巡撫鑲黃旗人張文興、山西巡撫正白旗遼陽人張滋德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張良弼,他本是正白旗倉衣旗鼓人,世居沈陽。在攻克遼東時,因功由鼓人升為佐領。後圍攻錦州,擊敗明朝大將洪承疇,授予二等輕車都尉。其子張時薦,襲父職,後來加爵至三等男。
滿族張氏。滿族張氏多由赫舍里氏等改姓而來。今岫岩縣哈達鄉張氏,絕大多數是滿族人,其先祖是長白山二道溝的鑲紅旗人。
回族張氏。回族張氏中有一支是在明代由璞羅德氏改姓而來的。其他支派的由來則不很清楚。張姓是回族的大姓之一。如湖南邵陽回民中,以姓馬、張、蘇、海、蔡者為多。民和縣回族大姓依次排列為馬、冶、劉、楊、白、張、陳,他們是清光緒年間,陝甘總督左宗棠從甘肅水阜河十二庄遷來的。今拉薩市的回族張氏和黎氏、余氏三姓,都是從四川來的。
彝族張氏。彝族張姓人有一支是南詔

⑺ 姓氏"應"的由來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武王姬發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後,將其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今河南平頂山新華區滍陽鎮),稱應侯,伯爵,建立了應國。
在應侯的後裔子孫中,多以先祖封國名號為姓氏,稱應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應氏正宗。
第二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樂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應樂史,亦稱應人、應師,就是在王族宮廷樂隊中執掌演奏應鼓,不包括編鍾、編磬等成套大型組樂。隸屬於春官府司管轄。在典籍《周禮·春官·小師》中記載:「擊應鼓。鼙也。」在典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中也記載:「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 後泛稱小型打擊樂器的演奏樂師,這在典籍《樂書》中,對應樂史給予了更詳細的解釋:「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 」
在應樂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應師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應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應門史,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應門史,就是專門職掌君王出入之門的官吏。西周時期,君王出入之門為正門,君王是「應天之命」而為人君,因稱天子,天子行走之門就是正門,因此稱應門,負責守衛、管理應門的官員就是應門史,隸屬於天官府司管轄。在史書中記載:「天子之門曰應門。」在《詩·大雅》中有「乃立應門」之語。
在應門史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應門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應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歷史上,有西域人、蒙古族冠漢姓為應氏者。詳實情況,仍需考證。
傳說大禹治水事,曾受應龍的幫助,其後人為紀念,自稱為應氏。
第五個淵源
河北涿鹿縣黃帝城遺址,傳說黃帝令應龍擒殺蚩尤於此地。
應龍氏部落以龍為圖騰
通過姓氏,我們知道自己的血脈傳承。由姓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姓氏讓我們知道「我」是誰,從哪裡來。應姓是古老的姓氏群體,源於我市,現有人口60餘萬,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0.023%。按當今人口排序,在全國姓氏中居248位。應姓分布很廣,遍布全國及世界各地,尤以中國東南沿海居多。其中浙江、上海、福建、江西的應姓人口佔全國應姓人口的50%以上。
應姓起源與古代圖騰崇拜有關
「圖騰」是印第安語「親屬」的意思。遠古圖騰帶給我們太多遐想,而古老的應姓就源起於這種神話與現實的交匯。如果不是走進位於我國北方廣袤的遼河流域,目睹遼西早白堊世義縣組含胚胎的翼龍革質蛋化石,就不會想到千萬年前龍出遼河和一個遠古氏族部落對「龍」的精神崇拜;如果不是走進內蒙古老哈河流域赤峰紅山文化遺址,看到5000年前玉雕龍和夏家店下層文化墓地出土的彩繪夔龍紋陶瓿,就不會想到3000多年前商、周時代青銅器花紋的前身出自這里和人類早期的播遷及遠古文明的融合;如果不是站在華山腳下品味廟底溝文化遺址帶有玫瑰圖案的彩陶,就不能真正解讀「華山玫瑰燕山龍」,解讀5000年前北方古文化與中原古文化交匯以及華夏民族起源的真正含義。
翻閱《史記·五帝本紀》,最初讓人們對龍的概念有所認識的便是應龍。《辭源》對應龍的解釋是:「有翼的龍。龍五千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晶,《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遂殺蚩尤。」五帝時期,龍作為半神半人的形象趨於明朗,逐漸開始走出神話。這是人類氏族社會脫離原始部落開始邁向古代文明的標志。而這個故事發生及應龍的出現地正是五帝時期的燕山以北地區。遠古時期,應龍氏族就是一個生活在我國北方以翼龍為圖騰的部落。他們漁獵、繁衍、徙居於老哈河、大凌河、遼河、桑乾河及黃河、燕山以北的廣大地區,並把部落名稱「應」帶往不同的居住區域。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達里諾爾湖草原上的應昌城遺址,桑乾河上游雁門關的山西朔州應縣,青海湖海心山上的應龍城遺址,傳說都曾是應龍氏部落的分支,他們徙居這里並融合當地其他部族,使這里有了象徵自己部落的名稱或地名,這便成為應姓以圖騰和地名起源的發端。

⑻ 鄙人姓"應",請問應姓的起源,與發展分布,其姓有何名人.

一、姓氏源流
應(Yīng)姓源出有二:
1、應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姬發之後。周武王克商後,其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應國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為應侯,建立應國。應侯的子孫以封國為姓,遂為應氏。
2、歷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應氏。蒙古族中有的姓應氏。
得姓始祖:應叔(侯)。應姓源出自姬姓。周武王的第四個兒子應叔被封為應(今河南省葉縣西北應城,一說今河南省省魯山東部)侯,人稱應候。應候的子孫以封地為姓,稱為應氏。在古代,應姓的望族大多出自於汝南。故應叔(侯)的後世子孫尊其為應姓的始祖。

二、遷徙分布
應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應姓大族其主要分布在: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里。
3、大田裡應氏。東晉時,應詹隨晉元帝渡江而南,占籍於婺永。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
4、仙居應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東部(原下各鄉)、雙廟鄉及田市鎮有大量應姓。特別是原下各鄉中心鎮區基本上是應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書應大猷(字靜庵)及其兄弟的後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縣也是應姓的聚居地。
5、關東應氏。祖籍山東省蓬萊市鴨灣。清朝初年,一遷至遼寧瓦房店市長興島;二遷至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三遷至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
6、峽陽應氏 。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峽陽應氏始祖應世哲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定居峽陽,是為峽陽應氏開基之始。歲月滄桑,峽陽應氏繁衍相傳,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孫人口眾多,其中歷代又有流遷往外,遍布國內各省、市和台灣、香港,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三、歷史名人
應 曜:漢初,在淮陽山裡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 順:東漢河南尹,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侍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中子疊,江夏太守。疊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應 疊:汝南南頓人,應順中子。江夏太守。
應 郴:汝南南頓人,應疊之子,武陵太守。
應 奉:字世叔,汝南頓人,應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漢順帝末年前後在世。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記憶力特佳,自幼至長,凡所經歷,無有忘懷。年二十時,嘗詣袁賀,適賀將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開扇出半面視之。後數十年,路逢車匠,知而招呼。梁冀舉為茂才。永興元年(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為蠻夷所福。延熹七年(164年)從軍騎將軍馮緄征武陵蠻,以功薦為司隸校尉。黨人事起,乃憤然以疾自退。後諸公多薦舉,會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傷,著《感騷》三十篇,凡數萬言。又嘗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事,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
應 劭:字仲遠(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頓人,應奉之子。生卒年不詳,約漢靈帝光和元年前後在世。少篤學博覽。靈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184年)拜太山太守。獻帝初平二年(191年)大破黃巾三十萬眾,郡內以安。獻帝遷都於許(196年)之明年,詔劭為袁紹軍謀校尉。後卒於鄴。劭嘗有感於當時舊章淹沒,書記罕存,乃綴集所聞,著《漢官儀》及《禮儀故事》,又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稱,釋時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謂名副其實。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漢書》,皆傳於世。
應 珣:字季瑜,司空掾。應劭弟,珣生瑒。
應 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應 璩:字休璉,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汝南(今屬河南省)人,應瑒之弟。生於漢獻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齊王芳嘉平四年,享年63歲。應璩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歷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應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應 貞:字吉甫,汝南人,應璩之子。生年不詳,少以才名,善談論。正始中,夏侯玄名勢甚盛。貞常在玄坐作五言詩,玄大嘉許。舉高第,歷顯位。後為武帝參軍。帝踐阼,遷給事中,累官散騎常侍。又與太尉荀顗撰定新禮,未施行而卒。著有文集一卷(見《隋書經籍志》)傳於世。
應 詹:字思遠,汝南南頓人。生於晉武帝咸寧五年,卒於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歲。幼孤,為祖母所養。十餘歲,祖母又亡,居喪以孝聞。家富於財,乃請族人共居,情若至親。以才藝文章知名當世。仕為太子舍人,累官光祿勛。王敦叛,明帝以詹為都督前鋒軍事。事平,以功封觀陽縣侯,都督江州諸軍事,領江州刺史。卒,贈鎮南大將軍,謚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書經籍志》注有鎮南大將軍應瞻集五卷,詹繕作瞻,當為作者誤書;此從《唐書志》傳於世。
應 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 珍:宋元佑間武狀元及第,授予右班殿直,任平海軍節度判官,後調任泉州公海四縣巡檢,後以母憂回籍守制,「累仕皆不出於閩中」。其為官政簡刑清,節儉奉公,勤修武備,保境安民,故為民所稱頌,為同僚所敬佩,里人遂立祠奉祀至今。
應純之:字純甫,宋代永康人,孟明子。嘉泰進士,歷知楚州,兼京東經略安撫使。見北軍屢捷,謂中原可復,密聞於朝。丞相史彌遠鑒於開禧之事,不欲大舉,但敕立忠義軍,令就節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戰而死。
應子和:宋代詩人,嘗有句雲:「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花落紅」,時人謂為「三紅」秀才。後登淳西進士。
應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有《聖泉文集》等。
應本仁:元代學者,字本立。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庄,又即其中為義塾。世稱「應家館」。
應大猷:字邦升(1487-1581),號容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進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參與平定宸濠之亂。後歷廣東參政、僉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書。卒年九十五。曾巡撫雲南、四川、山東,所至均有政績。
應撝謙:字嗣寅(1615-1683),號潛齋,浙江仁和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年六十九歲。明諸生。生而有文在手,曰「八卦」,左耳重輪,右目重瞳年二十餘,與虞分等為玀社。性至孝,授徒養母,三十未娶。歸安沈士毅慕其義,妻以兄女,資使奉養。撝謙終不入私室,母喪服除,始成禮。康熙十七年,李天馥等以博學宏詞薦,以老病不能行辭。撝謙性介特,讀書務窮底蘊。著有潛齋文集十卷,教養全書四十一卷,性理大中二十八卷,古樂書二卷……等二十八種,(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應寶時:字敏齋(1821-1890),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舉人。咸豐初,考授國子監學正。同治四年,任蘇松太道。創建龍門書院,開辦普育善堂。九年,任江蘇按察使,兼署布政使。飭令各府州縣立常平倉,並主持疏浚淞江水道。工詩文,有《射鵰詞》二卷。
應昌期:祖籍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台灣金融界、實業界著名人士,應氏圍棋計點制創造人,被譽為「黑白世界的諾貝爾」。應先生愛國愛鄉,熱心報效桑梓,先後捐資創建慈城昌期幼兒園,重建慈城中城小學和慈湖中學;捐資擴建慈城保黎醫院;捐資助建台北市寧波同鄉會館、市聯誼中心。投資創辦寧波現代建築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利華羊毛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促進家鄉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盡心盡力。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據《郡望百家姓》中有記載:應氏望出汝南郡。《姓氏考略》中記載:望出汝南、潁川。
汝南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區。
潁川郡:戰國時秦置。治所在今河南省許昌市一帶。
2、堂號
淮陽堂:漢初,應曜在淮陽山裡隱居。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後來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請去露了一下面。當時的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擇善堂:浙江省縉雲縣三溪鄉西應村應氏祠堂,堂號為「擇善堂」。語出「論語」。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應氏宗祠,堂號為「燕翼堂」。「燕翼」的意思,就是希望散居在各地的子孫們,都能像燕子回巢一樣,回到祠堂,來看看祖先居住的地方。每年結合祭掃活動,都要舉行對年滿16歲青年進行"成人節"教育活動,向青年學生講述前賢典型故事,介紹「燕翼堂」牌匾的來歷,要求青年學生牢記祖訓,不忘故里家鄉。
報本堂:浙江省寧波市古慈城應氏宗祠,堂號為「報本堂」。
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應氏大祠堂,堂號為「徵德堂」,是祭祀芝英地區應氏祖先的場所。

〖應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四字奇手;
三紅秀才。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後周書法家應用,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發,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下聯典指宋代詩人應子和,嘗有句雲:「西岸夕陽紅,燭炬短燒紅,風過落花紅」,時人謂為「三紅」秀才。後登淳熙進士。

聖泉攬勝;
義庄勒名。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元代判官應象翁,字景則,黃岩人。生宋季,嘗隨車若水、黃超然游,時稱聖泉先生。延佑間歷官昌國州判官,致仕。有《聖泉文集》等。下聯典指元代學者應本仁,字本立,鄞人。以世為宋臣,義不仕元。隱居城南,博學好施。嘗規建義庄,又即其中為義塾。黃汲為紀其事於石,世稱「應家館。」

漢官定禮;
道院棲真。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汝南南頓人應劭,字仲遠,少年時勤學博覽,舉孝廉,獻帝時任泰心太守。獻帝遷許,召他人京為袁紹軍謀校尉,著《漢宮儀》十卷、《風俗通義》三十卷及《漢書集解音義》等。下聯說唐代人應夷節,游天台山,棲居於道元院,相傳屍解而成仙。

淮陽遺老
鄴下奇才。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人應曜,隱居在淮陽山中,高帝時與商山四皓(秦末東園公、由里先生、倚里季、夏黃公)同時被徵召,只有應曜不到。當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下聯典指漢末文學家應瑒,字德璉,應劭的侄子,與弟弟應璩(字休璉)、侄子應貞(應璩的兒子,字吉甫)都以文章著名,與孔融、陳琳齊名,同列「建安七子」。曹操曾徵召他為丞相掾屬,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鄴」,曹操封魏公時所定的都城,在今河北省臨漳西南。

才名並美;
卓犖不群。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三國魏·應瑒以文學名,識治體,為「建安七子」之一。下聯典指宋·應舜臣,少卓犖不羈,及長篤志向學。

千支共榮;
一脈相承。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關山分隔;
血脈相通。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居家稱厚德;
為政有能聲。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明代判官應振黼,字鄉夫,性資敏慧,由歲貢任泗州判官,有能聲;居家以厚德稱。著有《紀年錄》。

析居分異地;
溯源本同根。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宗祖規模遠;
兒孫紹述長。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福田宗祖種;
心地子孫耕。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祖功垂福澤;
宗德衍家聲。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喬木千支一本;
長江萬派同源。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千里關山分隔;
各地應裔同根。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淮陽一老勝四皓;
建安五官列七才。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漢代隱士應曜,隱於淮陽山中。高帝時,與四皓俱被征命。曜獨不至。時人語曰:「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下聯典指三國魏文學家應袁,了德璉,汝南人。曹操征呂為丞相掾屬,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明人集有《應德璉集》。

世叔五行收齊下;
華仲十子名俱揚。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司隸校尉應奉,字世叔,南頓人。少聰明,讀書五行俱下。凡所經履,莫不暗記。累官武陵太守,有威恩。官至司隸校尉。下聯典指東漢河南尹應順,字華仲,南頓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無私。事後母孝。和帝時為河南尹,明達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學名。

儼若思孝孫有慶;
譜如在照德維馨。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序昭穆千秋龜鑒,
別源流萬古鴻圖。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剞劂成一家信史;
流源創合族傳書。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八言通用聯〗

祖德宗功百世不遷;
子孝孫賢萬代如見。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鑄史熔經光耀前烈;
孝親敬長無玷家聲。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譜諜赫赫千載蕃昌;
家乘燦燦萬世輝煌。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昭假列祖春秋匪懈;
估啟後人繼序不忘。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九言通用聯〗

著述辨禮儀風俗物類;
聰明愈杯弓蛇影猜疑。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泰山太守應劭,字仲遠,舉孝廉。撰《風俗通》,以辨物類名號。下聯典指漢代名人應彬的事典。

凡今之人,不如我同姓;
聿修厥德,無忝爾所生。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跡基仙居、廈閣淵源遠;
派衍冠陽、龍溪譜諜詳。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列累朝簪纓,依依如昨;
編歷代俊仕,隱隱若現。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喬木發千枝,豈非一本,
長江流萬派,總是同源。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十言通用聯〗

祖宗善厚留遺,由來遠矣;
歲時蒸嘗祭享,可不敬乎。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十一言通用聯〗

要好兒孫,須從崇祖敬宗起,
欲光門第,還是讀書積善來。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尊祖敬宗,遵萬古聖賢禮樂;
修譜編志,序一家世代源流。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族勢尊嚴,昭奕代祖功宗德;
孫枝蕃衍,乘千年舊譜新志。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祖德昭昭億萬年,長傳宇內,
譜諜燦燦千百世,猶在人間。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有為協萬事之宜,自昭正氣;
壽世垂百年而遠,共仰芳型。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

〖應姓宗祠十一言以上通用聯〗

頌揚於正人君子,聯親親族誼,
贊美乎淑媛孀節,敦長長宗風。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春露秋霜,正薀藻流,芳蘋繁煥彩;
左昭右穆,喜宗枝繁,衍靈爽憑依。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序昭序穆,纂載祖績,宗功光譜諜;
專心專意,祈庇瓜綿,瓞衍振我族。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垂訓一無欺,能安份即是敬宗尊祖;
守身三自省,有正氣便為孝子賢孫。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觀舊譜山川人物之偉麗,瞭然在目;
看新志道德文章所伏隆,明如指掌。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由廈閣徙龍溪近一千年,喜見奕奕孫枝序昭穆;
自南宋至共和歷三十世,笑看巋巋甲第繼祖宗。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富貴顯然,必忠孝節廉自任幾端,方可無愧宗祖;
讀書美矣,但士農工商各專一業,便非不肖子孫。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繼遺風尊賢敬老、和宗睦族,本是龍溪應裔美德;
編新志教孝勸善、鑄史鎔經,誠屬冠陽子孫義舉。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追木本水源龍溪,我族支分廈閣,由寧海傳自錢塘;
溯祖德宗功應裔,先輩郡賜冠陽,繼汝南始於周武。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繼舊諜、敘世系、別親疏,立行第序長幼,儼然不負眾望;
創新志、載詩賦、紀名勝,撰文贊褒懿行,確實無愧大雅。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世以人傳、人以譜傳,上承祖、下啟孫,繼繼繩繩長留史冊;
父憑子壽、子憑孫壽,前千年、後萬古,原原本本永駐人間。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歷宋元明清民及共和,合六大朝代,閱世生人閱人成世,子子孫孫同登譜諜;
自祿康成百千至剛毅,已三十二世,由本及末由末溯本,老老幼幼並載史冊。
——佚名撰應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應氏宗祠宗譜新記載應姓祠堂用聯

附錄一:【浙江省寧波市慈溪縣古慈城應氏宗祠報本堂】

古慈城應氏一脈,定居慈城已逾200餘年。應氏故居桂花廳後老屋也為清初之古民居。應姓來源根據《廣韻》和《姓氏考略》等書籍所記載。《廣韻》中述:周武王子封於應,其後以國為姓氏。《姓氏考略》所記:周武王第四子應侯之後,以國為姓。望出汝南穎川。據上所述可確認周代初年的應國,在中原的河南地區,應氏的後代子孫,也大多數活躍於河南境內。到了漢代時,在汝南和穎川兩地繁衍成為望族。全國各地應氏也是從這兩地分支而出。古汝南郡即今河南省汝南縣一帶。應姓祖宗為周武王四子應侯,封地稱應國,其後世子孫以國名姓應。周文王、周武王本姓為姬。
應姓歷史名人不少,略舉東漢時有官吏、學者應劭,字仲達,汝南人,博學多聞,漢靈帝拜太山太守。靈帝、獻帝已臨東漢末年,當時典章淹沒,朝綱不正,應劭著有漢官禮儀故事,作為朝廷制度准則。又著《風俗通》,以辨物類名號。並對漢朝文物的保存也貢獻甚多。東漢末年有文學名家:應璩、應瑒為「建安七子」之一,後周時江南人有書法家應用。元代有書法家應象翁。清代浙江永康有詩人應保時。
中國漢族姓應各支、各脈都有祠堂,祠堂又各有名號。1988年,首屆「應氏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在北京進行了前三輪比賽後,應昌期藉此機會從台灣帶領夫人唐平塵和兒子應明皓來到分別四十三年的故鄉慈城探望。並在市、區一些領導的陪同下,參觀寧波天一閣。館長親自熱情接待,當談及應氏一姓於何時會來江南寧波,館長問及可還記得本家應家祠堂是什麼堂號。當報出為「報本堂」。館長立刻查找有關古籍後:應氏最早出自河南汝南大約於南北朝時,因戰亂之故,有一部應姓人流遷於江南如:浙江、福建等地,寧波地區應姓也就是這時候流入。寧波應家最早居住在奉化芝應。後移居慈溪縣城(今慈城)傳到應嘉祥(字幻吾)這一代,他有兄弟三人。人丁不旺,三兄弟只有祖父生一子應星耀(中城小學任職35年的老校長)。然生有昌期、昌翊、昌仁、昌世、昌華、昌明、昌年七個兒子。如今七個兄弟之後人,分居於澳洲、美國及香港、台灣,國內等總人口已近90人左右。慈城應家尚有:三板橋下還有應家河塘的應姓(有革命烈士應修人),城裡有大源行(水果行)的應家,太陽殿路磚橋以東有慈溪巷應家是三系應仲退、應謂漁,左右二幢大宅,再有竹絲牆門應宅,太湖路應福章一系。數典念祖這些應姓人士也均系出於河南。也於各個不同時期不同原因來到慈城。

-----------------------------------------------------------------

附錄二:【《冠陽龍溪應氏宗普》族規】

1、凡為人子,出必告,返必面,有賓客不敢坐正廳,升降不敢由東階,凡事不敢自擬於父;
2、凡為人子弟,當純謹雅觴,謙恭退猻恂恂,如不能言,不敢以賢智先人,不敢以富貴加於宗族;
3、凡卑幼,事無大小必稟長上,酌可否而行,·毋得專恣直行,違則懲之;
4、凡父母舅姑,寢則安置,起則問安,無事則侍立,容貌必恭,執事必敬,辭氣必和,起居必扶衛之,方稱孝道;
5、凡父母之命,必熟記而行之,有不可行則和氣柔聲具事之,是非利害而曰之,待父母許而止,不許,小則曲從,大則尤宜起敬起孝,自盡幾諫之道,使以父母為非而直行,己是不得為孝;
6、凡家長,必端莊正己,謹守禮法,以御子弟分之,以職授之,以事訓之,以勤儉勿逐紛華,,勿事游盪;
7、凡治家,以修身正家為主,關雎之詩宜最熟,萬務皆成;
8、凡元旦,男女序次拜天地,父母家長誦家規以式族眾宗規。
——明·萬曆年間起用

閱讀全文

與峽陽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