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毽子名字由來

毽子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4 08:04:16

⑴ 毽子的起源

踢毽子是我國民間的一項體育游戲,被人們譽為「生命的蝴蝶」。在古代,它是所謂「雜伎」、「雜戲」、「博戲」、「百戲」的一種。毽子,在古籍里又寫作鞬、子、蹀。清人翟灝《通俗編》卷三十一「鞬子」條載:「《吳氏字匯補》:『毽,拋足之戲具也。』」毽子分毽鉈和毽羽兩部分,毽鉈多用圓形的鉛、錫、鐵片或銅錢製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歲時記》上說:「毽兒者,墊以皮錢,襯以銅錢,束以鵰翎,縛以皮帶。」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餘客話》「踢毽」條說:「其中套數家門,凡百十種。」據說清朝光緒年間,承德有一個百歲老進士,能踢出喜鵲登枝、金龍探爪、獅子滾綉球等一百零八種花式。

踢毽子的歷史很悠久,但究竟始於何時,並無確切記載。古代的名物考據家認為踢毽子源於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稱踢毽子為「蹴鞠之遺事也」。而「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之時」(《史記·蘇秦列傳》裴駰集解引劉向《別錄》),如此說來,踢毽子的歷史就要追溯到戰國以至遙遠的黃帝時代了。黃帝時代,史事渺遠不可求,說踢毽為黃帝所作,是把黃帝當作垛子,即把一切發明創造的功績都歸之於黃帝一人的結果,並不可靠。說起於戰國之時,或許有些根據,但因踢毽子乃細物中之細物,要找到確鑿的起源時間的證據,幾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說為據,斷為起於戰國好了。雖然這仍屬於傳統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糾結為之」(《初學記》),與毽羽類同,且也是「拋足之戲具」,所以鞠與毽還的確有點血緣關系。據文物家考證,漢代畫像磚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斷,踢毽子最晚也起源於兩千年前的漢代。到了南北朝,人們已經能夠熟練、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釋道宣《高僧傳》記載:「沙門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欄上,反踢蹀,一連五百,眾人喧競異而觀之。佛陀因見怪曰:此小兒世戲有工。」(卷二《習禪·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傳》)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腳外側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見腳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響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為一項練武的輔助功。

唐宋時,踢毽子更加風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紀原》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槍、聳膝、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時踢毽子有邊跑邊踢之法,且不光用腳踢,還用膝、腹、頭耍弄毽子,「聳膝」、「突肚」、「佛頂珠」即是。宋代,由於踢毽子的人多,還產生了以賣毽子為生的小商業。南宋詞人周密寫的筆記《武林舊事》卷六「小經紀」條,列舉了首都臨安城(杭州)里經營各種玩具的小商業,如風箏、粘竿、毽子、鵓鴿鈴、象棋、彈弓等等,並指明:「每一事率數十人,各專藉以為衣食之地。」

明清時代,踢毽子更為普及,技藝也大為長進。清人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述北京民間踢毽子:「都門有專藝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團轉相擊,隨其高下,動合機宜,不致墜落,亦博戲中之絕技矣。」《通俗編》「踢毽」條說:「今京市為此戲最工,頂額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應數敵,自弄,則鞬子終日繞身不墮。」由於踢毽子趣味盎然,觀之賞心悅目,故成為藝術家,尤其是民間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花瓶上出現了匠人們繪的踢毽圖,畫家也把踢毽子的場面畫下來,清代風俗畫集《北京民間風俗百圖》里的踢毽圖,就是現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運動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婦女踢毽子更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詞唱道:「青泉萬迭雉朝飛,閑蹴鸞靴趁短衣。忘卻玉弓相笑倦,攢花日夕未曾歸。」(《清代北京竹枝詞》)當時女孩們愛玩名曰「攢花」,即「數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戲,為了玩得痛快,她們脫掉裙裳,身著短衣,她們踢著,笑著,常常日落不歸。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作了一闋《沁園春》,詠閨人踢毽子,詞雲:「嬌困騰騰,深院清清,百無一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養娘篋底,檢出朱提。裹用綃輕,制同 轉,簸盡牆陰一線兒。盈盈態,訝妙逾蹴鞠,巧甚彈棋。鞋幫只一些些,況滑膩纖松不自持。為頻誇狷捷,立依金井,慣矜波悄,礙怕花枝。忽憶春郊,回頭昨日,扶上欄桿剔鬢絲。垂楊外,有兒郎此伎,真惹人思。」(見陳乃乾輯《清名家詞》)我們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態,那精心製成的毽子上下翻舞,變化多端,簡直比踢球還巧妙,比彈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緒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歡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憶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後,「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親自帶我們到御花園里走走,但更多的時間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時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擺拉起來塞到腰搭上,和我賽著踢,對著踢。當她自己踢時,越踢越帶勁,有時把毽子踢到前殿掛匾後邊,這時宮女便傳來小太監用竹桿弄下毽子再接著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勢很好看,前踢、後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雞毛毽子,在姑母腳下來迴旋轉。太監和宮女們在旁邊喝采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這樣,一直踢到進晚膳才算罷休」(《文史資料選編》第十八輯,政協北京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第177頁)。
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城鄉有踢毽子的風俗,以至成為年節「歲時」活動。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為「天寒時消遣之一法」。《燕京歲時記》上說踢毽子「足以活血禦寒」。《帝京歲時紀勝》里有一首童謠:「楊柳青,放空鍾。楊柳活,抽陀羅。楊柳發,打尜尜。楊柳死,踢毽子。」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謳》里有一首詩:「楊柳抽青復隕黃,兒童鎮日聚如狂。空鍾放罷寒冬近,又見圍喧踢毽場。」每當楊柳凋零,天氣寒冷的時候,踢毽子就熱鬧起來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鄉」的美譽,舊時,幾乎家家有毽,人人會踢。一到新年,人們結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時彩蝶紛飛,似聞春訊。清代廣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會,清初文學家屈大均寫的《廣東新語》記載,每逢元宵節,「晝則踢五仙觀,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貴子」(《廣東新語》卷九,《事語·廣州時序》)。熱鬧的踢毽子活動,使元宵佳節錦上添花。
雖然踢毽子在歷史上被視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但由於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於民間,所以獲得了很強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們喜歡的一種體育游戲。

⑵ 毽球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踢毽子又稱(毽球),是在中國一向流傳很廣,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活動。經 毽球
常進行這項活動,可以活動筋骨促進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於什麼時候?又是何人首創?這早就是我國體育專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創自轅黃帝」。當時叫「毱」,不叫毽,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在中華大字典中解釋為「皮毛丸」顯然,「皮毛丸」與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又一傳說認為:「創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此種傳說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為信的。
歷史記載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我國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唐《高僧傳》二集卷十九《佛陀禪師傳》中記載:有一個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贊嘆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
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朝高承在《事物記源》一書中,對踢毽子有較詳細的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等各色。」 明、清時期,踢毽子進一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明代進士、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 《帝京景物略》
家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寫道:「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為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數人同踢的技巧運動。至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煉身體:作養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黃等並提,一些人以會踢毽子而自榮。因此,踢毽子的活動更加廣泛,特別是青少年參加者更為普遍,當時就有這樣的童謠:「一個毽兒,踢兩半兒,打花鼓,繞花線兒,里踢外拐,八仙過海,九十九,一百。」說明踢毽子已經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民間踢毽愛好者更是用功苦練,以口傳身授的方法代代相傳。以北京為例,每遇城鄉廟會,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觀摩、比賽,培養新手,甚是熱鬧。 (郭七正《踢毽子》)
踢毽子,是我國民間體育活動之一,是一項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 首先,毽子製作簡便。只需用一小塊布,包上一枚銅錢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開口的鵝毛管子,用針線縫牢,成為底座;再在未剪開的鵝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雞毛就做成了。雞毛最好是雄雞的,又長又好看,也好踢些。現在商店裡或地攤上有現成的毽子賣,不過,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彈性大,踢重了穩定性差。 其次,活動便於開展。它對場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塊比較平坦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越是技藝高的對場地要求越寬。本人只需一平方米甚或站在板凳上,也能踢上好幾十下。

⑶ 毽子的由來 簡介要精簡 不要一度的在網上復制黏貼啊! 那我也會啊 要的是精簡!

踢毽子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運動,分為南北兩派,南派花毽以廣州為代表。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一個富有詩意的名稱——翔翎。
踢毽子起源於什麼時候?又是何人首創?這早就是我國體育專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我國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唐《高僧傳》二集卷十九《佛陀禪師傳》中記載:有一個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贊嘆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明、清時期,踢毽子進一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明代進士、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家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寫道:「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為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數人同踢的技巧運動。至清末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煉身體:作養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黃等並提,一些人以會踢毽子而自榮。
到了本世紀三十年代,涌現了一批全國聞名的踢毽子能手。如北京的譚俊川、金幼申、溥子衡、林少庵,上海的周柱國、陳鴻泰,河北的楊介人,浙江的謝叔安,河南的路錦城等等,數不勝數。踢毽技術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了提高,各種踢法豐富多彩,高難翻新的動作層出不窮,不同風格爭奇斗勝,使觀者眼花繚亂,驚嘆不已。我國傳統的踢毽運動,日趨完善。
1933年3月26日。在南京市舉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踢毽比賽,據當時的報紙報道:「報名參加者頗為踴躍,其中有河北的溥子衡、金幼申、(編著者註:溥子衡、金幼申系北京人)、楊介人三人,對於踢毽子極有經驗……能踢之花式均有百餘種之多,觀者無不贊美。此外,有著名體育家及踢毽能手參加……屆時定有一番熱鬧也。「比賽結果:河北楊介人獲普通踢(盤踢)和花樣踢第一名;北京運動員溥子衡、金幼申並列普通踢和花樣踢第二名,三人所踢花樣都有百餘種之多,第四名踢的花樣有三十種,第五名踢的花樣有二十種。」在發獎會上,楊介人、溥子衡、金幼申三人再次進行了表演,還拍了電影紀錄片。
同年10月舉行的全國體育運動會上,踢毽子同拳術、摔跤、彈弓、劍術等民間運動項目一起,又進行了比賽。上海運動員周柱國、北京運動員溥子衡和金幼申分別獲普通踢的前三名,浙江運動員謝叔安獲第四名。上海運動員陳鴻泰獲特別踢(交踢、北京叫小毽股)第一名,上海運動員周柱國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分別獲特別踢的第二、三名,第四名為河南運動員路錦城獲得。比賽後,北京運動員金幼申、溥子衡二人,還在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大學、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多場表演,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評。
但是,此後踢毽子運動衰落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這項民族體育運動才逐漸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50年,北京市吸收了在街頭靠踢毽子糊口的藝人參加了雜技團,專設了踢毽子節目,並出國進行表演,受到了國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現代毽類運動起步於二十世紀中期,包括毽球和花樣踢毽兩個項目。現代毽類運動從初興就得到了政府及社會各界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現代毽類運動得到迅速普及,廣泛開展於工廠、學校和機關事業單位當中。隨著毽類運動的蓬勃興旺,全國和地方性毽球組織相繼成立。
1963年,踢毽子同跳繩等,被列入國家提倡開展的體育活動,踢毽子運動還被編入了小學體育教材。
1961年6月,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了「飛毽」的電影,介紹了踢毽的運動的歷史和踢法,推動了這一運動的發展。
我國毽子的第一次正式比賽是廣州市體委於1956年舉辦的,並制定了簡單的規則。1984年春《毽球競賽規則》誕生。它是根據踢毽子的特點,吸收了幾種球類比賽的形式綜合而成的。
1988年,第一屆全國花毽比賽在天津舉行。
1996年,花毽被列入全國農民運動會的比賽項目。
1999年,花毽被列入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比賽項目。
2004年,中國毽球協會第四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丹東市舉行。
2010年,全國時尚體育健身大賽花毽比賽6月12日開賽。

⑷ 毽子的來歷

毽子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雞毛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游戲器具。踢毽子中國民間體育游戲。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運動,它不需要任何專門的場地和設備運動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於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有助於身體的全面發展,增強健康。由於踢毽運動的娛樂性和靈活性,使它在深受國人青睞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所喜愛。近幾年來歐洲、亞洲的許多國家都開展了中國的毽球運動。

毽子起源於漢代,由蹴鞠發展而來。毽子的種類有雞毛毽、皮毛毽、紙條毽 、絨線毽等。(十堰市毽球協會目前在花毽項目中推行大白毽)

此毽子採用干拔鵝翎毛,羽毛寬厚密、毛桿粗,高溫殺菌消毒定型。中號毽子高度16cm,重量23g,牛筋底座,底座高度1.5cm,直徑5cm,內含八個鐵片和塑料墊片。是適合十堰本地實際在室外開展花毽項目的最佳選擇。

踢毽子是一項良好的全身性運動,它不需要任何專門的場地和設備運動量,可大可小,老幼皆宜,尤其有助於培養人的靈敏性和協調性,有助於身體的全面發展,增強健康。

由於踢毽子運動的娛樂性和靈活性,使它深受國人青睞的同時,也為世界其他國家的人民所喜愛。近年來歐洲、亞洲的許多國家都開展了中國的毽球運動。

中國的毽球運動歷史久源。相傳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人們就有一種邊跳邊踢的舞蹈,這可能就是踢毽子的雛形。1913年一個東漢墓中出土了23塊石畫,上面繪著八人在表演踢毽子,他們動作和諧舒展、瀟灑自然。

一隻好的毽子對於比賽,甚至是平時的練習都至關重要。

挑選毽子時,一般以踢起的毽子能垂直升降,並在空中順利翻轉一周為好。

毽托的直徑以2.8厘米至5厘米為宜。毽托過小雖然在空中翻轉容易,但往往不能垂直升降,不易控制,也踢不出花樣。毽托過大,不易翻轉,而且笨拙。

毽子羽毛一般以長12厘米至18厘米為宜,羽毛過短不易控制,而過長在空中又不易翻轉。

毽子羽毛的長短,要視毽托的重量大小配套而定,毽托稍重,羽毛就宜長些,反之就短些。當然也可以從羽毛的長短來定毽的重量大小。

踢毽子技巧:「膝若軸,腰如綿,縱身猿,著地燕。」

解釋為:踢毽子時全身的肌肉都要放鬆,身體自然擺動;跳躍時,要像山猿般靈巧;落地時要像燕子般輕盈,才能把毽子踢好。

⑸ 毽子的來源

踢毽子,又叫"打雞"。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南北朝和隋唐,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是湘、鄂、渝、黔四省邊境地區民間傳統體育娛樂項目之一,深受該地區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尤其是少年女子。

清代踢毽的技藝已相當高,也為我國古代婦女所喜愛。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曾贊美女子踢毽,說女子踢毽比踢足球還巧妙,比下棋還有趣味。

20世紀初,歐美近代體育傳入我國以後,踢毽子仍為我國青少年喜愛的體育活動。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河北、湖南、福建、山東等省市都舉行過規模較大的踢毽子比賽。 1935年,舊中國第六屆全國運動會上,曾把踢毽子列為國術比賽項目。女子盤踢我交踢的冠軍是浙江的程月珍,男子盤踢冠軍是上海的周克揚(成績接近5000對),交踢冠軍是南京的戴金堯(成績140對)。程月珍盤踢成績是1494對,交踢是36次。

器材--

古代,一般用羽毛和金屬錢幣做成的。發展到現在,毽子製作的種類繁多,除延用古代的辦法以外,一般的說有三種。其一,用金屬片為底,以紙剪成各種花色纓的紙毽。其二,以各種色布條為纓,以大組扣為底做的布毽。其三,以塑料做成的各色花毽。

場地--

比較簡單,在室內、室外均可進行。場地面不受限制,只要平坦即可,主要根據參加人數和水平而定。例如湘、鄂、渝、黔四省市邊境地盛產桐油和油茶,踢毽水平高的人,站在枯餅上進行比賽或表演。

基本動作--

湘、鄂、渝、黔四省邊境地區踢毽子的基本動作有:盤、拐、磕、蹦四種。

盤:用腳內側交踢,俗稱"盤毽子。"

拐:用肢外側反踢,習稱"打拐拐腳"。

磕:用膝蓋將毽子向上彈起。

蹦:用腳尖踢毽,習稱"叮叮貓打鏢雞"。

除此外,還有很多其他的踢法。

競賽--

踢毽子比賽有單人賽與集體賽。單人賽以每人踢毽的次數多少判定勝負;集體賽按個

人技術高低分組,以總踢次數多少判定輸贏。技藝高超者可連踢數千次而毽不落地。另有一種團踢,即一群人共踢一毽,當毽落到誰面前,誰可任意選擇踢法將毽復踢給任何人,他仍以此法踢毽給任何人,毽掉在誰面前誰就算輸了。

⑹ 毽球運動的起源與發展。

踢毽子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運動項目之一。根據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證明,它起源於中國漢代;唐宋時期開始盛行,在漢族民間流傳極廣,集市上還出現了專門製作出售毽子的店鋪;明代開始有了正式的踢毽比賽;清代達到鼎盛時期,在毽子的製作工藝和踢法技術上,都達到空前的程度。
清代踢毽的技藝已相當高,也為中國古代婦女所喜愛。清初著名詞人陳維崧曾贊美女子踢毽,說女子踢毽比踢足球還巧妙,比下棋還有趣味。
20世紀30年代後,踢毽運動曾一度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大力扶植發展中國這一傳統運動項目。1950年,北京市吸收街頭踢毽藝人參加雜技團,專設踢毽子節目,並出國進行表演,受到了國外觀眾的熱烈歡迎;1956年,中國第一次正式的踢毽比賽在廣州舉行;1963年,踢毽子同跳繩等一起,被列入國家提倡開展的體育活動,並被編入了小學體育教材加以推廣;1984年,國家體委正式將踢毽子列為全國比賽項目,並頒布了《毽球競賽規則》,改稱踢毽為「毽球」;1987年中國毽球協會成立,此後每年都舉辦全國毽球錦標賽、全國職工毽球賽、全國中學生毽球賽三大賽事;在1995年的全國民族運動會和1996年的全國農民運動會上,毽球也被列為比賽項目。毽球運動已成為在全國普遍開展的熱門項目。

⑺ 踢毽子的由來是怎樣的

在五代十國時的後蜀國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詩人,她姓徐,因為她才貌雙全,很受蜀主孟昶的喜歡,因此,她被賜號為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擅長寫文章,特別擅長詩詞。

後來,花蕊夫人在枯燥無味的宮廷生活中,為了打發時間,她就經常踢毽子。據說花蕊夫人吃完午餐,喝完茶,她都要到御花園里走走,但更多的時間是在宮殿前踢毽子玩。

花蕊夫人在踢毽子的時候,她都要把大衣襟的下擺塞到腰搭上,然後和宮女賽著踢或者對著踢。如果是花蕊夫人自己踢時,她就會越踢越帶勁,時常把毽子踢到前殿掛匾後邊。

這時,花蕊夫人就會喊來宮女,讓宮女們用竹竿把毽子弄下來,再接著踢。花蕊夫人踢毽子的姿勢非常好看,前踢、後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雞毛毽子,在花蕊夫人腳下來迴旋轉。宮女們在旁邊不住喝彩叫好,就這樣,花蕊夫人一直踢到進晚膳才肯罷休。

踢毽子又稱「毽球」,在我國古代流傳很廣,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活動,而經常進行這項活動,可以使人活動筋骨,促進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做「翔翎」。

關於毽子的起源,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子「創自軒轅黃帝」。當時的毽子叫「毱」,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被古人解釋為「皮毛丸」。

踢毽子是黃帝發明的,這明顯是後人的一種尊聖行為。人們把黃帝當作垛子,把一切發明創造的功績都歸之於黃帝一人,其實並不可靠。因為踢毽子是細物中的細物,要找到確鑿的起源時間的證據,幾乎是不可能。

還有一個傳說認為,毽子「創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同樣,這種傳說也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為信的。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我國漢代,它盛行於六朝和隋唐時期。我國踢毽子的歷史很悠久,但究竟始於何時,並無確切的記載。

古代的名物考據家們都認為踢毽子是源自古代蹴鞠的,如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稱踢毽子是「蹴鞠之遺事也」。

⑻ 毽球起源在哪個朝代

踢毽子,是在中國一項流傳很廣,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活動。經常進行這項活動,可以活動筋骨促進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翔翎。 踢毽子起源於什麼時候?又是何人首創?這早就是我國體育專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問題。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創自轅黃帝」。當時叫「毱」,不叫毽,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在中華大字典中解釋為「皮毛丸」顯然,「皮毛丸」與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又一傳說認為:「創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此種傳說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為信的。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我國漢代,盛行於六朝、隋、唐,唐《高僧傳》二集卷十九《佛陀禪師傳》中記載:有一個叫跋陀的人到洛陽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歲的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五百次,觀眾贊嘆不已。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公元467——499年)人,為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宋朝高承在《事物記源》一書中,對踢毽子有較詳細的記載:「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搶、聳膝、突肚、佛頂珠等各色。」

明、清時期,踢毽子進一步發展,關於踢毽子的記載也就更多了。明代進士、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散文學家劉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寫道:「楊柳兒青放空鍾,楊柳兒死踢毽子。」踢毽子已成為民諺的內容,而且發展到數人同踢的技巧運動。至清未踢毽子已達到鼎盛時期,參加的人越來越多,不僅用來鍛煉身體:作養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書畫、下棋、放風箏、養花鳥、唱二黃等並提,一些人以會踢毽子而自榮。因此,踢毽子的活動更加廣泛,特別是青少年參加者更為普遍,當時就有這樣的童謠:「一個毽兒,踢兩半兒,打花鼓,繞花線兒,里踢外拐,八仙過海,九十九,一百。」說明踢毽子已經到了相當普及的程度。民間踢毽愛好者更是用功苦練,以口傳身授的方法代代相傳。以北京為例,每遇城鄉廟會,各路能手,步行相聚,觀摩、比賽,培養新手,甚是熱鬧。 (郭七正《踢毽子》)

⑼ 踢毽子的歷史淵源與發展是怎樣的

在五代十國時的後蜀國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女詩人,她姓徐,因為她才貌雙全,很受蜀主孟昶的喜歡,因此,她被賜號為花蕊夫人。花蕊夫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擅長寫文章,特別擅長詩詞。

後來,花蕊夫人在枯燥無味的宮廷生活中,為了打發時間,她非常喜歡踢毽子。據說在午休後,花蕊夫人吃完午餐,喝完茶,她都要親自到御花園里走走,但更多的時間是在宮殿前踢毽子玩。

花蕊夫人在踢毽子的時候,她都要把大衣襟的下擺拉起來塞到腰搭上,然後和宮女賽著踢或者對著踢。如果是花蕊夫人自己踢時,她就會越踢越帶勁,時常把毽子踢到前殿掛匾後邊。

這時,花蕊夫人就會喊來宮女,讓宮女們用竹竿把毽子弄下來,再接著踢。花蕊夫人踢毽子的姿勢非常好看,前踢、後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雞毛毽子,在花蕊夫人腳下來迴旋轉。宮女們在旁邊不住喝彩叫好,就這樣,花蕊夫人一直踢到進晚膳才肯罷休。

踢毽子又稱「毽球」,在我國古代一向流傳很廣,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民族體育活動,而經常進行這項民俗活動,可以使人活動筋骨,促進健康。在古都北京,踢毽子還有個富有詩意的名字叫做「翔翎」。

關於毽子的起源,有一種傳說認為毽子「創自軒轅黃帝」。當時的毽子叫「毱」,是練習武士的一種器具。「毱」被古人解釋為「皮毛丸」。

據說在上古黃帝時代,踢毽子是黃帝發明的。這明顯是後人的一種尊聖行為,人們把黃帝當做垛子,把一切發明創造的功績都歸之於黃帝一人的結果,其實並不可靠。因為踢毽子是細物中的細物,要找到確鑿的起源時間的證據,幾乎是不可能。

顯然,「皮毛丸」與毽是兩種不同的東西。還有一個傳說認為,毽子「創自岳武穆,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質,拋足而戲,以釋軍悶。」同樣,這種傳說也沒有可靠的佐證,而且,「箭」與「毽」又不相同,也是不足為信的。

據歷史文獻和出土文物證明,踢毽子起源於我國漢代,它盛行於六朝和隋唐時期。我國踢毽子的歷史很悠久,但究竟始於何時,並無確切的記載。

古代的名物考據家門都認為踢毽子是源自古代蹴鞠的,如宋人高承在《事物紀原》中稱踢毽子是「蹴鞠之遺事也」。

在唐代以前,鞠是用鳥類羽毛做成的,它與毽羽不同,但也是一種用腳踢著玩的游戲,所以蹴鞠與毽子還的確有點血緣關系。

據文物家考證,漢代畫像磚上已經有了踢毽子的形象,照此推斷,踢毽子最晚也起源於2000年前的漢代。至南北朝,人們已經能夠熟練,而且巧妙地踢毽子了。

至唐宋時期,踢毽子更加流行了,踢毽子的技巧也更高超了。據

宋代文學家高承的《事物紀原》記載:

今時小兒以鉛錫為錢,裝以雞羽,呼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槍、聳膝、腆肚、佛頂珠、剪刀、拐子各色……

從中可知,這時候的踢毽子就已經有了邊跑邊踢的技巧了,而且人們不光用腳踢,還可以用膝、腹和頭去耍弄毽子,這些便是「聳膝」、「腆肚」和「佛頂珠」。

唐代古書《高僧傳》卷19《佛陀傳》中記載:

沙門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欄上,反踢蹀,一連五百,眾人喧而觀之。佛陀因見怪曰:此小兒世戲有工。

這便是說,有一個叫跋陀的僧人到洛陽去,他在路上遇到了12歲的惠光。那時候惠光在天街井欄上反踢毽子,連續踢了500次,觀眾贊嘆不已。

跋陀是南北朝北魏時的人,他是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祖師,他非常喜歡惠光,並將他收為弟子,惠光便成了少林寺的小和尚。

其中的蹀就是毽子了,反踢就是用腳外側踢,也叫做「拐」,反踢500下,可見慧光腳上功夫十分厲害。踢毽子甚至也影響到了少林寺的武功,少林寺僧也曾經把踢毽子作為一項練武的輔助工具。

在宋代,由於踢毽子的人多,還產生了以賣毽子為生的小商業。南宋時期詞人周密寫的筆記《武林舊事》卷6「小經紀」一條,就列舉了當時首都臨安城裡經營各種玩具的小商業,比如如風箏、粘竿、毽子、鵓鴿鈴、象棋、彈弓等,可見那時就已經有了專門銷售毽子的店鋪了。

還有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周密在他所寫的《通俗編》中也有「踢毽子」一條,原文是這樣記載的:

今京市為此戲最工,頂額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應數敵,自弄,則鞬子終日繞身不墮。

由於踢毽子趣味盎然,也很有觀賞價值,因而成為了古代很多藝術家們的收藏珍品。同時,它也是民間藝術家的創作題材。

明清時期的瓷器中就經常出現匠人們繪的踢毽子的圖畫。古代畫家也會把踢毽子的場面畫下來,清代風俗畫集《北京民間風俗百圖》里的踢毽圖,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

閱讀全文

與毽子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