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雲南省祥雲縣漢族的由來
三千多年前人類就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生存繁衍,他們用簡單而又原始粗糙的生產工具與大自然進行不屈不撓的搏鬥,而尋求生存。1962年在清華洞發現新石器遺址。出土了石斧、石錛、陶器、炭屑。這些文物足以證明在新石器時代我們的先民就開始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人類文明的歷史。 從石器的使用到青銅器的使用,無疑使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出現了飛躍。1964年祥雲大波那發現戰國銅棺墓。出土了100餘件青銅器。有青銅六畜、銅質房模型、銅鋤、銅錛、銅打緯刀等。銅質房模型、六畜及生產工具的出現,證明了戰國時期這里的先民就是定居的農耕民族。 早在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漢武帝便派張騫出使西域,聯絡各國夾擊匈奴,以打通至西域的交通道路。及至公元前122年(元狩元年)張騫自西域歸來,說在大夏(今阿富汗)時見到蜀布,筇竹杖,是蜀(四川)郡商人從「西南夷」中運往身毒轉賣至大夏的。大夏等國「多奇物」,且「慕中國」,但「患匈奴隔其道」而不能與中國交通。張騫建議漢武帝開發「西南夷」。公元前109年(元封二年)漢武帝發動巴、蜀的軍隊擊滅了滇東北的勞浸、靡莫,滇王投降。漢武帝在今大理地區設置益州郡。下設葉榆(大理)、雲南(祥雲)等28縣。因漢武帝夢見彩雲南現,因此該地取名為雲南縣。縣城駐地設在今雲南驛鎮。東漢永平十二年(69)分益州郡西部置永昌郡(今保山),雲南縣歸屬永昌郡。蜀漢建興三年(225)諸葛亮平定西南,分建寧、越雋、永昌三郡地置雲南郡,郡治設今雲南驛,與縣同治。郡轄雲南(今祥雲、彌渡)、蜻蛉(今永仁及大姚北部)、弄棟(今大姚南部及姚安)、姑復(今華坪)、遂久(今永勝、麗江)、邪龍(今巍山、漾濞、南澗)、葉榆(今大理、劍川、洱源、鶴慶)7縣,隸屬庲降都督府地。 晉初改庲降都地置寧州,雲南郡屬寧州。西晉泰始六年(270),雲南郡領縣增加雲平、永寧兩縣,一共9 祥雲縣
縣。永嘉五年(310)分雲南郡之葉榆縣設東河陽郡。建始年間又分雲南郡之蜻蛉,弄棟2縣歸興寧郡,至此雲南郡領雲南、東姑復、西姑復(遂久縣)、雲平、邪龍5縣。咸和八年(333)蜀李雄占據寧州,立建寧國,雲南郡屬建寧國。建元元年(343),李氏置漢州,雲南郡屬漢州,東晉後期長期紛亂,西南爨氏乘機霸佔南中(西南地區),自襲寧州刺史,歷晉末,南、北朝至隋初,襲西晉舊制,雲南郡屬爨西地。開皇初爨氏降,三年(583)隋廢郡,設南寧都督府,雲南縣隸之。十七年(597)爨氏叛,太平史萬歲征剿,兵達並平定爨氏地,縣境未設治,時張樂進求居其地,稱「雲南國詔西二河侯」。 唐初置5州領15縣,唐武德四年(621)置西宗州,州治設雲南驛,領宗居(雲南驛)、河西(今普棚)、石塔(縣址不詳)3縣,隸屬南寧總管府。貞觀六年(632)置南寧總管府,更置戎州都督府,西宗州隸之。十一年(637)西宗州去「西」字,稱「宗州」。麟德元年(664)分戎州地置姚州都督府,西宗州屬姚州。武德四年(621)置髳州,領濮水(米甸)、歧星(楚場)、銅山(喬甸)、蜻蛉(大姚)4縣,先後屬南寧總管府,戎州、姚州都督府。武德七年(624)置雲南州,州治設今舊站村西。貞觀三年(629)改匡州,領勃弄(彌渡)、匡川、永平3縣。先後屬南寧州、戎州、姚州。永徽年間置鏡州,州治設今高官鋪,領夷郎、賓唐、溪琳、琮連、池臨、野並6縣,屬戎州。麟德元年(664)置波州,州治設今縣城南外,領縣不清,屬姚州都督府。天寶九年(750),南詔盡占姚州都督府地,廢唐設置,築雲南城於雲南驛。貞元年間南詔國設雲南節度於雲南城。轄今楚雄州西北部與大理東部地區。元和元年(806)廢雲南節度,以其東北部置弄棟節度,西部(今縣境)置雲南(今下川壩)、品甸(今城川壩)兩賧。兩賧建置經南詔、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大理五國,歷唐、南北兩朝至宋亡共449年時間。 元憲宗六年(1256),縣境內立品甸千戶所,屬大理下萬戶府。至元十三年(1276)品甸千戶所改為雲南州,隸屬大理路。同時設十二關防送千戶所於米甸楚場地,屬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降雲南州為雲南縣,隸大理府之趙州(今鳳儀)。改元置十二關防送千戶所為十二長官司,隸大理府。弘治二年(1489)設你甸(今米甸)、楚場、安南坡(今下庄安南關)3巡檢司,直屬大理府,同時於雲南驛設土驛丞。崇禎八年(1635)析縣轄楚場里於米甸設德昌縣。順治十六年(1659)裁德昌縣。康熙五年(1666)裁你甸、楚場、安南坡3巡檢司和雲南驛土丞。 明代朱元璋統治中原後,於明洪武十四年(1381)便派軍隊平定雲南。洪武十五年沐英、蘭玉率師攻克大理,至品甸(祥雲)土官等率眾歸附。改品甸賧為洱海衛,雲南縣城從現雲南驛遷至到現祥雲城。縣衛合一,並建洱海衛城(今祥雲城)。明王朝為了鞏固對雲南地方的統治,對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移民。通過各種形式把大量的漢族人口從內地遷入雲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屯田墾殖,及從事各種手工業勞動。隨蘭玉、沐英平定雲南的以漢族為主體的軍隊,便都留下來屯戌在雲南,而且至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下令把留戌的軍屬全部限期從內地送往雲南。進入雲南的軍隊便成了落籍的軍屯戶。他們以衛、所、營、屯的軍隊組織形式分布在祥雲壩區的一些重要地區,目前還有很多村莊保留所、營、屯的名稱。如前所、左所、劉官屯、董營、孔五營、阮家營等。這些戌軍大都來自於江蘇、江西、浙江、安徽等省。據史料記載:「洪武二十年從江西、江蘇、湖南、浙江等地區遷來的漢族軍民一次在祥雲屯耕的就達二萬五千多人。」 除大量的明軍屯田外,明朝廷又鼓勵商人到雲南經商,給予優惠,因此,出現了商屯。與商屯的同時,明王朝還把分散在江浙一帶的從事手工業及社會較低層職業的惰民送往雲南。惰民是指在宋朝末期宋元戰爭中被元軍捉住的戰犯。這些軍人成為戰犯後失掉了土地,釋放後被稱之為惰民,只好從事手工業及社會最低層的職業。他們主要流落在當時較為繁華的江浙一帶。明朝政府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的開發,鼓勵他們到雲南並改變他們的身份。這些惰民到雲南後主要聚居在人口較多的集鎮,有利發揮他們所從事的職業。當時到祥雲的惰民主要聚居在祥城(洱海衛)旁的瓦窯村,他們以燒磚瓦為職業,因此,他們居住的村落取名為瓦窯村。 1913年,全國統一裁府、州,省內置道,雲南縣歸騰越道,也稱迤西道。1918年,因縣名與省同,故改稱祥雲縣。1929年廢道,縣直屬省。1932年,全省設12個政務視察區,祥雲屬第四區。1934年,省政務視察區增加為16個,祥雲改屬第十二區。1935年視察區減為7個,祥雲又改屬第四。1938年視察區又恢復為16個,祥雲改屬第十一區。同年,政務視察區演變為行政督察區,全省設13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祥雲屬第八區。 1950,年祥雲縣屬楚雄專員公署。同年3月,改屬大理專員公署。1956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祥雲 祥雲縣地圖
縣屬大理州至今。 公元前109年就設置縣,因漢武帝夢見彩雲南現,縣在雲之南"而取名為雲南縣"。西南茶馬古道絲綢之路的雲南驛古遺址至今保存完好。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古雲南縣冶申雲南驛遷往今祥雲縣城,民國七年(1918年)因省縣同名而改為祥雲縣。縣境內發掘考證清華古洞新石器時代晚期遺物、西漢青銅棺、編鍾、兵器等文物是兩千多年歷史文化的見證。
㈡ 北京奧運會祥雲圖案的含義
祥雲藝術和技術特色編輯【藝術特色】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
祥雲圖案
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技術特色】北京奧運會火炬在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情況下保持燃燒。在工藝上採用輕薄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十分輕盈。下半部噴塗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舒適不易滑落。北京奧運會火炬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產物,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北京奧運會火炬使用燃料為丙烷,這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氫,燃燒後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其他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工藝上,為了適合各種體型和年齡的傳遞者,火炬要求盡可能輕巧,因此外殼採用輕薄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下半部噴塗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舒適不易滑落。北京奧運會(北京奧運會新聞,北京奧運會說吧)火炬是我國
祥雲圖案
自主設計研發的產物,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北京奧運會火炬可以在惡劣天氣如陣風、大風、強風(每小時≥65公里)、雨(最大雨量為每小時50毫米)、雪和冰雹等保持燃燒,並且在各種光照條件下都可以被清晰識別,完全滿足各種拍攝和電視攝像的要求。
外觀輕盈的奧運火炬,擁有一顆奔騰的芯,火炬燃燒技術也是火炬上天入地的保證,尼奧運會進行了史上首次水下火炬傳遞—聖火由潛水運動員帶到了水下,設計師解釋說,火炬上裝有特別設計的火焰艙,採取化學方法使火炬不論在空氣中還是水下都能產生火焰。
聖火登頂珠峰,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能熄滅,作為奧運精神象徵的聖火,永不熄滅自然成為最關鍵的要求,不論強風、暴雨又或大雪、冰雹,火炬能夠在任何天氣條件下燃燒。依據國際奧委會要求,一旦火炬中途熄滅,就要用安全燈點燃,安全燈中保存著從希臘採集的火種,但如果安全燈熄滅了,就得到希臘重新採集。
已經載人航天器送入太空的中國,將聖火珠峰從技術角度分析並非難事,,北京奧運火炬在設計之初,就對火炬提出了苛刻的技術指標,不論是陣風、大風、甚至達到每小時85公里到100公里的強風,以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又或最低零下6度到最高45度的溫度條件,都要保證火炬正常燃燒,由中國人自主研發的新技術將保證奧運火炬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高度,而此項技術則被視為奧組委火炬接力中心的核心機密,不曾外泄,並由航天科工集團負責完成火炬外形與燃燒系統結合的火炬樣品製作工作。
祥雲圖案 - 祥雲設計研發過程
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研究規劃工作從2005年8月開始。結合北京奧運會舉辦理念,通過對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經驗
祥雲圖案的分析
經過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徵集活動初評評審委員會對應征作品初評和復評,按照評審程序的規定,選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並於2007年1月經國際奧委會批准。
為了讓跨越五洲傳遞的奧運火炬能向世界傳遞千年華夏文明,設計團隊選用帶有中鮮明國文化符號特徵的漆紅色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的主題色。
因為中國盛產漆樹,大漆的應用和漆器文化在中國都擁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設計團隊希望通過巧妙地將漆紅色應
2008北京奧運火炬傳遞路線
用在「祥雲」銘文、火炬把手和其它一些細節中,來傳達熱情喜慶、祥和內在的文化內涵。因此,怎樣調出地道的中國漆紅色,就成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祥雲」設計中反復斟酌的關鍵環節。
初選告捷後,聯想設計師周蘭和章駿、史曉岩幾個人組成設計調整子團隊,根據北京奧組委的反饋,做「祥雲」奧運火炬的整體比例分析、整體造型調整和建模、紅顏色的優化以及使用性的改進。
為了讓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祥雲」上半部雲紋圖樣的漆紅色能最完美地表現出華夏文明特色,周蘭煞費苦心。那段時間,她不僅仔細研究了聯想創新設計中心收藏的各種不同時期的漆器的顏色效果,還頻頻奔波於北京各處的漆器古玩市場,去圖書館翻閱了大量古代漆器的圖片資料,從中尋找對中國傳統的漆紅色的最好感覺。帶著這種感覺,周蘭開始調制色板。每塊色板調出來以後,她都要在不同的燈光下比較色板在不同場景下的視覺效果。為了弄清不同色板呈現效果的細微差別,周蘭就拿著色板兩兩比較,反復琢磨。功夫不負有心人,調制了三輪共計十八塊色板,周蘭終於調出了十足中國味的漆紅效果。周蘭還建議把火炬手握部分噴上漆紅色的橡膠漆,這樣不僅增加了火炬手使用時的觸感,還使最終的祥雲火炬上下都洋溢著東方文化細膩宜人的感受。
設計調整子團隊在火炬上下兩部分的比例是1:1還是黃金分割更好的問題上也煞費了一番心機。聯想創新設計中心
第29屆奧運會火炬
設計戰略總監仇佳鈺多次參加設計調整子團隊的討論,用紙卷來模擬不同比例的呈現效果,反復徵求大家意見。調整到黃金分割比,火炬看起來似乎是更優雅了一些;但是上下平分的比例更符合強調陰陽平衡、中正大氣的中國式審美。團隊最後還用鋁材分別做成黃金分割比和上下比例是1:1的手板反復推敲,大家覺得還是上下平分的比例更符合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祥雲整體所體現的鮮明華夏文化特徵。08奧運火炬創意來自祥雲圖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圖)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奧林匹克火炬是奧林匹克聖火的載體。從1936年的第11屆奧運會開始,每屆奧運會都誕生一支體現主辦國家文化特色並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並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遺產。
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鍾,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在工藝方面使用錐體曲面異型一次成型技術和鋁材腐蝕、著色技術。燃料為丙烷,符合環保要求。火炬外形製作材料為可回收的環保材料。
㈢ 祥雲圖案的來歷
北京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㈣ 奧運火炬的名字為什麼叫祥雲呢
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外型呈錐體曲面異型,其靈感出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背後是中華五千年的深厚積淀。同時,北京2008奧運會火炬體現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產物,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為了確保祥雲燃燒系統的穩定,每一個細節都得到了充分考慮,燃氣罐採用螺紋連接,避免安裝疏忽造成無法點燃。同時也實現了火炬意外跌落時仍會繼續燃燒。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情況下保持燃燒。
㈤ 歐式祥雲的來歷
祥雲結屬於中國結的一種,有吉祥如意之意。中國結,一項古老的編織藝術。中國結這一名字源於上古時候先民結繩記事的典故。
㈥ 為什麼叫祥雲
一,設計「祥雲」聯想專家忙了一年2007年04月27日09:31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值得一提的是,象徵融匯了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祥雲」火炬,由生產電腦的高科技本土企業聯想公司設計。同時,聯想也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歷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國的奧運會火炬接力合作夥伴。奧組委歷經三輪遴選,最終從全球388個設計公司和機構中選擇了聯想作為設計單位。
據聯想相關人士透露,「祥雲」火炬設計由來自聯想創新設計中心的34名設計師組成的國際團隊歷時1年多合作完成,共有來自中國、德國、義大利和法國的設計師參與創作,跨越工業設計、平面設計、材料工程、機械工程、人類學和社會學等十大學科專業。最終,換來「祥雲」火炬的誕生。
記者呂莉北京報道
二,火炬是怎樣煉成的(組圖)
引 子
2006年6月30日,當聯想設計團隊一行四人一身黑色正裝出現在北京奧組委火炬終選現場的時候,這個日子註定要被許多人銘記。奧運火炬的「展示錄」中終於有了「中國設計」。設計者給它取名為「祥雲」。
2007年4月26日,「祥雲」終於展現在世人面前。從紙卷造型到雲紋雕飾、漆紅設計,它向世界傳遞著祥和文化、傳遞著東方文明,傳遞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緣起
自從普羅米修斯從天界取來火種,火成了人類文明和希望的象徵。
聰明的古希臘人,又將奧運聖火點燃,讓這象徵著和平、榮耀、勇敢的聖火在奧運會期間晝夜不息地照耀在運動場的上空。一直到1936年,德國人懂得了用火炬來承載奧運聖火,從此,奧運火炬在奧運的歷史中傳遞著奧林匹克精神,也傳遞著一個民族的精神。
歷屆奧運會,舉辦國都成功地創造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火炬。1996年的百年奧運上,火炬由22根鋁管組成,代表著歷史上曾舉辦過的22屆夏奧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經典之作的靈感來自悉尼歌劇院的輪廓和太平洋的蔚藍海水;2004年,奧運重回故鄉,橄欖枝的造型完美詮釋了奧運最初所要宣揚的和平理念……如今,千年古國,中國,又要向世界展現怎樣一種風貌?也許,從設計團隊300多個日夜奮戰的日子中,你能讀懂其中的一些含義。
當我們已經見慣了中國味十足的吉祥物、會徽、獎牌都出自專業的藝術學府或機構時,一定會對聯想這樣一個IT起家的企業參與火炬設計產生很多疑惑。既然100多年前,中國的企業家可以通過「實業救國」來振興中華,既然七旬的老人可以遠從新疆來京交付應征作品,那麼作為從北京起步、走向世界的企業——聯想,自然也可以通過自我潛力的挖掘,向世界展示中國企業乃至整個中華民族勇於開拓、不斷創新的民族之魂。何況,他們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作為高科技企業的代表,聯想20多年的產品創新經驗和國際一流的設計團隊,是火炬設計成功的根本保證。」
二、組隊
這是個年輕的團隊,他們給自己取名為「fire」,與火炬息息相關。這個團隊,經歷過和奧運會會徽最終方案擦肩而過的過程,當時他們設計了一個「北」字的中國印,但他們只是會心一笑:「參與就是最好的體驗。」這個團隊,有來自中國、德國、紐西蘭等不同文化背景,橫跨工業設計、平面設計、人類學等十多個專業的87位設計精英,所以他們自信地說:「我們的設計並不是虛有其表。」因為本次火炬的外觀設計和內部燃料系統是分開處理的,兩個部分的設計必須完美結合。
「fire」關於「祥雲」痛並快樂著的經歷要追溯到2005年底例行的「頭腦風暴」會議上。剛開始,大家只是本著參與的態度,將火炬設計當作一個純粹的創意討論,糖葫蘆、茶壺、風火輪……甚至有人提出,要設計一個龍吐火球的造型,創造奧運史上第一個聖火懸浮的火炬。有趣的是,在這些奇思妙想的圖紙之上有時還能看見聯想電腦產品的設計圖,因為聯想的設計團隊並非專攻火炬設計。直到有一天,創作指導仇佳鈺隨手拿起了一張紙,卷出了紙卷的造型。用設計總監姚映佳的話形容就是:「感覺心裡被撞了一下,覺得就是它了!」紙不僅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更是傳遞人類文明的使者。紙卷造型的奧運火炬,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然後,來自紹興的小夥子、主創設計師章駿又提出了「雲紋」的概念。雲紋圖樣不僅在華夏文明中有著千年的跨度,並且在建築、雕塑、器皿和傢具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而且雲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傳遞著天地自然、人本內在、寬容豁達的東方精神和喜慶祥和的美好祝願。「雲紋傳遞的是東方文化所獨有的『面』和『線』的飄逸灑脫和內在的人文精神!對,就是這種感覺!找到了!終於找到了!」章駿興奮地失聲叫了出來。
三、雲紋
圖案「雲紋」設計一度成為設計師們難以攻克的難關。為此,章駿經常拿著數碼相機徜徉在北京的老胡同,游盪在潘家園的古玩市場,穿梭在故宮等中國古建築群……書卷、窗欞、剪紙、墨竹……許許多多的概念在不斷豐富「祥雲」的理念,但也因過於蕪雜而讓章駿陷入迷茫和苦惱——原本清晰的「祥雲」,似乎又逐漸變得模糊。姚映佳及時地建議章駿,將窗欞紋樣統一成「祥雲」理念中的雲紋。關鍵時刻的點撥,讓迷茫中的章駿一下子又豁然開朗。
從設計火炬開始,章駿腦袋裡裝滿了各種「祥雲」圖樣,於是,大家調侃他:「以後你的兒子可以叫『章雲』。」
2006年6月28日,「fire」終於提交了首個方案。章駿走近北京奧組委會議室時,習慣地看地毯上的花紋。居然是雲紋!他心裡一動,差點兒失聲叫出來。3月16日,「祥雲」從388個方案中脫穎而出,對傳統紋樣有較深研究的張建華和常成、章駿一起組成雲紋設計子團隊,負責推敲完善雲紋設計圖樣。是採用古典風格,還是現代風格呢?雲朵應該是怎樣的大小?雲紋之間應該怎樣呼應?……從雲頭紋、螺旋紋到蝌蚪紋,他們嘗試了很多不同的雲紋設計圖案。有時,子團隊內部無法對雲紋設計圖樣達成共識,他們就抓住「fire」的其他成員,徵求對不同雲紋圖樣的意見和建議。進入「四強」以後,「fire」還專程去中央工藝美院前院長常沙娜老師家,請常老師就雲紋設計給予指導。常老師毫無保留地給幾個年輕人講述她對體現中國文化的雲紋設計的理解和洞察。講到精彩之處,常老師還親自用筆在紙上勾勒出紋樣,給他們講述雲紋圖樣應該怎樣收尾,應該怎樣進行多方連續的優化。在常老師的指導下,雲紋設計子團隊又進行了反復推敲,最終拿出了滿意的雲紋設計圖樣。
四、成型
年輕的設計師們為「祥雲」描摹了一幅美好的藍圖,但是要實踐這個方案卻讓工藝設計師韓小勤吃了不少苦頭。「如果拆分開來,運用的工藝都是很常見的。但是,要將高精細外表面處理、符合人體學的彎面、薄壁的封閉筒、雙著色的立體圖紋……結合起來,我們面對的是從未經歷過的復雜工藝組合和苛刻要求。」
3月16日,「fire」被告知進入「四強」的好消息,但很快地,5月13日就要呈現實物樣品。靠專業的模具已經來不及了,韓小勤只能將做出的實物掏空,但這樣就帶來了曲面不均勻的問題,最薄之處甚至只有兩張紙的厚度,這給後期的腐蝕又造成了麻煩。4月3日開始正式工藝製作。「其實用線切割進行火炬內外表面成型的時候,加工速度並不快,因此並不是沒有時間睡覺,只是我一閉上眼,腦海里就都是奧運火炬『祥雲』的影子!如果是用橡皮泥做立體模型,哪裡弄掉了一塊兒,還可以再找一塊兒橡皮泥補上去,但是鋁合金切削加工,一旦哪個環節出了點兒閃失,切下來的部分就沒法子補上去,就會功虧一簣!」韓小勤放心不下火炬,就索性到車間裡面守著線切割機加工。收尾階段,他憑著自己30年工作經驗形成的職業感覺,隱隱感覺到切割程序好像有問題,立刻叫停,這才避免了損失。然而,因為腐蝕前的遮蔽出現了問題,火炬上出現了顏色的交叉,於是大家連夜進行瑕疵的修復,但效果卻不好。於是,「fire」決定將紋圖全部拋光,重新加工,這要冒著將薄壁磨穿的風險。時間緊迫,容不得大家多考慮,在請示上級後,經過了5個小時純手工的奮戰,終於在4月8日23時58分成功地完成了模型的製作。
五、漆紅
在顏色的選擇上,「fire」也煞費苦心。因為中國盛產漆樹,大漆的應用和漆器文化在中國都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於是「fire」巧妙地將漆紅色應用在「祥雲」銘文、火炬把手和其它一些細節中,來傳達熱情喜慶、祥和內在的文化內涵。為了讓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祥雲」上半部雲紋圖樣的漆紅能最完美地表現出華夏文明的特色,色彩材料效果設計師周蘭不僅仔細研究了聯想創新設計中心收藏的各種不同時期的漆器的顏色效果,還頻頻奔波於北京各處的漆器古玩市場,去圖書館翻閱了大量古代漆器的圖片資料,尋找對中國漆紅的最好感覺。帶著這種感覺,周蘭開始調制色板。每塊色板調出來以後,她都要在不同的燈光下比較色板在不同場景下的視覺效果。為了弄清不同色板呈現效果的細微差別,周蘭拿著色板兩兩比較,反復琢磨。看著周蘭那份執著的認真勁兒,「fire」的同事便忙裡偷閑,開起了她的玩笑:「周蘭,是不是你買鑽戒的時候也沒這么認真地比較過?」功夫不負有心人,調制了3輪共計18塊色板,周蘭終於調出了十足中國味的漆紅效果。周蘭還提出用橡膠漆噴塗包裹整個「祥雲」,從而賦予「祥雲」更好的柔軟度和溫和感。當火炬手手持火炬的時候,那感覺宛如在與同伴握手。橡膠漆曾用於藝術品和手工業製造,用於奧林匹克火炬還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六、尾聲
關於「fire」和「祥雲」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了解得越多也許你對這支中國製造的火炬理解得將越深刻。2007年4月26日,「祥雲」亮相北京世紀壇,今後它還要載著中華民族的美好祝福,在世界各地,在奧運的歷史中綿延。
㈦ 奧運火炬名字(翔雲)的由來
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
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
㈧ 奧運會祥雲是怎麼來的
奧運會祥雲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創意。
祥雲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其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祥雲是古代漢族吉祥雲紋。雲為自然界中常見景象,被賦予祥瑞的文化含義,故有此名。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㈨ 火炬祥雲如何由來的
【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研發過程】
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研究規劃工作從2005年8月開始。結合北京奧運會舉辦理念,通過對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經驗的分析,確定了火炬設計理念、設計要求和創作方式。根據火炬工業設計的特點,為使設計方案達到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經北京奧組委辦公會批准,確定了火炬設計方案以藝術造型為主導,燃燒技術與工業設計同時徵集、公開徵集和定向委託創作相結合的創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奧組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出公開徵集火炬設計的邀請。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奧組委共收到海內外設計機構和設計師提交的應征參賽作品847件,其中有效應征作品388件。
經過北京奧運會火炬設計徵集活動初評評審委員會對應征作品初評和復評,按照評審程序的規定,選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2006年6月至8月,根據選擇最好藝術設計和技術設計方案的原則,北京奧組委執委會審議確定由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創新設計中心設計的火炬外形祥雲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藝術設計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團設計研發的火炬內部燃燒系統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技術方案,並確定由航天科工集團在聯想(北京)有限公司協助下完成火炬外形與燃燒系統結合的火炬樣品製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的完整設計,並於2007年1月經國際奧委會批准。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奧林匹克火炬是奧林匹克聖火的載體。從1936年的第11屆奧運會開始,每屆奧運會都誕生一支體現主辦國家文化特色並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並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遺產。
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鍾,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在工藝方面使用錐體曲面異型一次成型技術和鋁材腐蝕、著色技術。燃料為丙烷,符合環保要求。火炬外形製作材料為可回收的環保材料。
【奧運會火炬的簡介】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奧林匹克火炬是奧林匹克聖火的載體。從1936年柏林奧運會開始,每屆奧運會都誕生一支體現主辦國家文化特色並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並成為奧林匹克運動的重要遺產。
【北京奧運會火炬——祥雲的簡介】
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創意靈感來自「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圖案。祥雲的文化概念在中國具有上千年的時間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火炬造型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通過絲綢之路傳到西方。人類文明隨著紙的出現得以傳播。源於漢代的漆紅色在火炬上的運用使之明顯區別於往屆奧運會火炬設計,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勻分割,祥雲圖案和立體浮雕式的工藝設計使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
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15分鍾,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在工藝方面使用錐體曲面異型一次成型技術和鋁材腐蝕、著色技術。燃料為丙烷,符合環保要求。火炬外形製作材料為可回收的環保材料。
北京奧運會火炬在燃燒穩定性與外界環境適應性方面達到了新的技術高度,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的大雨情況下保持燃燒。在工藝上採用輕薄高品質鋁合金和中空塑件設計,十分輕盈。下半部噴塗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舒適不易滑落。北京奧運會火炬是我國自主設計研發的產物,擁有完全的知識產權。
北京奧運會火炬使用燃料為丙烷,這是一種價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氫,燃燒後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沒有其他物質,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㈩ 請給我祥雲的歷史或由來(不是火炬)謝謝急~~~~~~
相傳是從佛教中來,紫氣東來是一句佛家吉祥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