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春的名字的來歷
以前古老的長春是一個非常清爽適宜的城市,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感覺。所以是長春
長春有著這樣的傳說:以前有位老爺爺上山去采葯,無意間救了一隻穿山甲。這只穿山甲為了報答老爺爺就告訴了他一個山洞的秘密,裡面有著很多寶貝。於是老爺爺和穿山甲在取寶中無意觸動了山洞中的禁止,於是放出了一對蛇精和蠍子精。兩個妖精作亂,讓長春變成了一個一年多為冬季的城市,凄冷無比。為了讓後人記住當年那個美麗的城市,所以族中長老起名為「長春」
② 長春的來歷
"長春"的來歷
傳說一:
1800年的這一天,清政府地設制設立了長春廳,據說清朝中葉,河北、山東一帶許多貧困農民來此謀生,後來越聚越多,當時的清政府是在沒招兒了才在這里成立了這么一個管理機構,而且當時清朝的嘉慶皇帝在現今的伊通河上游的沿河東岸,選中了一個村落,還是欽命的"長春廳"。有人說因為當時這里遍地長滿了月季花,奼紫嫣紅,美不勝收,而月季花又名長春花,故取名長春。
傳說二:
另一種傳說是,長春地處北方,冬天十分寒冷,春天十分暫短,長春人希望自己的城市春天永駐,故取名長春,長春的名字便由此得來。
傳說三:
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里時都發現這里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的詩句,後來嘉慶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來到這個驛站時也發現這里氣候很涼爽,又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嘉慶5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第一句的兩字設「長春廳」.此為長春的來歷.
③ 長春名字由來
長春來自距今約7000年前古老的肅慎語「茶啊沖」,是古代肅慎祭天時候的祈福之語。因為祈福之地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
在喜都,後世漸用「茶啊沖」取代喜都(漢譯轉音為「長春」),成為地名。然茶啊沖歷史早於喜都數千載,實則後人混為一談。茶啊沖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稱謂。 長春始建於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肅慎王國之第二個王都。時為肅慎南支(滿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稱為喜(三個七字讀音Xi,為紀念肅慎擊敗外族報喜之義而得名),肅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稱為喜都。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這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所以「喜」也應該是長春的簡稱。公元前約1800年,肅慎南支的惠(穢)、漠(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融合成為惠漠(穢貊)部族(滿族前身一支),為了紀念兩大部族融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國號為德惠(得穢),改「喜都」為「合龍(合隆)城」。西漢時期建立扶余國,漸與中原東漢文化交流。道教傳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滿語「關口二郎」當為灌口二郎轉音,實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內有許多二郎神廟。改國都合龍城為「天罡城」。此時人口已經過萬,城牆和宮殿也改為石質建築。在此後漫長歲月里,這座古都雖改過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東北古代王國的王都。此時長春已人口近十萬的大城市,城牆面積擴大了數十倍。也因為這一時期中原文化廣泛傳入東北亞地區,此後千年一直影響東北民族文化發展方向。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領袖大祚榮在此建立臣渤海郡國,改「書山府」為「隆州府」,定為國都。後遷都「敖東城」,但隆州府仍為渤海國文化經濟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萬。公元916年,契丹建國,逐漸強大。長春地區成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於契丹的一個王子在此地出生,遂將隆州府改成以契丹王子名字命名為「耶律德光城」。此後蒙古日益強大,攻佔寬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攻下來,蒙元由於信仰藏傳佛教,所以認為這里是景教的不詳之地,才會久攻不下,遂下令將寬城子城牆拆毀,百姓遷移到遼陽和中原等地,這座千年古都變為一片廢墟,又將廢墟挖地三尺,夷為平地,所以今天幾乎上找不到這座古城的任何痕跡,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點留下一點殘存的遺跡。明朝後期女真再次勃興,建立大清帝國,長白山成為滿洲族(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祭祖的聖地,在原來古南部伊通河畔的驛站成為去長白山的必經之路,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里時都發現這里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千載古喜州,春光無限在寬城」的詩句,後來嘉慶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來到這個驛站時也發現這里氣候很涼爽,又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嘉慶五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取其中第一句的兩字設「長春」。
④ 長春為什麼叫長春啊
1、長春地處北方,冬天十分寒冷,春天十分暫短。
2、長春人希望自己的城市春天永駐,故取名長春,長春的名字便由此得來。
⑤ 長春名稱的來源
1799年(清嘉慶四年),清政府查明,伊通河流域已墾地265 649畝,居民達2 330戶之多。面對巨大的移民潮,封禁政策」已招架不住。吉林將軍秀林鑒於墾民日多,益見繁復」,遂奏請清政府借地安民」。於是1800年(清嘉慶五年),在郭爾羅斯前旗蒙古王公領地長春堡附近設立了長春廳。這是該地設置最早的地方行政機構。從此長春」這個地名便在東北大地上正式誕生了。 關於長春地名起源的研究,近幾十年,學術界眾說紛紜。歸納起來,大致有6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長春之名源於長春花,說長春地方當年盛產長春花,故借用為地名;第二種說法,認為長春是沿襲遼金長春州之故名;第三種說法,認為當年長春廳治所設於長春堡附近,故借長春堡之名;第四種說法,認為長春是滿語地名;第五種說法,認為長春是來源於長春河;第六種說法,認為是吉祥地名。 上古——茶啊沖(肅慎語長春發音) 夏朝——喜(三個七字)都 商朝——合龍城 兩漢——天罡城 唐朝——書山府 渤海——隆州府 遼(契丹)——耶律德光城 金朝——隆州白龍府、寬城府(寬城子) 元明——城滅廢墟 清朝——長春廳、長春府、長春縣 民國——長春 、寬城子 偽滿洲國——「新京」(首都) 新中國——長春
採納哦
⑥ 長春城市名稱是怎麼來歷的
長春來自距今約7000年前古老的肅慎語「茶啊沖」,是古代肅慎祭天時候的祈福之語。因為祈福之地在喜都,後世漸用「茶啊沖」取代喜都(漢譯轉音為「長春」),成為地名。然茶啊沖歷史早於喜都數千載,實則後人混為一談。茶啊沖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稱謂。 長春始建於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肅慎王國之第二個王都。時為肅慎南支(滿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稱為喜(三個七字讀音Xi,為紀念肅慎擊敗外族報喜之義而得名),肅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牆和宮殿,稱為喜都。此時已有人口約千戶,這是長春最早的古典歷史,所以「喜」也應該是長春的簡稱。 公元前約1800年,肅慎南支的惠(穢)、漠(貊)兩族逐漸遷徙在喜都融合成為惠漠(穢貊)部族(滿族前身一支),為了紀念兩大部族融入肅慎王國,肅慎王遂改國號為德惠(得穢),改「喜都」為「合龍(合隆)城」。西漢時期建立扶余國,漸與中原東漢文化交流。道教傳入扶余,全民信仰灌口二郎(考滿語「關口二郎」當為灌口二郎轉音,實為秦太守李冰次子),城內有許多二郎神廟。改國都合龍城為「天罡城」。此時人口已經過萬,城牆和宮殿也改為石質建築。在此後漫長歲月里,這座古都雖改過很多不同名字,但一直是東北古代王國的王都。 唐朝開元時期,長春地區成為唐『安北都護府』的一部分,時被中原人士稱為「書山府」,是唐朝發配文字獄犯人的地方,當時書山城被冤枉發配的文人很多,也使之成為文化之城,是許多中原學子嚮往的學習之地,所以「書山有路勤為徑」廣為流傳至今。此時長春已人口近十萬的大城市,城牆面積擴大了數十倍。也因為這一時期中原文化廣泛傳入東北亞地區,此後千年一直影響東北民族文化發展方向。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領袖大祚榮在此建立臣渤海郡國,改「書山府」為「隆州府」,定為國都。後遷都「敖東城」,但隆州府仍為渤海國文化經濟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萬。 公元916年,契丹建國,逐漸強大。長春地區成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於契丹的一個王子在此地出生,遂將隆州府改成以契丹王子名字命名為「耶律德光城」。 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國,將長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龍府,遷都中都(北京)之後,改稱隆州「寬城府」(寬城子),為北方的軍事、政治、文化中心。此時的大金國,國富民強,從西方傳來的景教(基督教)成為大金三大國教之一(道教、佛教、景教),全民信仰,寬城子成為東北亞最大的基督教聖地,全城大小教堂很多,信仰民眾有數十萬,此時的寬城人口近百萬,城市已具備規模,城牆高大分為內外兩城,宮殿隨不使用但也保持的十分豪華,百姓安居樂業,有專門傳道的牧師在教堂講道,大多數信徒為富有的地主階級,修建大小教堂,小市民在公辦的最大的教堂聽道。 此後蒙古日益強大,攻佔寬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才攻下來,蒙元由於信仰藏傳佛教,所以認為這里是景教的不詳之地,才會久攻不下,遂下令將寬城子城牆拆毀,百姓遷移到遼陽和中原等地,這座千年古都變為一片廢墟,又將廢墟挖地三尺,夷為平地,所以今天幾乎上找不到這座古城的任何痕跡,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點留下一點殘存的遺跡。 明朝後期女真再次勃興,建立大清帝國,長白山成為滿洲族(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祭祖的聖地,在原來古南部伊通河畔的驛站成為去長白山的必經之路,乾隆幾次在夏季到長白山祭祖路過這里時都發現這里的氣候比盛京涼爽很多,而且風景宜人,便順口說出「長白千載古喜州,春光無限在寬城」的詩句,後來嘉慶登基後去長白山祭祖,來到這個驛站時也發現這里氣候很涼爽,又聽說先帝說過的話,便在嘉慶五年(1800年)開始在此建立地方行政機構。 .
⑦ 長春這個城市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長春市是吉林省省會,位於吉林省中部,是近百年來才在東北大地上崛起的一座年輕美麗的城市。然而長春」這個名字卻早在200年前、甚至更早時就產生了。 在全國的城市中,像長春」這樣耐人尋味的美稱還不多見。那麼,長春這個地名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1799年(清嘉慶四年),清政府查明,伊通河流域已墾地265 649畝,居民達2 330戶之多。面對巨大的移民潮,封禁政策」已招架不住。吉林將軍秀林鑒於墾民日多,益見繁復」,遂奏請清政府借地安民」。於是1800年(清嘉慶五年),在郭爾羅斯前旗蒙古王公領地長春堡附近設立了長春廳。這是該地設置最早的地方行政機構。從此長春」這個地名便在東北大地上正式誕生了。 關於長春地名起源的研究,近幾十年,學術界眾說紛紜。歸納起來,大致有6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長春之名源於長春花,說長春地方當年盛產長春花,故借用為地名;第二種說法,認為長春是沿襲遼金長春州之故名;第三種說法,認為當年長春廳治所設於長春堡附近,故借長春堡之名;第四種說法,認為長春是滿語地名;第五種說法,認為長春是來源於長春河;第六種說法,認為是吉祥地名。
⑧ 為什麼長春叫「長春」,長春的名字由來以及傳說都有哪些
長春市是中國吉林省的省會,位於東北的中部。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屬於世界著名的黑土壤帶,盛產大豆,曾有豆城之美稱。今天的長春佔地兩萬多平方公里,有近700萬人口。是一個以文化、教育為主要特色的現代化大都城市。
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東北是它的龍興之地,是滿族的故鄉,所以在清朝當中處於特別重要的地位,所以它給予在政治上,建立政治特區和文化特區,給予特殊保護,所以它從康熙以後,雍正的時候全面禁止關內老百姓的墾荒,限制蒙古,內蒙和東北漢人之間和滿族人的互相的往來,互相越界,就是維持東北生產和生活秩序,所以就在東北修一條柳條邊,什麼叫柳條邊呢,就是插柳為邊,以界蒙古。
不了解東北開發史的人,大概不會知道柳條邊,更不會知道柳樹與一座城市曾有著那麼重要的關聯
柳樹這個植物是非常容易活的,春天插上以後,到秋天就能夠長起來,所以生長非常快,而且它的分杈分的很密集,所以它就很快的形成一道柳條邊牆。」
清朝在東北最早修築的柳條邊牆已有350多年的歷史了。人們稱它為老邊。清朝人楊賓專門為此著書《柳邊紀略》。今天殘存在伊通縣、長春一帶的柳條邊叫新邊。是公元1681年,清康熙年間修築的。有近400公里長。
當年長春一帶大片的土地,清朝ZF把它封給了一位蒙古王爺。因為他幫助滿族人推翻明朝有功。
「蒙古族為了生計,所以他把他的土地招墾,就把關內的流民招來開墾土地給定居,然後收租,所以山東的人、河南的、河北的攜家帶口,闖關東就是這么來的。」
盡管招募漢人,開墾土地,在當時是違反清朝ZF禁令的。但蒙古王爺為了讓這大片的游牧地能生金吐銀,他和違禁的流民一道,沖破了歷史的藩籬,掘開了這道柳條邊。不斷聚集到這里的人們,開始在柳條邊外定居了下來。至今長春還保留著很多這樣的地名——靠邊吳、靠邊王。那就是靠著柳條邊定居下來的關里人的居住地。
由於涌來的流民太多,沒有個管理機構不行。1800年7月,清朝ZF不得不同意了當時的吉林將軍秀林的請求。建立了一個叫「理事通判衙署」的機構。專門管理當時的所謂「外來人口」戶籍,和訴訟、盜竊案等事務。
這時,長春一帶的外來人已達2330多戶,耕墾農田26萬多畝。柳條邊的歷史使命到此結束了。面對這個無法迴避的事實,清朝ZF表現出了一種政治智慧,一種稱得上高明的變通。承認了現實,對歷史大趨勢作出了讓步。
1800年7月8號,理事通判衙署的建立,是長春歷史上第一個行政機構。因為它當初建在了一個叫長春堡的小村子上。人們習慣的叫它長春廳。長春這個名字也就由此得來。長春市的歷史也就由這里開始了。
長春堡離現在的長春市有25公里。當年的長春市還只是一個叫寬城子的村鎮。
1825年就從長春堡把長春亭遷到寬城子,寬城當時是一個集鎮,當時在長春亭管轄的范圍之內最大的集鎮,它在伊通河畔, 處於交通中心,所以地勢比較平坦,很方便,所以集聚了一個居民區,是個村鎮吧。
地方ZF管理機構遷到寬城子後,長春廳也由廳升為了府。原來的村鎮經過不斷的建設,到20世紀初,城區的面積約有7平方公里,城內初步形成了功能不同的街市。先後修築大小城門12座。寬城子這個名字退位成了現在長春一個老城區的區名。而長春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名字。
所以長春這個城市應該叫流民城市,因為先有老百姓,先開墾土地了,後建機構,然後才逐步建成城的規模。」
1907年,長春城內的人口已有4——5萬人,長春也進入了城市的初創時期。
1908年,清ZF在長春設立了「吉林西南路道衙門」。這里就是道台衙門舊址。是當時長春的最高官府。佔地25000多平方米,造價為9萬多兩白銀。這在當時的長春,算得上是最宏偉、壯觀的建築了。
200來年,一段並不古老的歷史,造就了長春這座年輕的城市。開邊墾荒、築屋建城、軍閥壓榨、外寇襲擾,更造就了她萬難不屈的性格。今天,這座在柳條邊上站立起來的城市,到處都充滿著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