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萬州區的歸屬。
親,十分感謝,我也是萬州滴,最討厭別人這么說了
B. 萬州烤魚的由來是什麼
晚清年間,重慶名廚葉天奇的後人中出了一位聰慧女子。由於葉家的廚藝一向傳男不傳女,所以只授了她一些家常菜的做法,聊以侍候一家老小的日常餐飲。而她的父親只在逢年過節時方才顯山露水、上灶炒菜。一年春節,父親卧病在床,不能上灶,就命女兒做些普通菜草草過年,誰知女兒竟做出了一頓豐盛的大餐,技驚四座。其中,尤以一道用爐火燒烤後再炒料烹制的烤魚讓父親也嘆為觀止。原來,此女一直潛心廚藝研究,平日趁父親不在時偷看了自家的菜譜,為了不在烹飪的手法中泄漏自己偷師所得,便在原葉家菜的基礎上融入了自己的心得,形成了獨具匠心的新配方。自此,父親發現她極具廚藝天賦,遂改變家規,將烹飪技藝逐一傳授,並把自家最引以為傲的炒菜配料秘方也傾囊相授。
C. 萬州為什麼要叫萬州捏
萬州歷史悠久,以「萬川畢匯」、「萬商畢集」而得名。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 216 ),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治城今長灘 , 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 230 ),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 553 ),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北周時期(
557 - 584 ),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隋開皇十年( 598 ),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煬帝大業三年( 607 ),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 3 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 634 )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 742 )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 758 )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的年( 1283 ),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明洪武四年( 1317 ),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 1373 )降萬州為萬縣。民國二十四年( 1935 )設萬縣專區, 1992 年 12 月國務院下文撤銷萬縣地區建制設萬縣市(地級市),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開縣、梁平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城口縣 3 區 8 縣。 1997 年 12 月 20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和重慶市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萬縣移民開發區受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委託,代管開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1998 年 5 月 22 日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將重慶市萬縣區更名為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 2000 年 7 月 19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更名為龍寶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管轄,共 32 個鎮、 45 個鄉、 14 個街道辦事處、 1277 個居民委員會、村;2004年萬州對鎮鄉(街道)區劃作了調整,由原來的92個鎮、鄉、街道減少到52個;2005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龍寶、天城、五橋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直接管理鎮鄉、街道,轄13個鄉、28個鎮、11個街道辦事處。
D. 萬州古代時候叫什麼
萬州歷史悠久,以「萬川畢匯」、「萬商畢集」而得名。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 216 ),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治城今長灘 , 為萬州建縣之始。蜀漢建興八年( 230 ),省羊渠置南浦縣,治城遷至今萬州區南岸。西魏廢帝二年( 553 ),改南浦為魚泉縣,徙治江北(今萬州區環城路)。北周時期( 557 - 584 ),先改魚泉縣為安鄉縣,後又改萬川縣,與南州和萬川郡同治。隋開皇十年( 598 ),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與南州同治。煬帝大業三年( 607 ),省南州、南浦縣歸屬巴東郡。唐武德二年( 619 )置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 3 縣;武德八年改南浦郡為浦州。貞觀八年( 634 )改浦州為萬州,天寶元年( 742 )改萬州為南浦郡,乾元元年( 758 )恢復萬州,仍與南浦縣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的年( 1283 ),省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明洪武四年( 1317 ),並武寧縣入萬州,六年( 1373 )降萬州為萬縣。民國二十四年( 1935 )設萬縣專區, 1992 年 12 月國務院下文撤銷萬縣地區建制設萬縣市(地級市),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開縣、梁平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城口縣 3 區 8 縣。 1997 年 12 月 20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萬縣市及其所轄的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設立重慶市萬縣移民開發區和重慶市萬縣區,龍寶區、天城區、五橋區改為龍寶管理委員會、天城管理委員會、五橋管理委員會。萬縣區轄龍寶、天城、五橋三個管理委員會。萬縣移民開發區受重慶市委、市政府的委託,代管開縣、忠縣、雲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1998 年 5 月 22 日經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准,將重慶市萬縣區更名為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萬州區轄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 2000 年 7 月 19 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批復,撤銷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龍寶管委會、五橋管委會、天城管委會更名為龍寶移民開發區、五橋移民開發區、天城移民開發區,由萬州區管轄,共 32 個鎮、 45 個鄉、 14 個街道辦事處、 1277 個居民委員會、村。
E. 重慶的來歷
對於「重慶」名稱的由來,現有三種解釋:
因帝王「潛藩」(指皇帝在未繼位前的封地)而名。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為「一慶」,後又由恭州承嗣皇帝大位,這是「二慶」,故以雙重喜慶,將恭州升格為重慶府。
因祖(母)父(親)二人均臨光宗登基慶典而名。宋光宗即位時,其祖母—憲聖慈烈皇後尚在,稱「壽聖皇太後」,其父親孝宗稱「太上皇」,二位均臨視了光宗的登基慶典,故曰「重慶」。於是,「恭州」即被命曰「重慶府」
。
是合取比鄰兩地的地名為名。另據明代《蜀中廣記·郡縣古今通釋·重慶府》載:「重慶者,以其介紹、順二慶之間也」,即因重慶之南為「紹慶府(治今彭水)」,之北為「順慶府(治今南充市)」,「恭州」介乎其間,故曰「重慶」。
拓展資料:
重慶,簡稱渝或巴,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7年常住人口3075.16萬,地區生產總值19500.27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機場居中國內陸「十大」空港之一,果園港為渝新歐大通道的起點。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餘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築城,史稱「巴渝」 ;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
重慶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 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
F. 萬州八景的八景由來
景觀位置位於現在萬州長江以北,竺溪河(天仙湖)以南的北山。 「都歷摩天」,指的是都歷山高插入雲。
明;沈巨儒詩《都歷摩天》是這樣描寫的:
天際孤峰一柱擎,諸巒羅列仙潮尊。
大江倒影虹跨澗,明月當空玉滿昆。
何用仙人九節鞭,直探素女洗頭盆。
巫峰十二參差立,共仰此山公領孫。
薴溪河東岸的北山腳下,是唐宋故城,明清時縣城也只限於環城路一帶,都歷山在縣城後面,被認為是縣城的主山,因位置在原縣城之北,故之名北山。從縣城仰望都歷山,山勢陡峻,高插入雲,稱作「都歷摩天」,以形容其高。實際上都歷山只是比太白岩、天城山略高一些,由於地處縣城背面,一向為人所看重。都歷山山頂地勢平坦,居高臨下,俯瞰縣城,是縣城之屏障,在古代戰爭中,雙方都要先佔此山,以控制縣城。
北山的半山,曾建道觀,故名「北山觀」。北山踞縣城之頂,俯壓縣城,先踞為勝。明代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就在北山山半建了石城,是軍事性的防禦建築。清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至咸豐十一年(公元1861午)進行了擴建,石城高6公尺左右,城上有兩公尺高的石碟146個,周圍通長400公尺,石城前後均有炮台。清嘉慶年間白蓮教起義,政府為保護縣城,曾屯兵石城。同治年間,李永和、藍朝鼎起義,縣里又屯兵結營於此。清末民初,石城建了廟宇「昭明宮」。現已改建為「彌陀院」。
從長江下行在江上遠望萬州,都歷山浮若圓珠,這種景觀平時不見,而常出現於雨中。由於煙雨,都歷山腰雲霧繚繞,都歷山頂圓珠似的浮於雲霧之中,呈現出「渾若圓珠」的景象。
清李鼎元有詩雲:「路入巴東好處好,萬州廓外最清奇。南山雲接北山雨,正是寒江欲暮時。」這後兩句的景色,就是都歷山「渾若圓珠」的時候。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後,舊城環城路一帶已經拆遷,都歷山雖然仍在,失去了下面舊縣城的襯托,隨移民遷建原縣城之上的枇杷坪又形成新區,但摩天的感覺就不如原來了。
註:竺溪河為三峽庫區蓄水前的叫法,如今三峽庫區蓄水後,竺溪河水面寬廣,萬州政府在竺溪河口內側狹窄處修建了一處堤壩,這樣,竺溪河變成了現今的天仙湖了。 景觀位於長江以南的南山。
秋屏列畫是指對江的翠屏山,古時綠化很好,鬱郁蔥蔥,疊翠如屏,極目遠眺,恰如屏障,直如一幅圖畫。如孫本卓《南浦八景 秋屏列畫》寫道:
爽挹西山景,屏開玉器浮。茂林迷古詩,小港雜漁舟。
翠列千岩曉,紅深萬樹秋。天然圖畫好,清宓與營丘。
南山正對著舊縣城的南門,縣衙門座北朝南,翠屏山恰似一面綠色屏牆對著縣署,長江河段到了這里轉流向東北。根據這一地形,宋 范成大有詩:
前山如屏牆,得得正當戶。西江朝宗來,循屏復東去。
此景隨著舊縣城城址的消失,而南山已農耕開發殆盡,秋屏列畫就名不符實了。
峨眉磧月在南山腳下,水落時出現一彎大磧壩,形如娥眉,細石斑斑,極為可愛,峨眉磧成為八景之一,與當地民俗有關。據記載,萬州人每年在正月初七日(人日):「鄉市土女渡江南峨眉磧上,作雞子卜擊小鼓唱竹枝歌。」所以人們對峨眉磧十分鍾愛。
清李鼎元詩《峨眉磧》:
仲春暖似夏初時,萬縣桐花開滿枝。
夜半山岈殘月吐,一痕沙磧畫娥眉。
三峽工程二期蓄水水位上升後,峨眉磧已在水下了,
岑洞水簾在南山江邊一個岩嵌,是一個溶洞,《方輿勝覽》記載:「洞廣六十餘丈,深四十餘丈,石岩盤結如華蓋,左右方池泉湧出岩際,松竹藤蘿,真神仙窟也。」隋末時有名岑道願者因避亂由江陵溯江而上至南浦,愛石龕幽靜,遂隱居此洞,遂名岑公洞。岑道願「愛石龕幽靜,遂居其下,片衣粒食,悉無所營,時已百餘歲,肌膚若冰霜,宴坐二十年兀然化去。」活了120多歲。《四川省志》記:「唐(隋末)岑公曾居於此,有石狀如芝,名石芝。又有泉曰:灌芝泉。」宋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南浦大早,地方官員到岑公洞里求雨後即得了雨。地方衙門稟報朝廷,朝廷封岑道願為沖妙大師虛鑒真人,並遷妙庭觀於洞旁,一時香火鼎盛,岑公洞遂成名區。宋黃庭堅、陸游,清王漁洋均有游岑公洞之詩。現洞內尚存宋以來石刻多幅。
清代丁鳳皋萬縣八景濤《岑洞水簾》:
石室藏真地,丹還不計年。層岩仙瀑瀉,半壁水簾懸。
鉤轉蟾光老,珠跳鶴淚圓。勝游消永日,回首白雲眠。
三峽工程二期蓄水後,岑公洞口略高於水,洞門尚存,三期水位蓄水後亦將沒於水下。 景觀位於長江以北的西山。有「西山夕照」和「曲水流觴」兩景,如西山列為西山夕照」和「白岩仙跡」兩景,則共為三景。
「西山夕照」有的稱為「白岩仙跡」前者按自然景觀命名,後者指詩仙李白曾在此讀書一事。
清丁風皋萬縣八景詩《西山夕照》:
西山迎爽氣,霽景夕陽殷。散綺收前壑,餘霞浸一灣。
腳垂新雨歇,舍返片雲閑。明月招邀上,詩仙映醉顏。
清萬縣知縣陸璣登太白岩有詩刻壁,文如下:
丙辰既望獨游太白岩題壁
樹梢高處露瑤宮,梯石層岩曲折通。一道紅闌新補景,春遊宛在畫屏中。
岩谷雲多石氣涼,在山養性出山忙。問誰不愛煙霞痼,隨處安心別有鄉。
咸豐六年仲春陸璣題子承繩侍
曲水指高筍塘邊的流杯池,「曲水流觴」指古代一種風俗,稱「修禊事」,即每年三月上巳日,到流水邊洗足飲酒,以求消災祈福。此處流杯池也是建造於宋代,是當年太守束庄所鑿,備邦人歲修禊事之用。有的人又將魯池與曲池合稱為「魯池流觴」,清同治《萬縣志》題名為「魯池流杯」。古代稱高筍塘為西山北麓,西山公園為西山南麓,故歸於西山。
清劉高培萬縣八景詩《曲水流觴》:
學士重相知,怡情及滸濞。浮杯捉月來,飛羽乘槎至。
酣興峽浪回,傾斗灧澦漬。願與蘇黃偕,臨流載舉觶。 位於北山以東的天城山。兩景,即「天城倚空」和山下薴溪河(天仙湖)上的「仙橋虹濟」。
天城倚空是指天生城。它是一座山,在薴溪河東,與都歷山、太白岩遙遙相峙。天生城奇峰突起,十分險峻雄偉。四周都是絕壁,無路可登,只有前、中、後三座寨門可通,在古代是一個天然的軍事要塞。天生城前寨門上有清咸豐三年(1853年)重建時的門額,題為「天生城」。據《華陽國志》載,劉備曾在此屯兵,因此又名為「天子城」,亦名「天城」。天生城在南宋末年,是南宋守將上宮夔抗元軍的據點。天生城和合川釣魚城、忠縣黃(皇)華城等都是宋軍最後陷落的抗元據點。明代,山上有紀念上官夔的「上官夔祠」。現在天生城石壁上有多幅摩崖石刻,其中楊文安紀功碑,記載了楊文安克萬州的過程,很有歷史價值。在明末清初,天生城上是抗清據點,由三譚駐兵於此。
清丁風皋萬縣八景濤《天城倚空》雲:
萬仞奇峰沒,凌虛氣象雄。如墉憑地險,累卵自天工。
鳥道余丹壁,松關款碧空。星辰梯接步,引覽極巴東。 在市中心的薴溪河上,萬安橋(即大橋)與原萬州橋之間,一塊天然巨百橫跨東西兩岸,駐足萬安橋上清晰可見。巨石天生,宋時稱「天生橋」(並有摩岩石刻「天仙橋」三字)內側瀑布飛懸,如霧似雪,故名「響雪」(清雍正年間,楊本源在橋東西頭題名「響雪」、「石琴」)有「有風因噴雨,無日不聞雷」之句,橋下銀流淙淙,似琴聲不斷,加之「天生橋」象一把平放的古琴,因而得名「石琴」。「仙橋虹濟」亦指此景觀。清劉高培詩:「夾岸影桃浪,凌空結采霧」。相傳李白曾渡此橋,故又名「天仙橋」。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魯班的徒弟趙巧兒一天到薴溪河,把岩石的下部鑿通,使溪水從鑿道流過露出橋身,不到一夜把橋造成,贏得了師傅的贊譽。三十年代美國柯達公司將「仙橋虹濟」照片搜入《世界風景集》,八十年代初,此處風景照片曾在美國舊金山展出。三峽工程蓄水後,它就長埋於水下。
天城下面的薴溪河上的一景稱「仙橋虹濟」,亦名「石琴響雪」,即薴溪上的自然天橋————天生橋,那是一塊橫亘在薴溪上的自然巨石。傳說李白在西山讀書時曾到天生橋漫步,故天生橋又名天仙橋。橋內側有清雍正年間夔州府楊本源題刻「響雪」二字,和摩岩刻「石琴」及「天倦橋」等。薴溪河是一條季節性山溪水,春夏之間,漲水時橋上瀑布飛懸,漬流如霧似雪,枯水時刻,流水叮咚有聲,酷似琴音,故名其為「石琴響雪」。三峽水利工程二期蓄水後,已淹於水下。
明杜應芳《天生橋》詩這樣寫道:
靈根穿地起,神斧畫天通。龍卧雷奔壑,鯨天雪漬空。
平能舒險仄,堅不受磨礲。應與銀河接,還期黃石逢。 大江中一景。即江中一巨石,長數百公尺,寬數十公尺,夏沒冬出,巨石上的積沙可淘金,過去曾有人在此採石,因名千金石,景觀名為「金島印浮」,三峽水利工程二期蓄水後,已淹於水下。
劉高培詩《玉印中浮》
天雯飛寶篆,地脈矗靈蚪。嵌水儼新佩,掖雲如系肘。
唇樓星欲就,虯璧鬣還紐。千載淘金鑒,真文終不朽。
以上景觀共九項,如西山將「西山夕照」及「白岩仙跡」均列入,則為十景了。如寫成八景,西山選列一項,而天城、都歷和翠屏的三項中只選列兩項。
萬州八景是歷史產物,但隨著時代發展,景物變遷和三峽工程修建,城市面貌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舊時的萬州八景已經很難再如今的萬州尋覓到了。它們中間的大多數,已經被三峽庫區蓄水所淹沒,沉默於長江之中。只有少數還可以見到。例如「曲水流觴」,即為現在的「流杯池」,坐落萬州商業中心高筍塘。與它同時保留下來的,還有北宋著名書法家黃庭堅在「曲水流觴」里修完修禊事留下的書法被刻成碑的西山碑,位於流杯池的旁邊。
滾滾的長江水吞沒了一些萬州八景,是一些萬州文人的隱隱之痛。為了發揚萬州的文化底蘊,萬州政府在如今的城市建設中可以融入了「萬州八景」。例如組織了百餘名藝人在北濱大道的石欄上刻上「萬州八景」的畫面。除此之外,萬州政府還在江南新區南濱公園的修建上還原了「萬州八景」,將「萬州八景」的內涵融入南濱公園的建築物,體現了悠久的萬州歷史文化底蘊。
G. 我想知道重慶市萬州區瀼渡鎮爐頭村名字的由來
萬州區瀼渡鎮位於長江北岸,東經108°15′—108°20′,北緯30°18′,處於萬州區西南部。東臨長江,與長江南岸溪口鄉、燕山鄉隔江相望;南接武陵鎮,西聯龍沙,北去甘寧。鎮域呈長方形,南北走向並順江而卧,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3.5公里,屬典型丘陵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最高處重岩村海拔550米,最低處瀼渡新碼頭海拔113.6米。地勢西高東低。
發源於分水鎮的瀼渡河,自西向東攔腰穿過,將我鎮分成南北兩段,鯨魚口、仙女洞、石人閱江、逍遙庄、瀼渡飛瀑等眾多勝景如珍珠一般鑲嵌其中。瀼渡鎮地處下川東盆周中互嶺岩地帶,地質岩層由新沖積、老沖積、河溪廟、自流井四個岩層構成。
爐頭村地處直轄,主要農產品:蕹菜,小胡蘿卜,紅蘋果,蔥,芥菜苗,西洋菜,穀子,爐頭村是老一輩人取得名字,跟地勢有關,與重岩村,河溪村,麵坊村同鄉,成爐頭形狀,故為爐頭村
H. 誰有重慶萬州歷史最全面的
有記得有本萬州縣志。但是我么找到過,我父輩他們見過
I. 重慶萬州以前都有些什麼名
216---羊渠縣 230---南浦縣 553---魚泉縣 584---萬川縣 598---廢萬州郡,改萬川縣為南浦縣 607---歸屬巴東郡 619---南浦郡,領梁山、南浦、武寧 3 縣 634---南浦縣入萬州,領武寧一縣 742---南浦郡 758---恢復萬州 1283---萬州 1317---武寧縣入萬州 1373---降萬州為萬縣 1935---萬縣專區 1992---建制設萬縣市(地級市) 1997---重慶市萬縣區 1998---重慶市萬州移民開發區 萬州地處三峽庫區腹心,長江中上游結合部,因「萬川畢匯、萬商雲集」而得名,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全區幅員面積3457平方公里,轄52個鎮鄉、街道。總人口171.7萬,在重慶40個區縣中人口最多;城市建成區面積41平方公里,城區人口59.5萬,城市規模除主城以外全市最大;動態移民26.3萬,佔三峽庫區的五分之一,占重慶庫區的四分之一,在庫區區縣中移民任務最重。 萬州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新石器時期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自西周以來,一直為州、郡、縣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置萬縣地區,轄九縣一市。1992年撤銷萬縣地區,設立地級萬縣市,轄三區八縣。重慶直轄後,1998年撤銷萬縣市,設立萬州區。萬州文化積淀深厚,巴楚文化、外來文化、三峽文化交匯於此,李白、黃庭堅等眾多騷人墨客在萬州競顯風流,遺跡尚存。一代詩人何其芳、楊吉甫,作家方敬、張永枚、美學家蔣孔陽出自萬州。 萬州物華天寶,資源豐富。擁有水能、天然氣、岩鹽等優勢資源,開發價值高,可供開採的礦產資源達38種,特別是天然氣儲量達2300億立方米,岩鹽儲量達2860億噸。屬暖濕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立體氣候明顯,森林資源豐富,珍稀動植物品種繁多,分布廣泛。 萬州開放較早,交通便利。歷為商賈雲集之鎮,交通之要津,渝東、鄂西、黔北、陝南、湘西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中心,素稱「川東門戶」。1902年辟為商埠,1917年設立海關。三峽庫區蓄水後,萬噸級船隊可常年直抵萬州。318國道穿越全境;達(州)萬(州)鐵路、萬州機場、渝(重慶)萬(州)、萬(州)開(縣)高速公路建成開通,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基本形成。 萬州機遇眾多,前景美好。西部開發、重慶直轄、三峽移民給萬州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一個時期,萬州將圍繞建設繁榮和諧的重慶第二大城市和三峽庫區經濟中心,努力建設成為重慶「一圈兩翼」發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長極、渝東北地區城鄉統籌發展的先行區、和諧穩定新庫區的示範區。
滿意請採納
J. 重慶萬州改名字
戶口本和身份證,外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