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常州名字由來

常州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6 03:47:14

1. 常州市名字的來歷

公元前547年,常州有了第一個名稱「延陵」,後有改為嘗州、武進等,稱之為「常州」,是從隋文帝九年開始的,先前為晉陵,常熟為常州,後常熟縣改屬蘇州,移常州治於晉陵。

2. 常州為什麼叫「常州」這個名字

中國有36個地方稱為龍城,最出名的「龍城」有四個:廣西柳州、河南濮陽、江蘇常州、山西太原 !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底蘊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時期,建邑立邦,始稱延陵。自西晉起,常州始終是郡治或府治所在地,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隋文帝時定名常州,別稱「龍城」。
據史料記載,明隆慶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觀民在今局前街小學校址建龍城書院。書院取名龍城,可見在400餘年以前,常州就有龍城之名。唐代詩人王昌齡有"但使龍城飛將在"(《七絕*??出塞》)之句,可見,全國有龍城之稱的決不止一個。關於龍城由來,一般是依據"地有龍形,故曰龍城。"這就為考證常州龍城由來提供了佐證。常州歷代為郡、州、路、府治,地位重要,但地形並不具所謂龍形。龍城的由來很可能與城垣有關。常州從晉代太康年間築城起到明洪武二年的1080餘年中,先後修築過四道城垣,即內子城、外子城、羅城、新城。前二道城垣似與龍形沾不到邊,而後二道城垣雖不具龍形,卻十分象龜形。羅城的龜頭伸在朝京門外原石龍嘴處,龜尾在今水門橋的通吳門。而1369年所築的新城,更象一隻昂首爬行的烏龜。新城初建於明初,將羅城的東、南、西三面收縮。時有七個城門,後廢懷德剩六門。北面青山門處似龜的頭部,南面的德安門處似龜的尾部,東北面的和政門(即小北門)、西面的朝京門(老西門)似龜的兩只前爪,西南面的廣化門、東面的通吳門(時已移至今東吊橋西)似龜的兩只後趾。青山門外一個半月形的瓮城,似為龜的食盆,青山門附近有兩口水井似龜的雙眼。一個活脫脫的龜形城垣。古雲:龜為龍種。不直稱"龜城"而稱"龍城",我們的前人確是"苦心孤詣",妙趣橫生了。清光緒《武陽志余》載:"吾郡古號龍城 "。若此說成立,龍城之名,至遲也始於明代初期。
還有一說,南北朝時期常州出了齊、梁兩代15個皇帝,古代龍是皇帝的象徵,傳說常州古有龍氣,因而出了這么多皇帝,所以又說常州為龍城。
上面各種說法,是講常州龍城之名由何而來,但龍城之名又始於何時呢?
據史料記載,明隆慶六年(1572年),常州知府施觀民建「龍城書院」,書院取名龍城,可見,常州400多年前就有龍城之名。清乾隆皇帝六次巡視江南,三次到常州天寧寺拈香禮佛,並御筆題寫了「龍城象教」 的匾額。皇帝是一國之君,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他能為常州之寺題寫「龍城象教」大匾,便足可表明連當時的皇帝都對常州稱作龍城給予了確認
在常州市區,帶有「龍」字的地名也很多,例如龍遊河、龍游路、龍游橋、青龍港、青龍路、青龍港路、青龍港橋、化龍卷、飛龍路、烏龍庵、卧龍灣、龍城裡、龍船洪、龍港橋、龍陽橋、毛龍橋、九龍橋等。

古辰光,常州叫「六龍城」,又叫「龍城」,素有「自古蘭陵號六龍」之稱

延陵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於舜過山(今江陰申港西);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吳王徐祭遂封季札於延陵。延陵邑大約在今常州、武進、江陰、丹陽一帶,是為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延陵先邑後縣,其名相繼沿用345年。
毗陵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毗陵之名從縣治,到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置典農校尉屯田墾殖,到西晉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統縣,相繼沿用506年,其間,雖曾在王莽當政時改過毗壇,但時間很短前後僅14年,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毗陵為郡曾統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無錫7縣,是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一毗陵驛就設於此。
晉陵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為避東海玉世子晉陵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290多年。其間,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佔地聚居,設置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3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

3. 常州城市名字的由來

古辰光,常州叫「六龍城」,又叫「龍城」,素有「自古蘭陵號六龍」之稱。為啥叫「龍城」呢?有這樣一個故事。

傳說在秦朝時,常州郡城西北數十里地,有一座九龍山,山上有一座古廟,廟里的當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人世間獨自在方丈間念經,忽然聽得「吱呀」一聲門響,從外面走進一個人來,此人生得高頭大耳,黃發、黃眉、黃須,身穿杏黃色官服,腳蹬黑色厚底靴,儼然有上界神仙風度。弘智和尚見了,連忙站起來施禮道:「仙家深夜到此,有失迎迓!」來人道:「長老請了!我乃東海龍王長江妃子所生九太子也!六百年來,我和八位兄長奉命鎮守這一帶群山,我是這里九龍山的山神,前些時,秦始皇趕山,把我八位兄長的山頭號都趕跑了,他們不敢同始皇帝斗,卻又捨不得離開這里,於是都想來打我的主意,准備搶占我的山頭,看來最近必將有一場惡戰。為此,今特來祁求長老,到時務必率領全寺僧眾,鳴金擊鼓、助我作戰。切記切記,後會有期!」說罷化作一條黃龍騰空而去。

弘智一驚,睜開眼睛,才知剛才做了一場夢。盡管夢中山神的話仍然記得清清楚楚,心想是做夢嘛,何必當真,便熄燈安息,一宿無話。次日,又是平安無事,他就更加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第三天,正是五月初五,風和日麗,萬里無雲,九龍山上百花齊放、 景色宜人。弘智和尚吃過中飯,山下山上、山前山後,四處轉了一圈,一時感到有些倦意,雙手仰天打了一個「哈欠」,正想回廟里午睡,突然看到天空中狂風驟起,滾滾的烏雲從四面八方擁來,一下子便遮去了太陽,蓋沒了山巒,只見電光閃閃,雷聲隆隆,頃刻間暴雨嘩嘩地傾盆而下,弘智見此光景,當即想起那天夢中山神的囑托,心想莫非真的群龍來奪山了?!便急急忙忙跑回廟里,吩咐香火、匠工在山門中敲鑼打鼓,自己率領全寺大小和尚一起集中到大雄寶殿,眾僧齊聲念佛誦經、擊鼓撞鍾,不多一會,懸掛在大殿右手的銅鍾發出了「當!當 !當!……」宏亮的鍾聲,蓋住了呼嘯的暴風驟雨,震憾著山崗,持續了約莫半個時辰。突然,天空中豁然開朗,祥雲驅散了烏雲,巍峨的九龍山又沐浴在溫暖的金色陽光之中了。

當天晚上,弘智和尚和往常一樣,焚香默坐,慢慢入定,他眼睛一眯,看到山神菩薩又來到他的面前,笑嘻嘻地說:「今天中午,群龍前來攻山,我寡不敵眾,眼看就要敗北,多虧你及時率眾以金鼓相助,得以轉敗為勝。現在兩條為首的惡龍已往宜興山裡,其他六龍都已逃回郡城。我今天來除了感謝你,還請你前往郡城安撫我的六位兄長。盡管他們無理,我卻還是有情,希望他們在城裡安居樂業、為民造福,切勿無事生非、自相殘殺,每年五月初五,可在雲溪相聚……」說著又化作一條黃龍騰空而飛了。

弘智睜開眼睛,覺得似夢非夢,卻又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清早,他便急急忙忙來到郡城,一面化緣一面尋訪六龍蹤跡。他從縣前轉到府前、城南尋到城北,日復一日、夏去冬來,眼看將近一年,盡管勿曾尋到「龍跡」,卻在老百姓中間散布了六條天龍降臨常州的消息,城內雲溪兩岸的居民們就集資建造了一條五色龍船;東門外頭的百姓聽見了也不落後,同樣募捐集資,建造了大小青龍船各一條;西門的群眾知道了,也集資造了一條金龍船和一條白龍船;北門的百姓則造了烏龍船。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城內城外的六條龍船一字形排列在去溪中段的白去古渡,觀看的百姓無法計數。看客中間不知那位喊了一句:「六條龍船真好看,為啥勿劃將起來比比看!」這話提船上的水手,大家爭先恐後地向前劃了起來,真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

從此,五月初五劃龍船,「去溪況渡」的風俗便在常州流傳了下來,延續了二千多年之久,郡城便被稱為「六龍城」,常州也就有了「龍城」的別名。

4. 常州市的由來

常州是一座有著3200多年左右歷史的文化古城,曾有過延陵、毗陵、毗壇、晉陵、長春、嘗州、武進等名稱,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稱。
常州是長江文明和吳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南朝齊梁故里。常州境內風景名勝、歷史古跡較多,有中華恐龍園、嬉戲谷、春秋淹城等主題公園和天目湖、南山、太湖灣等自然風景區。
資料來源:http://ke..com/subview/5198/14942555.htm?from_id=633262&type=syn&fromtitle=%E5%B8%B8%E5%B7%9E%E5%B8%82&fr=aladdin#13

5. 常州的古稱有那些

延陵

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於舜過山(今江陰申港西);周靈王二十五年(前547年)吳王徐祭遂封季札於延陵。延陵邑大約在今常州、武進、江陰、丹陽一帶,是為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由於季札繼承其先祖泰伯賢而讓國的傳統給常州帶來了「延陵古邑,讓國家風」,「讓國家聲遠,延陵世澤長」等美譽。延陵先邑後縣,其名相繼沿用345年。

毗陵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毗陵之名從縣治,到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置典農校尉屯田墾殖,到西晉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統縣,相繼沿用506年,其間,雖曾在

王莽當政時改過毗壇,但時間很短前後僅14年,

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毗陵為郡曾統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無錫7縣,是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一毗陵驛就設於此。隋湯帝大業年間還曾調集10郡兵匠數萬人在此大興土木建造規模恢宏的離宮棗毗陵宮。隋亡比,吳興郡守沈法興據江南10餘郡,自稱梁王,曾定都毗陵。

晉陵

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為避東海玉世子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290多年。其間,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佔地聚居,設置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3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由於中原士族的大批南遷,帶來了先進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出現了「良疇美柘」、「阡陌如綉」的繁榮景象。

常州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以州統縣。開皇九年(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不論貫州、稱府,為郡沿用至今將近1400年。其間,隋大業年間南北大運河貫通,常州成為蘇松至兩浙七閩數十州,往來南北兩京的交通樞紐,帶動了經濟的發達和繁榮。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宋時就有「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常州成為全國33個較大商埠之一。清代,常州是賦稅主要來源地區之一,時稱「江南財賦甲天下,蘇松常鎮課額尤冠於江南」。雍正二年(1724年),兩江總督查弼納奏請對蘇、松、常三府州縣進行分縣治理,得到朝廷批准。雍正四年(1726年)遂正式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8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

武進市

晉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陽)、丹徒東部地區置武進縣。嗣後各朝時有置廢分合,改稱過蘭陵、永定,並入過曲阿、晉陵,析置過陽湖。1912年,民國成立,廢常州府,陽湖縣並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

常州市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鄉分別建立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常州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轄武進、金壇、溧陽3縣。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縣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立溧陽市、金壇市、武進市,仍由常州市管轄。

6. 常州名字的由來,要詳細。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常州:公元前547年,常州有了第一個名稱「延陵」,後有改為嘗州、武進等,稱之為「常州」,是從隋文帝九年開始的,先前為晉陵,常熟為常州,後常熟縣改屬蘇州,移常州治於晉陵。

武進:吳大帝孫權有詔曰以武進之。為了宣揚武功,改稱的。

金壇:武則天時,以茅山華陽洞內有「金壇百丈」,更縣名為金壇。

溧陽:春秋時已有溧陽之名。

延陵邑: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
毗陵縣: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毗陵郡:東漢建武元年。 晉陵縣: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
常州:隋開皇九年(589年)。
常州望(全國十望之一):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 常州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
常州市:1949年。
常州市(地級):1983年3月1日

7. 常州的得名的由來

個人懷疑也是僑置得名,
你看常州幾個名字,晉陵,大致本在江蘇睢寧那帶,蘭陵在山東蘭陵縣(蘭陵鎮和邳州接壤)).常作為古地名就是良,在江蘇邳州北部(或今東北沂河以東郯城南部)一帶,這說明當年常州就是僑置的現今的江蘇邳州及周邊這帶的居民.常州有過蘭陵,晉陵的別稱,那麼,常可能也是從僑置的良地居民得名(最初好像在常熟那帶?).
宋史-州郡一
僮令(別見),本屬南下邳。南下邳有良城縣(別見),文帝元嘉十二年並僮
說明東晉在南下邳下是有僑置良的,只是僑置的良和僮應該相鄰,僮的本來的大致位置一說也在睢寧境內,一說在邳州北部艾山附近.

資料:

②戰國齊邑。在今江蘇邳州市東。《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願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 《索隱》: 「常,邑名。蓋田文所封邑。」 西漢置良成縣。
邳州志:
"願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常,即良.
這里邳州市東是因為水經注里說良在沂河東,但在邳州實際叫良的這個地方在邳州北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索引里的"蓋田文所封"不知道是不是把邳和薛混淆了,邳和薛兩國同祖,都是奚仲之後.

8. 常州古稱是什麼現在別稱又是什麼

延陵 春秋時,吳王壽夢之子季札為避讓王位躬耕於舜過山(今江陰申港西);周靈王二十五年(前547年)吳王徐祭遂封季札於延陵。延陵邑大約在今常州、武進、江陰、丹陽一帶,是為常州歷史上見諸文字最早的名稱。由於季札繼承其先祖泰伯賢而讓國的傳統給常州帶來了「延陵古邑,讓國家風」,「讓國家聲遠,延陵世澤長」等美譽。延陵先邑後縣,其名相繼沿用345年。 毗陵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改延陵為毗陵。毗陵之名從縣治,到三國吳嘉禾三年(234年)置典農校尉屯田墾殖,到西晉大康二年(281年)建郡統縣,相繼沿用506年,其間,雖曾在 王莽當政時改過毗壇,但時間很短前後僅14年, 東漢建武元年時又復稱毗陵。毗陵為郡曾統轄丹徒、曲阿(丹陽)、武進、延陵、毗陵、暨陽(江陰)、無錫7縣,是為江南大郡。以毗陵命名的江南大驛一毗陵驛就設於此。隋湯帝大業年間還曾調集10郡兵匠數萬人在此大興土木建造規模恢宏的離宮棗毗陵宮。隋亡比,吳興郡守沈法興據江南10餘郡,自稱梁王,曾定都毗陵。 晉陵 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為避東海玉世子諱,改毗陵為晉陵,晉陵之名前後沿用290多年。其間,西晉永嘉之亂中原士族紛紛南遷,佔地聚居,設置僑治郡縣,一度曾在武進縣境內設有蘭陵郡、蘭陵縣,在晉陵縣境內設有東莞郡領宮縣、東莞、姑幕3縣,直至南朝末期遂先後廢止。由於中原士族的大批南遷,帶來了先進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方法,出現了「良疇美柘」、「阡陌如綉」的繁榮景象。 常州 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以州統縣。開皇九年(589年)於常熟縣置常州,後割常熟縣入蘇州,遂移常州治於晉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後,雖曾改稱過毗陵、晉陵、長春、嘗州,但時間都很短暫,而常州之名不論貫州、稱府,為郡沿用至今將近1400年。其間,隋大業年間南北大運河貫通,常州成為蘇松至兩浙七閩數十州,往來南北兩京的交通樞紐,帶動了經濟的發達和繁榮。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升常州為望,列入全國州府十望之一。宋時就有「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常州成為全國33個較大商埠之一。清代,常州是賦稅主要來源地區之一,時稱「江南財賦甲天下,蘇松常鎮課額尤冠於江南」。雍正二年(1724年),兩江總督查弼納奏請對蘇、松、常三府州縣進行分縣治理,得到朝廷批准。雍正四年(1726年)遂正式析武進另置陽湖,析無錫另設金匱,析宜興另立荊溪,加上原領江陰、靖江,常州府統領8縣,故有「中吳要輔,八邑名都」之稱。 武進市 晉太康二年(281年)分曲阿(丹陽)、丹徒東部地區置武進縣。嗣後各朝時有置廢分合,改稱過蘭陵、永定,並入過曲阿、晉陵,析置過陽湖。1912年,民國成立,廢常州府,陽湖縣並入武進縣,城區一度稱武進市,沿稱常州。 常州市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城鄉分別建立常州市和武進縣,1953年,常州市為省轄市。1983年3月1日,常州市管轄武進、金壇、溧陽3縣。1990年8月、1993年11月、1995年7月三縣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成立溧陽市、金壇市、武進市,仍由常州市管轄。 現別稱龍城

9. 常州地名的由來

延陵邑:周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547年)。
毗陵縣: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
毗陵郡:東漢建武元年。 晉陵縣:西晉惠帝永興元年(304年)。
常州:隋開皇九年(589年)。
常州望(全國十望之一):唐武宗會昌四年(840年)。 常州府:清雍正四年(1726年)。
常州市:1949年。
常州市(地級):1983年3月1日

閱讀全文

與常州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