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南京名字的由來

南京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5 01:52:59

⑴ 南京這個地名的來歷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在今中華門西南角長干里築'越城',為南京建城之始。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在石頭山置'金陵邑',為南京行政建置之始,金陵之稱亦因此而得名。

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於9月遷都於此,稱作建業,為南京建都之始。

公元317年,晉琅琊王司馬睿以東吳舊都為中心,建立東晉政權,稱作建康。

此後,宋、齊、梁、陳相繼定都建康,史稱南朝,南京由此而有'六朝石都'的美稱。

公元937年,南京成為南唐的首都,稱為江寧府。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

⑵ 南京地名來歷

烏衣巷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烏衣巷了。烏衣巷的名稱由來甚早,相傳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當年東吳孫權在南京建都,軍營就駐扎在烏衣巷一帶。東吳士兵穿黑色軍服,此地遂被後人稱為烏衣巷。
與烏衣巷相比,離之不遠的琵琶巷名稱的來歷要浪漫許多。舊時琵琶巷路中間有一水溝,上覆青石,石質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著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響,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稱。如今青石小巷變成柏油路,琵琶聲已成絕響。
新模範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歷史的改變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禎年間,這一帶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為盛。有位高僧雲游至此,但見竹影婆娑,景色秀麗,就在此處定居下來,創建禪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禪寺到明清時已成金陵名剎。後來寺廟荒廢,地名卻留用了下來。
南京的街道名稱與佛教相關的很多,除紫竹林外,還有新街口的大香爐。元朝時此處有一龍翔寺,寺前有一鐵鼎,終年香火不斷。南京人就把鐵鼎所在的街道稱為大香爐。
與大香爐相鄰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種瓦片,用蠣蚌的殼磨製而成,薄而透光,可覆於屋頂,或嵌入窗欞。明朝時新街口已是商業繁華之地,此處以銷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來的地名就沒人記得了。
明清南京商業繁華之地至少有兩處,一處在明瓦廊一帶,另一處在以三山街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稱可遠溯至六朝時期。南京城西南、長江東岸,有三峰並列,世人稱之為三山磯。此磯與採石磯、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下游「三磯」。南齊詩人謝眺晚登三山,在夕陽的照耀下,建康城東南繁華景象盡收眼底,觸景生情,寫下了「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一詩。三山街名稱即由此而來。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這樣充滿詩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灣那樣有著凄慘故事的巷陌。傳說明初某年新春燈節,朱元璋微服游覽,見一戶人家門口懸一西瓜燈,燈上繪一大足婦人,並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腳」。朱元璋認為這是在諷刺馬皇後大腳,下令把此處七戶人家全部抄斬。當地百姓憐其無辜,就把此地改為七家灣。
龍蟠里、虎踞關 史稱金陵地形如「龍蟠虎踞」。據傳三國孫權時,諸葛亮出使東吳途經此地,曾登上石頭山(今清涼山),
多彩夏季,快樂出遊 把古老的長城留給子孫 樂途驢友五一出遊特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駐馬觀察南京的地理形勢,作出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述。所以這兩地就借諸葛亮的「龍蟠」、「虎踞」命名。
長干里 古代,人們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長干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贈,表達依依不捨的情誼。因此,長干里頻繁出現在文人的詩歌中,代表著極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馬」的典故,被傳為美談。同時,長干里還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孫吳時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貓坊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忌憚富豪俞通海(因諧音「魚通海成龍」),便依劉伯溫的風水之計,在俞通海生辰時贈其牌坊,上面雕著百貓圖案,以顯示貓吃「魚」的王氣。朱元璋還在街上遍植柳樹,意指柳樹串魚、曬魚干,以挫俞銳氣,後來此街就名為「柳葉街」。
邀笛步 是著名典故「停艇聽笛」的發生地。相傳東晉名樂手桓伊愛好音樂,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經此處,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罷《三調》後自己離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終一言未發。據說此曲即為後來著名的《梅花三弄》。
此外,佛教也給金陵城留下諸多勝跡。雲光法師講經天花亂墜,得雨花台;菩提達摩不辭而別離建康,梁武帝派人騎騾追趕,結果騾子突然被夾在山峰之間,達摩遂折葦渡江,則是長蘆寺、達摩洞、夾騾峰的由來。
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尋,如「畫龍點睛」的發生地安樂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鷺洲」一詩中的白鷺洲,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等。就連流傳千古的「烏衣巷」,雖說現在仍有地名存在,但原址究竟在何處,至今仍被爭論。

另外還有一些在這里
http://jiangning.com.cn/board/d56721.htm
復制不了了
參考資料:http://jiangning.com.cn/board/d56721.htm

⑶ 南京 金陵名稱的由來

金陵,南京的別稱。
歷史名城南京,在漫長的歲月中曾經有過很多名稱,其中最響亮的名字莫過於「金陵」了。時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緻的別稱。金陵是南京最雅緻而古老的正式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其來歷,一般認為因南京鍾山在春秋時稱金陵山而得名。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後,就在今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涼山上,而清涼山當時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唐代的《建康實錄》明確記有楚威王是「因山立號,置金陵邑」,即用山名作為邑名。由於當年的長江還在清涼山的西麓下流過,金陵邑臨江控淮,形勢十分險要,所以楚威王選在這里置金陵邑,欲借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金陵邑是南京歷史上年代僅次於越城的第二座古城。從城區結構上看,它貌似小城堡;但從性質講,已和越城迥然不同,它是一座具有行政區治所性質的占城,標志著南京設置行政區劃的開始,也是南京稱為金陵的發端。

⑷ 「南京」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是誰取的

烏衣巷
南京巷名最老的可能算烏衣巷了。烏衣巷的名稱由來甚早,相傳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當年東吳孫權在南京建都,軍營就駐扎在烏衣巷一帶。東吳士兵穿黑色軍服,此地遂被後人稱為烏衣巷。
與烏衣巷相比,離之不遠的琵琶巷名稱的來歷要浪漫許多。舊時琵琶巷路中間有一水溝,上覆青石,石質有松有密,且厚薄不一。雨天行人著木屐踏走其上,叮咚作響,如奏琵琶,就有了琵琶巷的美稱。如今青石小巷變成柏油路,琵琶聲已成絕響。
新模範馬路上的紫竹林也因歷史的改變而面目全非。明朝崇禎年間,這一帶植有大片竹林,以紫竹為盛。有位高僧雲游至此,但見竹影婆娑,景色秀麗,就在此處定居下來,創建禪寺,取名「紫竹林」。紫竹林禪寺到明清時已成金陵名剎。後來寺廟荒廢,地名卻留用了下來。
南京的街道名稱與佛教相關的很多,除紫竹林外,還有新街口的大香爐。元朝時此處有一龍翔寺,寺前有一鐵鼎,終年香火不斷。南京人就把鐵鼎所在的街道稱為大香爐。
與大香爐相鄰有一街巷叫做明瓦廊。明瓦,即是一種瓦片,用蠣蚌的殼磨製而成,薄而透光,可覆於屋頂,或嵌入窗欞。明朝時新街口已是商業繁華之地,此處以銷售明瓦而出名。久而久之,原來的地名就沒人記得了。
明清南京商業繁華之地至少有兩處,一處在明瓦廊一帶,另一處在以三山街為中心的城南一片。三山街的名稱可遠溯至六朝時期。南京城西南、長江東岸,有三峰並列,世人稱之為三山磯。此磯與採石磯、燕子磯並稱為長江下游「三磯」。南齊詩人謝眺晚登三山,在夕陽的照耀下,建康城東南繁華景象盡收眼底,觸景生情,寫下了「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一詩。三山街名稱即由此而來。
南京城中有象三山街這樣充滿詩意的街道,也有象七家灣那樣有著凄慘故事的巷陌。傳說明初某年新春燈節,朱元璋微服游覽,見一戶人家門口懸一西瓜燈,燈上繪一大足婦人,並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腳」。朱元璋認為這是在諷刺馬皇後大腳,下令把此處七戶人家全部抄斬。當地百姓憐其無辜,就把此地改為七家灣。
龍蟠里、虎踞關 史稱金陵地形如「龍蟠虎踞」。據傳三國孫權時,諸葛亮出使東吳途經此地,曾登上石頭山(今清涼山),
多彩夏季,快樂出遊 把古老的長城留給子孫 樂途驢友五一出遊特輯 聚焦國內知名企業 駐馬觀察南京的地理形勢,作出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述。所以這兩地就借諸葛亮的「龍蟠」、「虎踞」命名。
長干里 古代,人們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長干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贈,表達依依不捨的情誼。因此,長干里頻繁出現在文人的詩歌中,代表著極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馬」的典故,被傳為美談。同時,長干里還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孫吳時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貓坊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忌憚富豪俞通海(因諧音「魚通海成龍」),便依劉伯溫的風水之計,在俞通海生辰時贈其牌坊,上面雕著百貓圖案,以顯示貓吃「魚」的王氣。朱元璋還在街上遍植柳樹,意指柳樹串魚、曬魚干,以挫俞銳氣,後來此街就名為「柳葉街」。
邀笛步 是著名典故「停艇聽笛」的發生地。相傳東晉名樂手桓伊愛好音樂,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經此處,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罷《三調》後自己離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終一言未發。據說此曲即為後來著名的《梅花三弄》。
此外,佛教也給金陵城留下諸多勝跡。雲光法師講經天花亂墜,得雨花台;菩提達摩不辭而別離建康,梁武帝派人騎騾追趕,結果騾子突然被夾在山峰之間,達摩遂折葦渡江,則是長蘆寺、達摩洞、夾騾峰的由來。
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尋,如「畫龍點睛」的發生地安樂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鷺洲」一詩中的白鷺洲,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等。就連流傳千古的「烏衣巷」,雖說現在仍有地名存在,但原址究竟在何處,至今仍被爭論。

⑸ 南京名字的由來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此稱帝,建都稱作南京,是南京建稱之始。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

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5)南京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南京位置境域:南京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經濟區主席方城市。

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總面積6587km²,2018年建成區面積971.62km²。

⑹ 南京的名稱演變

秦代在金陵故地設有秣陵、丹陽與江乘三縣。兩漢時上述四縣仍然保留,另加設湖熟縣(縣治在今江寧縣湖熟鎮),其中秣陵、丹陽、江乘、湖熟四縣皆屬揚州刺史部丹陽郡(郡治在今安徽省宣城市)管轄,而堂邑則屬徐州刺史部臨淮郡管轄。
三國時期,孫吳改秣陵為"建業",並定為首都,又將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郡治遷來建業。西晉初,改建業為"建鄴",西晉末又改建鄴為"建康",故東晉與南朝(宋、齊、梁、陳)之首都均稱建康。故六朝之金陵既可用首都之名——建業與建康,亦可用州治之名——揚州,還可用郡治之名——丹陽,但"建鄴"僅是西晉一代三十餘年之名,西晉時的揚州刺史駐地與丹陽郡治亦在建鄴。
隋軍滅陳後,揚州大都督府自金陵移至江都,金陵被降為一般的州縣。同時廢丹陽、建業二郡,又廢建康、丹陽、費、江乘、臨沂、同夏、湖熟等縣,僅保留江寧縣,與溧水縣同屬設在金陵石頭城的蔣州管轄,堂邑縣則改稱六合縣,歸江都郡管轄。隋煬帝時又改稱蔣州為丹陽郡。唐代曾改江寧縣為歸化縣,又改歸化縣為金陵縣,再改金陵縣為白下縣,復改白下縣為江寧縣,最後改江寧縣為上元縣。當時的通稱以"金陵"最為常用,隋代常稱"蔣州",唐代常稱"白下"、"上元"、"江寧"、"升州"等。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在金陵設升州大都督府,又分設上元、江寧二縣,旋改界州大都督府為金陵府,並定為西都。南唐建國後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
北宋初,改江寧府為升州,不久又復名江寧府。南宋改江寧府為建康府,建康府仍轄北宋江寧府屬的五縣。
元代初年仍名建康府,旋改稱建康路,後又名集慶路,先後隸屬於江淮行省和江浙行省。集慶路轄有上元、江寧、句容三縣及溧水州和溧陽州。
明代建國後,於1368年以應天府(朱元璋於1356年改集慶路為應天府)為南京,1378年定南京為京師,1421年明成祖以北京為京師,恢復南京之名,作為留都。應天府在明初時轄上元、江寧、溧水、江浦、句容、溧陽六縣,後加轄六合、高淳二縣。
清代初年,改南京為江南省,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所轄八縣如故。後江南省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江寧府隸屬於治所設在蘇州的江蘇巡撫管轄,但管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兩江總督衙門設在江寧。
太平天國時期,改江寧府為天京,並以天京為中心設天京省,以江浦為中心設天浦省。後清軍攻陷天京,又復名江寧府如故。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定都於江寧府,並改江寧府為南京府。遷都北京後,江蘇省治自蘇州遷來南京,旋廢南京府,設江寧縣,並設立治所在江寧的金陵道。1927年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廢金陵道,南京先後被稱為"南京市"、"南京特別市"、"南京直轄市"及"首都市"等名。

⑺ 南京地名的來歷資料

南京城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歲月中有過很多名字,金陵、建業、建康、天京……而南京之所以叫南京,與北京有很大的淵源。明朝時期,朱元璋曾定都在這里。後來,明成祖遷都北京,由於地理位置和曾做過京都,又將這里改名為南京,為與北京相對之意。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是江蘇省會、副省級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971.6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43.62萬人,城鎮人口695.99萬人,城鎮化率82.5%,是長三角及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

(7)南京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南京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游中部地區,是長三角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也是「一帶一路」戰略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匯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南京經濟區主席方城市。

地理坐標為北緯31°14″至32°37″,東經118°22″至119°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02'38"、東經118°46'43"。總面積6587km² ,2018年建成區面積971.62km²。

⑻ 南京古代叫什麼名字

南京古代的時候叫金陵、建康、江寧、應天府、天京。

1、金陵。早在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國在今六合已設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建置。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

2、建業。在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建業。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今南京圖書館和六朝博物館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遺址。六朝時期的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

3、應天府。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為應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4、江寧府。1645年,清軍兵臨江南,攻陷南京後遂即廢除國都地位,改應天府為江寧府,成為江南省省府。南京成為統轄今江蘇(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軍民政務的兩江總督都署駐地。在經濟方面南京也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南京設立的規模龐大的江寧織造府,生產絲織品以供應皇家需求。

5、天京。1842年鴉片戰爭戰敗後,同年8月清政府在南京下關江面的英國軍艦「康華麗」號上簽訂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由此開始。1853年太平軍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國,改稱天京,建都11年。

(8)南京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南京歷史沿革

1911年12月29日,起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建立。

1927年3月24日,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京。4月18日在成立南京國民政府,定南京為首都,同年置南京特別市。

1930年改為院轄市(直轄市)。

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攻佔南京,南京解放,成為建國初全國13個直轄市之一。

1952年9月與蘇南、蘇北行政區合並,成立江蘇省;11月15日,南京改為省轄市。

1953年1月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由省轄市改為江蘇省省會。

1994年2月,中央明確南京的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京



⑼ 介紹南京地名來歷,短一點

歷史名城南京,在漫長的歲月中曾經有過很多名稱,其中最響亮的名字莫過於「金陵」了。時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緻的別稱。金陵是南京最雅緻而古老的正式名稱,一直沿用至今。其來歷,一般認為因南京鍾山在春秋時稱金陵山而得名。公元前333年,楚威王滅越後,就在今清涼山上修築了一座城邑。因為那時紫金山叫做金陵山,它的余脈小山都還沒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涼山上,而清涼山當時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為金陵邑。唐代的《建康實錄》明確記有楚威王是「因山立號,置金陵邑」,即用山名作為邑名。由於當年的長江還在清涼山的西麓下流過,金陵邑臨江控淮,形勢十分險要,所以楚威王選在這里置金陵邑,欲借長江天塹為屏障以圖謀天下。金陵邑是南京歷史上年代僅次於越城的第二座古城。從城區結構上看,它貌似小城堡;但從性質講,已和越城迥然不同,它是一座具有行政區治所性質的占城,標志著南京設置行政區劃的開始,也是南京稱為金陵的發端。

⑽ 南京一些地名的由來,古今變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的這首《烏衣巷》膾炙人口,朱雀橋、烏衣巷這兩個南京的老地名也由此深深地植入人們的記憶中。在南京這個有近2000年歷史的「十朝古都」,像這樣的老地名還有很多。

龍蟠里、虎踞關 史稱金陵地形如「龍蟠虎踞」。據傳三國孫權時,諸葛亮出使東吳途經此地,曾登上石頭山(今清涼山),駐馬觀察南京的地理形勢,作出了「鍾阜龍蟠,石頭虎踞」的著名評述。所以這兩地就借諸葛亮的「龍蟠」、「虎踞」命名。

長干里 古代,人們送友人出南京,便以送到長干為止,再折一根柳枝相贈,表達依依不捨的情誼。因此,長干里頻繁出現在文人的詩歌中,代表著極美的意象。李白著名的「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造就了「青梅竹馬」的典故,被傳為美談。同時,長干里還是南京最早的佛教中心,是孫吳時江南第一寺「建初寺」的所在地。

百貓坊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忌憚富豪俞通海(因諧音「魚通海成龍」),便依劉伯溫的風水之計,在俞通海生辰時贈其牌坊,上面雕著百貓圖案,以顯示貓吃「魚」的王氣。朱元璋還在街上遍植柳樹,意指柳樹串魚、曬魚干,以挫俞銳氣,後來此街就名為「柳葉街」。

邀笛步 是著名典故「停艇聽笛」的發生地。相傳東晉名樂手桓伊愛好音樂,善吹笛,一日王徽之路經此處,泊舟清溪邀伊吹奏,吹罷《三調》後自己離去,主客二人自始至終一言未發。據說此曲即為後來著名的《梅花三弄》。

此外,佛教也給金陵城留下諸多勝跡。雲光法師講經天花亂墜,得雨花台;菩提達摩不辭而別離建康,梁武帝派人騎騾追趕,結果騾子突然被夾在山峰之間,達摩遂折葦渡江,則是長蘆寺、達摩洞、夾騾峰的由來。

不少著名典故也都出自南京,但如今很多地名也已不可尋,如「畫龍點睛」的發生地安樂寺,李白「二水中分白鷺洲」一詩中的白鷺洲,杜牧《清明》詩中的「杏花村」等。就連流傳千古的「烏衣巷」,雖說現在仍有地名存在,但原址究竟在何處,至今仍被爭論。
天妃宮,是鄭和下西洋時修建的媽祖廟
朝天宮,是明清南京地方官在此演習朝拜皇帝之禮的地方
隨園,袁枚故居,他在此寫下了《隨園詩話》,有人說這是大觀園原型
總統府,起先為乾隆行宮、江南織造府所在,後為太平天國天王府,民國時為中華民國總統府
還有很多,想不起來了

閱讀全文

與南京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