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肯德基門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呢
學名說實話官方真沒下定義,這個時代發展太快了,新事物新名詞層出不窮。不過肯德基門之所以叫肯德基門,是因為肯德基進入中國的時候帶進來的款式,以後都俗稱肯德基門了,這種門的密封、安全性都很高。
Ⅱ 德勝門名字的由來
德勝門,位於內城北垣西側,現在的德勝門立交橋南端,距今應有500年歷史了。老德勝門城樓和安定門城樓略同,面闊五間,連廊面寬31.5米,進深三間,連廊深16.8米,連城台通高36米。 明洪武元年,明軍攻入元大都城,改稱北平府,同年將北垣西側門「健德門」改為「德勝門」。洪武四年,明朝改建北平城垣,拆除了舊北垣及老德勝門、安定門及東垣北端之光熙門、西垣北端之肅清門,將新築北垣加寬加高,西側門仍稱「德勝門」,並修建城樓、瓮城、箭樓、閘樓。 元朝末年,大將軍徐達率領軍隊攻破了元朝的大都城(北京),元順帝從都城北面的健德門逃走,元朝從此滅亡。為了紀念明軍取得的勝利,徐達便把健德門改稱「德勝門」,也叫「得勝門」。明清兩朝,德勝門專門用作行走兵車,凡對外用兵,均從德勝門出征。 「出兵德勝門」也是為了討個吉利。明代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首領也先率鐵騎進攻北京,兵部尚書於謙統軍22萬人,在北京九門布防,與瓦剌軍激戰五晝夜,大獲全勝,這就是著名的「北京保衛戰」。在德勝門保衛戰中,明軍神機營的火炮打死了號稱「鐵頸元帥」的也先的弟弟平章孛羅卯那孩。此後,北京人就認為德勝門是出兵打仗的吉祥之地,凡出兵打仗就都從這里出城。清代康熙皇帝的十四子胤禎奉旨西征的時候就是從德勝門出發的,以期旗開得勝。當年出城之後,他向著德勝門叩首,祈求凱旋。 實際上,從德勝門出兵勝敗都有。崇禎十七年,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檢派吏部右侍郎李建泰帶兵出德勝門去打李自成的起義軍。軍隊剛走到涿州,迎頭碰上闖王的部隊。兵士不戰而退,李自成的大軍乘勝追擊,打下了北京城。朱由檢見大勢已去,只好在景山「煤山」的一棵歪脖樹上上吊。
Ⅲ 地方名字的由來
關於這一地名的由來,有兩種「版本」。
一是說「九棵樹」在清代時形成村落,最初只有趙、張、金、苗四姓,因該村位於進出通州城的大道旁,從村口至舊城南門的路邊共植有九十九棵樹,所以被稱為「九十九棵樹村」,後來人們覺得「九十九棵樹村」叫著繞口,就簡稱為「九棵樹」。
二是說早年間「九棵樹」附近曾有九棵高大的楊樹(另一說為槐樹),形成村落後以樹稱地名為「九棵樹」。
相傳,這九棵樹下有一口水井,人們常在樹下乘涼。有一次乾隆皇帝微服私訪路過此地並在樹下乘涼。隨從還從樹下的水井中打上水來,讓他喝了。當乾隆喝完水後,頓感涼爽,便即興賜予此井為「瓊池」,並將為他遮陽的九棵楊樹封為「九君樹」。但人們覺得這個名字過於文雅,便直接稱「九棵樹」,村名也因此而得。
這兩種說法,前者更為可信,1992年出版的《通縣地名志》有此記載,而後者只是民間傳說,不足為信。
九棵樹的今生
北京市通州區地鐵八通線經過站點。有一小區,名為:九棵樹家園。
途徑公交車:372;372;668;668;938;938;938空;938空;938空;938空;938支;938支;938支1;938支1;938支5;938支5;976支;976支;通州10;通州10;通州13;通州13;通州14;通州20;通州20;通州21;通州21;通州22;通州22;通州25;通州7
Ⅳ 古代城門名稱的由來
1、根據方位命名:西直門、東直門
2、宣傳教化的寓意:崇文門、宣武門
3、祈求福祉:永寧門、天安門、地安門
3、紀念意義:勿幕門
附:西安城牆18座城門的名稱與由來
含光門 唐長安皇城南城牆偏西,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封閉了西門洞,保留了東門洞,北宋以後全部封閉。現含光門為雙門洞環島型交通,城門內為甜水井,城門外為含光路。
勿幕門 位於含光門與朱雀門之間。勿幕門又叫小南門,是民國時期新開辟的城門。1926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中陝西革命先烈 井勿幕先生而修。門內為四府街,門外為紅櫻路。
朱雀門 是唐皇城的正南門,因在四象中朱雀代表南方而得名。門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時,皇帝常在這里舉行慶典活動。現位於勿幕門(小南門)與永寧門(南門)之間,門內為大保吉巷,門外為朱雀大街。
永寧門 俗稱南門,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門中偏東的一座,叫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為永寧門。現永寧門為環島交通,門外有南門廣場,外接南關正街,門內為南大街。
文昌門 開於1986年,位於永寧門(南門)與和平門間。這里的城牆上建有魁星樓,是西安城牆上惟一與軍事防禦無關的設施。明清時的西安府學和孔廟建在今碑林博物館旁邊的城牆邊,魁星樓就建在相鄰的城牆之上,魁星樓下這座新辟的城門就被命名為文昌門。現城門內為柏樹林,城門外為文藝路。
和平門 開於1953年,位於文昌門與建國門間,表達了飽經戰亂的中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渴望。城門內為和平路,外為雁塔路,與火車站、大差市、大雁塔在一條軸線上。
建國門 是南城牆最東一門,開於建國後,為紀念新中國成立。門內道路為建國路,門外與環城南路為丁字路口。
尚武門 北城牆最西一門,俗稱小北門。開於建國後,與尚德門,尚勤門,尚儉門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習武健身、勤儉節約」(後述尚德門、尚勤門、尚儉門因同原因而得名)。城門內為西北三路,城門外為工農路。
安遠門 俗稱北門,明清後西安城的北城門。位於西安城南北中軸線上。安遠二字是繼承中原漢族朝廷對邊遠少數民族採取的懷柔安撫政策,希望邊遠少數民族對朝廷知恩歸順。現北門交通為環島,城門外是環城北路-隴海鐵路高架,道路為北關正街,門內道路為北大街。
尚德門 位於北城牆解放門西,開於建國後,現城門內為尚德路,城門外為火車站西盤道。
解放門 原名中正門,位於西安火車站正前,開於民國時期,1952年因擴建火車站廣場而拆除,成為西安城牆一豁口,2005年重新連接,使西安城牆全線貫通。城門內為解放路,城門外為火車站廣場。
尚儉門 位於北城牆解放門與尚勤門之間,開於建國後,城門內為尚儉路,城門外為火車站東盤道。
尚勤門 是北城牆最東一門,開於建國後,城門外與環城北路成丁字路口,城門內為尚勤路。
安定門 位於西城牆,俗稱西門,開於明清時期,「安定」二字暗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安定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城門內為西大街,門外為西關正街。
玉祥門 曾叫小西門,在西門以北。1926年,北洋軍閥劉鎮華率軍包圍西安8個月之久,致西安餓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當時的陝西省主席宋哲元為紀念馮玉祥將軍的歷史功績,特開此門,取名為玉祥門。玉祥門外有盤道廣場,西接大慶路,門內為蓮湖路。
長樂門 位於東城牆,俗稱東門,開於明清時期。因為國都位於西安的東面,「長樂」二字帶有祈祝大明江山長久歡樂,萬年不衰之意。門外道路為東關正街,門內為東大街。
中山門 又叫小東門,位於東城牆朝陽門與長樂門之間。1926年初在馮玉祥倡議下開辟此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而得名。城門內為東新街,城門與環城東路成丁字路口。
朝陽門 東城牆最北一門,開辟於建國後,得名因這座城門朝東向陽,是每天第一個見到陽光的城門,城門內為東五路,門外為長樂路。
Ⅳ 地方名的來歷
一、地名起源分析
地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人類創造語言的遠古時代,但由於當時還沒有產生文字,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可資我們探索,因此我們無法對此作出詳細的描述。不過我們可以從最早的文字記載中得到某些啟發,從人類的思維規律作出某些推理,並從至今仍處於原始社會狀態的部落的個案調查材料中得到某些印證,從而對地名的起源作一粗略的、原則性的推論。
第一,產生地名的必要條件,一是語言的形成,這是地名起源的首要條件;二是人類對地理環境的認識。也就是說,地名來源於客觀存在,誕生於人類語言的產生和對地理知識的積累。
第二,地名的出現比文字的形成要早得多,早在文字出現以前,就已存在大量地名,當今世界上許多沒有文字的語言中存在令人難以置信的眾多地名這一事實,就是最好的證明。
第三,在地名產生之初,由於當時語言簡單,詞彙貧乏,人們認識水平低下,從語言本身的發展看,表示具體意義的名詞、動詞出現早,虛詞出現晚,由此我們可以推測,最早的原始地名只能是一些簡單的、粗糙的、以當時人們常見現象和事物命名的相當於專名的語言代號,概括性的通名還不可能產生。
第四,從遠古時代人類生存的環境分析,當時人類還沒有固定的居民點,更沒有行政區劃,人們在最原始的採集、狩獵、捕撈等經濟活動中,必須與周圍的山、峰、丘、嶺、谷、河、湖、江、海等自然地理實體打交道,因此最早出現的是與當時人類生存環境密切相關的山、水、土壤、島嶼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其後出現道路、居民點、行政區名稱。據有關專家研究,《說文解字》收錄的專用水名、阜名(山名)、邑名(居民點名)就達400個,佔全書總字數的5%左右,可見山、水地名在古老地名中的比重和地位。
第五,原始地名只有音和義,沒有形,更沒有時、位、類的概念。經現代考古發掘發現,人類在文字形成前,曾經歷圖畫記事這一歷史階段,後又發展到簡單的圖形符號記事階段,前者相當於舊石器時代,後者相當於新石器時代。在上述時期,存在用圖畫和圖形符號表示地理實體的現象,可被視為最早的有形地名。
第六,文字出現以後,人們開始以文字的形式將口語地名記錄下來,使地名有條件得以迅速傳播和積累。
至此,地名具備了音、義、形3個最基本的要素,標志地名進入成熟發展階段。中國到殷商時代,漢字基本形成,現有甲骨文卜辭所記載的地名至少在500個以上,准確地記錄了我國早期地名的真實面貌。
二、地名演變規律
地名是人類生產活動社會化的結果,社會的發展必然促使地名的演變發展。根據古今中外幾千年的地名發展進程分析,地名的演變規律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點:
(一)單字地名由興到衰直至趨向消亡
從卜辭等古籍記載的地名看,中國早期的地名大多數為單字地名。至春秋戰國,單字地名發展到巔峰,形成先秦地名以單名為主的時代特徵。需要指出的是,在卜辭等古籍中也有不少雙音節地名,一部分是邯鄲、昆侖、昆吾等聯綿字,是不可分的單純詞,可能是採用某種聲音和所指稱的地方任意地、偶然地組合成詞,更多的是以單名為基礎,再加上方位詞、形容詞等組成。如由表示部族的「方」演變出來的鬼方、邛方、羌方、夷方、土方、刑方、人方、危方、基方等,由表示高丘的「京」延伸出來的義京、弘京等,其他的如西洹、大邑、唐邑、亳土等。秦、漢以後,我國單字地名漸趨消亡,地名命名多為雙音節詞,這種趨勢與語言發展相同步。
通過利用雙音節詞分化同音字的手段,避免了大量重名和同音地名造成的混亂。由此可見,單字地名由興到衰趨向消亡,是地名發展、演變的必然趨勢之一,是地名從簡單到復雜這一規律在漢字地名上的表現,也是地名數量增加、類別增多對地名命名的客觀要求。單字地名趨向消亡的趨勢,不僅反映在整條地名上,也反映在專名上。以縣級以上政區地名為例,1978年底全國共有164個專名為單字的縣市,1998年底則降為113個 ,這種趨勢還將繼續下去。
(二)通名的形成、完善到必不可少
原始地名沒有通名的概念。從中國的情況看,卜辭等古籍記載的早期地名還沒有專門的通名,但已開始產生通名的萌芽,即通過偏旁來反映地名的類別,形成中國早期地名以形符為通名的時代特色。如「洹」(huan)、「洛」、「灞」、「汜」(si)等,左旁「水」為通名,右旁為專名。又如「亳」(bo),上半部從「京」,即「人所謂絕高丘也」 ,為其通名部分,下半部得聲,為專名部分。再如「邗」(han)、「邢」、「郯」(tan)、「郜」(gao)、「郇」等,右旁從「邑」,表示居民點,為通名,左旁為專名。當然也有的地名在當時還未形成通名萌芽,如「盂」、「畫」等。
通名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發展認識的進一步深化,是地名發展演變的必然趨勢,標志著地名由簡到繁、由少到多的發展過程,是地名命名趨於成熟的象徵。早期的通名,人們多借用自身或動物的身體部位命名。如漢語有「口」(山口、河口、江口、海口、水口、三岔口、路口)、「鼻」(烏石鼻、鵝鑾鼻)、「頭」(山頭、水頭、瘦頭)、「頂」(山頂、壩頂、白雲頂)、「背」(鯉魚背、五老背)、「腰」(山腰)、「腳」(山腳)、「角」(沙頭角)等,類似的有「嘴」、「爪」、「面」、「尾」等,英語里也有相應的mouth、nose、head、top、ridge、foot等。
隨著地名數量的增加、地名命名領域的拓展、語言的豐富、人類認識事物的精細和深化,
Ⅵ 古代的門的名稱
1、板門
板門就是以板為門扇,它是不通透的實門,與隔扇門相對而言。板門的板大多為木質。棋盤門就是木質板門的一種。
2、實榻大門
板門的一種,它是一種安於中柱之間的板門,常用於宮殿、王府等較高等級的建築群入口處。宋代時的板門就專指「實榻大門」。實榻大門的具體形式是,其門心板與大邊一樣厚,因此整個門板顯得非常堅固、厚實。
3、棋盤門
也是板門的一種,它與實榻大門的做法有所不同。棋盤門是先用邊梃大框做成框架,而後再裝門板,在其上下抹頭之間用數根穿帶(木條之類的連接件)橫向連接門扇,形成方格狀,所以門扇看起來好似棋盤,因此稱為「棋盤門」。
4、屋宇式大門
屋宇式大門是大門中的主要形式,呈現為一座單獨的房屋建築形態,既是門又是屋。它是最為常見的一種大門形式,上自皇帝的宮室,下至普通百姓的住宅,都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它有兩種不同的形式,一是完全獨立的單體建築式「門屋」,一是倒座建築與出入口相結合的「門塾」。
5、金柱大門
金柱大門是北京四合院大門的一種,等級略低於廣亮大門。由於金柱大門的門扇裝在了中柱和外檐柱之間的外金柱位置上,因此,門扇外面的過道淺而門扇里邊的過道深。
此外,金柱大門的屋脊為平草屋脊,正脊兩端用雕刻花草的盤子和翹起的鼻子作裝飾。金柱大門門前的台階不似廣亮大門的台階兩邊有垂帶,而是前、左、右三面均為階梯,都可踩踏。
Ⅶ 三地門的地名由來
這里在日據時代稱為三地門,原本隸屬於高雄縣屏東區署,光復後行政地區重編時改稱為三地鄉,並且改由屏東縣管轄,直到一九九二年八月更名為三地門鄉。排灣語稱此地為「音斯笛摩兒」,意指霧台、三地門、瑪家三處山地鄉共同的進出門戶。不過早在清朝時期,漢人北移開墾階段,也曾有過「山豬毛」之稱呼。
Ⅷ 三門 得名的由來
三門灣口有萬金山、庵山、狗山,合稱三門山。
三山矗立海中,扼東海口岸,俗稱三門口。
從海上遙望,儼如三道門戶,三門灣與三門縣由此而得名。
Ⅸ 天下第一門名稱的由來
時光里,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