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蜥蜴名字由來

蜥蜴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0 23:08:03

⑴ 蜥蜴叫它名字它能聽懂嗎

不能,但是有條件反射,比如巨蜥,你可以用吃東西的時候敲擊東西,以後它聽到敲擊聲就會知道有東西吃了!

⑵ 一種蜥蜴的名字

飛蜥(Flying Dragon)

生活在東南亞的一種小型蜥蜴,能利用像翅膀一樣的皮膚在樹與樹之間滑行。它們每隻能長到7英寸(約合18厘米)長,主要以螞蟻和其它小昆蟲為食。它們的「翅膀」從身體兩側伸出來,能使自身滑行大約30英尺(約合9米)遠。

⑶ 求一條西方的龍 就是大蜥蜴的那種龍的名字極其來歷

凱爾特龍,名字叫Y Ddraig Goch,發音:[ə ðraig gox],威爾士語的『紅龍』,是該民族的象徵。

(也就是如今威爾士國旗上的紅龍)

⑷ 蜥蜴的資料

蜥蜴
蜥蜴俗稱「四足蛇」,有人叫它「蛇舅母」。 蜥蜴與蛇有密切的親緣關系,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鱗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橫裂,雄性都有一對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種類),方骨可以活動,等等。
蜥蜴與蛇的區別
有人認為蜥蜴與蛇的區另在於蜥蜴有四隻足,而蛇沒有足。在一部分蟒科蛇類的泄殖肛孔兩側都可找到一對呈爪狀的後肢;而蛇蜥,在外形上連足的痕跡都找不到,人們常常把它們誤認為是蛇。
就外形上易於識別的特點,蜥蜴與蛇的區別是:
1.蜥蜴下頜骨的左右兩半以骨縫結合,不能活動,口不能張大。蛇的下頜骨左右兩半以韌帶相連,彼此間可拉開,這是蛇的口可以張得很大的原因之一。
2.蜥蜴一般具有四肢,即使四肢都退化無存的種類,其體內必有前肢帶(肩帶)的殘余。蛇一般不具四肢,即使有後肢殘余的種類,其體內也絕沒有前肢帶的殘余。
3.蜥蜴多具有活動的上眼瞼和下眼瞼,眼睛可以自由啟閉。蛇的上下眼瞼癒合為一透明的薄膜,罩在眼睛外面,看起來,蛇眼永遠是睜開的。
4.蜥蜴多數種類的舌頭都較寬大肥厚。蛇的舌頭都很細長,前端分叉甚深,基部位於鞘內,常通過口前端的缺刻處時伸時縮,藉以搜集外界(主要是食物)的「氣味」分子,送入鋤鼻器產生嗅覺。
5.蜥蜴一般都有外耳孔,即使沒有,也可從外表看出鼓膜的所在。蛇沒有外耳也沒有鼓膜,所以外表上看不出聽覺器官的痕跡。
6.蜥蜴的尾巴都較長,一般約等於(或僅略短於)頭體長,或為頭體長的2—3倍。蛇的尾巴相對較短,為體長的 1/2到1/4(即尾長佔全長的1/ 3—1/ 5)。
蜥蜴的類別及形態
蜥蜴與蛇的區別,如果從解剖結構詳細比較,還可以舉出一些。盡管它們二者有許多相異之處,但就動物界發展過程中有機結構的演化程度上來看,它們都處於同一發展階段,而且非常相近。所以當前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分類學家,都把它們共置於爬行綱下的有鱗目中,區別為兩個不同的亞目。
爬行綱 Class Reptilia
有鱗目 Qrder Squamata
蜥蜴亞目 Suborder Lacertilia 或 Sauria
蛇亞目 Suborder Smpentes或 Ophidia
Lacertilia與Serpentes是兩個拉丁字,Sauria與Ophidia是兩個希臘字。使用時,應該兩個拉丁字並用,或兩個希臘字並用,不可各用其一。
蜥蜴亞目在全世界約有6000種,分隸20科,已知我國有蜥蜴約150種,分隸以下8科。
1.壁虎科Gekkonidae包括各種壁虎、蜥虎、沙虎、瞼虎等。已知我國有10屬約30種,壁虎科中多種是與人類伴居生活的蜥蜴,它們體扁而輕,指、趾擴張,其下表面形成許多皮膚褶襞、由無數亞顯微結構的細毛構成,有粘附能力,善於在光滑的牆壁或天花板上爬行,於夜晚在燈光下活動捕吃昆蟲。
2.鬣蜥科 Agamidae包括各種鬣蜥、樹蜥、龍蜥、沙蜥等。已知我國有9屬約50種。這類蜥蜴多數的頸、背有較長鱗片構成頸鬣及背鬣。適應不同的生活方式,差別很大。例如樹蜥與龍蜥善於攀援,體輕,體表粗糙(鱗片尖出或起棱),四肢及指、趾均較細長,爪發達,尾具纏繞性.又如飛蜥的前後肢間有發達的皮膜,由幾對伸長的肋骨支持,形成「翅」,可以由高處滑翔到地面,或從這株樹上滑行到另一株樹上。它們並不能作真正的飛行。再如,沙蜥生活於沙漠地區,常將身體迅速埋入沙中,一方面藉以在無隱蔽的曠野中逃避敵害的追擊,另一方面也可躲避沙漠中熾熱陽光的灼傷。它們的身體寬扁,有利於左右擺動掘沙入穴。眼瞼邊緣的鱗片發達,可防止砂粒侵入眼中。指、趾一側的鱗片特別發達,形成所謂「纓緣」,僅以纓緣及爪接觸沙面,以減少承受沙溫的面積。
3.蛇蜥科Anguidae 如各種蛇蜥。我國有1屬 3種,是適應地下穴居生活的。體形細長,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縮小,外形象蛇。
4.屏蜥科 Xenosaundae本科共有 2屬4科,分隸2亞科。是一類較多原始特徵的蜥蜴。其中鱷蜥亞科1屬1種,僅分布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5.巨蜥科Varanidae 本科僅1屬約 30種,多是一些體形巨大的蜥蜴,其中科摩多巨蜥全長可達4米,是現今最大的蜥蜴。我國只有1種圓鼻巨蜥,全長也有2米多,喜棲水中,尾長而扁,是有力的滑水工具。
6.雙足蜥科Dibamidae本科僅有1屬4至5種。我國只有1種白尾雙足蜥。它們是營地下穴居生活的蠕蟲狀蜥蜴,四肢退化,僅雄性殘留一對扁平鰭狀的後肢。眼退化隱於鱗片之下,耳孔亦退化。
7.蜥蜴科 Lacertidae包括各種麻蜥、草蜥、地蜥等。已知我國有4屬25種。麻蜥主要分布於北方乾燥環境,草蜥多分布於南方,經常在草叢灌木上活動,體輕尾長,善於攀援。
8.石龍子科Scincidae包括各種石龍子、滑蜥、蝘蜓、島蜥、南蜥等。我國已知8屬30種。本科蜥蜴多營地面生活,一般體軀正常,四肢發達,善於在地面奔跑。滑蜥屬多在枯枝落葉間穿行,體形細長,體表光滑,四肢較弱,下眼瞼上有一透明「瞼窗」,眼瞼閉合時也可透過險窗感知光線強弱。
蜥蜴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或以下的地區生活。少數種類可生活於2,000米左右的高山,如秦嶺滑蜥、山滑蜥、康定滑蜥等。西藏沙蜥與喜山鬣蜥是垂直分市最高的少數蜥蜴,它們的生活地區常在4,000米左右。
蜥蜴的外形可分為頭、軀干、四肢與尾四部分。頭與軀干之間的頸部在外形上並無明顯界限,但頭可以靈活轉動。
在頭部上可以見到口,一對鼻孔,一對眼睛和一對耳孔。如無外耳孔,則鼓膜位於表面,有的種類鼓膜上被復以細小鱗片或錐狀大鱗。頭部被復鱗片。各種蜥蜴頭背的大鱗片數目及排列一致,可作分類鑒別的依據;上下唇鱗及頸部鱗片亦相對一致,也可作分類之參考。
被復於軀干外的鱗片的形狀、大小、行數與結構,也是分類鑒別的依據。
前後肢分別區分為肱(股),前臂(脛),掌(跖)與指(趾)等部分。前後肢均各具5指、趾指、趾末端均具爪。
泄殖肛孔位於尾基部腹面,是尾與軀幹部的分界。
蜥蜴的兩性差異,有利於繁殖季節中互相識別,白晝活動的蜥蜴表現較為明顯。夜晚活動的蜥蜴可能靠嗅味識別異性。鬣蜥科的樹蜥(Calotes)及龍蜥(Japalura)等,雄性頸背的鬣鱗較長。飛蜥( Draco)背蜥(Acanthosaura)等,雄性喉部有較長而具鮮艷顏色的喉囊。石龍子(Eumeces)的雄性頭部比例較大,頭頸兩則常呈現紅色。雄性具有鮮艷色斑是蜥蜴兩性差異中最普遍的一種現象。例如蛇蜥(Ophisaurus)雄性體背具有若干翡翠綠色的短橫斑,草蜥(Takydromus)雄性體側具有鮮綠色縱紋,沙蜥(phrynocephalus)雄性腋下或腹面具有紅斑等等。雄性的這種特殊色斑往往在繁殖季節尤為鮮艷奪目。
生態習性
繁殖與壽命
蜥蜴類具交接器,行體內受精。一般在春末夏初進行交配繁殖。有的種類的精子可在雌體內保持活力數年,交配一次後可連續數年產出受精卵。在一部分蜥蜴中只發現雌性個體,據研究,它們是行孤雌繁殖的種類。這類蜥蜴的染色體往往是異倍體。有的正常行兩性繁殖的種類,在一定環境條件下會改行孤雌繁殖,據認為,孤雌繁殖有利於全體成員都參與產生後代,有利於迅速擴大種群,占據生存領域。
多數蜥蜴系卵生(Oviparous)種類、一般於夏季產卵於溫暖潮濕而隱蔽的地方。卵數由一二杖到十幾枚不等。卵的大小與該種個體的大小有一定的關系。壁虎科的卵略近圓形,卵殼鈣質較多,殼硬而脆。其他各種蜥蜴的卵多為長橢圓形,殼革質而柔韌。
有的蜥蜴卵在母體輸卵管後段(「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產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龍子科中不少種類為卵胎生,其餘各科蜥蜴多為卵生。同一屬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胎生。譬如南漸屬中多線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秦嶺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我國特產動物鱷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輸卵管內發育成熟,但延滯到第二年5月才產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後期的鱷蜥,成熟仔蜥已無卵黃,而母體輸卵管壁布滿微血管網。可能發育後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於少數胎生(Viviparous)蜥蜴之一。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但在熱帶溫暖潮濕環境的一些種類,如島蜥(Emoiatrocostata)、多線南蜥、蠍虎(Platyurus plaryurus)、疣尾蜥虎(Hemidactylus frenatus)與截趾虎(Gehyra mutilata)等則終年都可繁殖。
蜥蜴的壽命主要根據動物園飼養的資料,飛蜥2—3年,島蜥4年,多線南蜥5年,巨蜥(Varanus salvator)12年,毒蜥(Helodermasuspentum)25年,最長的紀錄大概是一種蛇蜥(Anguis fragilis)54年。這些數字並不完全反映自然界的實際情況,只可能作一參考。
活動與攝食
蜥蜴是變溫動物,在溫帶及寒帶生活的蜥蜴於冬季進入休眠狀態,表現出季節活動的變化。在熱帶生活的蜥蜴,由於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別炎熱和乾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現象,以度過高溫乾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白晝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類型。不同活動類型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食物對象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個體蜥蜴的活動范圍很局限。樹棲蜥蜴往往只在幾株樹之間活動。據研究過的幾種地面活動的蜥蜴,如多線南蜥等,活動范圍平均在1,000平方米左右。有的種類還表現出年齡的差異。剛孵出的蝘蜓(Sphenomorplus)多在孵化地水域附近活動,成年後才轉移到較遠的林中活動。
大多數蜥蜴吃動物性食物,主要是各種昆蟲。壁虎類(Gekkonids)夜晚活動,以鱗翅目等昆蟲為食物。體型較大的蜥蜴如大壁虎(蛤蚧,Gekkogecko)也可以小鳥,其他蜥蜴為食物。巨蜥(Varanus)則可吃魚、蛙甚至捕食小型哺乳動物。也有一部分蜥蜴如鬣蜥(Agama)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由於大多數種類捕吃大量昆蟲,蜥蜴在控制害蟲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很多人以為蜥蜴是有毒動物,這是不對的。全世界6000種蜥蜴中,已知只有兩種有毒毒蜥,隸屬於毒蜥科(Helodermatidae),且都分布在北美及中美洲。
尾的自截與再生
許多蜥蜴在遭遇敵害或受到嚴重干擾時,常常把尾巴斷掉,斷尾不停跳動吸引敵害的注意,它自己卻逃之夭夭。
這種現象叫做自截,可認為是一種逃避敵害的保護性適應。自截可在尾巴的任何部位發生。但斷尾的地方並不是在兩個尾椎骨之間的關節處,而發生於同一椎體中部的特殊軟骨橫隔處。這種特殊橫隔構造在尾椎骨骨化過程中形成,因尾部肌肉強烈收縮而斷開。軟骨橫隔的細胞終生保持胚胎組織的特性,可以不斷分化。所以尾斷開後又可自該處再生出一新的尾巴。再生尾中沒有分節的尾椎骨,而只是一根連續的骨棱,鱗片的排列及構造也與原尾巴不同。有時候,尾巴並未完全斷掉,於是,軟骨橫隔自傷處不斷分化再生,產生另一隻甚至兩只尾巴,形成分叉尾的現象。我國壁虎科、蛇蜥科、蜥蜴科及石龍子科的蜥蜴,都有自截與再生能力。
變色與發聲
蜥蜴的變色能加很強,特別是避役類(Chamaeleons)以其善於變色獲得「變色龍」的美名。我國的樹蜥與龍蜥多數也有變色能力,其中變色樹蜥(Calots versicolor)在陽光照射的乾燥地方通身顏色變淺而頭頸部發紅,當轉入陰濕地方後,紅色逐漸消失,通身顏色逐漸變暗。蜥蜴的變色是一種非隨意的生理行為變化。它與光照的強弱、溫度的改變、動物本身的興奮程度以及個體的健康狀況等有關。
大多數蜥蜴是不會發聲的。壁虎類是一個例外,不少種類都可以發出宏亮的聲音。蛤蚧鳴聲數米之外可聞。壁虎的叫聲並不是尋偶的表示,可能是一種警戒或佔有領域的信號。

⑸ 蜥蜴有哪些種類名字各是什麼

蜥蜴亞目在全世界約有6000種,分隸20科,我國有蜥蜴約150種。蜥蜴多在海拔1,000米左右或以下的地區生活。少數種類可生活於海拔2,000米左右的高山,如秦嶺滑蜥、山滑蜥、康定滑蜥等。西藏沙蜥與喜山鬣蜥是垂直分市最高的少數蜥蜴,生活地區常在海拔4,000米左右。

1、蛇蜥科Anguidae 如各種蛇蜥。我國有1屬 3種,是適應地下穴居生活的。體形細長,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縮小,外形象蛇。

2、屏蜥科 Xenosaundae本科共有 2屬4科,分隸2亞科。是一類較多原始特徵的蜥蜴。其中鱷蜥亞科1屬1種,僅分布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3、巨蜥科Varanidae 本科僅1屬約 30種,多是一些體形巨大的蜥蜴,其中科摩多巨蜥全長可達4米,是現今最大的蜥蜴。我國只有1種圓鼻巨蜥,全長也有2米多,喜棲水中,尾長而扁,是有力的滑水工具。

4、雙足蜥科Dibamidae本科僅有1屬4至5種。我國只有1種白尾雙足蜥。它們是營地下穴居生活的蠕蟲狀蜥蜴,四肢退化,僅雄性殘留一對扁平鰭狀的後肢。眼退化隱於鱗片之下,耳孔亦退化。

5、蜥蜴科 Lacertidae包括各種麻蜥、草蜥、地蜥等。已知我國有4屬25種。麻蜥主要分布於北方乾燥環境,草蜥多分布於南方,經常在草叢灌木上活動,體輕尾長,善於攀援。

(5)蜥蜴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養蜥蜴注意事項:

1、蜥蜴的體型都較為的龐大,因此在家飼養蜥蜴。首先要為他搭建一個足夠大,通風設施良好的居住環境。飼養蜥蜴的籠子要非常的堅固,籠子的長度要是蜥蜴體長的2.5倍,籠內的環境應該通風透氣不會過度的悶熱。因此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單獨准備一個獨立寬敞的房間,來飼養蜥蜴。

2、大自然的蜥蜴多數都生活在熱帶地區,每天至少10個小時的環境溫度在38攝氏度以上。因此家庭飼養的蜥蜴環境要進行增溫,盡量保證整個飼養的環境溫度在35攝氏度以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在蜥蜴生活的環境中安裝白熾燈,既可以照明又可以增溫。

3、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對蜥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蜥蜴可以通過照射紫外線在皮膚里合成維生素D3,而D3是促進鈣的吸收的。如果家庭飼養無法讓蜥蜴進行充足的光照,那麼也需要在蜥蜴生活的環境中安裝紫外線燈光,以滿足蜥蜴對紫外線的需求。

4、 蜥蜴的食物主要以小型動物為主,但是食用蔬菜。如果家養的是小型蜥蜴可以餵食蟋蟀、小老鼠、昆蟲、蚯蚓等食物;中型到大型的蜥蜴就要餵食肉類、肝臟、白鼠、雞鴨等同時搭配新鮮的蔬菜、水果進行餵食,以保證蜥蜴食物有全面、高質量的營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蜥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蛇蜥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屏蜥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雙足蜥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蜥蜴科

⑹ 雷公狗不是狗而是蜥蜴,那名字是怎麼來的

雷公狗,又名變色樹蜥,廣東茂名至廣西北海一帶野外或者草叢中的的一種小蜥蜴。在遇到危險時,頭部會變成紅色警告敵人,如果危機再一步逼近,它會發動襲擊或逃跑,這種蜥蜴雖然無毒,但不要隨便去抓它們,因為在廣東一般在農村才能見到這種生物,如果人類再往外發展,物種就會面臨頻臨絕種。
雷公狗這個名字的來源有兩個版本。相傳,這種蜥蜴咬到人或動物時,如果天上傳來打雷聲,它們就會馬上松開。也傳,被雷公狗咬到之後是甩不開的,要等到打雷響的時候它們才會鬆口。
變色樹蜥喜歡吃各種昆蟲如蟋蟀、草蜢和甲蟲、蜘蛛等,偶食其它小型蜥蜴。也愛舐在葉子上的水點解渴。

⑺ 蜥蜴的名字

澳洲水龍 鬣蜥科目的

⑻ 有什麼種類的蜥蜴名字

GREEN IGUANA 綠鬣蜥.. WONDER GECKO 伊犁守宮.............. GREEN-BLOODED SKINK 綠血石龍子 GILA MONSTER 大毒蜥.. KOMODO DARGON 科莫多龍.. SAND LIZARD 捷蜥蜴.. 剛好是鬣蜥科.壁虎科.毒蜥科.巨蜥科和蜥蜴科...每科一個...

⑼ 常見的蜥蜴有哪些名字

蜥蜴的種類有很多種常見的寵物蜥蜴大致有以下種類:
星背飛蜥 中國水龍 日本樹蜥 短肢樹蜥
牧氏樹蜥 斯文豪氏樹蜥 琴頭蜥 印尼帆蜥
埃及刺尾蜥 蝴蝶蜥 綠鬣蜥 犀鬣蜥
飛鼬蜥 藍岩蜥 環頸蜥 頭盔鬣蜥
綠色水上飛 孔雀刺蜥 秘魯熔岩蜥 面具卷尾蜥
綠安祿蜥 古巴安祿蜥 牙買加安祿蜥 高冠變色龍
豹紋變色龍 三角變色龍 噴點變色龍 柏臣變色龍
奧力士變色龍 盔甲變色龍 豹紋壁虎 肥尾壁虎
四腳蛇 托凱壁虎 綠眼壁虎 白線壁虎
巨型日間壁虎 四眼日間壁虎 腰紋日間壁虎 希拉毒蜥
科莫多龍 莫頓水巨蜥 水巨蜥 平原巨蜥
孟加拉巨蜥 杜氏巨蜥 粗頸巨蜥 帝汶巨蜥
綠樹巨蜥 黃樹巨蜥 紅樹林巨蜥 藍尾巨蜥
紅泰加 猴尾石龍子 印尼藍舌石龍子 西部藍舌石龍子
粉紅舌石龍子 刺尾石龍子 犰狳蜥 巨型環尾蜥
翠綠草蜥 寶石草蜥 日本草蜥 瑤山鱷蜥

⑽ 把各種各樣的蜥蜴的名字告我一下,就是要名字,越多越好!

1.壁虎科包括各種壁虎、蜥虎、沙虎、瞼虎等2.鬣蜥科 包括各種鬣蜥、樹蜥、龍蜥、沙蜥等。
3.蛇蜥科 如各種蛇蜥。我國有1屬 3種,是適應地下穴居生活的。體形細長,四肢完全退化,耳孔亦縮小,外形象蛇。
4.屏蜥科本科共有 2屬4科,分隸2亞科。是一類較多原始特徵的蜥蜴。其中鱷蜥亞科1屬1種,僅分布於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
5.巨蜥科本科僅1屬約 30種,多是一些體形巨大的蜥蜴,其中科摩多巨蜥全長可達4米,是現今最大的蜥蜴。我國只有1種圓鼻巨蜥,全長也有2米多,喜棲水中,尾長而扁,是有力的滑水工具。
6.雙足蜥科本科僅有1屬4至5種。我國只有1種白尾雙足蜥。它們是營地下穴居生活的蠕蟲狀蜥蜴,四肢退化,僅雄性殘留一對扁平鰭狀的後肢。眼退化隱於鱗片之下,耳孔亦退化。
7.蜥蜴科包括各種麻蜥、草蜥、地蜥等。
8.石龍子科包括各種石龍子、滑蜥、蝘蜓、島蜥、南蜥等。

閱讀全文

與蜥蜴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