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瓜州名字的由來

瓜州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4 00:14:16

Ⅰ 四年級關於地名的作文瓜州來歷(300字)

舉個例子:青島
處黃河流域下游、黃海之濱的青島,不僅以其秀麗的海光山色聞名於世,而且還以悠久的文化歷史曾成為山東省的文化中心和我國北方的一個著名文化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青島,又稱小青島,別名琴島,它既是青島美的象徵,又是青島美的縮影.
青島、小青島、琴島,都是指膠州灣入海處北側的小島.這個小島和青島歷史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關系,歷來受到史學界的重視和文人墨客的歌詠.但由於這個小島名稱的起源及其與陸地上青島名稱的關系、發展變化、名稱的涵義等確有著不同的解釋,幾十年來還說法各異.時至今日,在多種出版物中還沒有一個較為統一的看法.本文試就幾十年間先後發見的歷史資料,就以下諸問題瑣考如下.

青島本是指膠州灣海口北側的海中小島,面積僅零點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餘,北側距陸地一華里多(約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縣志》卷一「島嶼」條目中記載,「青島,縣西南百里」.是說青島位於即墨縣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脈絡圖」和「七鄉村莊圖」中都標注有這個海中島嶼.《膠澳志》還明確地說,「青島,在青島灣內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聳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島.
關於青島名稱命名的年代,缺少具體的記載,從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古籍來看,明朝中葉已有青島名稱的記載,嘉靖刊《鄭開陽雜著》中已載有「青島」一名.明萬曆六年(1578年)任即墨縣知縣的許鋌在《地方事宜議·海防》一文中記有:「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膠州灣自唐宋以來已成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橋市舶司」(見《宋史•食貨志》),板橋鎮即現在膠州灣畔的膠州市.「市舶司」類似現在的海關和港口管理機構,掌管檢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徵收商稅,收購政府專賣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橋市舶司的建立,使膠州灣成為當時中國北方唯一設有市舶司的貿易口岸,海運頻繁,所有貨船必經膠州灣海口方可到達板橋鎮.而青島位於膠州灣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側,不可能沒有「青島」或青島的其他名稱,只是我們沒有見到記載罷了.
在出現「青島」名稱的同時,也出現了「青島口」的名稱.膠州灣內女姑口所立《重整舊規》碑文中明確記載了:「我即邑自前明許公奏請青島、女姑等口准行海運,於是百物鱗集、千艘雲屯,南北之貨即通,農商之利益普……」.許公就是許鋌.從明朝開始,「青島」這個地名開始從海中間逐漸移向陸地.青島北面的海灣稱為青島灣;灣邊的村莊稱為青島村;村南的小河稱為青島河;村東南的山稱為青島山.
「青島口」泛指青島左右的海灣,范圍約從現魯迅公園至團島一帶的海岬.是「青島」這個地名,從海中向陸地過渡的名稱,它的內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邊的陸地.清同治版《即墨縣志》的「海口圖」中已將「青島口」標注在陸地上.
青島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明初,天下設立衛、所,青島東部建有浮山所.據浮山所《蘇氏族譜》載:「洪武定鼎,敕封世襲武德將軍,賜爵千戶授以御券,分封鰲山衛浮山所……,同封千戶者九……,同封百戶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戶…….」另據《丁氏族譜》記載,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遷至青島村定居,開始人口較少,所以稱之為丁家莊.以後,一些軍戶和沿海漁民也來此安家,逐漸發展成為一大村莊,改名為青島村(曾分別為青島村和上青島村).《膠澳志》中說:「青島村,初為漁舟聚集之所,舊有居民三、四戶,大都以漁為業.」青島村地處青島的對岸,為什麼叫青島村,未見記述,但從我國地名命名的特點來分析,是不是可以說青島村是以靠近青島得名的,青島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島命名了.初建之後的青島村的居民多為漁民.隨著青島口海運的逐漸開放,南北船員也逐漸增多.漁民和船員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於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島村西側修建了一座天後宮,用以祭祀「天後」.《膠澳志》雲:「天後之祀,不見於正史,然漁航業奉祀維謹,故海岸恆有是廟.」前幾年,《青島晚報》上開展的「青島原來是小漁村」的討論中,就青島在德國侵佔前是不是小漁村的問題上出現了幾種說法.就我們掌握的歷史資料看,德國侵佔膠澳前,青島早已不是小漁村了,而是一個繁榮的市鎮了.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從青島村建立時談起.前文談到,青島村建於明朝初期,開始為軍戶務農的地方,後一些漁民也來此定居,發展為一個大村莊.明萬曆年間,青島村前的青島口被辟為海上貿易港口,於是「百物鱗集、千艘雲屯」

Ⅱ 酒泉這個名稱的來歷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酒泉為漢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南向東北傾斜,自東而西有祁連主峰、討賴山、大雪山、野馬山、阿爾金山、黨河南山、賽什騰山,屬大陸性乾旱氣候。

酒泉的命名也跟霍去病有關,在霍去病擊敗匈奴後,於此要誇兵慶功,在這種情況下,酒水是必不可少的。而當時甘肅地區遠離統治中心關中千里之外,酒水極其匱乏,途中霍去病碰見一個泉水,於是霍去病就將所帶酒水倒入泉水中,以便全軍將士共同飲用,這就是「酒泉」名字的由來。

(2)瓜州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公元602年-605年,在今酒泉市區設置了【肅州】,隨後直到唐初平定李軌(619年),今酒泉市區再度短暫地歸屬到甘州張掖郡轄下。公元619年以後,今酒泉市區也便穩定地處於【肅州】州治所在的地位。

唐末五代時期的【肅州】脫離了唐帝國及其後繼中原王朝的統治,改歸張氏歸義軍(敦煌國)、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西夏等政權統治,【肅州】的稱號一直比較穩定,沒有被取代。

公元1227年蒙古滅西夏,並在西夏故地上設置了【寧夏行省】,此時的【肅州】作為西夏故地之一,也歸屬於【寧夏行省】轄下。

公元1287年【甘肅行省】被設置,取代了原【寧夏行省】,【肅州】之地從此便在【省】一級上歸屬於【甘肅】轄下,註:【甘肅】省名便是源自肅州(今酒泉市)、甘州(今張掖市)。

酒泉市區所在的肅州區,先後歸屬於酒泉郡、輔平郡、涼州、西涼州、甘州、肅州、寧夏行省、甘肅行省、陝西行都司、甘肅承宣布政使司、甘肅省等高級政區。

Ⅲ 瓜州有個地名叫「老師兔」城,請問它的來歷是什麼

老師兔城

老師兔城位於安西縣東巴兔鄉老師兔村西側、截山子南麓,東北距安西縣城33公里,西北至蘆草溝出山口15公里,東距鎖陽城遺址53公里,西距敦煌故城83公里(以上距離均為鳥道)(圖2)。
該城坐落在一處高僅數米的花崗岩剝蝕殘丘上,平面呈矩形,東西長約40米,南北寬33米。西、南二垣保存得較為完整,牆基殘寬3.5米,殘高4米至6米。東垣全部倒塌,僅見坍落的一道土壟;北垣部分倒塌。牆垣用粘土夯築而成,夯層很薄,僅有6厘米至7厘米厚,牆體殘留兩排清晰的柱眼。四角築有角墩,唯東北角墩特別高大,以兼作烽燧之用,覆斗狀,底部方形,每邊長5米,殘高近10米。城內發現碎陶片、磚塊、鐵片等遺物。當地村民們說,他們還曾在這里撿到過唐代開元錢幣等物。
老師兔城地處截山子南麓泉流匯集的一處窪地,泉眼多發,水草豐茂,綠樹蔥蘢,與其周圍乾枯嶙峋的荒山禿嶺和青石戈壁,恰成鮮明對比,從而使這里成為漫漫沙磧古道上的一處十分理想的中繼站和補給地。這里有三個泉、五個泉、木頭泉、直路泉等泉源,西行沙洲,東去瓜州的行旅均可在此處得到豐盈的水、草補給。我曾撰文認為,該城為唐代連接瓜、沙二州驛道上的黃谷驛,它曾為中西交通的繁榮作出過歷史貢獻,這是目前所知我國現存不多的一批唐代驛站遺址中的一座。
敦煌文書《沙洲都督府圖經》記,黃谷驛在沙洲東85公里,西去空谷驛15公里,東去魚泉驛12餘公里。空谷驛址今已無存,其地僅留古烽燧一座;魚泉驛址亦很殘破,在今謝家圈灘北部土墩子一帶。老師兔城的位置恰處在這兩座古驛址之間,西距沙洲故城也恰好約170公里。又據唐代大歷七年(772年)的一份《都游奕等請馬狀》文書記載,游奕在黃谷路上巡邏,配備有專門的巡奕馬,除平時巡奕外,還要備「晨夜急疾警用」;其管界內還放牧有馬群。可見這里為一處非常重要的通途大道和軍防警備之地

Ⅳ 甘肅瓜州的歷史由來

瓜州縣,原名安西縣。200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她東連中國石油城玉門,西接國際旅遊名城敦煌,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連,西北與新疆哈密市接壤。現轄7鄉5鎮,總人口11.91萬,總面積2.41萬平方公里。境內盛產棉花、蜜瓜、小麥、葡萄,甘草,鎖陽、蓯蓉等,享有「中國蜜瓜之鄉」、「中國鎖陽之鄉」和甘肅「棉花基地」、「河西糧倉」的美譽。
瓜州縣在歷史上因其生產蜜瓜獨具特色,在春秋時期就謂之瓜州。初唐時期,瓜州被作為行政建制的名稱正式沿用。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廢瓜州。
安西之名,起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帝在安西布隆吉大敗葛爾丹部屬3000餘人,始稱「安西」,取義為「安定西域」,寄託了平定西域之亂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設置安西直隸廳,後改為安西府、安西直隸州,至民國二年(1913年),安西直隸州改為安西縣,此縣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年2月8日,民政部(民函[2006]31號)批准:同意將甘肅省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
2000年,安西縣轄3個鎮、10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99615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淵泉鎮 21111 柳園鎮 12131 三道溝鎮 11428 河東鄉 6262 布隆吉鄉 4080 環城鄉 9012 西湖鄉 2581 瓜州鄉 5846 南岔鄉 10439 踏實鄉 4422 橋子鄉 1745 東巴兔鄉 443 腰站子鄉 3968 國營小宛農場虛擬鄉4618 東鄉縣扎花移民工作站虛擬鄉1130 積石山縣疏勒河移民工作虛擬鄉399.
2005年,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東巴兔鄉、橋子鄉、踏實鄉合並為鎖陽城鎮;其他待查。

Ⅳ 地名酒泉的來歷

地名酒泉的來歷與西漢名將霍去病有關。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進軍河西,打到小月氏,大敗匈奴,把匈奴殘部驅逐到玉門關外,漢武帝龍顏大悅,賜酒一壇,犒賞有功將士,酒多人少,霍去病便將酒倒入泉水之中與大家共飲,這個地方便被後世稱作「酒泉」。

(5)瓜州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酒泉」歷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但統治范圍尚未到達酒泉一帶,占據酒泉一帶的仍主要是烏孫、月氏、匈奴等民族。

西漢建立後,酒泉、敦煌一帶仍被匈奴右賢王屬下的渾邪王所控制,稱匈奴右地,並不斷襲擊中原。漢武帝收復河西地區,建立酒泉郡後,在敦煌設立了陽關和玉門關兩個軍事關隘。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在酒泉西部設置了敦煌郡。公元8年,王莽稱帝,沿用郡縣制,設輔平郡(原酒泉郡)、敦德郡(原敦煌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酒泉先後屬曹魏、西晉、前涼(漢族)、前秦(氐族)、後涼(氐族)、西涼(漢族)、北涼(匈奴族)、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權統治。

隋文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酒泉鎮長官稱鎮軍,仁壽二年(公元602年)起,撤郡,僅存州、縣兩級,改酒泉鎮為肅州,州的長官為剌史。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酒泉地方屬吐蕃,並建「肅州千戶府」,至唐大中五年(公元852年)的88年中,均被吐蕃所據。

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張議潮歸義軍控制河西、隴右11州,河西重歸唐朝。

唐朝滅亡前後,張承奉於唐天祐三年(906年),在敦煌建立西漢金山國,脫離唐朝控制。後逼降格為敦煌國。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十月,敦煌國滅亡。

五代宋夏時期,酒泉為甘州回鶻、曹氏歸義軍和西夏政權所統治。曹氏歸義軍政權依附甘州回鶻後,到11世紀初期,沙州已經被認同為回鶻所統治。

宋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大慶元年),元昊的西征徹底結束了曹氏歸義軍政權對河西的統治,宋熙寧六年(1073年),西夏占據沙州。李元昊攻佔酒泉後,改肅州為蕃和郡,保留了瓜州、沙州的建置,酒泉地區全部納入西夏統治范圍。

明洪武五年(1372年),明軍平定整個河西走廊,酒泉正式納入明朝統治范圍。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在酒泉境內置肅州衛、威遠衛、威虜衛。

清朝定都北京後,清軍繼續追擊陝西、甘肅及嘉峪關以東地區的李自成余部,酒泉東部的肅州、金塔納入了清王朝的統治范圍,酒泉西部地區仍被新疆的吐魯番速檀所控制。順治二年(1645年)4月,酒泉沿襲明代建置,在東部地區恢復建立肅州衛,實行軍政合一的體制。

民國元年(1912年),酒泉廢肅州直隸州和安西直隸州 ,設安肅道。

1949年9月25~28日,酒泉全境和平解放。10月1日,酒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轄酒泉、金塔、鼎新、玉門、安西、敦煌6縣和肅北設治局,代管寧夏省額濟納旗。專署機關駐酒泉縣城關。

Ⅵ 古代瓜州是哪裡

古代的瓜州是在安西縣。

早在四千年前,安西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秦以前為羌戎所據,秦時為大月氏佔有,漢武帝「列四郡據兩關」時,為敦煌郡所轄,兩晉沿襲漢制,隋置常樂郡。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稱瓜州。宋元相沿,至清雍正年間設安西衛。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為安西縣。此縣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

安西縣於1949年9月28日解放,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三軍八師接管,10月7日安西縣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酒泉專區行政公署。安西縣縣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

(6)瓜州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瓜州縣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東連玉門市,西接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縣境東西長185公里,南北寬220公里。

地處東經94度45分~97度00分,北緯39度52分~41度53分。東西寬185公里,南北長期20公里,總面積24130平方公里。瓜州縣地處安敦盆地內,地形南北高,逐漸向盆地中央疏勒河谷地傾斜。

北部最高處的芨芨檯子山,海拔2452米;南部為祁連山北麓山前地帶,最高處的朱家大山,海拔3547米;中部走廊地帶被北東向的截山子分為兩部分;南端為踏實盆地,海拔1259~1750米;北部為疏勒河中下游干三角洲,地勢平坦開闊,由東北向西南微傾斜,海拔1060~1300米,縣城所在地淵泉鎮,海拔1177.8米。

Ⅶ 瓜州現在叫什麼

瓜州縣,原名安西縣。2006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更名。地處河西走廊西端,是甘
瓜州縣
、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她東連石油城玉門市,西接旅遊名城敦煌市,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毗鄰,西北與新疆哈密市相接,自古以來,就是東進西出的交通樞紐,古絲綢之路的商賈重鎮。縣境東西長185公里,南北寬220公里,面積2.4萬平方公里。現轄5鎮10鄉73個行政村,其中整建制移民鄉6個(民族鄉4個)、移民村33個;總人口14.2萬,其中移民人口8.2萬人,佔全縣總人口的58%,佔全縣農村人口的79.7%;有漢、回、蒙、藏、滿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哈尼族、錫伯族、土族、白族、黎族、苗族、壯族、土家族、維吾爾族等2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25079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7%。境內盛產棉花、蜜瓜、小麥、葡萄,甘草,鎖陽、蓯蓉等,享有「中國蜜瓜之鄉」、「中國鎖陽之鄉」和甘肅「棉花基地」、「河西糧倉」的美譽。

Ⅷ 「瓜州」一名的來歷

1、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
瓜州縣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歸酒泉市管轄,2006年2月8日前稱安西縣。安西縣在歷史上因其生產蜜瓜獨具特色,在春秋時期就謂之瓜州。初唐時期,瓜州被作為行政建制的名稱正式沿用。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廢瓜州。安西之名,起始於康熙年間,康熙帝在安西布隆吉大敗葛爾丹部屬3000餘人,始稱「安西」,取義為「安定西域」,寄託了平定西域之亂的期望。清雍正元年設置安西直隸廳,後改為安西府、安西直隸州,至民國二年(1913年),安西直隸州改為安西縣,此縣名一直延用至2006年初。2006年2月8日,民政部批准:同意將甘肅省安西縣更名為瓜州縣。
2、古城
古瓜洲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南面。

希望能夠幫到您!

Ⅸ 甘肅省酒泉市名字的來歷

甘肅省酒泉市名字的來歷:

酒泉因「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

酒泉一名最早源於西漢東方朔的《神異經》。

該書《西荒經》有條言:西北荒中有玉饋之酒,酒泉注焉,廣一丈,長深三丈,酒美如肉,澄清如鏡。上有玉樽、玉籩,取一樽,一樽復生焉,與天同休無干時。石邊有脯焉,味如獐鹿脯。飲此酒,人不生死,一名遺酒。其脯名曰追復,食一片復一片。

(9)瓜州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民間故事說:

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擊敗匈奴,武帝贈御酒一壇,犒賞有功將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傾酒於泉中,與眾共飲,故稱此泉為酒泉。這個故事美則美矣,卻有違史實。

《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霍去病「少有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上為遣太官齎數十乘,既還,重車余棄梁肉,而士有飢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類。」

霍去病因李夫人之故,很早在宮中為官,受武帝喜愛,根本不知道稼穡之艱,也不知道將士之苦,在反擊匈奴的戰爭中,他寧可將武帝賜的吃不完的美肉好糧拋棄,都不願意拿出來給飢腸轆轆的士卒,怎麼可能將武帝賜的御酒倒到泉里讓全軍共飲呢 ?

閱讀全文

與瓜州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