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內蒙古名字的由來

內蒙古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3-25 01:13:46

Ⅰ 為什麼中國其中的一個省叫內蒙古 會給外人誤會他是鄰國蒙古的省份之一。的名字由來他和蒙古

內蒙古是清朝「內扎薩克蒙古」的簡稱。 清統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內地稱內蒙古,漠北蒙古居邊外稱外蒙古,並屬理藩院。 清設立烏里雅蘇台將軍轄區管理外蒙古,將內蒙古分成六盟、四十九旗,直屬中國清朝中央政府。 要說明的一點是,外國人很清楚內蒙古和蒙古國的區別,沒有聽說過哪個外國人把內蒙古當成是蒙古國的地方。

Ⅱ 內蒙古的名稱由來

早在清代將較早內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稱為「內札薩克蒙古」,將後來陸續歸附的喀爾喀、厄魯特等部稱為外札薩克蒙古,不設札薩克的察哈爾、唐努烏梁海等部稱為內屬蒙古。「內札薩克蒙古」後來演變出「內蒙古」一詞。
在蒙古語中,內蒙古的名稱原來和漢語一致(鮑培轉寫:dotuγa mongγol;西里爾寫法:дотоод монгол)。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將蒙古語名稱更改為(鮑培轉寫:öbör mongγol;西里爾寫法:өвөр монгол),並沿用至今。其中一詞(鮑培轉寫:öbör;西里爾寫法:өвө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陽面」即「陰山的南面」。漢語一般仍稱為「內蒙古」,也有少數人稱這一地區為來源於漠南蒙古的一詞,「南蒙古」。

Ⅲ 內蒙古人的名字和姓

蒙古族人只有「族姓」,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家姓」,只有部落、氏族的「族姓」。很少有蒙古人把多音節的「族姓」放在名字前面,漸漸地,有不少蒙古族人遺忘了自己的「族姓」。蒙古史學家認為,自成吉思汗時代,特別是自元朝建立以後,蒙古人以部落名作為姓氏的做法普遍流行起來。從蒙古史學及有關姓氏研究的結論上看,蒙古族的「族姓」主要有四種情況:
一是以本部落的名稱為姓。《元史》首卷第一頁關於成吉思汗的記述中,將其姓氏直接記為「鐵木真,姓奇渥溫氏」。
「奇渥溫」也寫作「乞彥」,就是成吉思汗所屬部落的名稱。今內蒙古鄂爾多斯地區的奇姓,由此而來。二是以本氏族的名稱為姓。現今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興安盟的蒙古族以「包」姓居多,他們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後裔,屬於「孛兒只斤」氏族,後人求方便,取氏族名稱詞首為姓,即「包」姓。「孛兒只斤」氏族是蒙古黃金家族,因此,該氏族的後人在重要場合,會把「孛兒只斤」這一「族姓」自豪地放在名字之前,如「孛兒只斤·烏蘭」。
三是以祖先的名字為姓。蒙古族人喜歡以顯要祖先的名字為姓氏。古代元朝丞相脫脫,本是「蔑兒吉駘」氏,但其後代卻以他的名字——「脫脫」為姓,如元朝的脫脫尼、明朝的脫脫卜花。四是以歷史上的特殊稱呼為姓。出於歷史原因,以某種特殊稱呼為姓,在蒙古族人中也較常見。
蒙古族人漢族姓氏,隨著民族融合和文化相互滲透,蒙古族人開始起藏族名字和漢族名字,還有一些蒙古族人改用漢字單姓,特別是臨近漢族的地區,這種現象更為普遍。蒙古族人漢姓的另一個由來就是把蒙古族多音節的族姓按語意譯為漢姓。如:蒙語「錫拉特」意為黃,譯為「黃」姓;「查干」意為白,譯為「白」姓;「阿拉坦」意為金,譯為「金」姓等。還有的取諧音漢字為姓,如:父名為布仁,則取「布仁」首字「布」為姓;父名為「呼德」,則取「呼德」首字的諧音「胡」為姓等。還有的蒙古族人直接使用漢姓。
蒙古人起名習俗:
男子起名的特點有:
一.按民族心理習慣起名,
如帖木兒,
格斯兒,巴特爾等;二,按長輩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賽音(好運),
巴雅爾(喜悅)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
按嬰兒出生時,長輩的年齡起名,如:賓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達楞(七十)
等;
四,
以勇猛的禽獸名稱起名如:
少布(飛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爾斯郎(獅子)
、部日固德(鷹),等;五,按自然萬物名稱起名
如:朝魯(石頭)、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
女子:一,以明亮的星辰為名,如:娜仁(太陽)

薩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陽般美麗)
、薩仁高娃(月亮般美麗)等;
二,以美麗的花草樹木為名
如:薩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兒)

娜布其(葉子)
、海棠等;
三,以珠寶玉器為名,
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麗)
等;
四、以理想為名
如,斯琴(聰穎)
、烏雲(智慧)
、高娃(美麗)
、斯琴高娃(美麗聰穎)等;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還可以分出很多種
.現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點是不帶名字前綴,因而它只是名字,不應理解成姓名.有極個別帶姓氏前綴的,那隻是個別現象.

Ⅳ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名字的由來

十三世紀時,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途經此處,將這里定為他的長眠之地。這里的蒙語地名是「鄂爾多斯」,漢語意為「眾多的宮殿」。))))))正解

Ⅳ 呼和浩特這個名稱的來歷

因中心城區北依大青山,故得名。呼和浩特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的《俺答汗傳》中,書中記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歷,即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

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 「哈剌兀那」ᠬᠠᠷ᠎ᠠᠠᠭᠤᠯᠠ,蒙古語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稱作「哈朗兀」、「喀朗烏」、「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

「哈屯河」,為呼市西北烏素圖谷匯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綏遠通志稿》中之「札達海河」。《俺答汗傳》中的呼和浩特之稱,是迄今為止所見最早的記載。

(5)內蒙古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呼和浩特位於內蒙古中南部,北面是陰山山脈的大青山,南面是河套地區,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呼和浩特屬於中溫帶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季風影響顯著。冬季嚴寒乾燥,多大風。夏季溫暖,相對濕潤,降水量超過全年的65%。

1月平均氣溫-11.6℃,極端最低氣溫-32.8℃(1951年2月6日)。7月平均氣溫22.6℃,極端最高氣溫38.9℃(2010年7月30日)。年平均氣溫6.7℃。[2]全年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超過2860小時。年降水量398毫米。

Ⅵ 內蒙古這一稱謂的由來

清代將較早內附的漠南蒙古各部稱為「內札薩克蒙古」,將後來陸續歸附的喀爾喀、厄魯特等部稱為外札薩克蒙古,不設札薩克的察哈爾、唐努烏梁海等部稱為內屬蒙古。「內札薩克蒙古」後來演變出「內蒙古」一詞。

在蒙古語中,內蒙古的名稱原來和漢語一致。1947年內蒙古自治政府將蒙古語名稱更改為(鮑培轉寫:öbörmongγol;西里爾寫法:өвөрмонгол),並沿用至今。

其中(鮑培轉寫:öbör;西里爾寫法:өвөр)蒙古文意思是「山的陽面」即「陰山的南面」。漢語一般仍稱為「內蒙古」,也有少數人稱這一地區為來源於漠南蒙古的一詞,直譯「南蒙古」。

(6)內蒙古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內蒙古原來是蒙古高原的部族名。

13 世紀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以後,凡是和蒙古部族同一語系的民族統稱為蒙古。到了清朝,有了內、外蒙古之分。當時把大漠以南,長城以北,東起哲里木盟、西到套西厄魯特的這塊地方叫做內蒙古。到1947 年內蒙古才正式成為行政區。

以漠南蒙古得名。唐為突厥地;宋時出現蒙古部落;後建元朝,其地直屬中書省及嶺北行省;明分達靼韃及瓦剌;清統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內地稱內蒙古,漠北蒙古居邊外稱外蒙古,並屬理藩院。民國初分屬熱河、察哈爾、綏遠等特別區,後均改省。

Ⅶ 呼倫貝爾名字的由來

呼倫貝爾得名於呼倫湖和貝爾湖。

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政府駐地海拉爾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

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占自治區面積的21.4%,佔中國版圖的1/40,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33.32公里的邊境線,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公里,中蒙邊界682.24公里。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53.01萬人。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1252.9億元。。

(7)內蒙古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呼倫貝爾著名人物:

郭道甫,為呼倫貝爾地區乃至整個東北和內蒙古的教育事業與共產主義思想的傳播做出了一定貢獻。

白岩松,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

布仁巴雅爾,著名蒙古族歌手。

烏蘭托婭,著名女歌手。

姜風鳴,原全國學聯副主席。

寶音德力格爾,著名歌唱家、音樂教育家,國家一級演員。

張秋歌,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

通福,達斡爾族著名音樂家。

婉容,郭布羅·婉容,達斡爾族,清朝遜帝溥儀的妻子,清朝與中國的末代皇後,後為偽滿洲國皇後。

Ⅷ 呼和浩特名字的來歷

呼和浩特因中心城區北依大青山,故得名。

呼和浩特,蒙古語意為「青城」,其中「呼和」為青色的意思,「浩特」為城市、城郭的意思。呼和浩特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蒙古文的《俺答汗傳》中。

書中記載:「大名揚天下的聖主俺答汗(即阿勒坦汗),在水公猴年(藏歷,即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召集舉世無雙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陽、哈屯河之濱,始建有八座樓和琉璃金銀殿的雄壯美麗的呼和浩特。」


(8)內蒙古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呼和浩特的發展歷程

公元前306年,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浩特市西南托克托縣境。

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族拓跋部在北方興起(其早期都城「盛樂」即在今呼和浩特南面40千米的和林格爾縣上土城村北,盛樂經濟園區西)。

1368年(洪武元年),元亡明興,元朝的殘余勢力退往嶺北地區,明朝在漠南地區先後設置了衛所40多處,分別為九大塞王轄區。

土木堡之變英宗復辟後河套無人駐守,韃靼在天順年間(1457-1464)開始有規模地進入河套,1572年(明隆慶六年),蒙古土默特部領主阿勒坦汗(即俺答汗)來豐州一帶駐牧,不久統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區。

Ⅸ 中國各省名稱的由來

1、北京市

簡稱:京。由來:取全稱中的「京」字作為簡稱。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北京有據可查的第一個名稱為「薊」,是春秋戰國時燕國的都城。遼金是將北京作為陪都,稱為燕京。金滅遼後,遷都於此,稱中都。元代改稱大都。明成祖朱棣從南京遷都於此,改稱「北京」。

2、天津市

簡稱:津。由來:取全稱中的「津」字作為簡稱。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唐宋以前,天津稱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稱「直沽寨」。元代設津海鎮,這是天津建城的開始。明永樂2年(1404年)築城設衛,始稱天津衛,取「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3、上海市

簡稱:滬,其他簡稱:申。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上海之稱始於宋代,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別稱「申」。

4、江蘇省

簡稱:蘇,由來: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有江蘇,以江寧、蘇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東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兩浙西路和淮南東路;元屬江東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東江北道;後分設江蘇省,為江蘇得名的開始。

5、浙江省

簡稱:浙,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浙江,以浙江(又稱錢塘江)得名。唐屬江南東道,設浙東觀察使和浙西觀察使;宋置兩浙路,南宋又分兩浙東路和兩浙西路,簡稱浙東路和浙西路;元設浙東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設浙江省,為浙江得名的開始,後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6、安徽省

簡稱:皖,由來:以境內山名是安徽,以安慶、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屬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東路和淮南西路;元屬江東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內各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為直隸,後改南直隸;清改江南省,後分設安徽省,為安徽得名的開始;民國仍之;建國初分設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後合並恢復安徽省,省名至今未變。

7、福建省

簡稱:閩,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江南東道,後設福建觀察使,為福建得名的開始;宋置福建路;元設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後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變。境內有江叫閩江,以閩江為母親河,故簡稱「閩」。

8、江西省

簡稱:贛,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因境內有貫穿省內南北的河流叫贛江,以贛江為母親河,故簡稱「贛」。

9、湖南省

簡稱:湘,由來:以境內大河名稱為簡稱的有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 因境內有貫穿省內南北的河流叫湘江,以湘江為母親河,故簡稱「湘」。

10、山東省

簡稱:魯,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山東,以在太行山之東而得名。明朝設置山東省,春秋時是魯國領土,所以簡稱魯。

11、河南省

簡稱:豫,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河南,以在黃河之南而得名。相對於黃河為南,主要部分在黃河以南,因為古代屬豫州地區,所以簡稱豫。

12、內蒙古自治區

簡稱:內蒙古,由來:以區名的前三字為簡稱的有內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是蒙古族聚居地區,清朝時,為區別外蒙古,習慣上稱為內蒙古。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簡稱內蒙古,是所有簡稱中最長的一個。

13、湖北省

簡稱:鄂,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清朝時省會武昌屬鄂州管轄,所以簡稱鄂。

14、寧夏回族自治區

簡稱:寧,由來:以西夏安寧得名。這里原為古代西夏地區。取夏地安寧的意思,因此叫寧夏。1928年設寧夏省。1958年設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

1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簡稱:新,由來:新疆,意為「故土新歸」。古代稱西域,公元前一世紀起,成為漢王朝的一部分,因為是新開辟的疆土,習慣上稱新疆。清光緒年間設置新疆省,解放後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簡稱新。

16、廣東省

簡稱:粵,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五代時叫廣東。明朝設廣東省,因為古是百越(粵)地區,所以簡稱粵。

17、西藏自治區

簡稱:藏,由來: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元朝、明朝稱西藏地區為烏斯藏,「烏斯」是藏語「中央」的意思,藏是「聖潔」的意思。因為它在中國西部,稱西藏。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區,簡稱藏。

18、海南省

簡稱:瓊,由來:海南,以海南島得名。唐屬嶺南道;宋屬廣南西路;元設海南海北道,是為海南得名的開始;明屬廣東省;清仍之,正式稱瓊崖為海南島;民國仍之,後設海南特別行政區,仍屬省;建國後設海南行政區,仍屬省,1988設立海南省,省名至今未變。

19、廣西壯族自治區

簡稱:桂,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唐屬嶺南道;宋置廣南西路,簡稱廣西路,為廣西得名的開始;元設廣西兩江道;明置廣西省,後改廣西布政使司;清復設廣西省;民國仍之;建國後改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名至今未變。

20、四川省

簡稱:川或蜀,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市、區名稱的第二個字為簡稱的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

21、河北省

簡稱:冀,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河北,以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屬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後分河北東、西路;金分河北東路設大名府路;元設燕南趙北道;明設北平省,後廢省,所有府和直隸州直屬中央,稱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變。

22、貴州省

簡稱:貴或黔,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貴州,以貴山得名。唐為黔中道;宋屬夔州路;元屬湖廣行省;明置貴州土司,是為貴州得名的開始,後置貴州布政使司;清改貴州省,省名至今未變。

23、重慶市

簡稱:渝,其他別稱:巴,由來:重慶古稱「巴」,商周時期為巴國首都。秦時稱江州。隋稱渝州。北宋稱恭州。重慶之名始於1190年,因南宋光宗趙敦先封恭王,後登帝位,遂將恭州升為重慶府,取「雙重喜慶」之意。隋時,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於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24、山西省

簡稱:晉,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25、雲南省

簡稱:雲或滇,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雲南,以在雲嶺之南得名因在雲嶺以南而得名。相傳漢武帝時有人在白崖看見彩雲,派人追彩雲到這里,因為設立的縣在彩雲的邊,所以叫雲南,簡稱雲。因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國,故又簡稱滇。

26、遼寧省

簡稱:遼,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

27、陝西省

簡稱:陝或秦,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陝西,以陝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屬京畿道和關內道;宋初設陝西路,為陝西得名的開始,後分設永興軍路,以軍事鄜延、邠寧、環慶、秦鳳、熙河五路設陝西五路經略使;元設陝西行省和陝西漢中道;明置陝西省,後改陝西布政使司;清改陝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28、吉林省

簡稱:吉,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29、甘肅省

簡稱:甘或隴,由來:以境內部分地區歷史上的行政轄地名稱為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甘肅,以甘州、肅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屬關內道和隴右道;宋時東部屬宋秦鳳路,西部屬西夏;金分秦鳳路為秦鳳、臨洮、慶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肅路(不久即改甘州路),為甘肅得名的開始,後改寧夏行省為甘肅行省;明為陝西行都司;清分陝西省恢復甘肅省,省名至今未變。

30、黑龍江省

簡稱:黑,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黑龍江,以黑龍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將軍置黑龍江將軍,清末改黑龍江省,省名至今未變。

31、青海省

簡稱:青,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屬吐蕃;元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屬朵甘都司等;清初為衛藏地,後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的開始;民國初設青海辦事長官,後屬甘邊寧海鎮守使,之後建青海省,省名至今未變。

32、台灣省

簡稱:台,由來:以省、區名稱的第一個字為簡稱的有台灣,以台灣府得名。古代台灣稱「夷州」或「流求」,又稱「東番」、「北港」、「大員」、「大灣」,後來又改為「台灣」,清光緒年間建立台灣省,簡稱台。

33、香港特別行政區

簡稱:港,由來:宋代以前,香港是海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

34、澳門特別行政區

簡稱:澳,由來:澳門名字最早記錄於明朝史書,叫做「蚝鏡」(濠鏡),意為海灣如明鏡,盛產「蚝」。後又稱做「澳」,即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稱「蚝鏡澳」,因隸屬廣東香山,亦稱「香山澳」。

(9)內蒙古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1、四大經濟區,以省級行政區劃分的結果如下:

(1)東北地區(3個):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2)東部地區(11個):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福建省、山東省、廣東省、海南省、台灣省

(3)中部地區(6個):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4)西部地區(12個):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政區地名詩

兩湖兩廣兩河山,四江二寧福吉安。

雲貴川藏青甘陝,新蒙瓊瑜北上天。

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譜新篇。

大陸台灣本一家,企盼早日大團圓。

3、行政區劃審批

(1)全國人大審議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的設立、撤銷、更名;

(2)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的行政區劃界線的變更,地區、盟、自治州、地級市、縣、自治縣、旗、自治旗、縣級市、市轄區、林區、特區的設立、撤銷、更名或者改變隸屬關系;

(3)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特別行政區政府審批縣級部分行政區域界線的變更;鄉、民族鄉、鎮、街道、蘇木、民族蘇木的設立、撤銷、更名或變更行政區域界線;

Ⅹ 內蒙古各地地名來歷

烏蘭浩特——蒙語,意為紅色的城,故有紅城之稱,得名於其第一任首府之地位。1945年,中國首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內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爺廟成立了,因其是紅色革命政權,故將王爺廟更名為烏蘭浩特,即紅城。
呼和浩特——蒙古語為青色城市。公元十六世紀,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領默特部駐牧呼和浩特地區。1581年,阿拉坦汗與夫人三娘子,大興土木建城,並用青磚修起城牆,把房屋等圍起來,遠遠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包頭——蒙古語「包克圖」的縮音,意即「有鹿的地方。呼倫貝爾盟(現已設市)牙克石市的博克圖鎮也為此意。
呼倫貝爾——「呼倫貝爾」得名於呼倫湖和貝爾湖。呼倫湖又稱呼倫池或達賚湖。「呼倫」為突厥語「湖」之意,「達賚」則是蒙古語「海」的意思。另有呼倫和貝爾的傳說見最下。(現已更市)
興安盟——興安是滿語,意思為小山(丘陵),在蒙語里是「大石」的意思,因位於大興安嶺東南麓,由雅克山、岳爾濟山、雉雞場山、吉里格山等群山構成。

昭烏達盟——「昭」當「百」講,「烏達」這里是「柳樹」的意思。「昭烏達」就是「百柳草原」的意思。赤峰市撤盟設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哲里木盟——「哲里木」是蒙古語音譯,意思是「馬鞍肚帶」,成吉思汗時期這里專門生產和供應馬鞍肚帶,故得名。通遼市撤盟設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阿拉善盟——由「阿拉喜」諧音而來,蒙古語「阿拉喜」是屠宰的意思。
烏蘭察布盟——「烏蘭」為蒙古語「紅色」的意思;「察布」這里當「崖口」講,烏蘭察布就是「紅色崖口」的意思。(現已更市)
錫林郭勒盟——「錫林」蒙古語譯為「高原上的平野」,「郭勒」是河流的意思。錫林郭勒意思就是「高原上的河流」。
伊克昭盟——「伊克」蒙語,是「大」的意思;「昭」是「廟」的意思。合譯為大廟。因有成吉思汗陵而聞名。鄂爾多斯市撤盟設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巴彥淖爾盟——「巴彥」是蒙古語譯音,為富饒的意思,「淖爾」是湖泊的意思,合譯為富饒的湖泊。(現已更市)
赤峰——蒙古語為烏蘭哈達,是紅峰的意思。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的烏蘭哈達鎮也為此意。
烏海——不是蒙語,是漢語縮名,烏海由烏達、海渤灣和海南三區組成,取字頭縮拼即成。因烏海盛產煤,故又有「烏金之海」之美譽。
庫侖——意思是家園或佔地領域。庫侖旗位於通遼市。
扎賚特——蒙古語,是蒙古族部落名稱。扎賚特旗位於興安盟。
根河——蒙古語譯為「葛根高樂」,含意為清澈見底之河。根河市位於呼倫貝爾市。
科爾沁——蒙古語,帶弓箭之意。科爾沁有4旗分布在興安盟、通遼市兩地。
額爾古納——蒙古語,意思為彎彎曲曲的河流,又意額爾古納是蒙古語,意為「呈遞」、「奉獻」。額爾古納市位於呼倫貝爾市。
敖漢——蒙古語,為長子、老大之意。敖漢旗位於赤峰市。
阿巴嘎——蒙古語「叔叔」之意。阿巴嘎旗位於錫林郭勒盟。
莫力達瓦——達斡爾語,意思是只有騎馬才能翻越的山嶺。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
巴林——蒙古語,軍寨之意。巴林2旗位於赤峰市。
烏珠穆沁——蒙古語,意為葡萄山之人。烏珠穆沁2旗位於錫林郭勒盟。
鄂溫克——鄂溫克語,住在大山裡的人們之意。鄂溫克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
巴彥浩特——蒙古語,意思是美麗的城。巴彥浩特鎮為阿拉善盟公署駐地。
土默特——土默是蒙古語「萬」的意思,特是「萬」的復數詞,旗名源於蒙古族部落名。土默特2旗在呼包兩地。
鄂倫春——鄂倫春語,山嶺上的人們或使用馴鹿的人們之意。鄂倫春自治旗位於呼倫貝爾市。
烏梁素海——蒙古語為「楊樹之海」。位於巴彥淖爾市。
多倫——為蒙古語多倫諾爾的簡稱,意思為七個水包子,又稱七星潭、多倫泊。位於錫林郭勒盟
托克托——蒙古語脫脫轉化而來,脫脫為明時西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義子名。位於呼和浩特市
二連——蒙古語「額仁」的異譯,意為幻景、斑斕之意。後也被漢語解釋為連接中蒙兩地的口岸。位於錫林郭勒盟。
翁牛特——蒙古語,神聖之意。翁牛特旗位於赤峰市。
海拉爾——蒙語的大概意思是野韭菜。位於呼倫貝爾市。
鄂爾多斯——一說是蒙古語斡爾朵(宮帳的意思)的復數演變而來,即宮殿群;二說,鄂爾多斯高原位於黃河南邊,由烏日多斯演變而來。
滿洲里——地名出現於1901年。在此以前滿洲里一帶地方被稱為「布魯給雅寶拉格」,漢語意為「噴泉」。滿洲里考其詞義是滿族自稱的譯音,意思是從這里開始就是清王朝統治的領土了,即滿洲以里。位於呼倫貝爾市。
阿魯科爾沁——蒙古語阿魯是山北之意,科爾沁的意思為弓箭手。阿魯科爾沁旗位於赤峰市。
喀喇沁——蒙古語,為守衛者之意。喀喇沁旗位於赤峰市。
克什克騰——蒙古語,是成吉思汗時所創設的近衛軍的稱號,簡稱克旗。克什克騰旗位於赤峰市。
和林格爾——蒙語即二十家子。位於呼和浩特。
阿拉坦額莫勒——蒙古語「金鞍子」的意思。為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駐地。
西拉木倫河

閱讀全文

與內蒙古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