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各區的名稱由來
1、靜安區:因靜安寺得名
相傳建於三國孫吳年間,初名滬瀆重玄寺。南宋嘉定年間,從吳淞江畔遷入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1686號),沸井浜就是有著「天下第六泉」之稱的湧泉。抗戰勝利後,靜安區境域劃分為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二區。因千年古剎靜安寺坐落第十區,故以寺名區。
2、徐匯區:因「徐家厙」得名
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在上海縣城西建農庄「瀼西草堂」,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shè)」,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3、寶山區:因「山」得名
鄭和下西洋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但長江口航道風急浪高,水流湍急,卻沒有導航標志。明成祖朱棣便命人在長江口南岸堆土造山,山上建「烽堠」,白天舉煙、晚上明火,為來往船隻指明航向,當地百姓稱其為「寶山」。此山後坍沒於海,但其名沿用至今。
4、普陀區:因普陀路得名
抗日戰爭期間,上海分設31個警區,蘇州河(吳淞江)以南地域為第十三警區,由普陀路警察局管理。抗戰勝利後,仍按舊時警區地域設「第十三區」,1947年改稱普陀區。「普陀」得名於1920年前後公共租界工部局所築「普陀路」,普陀路則是以浙江普陀山命名的。
5、黃浦區:因黃浦江而得名
南宋時期,吳淞江有條支流叫「黃浦塘」,元代河道漸寬始有「大黃浦」之稱,明代大黃浦改造疏浚,河面不斷開闊改稱「黃浦江」。抗戰勝利後,全市分設30個區,第一區因瀕臨黃浦江,以江名黃浦為區名。
6、長寧區:因長寧路得名
長寧路是橫貫長寧境內的道路,前身叫「白利南路」。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為「白利南路」。1943年,「白利南路」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因長寧路橫貫境內,1945年置區時命名為長寧區,解放後沿用區名。
7、虹口區:因虹口港得名
虹口境內原為東海之濱的灘地,歷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條之多。虹口港是主要河流之一,過去叫沙洪,沙洪和黃浦江交匯處被稱為洪口(虹口),這就是虹口區名稱的由來。上海開埠後,因水運便利,虹口沿黃浦江地帶漸次發展成上海遠洋、沿海客貨運的重要港口。
8、楊浦區:因楊樹浦港得名
楊浦區的名稱來自一條河,昔日楊浦,河網水鄉,有河流100多條,西南部有條「楊樹浦港」(原名為「楊樹浦」),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是縱貫於地境中部的一條主要河流。歲月變遷,境內河流十之八九填沒,僅剩19條河道,而楊樹浦仍在。
9、閘北區:因2座水閘得名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康熙、雍正年間,先後建起兩座擋潮石閘,稱為老閘和新閘,而這兩座水閘就位於現在的福建路橋(舊稱老閘橋)和新閘橋附近。
10、閔行區:因「閔行鎮」得名
「閔行」二字得名於「閔行鎮」,此鎮在明弘治年間叫「敏行市」,在現閔行區南部。正德年間,松江府水災絕收,附近災民多去敏行貿易,敏行日漸繁榮,正德7年的《松江府志》開始將此地稱為「閔行」。相傳因文人閔其游學途中去世葬於此地,閔行鎮以其姓得名。
11、青浦區:因「青龍鎮」和「五浦」得名
青浦置縣前,縣境半為上海縣西境,半為華亭縣北境。明嘉靖年間,因地域寬廣,不易治理,將華亭縣和上海縣境內五鄉置青浦縣,隸屬松江府,設縣治於青龍鎮。因縣治在青龍鎮,縣境東部有五浦(趙屯、大盈、盤龍、顧會、崧子),就有了青浦的名稱。
12、金山區:因「金山島」得名
金山區因近海中的金山三島而得名,金山三島由大金山、小金山、浮山三島組成。古時的金山三島在陸上同屬一山,統稱金山,五代前叫「釗山」。大金山頂峰高105.03米,是上海市地面最高點。由於岸坍陷後退,宋代淪入海中,三個頂峰出露海面,構成現在的三個島嶼。
13、嘉定區:因南宋「嘉定」年號得名
嘉定向來有「教化嘉定」之稱,其前身是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當時的崑山縣東境春申、安亭、臨江、平樂、醋塘5個鄉析出置縣,以年號「嘉定」作為縣名。這5個鄉後改名為依仁、循義、服禮、樂智、守信。此外,嘉定還有「疁城」,「練川」,「三儂之地」等別稱。
14、松江區:因吳淞江得名
松江素有「上海之根、滬上之巔、浦江之首」的美譽。說起松江的歷史不得不提「華亭侯」,東漢時期,東吳名將陸遜以功封華亭侯,松江古時也有華亭之稱。唐天寶年間置華亭縣,元代升為華亭府。因為「吳淞江」就在華亭府境內。次年「華亭府」改名為「松江府」。
15、奉賢區:相傳因「言子講學」得名
「奉賢」二字的由來,多數人主張和言子講學有關。言偃,字子游,是孔門72弟子之一,常在南方傳播孔子學說。相傳言子到此地講學,「奉賢」就是出自「奉子游之賢」(敬奉子游的賢德)。另有一說是因為明代有條叫「奉賢涇」的大河(位於奉賢西側)。
16、崇明縣:因位置和風光而得名
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武德年間,崇明島露出江面,時稱東沙和西沙。唐神龍年間在西沙設鎮,取名「崇明」,「崇」為高,「明」為海闊天空,「崇明」意為高出水面又平坦寬闊的明凈平地。文天祥題崇明為「海上瀛洲」,朱元璋稱崇明為「東海瀛洲」。
17、浦東新區:因位於黃浦江之東而得名
「浦東」二字最早出現在南宋,當時華亭縣有「浦東」在內的5個鹽場。浦東新區可以說是上海最年輕的區,因處黃浦江東而得名。部分區境原為川沙縣,1990年川沙縣建制撤銷,同時將劃歸到南市、黃浦、楊浦的地區及閔行的三林鄉收回,成立了浦東新區。
(1)黃浦江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上海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
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
名稱由來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
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㈡ 外灘的由來是什麼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個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纖行走。幾百年來,纖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在上海的地名習慣用詞中,一般把河流的上游叫作「里」,河流的下游叫作「外」,如今天上海人習慣把虹口港上的漢陽路橋叫作「堅虹橋」,把長治路橋叫作「中虹橋」,把大名路橋叫作「外虹橋」,就是根據橋所在河流的位置來取名的。同樣,今蘇州河入黃浦江口的第一座橋叫作「外白渡橋」,依次向里的橋也俗稱「里白渡橋」(今乍浦路橋)、三白渡橋(今四川路橋)。如以縣城為依據時,距城近的地方稱為「里」,距城遠的地方稱為「外」,今南市區的「里成瓜街」和「外成瓜街」;「里倉橋」和「外企橋」等就是以此得名的。
進入上海縣城附近的黃浦江在陸家浜出口處形成一個急彎,於是上海人就以陸家浜為界,其上游稱為「里黃浦」,下游稱為『外黃浦」。里黃浦的河灘叫作「里黃浦灘」,又稱「里灘」,外黃浦的灘地就叫作「外黃浦灘」,又稱「黃浦灘」或「外灘」。
根據上述,「外灘』它該指從陸家深至蘇州河的黃浦灘地,這原來是不錯的。清康熙二十二年,清軍收復了台灣,鄭成功之孫鄭克埃投降,標志著沿海反清武裝全部肅清。康熙二十四年(168年),雄才大略的康熙皇帝頒布了《馳海禁令》,即放鬆和放寬了從明初開始實行的禁止近海航運和貿易的「海禁」政策,中國近海航運和貿易又開始活躍起來了。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中點的上海,是長江的出海日,又背倚中國最富庶的杭嘉湖平原,很快成為中國沿海的重要港口,與上海縣城小東門、大東門、小南門相近的黃浦江灘相繼建起了碼頭、堆棧、商行,從而促進了上海的城市經濟和建設的發展。大概在康熙四十年後,從陸家浜到方浜(今方浜路)的黃浦江灘地逐漸消失在不斷興建的各種建築中,從此,『外灘」的實際區域就是今方浜路到蘇州河邊的黃浦江岸。
㈢ 上海黃浦江為何稱為「黃浦江」
上海合簡稱有「申」,得名於「春申江」。「春申江」就是「黃浦江」,又名「黃歇浦」。黃浦江合名字來源於,戰國四大公子之一合「春申君——黃歇」。黃歇是楚國合令尹,即宰相,為楚國滅脫了魯國,伊合封地勒「吳」。不過,黃歇合時代,上海還勒勒海底下,經過幾百年以後,滄海變桑田合變化,再有仔今朝合上海。大家為了紀念黃歇,所以用伊合名字命名「黃浦江」。不僅如此,上海周圍有交關河流用黃歇合名字命名合,據說湖州搭仔江陰也有類似合河流名字。
㈣ 黃浦江的名稱由來
傳說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涼的沼澤地,其中央蜿蜒流淌著一條淺河。雨水多了,就泛濫成災;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們深受其害,咒之為「斷頭河」。
戰國時楚令尹黃歇來到這「斷頭河」河畔,不辭辛勞地弄清其來龍去脈,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長江口,一瀉而入東海,從此大江兩岸,不怕旱澇,安居樂業。
人們感激黃歇的恩德,便將這條大江稱作黃歇江,簡稱黃浦。後來黃歇被封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4)黃浦江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和浦東。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後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
黃浦江全長約113公里,河寬300至770米。黃浦江始於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淀峰的澱山湖,澱山湖接納了上游太湖流域的眾多來水。
黃浦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黃浦江上已建成多條江底汽車隧道和大橋。黃浦江是兼有飲用水源、航運、排洪排澇、漁業、旅遊等價值的多功能河流。
水系組成
1、太浦河
太浦河位於青浦區西南部。因溝通太湖和黃浦江,故名。1958~1991年在天然湖盪的基礎上人工開挖連接而成。西起江蘇省吳江市廟港鄉太湖東岸,東至青浦區金澤鎮池家港村入上海市境,在練塘鎮南大港處與西泖河相接。
2、小淶港
小淶港位於青浦區、松江區、閔行區界。南起淀浦河,北迄蟠龍塘。長約8公里。原名小來浦,一作小淶浦。歷史上以竹岡塘與蒲匯塘交匯處以北稱小淶浦。
3、泖河
泖河位於青浦區東南部和松江區鄰接處。河道昔寬如湖,原名泖湖,又名團(一作圓)泖,為"華亭三泖"(團泖、大泖、長泖)之一。西北於青浦縣練塘鎮東方紅大橋處接攔路港,東南至松江區石湖盪鎮泖河村與小斜塘相連。
㈤ 黃浦江名字來歷
黃浦江是長江口支流。在上海市境內。舊稱黃浦,別稱(黃)歇浦、春申江,因舊時訛傳為戰國楚春申君黃歇疏浚而得名,發源於太湖,東流經青浦區澱山湖,出湖後到閔行區鄒家寺嘴折向北流,是歷史上太湖水排泄入海的「三江」水道之一,古稱「東江」、「橫潦涇」。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到吳淞口注入長江。
㈥ 黃浦江的來源
黃浦江是歷史上最早人工修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於青浦區的澱山湖,至吳淞口入長江,全長114公里,寬約400米。黃浦江貫穿上海百里港區,雖無名山秀嶺可供觀賞,但卻有其獨特的韻味。 明清時,「黃浦秋濤」為滬城八景之一,農歷八月十八在陸家嘴可見「銀濤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來,黃浦江下游有越江隧橋,上游的松江區車墩、葉榭間有松浦大橋等。 關於黃浦江的開鑿,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涼的沼澤地,其中央蜿蜒流淌著一條淺河。雨水多了,就泛濫成災;雨水少了,又河底 朝天。人們深受其害,咒之為「斷頭河」。戰國時楚令尹黃歇來到這「斷頭河」河畔,不辭辛勞地弄清其來龍去脈,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長江口,一瀉而入東海。從此大江兩岸,不怕旱澇,安居樂業。人們感激黃歇的恩德,便將這條大江稱作黃歇江,簡稱黃浦。後來黃歇被封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黃歇為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門庭若市。 據清同治《上海縣治》記載,明永樂中戶部尚書夏原吉疏浚大黃浦,匯合吳淞江,通范家浜至吳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東江(時通稱橫潦涇)金匯港口東側修壩建閘港,使上游來水大多北折改走黃浦,沖刷了吳淞江下遊河床,使吳淞江淤積問題得到徹底解決,而「三江」之一的吳淞江也成為黃浦的支流;橫潦涇水北流後始成今日的黃浦江,同時僅有少量來水過閘港走舊水道直接入海,使古東江下遊河道不斷淤積,以後這段河道也通稱閘港。 黃浦江(Huangpu River) 位於上海市中部,貫穿上海市,下游將上海市區分為浦西與浦東兩大部分,是上海市僅次於長江的最大的河流。發源於西部澱山湖口淀峰,其上游分段為攔路港、泖河、斜塘、橫潦涇、豎潦涇,至松江米市渡以下始稱黃浦江。南宋出現記載,曾名黃浦塘、黃浦港、黃浦、大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別名黃龍浦、黃歇浦、春申浦等。黃歇浦、春申浦等名稱,皆因後人附會黃浦江是戰國時春申君黃歇開鑿的而得名。 黃浦江流經青浦、松江、奉賢、閔行、徐匯、盧灣、黃浦、虹口、楊浦、浦東新區、寶山11區,至吳淞口注入長江。長113.4公里。黃浦江水系承太湖總泄水量的78%, 為太湖水系最重要的注入長江水道。流域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位處長江三角洲前緣,水勢平緩,深受潮汐影響,進潮最大流速可達每秒2米,退潮最大流速為每秒1.8米。黃浦江是上海市居民主要生活用水及工業用水的水源,且具航運、排洪、灌溉、漁業、旅遊、調節氣候等綜合功能。上游江水可供生活用水,龍華以下以航運功能為主,江面寬約550米,最大水深17.4米,航道最淺處水深9.1米。黃浦江航道從吳淞口至松浦大橋一段可通萬噸級輪,松浦大橋至毛竹港可通1000噸級輪船,龍華港以下兩岸均為裝卸區,龍華港以上局部有淺灘。上海市60%以上輸入貨物和98%以上外貿物資均由此航道出入,客運線年客運量在600萬人次以上。
㈦ 上海的各個區的名字有什麼來歷
黃浦的地名得名於「黃浦江」:黃浦江,南宋名「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源自今上海市西部澱山湖,流經十一區,至北部吳淞口注入長江,為上海最大的河流,被譽為上海的「母親河」。1945年建區時,以境東河名命名為「黃浦區」。
盧灣的地名得名於「盧家灣」:舊時肇家浜自西向東,折向北流,轉彎處浜畔有羅姓居住,故名「羅家灣」(約今魯班路、斜徐路、泰康路、建國中路一帶),後諧稱「盧家灣」。1945年建區時,以境內地名「盧家灣」命名。1950年改稱「盧灣區」。
「靜安」靜安相傳靜安寺建於三國吳赤烏年間,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從松江(今蘇州河)北岸遷來今址(今常德路、南京西路、華山路、愚園路間),香火甚旺,為江南名剎。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寺名命名為「靜安區」。
長寧的地名得名於「長寧路」: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公共租界在曹家渡至北新涇間越界築路,以英國駐滬總領事之名命名為「白利南路」。1943年以四川省縣名改稱「長寧路」。1945年置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長寧區」。
徐家匯的形成,可上溯至明代。明末文淵閣大學士、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曾於此建立農庄別業,從事農業實驗和著書立說,逝世後歸葬於此。其部分後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厙」,後漸成集鎮。因地當肇嘉浜和李樅涇兩水會合處,故稱「徐家匯」,區名由此而得
普陀的地名得名於「普陀路」:20世紀初公共租界在今昌化路至陝西北路間築路,以浙江省佛教勝地「普陀山」之名命名為「普陀路」(1949年後向西延伸至西康路)。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路名命名為「普陀區」
虹口的地名得名於「虹口港」:虹口港原名「洪口港」,在今虹口區南部,分「北洪」、「中洪」、「南洪」三段,北接俞涇浦,東納沙涇港,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虹口區」。
閘北一詞,源於蘇州河(吳淞江)上的兩座水閘。清代康熙十四年(1875年)今福建路橋附近的吳淞江上建了一座水閘,就是後來所稱的老閘。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老閘西面三里外的金家灣(今新閘路橋附近)又建一水閘,稱為新閘。嘉慶年間,因吳淞江上船來船往,貿易興旺,在老閘和新閘周圍形成了兩個市集,新閘市集為吳淞江下游航運的主要舶船地,集上有船作、鐵鋪和商肆,市面較盛,而市集附近的吳淞江北岸區域大多仍是田野。上海開埠以後,新閘、老閘北面也開始發展,閘北之名開始出現。1927年置區時,稱「閘北區」。
楊浦「楊樹浦港」原名「楊樹浦」,在今楊浦區西南部,北接走馬塘,南入黃浦江。1945年建區時,取境內港名命名為「楊樹浦區」。1949年改稱「楊浦區」。 楊浦」的地名得名於「楊樹浦港」
浦東新區地處上海市東大門、黃浦江以東,「浦東」之名即由此而來。浦東新區最早的歷史沿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的梁大同元年(535),那時設有崑山縣,隸屬於信義郡;古代的川沙是戌卒屯墾的海疆,唐天寶十年(751)屬華亭縣;到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歸屬於上海縣;清雍正三年(1725)後分隸南匯和上海兩縣;嘉慶十五年(1810)開始由上海、南匯兩縣劃出,設川沙撫民廳。1992年10月11日,國務院(國函[1992]145號)批復:設立上海市浦東新區,撤銷川沙縣,浦東新區的行政區域包括原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黃浦區、南市區、楊浦區的浦東部分。1993年1月浦東新區成立。1993年3月,楊浦區歇浦路街道、南市區浦東地區的周家渡、塘橋、南碼頭、上鋼新村4個街道及楊思鎮、原上海縣的三林鄉及黃浦區的浦東部分正式劃歸浦東新區。
寶山,因山得名,明永樂十年(1412年),境內海濱,曾用人工堆築成一座土山,用作航海標志,為出入長江口的船隻導航,永樂皇帝定山名為寶山。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明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
南市位於市區東南部,東、南瀕黃浦江。轄境主要為原上海縣老城區,鴉片戰爭以後,縣城的城河浜(相當今人民路)以北先後被占為租界。原上海縣城區和小東門、十六鋪一帶的老市,因與北面租界商業區「北市「相對,所以稱為南市。
嘉定位於上海市西北部。原名嘉定縣,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1218年)置,以年號得名,1992年撤縣設區。境域東鄰寶山區,東南接普陀區,南濱吳淞江與閔行區、青浦縣相望,西、北兩面與江蘇省接壤。
奉賢位於上海市南部,南瀕杭州灣。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華亭縣東南部置,雍正四年正式建縣。因河流奉賢涇得名,一說相傳孔子高徒吳國人言偃(子游)曾來此,故取奉先賢之意為名。縣駐地初設在南橋,雍正九年遷青村堡(今奉城),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南橋。民國廢松江府直屬江蘇省,日偽時期隸上海特別市,曾改為區。1949年5月後,隸蘇南行署松江專區,1952年屬江蘇省松江專區,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民國22年將金匯橋和蕭塘以北東西長約1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的南匯縣插花地帶劃入,民國31年原屬松江縣的柘林鎮劃入。1950年阮巷鄉劃歸松江縣,松江縣 缺地區劃入。
松江位於上海市西南部。唐天寶十載(751年)設華亭縣,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此設華亭府,次年改名松江府。元至清松江府屬縣陸續析置上海、青浦、婁縣、金山、奉賢、南匯6縣及川沙撫民廳。民國元年(1912年)廢松江府存縣,同年婁縣並入華亭縣,民國3年因與甘肅省華亭縣同名,改名松江縣。民國期間,曾在此設江蘇省行政督察公署。1949年5月置松江專區,屬蘇南行署,1950年劃入奉賢縣阮巷鄉,劃出 缺歸奉賢縣。1954年劃入青浦縣杜寅、佘山、辰山、陳坊4鄉及葑澳、方夏、沈巷、浦聯等鄉的6個村,劃出天心鄉及新石鄉的3個村歸青浦縣。1958年撤銷松江專區,縣屬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1966年劃入金山縣泖港公社,劃出楓涇、亭林2鎮及楓圍、亭新、朱行、漕涇、山陽5個公社和張澤公社部分歸金山縣。
青浦位於上海市西部。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出華亭縣的修竹、華亭2鄉和上海縣的新江、北亭、海隅3鄉建青浦縣,駐地青龍鎮(今舊青浦),因附近青龍江、浦家江得名,屬松江府。嘉靖三十二年撤銷青浦縣,萬曆元年(1573年)復置,移駐地唐行鎮(今青浦)。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出縣東北境的新江、北亭2鄉置福泉縣,乾隆八年(1743年)撤銷福泉縣,轄地復入青浦縣。宣統二年(1910年)原屬元和(今蘇州市)、吳江2縣的插花地章練塘,歸並青浦縣。民國元年(1912年)直屬江蘇省。1949年隸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同年黃渡鄉劃歸嘉定縣,崑山縣井亭鎮、嘉定縣西勝鄉劃入縣境。1954年,杜寅、辰山、佘山、陳坊等鄉劃歸松江縣,劃入松江縣天心鄉。1956年,崑山縣葉盪鄉劃入青浦縣,淀西、石米、港北、沙田4鄉劃歸崑山縣,次年仍回縣境。1958年改隸蘇州專區,同年劃歸上海市。
南匯大約2千多年前,由「揚子江水出海後受海潮頂托,折旋而南,與錢塘江水在此交匯」而成陸,故稱「南匯嘴」,曾稱「海曲」、「南沙」。1386年(明洪武十九年),明政府為御倭寇,在南匯嘴(今惠南鎮)築城設守御所。南匯成陸於唐代前後,1726年建縣,建縣時因縣治設在原守御所南匯嘴,故縣名「南匯」。
崇明位於上海市北部長江口崇明島上。五代楊吳於顧俊沙設崇明鎮、崇明之稱始此。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年)置天賜鹽場於姚劉沙,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置崇明州、隸屬揚州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崇明縣,隸屬蘇州府,後隸屬蘇州府太倉州,民國期間隸屬江蘇省,1958年11月改屬上海市。現縣境東有佘山島,南鄰江蘇省和寶山區、浦東新區,西、北與江蘇省海門、啟東接界。
「崇明島」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東晉末年,孫恩農民起義失敗後,起義軍的幾排竹筏飄浮到了靠近東海的長江口,在江邊的泥沙中擱淺。這些竹筏攔住了滾滾長江帶來的泥沙,逐漸形成了一個沙嘴。這片沙嘴尚沒完全露出江面,隨著江水海潮的漲落,時隱時現,給人一種神秘之感。人們說它既像怪物、又似神仙,既「鬼鬼祟祟」、又「明明顯顯」,於是便給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後來這片沙嘴泥沙越積越多,變得又高又大,完全露出了水面,形成一個小島,再也不受潮漲潮落的影響了。人們見其氣勢壯觀,已不再將其視為怪異,並產生了一種崇敬之情。於是人們便把「祟明」改稱為「崇明」了。
㈧ 黃浦江在古代稱什麼
南宋出現記載,曾名黃浦塘、黃浦港、黃浦、大黃浦,清代始稱黃浦江,別名黃龍浦、黃歇浦、春申浦等。明清時,「黃浦秋濤」為一大景觀,農歷八月十八在陸家嘴可見「銀濤壁立如山倒」之景。
明代以前,吳淞江(蘇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黃浦江(鴉片戰爭前名「黃浦」)是其支流。當時的吳淞江下游大致從北新涇經今曹楊新村至潭子灣向東北接虯江路至虯江碼頭,再沿今復興島以北段黃浦江出大蹌浦口(後改稱吳淞口)匯入長江。
黃浦江是上海的地標河流,流經上海市區,將上海分成浦西和浦東。黃浦江是上海的重要水道,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橋接納吳淞江(蘇州河)後在吳淞口注入長江,是長江匯入東海之前的最後一條支流。
㈨ 為什麼黃浦江叫做黃浦江
關於黃浦江的開鑿,有一個動人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涼的沼澤地,其中央蜿蜒流淌著一條淺河。雨水多了,就泛濫成災;雨水少了,又河底
朝天。人們深受其害,咒之為「斷頭河」。戰國時楚令尹黃歇來到這「斷頭河」河畔,不辭辛勞地弄清其來龍去脈,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長江口,一瀉而入東海。從此大江兩岸,不怕旱澇,安居樂業。人們感激黃歇的恩德,便將這條大江稱作黃歇江,簡稱黃浦。後來黃歇被封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黃歇為戰國時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門庭若市。
據清同治《上海縣治》記載,明永樂中戶部尚書夏原吉疏浚大黃浦,匯合吳淞江,通范家浜至吳淞口入海,始成今日的黃浦江。
㈩ 上海名字的由來
上海之名,最早見於《宋會要輯稿》中北宋設置的上海務,之後熙寧年間成書的《水利書》記載了上海浦。宋代,吳淞江下游有一條名為上海浦的支流。"浦"一詞原指河川匯合之所或入海處,但在吳地常指河川的小支流。
「上」一詞,在江左地區的河流名稱中,又常指靠近源頭一面。反之,下即指靠近河口附近的地區。在今虹口的提籃橋地區尚有下海廟的地名。宋朝經濟發達,催生了酒業的發展,政府在上海浦附近設置酒務以征酒稅,稱為上海務,上海一名由此傳播。
此外,上海的簡稱「滬(滬)」來源於古時當地人創造的一種名為「扈」的捕魚工具,東晉時松江入海口稱之為滬瀆(今上海市青浦區東北舊青浦鎮西)。《晉書》和《梁書》就曾多次提到過「滬瀆」。別稱「申」則因相傳上海西部地區曾為楚國公子春申君的封地而得名。
(10)黃浦江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上海務——
上海本是河流名。後來在這一帶設置了專門管理酒稅的機關——酒務。因地近上海浦,就稱為上海務。上海務濱江臨海,人流眾多,交易繁忙,稅收大增。因為酒,上海務的名氣也像酒一樣逐漸有了度數。鴉片戰爭後,上海成為對外通商口岸,一下子繁榮起來,竟然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都會之一。
從一條小河,變成收稅的辦公場所,再變成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這是上海的經歷。而它的比肩兄弟下海,走的卻是另一條道路。明初,因吳淞江河道已經嚴重淤塞,另外開挖了一條新河,這條河大致是現在的蘇州河下游。
於是,下海浦被拋棄了。清末,黃浦江西岸被辟為租界,興建船塢、碼頭、堆棧、工廠,下海浦漸漸淤塞。1922年,下海浦被完全填埋了。原來的下海浦變成街路,就是現在的海門路。下海沒有了。只有一個殘破小廟——下海廟,記著它的往事。
可喜的是,1990年,經上海市和虹口區宗教事務部門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協會籌建修復下海廟。1992年1月30日正式開放,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有意思的是,廟中有一塊紀念碑,落款處刻的是「上海下海廟」。上海、下海肩並肩,又坐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