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姓名的來歷
由於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語言產生以後才出現的。
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1)中國人的姓名姓名的由來和名字取法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在所有朝代中,數字名在元代最為流行。元末起義軍首領之一的張士誠,原名「九四」,「士誠」是一讀書人獻給他的。據說此名其實是罵他的,語出《孟子》:「士,誠小人也」,另外斷句就是,「士誠,小人也」,暗譏張士誠不學無術。
這種數字取名風俗,實與朝廷政策有關。在元代,漢人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齡等來稱呼,這大概是古代姓名管控的特例。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號,但當名字里加入動機、情感、寄託後,便變得不再簡單。名字起的好,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反之則為名所累。
南宋初年,有個叫錢唐休的人就被自己的名字害得不淺。據庄綽《雞肋篇》記載,當時南宋剛定都又名錢塘的臨安(今杭州),會稽有個叫錢唐休的人頗有聲望,被人舉薦給宰相趙鼎。
❷ 中國人名字的起源
你去問孔子吧
❸ 中國人的姓名歷史
姓名的起源 中國的姓名由來已古,在遠古時期創立姓氏的主導思想是以母系為起源,以女姓為核心,在許多有關姓氏的傳說中和一些姓氏的用字方面考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這個基本的意識。 文字的創立是前人經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步入文明的標志。對於「姓」、「名」等字的原始意,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據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姓」人所生也,從「女」、「生」這是對「姓」的產生的闡釋.前一句說姓是與「生」俱來的,即人一生下來就有了「姓」.姓是什麼呢?,後一句作了解答,「姓」這個學是由「女」與「生」兩部份構成的.這里的「女」即「母」,「女」、「生」就是生母.人的命是「生母」帶來的,而人的「姓」也是要從「生母」,即生母姓什麼,子女就是姓什麼. 所以,姓名學的研究者則一至認為華夏之「姓」產生於遠古的母系族公社的時期.「姓」字的創造反映了母系族公社時期的歷史特點.那時同一個生母的幾代子孫生活在一起,由這個血緣關系組合成的原始集體就是氏族.「氏族」這個名稱是後人命定的,氏者姓,族即本族,氏族就是同姓同祖的大家族。 由此可推出,華夏人的姓名,在文字創立的遠古時代就已誕生,而中華民族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約四千餘年.文字產生之後,姓名才有了個人文字標志的功能。遠古時期傳說中的古盤,女媧、伏羲、神農、黃帝、炎帝等這些開天闢地的創世巨人,他們的名字早在文字創立之前就流傳在民間,只是到了文字產生之後,這些傳說才被後人整理出來,記錄下來。 據考證,在我國古代先有姓氏,而後有名.姓氏是指姓與氏的合稱.據《左傳.隱公八年》:無子建德,因生已見易姓,胙之土而命之氏.《通志.氏族略序》:三代之前姓氏全而為二,男子稱氏,女人稱姓,氏可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可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為一。據統計,我國見之於文獻的姓氏就有5660個,其中單姓的3484個,復姓的2030個,三字姓146個.當然這里還不包括四字姓五字姓和沒有上書的姓,以及明清移居中原的、蒙古、滿族人譯改的姓。
❹ "中國人"這個名字的由來
中國」一詞的由來Erwin-Rommel2005-2-27, 02:52 AM
作為偉大祖國名稱的「中國」,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她牽動著無數炎黃子孫的心;在人類文明史上,很多文明都因和「中國」兩字相聯而顯得燦爛生輝。然而,「中國」這個令人驕傲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1周年之際,為了使讀者對此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本版刊發了華林甫先生從地名歷史學等角度,考證「中國」一詞由來的文章,以饗讀者。
中國,是偉大祖國的名稱,每個炎黃子孫無不為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度而感到自豪。然而,「中國」這個令人驕傲的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相傳,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一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一、「中國」一詞之本義考
華夏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為「中國」。「中國」一詞最早見於周代文獻,後來隨著所指對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義。大致說來,有以下六種概念:一是指京師(首都)而言,如《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統治的地區,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三是指中原地區,如《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四是指國內、內地,如《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五是指諸夏族居住的地區,如《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六是指華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所以自漢代開始,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正因為如此,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便以「中國」自居,如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而同時漢族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了中原,仍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又如在宋代,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
二、「中國」一詞之地域觀念演變考
「中國」一詞所指范圍,隨著時代的推移而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的擴展過程。當《尚書》上出現「中國」時,僅僅是西周人們對自己所居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到東周時,周的附屬地區也可以稱為「中國」了,「中國」的涵義擴展到包括各大小諸侯國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隨著各諸侯國疆域的膨脹,「中國」成了列國全境的稱號。秦漢以來,又把不屬黃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權統轄范圍之內的地區都稱為「中國」,「中國」一名終於成為我國的通用名號。19世紀中葉以來,「中國」則成了專指我們國家全部領土的專用名詞。
事實上,「中國」一名雖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僅僅是一種地域觀念,從夏、商、周開始直至清末,從來沒有一個王朝或政權曾以「中國」作為正式國名。「中國」正式作為國名,始於辛亥革命以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Republic of China,簡稱China(「中國」)。至此,「中國」一名才成為具有近代國家概念的正式名稱。1949年成立了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中國」概念完善、充實到今天的含義。
三、「中國」一詞別名考
「中國」的別名,除上述的「華夏」外,還有「中華」、「九州」、「四海」、「神州」等稱呼。「中華」最初指黃河流域一帶,《三國志》裴注中最早出現了「中華」一詞。隨著版圖的擴大,凡屬中原王朝所管轄的地方都統稱為「中華」,泛指全國。唐代韓亻屋詩雲:「中華地向邊城盡,外國雲從島上來」,已把「中華」與「外國」對舉。所以,「中國」也簡稱「華」,中國人僑居海外稱「華僑」。
「九州」之名,起於戰國中期。當時列國紛爭,戰火連天,人們渴望統一,於是產生了區劃中原的思想萌芽,因而《禹貢》便有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其它古籍如《爾雅·釋地》、《周禮·職方》、《呂氏春秋·有始覽》等也有「九州」的記載,盡管具體的州名有所差異,但記載的均為九個州。「州」正式成為政區是東漢的事。後代的州越分越多,越分越細,轄區也越來越小,但中心地域大致相當於戰國時代「九州」的范圍。所以「九州」就成了中國的代稱,並一直沿用至今。
古時候,中國曾有「四海」之稱,以四境均有海水環繞而得名。戰國齊人鄒衍,得到海外交通的啟發,大膽提出了「大九州」說。他認為《禹貢》九州合起來只能算一州,叫「赤縣神州」;同樣大小的州共有9個,但不過是裨海環繞的小九州;這樣的小九州共有9個,組成大九州;大九州四周為大瀛州所環繞。所以,「神州」只佔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後代的事實雖然證明這只是一種假說,但「神州」之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四、世界文化中的「中國」名稱考
古代印度、希臘、羅馬等國人,尊稱中國為Cina、Thin、Sinae,許多發達國家幾乎都用與之音近的名詞來稱呼中國,中文譯音為:支那、脂那、至那、希尼、震旦等。這些都是「秦」字的外文對應,或以為從「絲綢」的「絲」讀音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china)」或閩南話的「茶」。
俄羅斯將中國叫「契丹」,顯然另有來源。契丹族建立的遼朝,武力強盛,控制著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鐵騎所至,所向無敵。而當時剛剛興起於東歐平原的俄羅斯人,初聞東方惟有契丹,故稱中國為「契丹」,並沿用至今。
至於china 因為 china是瓷器的意思
因為古代中國以瓷器 聞名與世界 .. 所以就由此而來
❺ 誰能解釋名字的來歷
概述
全稱中國人的姓名,是以漢字表示,漢族及部分少數民族直接用漢字進行取名,其他民族的姓名則音譯為漢字表示,也有些為自己另取漢名。名字與姓氏一起構成了中國人的姓名。另外,中國人除了有名字以外,以前的人還經常有字。在中國傳統禮儀上,通常僅長輩可喚人之「名」,平輩或晚輩稱字不稱名,即使是帝王君主平時對臣子亦稱字,若稱名則較為輕蔑,甚至是意指其人有罪。
取名時間
根據古書的記載,在古代中國人的取名是有制度的。一般是在小孩生下來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但也有滿月時取名,周歲時取名,以及在出生以前,親人先把名字取好的。另有小說為神話某人而有先賢或神仙提前取名字的,如《說岳全傳》陳摶老祖為岳飛取名、字一事。
名字長度
中國人的名字,漢族人除姓氏以外一般習慣用兩個字或一個字。三國以前以一個字的名字為主,從晉朝一直到現代,則多以兩個字的名字為主。其他民族採用音譯的話則用多個至十個不等,也有另取漢式姓名的。
❻ 中國人取名字有哪些講究
結合中國傳統姓名學和現代姓名學,我們認為起名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此即好名的標准:
一、姓名應恰當地配合本人的生辰八字。取名前應對生辰八字進行推算,找出命運中的喜用神(對命主有利的五行),選取適合的漢字,通過姓名對命運加以補救。
二、姓名應有吉利的數理意義。姓名好壞不在字義,而在數理,因為叫「富貴」的人並不見得就富貴,叫「豪傑」的人並不見得就是豪傑,取名就要做到數理「吉」,至少也應該「半吉」。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天、人、地、外、總五格在81數含義中要盡量避凶趨吉(看81數吉凶);
②人格和外格的數理關系會影響人的性格,性格好壞關繫到人的一生是否幸福(看姓名與性格);
③天、地、人三格的配置(即三才配置)對健康和人生是否順利非常重要,配置不對,功虧一簣(看三才配置與健康);
④人格與地格的關系決定基礎運,基礎不穩,大事難成(看基礎運勢相關);
⑤天格與人格的關系決定成功運,配置不當,成功無望(看成功運勢相關);
⑥人格與外格數理之間的搭配及相生相剋的內存聯系,表現一個人的人際關系、社交能力,以及與此相關的事業興衰。人際關系是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看姓名與人際關系相關)。
三、女孩子取名應避開女性孤獨運的數理。如21、23、26、28、29、33、39等,以免造成婚姻方面的不幸。如果取一好名,還能減輕先天八字中婚姻方面不良信息的影響。
四、取名要做到「六忌一便於」。六忌:一忌太易重名,二忌不辨性別,三忌諧音不雅,四忌充滿稚氣,五忌花枝招展,六忌一字多音;一便於:便於書寫和認讀,避免太生僻的字。
為了盡可能避免重名,我們建議少取兩字名,多取三字名,可取四字名。
五、字形要均衡和諧,聲調要雅韻動聽,寓意要豐富簡潔。
以上幾點在不能完全滿足的情況下,首先應保證數理要吉,其次是對本人的先天八字要有所補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按照繁體字的筆畫計算五格,因為姓名學是在繁體字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成果。但在使用中完全可以用簡化字。
❼ 那位能給我解釋下中國人姓名的組成,包括姓、輩和名,尤其是輩分怎麼取。
現代人姓名的組成已經和古代相差太大。如果把您的問題全面回答完整了,就成了取名專家了。
但我這里還是盡我知道一點點,膚淺的回答你一些。
近來中國人的姓名,由好幾部分組成,有姓和名區分,還有名和字的區別。比如毛澤東,是姓名,字是潤芝。中國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現代人,基本已經沒有「字」這一說了,可能在飽讀讀書的人家裡,還有保留
輩份在中國人起名裡面,以前是都必須表現出來的。比較我家,排的輩份譜裡面,我父親輩用「元」字,我們這一輩用「德」字,下一輩用「為」字,再一下輩用「普」字等。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專為起名字用的字譜,你回家問問你的父親就知道了。輩份字譜要用於起名字相傳。看了您的名字,就知道你您大了我多大輩份了,是不是我們這個家族的成員。
例如:我父親姓張的話,他的名字就是:張元×,到我們這一輩就必須是:張德×,兒子輩就必須是:張為×,孫子輩就必須是:張普×。一直這樣往下傳,到外面碰到了一個家族的人,只要通報姓名,就知道您的輩份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了。也就決定了我和對方的稱呼和地位。
字輩的選取,一定要按家族流傳下來的字譜選取,否則就會亂了家譜中的規定,是必須沿用家譜裡面流傳下來的取名字譜。如果您的名字中沒有家族字譜中留下來的「字」,這個家族是不會承認您是這個家族的成員,只會認為你是同姓的外家族人員。
❽ 「中國人」這個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我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或漢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國家.
自漢代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有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和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歷史上的"中國"並不等於今天"中國"的范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夏,金,元,明等,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簽署的國名是"大清".他們的國號都不叫"中國".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後,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的最初意思是什麼呢?中者,天下之中心也。國者,大都城也。『中國』的
最初的字面意思是位於天下之中心的大城。『中國』是華夏君主所駐的城市。華夏
正統帝王代表其統治下的華夏帝國,『中國』也就衍伸為華夏國家。『中國』自上
古(不晚於周朝建國時期)就是華夏國家總體的代稱,華夏兒女在夷蠻之人的眼中口
中就是所謂的『中國之人』。此類記載遍布華夏和非華夏的文字記載。
把『中國』作為中國的名稱的歷史縮少為民國建立以來的不足一個世紀,是國內的
賊虜和海外的倭奴等賤族的『陽謀』。凡我華夏兒女皆應牢記『中國』是中國3000年
的國家稱號。為何倭奴打敗虜清後非得硬造出『之 那』這個詞來指稱中國呢?因
為倭認為他們已經比中國強了,中國已經不配稱為『中國』了,因為『中國』的意
思是華夏國家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周邊國家是蠻夷藩屬。
❾ 聊聊中國人的姓名歷史
20世紀以後出生的人,姓名都比較簡單。在秉承先輩姓氏的前提下,取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為名就算完事。對於他們來講,「名字」是一個單純詞,意義不可再分割。但是,對於古代中國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獨立的意思,不可混為一談。這里專講古人的「字」。
從周代開始,人們在名以外,又另取字。《禮記·檀弓》稱:「幼名,冠字。」這句話的解釋是:「始生三月而加名,故雲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時加「字」,當然是說男子;對於女子,則是「許嫁笄而字」,到了可以出嫁之時(15歲)加「字」。人一出生就要起名,是為了分別彼此,否則便無法以獨立身份進入既有的社會秩序系統之中。對小孩直呼其名,不會有什麼顧忌,但同樣對已經成年者,便顯得不夠尊重,取字,正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所以,古人的名,主要用於自稱;古人的字,主要用於他稱。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情況下都必須對人稱字不稱名,這要依對話雙方的相互地位而定。彼此地位相當者,尊稱別人用字不用名,謙稱自己用名不用字;而長輩對晚輩、老師對學生、上級對下級,也可以稱名而不稱字,這樣顯得更親切。如果說起名是為了分彼此,那麼取字就是為了明尊卑。這是名與字功能的基本區別。
字獨立於名之外,但又與名保持有密切的聯系。根據古文字學,「字」有滋生之義。因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古人的字,系由名滋生而來。春秋戰國時代,人們的名與字之間,一般均有特殊的意義關聯。清代訓詁學家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詁》,歸納、揭示了當時的人名與字之間的五類關聯,全面而准確。現補充實例,列舉如下:
同義互訓。孔子的學生樊須,字子遲。須與遲,都有等待的意思。閔損,字子騫。損與騫,都有虧折的意思。顏回,字子淵。據《說文解字》解釋:「淵,回水也。回,淵水也。」
反義相對。衛人端木賜,字子貢。上賞給下叫「賜」,下獻給上叫「貢」,意義恰好相對。楚將唐昧,字子明。昧,昏暗的意思,與光明正相反。
連類推論。孔子的弟子南宮括,字子容。「括」,包括;推論到「容」,受容。楚臣仲歸,字子家。由歸而家,順理成章。
據義指實。齊公子固,字子城。由堅固之義,引指高大實在的城牆。魯人冉耕,字伯牛。由農墾之義,引指具體的耕牛。
辨物統類。衛人邃瑗,字伯玉;齊人陳灌,字子玉。瑗、灌均為玉類之一種。孔子的兒子孔鯉,字伯魚;楚公子魴,字子魚。鯉、魴均為魚類之一種。
上面列舉的諸人之「字」,均由兩個字組成,但第一字並無實義。如子遲、子貢之「子」,是古代男子的美稱。而伯牛、伯魚之「伯」,系排行用字伯、仲、叔、季的第一位。所以,此類二字「字」,其實是一字「字」。這也是早期命字的特點之一。
秦漢以後,二字「字」逐漸增多,成為主流。而且,字與名並用時的排列順序也發生變化。先秦時是先稱字,後稱名,如楚將百里孟明視,百里是姓,孟明是字,視是名。漢代以後,改為先稱名,後稱字,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論及「建安七子」時稱孔融文舉、陳琳孔璋、王粲仲宣……這里的孔融、陳琳、王粲是姓名,文舉、孔璋、仲宣則分別是他們的字。此外,在取字的方式上,既繼承了先秦時代同義互訓、反義相對、連類推論、辨物統類以及以排行入字、以美稱入字等傳統做法,又有了一些新的發展。
先說在繼承傳統方面,例如:
蜀相諸葛亮,字孔明;東晉詩人陶淵明,字元亮;唐「大歷十才子」之一的司空曙,字文明。(同義互訓)
唐代詩人羅隱,字昭諫;「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字退之;宋代大儒朱熹,字元晦;清代音韻訓詁學家王念孫,字懷祖;桐城派作家管同,字異之。(反義相對)
北宋文學家晃補之,字無咎;南宋詩人尤袤,字延之;南宋詞人劉過,字改之;清代史家章學誠,字實齋。(連類推論)
東吳將領周瑜,字公瑾;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字子瑜。(辨物統類)
東漢文學家蔡邕,字伯喈;唐代詩人錢起,字仲文;北宋詞人晏幾道,字叔原;明代文學家王思任,字季重。(以排行入字)
其次,在新的發展方面,主要有:
增美辭。在先秦時代的子、父一類尊稱用字以外,大量涵義豐美之辭,如公、翁、卿、倩、彥、偉、休、道、孝……成為取字的熱門選擇。例如:用尊老美辭的,東漢大臣竇融,字周公;東吳將領黃蓋,字公覆;西漢豪強郭解,字翁伯;唐吏孔巢父,字弱翁。用稱謂美辭的,西漢使節蘇武,字子卿;大將軍衛青,字仲卿。用身份美辭的,西漢文學家東方朔,字曼倩;曹丕之孫、魏帝曹髦,字彥士。用形容美辭的,「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字偉長;三國魏文學家應璩,字休璉。用德性美辭的,東漢學者尹珍,字道真。劉備的謀士法正,字孝直。
采典籍。採摘典籍中精彩的名言警句之義,用做表字,意趣高雅。曹操字孟德,語出《荀子·勸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盪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尚書·大禹謨》稱「滿招損,謙受益。」由此,明末文人錢謙益,字受之;晚清士紳王先謙,字益吾。
表仰慕。表示對前賢先哲的仰慕之意,是古人命名、取字的重要思路之一。北齊文學家顏之推,傾慕春秋時晉人介之推的節操,故與之同名,又以其姓氏為字。南朝文字訓詁學家顧野王,欽佩西漢博士馮野王,不僅照搬其名,而且取字曰希馮。明末清初學者顧祖禹,景仰宋代史家、人稱「唐鑒公」的范祖禹,仿其名,又字景范。
寄情懷。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說:「字所以表其人之德。」正如言為心聲一樣,字也是人們抒情懷的手段。近代維新運動的領袖人物康有為,字廣廈,意在表達自己為黑暗專制下的國人爭得一個開明、自由的生存「廣廈」的寬闊胸懷。現代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字任之,他自己解釋「任之」的涵義:「其一是對自己該做的事,對國家對社會該負的責任,堅決勇敢地擔負起來,任之;其二是對無所謂的事、無聊的流言等等,不管它,由它去,任之。這就是我做人處事的信條。」
析名文。名與字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這種聯系既可以是文辭意義上的,也可以是文字結構上的。南宋詩人謝翱,字皋羽;大奸臣秦檜,字會之;明「竟陵派」文人劉侗,字同人;清文學家毛奇齡,字大可。
既起名,又取字,是中國姓名文化的獨特傳統之一,直到19世紀和20世紀之交依然如此。以名人為例: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
李大釗,字守常。
胡適,字適之。
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
朱自清,字佩弦。
陳毅,字仲弘。
辛亥革命推翻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其後又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沖擊,傳統的上下尊卑秩序被完全否定,因而以明尊卑為主要功能的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本依據。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稱謂繁復、疊床架屋的名、字並行之制,顯然不再有恢復的必要與可能。但是了解一點這方面的知識,至少可以避免出現評書《楊家將》中楊六郎竟然在皇帝面前自稱「楊景楊延昭」之類的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