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洪瀨名字由來

洪瀨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3 08:21:10

Ⅰ 想開個有閩南特色的鹵料店,該用什麼樣的名字

洪賴雞爪.來過福建看過的都知道鹵攤都是以這個名字命名的.主要,洪瀨貽慶雞爪採用獨家配方,經獨特工序秘制而成。色澤金黃、透紅、光亮、香味入骨、口感Q而不韌,食用後口齒留香,是閩南最出名的雞爪。其獨特口味是經過數千遍的品嘗和調試,可謂是千錘百煉而成,具有色、香、味均與眾不同的特色,雞爪肉質鮮美,是家居,旅行,佐酒的上佳小菜,雞爪的營養價值頗高,含有豐富的鈣質及膠原蛋白,多吃不但能軟化血管,同時具有美容功效。。
泉州洪瀨貽慶雞爪2002年榮獲「中華名小吃」、2003年榮獲「泉州名小吃」稱號,貽慶鹵鴨在2004年的美食節上榮獲「泉州十佳名小吃」稱號!具體參考地址是:
http://auction1.paipai.com/
答案補充
所以在福建鹵攤沒寫上洪賴雞爪.就覺得失去了點什麼.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Ⅱ 晉江的名字由來

晉江原是大泉州的通稱(1980年前),原來泉州僅指鯉城區一地。原來的泉州市政府叫晉江地區行政公署。

泉州是從晉朝開始中原人士因戰亂搬遷至此。懷念晉地。因此江居住地的河流命名為晉江。而居住地則因該江得名——晉江。

因此歷史上泉州與晉江基本說的是一回事.

Ⅲ 洪瀨傳奇生活館在哪

1共工怒觸不周山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發,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佔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顓頊繼黃帝登上帝位後,施行絕天地通的治理方略,搞得眾神沒有一點自由,地上的人們也怨聲載道。共工起而造反,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沒日沒夜地廝殺了十幾天後,共工之軍漸漸不支。共工此時已殺紅了眼睛,他怒吼一聲,一頭向不周山撞去。只聽得天崩地裂的一聲巨響,不周山折斷了! 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2百鳥朝鳳很久以前,鳳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鳥。但它有的優點就是:很勤勞。把吃多下來的食物都藏進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都餓得頭昏眼花。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給大家。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3、炎帝擊石生火人類使用最早的火全都是天然火.有個人便想人類總不能一直依靠天然火吧,所以決定自己要創造一種取火的方法,在一次狩獵中,他一失手未將石制的標槍命中獵物,不過他發現標槍與地上的石頭相擊時產生了火花,於是他就撿了很多那裡的石頭來試驗,結果成功的取得了火.也因為他發現了取火的方法,所以各個部落都一致擁他為王,這個人就是以火德為王的炎帝.之後他又創造了耕種方法並且教會了人類耕種,所以他又被稱為神農.4、後羿與嫦娥後羿和嫦娥都是堯時候的人,那時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在天空,百姓都民不聊生。於是天帝命令善於射箭的後羿下到人間,協助堯除人民的苦難。後羿帶著他的美麗的妻子嫦娥一起來到人間。後羿把多餘的九個太陽射下去後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們使天帝終於疏遠了後羿,最後把他永遠貶斥到人間。受了委曲的後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隱居在人間,靠後羿打獵為生。5、盤古開天闢地以前,宇宙就像是一個大雞蛋一樣混沌一團。此時誕生了一位偉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盤古。他拿起巨大的神斧,掄起來用力向周圍劈砍。就這樣有了天地。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尺,天空就隨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當盤古的身體長高一丈,天空就隨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盤古生前完成開天闢地的偉大業績,後永遠留給後人無窮無盡的寶藏,成為中華民族崇拜的英雄。6、鯀禹治水大水漫上天際,鯀盜沒有得到天帝的命令取了天帝的神土來堵塞洪水,天帝派火神祝融在羽山附近殺了鯀。鯀腹中生出了禹,天帝就命令禹鋪填土壤賓士洪水,禹從南方走到北方,從太陽處的地方跑到太陽落的地方,,一直率領人們從事治水的艱苦勞動,經過了十三年,禹終於將水治理好,完成了鯀的遺願。終於安定了九州。7、誇父追日北方天氣寒冷,冬季漫長,誇父想,要是能把太陽追回來,讓它永久高懸在天上給大地光和熱,那該多好啊!於是他就去追了一天,終於看到了太陽想把太陽捉住帶回去。可是他已經奔跑了一天了,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他口渴難忍,他便俯下身去喝那黃河、渭河裡的水。兩條河的水很快就喝完了,但他還是沒有解渴,就跑去了北方大澤里的水,但他還沒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渴了。8、愚公移山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這兩座大山就像一堵巨大的牆,擋住了他們通往外界的路,與世隔絕,非常落後。於是愚公決心把山平掉,每天就不停地把山上的土挖走。有個老人叫智叟,笑他太傻,對他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愚公說:我了有兒子,兒子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9、嫦娥奔月嫦娥是後羿的妻子,因後羿立下蓋世神功所以收了許多徒弟。其中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當有一次後羿帶眾徒外出狩獵時,蓬蒙裝病留了下來,並逼嫦娥交出她丈夫前不久給她的不葯,嫦娥在被逼無奈之際吞下了不葯,她立即飛上了天,因為不捨得後羿,所以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10、吳剛砍樹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宮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11、女媧造人盤古開辟了天地,但女媧總覺得很寂寞因為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於是她用泥土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捏完後,他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從這以後,大地就到處有了人。12、皇帝戰蚩尤一次,華夏大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戰事連連,百姓不得生存。華夏被分為五個大部落,其中黃帝和蚩尤的部落勢力最大,黃帝因不願看到百姓因戰爭而受苦,便想停止這種戰爭局面,所以使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解決。最後,蚩尤兵敗逃跑.黃帝命應龍前往追殺.應龍不負期望將蚩尤殺並割下蚩尤的頭顱獻給黃帝.13、女媧補天女媧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傳說當人類繁衍起來後,兩個神仙打架從天上打到了人間,天被打出了個洞,把人們安靜的生活環境都破壞了。女媧看到這種場景,非常不忍心,於是練了五色石來把天上的洞補好了。把臟亂的環境重新恢復平靜,再還給了人類,人類都非常感謝女媧。14、神農試百草生老病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不過因為」病」而早早離開這個世界的人又實在值得同情.神農覺得自己有保護好自己的子民的職責,所以他踏遍神州大地尋找治療病患的葯草,找到後他都先自己服用來確定有用與否或者有毒與否.最後終於找到了可以治療很多常見病患的葯草.15、精衛填海炎帝有一個女兒,叫女娃。一天,女娃去東海看太陽升起。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風大浪,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終被無情的大海吞沒了,永遠回不來了。女娃了,化作了一隻小鳥,「精衛、精衛」的悲鳴,所以,人們便叫此鳥為「精衛」。精衛非常痛恨東海,於是日復一日地不斷地往東海中扔石子,想把東海填平。16、刑天戰黃帝黃帝用強大的武力打敗了炎帝,把炎帝被迫退到南方。刑天發誓要與黃帝爭奪神位。他左手握一面盾,右手拿一把斧,與天帝開始了一場激戰。突然,黃帝看準機會一劍向刑天脖頸砍去,刑天那顆巨大的頭顱就被砍落下來。刑天見頭被砍落,愈加震怒。他毫不示弱,以兩只乳頭當作眼睛,肚臍當作嘴巴,揮舞武器,繼續吶喊戰斗。17、姜子牙釣魚商朝末年,紂王殘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艱苦。渭河一帶是諸候姬昌的管轄范圍,姬昌胸懷大志,很愛惜人才。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邊釣魚。他用奇特的方式釣魚,這件事傳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個有才能的奇人,請了他好幾次姜子牙都不理睬他們繼續釣魚。最後姬昌就准備了豐厚的禮品,親自拜訪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確是誠心誠意,就答應輔佐他。18、沉香救母漢代有個書生叫劉向與善良的仙女,華岳三娘相愛了。不久,三娘就懷孕了並為孩子取名為沉香。天上的神仙知道了此事後,便把他抓了回去。沉香懂事長大後決定去就自己被壓在華山下的母親。母親知道沉香不能就出自己,便叫沉香去找他舅舅,沉香在舅舅手裡拿到了寶蓮燈,立即飛回了華山,救出了母親。19、八仙過海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各以一物投於水面,以顯"神通"而過。其他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於水面,然後立於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呂洞賓有長劍,何仙姑有蓮花、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藍采和有花籃。)20、仙女造橋很久以前,上天三元仙子每年中元節去承受人間的香火供奉,不巧這一年上元仙子因為有事不能離開,只好拜託其他兩位仙子飛下天界。她們見這裏海秀山奇、人民淳樸,便心生愛意。為回報百姓的祭奉盛情,兩位仙子見海島與大陸交通不便,決定修一座海橋連接起來,以造福人間。於是施用移山填海的法力,頃刻間,那海橋即將修造成功。閩南七夕民俗及傳說在閩南地區,傳說中的「七仙女」並非一個仙女,而是七個神娘,俗稱「七娘媽」,並且傳說七月初七是「七仙女」的生日,因而民間把這一天稱做「七娘媽生」。這也許是七夕民間流傳在宗教氛圍濃厚的閩南地區的衍化。自古以來,在閩南地區勞動婦女的心目中,「七娘媽」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她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因而,民間有七夕「拜天孫」的習俗。《泉州府志》記載:泉俗七夕「乞巧」、「陳瓜果」、「小兒拜天孫」。按照這一習俗,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意為新拜「七娘媽」為義母(閩南話稱「契母」)。到了十六歲,當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對其長大成人、與「七娘媽」脫離關系進行洗禮。這一民俗相沿成習,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城市家庭現已摒棄,但在農村中仍可見其遺存。按照傳統習俗,閩南地區七夕敬奉「七娘媽」,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而且因為人們認為「七娘媽」是七個,因而都與「七」有關。主要有:七娘轎(七乘)、七娘亭(內有七個仙娘之像),其餘陳列的果蔬、糖果(煮熟的甜糯米丸)、酒樽、箸子等,一般也以七為數。另外,還有女性專用的生花、熟花、胭脂、花粉、剪刀、紅髻繩等。「七娘轎」和「七娘亭」保留了民間紙扎藝術的精巧,尤其是「七娘亭」更是別致,比較講究的亭中還扎有彩繪的「七娘」泥偶,煞是雅觀。據說,七娘亭的流傳源於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七夕以錦綠結成樓殿,陳設花果……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七娘亭也許源自於此。關於七夕的傳說,閩南還有其精彩的說法。傳說當年天帝盛怒於七仙女與董永成婚,以銀河為界,將這一對恩愛夫妻隔開,後允其每隔七天相會一次,命喜鵲把天帝這一命令傳給他倆,不料喜鵲竟把七天一相會誤報為每年七月七日一相會。至今,閩南地區還保留著「客鳥(喜鵲)報錯喜」的俗諺。雖然喜鵲報錯喜,消息誤傳,但傳出去的是天帝的命令,就必須將錯就錯,不能再改,於是罰喜鵲每年「七夕」為牛郎織女搭橋。據說,七月初七這一天見不到喜鵲的影子,是因為它們都搭橋去了;七夕過後,喜鵲頭部皆禿頂,那是因為牛郎牽牛過鵲橋時,牛蹄子蹂踏所致。民間還傳說,七月初七這一天必定下雨,即使是晴朗的天氣,也會偶爾飄下一陣毛毛雨,那是牛郎織女流下的情淚。閩南民間說是「七娘媽流眼淚」。閩南民諺的哲理故事閩南語作為中國古代中原母語的活化石,已經經過不少資深語言學家的論證。其生動的語匯無不蘊含豐富的哲理,因此,其流傳地區的廣泛更令人驚訝。現在,我就平日搜集過的一些閩南民間諺語故事一段段細細講來,相信大家聽了一定會喜歡的。首先咱要講到的一則諺語叫歹馬也有一步踢。這句諺語出自古代一次戰亂之後。據傳有一次兵荒馬亂過後,漳州府在清理戰場時,把一批受傷的戰馬拉到南門外圩市上拍賣。許多人看到傷馬價錢低賤,紛紛購買回去殺了吃馬肉。有一天,一位城郊農夫到圩市賣菜,聽說傷馬很便宜,也去買了一匹,拉回家去。由於回家時天色已暗,他便把馬綁在豬圈裡,准備明天一早就把它殺掉。這天半夜,有一個毛賊到村裡偷東西,聽見農夫家的豬圈裡有大豬嚎叫的聲音,走近一看,是一隻大肥豬。他高興地把豬圈門撬開。當他剛鑽進豬圈時,摸到那隻傷馬的尾巴。馬最怕有人揪尾巴,一覺得尾巴被抓住了,急急伸腿一踢,正好踢中毛賊的下身。小毛賊痛得哇哇叫。農夫一家人聽到了,馬上沖到豬圈,毛賊一看到有人來,便哀求:放我走吧,我以後不敢來偷東西了!」第二天,這事傳開了,村裡的人說:「莫看這歹馬也有一步踢」。農夫也捨不得把馬殺掉、精心喂養,結果這只傷馬成了一匹壯馬。這則故事說明,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有一點優勢,就不要小看或郫視他。這以上說到的是歹馬也有一步踢這則民間諺語故事。接下來要和大家共同分享的另外一則閩南俗語叫「罩雞不成孵」,也叫「押雞不成孵」。聽眾朋友,「罩雞不成孵」,說的是,母雞不在蹲窩的時候,硬把它罩起來強迫它孵蛋是不可能的,如同普通話中「捆綁不成夫妻」「按下牛頭喝水」的意思一樣。它告誡人們,凡事必須尊重客觀規律,不能勉強。聽眾朋友,母雞蹲窩孵蛋是它的本能。當母雞產完一窩蛋以後,它就開始孵蛋。這時,窩里即使沒蛋,它也要蹲在窩里,這就是「蹲窩」,有的又叫「賴窩」。蹲窩的母雞既清醒又迷糊。說它清醒,是因為它感到窩里有它的兒女們,不能離窩,否則會遭夭折。這期間,它少吃少喝,但不忘把糞便排泄在窩外,還不時翻窩,用身體最大限度地蓋住所有的蛋。說它迷糊,是因為窩里有沒有蛋它並不理會,即使窩里放鴨蛋鵝蛋或者其他鳥蛋甚至石頭,它照樣精心孵化。遇到這種情況,有些農家,為了使蹲窩的母雞早清醒早生蛋,往往使用各種殘忍手段折磨它,或泡入水中,或縛住雙翅或雙腳等,但一切都無濟於事,最後依然不能使它恢復常態。「罩雞不成孵」原意為不能做違反自然規律的事,如今又被人們引申為將兩種完全不同的人或事勉強湊合在一起,結果彼此不但不能和諧相處,甚至往往把事情弄得亂糟糟。例如,兄弟、妯娌間由於性格不同或利益沖突,提出要分家過,而父母為了維護家庭的「統一」,卻不答應,結果事與願違,落得「罩雞不成孵」,糾紛不斷,家庭失和,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好,講完了「罩雞不成孵」這則閩南俗語後,下面咱繼續來講到一個泉州的俗語叫「一個書籠,一個頭桶」。聽眾朋友,「一個書籠,一個頭桶」是一句比較特殊的泉州俗語。書籠,即是裝書的竹籠;頭桶,便是裝人頭的木桶。這句俗語來自古代晉江一位書生的故事。相傳,明朝洪武十八年(一三八五),磁灶村一農家誕生一男孩名叫吳復。吳復從小天資聰穎,活潑執靈。六歲時就能背誦《三字經》,七歲時通論語孝經,被稱為「小神童」。十八歲成為縣學中有定額的廩生,享受公費待遇。宣宗宣德戊申年(一四二八),泉州知府發現府學里有的廩生是冒名代考而錄取的,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宣布所有的廩生全部除名,永遠不能參加科舉考試。那時,被除名的廩生,絕大部分覺得冤枉,但心裡生氣嘴中不敢說,自在家裡生悶氣。唯獨吳復不怕地說:「現在,我蒙受極大的冤枉。盡管民要告官,難如上青天,但人生自古誰無,我怎能歸世人屈辱於權勢而在世間生存呢?我要上訴,來昭雪我的恥辱。」這樣吳復就寫好理由充足的狀詞,立即向泉州知府申訴,但被拒之門外,不予受理,他又往省城福州進行申訴,仍然無什麼用。吳復回家後橫下一條心,決定排除一切困難,到京城告御狀,直到洗雪冤情方才罷休。吳復拜別父母步行上京時,肩上挑著一個書籠和一個頭桶,走了一村又一村,穿過一縣又一縣,曉行夜宿,歷盡千辛萬苦,終於順利抵達京城,找個小客店住下,准備告御狀。當朝的宣德皇帝是一位聖明的君主,曾多次接見和受理來京告狀的受害者。吳復終於尋得機會,親自向皇上申述冤情,並懇求皇上讓受除名者重新參加甄別考試,他還表示:「若是小民考後屬於不合格者寧受罪,斬首後裝在從家中帶來的頭桶而毫不悔恨。」皇上聽後,既同情又感動,遂即頒下聖旨,命翰林院出題,從速通知泉州府所有被除名的廩生前來京都,在天門下參加甄別考試。消息傳開,泉州被除名的廩生都感到非常意外又歡喜,積極准備應試。眾廩生經過幾場甄別考試,到公開發榜時,吳復名列第一,其他具有真才實學者皆榜上有名。那些花大錢請人替考的冒牌貨色,一一落馬,丑態百出。事後,每當人們談起這件事時,無不敬佩吳復的才學和膽識。不久,吳復被朝廷選派到江蘇省應天府溧水縣擔任縣學訓導,後因政績突出,又被提升為溧水知縣。吳復在回憶往事時,深有感慨地說:「當年若不是冒拼搏,我哪會有今日呢?」從此,「一個書籠,一個頭桶」這句俗語,連同這個真實的故事便在泉州民間流傳開了。碎缸的故事--閩南故事民國某一年,剛好是麥子收成了後的季節,晉江龍湖有一個姓施的作田兄,聽說海口嘉排村船埠頭到了一批十一斗的大水缸,正好厝內欠用裝五穀,就趕緊前去購買。說起這個姓施的作田兄,人人都知道他的性情溫和,無多無事,臉上常常笑咪眯。這日,他買了兩個大水缸用扁擔挑著,一搖一晃轉回家。來到田間小路上,看見一條被過路人踏出的小路,正從一丘閑田中穿過,可省繞一大段路,他想,路是人走出來的,即然別人從這里過路,我也抄近路,也挑著水缸從那條小路穿田中過去。沒想到這個時候有一個人正躲在這里等攔。這是一個姓洪的作田兄,他性情爆烈,人人都怕他、讓他。這日他在田頭已經等了很久了,一看見姓施的作田兄挑著大水缸走到田中央,就風風火火趕上去,沒分沒話,舉起鋤頭,「呯嘭」一大聲,將姓施的一個大缸砸得碎碎碎。姓洪的作田兄為什麼來打碎大水缸呢原來這丘田正是他耕種的。這日,他帶著牛犁耙來田裡翻地,看見田中被踏出路,已經一肚子火了,沒想只犁二趟,田地被踏得實實,將一個新犁頭卡斷了。受不了氣,他才會提著鋤頭,在田頭,打碎大水缸。再說姓施的作田兄聽見「呯嘭」一聲,前面的大缸就一墜在地上,嚇了一大跳,趕緊轉過頭,一見那姓洪的作田兄正睜大眼睛,拿著鋤頭氣呼呼,就知道是什麼原因了。所以他就笑著問: 「老兄,怎樣不作聲打碎我的大缸」姓洪的作田兄「哼」了一聲,粗聲大氣叫起來: 「我問你,這里是田還是路」姓施的作田兄聽了笑笑說: 「從你的田裡踏過去是我不對。老兄,請你把手中的鋤頭借我一下。」姓洪的作田兄正在火頭里,心裡想,就使讓你拿鋤頭相打,我也不怕你,便將鋤頭扔過去,說:「借就借吧,看你敢把我怎樣。」姓施的作田兄拿起鋤頭,不是要打姓洪的,而是「呯嘭」一聲,也將另一個大缸打得碎碎碎。姓洪的作田兄感到奇怪,說:「你這是做什麼」姓施的作田兄轉過身來,笑笑說:「老兄,看你性地這么急,撩田是我不對,但是田中的路並不是我一人踏出來的,現在你不作聲將我的大缸打碎了,剩一個叫我怎樣扛回家不如一起打碎,還麻煩你將那些碎缸片揀掉。」說了,將鋤頭拿給姓洪的作田兄,拾起扁擔繩子轉回家去了。這件事雖然使姓洪的作田兄過後有點見笑,但是隨著時間一久,也就漸漸忘記了。無巧不成書,有一天,正是龍湖鄉村裡幾年一度的「佛生日」,姓洪的作田兄也受朋友的邀請,前去吃酒。真真是「冤家路窄」,他剛剛踏入村頭,對面正碰上姓施的作田兄也到村頭接人客。原來這是姓施的所在鄉里。姓施的作田兄看見姓洪的作田兄,就大笑著跑過來拉住,喊著說:「哎呀,老兄弟,沒想到你也來了,真巧被我接到了,今日無論如何也要上我家吃杯酒。"俗語說: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個時候,姓洪的作田兄只得跟著走。一進家,姓施的作田兄就對滿廳的親友嚷著:「我的好友來」。一邊就將姓洪的作田兄直直「請」進房中去,叫家裡人敬上煙、茶、酒、擺了滿滿一桌,然後笑著說: 「老兄,要什麼,自己用了,我還有些事趕快要辦, 只好失陪」說了,跨出房門,拉上門鎖,「咔嚓」一聲,門就鎖起來了。這里姓洪的作田兄聽見外面人聲馬叫,心裡暗暗叫苦,但他性情直,心想:上次放門口刁,今日是自投羅網了,管他還是活,先吃再說,就一個人在房中喝酒。臨近中午,姓施的作田兄才從外面進來,笑笑說:老兄,將你鎖在房中真是對不起。」姓洪的作田兄這時笑也不是,哭也不是,只好不說一句話。姓施的作田兄又說:「老兄,我是真心要請你,怕你跑掉,所以將你鎖在房中。」接著就將姓洪的作田兄拉到廳中酒桌上。親友們看見姓施的作田兄這樣親熱地拉著一位客人來,都離坐站起來迎接。但是,那些知道這位客人被鎖在房中的親友未免心裡疑惑,有人問:「這位老友是……」這一問使姓洪的作田兄答不出來。姓施的作田兄連忙笑著說;「我來介紹,這位是我在路途結交的朋友,為人忠直,就是性子急一點……」接著就將前面的事大略講了出來。聽見的人都笑了起來。但是,這時姓施的作田兄卻是沒有笑,說: 「諸位,這件事倒是這位老兄教我做人的道理,大家試想,我們都是作田人,只圖路近,踏毀人家的田地,這就逆天理,大家說是不是所以,我認了這位老兄為好友!」眾人聽了,心裡都很佩服。姓洪的作田兄這時也很見笑,當天離開後,隔天就趕緊去船埠頭買了兩個十一斗大水缸,挑往姓施的作田兄家中來。從此,兩人真的成了好朋友。水井公生的傳說洪瀨鎮東街有處地名叫中土爐的角落,有一口井叫「解元」井。這口井的泉水清洌甘純,哪怕是久旱未雨,也依然瀝瀝噴涌,取之不竭。在這個古鎮當年還沒有自來水的時候,周圍數百人口,均靠此井供水吃用。每當人們從單位下班或打工歸來,尤其是那盛夏酷暑的季節,只要從這口井中打起水來,無論是飲用或是沖涼,都會感到甘甜無比、疲勞頓消。這口井至今尚在,雖年代久遠,但該井的水依然清純而不渾濁,且抽之不盡,用之不竭。然而說起這口水井的歷史,還有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相傳清朝道光年間,中土爐有戶吳姓人家,兄弟二人,親如手足,冷暖相知。大哥為人忠厚勤謹,早已婚娶。小弟吳宏模,卻是一介懦生。由於有這位大哥當家,所以小弟就「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專心致志、寒窗苦讀。其餘世事一概不管,有時連大嫂催其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他都不理,因此大嫂久而生怨,挾恨在心。從此對他的日食三餐也就不大理會。因此,吳宏模只好每天過著半飢不飽的苦澀日子,繼續用功。再說光陰荏苒、日月如梭。幾年的苦讀,終於盼來了省城會試的日期。這一天,吳宏模整束行裝,准備次日凌晨赴省城趕考。大嫂得知其情後,為了報平日這怨,就於當天晚上把家中糧食收存於自己房中,並把水缸里的水掏盡,甚至連打水用的小水桶也一並藏匿起來。第二天,吳宏模起床後,正准備煮點稀飯作為早餐,卻找不到糧食。無奈之下,只想隨便燒點開水充飢,但卻見水缸滴水無存,欲到屋外打水,又不見平日打水用的水桶,他知道這是大嫂在挾怨報復,無奈之下,長嘆一聲,走出屋外,只見遍地積水,才想起昨夜有陣大雨。心想既然下大雨,井水必會上漲,就到屋裡拿個水瓢,准備到井中舀水,當他起近井邊,探頭一看,卻見水深如故。此時,傷心不已的吳宏模突然雙膝脆地,對著水井禱告說:「水井公啊,水井公!你若可憐我這位手無縛雞之力的貧寒書生,就將井水上漲,好讓我飲些井水充飢趕路。此後若能金榜題名,衣錦還張鄉之日,定當答謝你的恩情」!說來奇怪,吳宏模剛禱告完畢,就見井水慢慢上漲,直至平面。吳宏模高興萬分。急忙用水瓢打出一瓢冷水飲下,然後背起行裝,匆匆上路。俗語說:功夫不負苦心人。這一日,流星快馬飛報洪瀨,吳宏模獲省試第一,高中解元。不日將回鄉探親。眾宗親及務鄉鄰聞訊後,皆大歡喜,就日夜盼望著他的歸來。直到返鄉的這一天,只見吳宏模端坐在大轎,鳴鑼開道,風光無限地返回故里。大嫂聞知後,悔恨交加,羞愧難當,只好躲到娘家迴避去了。然此時的吳氏宗親早已聚集在祠堂門口等候,當他們看到吳宏模步下官轎時,即由他那老實巴交的大哥帶領眾宗親迎上。這時忽聽見有族裡宗親提議說,此次吳宏模高中解元,光宗耀祖,是祖先在天之靈,應該先祠堂大門,祭拜祖宗,人答謝先人之恩。吳宏模聞聽後立即制止。解元公說:「我想,應該先答謝水井公當日漲水之恩,然後再祭拜祖宗。」說著就把趕考那天早上的情景,向眾位宗親作了一番講述,眾人聽後,驚奇無比!便聽從吳解元的建議,把每年農歷十月初三(即漲水的那天)訂為水井公的生日。每逢這天,吳氏宗親就要大擺筵席、演對酬神、熱鬧非常。為了紀念這個頗有意義的傳奇,就把這口水井稱為「解元井」。後來,查閱中國的民俗歷史,普天之下,能為水井公做生日的,唯此而已耳!媽祖傳說

Ⅳ 廈門都有哪些閩南當地美食哪些美食讓你印象深刻

每到一個城市,除了當地獨特的景色會給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外,當地舌尖上的美食,也必將是一個特別的印記。

何為地道的特色美食?

很多人說,當叫出食物的名字,立馬能想到其出處的地名,這才能叫地道的特色美食。比如說到大閘蟹,人們腦子里立馬冒出了澄陽湖;說到烤鴨,立馬想到了北京;說到狗不理包子,天津二字脫口而出。

來到廈門,有一些當地特色閩南美食值得推薦。下面為大家推薦6個有地名出處的閩南特色美食。

1、同安封肉

石碼,指的是福建漳州市石碼鎮。

五香是當地傳統的名小吃。以豬瘦肉、澱粉、洋蔥、精鹽、味精、砂糖、五香粉、豆皮等製作而成。

長期來,每逢過年過節、婚壽喜慶,家家戶戶必備鹵面,配以五香條來招待親朋好友,這已成了石碼的傳統民俗。

一般搭配鹵面或卷面一起吃。家庭自製的一般也不錯,石碼人一般自己都會製作。

小提示:五香卷比較出名的地方就是八市的「阿傑五香」,4元一條,生意超好。

廈門的特色美食當然遠不只以上介紹的幾種,若您有更具有代表性的、帶地域名的閩南特色美食,歡迎推薦分享。

Ⅳ 作文:家鄉的清水岩 急急急 要記得寫聽別人講清水岩的由來!作文:家鄉的清水岩 急急急

1.
我的家鄉泉州,地處祖國東南沿海地區。她依山臨海,山清水秀,物產富饒,十分可愛。家鄉那層巒疊嶂的戴雲山,馳名中外的洛陽橋,風景秀麗的牛姆林……我都喜歡,但我更愛家鄉那迷人的清水岩。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和摯友們滿懷喜悅之情前往仰慕已久的清水岩。
「哦,終於到了」,摯友們不約而同地高呼著。一來到山門,我就撲向十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著甜潤的空氣,耳朵晨索繞著被譽為「御前清曲」的南音。隨即,我們聞聲而去。
登上台階,我們就來到足友亭。站於亭中,俯視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鎮繁榮景象,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一豪言壯語啊!迎著習習微風,我們盡情地欣賞美景。啊!多麼愜意啊!
離開足友亭,我們就來到「吉祥如意池」。池中飼養著一隻只活潑有趣的魚兒,它們時而詒然不動,時而俶爾遠逝,似乎在與游者相樂。「吉祥如意池」雖比不上新疆的「天池」,但它卻別具韻味。
再往前走幾步,我們就來到大雄寶殿了。大雄寶殿基本為木質結構,它主要由十來根粗長的石柱支撐,極具閩南建築風格,看起來氣勢恢弘。樓閣內供奉著三世佛、觀音菩薩、唐僧以及十八羅漢。這些佛像除了觀音和唐僧以外的全都是木雕佛像。瞧!那伏虎羅漢騎著吊睛白額虎,悠然自在;降龍羅漢騎著一條口吐海水的大青龍,真是栩栩如生呀!大雄寶殿附近還有一棵珍稀的無花果樹和一棵蒼翠挺拔的樟樹,它們猶如威風凜凜的勇士一般共同守著清水岩。
告別大雄寶殿,我們就來到清水岩寺。清水岩寺歷史悠久,始建於唐朝年間,宋慶年間,僧人永佑重修,明朝期間,再次重修,並易名為清水岩。民國元年重修。寺院面闊五間,進深二間,前牆為黃色,牆壁上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六個醒目的大字。前有門廊,兩側有護厝,岩門廊牆上嵌有民國時期的洪瀨名士張應星撰寫的《復修清水岩碑記》。古門兩旁還有凈因行者撰寫的對聯:「清風本來面,水月現在身。」清水岩寺附近還有「蓮花池」和「凈心池」。「蓮花池」上方不家一座屹然聳立的「東林歷代祖塔」。隨著人流,我進入了一扇古香古色的大門,一股濃郁的香火味彌漫著整個廟宇,裊裊清煙像一條灰色的帶子環繞著清水岩寺。煙霧繚繞中,大大小小的神像端坐著,一臉神聖,接受著人們的頂禮膜拜。香鼎兩旁有兩棵鬱郁蔥蔥的古樹。這無疑給清水岩寺帶來幾分綠意與生機。隨即,我就進入祖師殿,殿內供奉著清水祖師、觀音菩薩等佛像,殿內兩壁上的壁畫色彩斑斕,惟妙惟肖。祖師殿內佛香繚繞,我跪下雙手合十,默默禱告著,望著神聖的清水祖師,我許了一個心願……
後行至寺後的「蝦目泉」。劉仲春捐建的「香井流芳」俗稱龍蝦泉,因有龍蝦須故有龍蝦出海之美譽。龍蝦泉泉水為清水岩寺的僧人提供方便,因此它不愧為「生命之泉」。其泉水甘醇甜美,以至於遊客們陸陸續續地去取蝦目泉泉水來解渴。因而我也迫不及待地裝了幾瓶喲。哇,一喝進肚子里,整個人心曠神怡、容光煥發,好不痛快!
最終,我們踏上了回家之路。途中,我驀然回首那落日余暉下的如詩如畫般的清水岩,心中感到十分不舍,但我在心底里暗暗地說:等著我,我還會再來的!
我愛故鄉,更愛故鄉的清水岩!讓我為您贊美,為您謳歌吧!

2.
安溪有個清水岩,我們南安也有個清水岩。若說安溪清水岩是大家閨秀,那我們南安清水岩也算得上小家碧玉。不信,就去瞧瞧!
如果想徜徉於自然之間,步行上山,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且不說你能享受到的自然之趣,途中揮灑的汗水足以把你身上的世俗之氣洗去。山中的樹青蔥可愛,沒有校園里,馬路邊的樹的標兵式呆板,盡情生長,隨風起舞,沿江有拘束,沒有羞澀,放盪不羈。可別以為揮汗過後,前面就是一條康莊大道。前面是一條迷宮似的一米多寬的小路,旁邊是樹,旁邊的旁邊還是樹,仰著頭望,天空似乎也變得狹長。踩在由枯枝落葉和小草鋪成的毯子上,發出噌噌的聲音,林子深處不時傳來幾聲鳥鳴,增加了幾分詭異。
走出迷宮,豁然開朗,傳來悅耳的南音,清水岩到了。你立馬就能感受到一種古樸的氣息。聞聲而去,你看到的是一座基本為木質結構的大殿,幾根石柱上刻著盤龍,栩栩如生。殿里供奉著木刻的十八羅漢、觀音,比起金塑像,別有一番韻味。這十八羅漢中有的端莊大方,有的抓耳撓腮,有的開懷大笑,姿態各異。殿旁有支演奏隊,很有特色。無論是主唱,還是彈琵琶、吹簫的,一舉一動都很自然,十分嫻熟。
大殿後面還有座殿。殿雖小了點,可這才是主殿,供奉著清水祖師。主殿內,香火鼎盛,許多人頂禮膜拜,你立馬就能感受到佛文化的感染力量。不自覺地點起香,拜起佛來了。牆上的壁畫,色彩用得恰到好處,給人以和諧,舒適的感覺。參觀完整個主殿,你會發現它很像北京的四合院,呈四字形。院中還種了些花草,增加了幾分詩意!
主殿後的正中央,有兩眼泉,名曰:龍蝦泉。飲上一口,你立馬就能感受到一股爽到心裡的清涼。據說泉水還有去熱降火除眼疾的功效哩!泉後小山上的樹的根裸露在上表,垂下來,與龍蝦泉聯系起來,還真像龍須。
近年來,在各界人士的幫助下,清水岩變得更美麗。尤其是在這樣的一個古香古色的地方,擺放了一些《二十四孝圖》像,增加了清水岩的文化內涵。透過這些石像我們似乎真實地看到古人孝親的故事,喚起我們對父母的愛。
能說的當然不止這些,頂上風光無限好,需要你自己去體驗,感受不同於安溪清水岩的美,若能吃上一碗齋面,那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完美旅程。

3.
「今天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好風光呀……」這天天公作美,我們決定去爬山,觀光旅遊「清水岩寺」。你可別以為是安溪清水岩寺,那是我故鄉的清水岩寺——南安洪瀨清水岩寺。也許它沒有安溪清水岩寺那麼響的知名度,但南安洪瀨清水岩寺也絕不遜色!
一曲優雅的南音,盪漾於古寺之上。南音是我們閩南的特色,也是我們清水岩寺的一大特色。視線投到廟旁,一些樂師就在那裡忙著拉二胡,彈琵琶,吹簫……看,他們忙得不亦樂乎。如若是在安溪清水岩寺,也許你只能聽到一支「獨特」的《大悲咒》吧!
透過動聽的樂曲,踏入了寺廟,剛踏進去忽然一種神聖之感洋溢心頭。裡面安靜極了;整潔極了;優雅極了。環看四周,淡黃色的牆,金燦燦的佛,鮮紅色的桌子,五彩繽紛,但卻不給人以一種雜亂之感。抬頭注視大佛,那是觀音菩薩,身旁還有另外一些佛像。無意間我發現:那兒還有一個門。我走向前去「清水岩」三字首先映入眼簾,原來另有乾坤呀!莫不是「不訓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懷著好奇的心理,我向寺內走去,首先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大香爐,香火旺盛。繞過爐來到正堂。一股潺潺流水聲鑽入耳膜,我聞聲望去,原來是一股聖泉在此逗留。寺內的佛為清水祖師,其它的東西在此我就不多說了。
出了寺,便來到了殿後的香井流芳即蝦目泉穴。寺廟安溪自然是有的,然而這蝦目泉穴又如何能說呢?兩只看似泉口的蝦目,一塊形似三角石的龍蝦鼻,還有恰似蝦須的樹根,湊成了這獨特的風景。
如果你早來這兒幾年,也許見的只會有一座寺廟,然而現在已是今非昔比了,一座座錯落的小亭子,一群群活蹦亂跳的魚兒,一個個講敘著感人故事的二十四孝石雕像……那才是此時呈現在你眼前的南安洪瀨清水岩。高大的山門;直插雲霄的階梯;優美的南音;充滿活力的放生池……一幕一幕令人眼花繚亂。
清水岩寺位於半山上,來到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南音,觀光到古廟,還可以強身健體,最重要的是可以登上輝達遠景亭,瞭望整個故鄉——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大樓,故鄉的煩惱,全都顯現在眼前,俯首望去:青山綠水,高樓大廈,好一幅繁榮的景象圖。此時,整個人都豁然開朗了許多,也許只有在這一秒我們才能感受到故鄉的可愛之處!
游覽過後,踏向山間的小路,回首一顧:它真美!太陽公公正在玉枕山的頂頭,放射著溫和的光……

4.
啊!清水岩,我來了!
清磐流音風答響,水池印象月呈輝。
再也不是文字間無邊的暢想,再也不是憑空與別人思想的共鳴,彷彿圓了記憶中一個遙遠而觸不可及的夢。
眼前,清水岩屹立於玉枕山上。一座古剎庸懶地躺在綠樹的懷抱中,分享青山綠水的愜意,這似乎是夢寐以求的歡暢,這一點點難得的大自然賦予人的愉悅,便全在清水岩帶來的已平靜的呼吸中。
我再也無法抑制心中的歡暢,疾步奔向清水岩的懷抱。趨步而入這古剎,高大的清水祖師神聖、崇高。廟宇中,香火旺盛,香客們神色虔誠,頂禮膜拜。壁上,歷代文人騷客們的遺墨隨處可見,都是贊頌仙人功德的文字,望著一座座神聖雕像,讀著一行行頗具神韻的詩文,我也有些飄飄欲仙了。
忽然,耳畔里傳來陣陣優雅的南音,舒緩高雅、清新。似乎清水祖師也陶醉於這迷人的南音中,不禁咧開笑臉,普施甘露。聽,水聲纏纏綿綿,應聲而趨,只見眾人圍坐於清泉旁。輕輕掬起清水,清清的,甜甜的感覺由手流遍全身,泌透心脾。深深地吮吸一口新鮮的空氣飲上一口清泉,只覺遍體生涼,心曠神怡。廟里老人告訴我們:「唐朝時,眾僧在寺後濕土中尋見清泉,清泉水既清甜又清熱降火,許多的香客喜歡細細享用,祈佑健康、平安。
出古廟,往前走,小池塘里流動著蓬勃的生命。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再往前是四個精美的亭子,亭子上流動的水墨線條勾勒出一幅幅優美的壁畫,令人賞心悅目。不知不覺已陶醉於這流動的水墨中幻想邀上幾位文人墨客,揮毫鋪墨好不愜意!
放眼望去,眼簾倒映著洪瀨美景,遠處的河逶迤地伸向遠方,四面群山呼應,不禁被眼前這居高臨下的開闊的胸襟感染,與它的心跳共鳴,你便會變得樂觀,變得豁達,你的心會迫不及待地掙脫牢籠自由去飛……這時候,忽然覺得先前看到的景色都不足道,惟有眼前才是真正的壯美。
忽然,我陷入沉思:人間美景數不勝數,在尋訪美景的路上,我們常被眼前的景色覺醒豈不知前面還有更美,更好的景觀。如果停住不前就不會尋到最美的風景,我們就應永不滿足,不斷走下去。一個人追求一個夢想,不也如尋訪最美的景色一樣,必須在人生路上不斷探索,不斷追求嗎?

5.

南安洪瀨清水岩,位於洪瀨集新村玉枕山龍蝦目泉穴,因地處洪瀨東部,故視其為洪瀨的一顆「東方明珠」。清水岩始建唐朝年間,幾經風雨,留下許多名人詠誦,有蔡燦若的「清磐流音風答響,水池印象月生輝」,有凈因行者的「清風本來面,水月現在身」等眾多妙對絕聯。但要說景,卻又不是這兩句可以道盡的。
若說清水岩雕刻最成功的當數24孝圖了。設計師們依據各地園林的標本別出心裁,匠師們獨運近心,設計出的雕像當然是實兼丁長處,避虛丁短處。在各種浮雕中尤以石座前方各品種的樹的雕刻最為突出,有紫羅杉,有松樹,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品種。雕刻的這些品種,粗細勻稱,大小不一,且直接省略了虛浮的裝飾。
立體雕像更是千姿百態,但是它們在不同之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看到人物形象與主要情節的「孝」為相聯系。如東漢末年的陸績,外出作客,席間吃金桔,想起飢餓的老母,因而懷桔遺親。匠師們先繪制了一個五六歲的兒童後,還有「單衣順母」,「為親負米」,「鹿乳奉親」等一些雕刻作品充分展現了「寄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主題思想,這樣雕成的像就不僅是技術而是藝術展現的風彩。
清水岩上都有池子和亭宇。池子和亭宇的分布都按照古代建築形式的安排,左邊有一個,右邊也有一個,前面有幾個,後面也有幾個,這樣就完全構全成一幅圖案畫。池子和池子間連接的地方隱蔽,池間的魚兒似乎很難發現洞穴,只得一個個尋游池底。「有山有水好人家」,水有了,那山呢?山是寺廟右邊的一個小山坡,悠閑的情致加上那幾塊寫有「佛心」的石頭當然是拍照的好去處。山坡旁邊是坐落階台兩側的亭宇,在亭宇正前方是城鎮濃縮成的一幅水墨畫。游覽者千辛萬苦登上台階後,不免會在亭子上發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在這里,最顯著的木式建築當然是前面的祖師廟了。整個廟軒敝、大方,設計者和匠師們完全採用古典的建築風格。門前的穴根柱子是木式雕龍的圖案,屋脊是利用木材架成的支架,門是木的,窗戶是木的,就連佛也是木的,幾乎融入一個木的世界。寺宇內的兩側分別羅列18羅漢,如果源頭的降龍、伏虎兩位羅漢,一個是手托龍,面色凶惡;一個是隨帶虎,面色慈靜,口中喃喃自語。後者兼有長眉,捻花指,羅漢腿雙雙出擊;還有手捧青書伴青燈的羅漢,面色專注。有托珠的,有托塔的,還有挺肚子的,但不管卧著的,站著的,還是坐著的,他們都足以用「憨」來形容。
後面寺廟的建築形式又和前面的不同。祖師廟採用木式形式,而清水岩則以石塊為基礎,兩者各有洞天。清水岩寺院面闊5間,進深2間,前有門廊,兩側連著護厝。正中央是祀奉清水祖師,不同意菩薩,左右兩側分別供奉著諸聖諸佛,這里也是最讓人感到肅穆的地方。兩邊的小門洞,分別是通向各護厝的洞口。兩邊的護厝窄小,布置文雅,簡單。左邊的護厝擺放著瓷製的眾多菩薩,右邊的護厝則有南極老翁同觀音菩薩一起坐鎮,但是卻又不同於左邊的護厝,這里既是佛家聖地,也參雜了一些儒家學風。如牆上掛著的名人文士的書法手記。當然,清水岩後還有著名的「香井流芳」(俗稱蝦目泉)這里就不再多提了。

6.

邁著輕盈的步伐,唱著婉轉的山歌,穿過鬱郁蔥蔥的樹林,和著山的「歡笑」。我們來到了清山秀水,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清水岩。
看,太陽正吻著清水岩的臉,四周散發著古樸的氣息,而俊俏的樹,美麗的花也趁此時給她添加了一抹鮮艷的色彩。她的絢麗多姿,吸引著我們的眼球,於是我貪婪地吮吸著這風景如畫的氣息。
環顧四周,或許最醒目的是那英姿勃發的樹了。那兒有熱帶雨林中的「國寶」,孿胞無花果樹。透過陽光,隱約中我看到了它在風中的嫵媚,在它身上也寄託了清水岩的「美」。榕樹也是這兒的佼佼者。它彷彿就是在風中笑著迎接我們的主人,不僅煥發著熱情也體現了甜美。當然眼前這一幅優美的自然風景畫,是無法用筆墨描繪的。
來到台階前,眼睛被耀眼的「笑」喚住了。走近一看,原來是那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呀。我不由自主地也朝他一笑,或許我們的筆都是在說這兒的美吧!再往上則見到了兩座亭子,站在亭前,整個洪瀨鎮的風景盡收眼底。穿過小亭,在前面遇到了吉祥如意井,水雖渾濁卻也甚美。
進入寺廟,各尊佛像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為整個寺廟增添了不少光彩。從後門來到了又一禪寺,這里香客絡繹不絕,香煙裊裊,別是一番幽雅。在那兒駐足領略了一番那兒的清靜氣息,也默默的感受了清水岩又一獨特的美。
緊接著朝小道走去,在那兒我知曉了「孝,孝,孝」二十四尊石雕有模有樣,耐人尋味,我想這或許也是清水岩的獨特吧。又走至暉蓮觀景亭,在上面確實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味道。
在林中的小道漫步,心中依然存著清水岩的美,有無限的遐想,無限的贊嘆。或許是因為如此,才會有黃滔的精神五言律詩;或許是因為如此,才會有康朗的《游玉枕山東林寺》;或許是因為如此,才會有蔡燦的:「清磐流音風答響,水池印象月呈輝」吧!不管文人騷客留下多少精彩的詩詞,也不如你我他身臨其境所享受到的美感吧!或許我會因此更愛我的家鄉洪瀨東部的這座歷史悠久的寺廟,將我的愛持續在此。
回首凝望,她的神與美在我心間盪著盪著……

7.
清水岩名聲遠播,因此,我和同學們慕名而來,一看究竟。
小路延綿不斷,彎彎曲曲,你走在小路上,根本看不見前面的路,給人一種難以言說的神秘感和幽深感。小路兩旁樹木茂盛得讓人難以見天日。細聽,泉水聲、鳥叫聲、腳步聲、樹木沙沙聲相互交錯成一支十分優美、動聽的「山間民歌」。
走了半小時多,我們終於又「重見天日」了,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絕妙的山水畫。清水岩寺近在咫尺,只見清水岩寺被群山環抱,彷彿母親懷中的嬰兒。突然一陣風吹來,頓時,樹木隨風搖擺,呈現出色彩深淺不同的一幅絕妙的油畫,它以溫柔的雙手撫摸著清水岩寺,使它茁壯成長。唐朝年間,人們選擇了這個地主,建造了清水岩寺,供奉清廉嚴明的清水祖師。現在,清水岩寺又將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世人面前,這必將是一則哄動四方的「新聞」。
走著走著,我來到了清水岩寺的主殿,裡面供奉著清水岩師和觀音菩薩。相傳,清水祖師清廉嚴明,積德行善,並一心為老百姓著想,因而成為當里乃至現在閩南人的膜拜對象。殿後有一股泉水——蝦目泉,這一秀水,無疑點綴了美麗的清水岩寺,使它更具有活力。
在清水岩寺的西南側,肅立著關於「二十四孝」的雕像。看著這一個個感人淚下的故事,我有很大的啟發:「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孝敬長輩,還談得上生活、工作、學習等事嗎?顯然不能。因為他連這一基本最最基本的道德都不懂,他如何懂得其他的道德呢?」這還真應了那句古話:「百善孝為先。」
這清水岩寺這一帶,處處有樹,無論是主殿旁,還是「二十四孝」雕像後等,處處皆有樹的陪襯。
有山、有樹、有寺,這就是清水岩寺。

8.

那是星期日的早上,我們師生一起到清水岩參觀。到了那裡,處處美景盡收眼底,因為我們是由山的南邊翻過來的。走了很長的一段路,雖然很累,但當看到清水岩這里的一切,心也就坦然放鬆了下來。初看起來,彷彿一幅巨畫呈現在我們面前。
首先,我們步入殿中,看到的是一尊尊祥和的大佛,神韻中帶著慈祥,此時,如同來到「天」間仙境,尊尊大佛雕刻得栩栩如生,給人以美好的享受。從大殿的後門出來,抬頭望向房檐頂上,所看到的是採用絕無僅有的精湛的雕刻方式所雕刻成的瓷磚圖案。隨後,我們來到了香火繚繞的另一座寺廟內。同學們來了便把自己帶來的東西放在供桌上,然後開始燒香拜佛,這讓我極為驚訝又好笑,不過這也是非常正常的。隨後,我也跟著點了三柱香,誠心地拜著。
接著,我們就到處參觀。我發現這里的亭子非常的多,不過個個是別具一格。我走到其中的一座亭子便坐了下來,看到旁邊有兩棵高而粗壯的大樹。這兩棵大樹原來是各木古樹——樟樹,有近百年的樹齡,它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之一。這兩棵香樟是孿生的吧!一直生長在這,非常有趣。我又到凈心池、如意池、吉祥池等參觀,裡面的魚兒似游似靜的。 我們又看到傳說中的龍蝦眼(又名蝦目泉)。的確是非常特別。
總之,清水岩的任一個景點都是非常獨特的,值得每個人都到那裡參觀游覽。

9.
跨越千年的古剎都是相似的,然而深山的水各有各的韻味。韻味是最難說清楚的,韻味是難於記憶又常揮之不去的。於是我常常喜歡穿過林蔭小道,涉過崎嶇陡崖到清水岩去品一杯清水,細細體味;聽一曲梵音,靜靜感悟。
水的味道是世間最說不清的味道,清水岩的水韻更是別具一格的。不必說它的清純,氤氳;也不必說它的閑逸、散淡;更不必說它的偏僻與幽遠。誰都懂水的味道,清風懂,嬌陽懂,連山中靜默著的松林都懂。鳥兒用歡歌奏出對水的理解,魚兒用雀躍道出對水的詮釋。
水是來自蝦目泉。它在寺院後的深山中,四周是茂密的松林,雲霧在山間浮動,陽光灑透這片山林。林蔭下清風撩過我的耳際,秋日的陽光溫情地灑在我的臉頰上。剎那間,望見那一眼,不,是兩眼泉水,我不由得驚奇地叫了一聲。
它沒有大江的豪放,也沒有小溪的潺潺,有的只是汩汩,甘守著一份寧靜與獨處。
傳說,幾千年以前,兩只龍蝦在山中修煉得道成仙,繼而從兩眼泉水中一躍而出,飛向東海。又因這兩眼泉水外形酷似龍蝦眼,後人便命名為「蝦目泉」。
最可愛的是泉水中的一條小泥鰍魚,混身光滑油亮,圓鼓鼓的小腦袋在石壁上探尋著什麼,一條小尾巴隨著石縫中盪開的漣漪有節奏的舞動著,好不惹人喜歡。
蝦目泉的水不似別的泉水那樣一個勁兒往上冒,嘩眾取寵。它細水長流,它不喜暄囂,它只願守護一顆靈動的心。在深山中,它如莊子「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的閑散,又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羈。難得的是有這樣一片深山廣林,一座千年古剎,要不,水何如與山共眠,與月共舞。
難忘清水岩的水啊!
9.

洪瀨清水岩,位於集新村境內,山依玉枕、水繞虎溪,誠天成之佛地,別有洞天。戊子大雪日,余諧吾父、鄰友同游。是日也,陽光爛漫,秋高氣爽,一路上風光旖旎,車沿公路盤旋而上,千回百轉,方入景區,似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山下新構兩牌坊,白石雕成,雄偉壯觀!停車罷,沿兩側小道直上,曲徑通幽,即至山門,但見正中有一古佛——彌勒佛,抱膝而坐,神態安祥,笑口大開,耳畔彷彿雲霄之外就能聽到佛祖爽朗的笑聲,透徹心扉。正所謂「笑一笑,十年少」嗎!恰巧,亦或是偶然,此刻佛祖背後,陽光普照,甚是明媚,彷彿有萬丈光芒射出,照亮一切,凈化心靈。
佛語雲:心誠則靈,難道不是嗎?此情此景,心中頓時一片明凈,惶然大悟。佛之笑,笑人生百態,佛之光明——普渡眾生。其實,渡人更是渡已,試問人生又何嘗不是呢?人生似苦海,掌舵的人是誰呢?是自己,自己的舵操之在已,關鍵在於自身如何掌握好人生的每一步,縱使前方狂風暴雨、波濤洶涌,我們也無所畏懼,正如高樂基筆下的海燕高喊出「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如毛澤東的詩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我們只要心底一片光明,懷有春曖花開的期待,樂觀、積極、英勇、無畏、堅強、不懈,一切曲折坎坷,艱難險阻將煙消雲散,不復存在, 我們也必將長風破浪,開辟出新的疆域。笑看人生,擺渡自己,駛向人生成功的彼岸。
參悟真諦,如沐春風雨後的花香,如浴火重生的鳳凰,得到一種生的歡喜,使我對後面的游覽更加充滿期待。

清水岩由來:
清水岩始建於北宋元豐六年(1083年),為清水祖師所創建。祖師原名陳普足, 從小落發為僧,修身、圓寂於清水岩,稱為普足禪師。後人為了紀念他建宇之功, 謚稱為清水祖師。清水岩宇幾經圮廢,幾經修復、重建、改造,規模漸大。至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清水岩的僧尼,相傳多達七八十八人,頗為興盛,宇區的風景也更加宜人。 從逢菜鶴前大橋始步,沿石徑拾級而上,約5里即到清水岩。 途中有「半嶺亭 」、「袈裟石」、「丹臼」、「石船」、「石雞」、「石狗」等。周圍奇岩怪石、 蒼松翠柏林列。 同此再攀登,即到「護累宮」。這里杉木擎天,森蔭夾道,別有天地。繼續漫步而進,頃刻便到「覺亭」。此亭原名「來憩亭」,今已廢,僅存石柱兩根。但梓樹森蔭,景物醉人,確為遊人小憩佳地。「覺亭」一側,有一株擎天老樟樹,樹身粗壯,可七人合抱;最奇物的是樹干勁直,樹葉朝北,號稱「枝枝向北」。 民間傳說把它與岳飛的英雄事跡聯系起來,說是岳飛當年搞擊金兵,精忠報國,竟慘遭秦檜的殺害,其英雄事跡和悲慘遭遇連這株老樟樹也深受感動,因而「枝枝向北」。 離樹不遠還有座「三忠廟」是供祀岳飛的,遊人多於此題詩寄情。 沿石徑而行,有「出水石」;再折返東行有「羅漢松」、「石面盆」、「清珠簾」等勝景。「清珠簾」在一橋旁的峭壁上,逢春石縫迸出水滴,滴滴如珠。

怎麼樣,夠了嗎?

不夠你可以去http://www.najyw.net/tougao/go.asp?id=24989看看

Ⅵ 洪瀨雞爪這種食品的來歷

洪瀨雞爪是閩南特色名小吃.產於南安洪瀨鎮.由雞爪、調味粉和適量辣調適而成,然後經過熱蒸和熱炒。 雞爪口感潤滑;口可清香;口味微辣;口感滑韌;雞爪抓在手上不粘手,口感很有彈性。
洪瀨正宗雞爪:貽慶雞爪和紅毛雞爪 洪瀨雞爪源起楊貽慶,外甥紅毛從貽慶那學得鹵雞爪技術後,開了紅毛雞爪,兩家店正對面,兩家雞爪的區別在於貽慶雞爪比紅毛雞爪稍辣。洪瀨人只認這兩家,因兩家都在洪瀨,固得洪瀨雞爪。其後出來的雞爪利用洪瀨地名成立門戶,口感各異,但正宗洪瀨雞爪只有這兩家。洪瀨雞爪在泉州眾特色小吃中,風靡泉州二十多年,一直深受各方食客的喜愛。 後起之秀黑果雞爪、聯統雞爪、阿芳雞爪,以及巧三雞爪。

Ⅶ 南安名稱由來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析侯官縣置東安縣,縣治在今豐州。晉太康三年(282)析建安郡置晉安郡,改東安縣為晉安縣,隸屬晉安郡。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析晉安郡南部置南安郡,以保持閩疆南部安定取稱,治所在今豐州鎮,領晉安等三縣,轄今之廈門、莆田、泉州、漳州一帶。隋開皇九年(589)改郡為縣,轄地為今泉州市(德化除外)、莆田市、廈門市的大部分及長泰縣。
唐武德五年(622)置豐州,州治在今豐州鎮,並析南安縣置莆田縣。豐州下轄莆田、南安、龍溪三縣。貞觀元年(627)豐州並入泉州(州治今福州)。嗣聖初年(684)分出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南安縣城豐州為武榮州治(故南安又別稱武榮)。久視元年(700)又於南安縣置武榮州,州治遷往縣東南十五里處(今鯉城),下轄南安、莆田、龍溪、清流四縣。景雲二年(711),泉州改為閩州(治設今福州),武榮州改稱泉州(治設今福州)。開元六年(718),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西南四鄉置大同場。長慶二年(822),析南安西北二鄉置桃林場。咸通五年(864),析南安西二鄉置小溪場。乾符三年(876)析南安縣武德鄉置武德場(後改武勝場、武安場)。後唐長興四年(933),升桃林場為桃源縣(938年改為永春縣)。後晉天福四年(939),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後周顯德二年(955),升小溪場為清溪縣(1121年改為安溪);升武安場為長泰縣。
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封王審知為琅琊王。翌年四月,梁封王審知為閩王,泉州為閩王國地。後晉開運二年(945年)九月,王繼勛以泉州降南唐,後漢乾佑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為清源軍。後周顯德二年(955年),清源軍因有場升縣增至轄有九縣:南安、晉江、莆田、仙游、同安、德化、永春、清溪、長泰。宋乾德二年(964年),隸屬由清源軍改為平海軍。太平興國三年(978年),陳洪進占據閩南,乃復為泉州,屬威武軍。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屬福建路,南安隸焉。
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泉州路總管府,下轄南安等七個縣。大德元年(1297年)改福建行省為平海行中書省。至正十八年(1358年)設立泉州分省,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泉州路為泉州府,南安仍隸泉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永春縣升為直隸州,轄有德化、大田二縣。南安仍與晉江、惠安、同安、安溪等縣合為泉州。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設道,南安屬南路道(民國3年屬廈門道)。民國14年,廢道,南安直屬福建省。民國23年,南安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36年屬第四區。1931年,縣治曾遷於洪瀨兩個月,後又遷返豐州。1937年7月(一說1937年初)縣治遷縣治遷往溪美。
1949年8月14日南安解放,先後屬泉州專區、晉江專區(地區)、泉州市。(1949年9月起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0年4月至1967年中,公署先後改稱泉州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晉江區專員公署、晉江專區專員公署,南安分別隸屬之。1967年中至1985年底,南安分別隸屬於晉江專區軍事管制委員會、晉江專區革命委員會、晉江地區革命委員會、晉江地區行政公署。1986年1月以後,南安隸屬泉州市人民政府。)
1993年5月12日,國務院批准南安撤縣設市(縣級),以原南安縣的行政區域為南安市的行政區域。同年10月16日,南安市政府正式掛牌成立。南安市由福建省直轄,委託泉州市代管。
豐州古城,系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南安知縣夏汝礪為防倭寇而築。築城之前,環城植柳為界,故別稱「柳城」。縣治遷溪美後,溪美別稱沿用「柳城」。宋時南安分為八個鄉,下轄三十一個里。八鄉即唐安、從政、德教、懷德、金雞、歸墓、唐興、太平。元朝改"鄉里"為"都",全縣設46都;明洪武年間,城內設三坊,城外縮為44都(即六、七都合一,九、十二都合一);明萬曆年間又恢復46都。清朝沿用明制。
民國初期,沿用清朝的鄉、里、都的區劃。民國17年,實行區鄉(鎮)制,劃為4區45鄉(鎮)。民國23年劃為10區、336保、3379甲。民國25年劃為4區53聯保。民國31年實行區鄉鎮制(設四區)。民國35年,實行縣轄鄉鎮制,設30個鄉鎮(其中9個鎮)。
1949年9月,全縣劃分11區,轄30鄉鎮。1950年4月,撤銷金門縣工委,所屬大嶝區劃歸南安縣,增至12區。1951年10月,鄉鎮細劃,增至191個鄉鎮。1952年8月,調整為19區、207鄉鎮。1955年10月,全縣重劃為16區、213鄉、6鎮。其後尚有多次變動,如撤區並鄉;成立公社;恢復(後又撤銷)區公所。
1958年,公社化期間,豐州招賢點的糖房、潘山、西埔、燒厝、京墉,岐山點的新浦、延陵、坂頭、岐山、東邊、黃石頭、金浦、大錦田、華岩,浮橋街頭等地劃歸泉州市(今鯉城區及豐澤區)管轄。1960年,組建晉江縣國營紫帽山農場,又將官橋鎮的紫星和霞茂等大隊劃歸農場。1971年1月,將大、小嶝及蓮河劃歸同安縣。
1981年劃22個公社、1個鎮。1985年轄11鎮11鄉。1988年轄15鎮7鄉,7個國營農、林、茶場。1992年轄20鎮2鄉。
1997年,南安市面積2032.5平方千米,人口142.5萬,轄溪美、侖蒼、英都、詩山、碼頭、梅山、洪瀨、豐州、官橋、水頭、石井、美林、金陶、羅東、康美、東田、翔雲、蓬華、九都、洪梅20鎮及眉山、向陽2鄉,市政府駐溪美鎮。
1999年,撤銷溪美鎮,成立溪美、柳城街道;撤銷美林鎮,成立美林街道和省新鎮;豐州鎮析出霞美鎮;羅東鎮析出樂峰鎮。全市轄3個街道、21個鎮、2個鄉: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侖蒼鎮、英都鎮、金淘鎮、詩山鎮、碼頭鎮、羅東鎮、梅山鎮、洪瀨鎮、康美鎮、豐州鎮、官橋鎮、水頭鎮、石井鎮、東田鎮、翔雲鎮、蓬華鎮、九都鎮、洪梅鎮、省新鎮、霞美鎮、樂峰鎮、眉山鄉、向陽鄉,33個居委會、380個村委會。

Ⅷ 洪瀨百分百教育老闆是誰,名字和哪裡人

大多數省的自學考試管理機構對於這類專業均實行與本科段專業相同的管理,也是持有國家承認學歷的專科(或專科以上)畢業證書或正在專科(或專科以上)就讀者才可報考。

Ⅸ 請問有人認識福建泉州洪瀨吳美美嗎

你都沒有具體說明~多大年紀的??特徵??中國人那麼多,名字重復也多啊!

Ⅹ 泉州市下所有鎮的名字

泉州市共3個區、3個縣級市、5個縣、2個國家級開發區(開發區無鄉鎮)。具體情況為:
一、3個區
1、豐澤區
東湖街道、豐澤街道、泉秀街道、清源街道、華大街道、城東街道、東海街道、北峰街道。
2、洛江區
2個街道、3個鎮、1個鄉:萬安街道、雙陽街道、羅溪鎮、馬甲鎮、河市鎮、虹山鄉。
3、泉港區
全區轄1個街道、6個鎮:山腰街道、南埔鎮、界山鎮、後龍鎮、蜂尾鎮、前黃鎮、塗嶺鎮;

二、3各縣級市
1、晉江市
6個街道、13個鎮:青陽街道、梅嶺街道、西園街道、羅山街道、新塘街道、靈源街道、安海鎮、磁灶鎮、陳埭鎮、東石鎮、深滬鎮、金井鎮、池店 鎮、內坑鎮、龍湖鎮、永和鎮、英林鎮、紫帽鎮、西濱鎮。
2、石獅市
2個街道、7個鎮:湖濱街道、鳳里街道、靈秀鎮、寶蓋鎮、蚶江鎮、祥芝鎮、鴻山鎮、錦尚鎮、永寧鎮。
3、南安市
3個街道、21個鎮、2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官橋鎮、溪美街道、柳城街道、美林街道、省新鎮、侖蒼鎮、東田鎮、英都鎮、翔雲鎮、金淘鎮、詩山鎮、蓬華鎮、碼頭鎮、九都鎮、樂峰鎮、羅東鎮、梅山鎮、洪瀨鎮、洪梅鎮、康美鎮、豐州鎮、霞美鎮、水頭鎮、石井鎮、眉山鄉、向陽鄉、雪峰華僑經濟開發區。

三、5個縣
1、惠安縣
15個鎮、1個鄉:螺城鎮 、螺陽鎮 、黃塘鎮 、紫山鎮 、洛陽鎮 、東園鎮 、張坂鎮 、崇武鎮 、山霞鎮 、塗寨鎮 、東嶺鎮 、東橋鎮 、凈峰鎮 、小岞鎮 、輞川鎮 、百崎回族鄉 。
2、安溪縣
鳳城鎮 蓬萊鎮 湖頭鎮 官橋鎮、 劍斗鎮 、城廂鎮 、金谷鎮 、龍門鎮 、虎邱鎮 、蘆田鎮 、魁斗鎮、西坪鎮、參內鄉、白瀨鄉、湖上鄉、尚卿鄉、大坪鄉、龍涓鄉、長坑鄉
、藍田鄉、祥華鄉 、桃舟鄉 、福田鄉
3、永春縣
宣和鄉、里仁鄉: 集慶鄉:善政鄉:民康鄉。
4、德化縣
全縣轄10個鎮、8個鄉:潯中鎮、龍潯鎮、三班鎮、龍門灘鎮、雷峰鎮、南埕鎮、水 口鎮、赤水鎮、上涌鎮、葛坑鎮、楊梅鄉、湯頭鄉、桂陽鄉、蓋德鄉、國寶鄉、美湖鄉、大銘鄉、春美鄉。
5、金門縣
金沙鎮、金湖鎮、金城鎮、金寧鄉、烈嶼鄉、烏丘鄉。

閱讀全文

與洪瀨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