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介紹一處地名的來歷
下地名是在不同歷史時期形成的,是各民族社會活動和經濟發展的「活化石」。我國一些市縣地名的得名來自各種因 素,有的地名來源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有的地名與歷史和地理地貌有關,有的與神話傳說有關。了解地名的歷史形成過 程,可以幫助熟悉和記憶地名。現將一些市縣地名名稱由來簡述如下:
江西[贛]
贛州 因東有章水,西有貢水,市在二水之間,二水之名合為「贛」字,因以得名。
景德鎮 宋真宗景德年間,因此地燒御用瓷器上有「景德年制」字樣,故改名「景德鎮」。
婺源 因位於婺水之源故名。
分宜 以分處宜春縣而得名。
橫峰 以縣北有橫峰山而得名。
浙江[浙]
杭州 傳說大禹治水時到了這里,舍航登陸,「航」「杭」同音,故叫「杭州」。
寧波 由於下屬有個定海縣,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故名。因境內有甬江,故又簡稱「甬」。
紹興 南宋高宗紹興元年,升越州為府,以年號而得名「紹興」。
江蘇[蘇]
南京 因戰國時楚國在此築城置金陵邑,故名金陵。三國吳時稱建業,又叫石頭城。晉時稱健康。明肛稱南京。 清時為江寧府治,故簡稱「寧」。
蘇州 以姑蘇山而得名。
無錫 周、秦時盛產銅錫,至漢代,錫開采完,故名「無錫」。
揚中 因位於揚子江中故名。
連雲港 因位於雲台山和東西邊連島之間,取兩者之中的一字而命名。
淮陰 因地當古淮河之南故名。
江陰 因位於長江之南得名。
泗陽 位於古泗水之北故名。
溧陽 在古溧水之北得名。
海門 因地處長江北岸入海口附近而得名。
河南[豫]
開封 相傳春秋鄭庄公命築開封城,作為囤糧儲粟之地,取開拓封疆之意故名。
修武 在商代名寧邑,周武王伐紂,由孟津渡河向東,到此遇雨,歇兵三日,即將寧邑改稱修武。
偃師 相傳周武王伐紂,功成旋師,至此築城,息偃戎師,故名偃師。
鄢陵 以古鄢陵塔而得名。
山西[晉]
河曲 因位於黃河轉彎處,取「黃河千里一曲」之義而得名。
介休 相傳春秋時晉侯介之推,不言祿,乃偕其母隱於介山至死不出。故名「介休」。
神池 以神池而得名。
聞喜 相傳漢武帝至此,聞南越破,乃置聞喜縣。
山東[魯]
濟南 因城在古濟水之南故名濟南。濟南自古有七十二泉,因而被譽為「泉城」。
煙台 明朝為海防要地,設烽台,防倭寇,故名煙台。
河北[冀]
河間 因處於水涸斷流的滹沱河上,子牙河在境內流過,縣城位於二河之間而得名。
圍場 舊名木蘭圍場(「木蘭」乃哨鹿之意),為清代統治者狩獵地,光緒初年即以「圍場」為名。
福建[閩]
福州 福州之名始於八世紀唐開元時,因州西北有福山而得名。又因市內多植榕樹而又稱「榕城」。
其他
合肥[皖] 以肥水出紫蓬山,分為兩支,流至此地後合二為一,故名「合肥」。
洱源[滇] 因位於洱海之源故名。
武漢[鄂] 武漢包括武昌、漢口、漢陽三部分。武昌,東漢獻帝時,孫權取「因武而昌」之意而得名。漢口,以位於 漢水入江之口而得名。解放後1949年設武漢市。
貴陽[黔] 因明代先後為貴築司,貴築鄉,清代為貴築縣,因而貴陽簡稱「築」。
銀川[寧] 銀川地名來自對賀蘭山與黃河之間渠道縱橫、田園密布的「塞上江南」美好地理景象的描述。又稱寧夏城,簡稱「銀城」。
湟源[青] 因位於湟水之源故名。
重慶[川] 隋唐時名渝州故簡稱「渝」。宋代名恭州,是宋光宗趙淳未登位時的駐地,趙淳登位後將恭州 改名「重慶」。
昆明[滇] 因古滇族之一昆明族得名。
神農架[鄂] 相傳遠古時代神農,曾在此定居種田,遍嘗百草,采葯治病。由於山勢高峻,峭壁林立,即使 神通廣大的神農氏也只能搭架而上,因此有「神農架」之名。
赤峰[蒙] 以境內有赤色孤峰而得名。
岫岩[遼] 「岫」指有穴的山,岫岩縣位於黃海之濱,因受海潮沖擊岩石形成許多洞穴,因此而得名。
無為[皖] 三國時,曹操與孫吳相爭,築城於此後因攻吳無功,乃名無為城。
黃陵[陝] 相傳城北橋山有黃帝衣冠冢,因以為名。
柳州[桂]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謫居於此,為了紀念他,因以為名。
紀念革命先烈的地名:
中山市(廣東省) 原名香山縣,是1925年為紀念我國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而命名。
靖宇縣(吉林省) 原名
Ⅱ 介休名字由來
秦代,始置界休縣,與鄔縣同屬太原郡。
西漢,屬並州刺使部太原郡。平周邑改名為平周縣,屬西河郡。新莽改界休為界美,東漢復名界休。平周縣廢置。
三國時,界休屬並州西河郡,鄔縣屬太原郡。
西晉改界休為介休,屬西河國,鄔縣屬太原國。西晉永興元年(304年),介休城為劉淵軍攻破。此後,北方發生少數民族長期戰亂,介休地域主屬變換不定,縣邑建置時有時無。
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復置介休縣,屬吐京鎮西河郡。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復置鄔縣,屬並州太原郡。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西河郡治被六鎮起義軍攻破,介休縣治也被攻破僑置平陽郡界。北魏永安年間(528~529年),介休縣僑置汲郡界(今河南省衛輝市境),屬司州五城郡。
東魏天平年間(534~537年),孝靜帝派朔州軍人駐介休城鎮守,立為南朔州,但領軍人,不領郡縣。縣境僑置定陽郡平昌縣,寄駐介休30多年。北齊天保年間(550年)之後,鄔縣廢置。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介休郡,介休縣屬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579年)改介休縣為平昌縣,屬介休郡。
隋開皇初年,撤銷介休郡,平昌縣屬西河郡。開皇十年(590年)縣境西南析置靈石縣。開皇十八年(598),平昌縣復名介休縣,屬西河郡。隋義寧元年(618年),復置介休郡,縣屬介休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介休郡改名介州,縣屬介州。唐貞觀元年(627年),撤銷介州,縣屬河東道汾州。唐天寶元年(742年),屬西河郡。唐乾元元年(758年),屬汾州。五代時介休縣屬太原府汾州。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屬河東路汾州。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孝義縣並入介休縣,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復置孝義縣。
Ⅲ 山西靈石特別出名的一個地方,它的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名稱由來
隋開皇十年,文帝「巡幸開道,得瑞石,遂於谷口置縣,因名『靈石』。」。一說,相傳大禹治水在此「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
靈石縣位於山西省中部,晉中盆地南端,素有「秦晉要道,川陝通衢」之稱 ,距省會太原市150公里,北臨介休市,南接霍州,東靠沁源,西連交口、孝義,有「燕冀之御、秦蜀之經」之稱。全縣總面積1206平方公里,東西寬53.5公里,南北長39公里。
(3)介休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靈石縣四周群山環繞,山巒重疊,山地和丘陵面積佔90%以上。中部為汾河谷地,縣城即居於谷地之中,乃為晉中通往晉南之咽喉,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縣境東部有太岳支脈石膏山,海拔2532米,西部為丘陵地形屬呂梁山脈,較大山為縣城西北14.5公里處的新建塬,海拔1275米,坡度約40度,頂部平坦,面積12平方公里左右,是控制兩渡至西山、控制靈石河西的戰略要地。
Ⅳ 誰知道介休史公塔的來歷
北壇塔,又名史公塔,位於山西省中南部介休市西北的綠野上,為一座七層八角樓閣式磚塔。清乾隆十三年(1748)為介休人紀念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縣知縣史記事興學賑飢而建。塔建35米,塔剎、覆盆飾以黃綠兩色琉璃,外觀雄渾秀麗,金碧輝煌。塔西每層四面開磚券窗戶,有木梯、台階可登頂遠眺。塔頂長有銀杏樹,每逢有銀杏墜地,人們視之為仙物,爭先撿吃。塔後有諸葛亮廟,塔前有小亭、水池、綠柳。近年塔周修建了北壇公園。 史公名記事,子義伯。明萬曆年間進士,陝西渭南縣人。萬曆二十四年任介休知縣。在任四年,帶領民眾修渠鑿井,整頓水規,建立學館,親臨授課。大旱之年,捐出自己的俸祿,動員富戶出糧賑濟災民。由於他曾有意在「城外西北角建一塔可壯形勢」但沒有來得及實施,一百五十多年後,當地人思史公之德,集資建塔以示紀念。 史公在介期間,因見當地人過於奢華,崇敬佛教,市利而少知教子,開辦發旨在正風和育人的育才館,親自編寫刊刻了《正俗》、《訓蒙》、《四禮輯要》、《五刑化愚圖》等通俗教材發動社會興學集資。由史公創建的綿山書院從明萬曆年一直辦到清未,於1902年改為介休高等小學堂。
Ⅳ 介休市萬戶堡的由來誰知道啊
萬戶堡的由來萬戶是中國古代給予有功之臣的很高的獎勵。相傳為古代大夫之封地。萬戶堡處於汾河腹地,介休城之東北。由三個小堡組成,稱作南堡,中堡、北堡。50年代一度歸汾陽管轄,60年代才歸介休。其地勢平坦,土質為沙土,地下水鹼性大。勝產西瓜、花生、葵花、棉花等高附加值農作物。
Ⅵ 山西晉中的晉中起名的由來
晉中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在距今約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商代後期,出現城邑。春秋時期,開始設立縣一級的行政建置,境內設有祁(屬今祁縣)、鄔(屬今介休)、塗水(屬今榆次)、馬首(屬今壽陽)4縣,為晉國統領;東部有白狄族所建肥國(屬今昔陽)。戰國時,全境分別為韓、趙、魏三國所據有。秦統一全國後,實行郡縣制,境地屬太原郡和上黨郡管轄。東漢時,在今昔陽置樂平郡,始有縣以上的郡一級建置,全境分屬太原、上黨、樂平3郡。三國時歸魏並州統轄,為太原、上黨、西河、樂平4郡所領。北魏統一北方後,改屬並州太原郡、鄉郡(初治今榆社縣社城鎮,後遷今武鄉縣故縣鎮)、樂平郡、上黨郡和汾州西河郡(治今吉縣)。此後相繼屬於東魏、北齊。隋初廢郡設州,改屬並、介、韓、遼(開皇十六年設,治今昔陽)、呂5州。後廢州復郡,屬太原、西河(介州改)2郡。不久,又改屬太原、介休、霍山3郡。唐代建置變化頻繁,境地由並、介、呂、韓、太、遼、榆、受、箕、汾、儀等州及太原府相繼領屬,至883年(中和三年)定型為太原府和汾、遼2州統領。其中榆次、太谷、祁縣、壽陽屬太原府,平遙、介休、靈石多屬汾州府,樂平、和順、榆社屬遼州。北宋時期,境地屬河東路太原府、汾州、遼州、平定軍管轄。宋金南北對峙期間,屬於金。元代,分屬冀寧路和晉寧路。明清兩代,分屬於太原、汾州、平陽3府和遼、平定、霍州3個直隸州。
民國初期,全境分屬冀寧道和河東道。1927年(民國16年),廢除道制,直屬山西省督軍府(後改山西省政府、山西綏靖公署)。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晉中境內各縣抗日民主政府相繼成立,分屬於晉察冀、晉冀魯豫、晉綏邊區政府管轄。1948年7月,晉中全境獲得解放,各縣暫歸華北區太行一專區、太岳一專區和晉中(旋改稱太原)一、三專區管轄。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設立榆次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從此,晉中開始成為一個統一的行政區域,稱榆次專區。1950年8月,改稱山西省人民政府愉次區專員公署。1955年2月,更名山西省榆次專員公署。1958年11月,改名晉中專員公署,俗稱晉中專區。1968年9月,成立晉中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5月,改設晉中地區行政公署,仍為山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
1999年9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設立晉中市(地級市),所屬榆次市改為榆次區。2000年10月,晉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Ⅶ 以前的介休市叫啥
休息的時候就是本來是個股票吧,星期六星期天不上班就叫休市
Ⅷ 介休的來歷是
介休的來歷與春秋時期的晉國大臣介子推有關。
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國賞隨臣,介子推不言祿,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介休即依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滅六國時,於魏趙邊界休整,之後攻趙,秦代因此置界休縣。新莽時期改界休為界美,東漢復名界休。西晉,杜預臆說界休當為介休,晉武帝司馬炎遂改界休為介休。北周大成元年改介休縣為平昌縣。隋開皇18年(公元598年)平昌縣復名介休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介休郡改名介州縣,屬介州。
介休市簡介如下:
1992年國務院批准介休撤縣設市,仍隸屬於晉中行署。1999年國務院批准撤銷晉中地區,設立地級晉中市,縣級介休市改由山西省直轄、地級晉中市代管。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標東經111°44′10″——112°10′14″,北緯36°50′01″——37°11′04″,北、東北部分別與汾陽市、平遙縣接壤,東南與沁源縣毗鄰,西南與靈石縣相連,西北與孝義市相望。
介休市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轄5個街道、7個鎮和3個鄉,行政區域總面積744平方千米,總人口41.9萬(2016年)。城鎮化率64.3%,居山西省各縣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士名達,素有「三賢故里」之稱,文明史逾2800年。介休處於太原經濟圈節點,與汾陽、孝義共同構成太原經濟圈次中心,是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中部百強縣(市)、中國清明(寒食)節文化之鄉、全國文化先進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縣級示範點、山西省科教興市先進單位、山西省歷史文化名城、山西省雙擁模範城市、山西省造林綠化先進市、山西省林業生態市、山西省增加農民收入先進市、中國中西部可持續發展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縣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的中小城市百強縣市、山西省22個擴權強縣試點縣市之一 、阿里巴巴「千村萬戶」試點縣市 、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試點 、第十一屆人類學高級論壇圓桌論壇舉辦地 、中國中小城市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介休被列為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Ⅸ 請給大家講一講山西西省介休市名字的來歷.時間
新石器時代介休就有人類繁衍生息了。
春秋時代,晉鄂侯六年晉文公、襄公時隨地為大夫士會的食邑。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國分境內的祁氏之田為7縣,境內始置鄔縣,封司馬彌牟為鄔大夫,縣治在今東湖龍鄉鄔城店村一帶。
西晉時代改界休為介休,屬西河國,鄔縣屬太原國。西晉永興元年(304年),介休城為劉淵軍攻破。此後,北方發生少數民族長期戰亂,介休地域主屬變換不定,縣邑建置時有時無。
歷史背景:
明代,全縣實行坊里制,在城為坊,近城為廂,在鄉為里,每坊里各編為10甲。各里設戶長。按甲徵收田賦,攤派差役。全縣為45坊里。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知縣史記事合甲並里,將45坊里合並為24坊里。
清初,仍沿襲明制,順治九年(1652),將24坊里又合並為12坊里。
位置境域:
介休市位於山西省中南部,太行山北側。地跨東徑111°44′10″~112°10′14″、北緯36°50′01″~37°11′04″之間。北起義安鎮任家堡村,南至綿山頂端艾蒿坡;西起義棠鎮圪塔頭村,東至張蘭鎮南窯頭村。
東北與平遙、汾陽接壤,西南與靈石相連,東南與沁源毗鄰,西北與孝義相望。東西最寬處38.5千米,南北縱長38千米,總面積744平方千米,佔全省總面積的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