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誰知道新野縣名字的由來
關於新野建縣時間與縣名由來考 新野建縣始於何時?明嘉靖《鄧州志》、清康熙《新野縣志》均記為西漢初年。查《河南省區縣沿革簡表》:秦置南陽耶, 轄縣無新野。《漢書·地理志》記載:南陽郡轄縣三十六,始有新野縣名。《歷代地理沿革表》(光緒二十一年春二月廣雅書局刊, 陳芳績撰)註:新野為漢縣,屬南陽郡。《辭海》(1484頁)新野條註:古縣名。西漢置。 可見新野建縣時間,在漢而不在秦, 確系無疑。但建於西漢何時,沒有確切記載。後查《史記》、《西漢會要》、《兩漢博聞》、《元和郡縣志>》、《河南通志》、《大清一統志》等史志典關於縣名之由來,眾說紛紜。迄今沒有定論。經訪問考查,大致有五種說法:
一日:在遠古時期,新野境域為沼澤之區,以後逐漸成為陸地,蔓草盈野,後經開發,成為良沃。建縣時,改「薪」為「新」,名為新野。
一曰: 據《水經注》稱:淯水枝津分派, 陂水所溉,咸成良沃,又有豫章、鄧氏等陂,蓋地為良沃, 故以新野為名。(見民國20年(1931年)出版的《今縣釋名》,柯昌泗著)。
一曰: 新野的含義是新形成的田野。遠古時期,南陽盆地據說是個湖泊, 新野正處在湖底。盆地周圍的山嶺, 由於長期的風化和流水沖刷, 致使湖泊逐漸淤積,最後只剩湖底是片積水區。大約到了戰國時期,這處湖底也形成了新的平原。西漢置縣,謂之新野。(見198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河南地名漫錄》,尚景熙著)。
一曰: 新野縣名的由來可能與新都有關。新都即今王莊鎮的九女城。在漢代曾屢為侯國……因新野城位於新都邑西20公里,《爾雅》曰:「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牧,牧外謂之野。」縣名新野,即新都之野也。
—曰: 新野早在春秋時已為封邑, 稱「蒸野」。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利的興修,蒸野一帶的土地得到灌溉, 皆成良田,從而人口增加,氣象更新, 西漢初新建為縣時, 遂稱新野。以上諸說,從地形地貌、農業生產的發展、歷史政治演變等角度進行探討分析,均有道理,但都屬意析而缺乏實據,待再查再考。
『貳』 河南省社旗縣
社旗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東沿,縣城所在地賒店鎮,史稱賒店,因東漢時劉秀舉義兵賒旗而得名,歷史上與景德鎮、佛山鎮、朱仙鎮齊名,為全國的四大商業重鎮之一。縣城內七十二條古街道保存完好,構成中原最大的明清建築群。其中規模最大的明清一條街尤為完整。首批國家文物一級保護單位——山陝會館,造型奇特,氣勢恢宏,木雕、石雕、磚雕精妙絕倫,集中外建築雕刻之精華,堪稱全國一絕。山峽會館社旗縣在周朝時屬申伯國,漢代設置宛縣,明清時屬南陽府轄。1965年11月,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名,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社旗縣,寓意「社會主義的一面旗幟」。
河南省南陽市的社旗縣,在過去一直使用的是一個頗為奇怪的名字:賒旗。 賒:在漢語中的解釋為「買賣貨物時延期付款」,用這樣一個字命名一個地方不免讓人感覺有幾分奇怪。 更加不合常理的是,這個在1965年才設縣的小城,它原有的古城竟然擁有九座城門。不大的縣城中,矗立著一座中國最大、號稱天下第一會館的山陝會館,似乎在暗示著人們這個縣城曾有過的輝煌。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修建九座城門的只有北京、南京、西安這樣曾經的皇城。一個遠離大都市、偏安一隅的古鎮,為什麼會和皇城有一樣的規制? 這座賒旗僅存的邑爽門和這段殘缺的城牆向人們講述著一段久遠的歷史。 這個城牆是環城十六里,高三丈六 ,當時是九座城門樓巍然而立,而且城牆上有馬道、烽火台,裝有土炮,遠近聞名。為什麼要設九座城門呢,就是因為漢光武帝劉秀親封的緣故。 故事閃回到2000年前的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皇族劉秀為逃避追殺四處流浪,一天,人困馬乏的劉秀逃到一個叫興隆店的小鎮,傳說這里是中國釀酒業的鼻祖儀狄釀酒之地。又累又渴的劉秀信步走進了一家酒館。幾杯酒下肚,劉秀湧起滿腹心事,王莽暴政,百姓怨聲載道,自己是先皇後人,若是扯旗起事,定能招來不少人馬,可是現在連個旗幟也沒有,誰又會聽自己指揮呢?正在犯愁時,劉秀突然抬頭看見了酒館的酒旗,酒旗迎風飄揚,上書一個大大的劉字,劉秀靈機一動,這不就是起事的旗號嗎。劉秀正想買下酒旗,可一摸口袋,甭說買旗,連酒錢也沒法付了。好在店老闆通情達理,不僅免了劉秀的酒錢,還將旗子賒給了劉秀。於是劉秀扛著酒旗上路,人們一看見「劉」字,都知道是先皇的後代招兵呢,紛紛跟著他起事,很快王莽新政被推翻,恢復劉姓江山,建立東漢王朝。 劉秀稱帝後,想起為自己立下汗馬功勞的酒旗,便改興隆店為賒旗店,簡稱賒店,並下旨改建賒旗店,修建城牆,仿皇城的樣子建九座城門。 然而據考證,賒旗店的城牆和城門始建於清咸豐年間,是鎮上居民自籌資金修建的。也許,這個流傳已久的美麗傳說給了營建城池的人一個心理的暗示,要以九門來彰現一段傳奇的開始。讓人們留有疑問的是,這個原本並不為人所知的小鎮如何有財力自己來營建如此規模的城池呢? 古城牆旁邊,一條已近乎乾涸的小河溝並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專家告訴我們,正是這條原本的古河道,在幾百年前,開啟了一段改變了整個中國商業格局的商埠傳奇。 這個潘河原來很深很寬,他是裝卸大宗貨物的碼頭,為此當時這個碼頭船連船,白帆相接,有人形容是白天千帆過,晚上萬盞燈。他形成輻射南北方圓數百里的一個重要的集散地 賒店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是水陸交接處,潘河與趙河在這里交匯匯入漢水。南方水路來貨到賒店改走陸路,北方陸路到賒店轉水路,使這里成為一個繁榮的商業碼頭。獨特的地理位置,在中國的工商業開始發展之際,便註定了一段傳奇的開始。 清雍正年間,正是晉商在商界叱吒風雲之時。一天,一位山西商人來到了這個中原小鎮,他看到這里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可以將自己的生意擴展到全國,於是便在這里設立商號,構築他的商業王國。這位商人就是清代著名的萬里茶道的開拓者,山西常氏家族的常萬達,他將賒旗鎮作為萬里茶道的一個重要的中轉站。以常氏家族為首的晉商壟斷了中國南方數省轉運俄羅斯、外蒙的茶葉貿易。從南方采購的茶葉,形成批量後,大都由水路運抵漢口,再由漢水北上達賒旗,從賒旗改陸路,用馬匹馱運至洛陽,入太行,再經太原、大同分別到張家口或歸化,然後穿越戈壁大漠到達恰克圖或庫侖,最終到達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或莫斯科。在歷史上這條茶葉之路中,賒旗是最重要的中轉站。
人口情況
2002年末,全縣總人口63.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5萬人。男33.0萬人,女30.1萬人。 2002年出生人口5977人,出生率7.5‰;死亡率5‰漢族佔全縣總人口的90%以上。 2002年末,社旗縣共有勞動力數34.1萬,其中鄉村勞動力33.8萬人,城鎮失業人數0.3萬人。 2002年末,社旗縣共有單位從業人員23534人,工資總額13095.3萬元,年平均工資5569元/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974人。
社會建設
社旗縣交通便利,距二廣G55、滬陝G40、南蘭S83三大高速入口、南陽機場均在30分鍾車程以內;S333、S239、S240三條省道貫穿縣境,西鄰焦枝鐵路,南毗寧西鐵路。程式控制電話與行動電話、光纜通訊等構成了多功能、全方位的大通訊網路。全縣處在華中電網覆蓋之下,50萬伏高壓線路橫貫全境,電力充沛。 社旗縣金水小區規劃圖社旗縣按照「立足新起點、實現新跨越、建設新社旗」的要求,堅持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四大方略」,實施「一年小變樣,三年中變樣,五年大變樣」的創業工程,加快推進工業強縣、生態大縣、文化名縣「三縣」建設,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2008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71.5億元,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完成23.5億元,增長6.1%,第二產業完成29.1億元,增長11.7%,第三產業完成18.9億元,增長14.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億元,增長38.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27億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416元,增長10.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862元,增長1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2.4億元,增長22.7%。
經濟
經濟結構
產業結構調整突出科技進步和信息化的推動作用,一、二、三次產業在融合滲透中共同發展。2002年,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6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92年增長4.13倍,平均每年增長13.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43億元,比1992年增長3.40倍,平均每年增長11.8%。三次產業的比例由2000年的45.9∶23.9∶30.2調整為2002年的45.1∶24.7∶30.2。關公讀春秋銅像廣場[2] 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多元化均衡發展。以金融保險業、商業、交通郵電運輸業、房地產業和咨詢服務業為支柱的第三產業持續發展。2002年,這五大行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18.4%。其中,金融保險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佔1.02%;房地產業加速發展,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3.2%上升到4.5%。第三產業內部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增強了社旗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 投資結構進一步趨於合理,重點向基礎設施建設、工業園區等方面傾斜。200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億元,比上年增長13.1 %。在投資總額中,房地產開發投資成為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重要支撐,全年完成投資150 億元,增長4.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1.1%。。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社旗縣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不斷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2002年,在全縣國內生產總值中,公有制經濟所佔比54.5%,公有制實現形式日趨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所佔比重升為45.5 %,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城鄉一體、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快城市布局結構的調整,提高中心城區現代化和郊區城市化的水平。推動中心城區綜合改造,加速舊房成片成套改造。重點突破、有序推進郊區城鎮體系建設。強化對鄉鎮建設的規劃指導與管理,鼓勵工業向縣工業區和重點鄉鎮規劃的工業園區集中,重點發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環境優雅的新城和中心鄉鎮,加快推進鄉鎮的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
農業發展
社旗大力推進新一輪農業結構調整,努力實施科技興農,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載體,推動農業現代化整體水平的提高。2002年,全市縣實現農業總產值16.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92年增長378.4%,平均每年增長12.9%。 全縣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適宜於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素有「豫南糧倉」之美稱。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綠豆、芝麻、棉花、煙葉,紅薯、花生等農作物,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花、優質綠豆生產基地縣和全國聞名的黃牛開發基地,也是重要的優質花生、芝麻、油菜生產區。社旗縣建成生態梨出口基地近年來,全縣確立了「壓縮低效糧食,主攻優質煙棉,壯大三粉、畜牧,發展林果套種」的農業結構調整思路。煙葉、棉花、小辣椒等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達55.5萬畝,培育發展的以畜牧、「三粉」為主的支柱產業已初具規模:以牛羊為主的畜牧養殖業發展迅速,豬牛羊飼養量達到162萬頭(只),年出欄90萬頭(只),畜牧業產值達6.8億元;以「三粉」為主的加工業獨具特色。 社旗縣農副產品、勞力資源,旅遊資源豐富,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為加快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熱忱歡迎海內外賓朋前來旅遊觀光,投資開發,興辦實業,重振古鎮輝煌,共創社旗大業。社旗縣是一個種植大縣,2002年,紅薯種植面積30萬畝,其中優質紅薯面積12萬畝,脫毒紅薯10.7萬畝。三粉加工在社旗縣有3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把三粉加工做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進行扶持壯大,狠抓基地建設、擴大加工規模、培育龍頭企業、興建銷售市場,使三粉加工成為農民致富的主要途徑。目前已發展三粉加工機械生產線650條,建成5個加工小區,年加工三粉總產量達到10.8萬噸,產值2.8億元,並創出"旗珍"、"達兆"、"銀寶"等一批名優產品,遠銷湖北、湖南、甘肅、陝西、新疆、青海等地,成為全國聞名的「三粉之鄉」。。今年在鞏固擴大加工能力、開拓市場的同時,瞄準農村城市兩個市場,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發展高中低檔產品,實現三分之一產品進超市,三分之一的產品銷往省外,三分之一的產品銷往農村,並朝著創建全國"三粉"名縣的目標邁進。 糧油加工業發展:社旗縣農副產品優勢明顯,發展糧油加工企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糧油加工企業發展迅猛,止2002年底,私營糧油加工企業達336個。其中植物油加工企業132個,豆製品加工企業12個,麵粉加工企業192個,大型面積加工企業47個,僅大型麵粉企業年創產值19585萬元,創利稅1882.6萬元。社旗縣擁有縣辦工業52家,中外合資企業3家,鄉(鎮)村兩級集體企業82家。其中,河南賒店酒業有限公司在全國50家大型飲料生產企業中各項經濟指標居全國酒精行業第二位,是中國酒精 行業綜合利用最佳企業。 畜牧業發展:社旗縣發展畜牧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年產農作物秸稈3億公斤、餅麩糟渣等農產品加工副產品1.4億公斤;荒山草坡4.2萬畝,同時是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縣;是南陽黃牛的主產區;廣大群眾素有養殖習慣。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依託資源優勢,把畜牧業作為調整農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擺脫貧困面貌的重點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以牛羊等草食畜為主的畜牧業生產。據統計,2002年底,全縣牛豬羊飼養量達到166.8萬頭只,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6.6%。其中,牛存欄28.5萬頭,出欄11.6萬頭;羊存欄33.0萬只,出欄27.4萬只;豬存欄30.0萬頭,出欄36.3萬頭。肉類總量達到5.04萬噸,同比增長6.4%。禽蛋產量達到2.37萬噸,同比增長3.0%。牧業產值實現5.7億元,同比增長8.5%%,占農業總產值的34.6%。全縣人均飼養量、畜產品產量、牧業產值位居全省前列。 社旗縣畜牧業發展以「一區三專」(養殖小區、專業場、專業村、專業戶)為載體的規模飼養迅猛發展。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猛上規模、提高水平」的指導思想,通過政策支持、典型引路、服務推動、市場拉動等措施,大力發展規模飼養。初步形成了肉牛、奶牛、肉羊、生豬、蛋雞、肉兔等六大養殖基地。2002年以來,全縣新建養殖小區30個,其中,千頭(只)畜位的養牛小區23個,養羊小區6個。養殖場發展到318個,專業自然村發展到259個,專業戶發展到11210戶。全縣牛豬羊規模飼養量達到70萬頭只,占總飼養量的42%。按照產業化要求,培育了豐源牛羊養殖公司、恆發養殖公司、巨鑫養殖公司等龍頭企業,帶動畜牧業快速發展,養殖業已成為全縣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 以牛羊優質肉用品種為主攻方向的改良工作成效顯著。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改良站點裝備條件。全縣冷配站點達到56個。大力推廣德國黃牛、夏洛來、梨木贊、蘭白花等優質肉牛及波爾山羊雜交改良技術,開展牛三元、四元雜交,年冷配牛6萬頭,羊2萬只。通過改良,牛、羊良種比例分別達到90%、78%,已形成優質肉用商品規模優勢。 奶業生產勢頭強勁。2002年,牧笛乳業公司、灣泉乳業公司的成立,標志著全縣奶業生產進入了一個養殖、加工、銷售同步發展的新階段。以這兩個企業為龍頭,輻射帶動了全縣8個鄉鎮的一大批農戶發展奶牛養殖,目前全縣奶牛存欄近2000頭,促進了奶業生產的蓬勃發展,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 無公害生產技術深入推廣。全縣成立了養牛、養羊、養豬、養禽、養兔等五個養殖協會和畜牧獸醫、牲畜改良兩個專業協會,指導養殖小區和養殖場、戶積極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按照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技術規范進行飼養管理,同時,搞好防疫、檢疫工作,確保肉、蛋、奶質量安全,一些養殖企業獲得河南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證。 種草養畜逐步擴大,科學飼養基本普及。結合農業結構調整、退耕還林等國家政策的實施,全縣牧草種植面積發展到3.8萬畝,規劃三年內發展到15萬畝,糧、經、飼比例達到60:25:15。全面推廣科學飼養技術,不斷引進新技術,通過科學養殖不斷提高畜牧業經濟效益。 面對社旗畜牧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加入WTO後面臨的國內外廣闊的市場前景,縣委、縣政府描繪了宏偉藍:五年內,建成六大養殖基地建設,推進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打造牧草新興產業,提高畜產品產量、質量和效益,帶動二三產業快速發展。 面對世界經濟對外貿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社旗縣積極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努力拓展新的出口增長點,使外貿出口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2002年,社旗縣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41.5萬美元,增長22.3%,其中出口總額41.5萬美元.
工業發展
社旗工業在發展中調整,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經濟取得重大進展,發展速度加快,經濟效益明顯提高。 全縣擁有縣辦工業52家, 中外合資企業3家,鄉(鎮)村兩級集體企業82家,已初步形成了以釀酒、醫葯、化工、汽車配件、澱粉、皮革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為主的門類較為齊全,布局比較合理的工業體系。
『叄』 七台河的名字由來
七台河的名字是來自七台河煤田。1958年,國家開始對七台河煤田(原稱勃利煤田)大規模開采,勃利縣自籌資金修建的全國第一條民辦鐵路告竣通車,這兩件大事,給長期屬勃利縣轄的七台河這個偏遠山區帶來了勃勃生機。由於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劇增。
1965年3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勃利縣七台河鎮,建立七台河特區(縣級),直屬合江地區轄。1970年4月1日,七台河特區改特區為縣級市,隸屬關系不變。1983年11月,七台河市晉升為省轄市,同時將勃利縣劃歸七台河市轄。
(3)社旗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七台河地形地貌:七台河市屬於低山丘陵,整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形成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的狹長地形,按地形變化,水熱的再分配和土壤分布可劃分低山丘陵地、丘陵漫崗地、河灘地和山間谷地地貌類型。
低山丘陵地山體成渾圓狀,坡度較大,海拔高度在240—695米之間,最高鐵山包,海拔690.7米,相對高程為455米。丘陵漫崗地分布在低山丘陵外圍。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形成大的波狀起伏。海拔在180—240米,坡度為4—15度。
河灘地在倭肯河及其支流兩岸,呈帶狀分布。地勢低、平,海拔高度160—180米。山間谷地在丘陵漫崗之間,地勢平坦、寬闊,呈狀帶或枝狀分布。
『肆』 社旗縣賒店鎮的歷史文化,名字由來,有多少城門
賒店鎮由來已久。清時為河南省四大名鎮 ( 朱仙鎮、回郭鎮、荊關鎮 ) 之一。據清光緒三十年《南陽縣志》載:「育水以東唐泌之間賒店亦豫南巨鎮也,在城東北九十里。」清乾隆、嘉慶年間商業興隆,繁榮異常。水運發達,南通荊楚,北達幽薊,東連閩浙,西接雍涼,為中原、江南數省貨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1755 年)建賒店巡檢司、設營訊、把總署。鼎盛時期,鎮內流動人口達十三萬之眾。21 家騾馬店朝夕客商不斷,48 家過載行日夜裝卸不停。白日千帆過,夜間萬盞燈。臨暮,船上楚湘歌舞達旦,岸上交易燈火如晝。500 多商號總集百貨,72 道街分行劃市,相聚經營,生意興隆。晉陝二省商人多發跡於此,商會捐銀數萬余兩,建成堪稱天下一絕的會館。1988 年被國務院定為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山陝會館見證了賒店鎮昔日的繁華與興盛。1949 年成立南陽縣賒店鎮人民政府;1965 年建立社旗縣人民政府,駐社旗鎮,諧原賒旗之音,寓社會主義旗幟之義;1975 年更名為城關鎮;1981 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復名社旗鎮;1989 年被河南省政府定為歷史文化名鎮;2004 年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復名為賒店鎮。
明清時有8座完整的城門。
河南賒店鎮山陝會館天下第一會館。興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之社旗山陝會館以其建築規模最為宏偉、保存最為完好、建築裝飾工藝最為精湛、商業文化內涵最為豐富,成為全國現存80餘座商業會館類建築中的傑出代表,而於1988年元月,在全國會館類建築中首家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其後相繼被批准為「國保」單位的四川自貢西泰會館與山東聊城山陝會館,其佔地面積均各為3000餘平方米,而社旗山陝會館的佔地面積達1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即達6000餘平方米,遠遠高出以上二館數倍之多。國家多位權威古建築專家均對社旗山陝會館的建築藝術及商業文化內涵給予高度贊譽與評價,原國家文物局局長、故宮博物院代院長呂濟民題詞贊為:「藝術輝煌,絕無僅有」,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單士元題詞贊為「輝煌壯麗,天下第一」。
社旗山陝會館為「天下第一會館」是由眾多國家權威專家所公認的,完全可以在全國打響。在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伍』 它的名字,由來和傳說急求。。。。。。。。。。。。。。。。。
玉樹花,又名燕子掌。
唐代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取自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就是指這種植物。
『陸』 南陽市名字的由來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南召杏花山猿人遺址及多處原始社會遺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約七八千年前,先民們以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視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呂、謝、酈、蓼、曾、鄀、許等封國。春秋時楚設宛邑,到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陽郡」時,才開始使用「南陽」這個名字。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雖然朝代屢經更迭,區劃不斷變改,但南陽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著沿用著。在歷史的長河裡,愈來愈豐富了她的涵義,在時代的演進中,充分顯示著她堅強的生命力。在這塊土地上,養育著廣大勞動人民,並出現了不少偉大人物,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社會創造了一定財富。因而,使南陽成為國內外較有盛譽的名地。
「南陽」意思是說它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得名由來,文獻記載較為明確,《資治通鑒·周紀五·赧王四十三年》載:「秦置南陽郡,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載:「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日南陽,《釋名·釋州國》載:「南陽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以為名也」。 以上三處記載,雖文字不盡相同,然表達含義基本一致。「中國之南」中的中國應理解為「國中」或「中原」,「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國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這一區域所處的地理方位。而「有陽地」、「居陽地」和「漢水之北」, 則又表示其所處方位具有「陽」性地望特徵。我國古代有一條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則,即「水北為陽,水南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 南陽位於漢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陽」性的雙重特徵。《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載:「周為申伯國,春秋屬楚,戰國屬韓,秦取韓地赴漢水之北,洛陽潁川之南,置南陽郡治宛,以其在中國之南,居方城漢水之間故日南陽」。 這充分說明秦置南陽郡時,因其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南陽」這個名字的。
「宛」是南陽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徵,又反映了它的生 態環境。《說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從宀、夗聲。其義:①「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陽西、北、東三面環山,當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徵;②「屈草自覆」為芳草蓋地,植被蔥綠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並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占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里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後,宛由地域名,演變成為「宛城」、「宛縣」、「宛州」、「上宛縣」等,時至今天,「南陽市」和「宛城區」均以「宛」為其約定俗成的簡稱。
『柒』 名字的由來啊
辰逸 (讓人覺得很舒服的名字,且和「沉毅」「誠意」二詞同音)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不喜歡上面的哪個還可以選這個,意思相同)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燁磊 (光明磊落)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英傑(英俊傑出)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燁磊 (光明磊落)
偉奇(偉大、神奇)
晟睿(「晟」是光明、興盛的意思,讀shèng;「睿」是智慧的意思)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修潔(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潔:整潔)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
聖傑 (聖:崇高 傑:傑出 )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榮軒 (軒:氣度不凡 )
越澤 (澤:廣博的水源)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皓軒 (意為:光明磊落,氣宇軒昂)
擎蒼 (頂天立地,男兒本色)(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左牽黃,右擎蒼…」)
擎宇(意思同上)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子軒 (軒:氣度不凡 )
睿淵 (睿智;學識淵博)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雨澤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
天磊 (磊:眾石累積 )
紹輝( 紹:繼承 輝:光輝 )
浩南 (浩:浩大 )
澤洋 (廣闊的海洋 )
鑫磊 (鑫:財富 )
鵬煊 (煊:光明,讀xuān )
博文 (文韜武略,博大精深 )
昊強 (昊:蒼天,蒼穹 )
越澤 (越過廣闊的水源 )
旭堯 (旭:旭日 堯:為傳說中上古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偉宸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博超 (博:博大 超:超越 )
君浩 (君:君子 浩:浩大 )
子騫 (騫:高舉,飛起 )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越彬 (彬:形容文雅 )
風華 (風華正茂 )
靖琪 (靖:平安 琪:美玉 )
明輝 (輝:光明 )
偉誠 (偉:偉大 誠:誠實 )
明軒 (軒:氣度不凡 )
紹輝 (輝:輝煌 )
健柏((柏:松柏,是長壽的象徵。「健柏」就是健康長壽的意思)
英傑(英俊傑出)
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燁偉 (燁:光耀)
苑博 (博:博學)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博濤 (博:博學)
苑傑 (傑:傑出)
黎昕 (昕:明亮的樣子)
燁霖 (燁:光明)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
燁華 (燁: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正豪 (豪:豪氣)
昊然 (昊:蒼天,蒼穹)
明傑 (明智,傑出)
立誠 (誠:誠實)
立軒 (軒:氣度不凡)
立輝 (輝:輝煌)
峻熙 (峻:高大威猛;熙:前途一片光明)
嘉懿 (嘉:美好;懿:美好)
煜城 (照耀城市)
懿軒 (懿:美好;軒:氣宇軒昂)
燁華 燁:光耀
煜祺 煜:照耀 祺:吉祥
智宸 智:智慧 宸:古代君王的代稱
正豪 豪:豪氣
昊然 昊:蒼天,蒼穹
志澤 (澤:廣域的水源 )
明傑 明智 傑出
弘文 (弘揚;文:文學家)
燁偉 燁:光耀
苑博 博:博學
鵬濤 鵬:比喻氣勢雄偉
炎彬 炎:燃燒 彬:形容文雅
鶴軒 鶴:閑雲野鶴 軒:氣度不凡
偉澤 偉:偉大 澤:廣域的水源
君昊 君:君子 昊:蒼天,蒼穹
熠彤 熠:光耀 彤:紅色
鴻煊 鴻:大也 煊:光明
博濤 博:博學
苑傑 傑:傑出
黎昕 昕:明亮的樣子
燁霖 燁:光明
哲瀚 (擁有廣大的學問)
雨澤 (恩惠)
楷瑞 (楷:楷模;瑞:吉祥)
建輝 (建造輝煌成就)
致遠 (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俊馳(出自成語:俊才星馳)
雨澤 (恩惠像雨一樣多)
燁磊 (光明磊落)
國豪(國人因它而自豪)
偉奇(偉大、神奇)
文博(文采飛揚,博學多才)
天佑(生來就有上天庇佑的孩子)
文昊(昊的字意是:廣大無邊)
修傑(修:形容身材修長高大)
黎昕 (黎:黎明 昕:明亮的樣子 )
遠航(好男兒,就放他去遠航吧)
旭堯 (旭:旭日 堯: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後泛指聖人 )
英傑(英俊傑出)
聖傑 (聖:崇高 傑:傑出 )
鑫鵬 鑫:財富 鵬:比喻氣勢雄偉
俊楠 (俊:英俊 楠:堅固 )
鴻濤 (鴻:旺盛,興盛 )
偉祺 (偉:偉大 祺 :吉祥 )
榮軒 (軒:氣度不凡 )
浩宇 (胸懷猶如宇宙,浩瀚無窮)
晉鵬 晉:進也,本義,上進 鵬:比喻前程遠大
瑾瑜 (出自成語――握瑾懷瑜,比喻擁有美好的品德)
昊天 思聰 展鵬 笑愚 志強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淵 思淼
曉嘯 天宇 浩然 文軒 鷺洋 振家 樂駒 曉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錦程 嘉熙 鵬飛 子默 思遠 浩軒 語堂 聰健
英文名
Laura 中文發音:羅拉 桂冠;勝利
Bess 中文發音:貝絲 上帝是誓約
Blanche 中文發音:布蘭琪 純潔無暇的;白種人的;白皙美麗的
Celeste 中文發音:莎莉絲特 最幸福的人,天國的
Christine 中文發音:克莉絲汀 基督的追隨者,門徒
狼王——Ulrica(優利卡)
殺手——Quella(瑰拉)
朦朧——Cecilia(賽茜莉雅)
柔——Claudia(克洛迪雅)
辛——Desdemona(荻思夢娜)
帝釋天——Indira(英帝拉)
無子——Izefia(義哲法)
武聖——Louise(露易斯)
黛妮——Danae,含義既然是黃金像下雨一樣從天上掉下來。這個名字實在太靈了!!大家認為呢?
春華——Chloe(克洛哀)
幸——Felicia(菲莉茜雅)
安——An
白雪——Snow(絲諾)
冰——Ice(愛絲)
月亮——Celina(賽莉娜)
月之子——Amaris(愛瑪黎絲)
朦朧——Sicily(茜絲莉)
朦朧——Cecile(賽西爾)
天使——Angelina(安潔莉娜)
熾天使——Sera(賽拉)
熾天使——Serafina(撒拉佛娜)
櫻——Sakura(莎珂拉)
『捌』 各個省份名字的由來,有何歷史淵源
我國省命名。大多數以山川河流湖泊命名。或者以地名命名。例如青海省境內有青海湖。山西山東以太行山河南河北以漳河。
『玖』 南陽 的由來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南召杏花山猿人遺址及多處原始社會遺址出土的化石、器物表明,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約七八千年前,先民們以辛勤勞動和聰明智慧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明。周代天子非常重視這片富庶的土地,曾分封了申、呂、謝、酈、蓼、曾、鄀、許等封國。春秋時楚設宛邑,到戰國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272年)「初置南陽郡」時,才開始使用「南陽」這個名字。至今,已有兩千二百多年的歷史,雖然朝代屢經更迭,區劃不斷變改,但南陽這一地名,一直被保留著沿用著。在歷史的長河裡,愈來愈豐富了她的涵義,在時代的演進中,充分顯示著她堅強的生命力。在這塊土地上,養育著廣大勞動人民,並出現了不少偉大人物,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社會創造了一定財富。因而,使南陽成為國內外較有盛譽的名地。
「南陽」意思是說它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名。南陽得名由來,文獻記載較為明確,《資治通鑒·周紀五·赧王四十三年》載:「秦置南陽郡,以在南山之南,漢水之北也」,《元和郡縣圖志·山南道二》載:「秦昭襄王取朝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日南陽,《釋名·釋州國》載:「南陽在中國之南,而居陽地,故以為名也」。 以上三處記載,雖文字不盡相同,然表達含義基本一致。「中國之南」中的中國應理解為「國中」或「中原」,「南山之南」中的南山即今伏牛山,「中國之南」和「南山之南」的「南」, 都表示這一區域所處的地理方位。而「有陽地」、「居陽地」和「漢水之北」, 則又表示其所處方位具有「陽」性地望特徵。我國古代有一條約定俗成的地名命名原則,即「水北為陽,水南為陰」,「山南為陽,山北為陰」。 南陽位於漢水之北,又居伏牛山之南,具有方位 「陽」性的雙重特徵。《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載:「周為申伯國,春秋屬楚,戰國屬韓,秦取韓地赴漢水之北,洛陽潁川之南,置南陽郡治宛,以其在中國之南,居方城漢水之間故日南陽」。 這充分說明秦置南陽郡時,因其位於伏牛山之南,居漢水之北而得「南陽」這個名字的。
「宛」是南陽最早的地名之一,宛,即反映了「盆地」的地貌特徵,又反映了它的生 態環境。《說文解字》: 宛,屈草自履也,從宀、夗聲。其義:①「四方高中央下」, 符合南陽西、北、東三面環山,當中低平的盆地地貌特徵;②「屈草自覆」為芳草蓋地,植被蔥綠貌。春秋初期,南方的楚國日益強大起來,先後向北吞並了漢水流域諸國,呂、申兩國也被楚文王所滅。楚國占據這片既有沃野美壤,又有江河之便的土地之後,便在這里建置宛邑,作為問鼎中原的基地。宛之名,即自此而始。其後,宛由地域名,演變成為「宛城」、「宛縣」、「宛州」、「上宛縣」等,時至今天,「南陽市」和「宛城區」均以「宛」為其約定俗成的簡稱。
『拾』 社旗縣陌陂鄉的歷史來歷
中文名稱
社旗縣
外文名稱
SheQi County
別 名
賒店、賒旗
行政區類別
縣級
所屬地區
中國·河南·南陽
下轄地區
賒店鎮、橋頭鎮、饒良鎮等15個鄉鎮
政府駐地
南陽市社旗縣西山貨街1號
電話區號
(+86)0377
郵政區碼
473300
地理位置
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
面 積
120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