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火神營名字由來

火神營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5 22:42:12

㈠ 遼寧省火神廟起源於什麼年代

遼寧省火神廟起源明代。
火 神 廟 簡 介

火神廟由戴家先祖戴尚信 (原籍為安徽合肥人氏)於明朝末年創建。廟址就是現沈陽市大北火神廟所在地。火神廟有文獻記載的是1645年創建,創建人為戴尚信(見《沈陽市志》314頁道教宮觀),還有記載為康熙三十年建[見《沈陽縣志》(二)592頁]。關於文獻所記載的建廟年限是否准確,還有待查證,如康熙三十年,距離先祖戴尚信所在年代較為遙遠。
先祖為道教太上門下正一派教徒,俗稱伙居道。火神廟為正一派道教廟,是戴氏家廟,道士均為家族人,住在廟院內。最初由四塊較大的青石板累積而成,經先祖重修,擴建為方八尺廟堂;再到二坡三廟堂;又到三間大殿、三間中殿、東西配房、前有山門的廟宇。
道光二十七年火神廟再次重修,這次重修規模空前。原三間大殿改為三間帶卷棚的大殿;三間中殿改為東西廂房各五間。大殿內的泥塑神像均改為木製雕刻神像,木工工藝精湛,當時被譽為遼東木工第一家。正位供俸火德真君,神像前有火神法像,是檀香木雕刻而成;八仙神像站於殿中,東西兩側各四位,由南沙木雕刻而成;東吊閣上供俸呂祖、文武財神;西吊閣上供俸胡家三太;下面供俸施公、黃大將軍。神閣都是木製三層刀制活,上有二龍戲珠。卷棚內:東面懸掛一口大鍾,有上千公斤;西面懸放著一面直徑約五六尺的大鼓;卷棚上懸掛十幾塊橫匾,為歷次開光聖會居士們贈獻的。
下大殿三節台階便到了院中心。離大殿七八尺遠有兩座駝石碑,高約一丈。兩碑之間有一座重約千公斤的鐵鑄香鼎,火神聖誕(農歷六月二十三日)大會焚香所用。院中青磚鋪地,石子鋪成的雨路通向殿山門。山門左右有便門,便門東西有倒座門房。山門前有石廊桿;再前面有押桿挾著兩根大旗桿,高三四丈,白錫桿頂,紅銀珠油,上掛兩面黃旗,旗幡上八個大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兩旗中間有兩座大石獅子高約七八尺;再往前,左右各有一眼井;井前五六丈遠有三間戲樓。另外,廟正殿東西跨院有房屋為道士住宅。廟後至後牆還有五六丈寬。廟方圓東西約二十丈寬,南北約四十丈長。
大修竣工後,清道光皇帝老師為開光聖會提寫了橫匾,掛於戲樓之上。(前有乾隆游本廟,與先祖對弈三日未分勝負,皇帝邀先祖上朝為官,先祖回答:貧道只願看守家廟,無德無能為官。而婉謝)。戴家高祖為慶賀聖會鑄匾一塊,落名是四位高祖(戴永禮、戴永禧、戴永福、戴永禎)。此匾與歷代十幾塊獻匾一並懸掛於卷棚之上。稍晚時期的獻匾中包括:民國年間張學良的夫人贈獻的匾,落名張於氏,另有偽滿時北市場中央大戲院遭受火災後還願者獻的匾等。
偽滿時期火神廟第十四代傳人戴漢武(現名戴亦文)代表沈陽十五傢伙居道廟(有十家廟為代表)參加了在新京(今長春)召開的道教總會的成立儀式。
火神廟在風雨中矗立了四百餘年,堪稱道教文化遺產。它從創建,到翻修、擴建、重修,乃至於看管、守護,傾注了先祖戴尚信及以下數代戴氏人的心血。
1958年(此時本廟擁有房產共64間),公私合營後被改作幼兒宮,後又為工廠。2000年拆遷,經戴家人多方奔走,後又修為現在的廟。道教文化淵源流長,它的傳承,道教文化正一派的研究還有待發掘。

㈡ 北京八大胡同名字來歷

八大胡同"是老字型大小城遺留下來的一個地理名詞。它的具體位置在前門外大柵欄觀音寺以南一片地區,娼寮叢處,所謂 "八大埠"是也。
舊時那裡是被侮辱的婦女含淚賣笑的地方,是官僚政客、公子王孫的銷金窟。高陽的小說《八大胡同》就是 以此為背景寫出曹錕賄選總統的丑劇的。從前北京的妓院分多 少等,一二等為高級妓院,又叫"堂"和"大地方"。"八大胡 同"頭等和二等妓院較為集中,每家門前有塊小金字招牌,上 書堂名如"春福堂"、"盛安堂"或者再加上姓氏於堂名之下。

然而"八大胡同"究竟是哪八條胡同!恐怕說不全的居多。 八大胡同又名"八埠",是哪八條歷來說法不一。確切地說,應 該是指:石頭胡同、陝西巷、王廣福斜街、韓家潭、胭脂胡同、 百順胡同、皮條營、紗帽胡同。

在中國文化里歷來有用數字表示人、物、景等的習慣。比如在人的方面有"八仙"、"揚州八怪"、"天橋八大怪"、"唐宋 八大家"。物的方面有"八旗"、"八家鐵帽子王府"、北京商業 中的"八大祥"。景的方面多了,"燕京八景"、"杭州八景"、 "西安八景",過去全國市縣差不多都有"八景"。其實,"八"字 在這里是個虛數,只是表示其多,真正計算起來豈止"八"呢?

以"八旗"為例,"八旗"有"正"和"鑲"之別,還有滿、蒙、 漢等族八旗之別,遠不止"八"了。"八大胡同"也是如此。我 所說的大條胡同只是主要的胡同而已,但不限於八條。在這方 面《順天時報叢談》一書中有一段話,說得十分透徹,是這樣寫的: "……八大埠者,如王廣福斜街、石頭胡同、陝西巷、韓家 潭、朱茅胡同、朱家胡同、胭脂胡同、燕家胡同、柏興胡同、留 守衛、小李紗帽胡同、火神廟、青風巷等,是以數計之,實不 止八,且在煤市街迄東尚有王皮胡同(俗謂之王八胡同、蔡家 胡同兩處,雖為少下等級之娼寮,然均俗所謂之大街北之娛樂 處所,此蓋以西珠市口大街為徑,用以區別雅俗耳。

由王廣福斜街迄西,大半為少有聲色之小班,其東則多為二三等茶室下 處,至該處地名如火神廟本名街,現廟已敗陋而名猶存。留守 衛則遼金時之禁兵營衛故址,至今仍紅樓碧戶,舞扇歌衫,未 可謂非該地之佳運。

"八大胡同"早已成為北京歷史的陳跡,如今變成普通的居 民住宅區,若要仔細尋覓,尚能依稀辨出昔日的格局風貌來。

㈢ 介紹一個武漢地名的來歷

三國時孫權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現在的蛇山築城,稱夏口;公元280年,晉朝將江夏郡改為武昌郡,即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後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時曾設武昌府。辛亥革命後改江夏縣為武昌縣,武昌即成為正式名稱。

南北朝時期,漢口作為地名在史籍上出現。今天的漢口其實只有500餘年歷史,始於明代成化年間的漢水改道。漢水原來從龜山南邊注入長江,成化年間其主流則從龜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長江。

漢水改道後的低窪荒洲地帶,至清嘉慶年間發展成為與河南朱仙、江西景德 、廣東佛山並稱四大名鎮之盛譽的漢口。鴉片戰爭後漢口開埠通商,發展更趨快速。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並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3)火神營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武漢地區考古發現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距今8000年-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早、中期,其考古發現有東湖放鷹台遺址的含有稻殼的紅燒土、石斧、石錛以及魚叉。

市郊黃陂境內的張西灣古城遺址為4300年前古人類生活的重要遺存。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春秋戰國時期,武漢屬楚國管轄。

武漢地方建制始於西漢,為江夏郡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今漢陽先後興建卻月城和魯山城,在今武昌蛇山興建夏口城。時荊州牧劉表派黃祖為江夏太守,將郡治設在位於今漢陽龜山的「卻月城」中,「卻月城」遂成為武漢市區內已知的最早城堡。

公元223年(吳黃武二年),東吳孫權在武昌蛇山修築夏口城,同時在城內的黃鵠磯上修築瞭望塔,取名黃鶴樓。南朝時,夏口擴建為郢州,成為郢州的治所。

㈣ 商丘的起源歷史,為什麼叫商丘

據史載,商族始祖契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後遷徙,後人便稱商族人居住過的廢墟之地為「商丘」。

起源歷史:

1、契封商丘

四千年前,帝嚳高辛氏出生並封於高辛(今商丘 高辛鎮),成為天下共主後,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帝嚳死後,長子帝摯受禪接帝位,在位九年,摯禪位於唐堯,帝堯封摯於高辛。帝堯時代,商丘為後羿的封地。

帝舜時代,帝嚳之子契( 閼伯)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於商(今睢陽區)做火正,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 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 商」,他的墓冢被稱為「商丘」。

2,湯王興商

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領商湯在商丘一代活動。商湯以伊尹為相,勵精圖治,國力日漸昌盛,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滅掉了殘暴的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西南),從先王居。至第十任君主仲丁元年,因洪水淹沒亳都,商朝都城開始西遷。

3,葵丘之盟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大國紛紛爭霸,兼並戰爭不斷。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在葵丘盟會諸侯,在此寫下了和好息戰的盟書,使得各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這場盟會歷史稱「葵丘之盟」。

4,泓水之戰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鄭。楚莊王率兵攻擊宋救鄭,兩軍在宋國境內的泓水(今商丘市柘城縣)遭遇,宋襄公以強調「仁義」治軍,不聽謀士的勸告,兩次錯失了滅楚的良機,致使自己全軍覆滅,自己也身負重傷,不治而亡。

從此,宋國降為了二等諸侯國。「宋襄公之仁」就典出於這場戰爭。

5,秦置郡縣

時間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了六國,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商丘也就屬於了碭郡(郡治睢陽縣,今天的商丘市睢陽區)。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攻佔了鄼縣(今永城鄼城一帶);九月劉邦在沛縣起兵,次年攻佔了碭郡郡治。

6,梁孝王守睢陽

公元前154年,西漢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率大軍進攻睢陽(今商丘),企圖打通西進京都長安的通道。此時,鎮守商丘的梁孝王以10萬軍隊,死守睢陽城3個月,給西漢王朝贏得了寶貴的重整旗鼓的機會。

最終七國之亂被平定,梁孝王因為守睢陽有功,深得漢景帝的厚愛,並賜給他天子旌旗可以和皇帝車同輦,梁孝王所在的梁國也成為了漢王朝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7、睢陽之戰

公元755年,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757年正月,叛軍安祿山部下尹子奇率領10萬大軍攻打睢陽(今商丘),睢陽守軍5000餘人依靠睢陽城堅固的城池,與敵人激戰數百次,堅持了半年之久。

最後,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靠捕捉雀鼠為食,在這種情況系仍無一人投降。城破後,張巡、許遠皆被殺掉。

8、建立應天書院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應天府人曹誠在戚同文講學的舊址建立書館,皇上賜名為「應天書院」,從此應天書院文聞名天下,成為了北宋四大書院之一。

9、更名南京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月二十八日,真宗趙桓到應天府,二十九日就升了應天府為南京。

10、趙構登基南京

宋欽宗靖康二年,康王趙構在金兵的威逼下,逃之陪都南京(今商丘市睢陽區),在南門外舉行登基大典,繼皇帝位。

11、始名歸德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金把南京改為歸德府,歸德府之名自此開始。

12、黃河在商丘北徙

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黃河在今商丘市梁園區李口鄉南岸決口,河水泛濫,水灌歸德府城,一直到十九年冬城內水才幹。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水向北遷徙,以後商丘黃河一帶才少有黃河水災。

13、明代建制

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歸德州復升為府,開始置商丘縣,府領一州八縣。(睢州,商丘縣。寧陵縣、鹿邑縣、永城縣、虞城縣、考城縣、柘城縣、夏邑縣)

14、淮海戰役之商永戰斗

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戰役進入了第三階段,戰斗十分激烈。國民黨軍的三個兵團和地方黨政機關共30萬人沿徐永公路向永城、商丘撤退。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在永城市陳官莊一帶截擊敵軍,和國民黨軍激戰了四晝夜,全殲國民黨26萬餘人,活捉了「剿共」副司令杜律明,擊斃了第三兵團司令邱清泉等人,淮海戰役就此結束。

15、京九鐵路和隴海鐵路交匯通車

1915年,隴海鐵路修竣工,穿越商丘境內124公里。1996年9月1日,北京至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全線通車,在商丘站與隴海鐵路交匯,形成了「黃金十字架」,使得商丘成為了中原地區一個新的特大型交通樞紐。

16、商丘撤地設市

1997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商丘撤地設市。1998年1月6日,商丘市召開成立大會。

17、滄桑巨變

如今的商丘已是一個人口眾多,正在蓬勃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今日商丘的巨大變化,讓每一個商丘人都自豪無比。

(4)火神營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文化傳說

商丘是許多美麗故事傳說的發源地:相思鳥吟唱千年一曲、大小喬醉曹千口一傳、花木蘭忠貞千古一人、月下老人牽情千里一線、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貞烈千古一扇,這里有「相思樹」的悲劇,有「月下老人」的喜劇。

有「鬧龍街」的幽默,有「葫蘆詩」的戲謔;有「桃花扇」、「追魚」等凄美愛情故事;有「高祖斬蛇」的威武神勇傳說。可謂包羅萬象,不勝枚舉。「莊周夢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長」、「朝三暮四」、「江郎才盡」等成語的發源地均在商丘。

姓氏之根

商丘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據考證,僅帝嚳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個,其中單姓789個、復姓460個,遍布海內外。除帝嚳後裔外,有據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還有葛、虞、陶、陳、田、桑、甾、犬、火、睢等。漢民族人口最多的100個大姓氏中,帝嚳之後佔59個。

在《百家姓》438個姓氏中,有242個源於商丘。台灣省的「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10大姓氏中,有7個姓氏「根」就在商丘。姓氏中,朱、傅、宋、葛、湯、虞、華、龍等千餘個姓氏的「根」在商丘。

名勝古跡

商丘共有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百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9處。

㈤ 火的來歷

勇敢而又極富同情心的普羅米修斯為了我們人類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不惜觸犯天規,把火帶到人間,這世上才有了火。這只是傳說而已。其實,火是由原始人發現的,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大都以生肉、生的植物為食,從不知道火是什麼東西。

一次雷雨過後,人們到著過火的地方去尋找食物,發現被火燒死的野羊吃進來味道非常鮮美,就想把未熄滅的火種帶回山洞,但由於他們不知道怎樣保護火種,火很快就熄滅了。人們要想再吃燒熟的野味,就得等下次再有雷電產生火種的時候。

不過,有一個原始在用兩根木頭製造工具時,發現兩塊木頭磨擦後,發出了濃濃的煙,並燃著了周圍的乾草。他高興極了,連忙把這種方法保存了下來。從此以後,每當火種熄滅時,原始人便用兩根木頭磨擦,製造火種,人們慢慢地也就開始吃熟食了。

以後,點火工具又不斷得到創新。有了火石打火,隨後聰明的人類又發明了火柴,進而又發明了電子打火,人們用火越來越方便了。

㈥ 關於火的神話故事

大家都知道我國擁有著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也誕生了非常多的神話故事,例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羿射日等,每一個神話故事都有著它所要表達的思想,既可以說是一種象徵,又可以說是一種文化,都是我們不可多得的財富。而在神話故事中提起火神祝融這一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他造火讓人類逃離了黑暗,關於火神祝融的神話版本非常多,那麼關於他的傳說故事具體都有哪些呢?接下來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還有一種說法是北水神王與火神祝融發生了戰斗,這一場戰斗最終的贏家是祝融,祝融的真火非常厲害,此戰過後便成了水火之神,一直守護著人間大地,給世間的人們帶來了光明,用火幫助了人們生活。其實關於祝融的版本還有很多,每一個版本都有著不一樣的說法,不知道大家還知道哪些?

㈦ 有意思的地名的來歷

1、鹿泉

相傳在楚漢戰爭期間,韓信在此地一清泉處射死一隻白鹿而得名。

2、介休

春秋時期,介子推與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介子推竟與母親抱樹而死,介休即因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

3、侯馬

古稱新田。明末,李自成率軍經過此地,由於李自成睡不著覺,他索性讓馬卧下,自己則靠著馬背歇息,士兵們也都學李自成的樣子過了一夜。次日,李自成對大家說:「我們伺候了一夜馬啊」。侯馬由此而得名。

4、舒蘭

舊時舒蘭境內的霍倫川、四合川一帶盛產山果,舒蘭就是滿語果實的意思。

5、圖們

名稱來自圖們江。圖們江滿語原為「圖們色禽」,就是萬水之源的意思。

6、文登

秦始皇曾東巡至此召文人學士登山吟詩作賦,文登即「文人登山」之意。

7、榮成

因境內有榮山和成山而得名。

8、高郵

因秦始皇在此地築高台、置郵亭,故名高郵。

9、儀征

西周時期一個叫「蟻」的太子封地在此。到了北宋,傳說境內的二亭山發現了王氣,皇帝便命人在此塑真武像,因儀容逼真而賜名儀真。清代為避雍正皇帝胤的諱,改名儀征。

10、句容

境內有勾曲山(即茅山),山形如「已」字,勾曲而有所容,故名勾容。因古代勾句二字相通,勾容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句容。

11、金壇

因茅山華陽洞內有「金壇百丈」而得名。

12、義烏

古稱烏傷。傳說秦時有個叫顏烏的人,父死後負土築墳,一群烏鴉銜土相助,結果烏鴉嘴喙皆傷,烏傷由此得名。唐代烏傷改稱義烏。

13、石獅

相傳隋代此處建有一石亭,亭外立有一對石獅,商旅往來都以石獅為標記。久而久之,這個地方原來的名字就沒有人知曉了,石獅就順理成章變成了地名。

14、樟樹

因盛產樟樹而得名,樟樹市是著名的南國葯都,自古以來就享有「葯不到樟樹不齊,葯不過樟樹不靈」之美譽。

15、登封

因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故名登封。

16、仙桃

古稱沔陽。相傳一仙女手捧仙桃前去為王母娘娘祝壽,驀然之間發現一片綠洲,仙女向這片綠洲撒桃祝福。轉眼之間,此地桃花灼灼、仙桃累累,仙桃由此得名。

(7)火神營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地名具有社會性、時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及代表性等特性:

1、社會性

地名是社會的產物,它的命名、演變始終都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沒有航海知識的積累和15~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就不會有像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的名稱。地名由少數人稱說到為廣大社會成員所公認,要經過一定的傳播和篩選過程。

2、時代性

恢復有歷史文化內涵地名,體現一定區域地名序列化,調整更新重名名稱不雅,有歧義道路名稱保持與周邊道路名稱協調性增強地名命名的指位性以時代特徵為主題創意地名的命名通常反映命名時代的特徵。

3、民族性

不同民族分布區域內的地名,一般總是由生息在當地的居民以其語言命名。地名的命名依據還能反映一個民族的心理狀態、風俗習慣和其他文化特徵。

4、地域性

地名是地方的指稱,它的命名常反映當地當時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徵。

㈧ 帶火的名字

男孩名字帶火的字有振、佰、泰、皚等。

1、振宇

振——五行屬火,為左右結構,字型非常好看;意指發奮圖強,興國安邦,振興事業等涵義。

宇,指美好,有風度,此名字讀起來朗朗上口,響亮動力,凸顯了男人獨特的魅力。

2、佰濤

佰——屬火,讀:bǎi,為上聲,咬字讀音很清晰有力;用作人名指男孩子心胸廣大,財源廣進,有義氣。

濤字,是男孩名字常用字,代表著不懼危險,勇於奮斗,勇敢拼搏的男子漢氣概,是男孩取名字一個內涵非常好的字。

3、泰安

泰——五行八字屬火,能讓人瞬間聯想到五嶽之首泰山,表示男孩有一定的威望,且胸有大志。

安字寄託了父母希望男孩一生平安富貴的心願,寓指吉祥如意、幸福安樂。

4、毅皚

皚——五行屬性為火,是一個寓意吉祥的字,意指高潔,單純,明亮,善良。

毅,指意志堅定、行事果斷,是男孩所必須具有的一種品德,蘊含著家長希望男孩性格堅強,自信堅韌的願望。



(8)火神營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起名的禁忌:

1、 少用生僻字

很多家長怕名字相同,會想取不一樣的名字,其中用的字是生僻字,少見、不被人了解,也容易叫錯,名字的氣場就不佳了,容易引發習慣、想法的怪異特別,除非命局十分特別,否則不太好。

2、 少用長輩聖人名字

給客人起名的時候,都會問到長輩的名字,是為了避開重復,不冒犯不影響家族上下傳承,而聖人的名字,一般人的命局受不起,使用了會壓力過大,反而不利自身的運勢。

㈨ 豫劇的由來

豫劇起源於明朝中後期, 是在河南盛行的時尚小令(民歌、小調)的基礎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藝術後發展而成的。

清朝乾隆年間,河南已流行梆子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職業豫劇表演團體在大陸相繼成立,新編曲目、劇目大量出現。河南梆子被官方正式命名為「豫劇」

19世紀50年代中期,全國許多省、市、自治區普遍建立豫劇職業演出團體,使豫劇已成為中國境內流布較廣的戲曲劇種之一。

2000年,台灣豫劇團首次以義大利著名歌劇《杜蘭朵公主》開創豫劇跨文化劇目,演出造成空前轟動。

(9)火神營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京劇,曾稱平劇,中國五大戲曲劇種[1]之一,場景布置注重寫意,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

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

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在2010年11月16日,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閱讀全文

與火神營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