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樂器中琵琶的由來和歷史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指多種彈撥樂器。
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由木製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
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❷ 古代琵琶的名稱有哪些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 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❸ 琵琶本名「批把」一詞來源於
批把,直項琵琶的早期稱呼,源自演奏撥法,所謂「正撥」和「反撥」(也稱「返撥」).往下彈稱「批」;往上挑稱「把」,即「彈」和「挑」的擬聲詞.
❹ 「琵琶」的由來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多種彈撥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
所以說當時的「琵琶」形狀類似,大小有別,像月琴,阮等,都可說是琵琶類樂器。琵琶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主要彈撥樂器。經歷代演奏者的改進,至今形制已經趨於統一,成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廣,演奏技巧為民族器樂之首,表現力更是民樂中最為豐富的樂器。
演奏時左手各指按弦於相應品位處,右手戴賽璐珞(或玳瑁)等材料製成的假指甲撥弦發音。
大約在秦朝,開始流傳著一種圓形的、帶有長柄的樂器。因為彈奏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挑起來叫「把」,所以人們就叫它「批把」。後來,為了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起來,便改稱琵琶。
到了南北朝時,從西域傳來了一種梨形音箱、曲頸、四條弦的樂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國的琵琶結合起來,改製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橫抱式為豎抱式,改撥子撥奏為右手五指彈奏。經過不知多少藝術家的改進,才成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兩種琵琶。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批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南朝王僧虔《技錄》:「魏文德皇後雅善琵琶。明帝嘗引後衣乞為音樂,時楊阜在側,問帝曰:『太後,陛下嫡母,君禮豈在邪?』帝愧然縮手,後乃出。
傾之,帝謂阜曰:『吾知卿敬節,然誠因吾心慮不平,今從卿言,不得茫茫湘水,見伊人焉?』此言後之音律高妙。」可知在魏晉時期,「琵琶」之稱正式進入宮廷。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中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
「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中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西域民族商業和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當時稱作 "胡琵琶"。
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在阿拉伯國家常見的烏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爾巴特琴(Barbat)。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 現代的琵琶就是由這種曲項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
從北齊到唐代,是琵琶發展史的第一個高峰,原籍曹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東北一帶)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如北齊至隋代的曹妙達,因善琵琶在北齊時即被封王,入隋後又被任為宮中樂官,於太樂教習琵琶技藝。
在隋唐九、十部樂中,曲項琵琶已成為主要樂器,對盛唐歌舞藝術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從敦煌壁畫和雲岡石刻中,仍能見到它在當時樂隊中的地位。
琵琶,是彈撥樂器首座, 撥弦類弦鳴樂器。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琵琶」二字中的「珏」意為「二玉相碰,發出悅耳碰擊聲」,表示這是一種以彈碰琴弦的方式發聲的樂器。其名「琵」、「琶」是根據演奏這些樂器的右手技法而來的。
也就是說琵和琶原是兩種彈奏手法的名稱,琵是右手向前彈,琶是右手向後挑。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里對所有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中國琵琶更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現時的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
中國近代民族音樂史上有「海派」(浦東派)琵琶和「浙派」(平湖派)琵琶兩大流派。平湖派琵琶藝術對研究民族音樂史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琵琶基本構造:
琵琶是由「頭」與「身」構成,頭部包括弦槽、弦軸、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琵琶的頭部, 由「弦槽」、四隻「軫子(弦軸)」、「山口」等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稱「頸」部,即「相位」之處,頸的上端疊出部稱「枕」中與中下部是「品位」, 相與品古代都稱作「柱」,是一種音位裝置。 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狹下闊,底呈半圓,中空,即音箱。
品位粘在用梧桐板製成的「面板」上,四條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個小孔內,在覆手中央處的面板上,開有一個小孔, 稱作「納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稱作「琵琶背」,背的上端與頭相接,背的中下部與面板相粘接, 腹內另有二條橫檔和幾個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
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紅木、花梨木、香紅木等製成的是上品,用白木製成的是普及品,因為紫檀、紅木等木料善於在彈奏中發出自然泛音來。
琵琶由六個相、二十四個品構成了音域寬廣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為鋼絲,二三、四弦為鋼繩尼龍纏弦。琵琶發聲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類樂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質清脆明亮。
同時,琵琶發出的基音中又伴有豐富的泛音,這種泛音能使琴聲在傳播中衰減小,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在平靜的空曠地彈奏時,用它演奏重強音時的琴聲能傳到二、三里地以外。
優質琵琶聲音穿透力強(衰減小,傳得遠)。高音區明亮而富有剛性,中音區柔和而有潤音,低音區音質淳厚。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詩中所描繪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劃,四弦一聲如裂帛」如今已不再是詩人的藝術誇張,而是當代琵琶名副其實的演奏效果。
琵琶的「頭」與「身」以及「軫子」多以硬木、色木、鐵梨木、花梨木、雞翅木、酸枝木、黑檀木、紫檀木為主要材質。其中高檔琵琶軸相還有以牛角、牛骨、象牙等製作。面板採用的是河南蘭考桐木面板,扶手多為多年生毛竹為材料。
❺ 琵琶的由來和歷史
學過樂器的朋友都知道,在我國歷史上,琵琶是一種古典樂器,琵琶早在秦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說到琵琶的歷史和由來,在秦朝的時候,當時就有一種圓形,帶著長柄的樂器,為什麼叫做琵琶呢,因為彈奏琵琶需要兩種方式,一種往前面彈出去,叫做批,還有一種就是往後面挑起來,叫做把,後來因為想要把這個樂器名字和琴,瑟一起寫進去,就改名叫作琵琶。
歷史上有兩種琵琶,一種是直柄的琵琶,另一種是曲項的琵琶,曲項琵琶出現的時間要晚一點,一直到了南北朝時期,當時我們和西域文化交流的時候,這種曲項琵琶就從波斯,也就是今天的伊朗,傳入了新疆,曲項琵琶在北朝時期開始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到了隋唐時期,琵琶已經成為了當時重要的樂器,也對唐朝時期的歌舞藝術表演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果你來到敦煌的莫高窟,就可以看到很多壁畫上面,就有彈琵琶的人物形象,唐朝時期無論是民間,還是宮廷樂隊當中,都是隨處可以看到琵琶的影子,而且在樂隊演奏的時候,彈琵琶的也是屬於最前面的位置,可見當時人們對琵琶的喜愛,唐朝後期琵琶的演奏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和發展。
如今琵琶依然還是很多人熱衷於演奏的一種樂器,它還分為了很多個流派,比如無錫派,平湖派,浦東派,崇明派等,一般都是在江浙滬一帶,在古代琵琶也影響到了其他的東亞國家,當時也出現了日本琵琶,朝鮮琵琶和越南琵琶等地方琵琶,都是改良而來的。
❻ 琵琶的來歷是什麼樣的
撥弦樂器。古代的琵琶種類很多,一般分為三類:一類叫秦琵琶。通行於秦漢魏晉和南朝時期。據稱,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為了鞏固邊防,便從國內調集了成千上萬的民工,到荒涼的北部邊關修築萬里長城。
在渺無人煙的崇山野嶺上,民工們乾的如牛馬似的活,生活十分單調。為了抒發對秦王的怨憤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自造一種帶幾條弦的樂器,進行彈奏演唱。這種樂器當時人們也叫秦漢子。二類叫曲項琵琶。南北朝周武帝時期,有一些漢人到西域去,發現西域人喜歡騎著馬彈奏一種樂器,這種樂器清脆悅耳,十分動聽,就不遠千里帶回中國。這種樂器就是曲項琵琶,通過印度傳入我國北方,後又傳到了南方,三類叫五弦琵琶。來源與盛行情況大體與曲項琵琶相同。在敦煌北魏壁畫中所見到的一種腹部如梨形,用四弦或五弦的曲項琵琶,可以說是現代琵琶的前身。秦琵琶因結構簡單、音色單純,被印度傳入的曲項琵琶所淘汰了。琵琶在我國,不僅常用於伴奏,而且已成為重要的獨奏樂器之一。關於琵琶的名稱,據說原名叫批把,是描摹兩種彈奏的手法,後來改為琵琶,以說明是一種琴。
❼ 琵琶的來歷是什麼
琵琶的來歷: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我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鞀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我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❽ 枇杷有什麼來歷、經歷、名稱、歷史
枇杷來歷:產甘肅、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台灣。各地廣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日本、印度、越南、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也有栽培。
名稱:枇杷,別名:蘆橘、金丸、蘆枝,拉丁文名: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l。
經歷、歷史:枇杷在古人的文化中生活中是佔有一定的地位的,其實對他們而言枇杷就代表著一種美好的事物,它象徵著吉祥。在我們傳統的思想中,就有那麼幾種樹是吉祥的代表,比如槐樹、椿樹、梅樹以及桃樹等等,而枇杷樹如這些樹一樣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佔有一定的分量的。
而古人們對枇杷樹的喜愛,從古人們留下來的詩詞歌賦中就可以看出,有些人是單純地贊其果實的好吃,而有些人是以物寄自己的相思。而枇杷從唐宋宗時期就被視為一種貢品,是宮廷貴族們才可以享用的。
枇杷樹從園林觀賞性上來說,有這樣的三大方面,首先就是枇杷樹整體的形象是比較繁茂整齊的,其次就是金燦燦的果實給人極佳的視覺感受,再者就是它所蘊含的寓意了,能夠讓人在情感上產生共鳴。
因此在古人們的眼裡,枇杷是深受文人墨客們的喜愛的,還有「果中之皇」的美譽。其實枇杷的葯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不論是果實、花、葉子還是種子,都是可以用葯的,對經常咳嗽的人來說是救星。
(8)琵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樹高3~5米,葉子大而長,厚而有茸毛,呈長橢圓形,狀如琵琶。別名又叫蘆橘、蘆枝、金丸、炎果、焦子。枇杷與大部分果樹不同,在秋天或初冬開花,果子在春天至初夏成熟,比其它水果都早,因此被稱是「果木中獨備四時之氣者」。
枇杷的花為白色或淡黃色,有五塊花瓣,直徑約2厘米,以五至十朵成一束,可以作為蜜源作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枇杷
❾ 琵琶名字的來由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
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游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9)琵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琵琶有十二種定弦法,常用定弦為A、d、e、a。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A-g3。右手有彈、挑、夾彈、滾、雙彈、雙挑、分、勾、抹,摭、扣、拂、掃,輪、半輪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帶起、捺打、虛按、絞弦、泛音、推、挽、綽、注等技巧。
可演奏多種和音、和弦。廣泛應用於民族樂隊和多種地方戲曲、曲藝伴奏。著名樂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漢陽月夜》、《陽春白雪》、《月兒高》,協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