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勒腳名字由來

勒腳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7 02:53:05

1. 套內建築面積的由來

成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GB/T 17986.1-2000 B1.1) 由套內房屋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台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
套內的使用面積(GB/T 17986.1-2000 B1.2): 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房屋使用空間的面積,以水平投影面積按以下規定計算:
a.套內房屋使用面積為套內卧室、起居室、過廳、過道、廚房、衛生間、廁所、儲藏室、壁櫥等空間面積的總和。
b.套內內部樓梯按自然層數的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c.不包括含在結構面積內的套內內部煙囪、通風道、管道井均計入使用面積。
d.內牆面裝飾厚度計入使用面積。

2. 壯族文字的由來及發展

壯語簡介 壯族作為一個民族,它重要的基本特徵就是有本民族的共通語言——壯語。壯語是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優美語言,它是壯族人民千百年來在共同的生活、生產和斗爭中創造的。由於長期與漢人相處,壯語不斷地吸收漢語的用語來豐富自己。但壯族人民非常懂得珍惜保護自己的語言,所以壯語在基本語匯和基本語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徵。壯族後來分布到西南不少地方,語言都是大同小異,語根詞彙變化很少。 按國內一般的觀點認為,壯語屬於漢藏語系中的壯侗語族、壯傣語支。不過壯語系屬問題仍舊有爭論,國外的觀點大都認為屬於台-加岱語系,鑒於同源詞是親屬語言的唯一證據,屬於台-加岱語系的觀點是比屬於漢藏語系要有根據的。壯語大致可分南北兩大方言,十二個土語區,但從語音、語法、詞彙等方面看其內容的一致性還比較大。其內部分支如表: 邕北土語 紅水河土語 柳江土語 桂北土語 右江土語 桂邊土語 邱北土語 連山土語 邕南土語 左江土語 德靖土語 硯廣土語 文麻土語 壯族文字由來 壯族先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為了便於記事和進行交流,在商周時期就創造了刻劃文字元號。這種文字在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中稱為sawgoek,意為本源書,即最古老的文字。從廣西出土的戰國至漢代的文物中看到,這種刻劃符號開始出現對物象輪廓的勾勒,有向象形文字發展的趨勢,它比結繩記事前進了一步。後來,隨著漢文化在壯族地區的廣泛傳揪播,壯族先民又吸取並仿造漢字六書的構字方格,創造出sawndip,意即生造字。這就是史籍所稱的"土俗字",又叫"方塊土俗字"或"方塊壯字"。這種文字有的是借用漢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漢字注壯語音義,有些是創造的類象形字。 本源書和土俗字是壯族文字發展史上兩個階段的表現形式。學術界一般認為,壯族的土俗字始於唐,興於宋而盛於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師公唱本和民歌抄本傳世。壯族的許多傳統長詩、神話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由於歷史的原因,這種文字沒有得到規范和統一,至今亦只在民間的一定范圍里應用。現經初步搜集整理,已將流傳的土俗字集注成《古壯字字典》出版。"古壯字"這一概念的確認,既反映了其作為一種民族文字的歷史存在及作用,又能把傳統壯字與今新創的拼音壯文區別開來。它表明壯族的文字歷史悠久,並隨著時代的前進又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拼音壯文是在本世紀5O年代創造的。建國後,人民政府為了提高壯族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幫助壯族人民創造了拼音壯文。這套拼音壯文以拉丁字母為字母,以壯族北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以武鳴縣的壯語語音為標准音。1957年11月29日,國務院通過了壯文方案,井批准在壯族地區試點推行。至此,壯族人民有了合法的、統一的文字。 古壯字 壯語稱sawndip,意即生僻字或生造字,又稱土俗書、土俗字、方塊壯字,現定名為古壯字。它主要是藉助漢字六書的構字方法進行再創造,是壯族古文字發展史上突飛階段的產物。土俗字產生的年代,目前學術界大多認為是從唐代開始。唐永淳元年(682年)澄洲(治所在今廣西上林縣)刺史韋敬辦撰寫的《澄洲無虞縣六合堅固大宅頌》碑文中,就有□(夕+一)、□(林+田)等字,這些已成為形、聲、義統一的、結構固定的文字。到了宋代,土俗字的運用更加廣泛,據范成大於淳熙二年(1175年)所著的《桂海虞衡志》載:"邊遠俗陋,牒訴券約專用土俗書,桂林諸邑皆然。今姑記臨桂數字。雖甚鄙野,而偏傍亦有依附。□(音矮),不長也。□同(音穩),坐於門中,穩也。□(大+坐)(亦音穩),大坐亦穩也。□(亻+小)(音裊),小兒也,□(不+大)(音動),人瘦弱也。□(不+生)(音終),人亡絕也。(石+打)(音臘),不能舉足也。(女+大)(音大),女大及娣也。□(石+山)(音磡),山石之岩窟也。閂月(音攛),門橫關也。他不能悉紀。余閱訟牒二年,習見之。"關於土俗字的字形及其應用,宋代庄禪的《雞肋篇》和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等書也有所記載。到了明代,土俗字已成為壯族民間的書面文學用字。清初潯州(治所在今廣西桂平縣)推官吳淇的《粵風續九》中,采錄有俍、壯的"扇歌"、"擔歌"和"巾歌",即壯族男女把情歌寫在扇面,刻在扁擔和織(綉)在花巾上以此為信物,相贈定情。並稱其"文如鼎彝,歌與花鳥相間,字亦如蠅頭"。有的地方用土俗字編寫的歌本數以箱計。清人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卷8《劉三蛆》條中說:"凡作歌者,毋論齊民與、瑤、壯人、山子等類,歌成,必先供一本祝者藏之。求歌者就而錄焉,不得攜出,漸積遂至數篋。"產生於明代,流傳於右江河谷的二萬行《嘹歌》,就是以土俗字抄本傳世的。道光十一年(1831年),廣西宜山縣安馬鄉古育村廖士寬墓的詩碑,全用土俗字寫成。碑上刻有一首五言勒腳體壯歌共120行,生動而詳盡地表白了作者的身世和晚年悲涼的情景。壯族民間的神話、故事、傳說、歌謠、諺語、劇本、寓言、楹聯、碑刻、葯方、家譜、契約等,多用土俗字記錄並流傳。在壯族的文化發展史上,土俗字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拼音壯文 壯族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為字母,用以拼寫壯語標准音的-套書寫符號系統,是法定的壯文。1955年,在南寧召開的壯文工作會議上決定:以北部方言為基礎,以武鳴縣的語言為標准音,創制壯文。根據決決定,1955年12月制訂了壯文方案,經過2年的試行、修改後於1957年由政務院批准公布推行。 198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對這套文字系統作了修改,把非拉丁字母符號全部改成拉丁字母,以詞為書寫單位,移行時必須保持完整的音節。拼音壯文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力推行。 1981年後,壯文進入學校,用壯文翻譯了小學、中學、中師和高等學校教材。廣西民族報以壯文為主,《三月三》文學雜志也出壯文版。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各類壯文圖書數百種,部分馬列著作、國家文獻也翻譯成壯文出版。

滿意請採納

3. 有沒有我國主要城市標志性建築物的由來資料

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 曾用名:麥克倍恩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主要使用單位: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位於中山東一路延安東路口的亞細亞大樓,有「外灘第一樓」之稱。建於1913年。原為7層,後加了1層。外觀為折衷主義風格,正立面為巴洛克式,柱式以愛奧尼克式為主,底層拱圈用鎮石,外牆用石面磚。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3號上海總會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1年由在滬英僑發起創設,當時為英國總會所用,又叫上海總會,也稱上海俱樂部。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樓,成為當時重要的社交場所。
新樓建築為橫直線條三段式處理,二層至三層中段增加了6根愛奧尼克柱頭,為整幢大樓增加了立體感,大樓南北兩側對稱,頂端各設置了巴洛克式的風亭,窗戶形狀變化多端,細部雕刻細膩優美。大樓的室內裝潢由日本建築師設計,裝飾華麗,長達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裝飾,在當時聞名於世。大樓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4號有利大樓 曾用名:友寧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
1922年,舊屋拆除後建新樓。繫上海第一幢鋼框架的大樓,據說鋼框架是向德國著名的克虜伯工廠訂制。大樓高6層,正立面仿文藝復興風格,外裝飾為巴洛克式,大門兩旁有修長的愛奧尼克式柱,外牆用花崗岩貼面。整座建築開間大,樓層高。

外灘5號日清大樓 又名:海運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華夏銀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東一路5號新建大樓,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設計,6層鋼筋水泥結構建築,從表面上看,該大樓的基本構造與上海的其他近現代建築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其線條處理以橫線條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築的特徵。

外灘6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又名:元芳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此樓原是一幢3層磚木結構的房子,東印度式建築風格。1906年拆舊建新,由英商瑪禮遜洋行設計,為假4層磚木結構,大樓外觀呈英國哥德式建築風格。裝飾上具有歐洲宗教建築色彩,青紅磚鑲砌,眾多細長柱子鉤勒牆面。後因維修時用水泥粉刷牆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復存在。大門入口豎有羅馬廊柱。底層、二層為落地長窗,券狀窗框,兩肩對稱。上層為坡式屋頂,並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樓南面為平台,是觀光黃浦江的勝處。

外灘7號電報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泰國盤古銀行。
外灘中山東一路的7號大樓,原是旗昌洋行的產業,輪船招商局將它買下後,即歸屬下的電報總局使用,故稱「電報大樓」。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假5層磚石結構。以變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裝飾從2樓到4樓的窗框,使建築的立面富於變化和充滿立體感。同時在頂層兩邊建有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屋頂,使整幢大樓頗具藝術韻味。在外灘的建築群中,電報大樓體態雖然不大,但其建築藝術的特徵別具風格。

外灘9號旗昌洋行大樓 又名:港監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局(集團)上海分公司。
1901年,輪船招商局將旗昌洋行的舊樓拆除重建,由通和洋行設計,為三層磚木結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東向外灘為主立面,以正大門為中軸線,兩側形成對稱。大門兩側各有2扇羅馬拱券型的落地長窗,2、3層有內陽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撐。樓內的木製樓梯扶手處有雕花,攔桿也十分精緻。

外灘12號匯豐銀行大樓 又名:匯豐大樓、市府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現在使用單位:浦東發展銀行。
外灘大樓群建築中最顯眼的一幢大樓,建於1925年。外形接近正方形,高5層,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築為7層,上有一半球形屋頂。鋼框架結構,外形呈仿古典的磚石結構,內部處理採用古典主義的形式,如愛奧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室內裝修考究,大廳內的柱子、護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貼面,不僅裝有暖氣,還安裝了當時最先進的冷氣設備。

外灘13號海關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海關。
建於1927年。建築風格為歐洲古典建築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式。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沿外灘高7層,用金山石砌築。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層,二層以上用紅機磚砌築。沿外灘大門前為希臘多立克式柱廊,入口為大廳,內有繁復的石膏花飾和腳線,鑲金和彩色馬賽克的平頂。最高處為鍾樓。

外灘14號交通銀行大樓 又名:上海總工會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總工會。
交通銀行新大樓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灘最後建成的一幢樓。由鴻達洋行設計,大樓主體6層,中間為8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正面和側面均以垂直的線條來突出建築的立體感。底層門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貼面,其餘牆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門原為轉門,入內是彩紋人造大理石鋪成的過道,兩側靠牆為環狀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階,紫銅作欄桿。經扶梯上2樓平台,過4扇鋁框玻璃門,進入高大寬敞的大廳。大廳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撐。大樓內有庫房、發電機、空氣調節機、2部奧的斯電梯。整幢大樓的內部設計強調實用。

外灘15號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又名:華勝大樓、中央銀行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1902年竣工,由德國建築師海因里希·貝克設計,項茂記營造廠施工。外觀呈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復古建築風格。3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是以沉砂墊層代替打樁。外牆以釉面磚與花崗石鑲嵌,大門左右有4扇券窗,2、3層立面慣以6根愛奧尼克立柱,3層檐下及柱頂均飾以歐洲神話人物頭像的雕塑。進入正門,一條對稱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層營業大廳。大廳中央高達3層,用彩繪玻璃作天棚,室外陽光可透過天棚照到廳內。2、3層四周有精緻典雅的彩繪玻璃迴廊,營業大廳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灘16號台灣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銀行。
建於1924年。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幢帶有日本近代西洋風格的建築,同時又廣泛吸取各國建築的長處,成為一個多種風格建築的混合體。

外灘17號字林大樓 又名:桂林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建於1921年,由德和洋行設計。大樓總高10層,三段式立面。底層立面用拉毛花崗石作貼面,正大門兩側各有一扇落地的羅馬拱券長窗;中部立面3至7層,建築外觀採用近現代派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但飾以古典柱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浮雕,使單調的平面增加了一絲活潑;上段立面,兩側為券式窗洞,中間樹以雙柱,形成內陽台。屋檐下原有8個裸體人物雕塑,後被水泥封末。頂部的南北兩側建有塔樓。字林大樓是近現代主義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建築。

外灘18號麥加利銀行大樓 又名:春江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1923年。文藝復興時期折衷主義風格建築,底層以花崗石作貼面,顯得勻稱協調而又給人以資本雄厚的感覺。第二層,外牆處理簡潔,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撐,層次富於變化。

外灘19號匯中飯店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南樓。
1906年拆舊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師施高塔設計,6層磚木混合結構,總高30米。外觀呈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築風格。外牆用白色清水磚砌成,鑲以紅色水磚做腰線。門窗有圓弧拱,也有平拱。正大門為轉門。屋頂建有花園,花園的東西兩側各建一座巴洛克式涼亭,夏秋季節可以坐在東側的涼亭內觀望黃浦江潮水。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這幢豪華飯店慶賀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

外灘22號沙遜大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北樓。
建於1929年,由公和洋行設計,是上海近代建築史上出現的第一幢完全意義上的近現代派建築。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大廈高10層,局部13層,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頂端的高度為77米,是當時上海最高的建築。立面以垂直線條為主,在腰線和檐口處有雕刻的花紋。外牆除第9層和頂部用泰山石面磚外,其餘各層均用花崗石作貼面。

外灘23號中國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1937年建成,是外灘(中山東一路段)眾多建築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分東西兩幢大樓,西大樓為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東大樓是主樓,高15層,地下層2層,共17層,鋼框架結構。採用中國民族風格方形尖頂,其他欄桿及窗格等處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每層的兩側有鏤空圖案,中國銀行大樓是近代西洋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大樓。

外灘24號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
建於1924年。樓高7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日本近代西洋風格建築。原先是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底層石塊為貼面,橫線條清晰,產生明朗而輕快的感覺。二層至五層之間仿古典主義巨大石柱給建築增加了莊重和典雅之感。

外灘27號怡和洋行大樓 又名:外貿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外貿局等。
始建於1920年,竣工於1922年11月,由馬海洋行設計。外觀為仿英國復古主義派建築風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5層(1983年又加蓋2層)。建築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進,朝東立面呈三段樣式。1、2層為一段,門和長窗為羅馬拱券形,大塊拉毛花崗石作外牆貼面,平整石塊鋪砌大門台階,門的兩側裝有一對壁燈。3至5層為第二段,有4根巨大的科林斯立柱作為裝飾和支撐,立柱間為陽台和石欄桿。5層以上為第三段,層頂有較寬檐口,頂部為大平台,平台前有欄桿,中間是石屏,緊貼石屏建有一座圓頂,圓頂中心插有旗桿。

外灘28號格林郵船大樓 又名:廣播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廣電集團。
1920年建成。總體為近代復古主義建築,大門和邊門均設計為羅馬拱券,兩側建有花崗石古典柱式;從地面勒腳至二樓外牆用花崗石作貼面,造成一種厚重而又古典的情調。在臨外灘的屋頂上設計了屋頂亭,形如遠洋巨輪上的瞭望台,這種設計使此樓成為上海為數不多的仿生建築之一。

外灘29號東方匯理大樓 又名:東方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建於1914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典型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入口拱門上方有一卷渦狀的斷山花,流露出法國情調巴洛克式的設計手法,中部是愛奧尼式巨柱,橫豎向三段式處理明顯。

外灘33號英國領事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初建於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毀於大火。現在的建築為1873年建造。具有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主樓高兩層,整個建築平面為正方形,層頂用中國蝴蝶瓦,為了讓底層有良好的通風,台基較高,立面上門窗較多,且多採用圓拱和平拱。

北蘇州路20號百老匯大廈 又名:上海大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大廈飯店。
建於1934年,22層,高88米。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飾簡潔明朗,外觀氣勢雄偉,現為三星級飯店。該大樓曾為北外灘的制高點,其18樓寬敞的觀景平台,是鳥瞰外灘全景的佳處地點。

外白渡橋北堍黃浦路15號禮查飯店
建於1910年。外貌採用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形式,樓高5層,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和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築。五層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層部分裝飾愛奧尼克式大柱頭,窗樘發券,有的採用弧拱,有採用平拱,整幢建築凹凸面多,進深很深,故室內光線較暗。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艾菲爾鐵塔
在法國首都巴黎,各國遊客最為集中的旅遊景點無疑是艾菲爾鐵塔。登上艾菲爾鐵塔、俯瞰「萬城之冠」的巴黎風光,這是每一位來到巴黎的訪問者和遊人最大的心願。

艾菲爾鐵塔矗立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它是為迎接在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而於1889年建成的。它以鐵塔的設計者、傑出的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名字命名。

艾菲爾鐵塔高320.7米,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重達9000噸,共用了1.8萬余個金屬部件,以100餘萬個鉚釘鉚成一體,全靠四條粗大的用水泥澆灌的塔墩支撐。全塔分為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第三層高276米。每層都設有帶高欄的平台,供遊人眺望那獨具風採的巴黎市區美景。晴空萬里之時,人們可以從鐵塔上看到遠達70公里處的景色。據說,登上艾菲爾鐵塔的遊客早已超過1億人次。

從建成之日起,艾菲爾鐵塔就被人們廣為頌揚。美國科學家愛迪生把鐵塔設計者艾菲爾贊譽為「宏偉建築的勇敢建造者」;畫家畢加索曾為鐵塔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音樂家阿波利內爾則為鐵塔譜寫了不朽的頌歌《橋梁之父》。

今天,艾菲爾鐵塔這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仍展示著人類的聰明才智。它不僅是一座吸引遊人觀光的紀念碑,而且是巴黎這座美麗而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的象徵。

艾菲爾鐵塔的精美、壯觀和氣勢磅礴是無與倫比的。它高達320米,使用鋼鐵7000噸,由1.2萬個金屬部件組成,用250萬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鉚釘將所有的部件連成一體。鐵塔從1887年1月26日動工到1889年4月5日完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盡管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剝蝕,鐵塔依然高高矗立、穩固如初,這與設計和主持施工全過程的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精心設計有著直接關系。當年,艾菲爾的設計方案是從700個方案中經過嚴格評審遴選出來的。施工時,艾菲爾先在工地上用搭積木的方式進行試驗,全部試驗要求精確度必須達到0.1毫米,也就是說所有的部件和鉚釘的接茬與搭口的誤差,均不得超過0.1毫米,這使得在塔柱合龍與鋼板安裝時,每一個孔洞的大小和形狀都精確得不需要再用銼刀去銼一下,真可謂嚴絲合縫。艾菲爾不僅設計超群,而且施工過程極為認真。不僅使竣工時間有所提前,而且比預算的工程開支800萬法郎還節省了20萬法郎。艾菲爾以自己的智慧為法蘭西贏得了榮譽,為世界建築史創造了奇跡,特別是在1889年5月15日11時50分,當艾菲爾親自為國際博覽會的開幕式剪綵並親手將法蘭西的國旗第一次升到了300多米高的塔頂時,現場人群歡聲雷動,全法國都在為他喝彩。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鐵塔以艾菲爾命名,並在塔下為他鑄成一尊半身銅像。如今,前來參觀鐵塔的人,還能同時瞻仰到這位蜚聲世界的卓越的建築師。艾菲爾和他的鐵塔,同樣都是不朽的。

建造艾菲爾鐵塔的初衷,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原本誰也沒有把它當回事,甚至還有待博覽會閉幕便將鐵塔拆掉的想法。豈料,鐵塔一旦建成,竟產生了世界性的轟動效應,一舉成為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建築。全世界的人們都會認為:艾菲爾鐵塔就是巴黎,巴黎就是艾菲爾鐵塔。艾菲爾鐵塔成為巴黎的脊樑,為巴黎鑄造了靈魂。100多年來,從世界各地到巴黎造訪鐵塔的人數已超過2億,至於由此帶來的經濟收入和社會效益,就更難以統計了。據說,在鐵塔建成後的頭15個月,建塔的全部成本就收回來了,而從那時到現在,鐵塔所創造的價值又該是多少呵!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跡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鍾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志,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一起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 ;法文:Statue de la Liberté )

美國,自由女神像,文化遺產,198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女神像的鋼鐵骨架由設計巴黎鐵塔的埃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刻家維雷勃杜克設計,並在巴黎完成。法國政府將這一標志自由的紀念像,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給美國。自從1886年落成以來,它聳立在紐約港的入口。

自由女神像,作為美國象徵,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以西的一個小島--自由島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紐約港入口處,日夜守望著這座大都會,迎來了自19世紀末以來到美國定居的千百萬移民。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人民贈給美國人民的禮物,是自由的象徵,女神像高46米,連同底座總高約100米,是那時世界上最高的紀念性建築,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柳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銅像內部的鋼鐵支架是由建築師維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爾鐵塔聞名於世界的法國工程師埃菲爾設計製作的。

女神雙唇緊閉,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式寬松長袍,右手高擎象徵自由的幾米長的火炬,左手緊握一銅板,上面用羅馬數字刻著《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腳上散落著已斷裂的鎖鏈,右腳跟抬起作行進狀,整體為掙脫枷鎖、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氣宇軒昂、神態剛毅,給人以凜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莊豐盈的體態又似一位古希臘美女,使人感到親切而自然。當夜暮降臨時,神像基座的燈光向上照射,將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從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燈光,又好像在女神頭上綴了一串閃著金黃色的亮光,給熱鬧而喧囂的大都會平添了一處頗為壯觀的夜景。創造這一藝術傑作的是法國雕塑家巴特爾迪,女神的形象源於他在17歲時親眼目睹的激動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了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政變。一天,一群共和國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公事,與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時分,一位忠於共和政權的年輕姑娘,手持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不幸中彈犧牲。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徵,另外,女神像的形體以巴特爾迪後來的妻子為原型創作,面容則取自他的母親。

1869年,巴特爾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圖設計。1874年造像工程開工,到1884年完全造竣,前後歷時十年,雕像僅食指就有2.5米長,1米寬,指甲則有75厘米厚。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贈送給美國。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開始,基座高約27米,由花崗石混凝土製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處的混凝土巨柱。該古堡是一座軍用炮台,呈八角星狀,於1808-1811年為加強紐約港的防衛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個塑像被分成200多塊裝箱,用拖輪從法國里昂運到了紐約。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腳手架上將30隻鉚釘和約100塊零件,組合一處。28日,美國總統克利夫蘭親自主持了萬人參加的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禮。1916年,威爾遜總統為女神像安裝了晝夜不滅的照明系統並主持了竣工儀式。1942年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將自由女神像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

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徵,永遠表達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嚮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像內部中空,可搭電梯直達神像頭部。且有一道通向神像手臂的樓梯。雙向螺旋樓梯共171級。此外,還有新設的移民博物館Immigration Museum。]
皇冠上有望台,皇冠上的7個角標是自由越過7大海向7個大陸放射

自由女神像基石上銘刻的猶太女詩人愛瑪·拉扎露絲的十四行詩《新巨人》中的詩句:
歡迎你、
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顛沛的人們
一起交給我。
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4. 莫愁湖地名由來,古今的遷變

莫愁湖的介紹

莫愁湖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是一座有著1500年悠久歷史和豐富人文資源的江南古典名園,為六朝勝跡,有「江南第一名湖」、「金陵第一名勝」、「金陵四十八景之首」等美譽。公園面積58.36公頃,其中湖面約33.3公頃,綠地率92.24%,湖面標高4米。
莫愁湖在六朝時稱橫塘,在宋、元時即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是盛極一時。清乾隆年間,在園內建鬱金堂,築湖心亭。1929年辟為公園,後建有「粵軍殉難烈士墓」和孫中山手書「建國成仁」碑。解放後,莫愁湖畔原有建築整修一新,並擴大了游覽園地,增建了長廊、水榭、湖心亭、露天舞台等設施,遍植花木。
園內樓、軒、亭、榭錯列有致,堤岸垂柳,海棠相間,湖水盪漾,碧波照人。勝棋樓、鬱金堂、賞河廳、水榭、抱月樓、光華亭、曲徑迴廊等掩映在山石松竹、花木綠蔭之中,一派「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但覺西湖輸一著,江帆雲外拍雲飛」的宜人景色。

莫愁湖的由來
莫愁湖古稱橫塘,因其依石頭城,故又稱石城湖,名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莫愁是河南洛陽人,幼年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她文靜,聰明好學,採桑、養蠶、紡織、刺綉樣樣拿的起來。鄰居家的小孩念書,她聽著記著,不但識的些字,連詩文也能吟詠幾句,莫愁還和父親學了一手采葯治病的本領。十五歲那年,父親在采葯途中不幸墜崖身亡,莫愁因家境貧寒,只得賣身葬父。當時盧員外在洛陽做生意,見莫愁純朴美麗,很同情她,便幫助莫愁料理了爹爹後事,帶她來到梁朝京城建康,從此,莫愁嫁進盧家,成了員外的兒媳。 莫愁婚後和丈夫恩恩愛愛,第二年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阿候。雖然生活富裕,可莫愁時常想念家鄉,懷念父親,只有幫助窮人治病時才感覺快慰露出笑容。窮人們時常說:我們有了病啊痛啊的,見了莫愁,就什麼憂愁也沒啦!長此以往,莫愁女的名字就傳開了。
盧員外曾在梁朝為官。一日,梁武帝聞報水西門外盧家莊園牡丹花開,便著便服來員外家賞花,只見牡丹花交錯如錦,奪目如霞,梁武帝驚得如痴如醉,遂問員外:此花何人所栽?盧員外跪答:此乃兒媳莫愁所栽。梁武帝不禁怦然心動,當即令傳莫愁見駕。梁武帝見到莫愁如花容貌,不由神魂顛倒。回宮後,寢食難安,終於想出毒計,害死了盧公子,傳旨選莫愁進宮為妃。莫愁得知,悲憤交加,決心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投石城湖而死。四周鄉鄰得知,紛紛來到湖邊痛苦拜祭,怎麼也不肯相信這么好的女子會投湖自盡。
莫愁女
有人傳說深夜聽到莫愁的哭泣聲,也有人說看到天上落下一隻小船,載著莫愁悠悠而去……人們深深懷念她,為了紀念她,將石城湖改名為莫愁湖。梁武帝聞訊,自感慚愧,於是寫下了《河中水之歌》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採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子字阿候。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東家王。在她的故居鬱金堂側賞荷廳的蓮花池內,塑起了一尊二米高的漢白玉塑像,為南京標志性景點之一。


莫愁湖的古今變遷
民國時期
粵軍烈士墓
軍烈士墓位於公園東隅,始建於民國元年(1912),孫中山先生親自定名,並手書「建國成仁」碑,墓前設置石獅一對。民國37年(1948),原粵軍北伐總司令姚雨平又將散葬於莫愁湖畔之53座烈士單人墓、8人墓,及因製造炸彈而犧牲的炸彈營長墓之遺骸,合入粵軍墓。並立重修建國粵軍陣亡將士墓記碑,碑文日:「抗戰勝利還都之年,首屆國民代表大會於南京適當制憲建國之期,追思創造民國之不易,粵省代表及在京人士遂公祭建國粵軍將士墓於莫愁湖畔。現碑殘墓毀蔓草叢荊淪為鄉人飼鴨之場,乃倡議修理,並公推前廣東北伐軍總司令姚雨平先生董其事。三十六年冬,國民政府蔣主席及粵省政府撥款至,即於民國三十七年元月庀材興工。以原有五十三墓分修不易,於是合成一冢,將原名墓碑封於冢內,另樹大碑於前,中書建國粵軍陣亡將士之公墓。其傍書姓名共得五十三人,因墓碑損毀而失名者八人,周達則軍隊未出發前因制炸彈失慎身亡者,補列於此。於是既壯觀瞻復能歷久,至其戰績興厥初營建情形均詳。黃克強姚雨平兩先生所撰碑記第每念民國政府成立於南京時,漢陽既失張勛沿津浦路擁大軍來犯,民國局勢至岌岌也,賴我粵軍將士奮勇犧牲一捷固鎮,再捷南宿州直搗徐州,張勛奔逃,清廷見勢已去乃宣布退位,民國始告完成,故諸將士之精神實與中華民國千秋萬歲。余以同袍後死之身今得隨雨平先生重修此墓謹執筆為記尤不勝低徊而欣慰也」。
建國後
1966年,「文革」之初,粵軍墓被毀,建國成仁碑被砸碎拋散於地。1972年9月8日,鄧穎超副委員長蒞臨莫愁湖公園,指出「他們反帝反封建有功,你們要恢復,規模可小一些,但是要恢復」。後又在葉劍英委員長關懷下,此指示精神於1979年3月方得以實施,公園職工從護坡底挖出破碎石碑,從六角亭旁兩青桐下挖出烈士遺骸,但石碑上「建」字終未找到,只得以文管會收藏之墓碑底片翻制。是年9月25日,省、市政協隆重召開重建粵軍殉難烈士墓落成典禮。重建的烈士墓莊重、朴實,青石結構,成圓拱形二層,下層高1米,直徑4米,有勒腳線,上層高1.3米,墓廓有長1.44米,寬1.04米長方形遺骸池,池口安放原烈士碑13塊。墓碑分碑座、碑身、碑頭三部分,碑身寬1.45米,高3.15米。正面嵌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建國成仁」4字,墓碑後有黃興撰文粵軍殉難義士碑。墓前鋪有7米長條石踏步7級,兩側各有高1米石柱6根,石柱間銜接著長1.44米,高0.65米石刻欄板,墓地全以條石鋪裝,圍以37.7米青磚圍牆。1981年墓石前立章炳文隸書粵軍殉難烈士墓碑刻,碑文日:「辛亥革命後,孫中山先生一九一二年元月在南北就任臨時大總統,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封建余孳張勛不甘心清王朝的失敗,在南京議和停戰之際,突然糾集兵力由徐州沿津浦線大舉南犯,形勢極為緊張。當時孫中山領導的在寧粵軍當即揮戈北上,首捷固鎮,再捷宿縣,直搗徐州。敵軍傷亡慘重,狼狽逃竄。這一勝利保衛了南京革命政權的安全,對於迫使清帝退位,結束中國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具有重大作用。後對這一戰役中殉難的龍得勝,韓勝、李英乙、林富順等六十二烈士,建墓安葬在莫愁湖畔,由孫中山親筆為墓碑命名,黃興撰寫碑文,記載了粵軍以少勝多的功績和殉難烈士視死如歸的崇高品質。」1982年粵軍墓及其附屬石刻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北首有汪偽時建無欄單拱石橋一座,架於內塘至大湖水道上,跨度5.8米,寬3.35米。1964年改城磚橋面為青石橋面,1991年加漢白玉橋欄。東南首亦有汪偽時建無欄單拱石橋一座,跨度5.5米,寬3.5米。

5. 世界上各名建築名字的由來

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 曾用名:麥克倍恩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主要使用單位: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
位於中山東一路延安東路口的亞細亞大樓,有「外灘第一樓」之稱。建於1913年。原為7層,後加了1層。外觀為折衷主義風格,正立面為巴洛克式,柱式以愛奧尼克式為主,底層拱圈用鎮石,外牆用石面磚。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3號上海總會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61年由在滬英僑發起創設,當時為英國總會所用,又叫上海總會,也稱上海俱樂部。1910年1月,在原址建新樓,成為當時重要的社交場所。
新樓建築為橫直線條三段式處理,二層至三層中段增加了6根愛奧尼克柱頭,為整幢大樓增加了立體感,大樓南北兩側對稱,頂端各設置了巴洛克式的風亭,窗戶形狀變化多端,細部雕刻細膩優美。大樓的室內裝潢由日本建築師設計,裝飾華麗,長達34米的酒吧由黑白相間的大理石裝飾,在當時聞名於世。大樓總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外灘4號有利大樓 曾用名:友寧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新加坡佳通私人投資有限公司。
1922年,舊屋拆除後建新樓。繫上海第一幢鋼框架的大樓,據說鋼框架是向德國著名的克虜伯工廠訂制。大樓高6層,正立面仿文藝復興風格,外裝飾為巴洛克式,大門兩旁有修長的愛奧尼克式柱,外牆用花崗岩貼面。整座建築開間大,樓層高。

外灘5號日清大樓 又名:海運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華夏銀行上海分行。
1921年日清洋行在中山東一路5號新建大樓,1925建成,由英商德和洋行設計,6層鋼筋水泥結構建築,從表面上看,該大樓的基本構造與上海的其他近現代建築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其線條處理以橫線條為主,具有近代日本西洋建築的特徵。

外灘6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又名:元芳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香港僑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
此樓原是一幢3層磚木結構的房子,東印度式建築風格。1906年拆舊建新,由英商瑪禮遜洋行設計,為假4層磚木結構,大樓外觀呈英國哥德式建築風格。裝飾上具有歐洲宗教建築色彩,青紅磚鑲砌,眾多細長柱子鉤勒牆面。後因維修時用水泥粉刷牆面,除框架外,原先的外貌已不復存在。大門入口豎有羅馬廊柱。底層、二層為落地長窗,券狀窗框,兩肩對稱。上層為坡式屋頂,並有一排尖角形窗。四樓南面為平台,是觀光黃浦江的勝處。

外灘7號電報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泰國盤古銀行。
外灘中山東一路的7號大樓,原是旗昌洋行的產業,輪船招商局將它買下後,即歸屬下的電報總局使用,故稱「電報大樓」。為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假5層磚石結構。以變化多端的古典式柱子,裝飾從2樓到4樓的窗框,使建築的立面富於變化和充滿立體感。同時在頂層兩邊建有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屋頂,使整幢大樓頗具藝術韻味。在外灘的建築群中,電報大樓體態雖然不大,但其建築藝術的特徵別具風格。

外灘9號旗昌洋行大樓 又名:港監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局(集團)上海分公司。
1901年,輪船招商局將旗昌洋行的舊樓拆除重建,由通和洋行設計,為三層磚木結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東向外灘為主立面,以正大門為中軸線,兩側形成對稱。大門兩側各有2扇羅馬拱券型的落地長窗,2、3層有內陽台,以古典式柱子作支撐。樓內的木製樓梯扶手處有雕花,攔桿也十分精緻。

外灘12號匯豐銀行大樓 又名:匯豐大樓、市府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曾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現在使用單位:浦東發展銀行。
外灘大樓群建築中最顯眼的一幢大樓,建於1925年。外形接近正方形,高5層,中部加上隆起的建築為7層,上有一半球形屋頂。鋼框架結構,外形呈仿古典的磚石結構,內部處理採用古典主義的形式,如愛奧尼克式柱廊,藻井式天花板等。室內裝修考究,大廳內的柱子、護壁、地坪均用大理石貼面,不僅裝有暖氣,還安裝了當時最先進的冷氣設備。

外灘13號海關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海關。
建於1927年。建築風格為歐洲古典建築和近代建築相結合的折衷式。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沿外灘高7層,用金山石砌築。西部一直延伸到四川中路,高5層,二層以上用紅機磚砌築。沿外灘大門前為希臘多立克式柱廊,入口為大廳,內有繁復的石膏花飾和腳線,鑲金和彩色馬賽克的平頂。最高處為鍾樓。

外灘14號交通銀行大樓 又名:上海總工會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總工會。
交通銀行新大樓1948年10月竣工,是上海解放前外灘最後建成的一幢樓。由鴻達洋行設計,大樓主體6層,中間為8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正面和側面均以垂直的線條來突出建築的立體感。底層門框用黑色大理石作貼面,其餘牆面均以白水泥粉刷。大門原為轉門,入內是彩紋人造大理石鋪成的過道,兩側靠牆為環狀扶梯。扶梯用大理石作台階,紫銅作欄桿。經扶梯上2樓平台,過4扇鋁框玻璃門,進入高大寬敞的大廳。大廳由36根大理石柱作支撐。大樓內有庫房、發電機、空氣調節機、2部奧的斯電梯。整幢大樓的內部設計強調實用。

外灘15號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又名:華勝大樓、中央銀行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1902年竣工,由德國建築師海因里希·貝克設計,項茂記營造廠施工。外觀呈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復古建築風格。3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是以沉砂墊層代替打樁。外牆以釉面磚與花崗石鑲嵌,大門左右有4扇券窗,2、3層立面慣以6根愛奧尼克立柱,3層檐下及柱頂均飾以歐洲神話人物頭像的雕塑。進入正門,一條對稱白色大理石扶梯直通2層營業大廳。大廳中央高達3層,用彩繪玻璃作天棚,室外陽光可透過天棚照到廳內。2、3層四周有精緻典雅的彩繪玻璃迴廊,營業大廳的沿廊壁上有雕刻精美的人物浮雕。

外灘16號台灣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招商銀行。
建於1924年。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幢帶有日本近代西洋風格的建築,同時又廣泛吸取各國建築的長處,成為一個多種風格建築的混合體。

外灘17號字林大樓 又名:桂林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建於1921年,由德和洋行設計。大樓總高10層,三段式立面。底層立面用拉毛花崗石作貼面,正大門兩側各有一扇落地的羅馬拱券長窗;中部立面3至7層,建築外觀採用近現代派簡潔明快的設計手法,但飾以古典柱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浮雕,使單調的平面增加了一絲活潑;上段立面,兩側為券式窗洞,中間樹以雙柱,形成內陽台。屋檐下原有8個裸體人物雕塑,後被水泥封末。頂部的南北兩側建有塔樓。字林大樓是近現代主義風格和新古典主義風格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建築。

外灘18號麥加利銀行大樓 又名:春江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於1923年。文藝復興時期折衷主義風格建築,底層以花崗石作貼面,顯得勻稱協調而又給人以資本雄厚的感覺。第二層,外牆處理簡潔,由巴洛克粗大石柱支撐,層次富於變化。

外灘19號匯中飯店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南樓。
1906年拆舊建新,由祥泰洋行工程師施高塔設計,6層磚木混合結構,總高30米。外觀呈文藝復興樣式的建築風格。外牆用白色清水磚砌成,鑲以紅色水磚做腰線。門窗有圓弧拱,也有平拱。正大門為轉門。屋頂建有花園,花園的東西兩側各建一座巴洛克式涼亭,夏秋季節可以坐在東側的涼亭內觀望黃浦江潮水。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曾在這幢豪華飯店慶賀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

外灘22號沙遜大廈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和平飯店北樓。
建於1929年,由公和洋行設計,是上海近代建築史上出現的第一幢完全意義上的近現代派建築。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大廈高10層,局部13層,另有地下室,地面至頂端的高度為77米,是當時上海最高的建築。立面以垂直線條為主,在腰線和檐口處有雕刻的花紋。外牆除第9層和頂部用泰山石面磚外,其餘各層均用花崗石作貼面。

外灘23號中國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1937年建成,是外灘(中山東一路段)眾多建築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分東西兩幢大樓,西大樓為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東大樓是主樓,高15層,地下層2層,共17層,鋼框架結構。採用中國民族風格方形尖頂,其他欄桿及窗格等處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每層的兩側有鏤空圖案,中國銀行大樓是近代西洋建築與中國傳統建築結合較成功的一幢大樓。

外灘24號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
建於1924年。樓高7層,鋼筋混凝土結構,日本近代西洋風格建築。原先是日本橫濱正金銀行。底層石塊為貼面,橫線條清晰,產生明朗而輕快的感覺。二層至五層之間仿古典主義巨大石柱給建築增加了莊重和典雅之感。

外灘27號怡和洋行大樓 又名:外貿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市外貿局等。
始建於1920年,竣工於1922年11月,由馬海洋行設計。外觀為仿英國復古主義派建築風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5層(1983年又加蓋2層)。建築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進,朝東立面呈三段樣式。1、2層為一段,門和長窗為羅馬拱券形,大塊拉毛花崗石作外牆貼面,平整石塊鋪砌大門台階,門的兩側裝有一對壁燈。3至5層為第二段,有4根巨大的科林斯立柱作為裝飾和支撐,立柱間為陽台和石欄桿。5層以上為第三段,層頂有較寬檐口,頂部為大平台,平台前有欄桿,中間是石屏,緊貼石屏建有一座圓頂,圓頂中心插有旗桿。

外灘28號格林郵船大樓 又名:廣播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廣電集團。
1920年建成。總體為近代復古主義建築,大門和邊門均設計為羅馬拱券,兩側建有花崗石古典柱式;從地面勒腳至二樓外牆用花崗石作貼面,造成一種厚重而又古典的情調。在臨外灘的屋頂上設計了屋頂亭,形如遠洋巨輪上的瞭望台,這種設計使此樓成為上海為數不多的仿生建築之一。

外灘29號東方匯理大樓 又名:東方大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中國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建於1914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典型的法國古典主義建築,入口拱門上方有一卷渦狀的斷山花,流露出法國情調巴洛克式的設計手法,中部是愛奧尼式巨柱,橫豎向三段式處理明顯。

外灘33號英國領事館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初建於1849年,1852年翻建,1870年毀於大火。現在的建築為1873年建造。具有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建築風格,主樓高兩層,整個建築平面為正方形,層頂用中國蝴蝶瓦,為了讓底層有良好的通風,台基較高,立面上門窗較多,且多採用圓拱和平拱。

北蘇州路20號百老匯大廈 又名:上海大廈,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使用單位:上海大廈飯店。
建於1934年,22層,高88米。早期現代派風格的八字式公寓結構,外部處理與內部裝飾簡潔明朗,外觀氣勢雄偉,現為三星級飯店。該大樓曾為北外灘的制高點,其18樓寬敞的觀景平台,是鳥瞰外灘全景的佳處地點。

外白渡橋北堍黃浦路15號禮查飯店
建於1910年。外貌採用英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形式,樓高5層,是一座鋼筋混凝土和磚木混合結構的建築。五層窗旁建有大弧形拱券,三四層部分裝飾愛奧尼克式大柱頭,窗樘發券,有的採用弧拱,有採用平拱,整幢建築凹凸面多,進深很深,故室內光線較暗。
盧浮宮始建於13世紀,是當時法國王室的城堡,被充當為國庫及檔案館。但於1546年建築師皮埃爾·萊斯柯在國王委託下對盧浮宮進行改建,從而使這個宮殿具有了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後又經歷代王室多次授權擴建,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動盪,到拿破崙三世時盧浮宮的整體建設才算完成。
繼「賢王查理」建設了重要的圖書館而聲名遠播之後,16世紀的弗朗索瓦一世又開始大規模地收藏各種藝術品,到了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時期,盧浮宮的收藏已十分充實。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盧浮宮已經成為經常展出各種繪畫和雕塑作品的一個場所。
1793年8月10日,盧浮宮藝術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一個博物館。從那時起,這里的收藏不斷增加,更不用說拿破崙向那些被征服的國家徵用的藝術貢品了。總之,如今博物館收藏目錄上記載的藝術品數量已達400,000件,分為許多的門類品種,從古代埃及、希臘、埃特魯里亞、羅馬的藝術品,到東方各國的藝術品;有從中世紀到現代的雕塑作品;還有數量驚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繪畫精品等等。迄今為止,盧浮宮已成為世界著名的藝術殿堂。

艾菲爾鐵塔
在法國首都巴黎,各國遊客最為集中的旅遊景點無疑是艾菲爾鐵塔。登上艾菲爾鐵塔、俯瞰「萬城之冠」的巴黎風光,這是每一位來到巴黎的訪問者和遊人最大的心願。

艾菲爾鐵塔矗立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右岸的戰神廣場上,它是為迎接在巴黎召開的世界博覽會而於1889年建成的。它以鐵塔的設計者、傑出的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名字命名。

艾菲爾鐵塔高320.7米,塔身為鋼架鏤空結構,重達9000噸,共用了1.8萬余個金屬部件,以100餘萬個鉚釘鉚成一體,全靠四條粗大的用水泥澆灌的塔墩支撐。全塔分為三層:第一層高57米,第二層高115米,第三層高276米。每層都設有帶高欄的平台,供遊人眺望那獨具風採的巴黎市區美景。晴空萬里之時,人們可以從鐵塔上看到遠達70公里處的景色。據說,登上艾菲爾鐵塔的遊客早已超過1億人次。

從建成之日起,艾菲爾鐵塔就被人們廣為頌揚。美國科學家愛迪生把鐵塔設計者艾菲爾贊譽為「宏偉建築的勇敢建造者」;畫家畢加索曾為鐵塔畫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音樂家阿波利內爾則為鐵塔譜寫了不朽的頌歌《橋梁之父》。

今天,艾菲爾鐵塔這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宏偉建築仍展示著人類的聰明才智。它不僅是一座吸引遊人觀光的紀念碑,而且是巴黎這座美麗而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的象徵。

艾菲爾鐵塔的精美、壯觀和氣勢磅礴是無與倫比的。它高達320米,使用鋼鐵7000噸,由1.2萬個金屬部件組成,用250萬個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鉚釘將所有的部件連成一體。鐵塔從1887年1月26日動工到1889年4月5日完工,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盡管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剝蝕,鐵塔依然高高矗立、穩固如初,這與設計和主持施工全過程的建築工程師居斯塔夫·艾菲爾的精心設計有著直接關系。當年,艾菲爾的設計方案是從700個方案中經過嚴格評審遴選出來的。施工時,艾菲爾先在工地上用搭積木的方式進行試驗,全部試驗要求精確度必須達到0.1毫米,也就是說所有的部件和鉚釘的接茬與搭口的誤差,均不得超過0.1毫米,這使得在塔柱合龍與鋼板安裝時,每一個孔洞的大小和形狀都精確得不需要再用銼刀去銼一下,真可謂嚴絲合縫。艾菲爾不僅設計超群,而且施工過程極為認真。不僅使竣工時間有所提前,而且比預算的工程開支800萬法郎還節省了20萬法郎。艾菲爾以自己的智慧為法蘭西贏得了榮譽,為世界建築史創造了奇跡,特別是在1889年5月15日11時50分,當艾菲爾親自為國際博覽會的開幕式剪綵並親手將法蘭西的國旗第一次升到了300多米高的塔頂時,現場人群歡聲雷動,全法國都在為他喝彩。人們為了紀念他,將鐵塔以艾菲爾命名,並在塔下為他鑄成一尊半身銅像。如今,前來參觀鐵塔的人,還能同時瞻仰到這位蜚聲世界的卓越的建築師。艾菲爾和他的鐵塔,同樣都是不朽的。

建造艾菲爾鐵塔的初衷,是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和迎接在巴黎舉辦的國際博覽會,原本誰也沒有把它當回事,甚至還有待博覽會閉幕便將鐵塔拆掉的想法。豈料,鐵塔一旦建成,竟產生了世界性的轟動效應,一舉成為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最具代表性和象徵性的建築。全世界的人們都會認為:艾菲爾鐵塔就是巴黎,巴黎就是艾菲爾鐵塔。艾菲爾鐵塔成為巴黎的脊樑,為巴黎鑄造了靈魂。100多年來,從世界各地到巴黎造訪鐵塔的人數已超過2億,至於由此帶來的經濟收入和社會效益,就更難以統計了。據說,在鐵塔建成後的頭15個月,建塔的全部成本就收回來了,而從那時到現在,鐵塔所創造的價值又該是多少呵!
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義大利語: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鍾樓,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跡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鍾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志,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一起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義大利建築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自由女神像(英文:Statue of Liberty ;法文:Statue de la Liberté )

美國,自由女神像,文化遺產,198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女神像的鋼鐵骨架由設計巴黎鐵塔的埃菲爾設計,雕像由法國雕刻家維雷勃杜克設計,並在巴黎完成。法國政府將這一標志自由的紀念像,作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贈給美國。自從1886年落成以來,它聳立在紐約港的入口。

自由女神像,作為美國象徵,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以西的一個小島--自由島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紐約港入口處,日夜守望著這座大都會,迎來了自19世紀末以來到美國定居的千百萬移民。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人民贈給美國人民的禮物,是自由的象徵,女神像高46米,連同底座總高約100米,是那時世界上最高的紀念性建築,其全稱為"自由女神銅像國家紀念碑",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銅像以120噸的鋼鐵為骨架,80噸銅片為外皮,以30萬只柳釘裝配固定在支架上,總重量達225噸,銅像內部的鋼鐵支架是由建築師維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爾鐵塔聞名於世界的法國工程師埃菲爾設計製作的。

女神雙唇緊閉,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著羅馬式寬松長袍,右手高擎象徵自由的幾米長的火炬,左手緊握一銅板,上面用羅馬數字刻著《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腳上散落著已斷裂的鎖鏈,右腳跟抬起作行進狀,整體為掙脫枷鎖、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氣宇軒昂、神態剛毅,給人以凜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莊豐盈的體態又似一位古希臘美女,使人感到親切而自然。當夜暮降臨時,神像基座的燈光向上照射,將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從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燈光,又好像在女神頭上綴了一串閃著金黃色的亮光,給熱鬧而喧囂的大都會平添了一處頗為壯觀的夜景。創造這一藝術傑作的是法國雕塑家巴特爾迪,女神的形象源於他在17歲時親眼目睹的激動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發動了推翻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政變。一天,一群共和國黨人在街頭築起防禦公事,與政變者展開巷戰。暮色時分,一位忠於共和政權的年輕姑娘,手持燃燒的火炬,躍過障礙物,高呼"前進"的口號向敵人沖去,不幸中彈犧牲。從此,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徵,另外,女神像的形體以巴特爾迪後來的妻子為原型創作,面容則取自他的母親。

1869年,巴特爾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圖設計。1874年造像工程開工,到1884年完全造竣,前後歷時十年,雕像僅食指就有2.5米長,1米寬,指甲則有75厘米厚。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贈送給美國。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開始,基座高約27米,由花崗石混凝土製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處的混凝土巨柱。該古堡是一座軍用炮台,呈八角星狀,於1808-1811年為加強紐約港的防衛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個塑像被分成200多塊裝箱,用拖輪從法國里昂運到了紐約。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腳手架上將30隻鉚釘和約100塊零件,組合一處。28日,美國總統克利夫蘭親自主持了萬人參加的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禮。1916年,威爾遜總統為女神像安裝了晝夜不滅的照明系統並主持了竣工儀式。1942年美國政府做出決定,將自由女神像列為美國國家級文物。

一個多世紀以來,聳立在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銅像已成為美利堅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誼的象徵,永遠表達著美國人民爭取民主、嚮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像內部中空,可搭電梯直達神像頭部。且有一道通向神像手臂的樓梯。雙向螺旋樓梯共171級。此外,還有新設的移民博物館Immigration Museum。]
皇冠上有望台,皇冠上的7個角標是自由越過7大海向7個大陸放射

自由女神像基石上銘刻的猶太女詩人愛瑪·拉扎露絲的十四行詩《新巨人》中的詩句:
歡迎你、
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顛沛的人們
一起交給我。
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6. 勒腳的幾種構造做法

(1)抹水泥砂漿、刷塗料勒腳;

(2)貼石材勒腳;

(3)面磚勒腳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勒腳使用的材料:塗料、磚、石材等。

單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應按其外牆勒腳以上結構外圍水平投影面積計算。

(6)勒腳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相關術語:踢腳

踢腳(踢腳板、踢腳線)是外牆內側和內牆兩側與室內地坪交接處的構造。踢腳的一方面作用是防止掃地時污染牆面,主要作用是防潮和保護牆腳。踢腳材料一般和地面相同。踢腳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

室內地面或樓面與牆面交接處應在牆面上設置踢腳,踢腳高度為80一120mm。踢腳按其所用材料及牆體材料不同,有水泥踢腳、水磨石踢腳、地磚踢腳、木板踢腳、塑料踢腳等。

7. 建築工程中「勒腳」、「泛水」的名稱的由來,為什麼這么叫感覺名稱和實物聯系不起來。 煩請高手解答!

勒腳,像不像有一個放大腳緊緊勒在建築底部,泛水嘛,就是像臉盆一樣把水承在裡面, 不讓水隨意流動, 讓水只能從指定的地方流出去。都是很生動形象的名詞嘛。

閱讀全文

與勒腳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