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漣水名字的由來

漣水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3-24 22:57:53

Ⅰ 江蘇淮安漣水梁姓的由來

《元和姓纂》雲:「今下邳有穀梁氏。」
秦朝時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下邳縣。東漢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北朝宋國時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其時轄地在今北至江蘇省新沂縣、邳縣,南至安徽省嘉山縣,東至江蘇省漣水縣、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帶。
後來穀梁復姓就慢慢演變成單姓谷或單姓梁了。
所以,江蘇淮安漣水梁姓是由古時下邳縣的古梁演變而來的。

Ⅱ 江蘇省名字的由來

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

江蘇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江蘇界於北緯30°45'-35°20',東經116°18'-121°57'之間,北接山東,東瀕黃海,東南與浙江和上海毗鄰,西接安徽,江蘇省總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

江蘇跨江濱海,湖泊眾多,地勢平坦,地貌由平原、水域、低山丘陵構成;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水系。江蘇省屬東亞季風氣候區,處在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過渡地帶,氣候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

(2)漣水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江蘇地形地貌: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陸地面積為103229.1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積佔比86.89%,達89706.03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1916.16平方千米,山地面積1606.98平方千米,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

江蘇是中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雲台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連雲港雲台山玉女峰為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5米。

Ⅲ 江蘇名字的由來

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蘇是《尚書.禹貢》所載九州中的徐、揚兩州的一部分。西周時分屬魯、宋、楚、吳等國。春秋戰國時分屬吳、宋、楚、越、齊等國。秦代屬九江、會稽、彰、泗水及東海等郡的一部分。漢代分屬揚州、徐州刺史部。隋開皇年間設蘇州、揚州、徐州。大業年間改為吳、毗陵、丹陽、江都、下邱、彭城、東海諸郡。唐初分屬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時屬江南東路、兩浙路、淮南東路和京東西路。南宋時,淮北屬金。元代分屬江浙、河南二行中書省。明代江蘇與安徽同屬應天府,直隸南京。清初屬於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太平天國先後設江南省、天浦省、蘇福省。民國17年(1928年),南京為特別市。解放後,設蘇南、蘇北兩個行政公署區,南京為中央人民政府直轄市。1953年合並,成立江蘇省,省會南京。

答題辛苦,幫忙點下【採納回答】,謝謝!!

Ⅳ 響水名字由來

水是人類生存的命脈。遠古之人,依水而居,逐步繁衍。從歷史地理發展可看出:兩山之間有大川,兩川之間有大山,有高山必有河流,有河流就有人居,有人居就有流通,有流通漸成城鎮。許多城鎮的名稱由此而多帶水字,江蘇的蘇北地區縣(市)名帶水情況尤為普遍。這正是地名學中和水利史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現象。

蘇北的縣(市)名稱由來一般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以水直接命名的:

響水,1966年建縣,因縣城駐響水鎮,濱臨灌河,河床深闊,潮水漲落時水位落差大,支流匯入跌水聲轟響,故名響水。

沛縣,古代為沛澤,秦王政24年(公元前223年)置沛縣。

新沂,1949年析置,名曰新安,治所位於總沭河右岸的新安鎮。新沂河工程完成後,1952年9月更名新沂縣。

灌雲,1912年建縣,因境內南有大川灌河,北有雲台山,定名灌雲。

灌南,全境屬於灌河流域,且位於灌雲縣之南,故名灌南。

漣水,因水得名,漢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置淮浦縣,因位於淮河之濱。隋開皇五年(585年)因縣境有漣河(又名漣水,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漣水。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升漣水縣為安東州,後廢州為縣,因與遼寧省安東同名,1914年仍名漣水縣。

淮陰,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置縣,因其治所位於淮河南岸(今淮陰縣碼頭鎮附近)取古語水之南為陰命名淮陰。歷史上行政區劃幾經變遷,名稱也多有變更。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於淮陰北境置清河軍,三年後地入元,改清河縣,因其治所位於大清河(泗水過泗陽三岔分兩支,一曰大清河,一曰小清河)口得名。此後數百年中,淮陰故城受洪水威脅,日益荒涼。清乾隆27年(1762年)縣治遷清江浦。因與河北省清河縣同名,1914年復改名淮陰。

沭陽,位於沭水北岸而得名。古有厚丘、建陵、陰平、下城、臨查、懷文、服武等名,東魏武定7年(549年)設沭陽郡,北周建德7年(578年)改沭陽縣沿用至今。

泗陽,古為 猶國地,漢元鼎元年(前116年)置泗陽縣,因位於泗水北岸而得名。古泗水由成子窪入淮河,泗陽城位於今新袁鄉東境於泗水北岸。北宋時,把這"夾岸桃花無雜樹,良田桑竹果香湖"的地方改為桃源縣,1914年,因與湖南桃源同名,復稱泗陽縣。

泗洪縣,古為徐國地,又歷經虹鄉、虹縣、虹州的變遷,1949年建縣,因境內有古泗州城(今江蘇淮河大橋西端,盱眙縣城淮河對岸)和洪澤湖,縣名取其首字為泗洪縣。

洪澤縣,1956年因湖置縣,因水得名。古代沒有洪澤湖,有破釜澗、白水塘、富陵湖、泥墩湖、萬家湖羅列淮河右側,隋大業12年(616年)煬帝楊廣游幸江都,道以破釜澗,久旱遇雨,改名洪澤浦,洪澤之名始見記載。

金湖縣,1960年4月置縣。境內湖泊眾多,界首湖古名津湖,且境內有大、小金溝,取名金湖。

射陽縣,1949年3月建射陽縣,因其境內有射陽河並處於該河的海口而得名。亦說公元前201年劉邦曾於射陽湖(今寶應、淮安、建湖縣境)北置射陽候國,惠帝3年(前192年)國除改射陽縣,今沿用古名。

邗江縣,1956年置縣,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進中原與齊魯爭霸,"城邗、溝通江淮",自蜀崗腳下開邗溝至末口入淮,名邗溝(又名邗江、韓江)縣,因水得名。

二是因地處江湖河海之濱而定名的:

東海,秦時名朐縣,屬郯郡,劉邦改郯郡為東海郡,因東臨大海而得名。南北朝宋泰始7年(471年)始設東海縣。

濱海,因縣境濱臨黃海而得名。濱海成陸較晚,黃河奪淮以前,海岸在響水縣西境雲梯關,濱海為水域,黃河奪河以後,海岸線向東延伸60多公里,1949年11月建縣。

建湖:1941年9月建縣,初名建陽縣,因境內有鎮名建陽而得名。後因與福建省建陽縣重名,又因縣治設在湖垛鎮(今建湖鎮),於1951年7月更名建湖縣。湖垛鎮因居射陽湖東部,西塘河西流淤積成一土垛,長約3里,故名湖垛,1966年改為建湖鎮。

江都,公元前209年,項羽率江東八千弟子兵渡江至廣陵,憑"江"而都,故名江都。

揚州,"州界多水,水揚波"故名揚州。

靖江,明成化7年(1471年)置縣,因地處江海門戶,"捍衛全吳,屹然重鎮",故名靖江。

如皋,東晉義熙7年(411年)建如皋縣。據《太平寰宇記》載:"縣西北五十步,有如皋港,港側有如皋村,縣因以為名"。如:往也,皋:水邊的高地,如皋南臨長江,為長江邊的高地。

東台,建縣於清乾隆33年(1768年)。古代,東台地區時陸時海,為一片澤地,范公堤建成後,堤西為里下河地區,以東在黃河奪淮後,泥沙沉積,自西向東看,為較高且平坦的地勢,故名東台。

通州,南北朝時為長江口的一個沙洲,名壺豆洲,後改為胡豆洲。五代時取"海疆平靜"之意,稱靜海鎮,後周顯德4年(958年)建城,稱靜海軍,後改通州,意為水上交通方便。民國初廢州立縣,並為區別於河北(今屬北京郊區)通州,稱南通縣。

海門,後周顯德4年(958年)設縣,意為江海門戶。

啟東,漢以前這里是江口海域,唐初江口漲出東洲和布洲,五代屬海門縣,元至正中至清熙初,又為大海風潮所毀,今通呂公路以南部分都淪為大海,雍正乾隆以後,又逐漸復為桑田,後沙洲漸漲,與大陸相連,並逐漸向東延伸,1928年設縣,有"啟吾東疆"之意,便名啟東。

江浦:明洪武9年(1376年)置江浦縣,浦,水邊。"大江限其前,滁河控其後,崇山峻嶺亘其中,為水陸要沖,金陵門戶"。或謂"京都拱衛",朱洪武劃置江浦就是為加強京城防衛。

三是因洪水常泛祈求安寧而定名的:

睢寧,古為取濾國地,公元前202年劉邦時置睢陵縣。後幾經變遷,曾名北陵、凌、晉陵、取濾等縣。濉水古為泗水支流,經取濾至宿遷的小洋口入泗。漢初為黃河犯淮時所淤,群眾長期顛沛流離,此後600年無縣,金興定2年(1218年)恢復縣制,定名"睢寧",祈求"濉水不再為患,生活安寧"。

淮安,秦為淮陰縣地,漢元狩6年(前117年)析置射陽縣,此為淮安建縣之始,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山陽郡、山陽縣,治所在今淮安城,位於淮河山陽灣的南岸,邗溝入淮口(古稱末口),隋初廢郡置楚州。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楚州軍民不堪官府壓迫,起義反抗,火燒州城。遂將山陽改名淮安,祈求淮地安寧之意。無代仍名山陽縣,1912年因與陝西省山陽縣同名,復稱淮安縣。

阜寧城原名廟灣,因地處射陽河灣道處,其北岸有真武廟,故名廟灣。明萬曆23年(1595年)築廟灣城防倭寇侵犯,因城位於射陽河左(北)岸,據"左埠右邑"之說,稱之謂埠,清雍正9年(1731年)取其土埠安寧之意,改廟灣為阜寧。

海安,東晉義熙7年(411年)設寧海縣,唐景龍2年(708年)置海安縣,取"大海不揚波,海水永不泛濫"之意。

四是縣名雖不帶水但與水有某種聯系的:

鹽城,始建於西漢元狩四年(前119年),因漢初這里已"煮海(鹽)利興,穿渠通運",故名鹽瀆(瀆:水道;溝瀆)東晉義熙7年(411年)改為鹽城。

盱眙,秦置盱眙縣,許慎《說文解字》:"張目為盱,舉目為眙",因縣治所設在聖人山上(今盱眙城以北20里),登山臨淮,可以登遠眺淮河風光。

宿遷,春秋時為 猶、鍾吾兩個小國地,秦實施郡縣制,分屬下相、凌縣,西漢時廢凌縣存下相,因治所在相水下游的相水傍(今宿遷雙庄以東的古城),故名下相。後為水所淹。東晉義熙元年(405年)改下相為宿豫,治所設置於今泗陽縣鄭樓鄉古城村在泗水邊。為管理泗水漕運,北周宣政元年(578年)設泗州,治所設於宿豫縣城,據《無和郡縣志》:唐開元23年(735年),州、縣治為泗水所淹,且汴河漕運已漸漸代替了泗水,泗州治向南遷至汴河口的臨淮縣,與盱眙隔淮相望(在今盱眙縣淮河鄉城根村,江蘇淮河大橋西端)。宿豫縣也因之遷至今宿遷附近的泗水邊,"界於徐、泗二洲距離相等之處"。20多年以後,於唐寶慶元年(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豫為宿遷。元陳孚有《古宿遷》詩二首:"淮水東流古宿遷,荒效千里絕人煙,征衫不脫夜無寐,舟在西風亂荻邊"。"日落狐鳴野草黃,雁飛無數水茫茫,疏星野火寒沙上,知是何年古戰場?"由是可知,宿遷的遷城,與水有關,並非附會之說。

Ⅳ 淮安一些地名的由來

夏商周時期

市境已獲相當程度的開發,「交通灌溉之利甲於全國」,既有邗溝(即淮揚運河)溝通江、淮,又有陸上幹道—善道通達南北,故成為春秋戰國列強爭奪的重要地區,先後為吳、越、楚所有。

秦漢時期

秦統一六國後,推行郡縣制。市境始置縣邑有淮陰(今淮陰區碼頭鎮)、盱眙(今盱眙縣城北)、東陽(今盱眙縣馬壩)。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淮安人民蜂起響應。著名軍事家韓信即於此時仗劍從戎,立下赫赫戰功。西漢年間,市境又增置淮浦(今漣水縣西)、射陽(今楚州區東南)、富陵(今洪澤湖中)等縣。秦漢時期,境內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灌溉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東漢末年廣陵太守陳登築高家堰(今洪澤湖大堤)30里,遏淮河洪水,保護農田,並修破釜塘灌溉農田。鐵制農具和牛耕也得到推廣,故雖迭經戰亂農業生產仍有較大發展。同時交通運輸也有改善。秦始皇修築的馳道自境內穿過,陳登則築邗溝西道,使江淮交通更便捷。由此,承平之年,境內手工業和商業比較繁榮,文化也發展到較高水平,漢代興起家學和私學,並涌現出一批文學大家,如漢賦大家枚乘、枚皋父子,「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

魏晉南北朝時期

市境長期處於戰爭和對峙的前沿。長年戰亂帶來的是「江淮之間,赤地千里」的凄慘景象,經濟和文化遭到嚴重破壞。值得一提的是,南齊永明七年(489年),割直瀆、破釜以東,淮陰鎮下流雜100戶置淮安縣,「淮安」之名始見。

隋唐五代時期

境內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經濟得以持續發展和重新繁榮。其間大運河的開鑿和淮北鹽場的建灘對市境的繁榮產生了巨大的作用。隋大業年間,自洛陽至揚州的漕運(供給皇糧的水上運輸)要道——大運河鑿成,境內則成為漕運重要孔道。自隋至清末,朝廷一直在淮安設置官署,委派大員掌管、督辦漕運。唐初,漣水成為全國四大鹽場之一。為運銷淮鹽,垂拱年間開運鹽河,淮安鹽運又興。楚州(治今楚州淮城)、泗州(治今盱眙縣城對岸)成為運河沿線的兩座名城,其中楚州被白居易譽為「淮水東南第一州」。

宋元時期

北宋年間,境內較為太平,漕運、鹽運得到進一步發展。政府鼓勵墾殖,修復和增建灌溉設施,引進推廣「占城稻」。「黃柑紫蟹見江海,紅稻白魚飽兒女」,正是這一時期的生動寫照。南宋和金、元對峙時期,市境再度成為前線,遭受兵火的長期荼毒。經歷長期戰亂,市境一片凄涼。而由黃河奪淮帶來的頻繁水災,又使市境雪上加霜,益加蕭條。宋元時期,境內文化在太平之年有所發展,府、州、縣學普遍建立,受教育者增多。文化名人也頗多,如著名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的張耒,主修《奉元歷》的著名盲人天文歷算家衛朴,開明清寫意畫先河的著名畫家龔開,《畫鑒》作者、著名書畫鑒賞家和理論家湯卮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盱眙第一山的宋元題刻,其中不乏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兆頁等大家的珍品。

明清時期

境內置淮安府。明永樂年間,淮安漕運又興,清江浦開始興起。明中葉以後,黃河全流奪淮,境內水患愈演愈烈,農業衰落,魚米之鄉的盛景不再。明清兩朝都委派大員駐淮治河。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驛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與揚州、蘇州、杭州並稱運河線上的「四大都市」。兩淮城市的繁華,帶來了人文薈萃的局面。明清兩朝僅山陽(今楚州)一縣就有進士200餘人,河下鎮還出了狀元、榜眼、探花,留下「河下三鼎甲」的佳話。這里還產生了《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著名經學大師閻若璩,「揚州八怪」之一的花鳥畫家邊壽民,中醫四大經典之一《溫病條辨》的作者吳鞠通等一批名人。

民國時期

淮安府撤銷,市境大部始屬淮揚道,後屬淮陰行政督察區。境內漕、鹽、河、榷之利皆失,進一步衰微。而長年戰亂又給剛剛興起的近代交通運輸業和工礦業以沉重打擊。中國共產黨組織於1927年成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境內成為重要的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共中央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中共中央華中分局、華中軍區、蘇皖邊區政府等都曾駐節境內,劉少奇、陳毅、黃克誠、彭雪楓、鄧子恢、羅炳輝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人民軍隊高級將領都曾在此戰斗過。淮安人民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建立了巨大功勛。1948年12月,市境全部解放。1949年5月,成立淮陰專區。

建國後

幾經調整,至1971年今市境始全屬淮陰專區。1983年,淮陰專區改為淮陰市。1987年,轄縣淮安、宿遷改為縣級市。1996年8月,宿遷、泗陽、沭陽、泗洪四縣(市)從淮陰市析出,成立地級宿遷市,同時灌南縣劃歸連雲港市。2001年2月,淮陰市更名為淮安市,原縣級淮安市改為淮安市楚州區,原淮陰縣改為淮安市淮陰區。

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

Ⅵ 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這邊趙姓的來源於哪

趙氏有四個來源(見下文),現在漣水的趙氏支別之多之亂,宗堂幾無可查。從趙氏的郡望來看,漣水趙氏來源於秦:
下邳郡:秦朝時期在今江蘇睢寧西北一帶設下邳縣。東漢朝永平十五年(壬申,公元72年)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南北朝宋國時期改為下邳郡,治所在下邳(今江蘇睢寧),其時轄地在今北至江蘇省新沂縣、邳縣,南至安徽省嘉山縣,東至江蘇省漣水縣、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帶。東晉時期轄地在今江蘇省睢寧市、邳州市一帶地區。大金國移睢寧到西北古邳鎮。明朝時期廢黜。

第一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少暤(昊)金天氏後裔伯益的後代得姓始祖造父,屬於以氏族圖騰為氏。
⑴.趙氏血緣始祖為少暤(昊)氏:
鳥夷族為趙氏的先祖氏族。鴂,又稱伯趙鳥、伯勞鳥,是趙氏民族的鳥圖騰,其地望在趙邑(今山西洪洞)。趙是少暤(昊)氏的後裔伯益的後代。伯益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賢人,他能調訓鳥獸,深曉火的用途,使鳥夷族的畜牧遷徙生活進入農耕定居生活,因此而繼承了少暤(昊)氏的嬴姓,很得舜的欣賞,並將女兒嫁給他,禹曾想將王位禪讓於他,可惜未能遂願。伯趙就是伯勞鳥,是遠古主掌司至、通報節氣變化的官員,史籍《左傳》里說:「伯趙,伯勞也。以夏至鳴,冬至止。此鳥以夏至來鳴,冬至止去,故以名官,使之主二至也。」在古籍《詩經》里也記述:「七月鳴鴂」,就是說:七月到了,伯趙這種鳥就開始鳴啼了。
伯趙有兩個含義:其一,伯趙即伯勞鳥,是一種於七月定期鳴啼,冬至時即止聲的候鳥,比麻雀體形大一些,性情兇猛,能夠獵殺比自己體形還大的田鼠、喜鵲、烏鴉等。其二,伯趙是上古時期部落或國家中負責主掌司天、通報節氣變化的官員。
少暤金天氏,為中國上古時代「法度量,調氣律,行二十有八宿」的創始人,為人類天文歷法之父。史籍《帝王世紀》說少嗥氏「有鳳鳥之瑞,以鳥紀官。」這樣,以伯趙為氏族圖騰的趙氏氏族,其首領也就擔任了主掌報「夏至、冬至」兩節氣的官員。鳥夷族除其首領少暤、皋陶、伯益三個部族,都以玄鳥而演化的鳳凰為圖騰,少暤是鳥夷族的第一位傑出的首領,也就是趙氏的血緣始祖。
少暤為中國歷史傳說中的上古「五帝」之一。在中國的文史古籍中,有關少暤的記載非常多。史籍《史記�6�1五帝本紀》中記載,少暤是黃帝之子青陽,又名玄囂。學者何光岳經考證研究後認為:少暤是鳥夷族人的始祖,而鳥夷族人以玄鳥為圖騰,並因此而轉化為對鳳凰的崇拜。古時的玄鳥即是燕子,在中國的上古語言之中,玄鳥就是嬴,而嬴即是燕,嬴與燕二字是相通的。因此,說少暤是嬴姓,基本合乎歷史事實。
少暤是中國歷史上傳說中的原始手工業與金屬製造業和金屬制器使用的創始人。此外,少暤還是傳說中上古時代原始音樂的發明人。少暤是其名,金天氏為其號。由於少暤是以金德居於五帝之一,故曰金天氏的名號之中有「金」。
少暤的地望在北方燕山一帶。據史籍《通典》記載:「北辰為暤宗。」意思是說北方的星辰是以暤作眾氏族的宗主,即少暤是眾鳥夷族部落的領袖。據史籍《帝王世紀》中記載:少暤「作樂曰九淵」。所說九淵又稱大淵,即為現今的渤海地區;因少暤所領導的鳥夷族人當時居於渤海,少暤故而作九淵樂曲,歌頌自己的故鄉。此後,少暤帶領鳥夷部落南遷至山東南部。據史籍《路史�6�1注》引休子雲:「少暤生於稚華之野。」稚華在今河北省鹽山縣東南部一帶。後率眾鳥夷族人南遷,「邑於窮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而謂之窮桑帝」。窮桑和曲阜都在今山東省曲阜市。
⑵.受姓始祖為造父:
鳥夷族的第三位傑出的首領伯益與玉女所生的長子為鳥俗氏大廉,鳥俗氏繼承部落首領之位時,夏朝還國事太平。鳥俗氏大廉的長子名叫費昌。而當費昌繼承部落首領之位時,正是夏桀當政之際。在夏桀當政時,朝廷大臣們幾乎都在荒淫無度、奢侈腐朽中生活。一些關心江山社稷、敢於直諫的大臣,或被莫須有的罪名治罪,或被貶官革職,廣大國民遭受的剝削和壓迫越來越嚴重和殘酷,夏王朝的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日益尖銳。面對人民群眾日益高漲的反抗情緒,費昌為夏王朝的前途十分擔憂,於是冒著被砍頭的危險,多次向夏桀進諫,勸其儉奢華、輕賦稅,減輕人民的負擔,以緩和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但荒淫無道的夏桀不但不聽其勸告,反而認為費昌是在收買人心,圖謀不軌,於是暗中下令將費昌入獄待斬。費昌事先得報,舉家逃到了正在匯集天下英雄、商討滅夏大事的商國。
在夏桀統治的後期,夏朝的天下已開始分崩離析,朝廷的政令不通,各路諸侯各自為政,互相侵伐。而定居在亳地(今河南商丘)的商湯卻治政有方,國事興旺。商湯委任賢人伊尹為相,委以國政,征服了與商為敵的葛部落(今河南寧陵),並先後滅掉了韋部落(今河南滑縣)、顧部落(今河南范縣)兩個諸侯,又滅了昆吾氏部落(今河南濮陽),之後開始舉兵西向,准備與夏桀爭奪天下。費昌就是在這種形勢之下,避難逃到了正處於旭日東升之勢的商國。
費昌是當時頗有聲望的一位賢臣,伊尹早就建議商湯與其聯系,以便削弱夏桀身邊的力量,今見費昌避難本國,商湯與伊尹都無比高興,於是立即召費昌入宮,三人連夜商討滅夏桀的大事。據史籍《史記�6�1秦本紀》記載:費昌「為湯御」,即指費昌充當了商滅夏的開路先鋒。費昌統兵伐夏,夏兵多於戰前倒戈,商兵勢如破竹,夏桀只得親自統兵迎戰。最後費昌「敗桀於鳴條」(今山西運城安邑鎮),為商朝的建立立下了顯赫戰功。
從商湯開國直至商朝第九代王太戊帝,費昌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國,故嬴姓多顯,遂為諸侯」,其子孫後代,「或在中國,或在夷狄」,遍布於九州之地。費昌之子中衍,為帝大戊御。其孫名中潏,任商朝西戎(今甘肅)守土官。中潏有子蜚廉,蜚廉善跑,其子惡來力大如牛,父子二人頗得商紂王的器重。紂王憑借蜚廉父子二人之力,坐穩王位後,即行暴政,舉國上下怨聲載道。蜚廉知紂王無道,必無善果,於是借口為紂王尋找神石棺而離開京城,隨後隱居於霍太山(今太岳山,山西霍縣)。惡來因為是紂王的貼身護衛統領,故而未能走脫。後來周武王伐紂,惡來盡職而殉身。惡來的後代由蜚廉撫恤養大,逐漸繁衍成日後強大的秦族,仍繼承舜帝賜給遠祖伯益之姓「嬴」。
由於蜚廉退隱霍太山,因而避免了戰爭之禍,並喜添一子,取名季勝。季勝有子名孟增,自幼聰明過人,對商朝的甲骨文造詣頗深,因而「幸於周成王」,被周成王召入宮內,當上了講學的太學士。不久孟增就得到了周成王的嘉獎,被賜封於皋狼(今山西、陝西兩省交界處河套地區)。孟增以地名顯貴,被周成王賜名皋狼。皋狼有子名衡父,衡父有子名造父。造父得信於周穆王,並因功受賜趙城(今山西洪洞),由此而得姓為趙氏。可見,趙氏的受姓始祖造父,正是周穆王的親近車御,並因此而受賜趙城,並獲得趙氏。
造父是少暤的十三世孫。造父因承襲祖父孟增皋狼的功德而成為周穆王的親信隨臣。造父與周穆王歲數相近,並又有共同的喜好,都喜愛收養天下的名馬,擅長狩獵。周穆王於是封造父為御馬官,專管天子車輿。
一日,造父游潼關馬市,發現了六匹毛色無雜的駿馬。其時周天子的車乘為八匹駿馬,並且須品種統一,毛色一致。造父在馬市上轉了一天,直到得知這種駿馬在潼關東南山中的桃林地方還可以找到,就毫不遲疑地買下了這六匹駿馬,並親自深入東南山桃林去找尋同一毛色的駿馬。據史籍《史記�6�1趙世家》記載:桃林之地,「廣闊三百里」,那裡樹木參天,遮天蔽日,要想捕獲千里駿馬,談何容易。造父在三百里桃林之中,風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闖虎穴之溝,終於獲得同一毛色的千里駿馬兩匹。造父將所得之八匹千里駿馬送給周穆王。周穆王萬分喜悅,立刻更換新輿,並賜造父深入桃林親自捕獲的兩匹千里駿馬名為「驊騮」、「驪耳」。從此以後,「驊騮」「驪耳」就成為贊美千里駿馬的代名詞。
周穆王自從換了新車輿後,喜歡得不得了,對造父更是倍加寵愛。一日,周穆王召造父與自己同乘,出都城豐鎬(今陝西西安)縱馬西向,八匹千里駿馬如騰雲駕霧,不一會就將隨行的衛隊遠遠地甩在身後。周穆王和造父君臣二人,乘興揚鞭催馬,不出半日就來到了西域。兩人第一次來到西域,見地廣人稀,山川壯麗,景色古樸,大大異於關中;加之珍獸猛禽遍地,激起了他們射獵之心。君臣二人追禽趕獸,好不得意;所乘千里駿馬又十分貼近人意,真乃隨心所欲,意到車到,心想事成。不出一刻,車輿上就堆滿了射獵的珍禽異獸。其時天色已晚,於是不講君臣之禮,二人並肩躺在車輿上,任憑千里駿馬在西域千里荒漠上馳騁。八匹千里駿馬將君臣二人送到了西域瑤池,主宰西域的西王母就住在這里。在史籍《史記�6�1趙世家》中記載:周穆王與造父得到了西王母的熱情款待,並在瑤池之上「與西王母觴」,三人對飲仙酒「作歌」,周穆王與造父都「樂之忘歸」。正在此時,傳來徐國(今江蘇泗洪)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著急,在這關鍵時刻,造父駕車日馳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鎬京,及時發兵打敗徐偃王,平定了叛亂。由於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將趙城之地(今山西洪洞)賜給他,自此以後,造父的後裔便以封邑為氏,稱為趙氏。
造父受周繆王(周穆王)恩賜,得趙城為邑,姓趙氏,下傳六世至奄父,名公仲,為周宣王近御,助「宣王中興」,趙氏初興。
第二個淵源: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
歷代帝王為了籠絡、褒獎臣屬,不但用慣常的封官加爵、賞賜錢財等手段,還通過欽賜姓氏來達到目的,這種情況在姓氏學中稱之為「改姓」。
宋朝皇帝對歸順的少數民族首領等賜姓趙,以示恩寵。北宋太宗時,居住在今寧夏、甘肅和陝西北部的黨項族拓拔部首領李繼捧和李繼遷先後歸順,朝廷分別賜姓名趙保忠和趙保吉。
宋神宗時,曾任命木榮為榮州(今四川榮縣)團練使,賜姓名趙思忠。宋哲宗時,河湟羌族隆贊(首領)青唐隴拶為河西軍節度使,任鄯州知府(今青海西寧),封武威郡公,並賜姓名趙懷德;其弟邦啐勿丁咓受賜姓名為趙懷義,任廊州團練使,並任湟州知府(今青海湟中)。
大遼政權的光祿卿馬植,本是燕國人,為遼國大族,因與大遼皇帝不睦,向宋朝廷透露了大遼政權的內部情況,並建議宋、金聯合滅遼。為此,宋徽宗賜他姓趙,名良嗣,先授秘書丞,不久升任為右文殿修撰,頗為寵信。後因事貶謫彬州,於貶所處死。
南宋初年,鮮卑族人宇文虛中圖謀救出被金朝擄去的宋徽宗、宋欽宗,因寡不敵眾被殺,南宋朝廷認為他忠勇可嘉,功在社稷,因而賜他姓趙。
自唐朝起,就有大批猶太人進入中國,尤以宋朝為最。他們有的從海路來,經江浙逐漸深入內地;有的從陸路來,經波斯、印度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原。宋朝時期猶太人向朝廷進貢西洋布,宋朝皇帝對他們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於是他們就在中國居住下來,後散居於開封、北京、杭州等地,尤以宋都汴梁(今河南開封)最多。猶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親賜,據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碑記,當時的猶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李、聶、金、張、左、白等十七姓(其中兩李、兩金、兩張系同族異姓)。明朝永樂年間,又有一位入中國籍的猶太醫生俺誠,以「奏聞有功,欽賜趙氏,授錦衣衛指揮,後升任浙江都指揮僉事」。清朝康熙年間福建漳南道按察司趙泱乘也是猶太人。
明太祖朱元璋對歸順的蒙古貴族尤為寬大優待,分別賜予漢族姓名以示褒揚。有個蒙古貴族其巴圖,受賜名叫趙忠美,他們後代也就姓趙了。
在中國古代,若一人受帝王賜予國姓,則舉族以為榮耀,全體家人乃至全族人均改姓國姓,這就極大地擴充了趙氏人口。
第三個淵源:源於冒姓,屬於因故改姓為氏。
歷史上因避禍、姻親、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的情況很多,這在姓氏學上稱之為「冒姓」。趙氏中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景。
如今河南省原陽縣城東南馬頭村有幾戶趙氏人家,每逢年節祭祖便合族集中,懸掛祖先畫像,鄭重參拜。但他們掛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像。相傳這幾家是明朝皇室後裔,明朝滅亡後,將原姓朱氏改為趙氏,隱名遷居此村。1983年殯葬村民趙永全時,在墓側掘出殘碑一通,上刻:「……祖乃大明之君,自崇禎皇帝失基,播遷於此。吾本姓朱,遂以趙為氏焉。」可惜的是,1942年日本侵略軍「掃盪」馬頭村時,這支趙氏祖先的譜籍、圖像均遭到戰火焚毀。
第四個淵源:源於各民族變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諸多民族在與漢民族交往過程中,逐漸融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將其原來的姓氏更改或融變為漢族習慣姓氏,這種情形在姓氏學上稱之為「變姓」。
元朝時有一個女真人姓術要甲,由於讀音被誤傳為「趙家」。元世祖忽必烈擢升其為官,詔書呼其為趙氏,他也就由此改姓趙,取名趙良弼,後來成為元朝名臣。
明朝時蒙古人阿勒楚爾古特,外祖父是女真人,姓兆齋氏,他從小在外祖父家長大,人們傳言他隨外祖父姓趙(兆齋與趙同音),他也就將錯就錯改姓為漢姓趙氏。
隨著歷史的發展,本為漢姓的趙氏,滿、蒙古、回、布依、苗、藏、阿昌、土家、朝鮮、瑤、壯、哈尼、德昂、佤、景頗、鄂倫春、錫伯、彝、白、傣等族中也有了趙氏。在古代匈奴人、唐朝時雲南白蠻部落、唐朝胖柯蠻等中也有趙氏。

趙姓各支始祖
趙令仲:譜稱宋太祖子燕王德昭五世孫,南宋乾道二年遷上虞縣孝義鄉,逝世後葬於西華里,為上虞趙氏始祖。
趙不抑:譜稱漢王元佐之後,建成炎中扈南遷,寓居上虞等慈寺,生有五子,幼子趙善信,居邑城南門楊巷橋墩,官歷車略院事。為楊巷趙氏始祖。
趙景發:趙不抑九世孫,元朝年間自上虞翦陽贅遷邑之鎮壓龍橋。
趙元佑:宋太宗長子,建炎南渡,裔孫占籍上虞等慈寺。趙元佐二十世孫趙天福,後改名趙淮,明朝中葉因遭牛山這變遷甑山。為上虞趙氏始祖。
趙孟伊:又名孟潮,宋元之際自台州寧海遷山陰華舍,為紹興趙氏始祖。
趙元份:宋太宗第四子。明洪武初自嵊縣贅遷山陰迎恩廂,為嵊縣趙氏始祖。
趙永思,明洪武初自嵊縣贅遷山陰迎恩廂,為越州趙氏始祖。
趙應麟:始祖趙志四,清康熙間自溧水石場村遷潤州,為潤州趙氏始祖。
趙子:宋建炎南渡,先居鎮壓江,繼遷丹徒大港鎮洪溪,為丹徒趙氏始祖。
趙元份:譜稱碧溪趙氏系出宋太宗子商王元份,建炎南渡,元份七世孫揚自鄭州遷於玉山,及孫蕃,再遷東里八都柳馬屋後,為玉山趙氏始祖。
趙孟堙:元泰定二年自浙江遷常州武進縣改成鄉西盍村,為武進趙氏始祖。
趙天佑:明朝末年自武進殷村遷張橋郡城青山門。
趙成九:世居泰邑趙家坊,於明末清初始由趙家坊遷延令何家莊,為延令趙氏始祖。
趙萬六:元季自諸暨銀治遷桐廬肅絳孝泉,為桐廬趙氏始祖。
趙士伸:南宋建炎三年自中原南遷福州長府連江縣東湖裡,為連江趙氏始祖。
趙由鏜:明季自臨安入贅會稽廿汴都謝氏,為西謝趙氏始祖。
趙不玷:南宋時自睦州遷浦陽仁杏巷,為浦陽趙氏始祖。
�8�0趙類四:元末自益陽八都槎塘徙居邑之井頭,為井頭趙氏始祖。
趙子玉:元至正間自湖北松滋縣仙樓鄉遷益陽書堂古李塘,為益陽趙氏始祖。
趙崇贊:南宋自越州山陰遷旌德興仁鄉三溪,為旌德趙氏始祖。
趙琳:明永樂間自山西洪洞縣棋盤街遷齊河縣桑園趙庄,為齊河趙氏始祖。
趙圭:明洪武初自山陰遷興化縣城北郭,五傳而開四房,為興化趙氏始祖。
趙普:族出北宋名相趙普後,普三世孫概自洛陽遷亳,為亳州始祖。五世孫趙期,建炎南渡,自亳居縉雲之雲塘,為雲塘趙氏始祖。
趙九思:宋元之際人,世居台州黃岩,子滸始自黃岩縣遷臨海逆溪。為臨海趙氏始祖。
趙同文:明季自丹徒大港遷潤城白馬坊淥水橋,為洪溪趙氏始祖。

Ⅶ 淮安漣水卜姓的由來

詩傳晉有夏;
畫題泥無身。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春秋末晉國學者卜商(即子夏),溫人。孔子弟子。為莒父宰。孔子死後,他到魏國講學。李克、吳起都是他的學生。相傳,《詩》、《春秋》等儒家經典,都是他傳授下來的。下聯典指明代畫家卜舜年,字孟碩,吳江人。明亡後,佯狂卒。臨歿之歲,人有乞其畫者,不署名,但題曰:「泥無身」。

崑山標望遠;
漣水發源長。
——佚名撰卜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崑山」,典指今江蘇省蘇州崑山,卜氏崑山一世祖卜士安,原籍蘇州府崑山縣人。下聯「漣水」,典指今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卜氏漣水一世祖卜士安,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任陝西西安府知府,占籍淮安府安東縣(今天的淮安市漣水縣)。其第三代卜玘和卜瑾在漣水各為產業繁衍後嗣。今江蘇省淮海地區之卜氏皆其後裔。

閱讀全文

與漣水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