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烏龍茶名字的由來

烏龍茶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13 17:20:39

㈠ 烏龍茶茶名是怎麼來的

在中華民族生存和延續的歷史中,龍的身影相伴始終,並以其獨特的精神力量影響著民族文化,乃至民族性格的生成和發展,遂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 聞一多先生《伏羲考》中認為:「它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腳,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魚的鱗和須混雜為一。」但它的形態屬於傳說。 . 龍是華夏族先祖的圖騰,在氏族社會末期部落圖騰有數十種,經過長期的兼並,形成只存「鳳氏族」和「蛇氏族」,傳說當時武夷族的圖騰為小龍(蛇氏族)。 . 相傳武夷山為古越族人民居住之地,越人姒姓,其始祖是夏代少康的庶子叫無余,後傳為武夷。武夷為巫夷民族從江西等地遷入,也有說武夷本為無夷,是屬水神之名。庄晚芳教授認為:「這些傳說與武夷名有關,而武夷茶與烏龍茶名也有一定聯系。據《說文解字》注箋說:『茶,苦荼也,從草余聲。』荼是現在的茶,讀音為余,所以武夷茶古有稱烏余,是指烏色的魚,有象徵烏龍之意。所以古稱武夷茶為烏龍茶是有一定根據的。」[據庄晚芳《中國茶史散論·烏龍茶名考》 ] . 龍的形象及其寓意,本來是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而它在中國文化中由於世俗化的兩端分道揚鑣。在封建統治日益強化的同時,龍原本就是有那種主宰人的命運的歷史威力,又被進一步渲染,以至尊崇有加,被引入宮廷,最高統治者以「真龍天子」自居。 . 龍被賦予神的美善特質的同時,亦被視為可以給人帶來幸福的吉祥物,所謂「龍鳳呈祥」及「龍團鳳餅」(寓龍騰鳳翔之意)以龍命名的事物比比皆是,說明中國人對它有著特殊鍾愛。 .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古代帝王自命為龍的化身,自命真龍天子所用物品,表示珍貴。往往以「龍」為稱謂或以圖案來顯示萬乘之尊,故烏龍茶結合其外觀以名烏龍,似是順理成章。北宋《事物紀原》中談到北苑龍茶,乃太宗遣使造龍鳳茶以別庶飲。宋代北苑貢茶稱龍團,品級雖不同,但仍以龍字來形容。明代龍團改為散茶之後,還沿襲了北苑龍團名。烏龍茶名只能是由宋代龍團鳳餅貢茶演變而來,因為龍團改散茶後,茶葉經過曬、炒、焙加工之後,色澤烏黑,條索似魚,(也稱為龍)以後商人為了表示武夷茶的珍貴,則以烏龍為商標。在市場暢銷之後,被統稱為烏龍茶,譯名為(Oolong tea)。[見張天福《張天福選集》] . 何以「烏龍」為茶名,歷史上何時出視烏龍茶名,有以下幾種說法: . 以地名命名:有人認為烏龍茶的名稱與地名有關。最早出現「烏龍」與茶連系在一起的是11世紀北宋劉弇《龍雲集》中提到烏龍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為上,至如日注,實峰、閔坑、雙港、烏龍、雁盪、顧渚、雙井、鴉山、嶽麓、天柱之產,雖雀舌旗槍號品中勝絕,殆不得與壑源方駕而馳也」。《龍雲集》記述的日注等10處名茶,雖系細嫩雀舌旗槍的絕品,但比不上壑源茶的優美。壑源系當時建州北苑一焙名。日注在紹興平水,雙港在江西沿山,雁盪在浙南括蒼山,雙井在江西修水,鴉山在安徽宣城,嶽麓在湖南長沙,顧渚在浙江長興,天柱在安徽舒城,閔坑在安徽九華山,而實峰與烏龍在何處,尚待考查。我國地名以「烏龍」為稱者不一而足,僅如福州有烏龍江,廬山有烏龍潭,浙江建德有烏龍嶺,以地名稱茶,古已有之,但烏龍茶之名稱是否源於地名,至今尚無確據。當時烏龍茶採制技術尚末出現,非今之烏龍茶,只是一種以產地名稱來命名的茶葉。可見茶有烏龍之名已近千年,源遠流長,值得重視。 . 以茶樹品種命名。武夷茶樹群體品種歷來稱為「菜茶」,以茶樹品種命名的茶樹,如武夷烏龍,可能是很早以前古人所移栽。茶樹引進後,經寺僧精心選育得到很多不同的單叢或名叢品種。1937年庄燦彰在《安溪茶業調查》中有軟枝烏龍由安溪人蘇龍移植建甌,當地茶農種植後認為其品種優良,故而繁殖栽培,以蘇龍的諧音命名茶樹品種,製成茶品亦名烏龍茶。1942年《崇安縣新志》說武夷烏龍茶樹系從建甌移植的,這就是烏龍茶(品種)來自安溪之說。 . 以成茶命名:施鴻保《閩雜記》(1857)「建茶名品甚多,吾鄉(杭州)俗則稱曰武夷。閩俗亦惟有花香、小種、名種之分而已,名種最上,小種次之,花香又次之,近來則尚沙縣所出的一種烏龍,謂在名種之上,若雀舌、蓮心之類」。 . 龍團鳳餅是烏龍茶的前身 . 欲談烏龍茶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早期貢茶產地,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宋代建州北苑茶名重天下。北苑茶的重要成品是龍團鳳餅,但它的採制原料屬於何種性質,史料記載很少,研究者也不多。照一般常識來說,壓製成為團餅之前原料,采自茶樹的新梢。據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里所說的:「……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據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分析「要採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茶葉在筐子里搖盪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原料在無形中發生了部分紅變,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范疇。庄晚芳認為:可從古代遺留下來的一些詩詞加以分析,略知梗概。」如范仲淹《鬥茶歌》:「終朝采掇未盈筐」。白玉蟾《水調歌頭·詠茶》:「採取枝頭雀舌,帶露和煙搗研,結就紫雲堆,輕動黃金碾。飛起綠塵埃。老龍團,真鳳髓,點將來,兔毫盞里,霎時滋味,舌頭回。」作者對當時龍團鳳餅的採制,及其品飲的茶湯都有所描述。「味濃香永,滋味舌頭回」,有如現在武夷岩茶一樣的特點。「採取枝頭的雀舌」(當然不是如今的細嫩芽葉)經過蒸熟,乘熱有煙時,把它搗碎,堆成一堆有如紫雲堆 可能是指明葉底形成半紅半綠之意。搗碎後再經堆積,也象現在所說「後發酵」一樣,葉子變成紫色,古人也稱它「紫筍」,然後入模壓製成為龍團鳳餅。按庄教授的分析,烏龍茶的起源應在宋代北苑「龍鳳盛世」的時代。前朝詩人對制茶過程「結就紫雲堆」是對烏龍茶類原料本質生動的描繪。精練的詞句,提供了可貴資料。 . 照現在科學分類觀點分析,綠茶類是酶性被抑止,不生發酵作用,被稱為不發酵茶類;促進芽葉酶性充分氧化芽葉變紅,為完全發酵的稱為紅茶類;芽葉酶性部分氧化成為紫色或褐色的,處於紅綠茶之間的稱為烏龍茶類。茶類發展應是烏龍茶在先,紅茶在後。庄晚芳說:「結就紫雲堆,是對烏龍類原料本質生動的描繪。精煉詞句提供了烏龍茶發展的可貴資料。所以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確是有科學根據的」。因此研究福建烏龍茶的形成和發展,必須先溯源北苑龍鳳茶,北苑龍團鳳餅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是福建烏龍茶前身。

㈡ 烏龍茶 名字的由來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制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

《閩通志》載,唐末建安張廷暉僱工在鳳凰山開辟山地種茶,初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已產制龍鳳茶,宋真宗(998年)以後改造小團茶,成為名揚天下的龍團鳳餅。

當時任過福建轉運吏,監督製造貢茶的蔡襄,特別稱頌北苑茶,他在1051年寫的《茶錄》中談到「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諸焙所產者味佳。

」北苑茶重要成品屬於龍團鳳餅,其採制工藝如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里所說:「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要採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葉子在筐子里搖盪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經過積壓的原料無意中就發生了部分紅變,芽葉經酶促氧化的部分變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的范疇。

因此,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學根據。

武夷山茶則在北苑茶之後,於元朝、明朝、清朝獲得貢茶地位,獲得發展。 現所說的烏龍茶則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製法,改進工藝製作出來的一種茶。

烏龍茶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台灣。」 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 1866年台灣烏龍茶開始外銷。

而現在全國烏龍茶最大產地當屬福建安溪,安溪也與1995被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學會等單位命名為「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2)烏龍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葯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㈢ 「烏龍茶」名稱的由來

烏龍茶名稱的由來

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岩村裡有一個茶農, 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 「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採茶, 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拚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舍,終於捕獲了獵物, 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 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採回的 「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 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 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 終於制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 ---- 烏龍茶 。 安溪也遂之成了 烏龍茶 的著名茶鄉了。

㈣ 烏龍茶因為什麼而得名

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制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


(4)烏龍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主要品種

1、東方美人

是台灣獨有的名茶,又名膨風茶,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為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葉外觀頗顯美感,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鮮艷可愛,茶湯水色呈較深的琥珀色,嘗起來濃厚甘醇,並帶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

2、羅漢沉香

產於四川蒙頂山。羅漢沉香兼有紅茶和白茶的優點,獨特的「果香樟韻」,滋味鮮醇高爽,果香清甜,樟香幽長濃郁,香氣高雅持久。

3、烏龍紅茶

烏龍紅茶是當代的制茶產物,以小種烏龍茶製作成紅茶,有蜜香烏龍紅茶、蜜香金萱紅茶於是誕生。

有別於舞鶴茶區以台茶製作的紅玉紅茶,烘培出香氣中有蜂蜜香味的蜜香烏龍(金萱)紅茶,喝起來甘中帶甜,又不失烏龍茶重喉韻的回甘滋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龍茶



㈤ 『烏龍茶』的名字是由什麼來的

烏龍茶,亦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岩村裡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槍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槍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拚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舍,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嘗野味,已將制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著炒制昨天採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復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制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了。 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濃鮮味,又有綠茶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葯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 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採摘標准;其次是極其精細的製作工藝。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為「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為: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為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台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烏龍是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據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台灣。」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1866年台灣烏龍茶開始外銷。現在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㈥ 烏龍茶為什麼起名叫"烏龍"

烏龍茶的名字來源有很多傳說,大致有四種來源可能:一為產地說;二為茶樹品種而來;三為制茶之人名稱而來;四以茶葉形態色澤而來。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現那裡有一條烏龍。他嚇壞了,過了幾天才敢回來看。茶葉在這幾天太陽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綠茶,但是濃香可口。主人從此叫它「烏龍茶」。

也有說最先發明烏龍茶製法之人名字叫蘇龍(因人長得黑,人稱烏龍),所以茶因人而得名。

(6)烏龍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烏龍茶產地分布

廣東:主要產區為鳳凰鄉,一般以水仙品種結合地名而稱為「鳳凰水仙」。

閩北:產地包括崇安(除武夷山外)、建甌、建陽、水吉等地。

閩南:主要廠區是福建安溪縣。

台灣:產於台北,桃園,新竹,苗栗,宜蘭等地縣市,是台灣最早生產的茶的地區。


㈦ 烏龍茶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據說烏龍茶最早發源於福建省安溪縣。傳說,很早以前,安溪的深山裡,住著一位獵人,名叫胡良。有一天,他偶然發現一座山上長著一叢叢小樹,枝葉墨綠蔥蘢,便隨手摘下一枝,放在背簍中遮蓋獵物,翻山越嶺,直到太陽快下山才回到家中。回家後點火燒水,山風吹過,忽聞得一陣清香,接著收拾獵物時,發現清香來自背簍中的那枝樹葉。胡良試著摘下幾片葉子,用開水沖泡,喝到嘴裡,不僅香醇,而且頓覺口舌生津,煩躁盡消,胡良心想這定是仙樹。立即起身重返深山摘了一大捆枝葉回家,但用此葉泡水,卻變得又苦又澀。胡良想了半天,為什麼從同樣的樹上采來的枝葉,味道不一樣呢?細想過後,悟出了一個道理來。原先採的枝葉經過大半天曬萎,產生的清香,因此決定摸索加工製作香茶的方法。經過反復試制,終於找到了采來葉子要經過晾曬、搓擦、炒烘等過程的製作香茶的途徑。香茶製作成功後,流傳四方,胡良的名字也隨之廣為傳誦。照安溪的方言,"胡良"與"烏龍"語音相近,後來人們就把這里出產的名茶稱作"烏龍茶",而名揚海內外。

㈧ 烏龍茶的來歷

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

烏龍茶(oolong tea),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制出的品質優異的茶類。

烏龍茶的葯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為「美容茶」、「 健美茶」。


(8)烏龍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主要品種

1、紅水烏龍

紅水烏龍是早期的三地茶區的凍頂烏龍茶,即因栽種及氣候條件因素,製作毛茶即以中重度發酵方式,加上重度烘焙,造就紅水烏龍成為時代飲品,不過隨著整個茶鄉栽種面積擴大。

2、烏龍紅茶

烏龍紅茶是當代的制茶產物,以小種烏龍茶製作成紅茶,有蜜香烏龍紅茶、蜜香金萱紅茶於是誕生。

有別於舞鶴茶區以台茶製作的紅玉紅茶,烘培出香氣中有蜂蜜香味的蜜香烏龍(金萱)紅茶,喝起來甘中帶甜,又不失烏龍茶重喉韻的回甘滋味。

3、紅烏龍

紅烏龍是結合烏龍茶與紅茶之特色所創造的一種新興特色茶,屬重發酵、著重烘焙的半球型烏龍茶,茶湯水色琥珀橙紅如紅茶,滋味則如烏龍茶、具熟果香、醇厚圓潤、耐泡,不但適合一般熱水沖泡,冷泡更顯其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烏龍茶



㈨ 誰知道烏龍茶的起源

. 一、茶名由來的傳說.
何以「烏龍」為茶名?歷史上何時出現了烏龍茶名?對此有多種說法。
1.以地名命名。早在11世紀北宋劉弁寫的《龍雲集》第二十八卷第十八條中,提到了烏龍茶;「今日第茶者,取壑源為上,至如日注、實峰、閔坑、雙港、烏龍、雁盪、顧渚、雙井、鴉山、嶽麓、天柱之產,雖雀舌旗槍號品中勝絕,殆不得與壑源方駕而馳也」。當時烏龍茶採制技術尚未出現,非今之烏龍茶,只是一種以產地名稱來命名的茶葉。
2.以茶樹品種名命名。1937年,福安茶業改良場庄燦彰在《安溪茶業調查)中有:軟枝烏龍相傳百餘年前(約1837年)由安溪人蘇龍移植於建甌,該地茶農認為品種優良,故而繁殖栽培,並以蘇龍諧音烏龍命名茶樹品種,製成品亦名烏龍茶。
3.認為烏龍茶名可能由宋代北苑龍團鳳餅演變而來。龍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吉祥的象徵。到了明朝洪武初年(1368年)罷造龍團改制散茶,製法也相應改革?,品質不斷提高,香味濃郁,色澤偏烏,可能因此而標名為烏龍茶.
4.烏龍茶名稱最早的記載。施鴻保《閩雜記》(1857年):「建茶名品甚多,吾鄉(杭州)俗則稱曰武夷。閩俗亦惟有花香、小種、名種之分而已。名種最上,小種次之,花香又次之。,近來則尚沙縣所出一種烏龍,—謂在名種之上,若雀舌蓮心之類。尋常所稱者,亦不辨也。」
.
二、烏龍茶的起源 .

福建是烏龍茶的原產地,因此,烏龍茶的起源,與福建茶葉生產有著歷史淵源的聯系。
首先說到福建產茶的歷史.據記載乃始自唐代.目前能找到最早的根據是陸羽《茶經》(780年)八之出:「嶺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福州生閩方山山陰縣,……往往得之,其味極佳。」建州即今建甌縣。
福建茶史,溯源應早於《茶經》問世之前.當時交通不便,茶葉非有相當時間的發展與數量是不易傳播到外地去的.同時,陸羽稱:「其味極佳」,這必須有較長時間的豐富加工經驗的積累過程.因此說,福建產茶歷史早在7世紀,是距今1300多年前的唐代或唐代以前的事。
至於烏龍茶的誕生,也像其他茶類一樣,很難說清它的具體時間。但它不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源遠流長。應該說,它是脫胎於歷史上更早的茶類,從中演化而來.循著歷史進程的脈絡可以看到,福建自唐有了茶葉生產以來,武夷山一直是全國矚目的茶產地,面烏龍茶是沿襲武夷茶製法的創新。考諸歷史,關於武夷茶的記載有:
唐代元和年間孫樵(806—820年)《送茶焦刑部書》:「此徒皆春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碧水丹山(指武夷山)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用之」。徐寅(894—898年)《謝尚書惠臘麵茶》詩:「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臘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棍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可見,當時武夷茶已作為饋贈珍品,並提到研膏、臘面的製法,說明了武夷茶的栽制更早於此時。
宋代范仲淹(989—1052年)《鬥茶歌》:「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蘇軾(1037—1101年)《詠茶詩》:「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說明宋代已將武夷茶作為貢品。
元代大德六年(1320年)設置御茶園於武夷九曲溪的第四曲溪邊,制龍團五千餅入貢。此時武夷茶已單獨入貢,名聲從此日漸擴大。
明代萬曆年間(1573年)徐火勃《茶考》:「山中土氣宜茶,環九曲之內,不下數百家,以種茶為業,歲所產數十萬斤,水浮陸轉,鬻之四方,而武夷之名,甲於海內矣。宋元製造團餅,稍失真味,今則靈芽仙萼,香色尤清,為閩中第一。」於是貢額累增,崇安貢茶達470.5公斤,約佔全國貢茶2011公斤的四分之一。
清代釋超全(即阮文錫)《武夷茶歌》:「景泰年間(1450—1456年)茶久荒,嗣後岩茶亦漸生,山中籍此稍為利。……凡茶之候視天時,最喜天晴北風吹,苦遭陰雨風南來,色香頓減淡無味,近時製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標名異。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時候香氣。」陳述了當時武夷茶猶如今天烏龍茶製法中氣候與品質間的關系,以及天然的花香品質特徵。1717年任崇安縣令的陸延燦在《續茶經》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說》:「武夷茶……茶采後以竹筐勻鋪,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色青漸收,然後再加炒焙,陽羨齊片祗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蘿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青半紅,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攤,攤而扌鹿,香氣發越即炒,經時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這些記載與當今烏龍茶製法以及品質三紅七綠的要求,是相同的。1751年,董天工《武夷山志》:「第岩茶反不甚細,……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與今天烏龍茶的採摘要有一定的成熟度,茶湯不宜紅的要求,如出一轍。武夷茶自元至清,一直處於興盛時期。史籍中留下的可貴記載,說明了烏龍茶製造技術與歷史上的武夷茶製作技術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系。可以說,烏龍茶約肇始於16世紀的明代,盛行於清代。明代是我國制茶繼往開來,在技術上有較多創新的時期,一反把茶葉碾碎或雜以其他香料的製法,以保持茶葉原有的形色香味,把綠茶蒸青改為炒青,並推動了烏龍茶等其他茶類的創立和發展。與此同時,閩南安溪在歷史上選育和繁殖了不少適制烏龍蔗的優良品種,並在製造技術上精益求精,雖然缺乏較早的有關歷史文獻,但亦不能就此認定安溪與烏龍茶的創制無緣。
總之,福建南北茶區為烏龍茶的誕生發展,以及相繼向廣東、台灣傳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㈩ 凍頂烏龍茶的名稱由來是什麼

凍頂烏龍茶是台灣所產烏龍茶的一種,主產於台灣省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

凍頂產茶歷史悠久,據《台灣通史》稱:台灣產茶,其來已久,舊志稱水沙連(今南投縣埔里、日月潭、水裡、竹山等地)社茶,色如松羅,能避瘴祛暑。至今五城之茶,尚售市上,而以凍頂為佳,惟所出無多。又據傳說,清咸豐五年(1855年),南投鹿谷鄉村民林鳳池,往福建考試讀書,還鄉時帶回武夷烏龍茶苗36株種於凍頂山等地,逐漸發展成當今的凍頂茶園。

凍頂山是鳳凰山的支脈,居於海拔700米的高崗上,傳說山上種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農必須蹦緊腳尖(凍腳尖)才能上山頂,故稱此山為「凍頂」。凍頂山上栽種了青心烏龍茶等茶樹良種,山高林密土質好,茶樹生長茂盛。

凍頂烏龍茶是台灣包種茶的一種,所謂「包種茶」,其名源於福建安溪,當地茶店售茶均用兩張方形毛邊紙盛放,內外相襯,放入茶葉4兩,包成長方形四方包,包外蓋有茶行的嘜頭,然後按包出售,稱之為「包種」。台灣包種茶屬輕度或中度發酵茶,亦稱「清香烏龍茶」。包種茶按外形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條形包種茶,以「文山包種茶」為代表;另一類是半球形包種茶,以「凍頂烏龍茶」為代表。素有「北文山、南凍頂」之美譽。

閱讀全文

與烏龍茶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