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北苑名字由來

北苑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9 04:22:20

① 北京的景山公園以前叫什麼

北京的景山公園以前用過的名字有:北苑、後苑、青山、鎮山、萬歲山、梓金山。

② 烏龍茶 名字的由來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為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制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

《閩通志》載,唐末建安張廷暉僱工在鳳凰山開辟山地種茶,初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已產制龍鳳茶,宋真宗(998年)以後改造小團茶,成為名揚天下的龍團鳳餅。

當時任過福建轉運吏,監督製造貢茶的蔡襄,特別稱頌北苑茶,他在1051年寫的《茶錄》中談到「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諸焙所產者味佳。

」北苑茶重要成品屬於龍團鳳餅,其採制工藝如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里所說:「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要採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葉子在筐子里搖盪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經過積壓的原料無意中就發生了部分紅變,芽葉經酶促氧化的部分變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的范疇。

因此,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學根據。

武夷山茶則在北苑茶之後,於元朝、明朝、清朝獲得貢茶地位,獲得發展。 現所說的烏龍茶則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製法,改進工藝製作出來的一種茶。

烏龍茶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福建《安溪縣志》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台灣。」 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 1866年台灣烏龍茶開始外銷。

而現在全國烏龍茶最大產地當屬福建安溪,安溪也與1995被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學會等單位命名為「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2)北苑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葯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③ 北京北苑附近有個部隊,只知道名字能找到人嗎

找不到。部隊那麼多人,哨兵不可能全認識。
除非你在門口等,出來一個問一個,看有沒有人認識你要找的人。

④ 杭州江乾地區帶苑字的小區名字(越詳細越好)急急急!!!!

錢江苑、長睦苑、新塘苑、水岸雅苑、范家新苑、凱旋苑、三堡北苑、大家靜安花苑、丁橋家苑、新凱苑、文匯苑、三里新城梅苑、北景西苑、星野花苑、明桂北苑、天運花苑、新溢苑、九堡家苑、三里亭苑、黎明花苑、運新花苑、東茂苑、丁橋蘭苑、銘和苑、錦江半島南苑、三里新城橘苑、三里新城柳苑、新城蓋壽苑、九堡家苑、三堡東苑、錢江四苑、美鄰嘉苑、水湘人家南苑、後珠美都雅苑、三里新城董家苑、五福苑、錢江七苑、筧橋花苑、後珠家苑、丁橋大唐苑、清雅苑、月雅苑、雲水苑、流水苑、桃李苑、、水湘苑、景和苑。。。。

⑤ 北苑街道書記叫什麼名字

馬國勇 地區工委、鄉黨委書記
寇 曄 地區工委、鄉黨委副書記、地區辦事處主任(鄉長)
張文龍 地區工委、鄉黨委副書記
李鳳玲 副主任(副鄉長)
副主任(副鄉長)
王建國 副主任(副鄉長)
沈玉德 副主任(副鄉長)
關得志 副主任(副鄉長)

⑥ 北京 龍澤 地名的由來

1301/201-西直門:元時稱和義門,明初在和義門舊址重建,是明、清時北京通往西部山區的門戶,由城樓、箭樓、瓮城組成。城樓與箭樓均為三檐兩層。1969年修建地鐵,將城樓、箭樓拆除。拆除箭樓之時,發現元代箭樓被包於明代箭樓之內,甚為轟動,為當時新中國重大考古成果之一。

1302-大鍾寺:大鍾寺原名覺生寺,建於清雍正11年(1733年),佔地三萬多平方米,寺院呈長方形,座北朝南,曾是清帝祈雨的場所之一。寺內珍藏著明成祖朱棣下令鑄造的永樂大鍾,鍾高6.75米,直徑3.3米,重約46.5噸,具有五絕:一絕:鑄造年代最久;二絕:鑄成經種最多;三絕:鍾聲傳播最遠;四絕:力學結構最佳;五絕:鑄造工藝最高。寺內還有鍾鈴大觀陳列和九亭鍾園展覽。

1303-知春路:位於海淀區東南部。東起學院路,西至海淀路。該路為迎接 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而開辟,因知春里而得名。知春路南側是知春里與知春東里,知春里原是泥塘窪地,知春東里原是農田。前者1980年開始建設,後者 1984年開始建設住宅區。其時開辟知春路,1990年建成。

1304-五道口:因鐵路道口得名。解放前,西直門火車站向北是沒有人煙的荒地,故將與鐵路交叉的小路的道口按編號排序為一道口、二道口……,此地原為第五個道口,因此得名五道口。現僅存地名。

1305 -上地:位於海淀區北部。東起京包鐵路,西北至東北旺路,南至北京體育大學。因地勢高而稱。曾名永順庄,取永遠和順意。村內原有蘇老公廟。蘇老公是清末慈禧太後的太監,有農田千頃。民國元年(1912)後,其後人蘇德在清河開設聚豐糧店,兼營油鹽。九十年代在此規劃建設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的信息產業基地。

1306-西二旗:因村得名。明代的軍制是在一些要害之地設置衛或所,以盡保家衛國之責。一般地說,一個衛有五千六百人,一個千戶所有一千一百二十人,一個百戶所有一百一十二人。每個所統領兩個總旗,十個小旗。每個小旗有十名兵卒,每個總旗有五十名兵卒。西二旗村就是明代牧馬的各小旗官軍的駐地,後來演變成村落,並以當時小旗的編號和所處方位命名。

1307-龍澤:因在龍澤苑小區附近而得名。龍澤苑小區總規劃建築面積約4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約38萬平方米。配套公建約4萬平方米。各項設施齊全,市政設施完善。是「回龍觀文化居住社區」的龍頭項目。

1308-回龍觀:以觀得名。此村成村於清代,村內原建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的玄福宮,為明代帝後謁陵時駐蹕處,俗稱回龍觀,現尚存遺址。故村以觀名。現為回龍觀鎮政府所在地。

1309-霍營:(暫缺)

1310 -立水橋:因臨近立水橋而得站名。明代時在清河修了一座木橋,但因車輛多,沒多久就被壓壞了,於是在原址上重修了一座石橋,用的都是十分堅硬的花崗岩,因固的橋墩立於水中,支撐寬闊的橋面,故得名「立水橋」。隨後離橋不遠的無名小村也被稱為立水橋村,以後該村又逐步成為京北的重鎮,南北走向的道路也越變越寬,於是將立水橋到安定門的道路稱為安立路。而今老的石橋已變成鋼筋混凝土大橋,並在其西側建成了亞洲第一座跨河城市鐵路斜拉橋,成為立水橋地區的標志性建築,「立水橋」也不只是一座橋梁的名稱,而成為著名的地名。

1311-北苑:苑,是飼養禽獸及培育林木的地方。封建時代特指帝王花園。北苑是明清時皇家的游獵之地,與南苑對稱。

1312 -望京西:因位於大望京村西而得名。望京村因村北部舊有望京館得名。村名源自遼代,曾於此村東北部孫侯村(今孫河)建望京館,為南北使臣宿息飲餞之所。遼金時稱望京館,元時稱望京,明時改稱大望京,以別於西鄰村落小望京。《宸垣識略》:「望京館在城東北五十里孫侯村,遼建,為南北使辰宿息飲餞之所。宋王曾上契丹事曰,出燕京北門至望京館,即此。」又載:「望京村墩台在東直門外,明景泰間築。」據傳,現村南土阜即為遺址。

1313-芍葯居:位於太陽宮村西北。據說,有一老漢善種植芍葯居此,故稱。

1314-光熙門:光熙門是元大都東部北側城門,與西部北側的肅清門遙相對應。遺址在今和平里北街、柳芳北街的連接處,即城鐵柳芳站附近。城鐵路基應為大都土城殘址。東側的土城溝即大都的護城河,從北向南,至光熙門北里南側東折,注入壩河。

1315-柳芳:因原名牛房村諧音得名。據《明會典》載,永樂五年(1407)設有牛房倉。《日下舊聞考》記載,清代設「春場」曾名牛房,俗稱春牛房。民國時期為自然村,稱牛房村。1982年建住宅區,1988年以原牛房的諧音為柳芳。

1316/214-東直門:始建於元代,明初改建。元時稱崇仁門,明洪武時稱東直門,由城門、瓮城、箭樓、譙樓組成。1970年修建地鐵時拆除,1980年在原地址建立交橋。

⑦ 帶北字的小區名字

北苑

⑧ 北京東南的亦庄,這個地名的來源是和古代停屍地的義庄有關聯嘛

沒有關聯。北京東南的亦庄是具體的地名,亦庄叫法來源於清末,明清時期此處是皇家圍獵的地方,現在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古代停屍的義庄是泛指,非具體地名,二者沒有關聯性。

北京亦庄名字來歷:古體中的「亦」字從「大」,所以,「亦」字還有「大」的意思,通「奕」。用在地名上稱「亦庄」,當取其「大」的一義為妥,「亦庄」就是「大庄」,隱含著興旺發展的美意。

義庄,是農業社會的產物,一個大民族之中,有的窮,有的富,富有的拿出錢來辦義庄,義庄之中包括學校、公田、祠堂等等設施。而在城市之中,被稱為義庄的場所,又另外有一個十分專門的用途:寄放棺柩。

(8)北苑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亦庄變遷史

明清南苑在永定門門外20里。北起大紅門,南至南大紅門,西起西紅門,東至馬駒橋西;西北至鎮國寺,東北至小紅門,西南至海子角,東南至大回城,是一區不甚規則的長方形皇家苑囿,周垣約120里。

歷史上這里正當永定河盧溝橋以下的改道泛濫區,遺留下許多舊河道與水泊,泉眼也很多,原是一區草木茂盛、水泊廣布、鳥獸眾多荒場地。元代稱為下馬飛放泊,是皇帝常去打獵的地方。明永樂間,加以整治,修建牆垣,圈為禁地,於其內繁育禽獸,尤多麋鹿(四不像),專供皇家圍獵。

因在京城之南,故名「南苑」;又相對於皇城內的西海子而別稱「南海子」。清代繼承明舊,進一步整治經營南苑,修行宮,建廟宇,磚牆,辟角門,增置海戶加強管理,使南苑不僅作為一區皇家獵場,而且成為練兵習武和檢閱八旗軍旅的大教場。

苑內的土地例禁開墾。到清末光緒年間,清政府內憂外患,國庫空虛,財力拮據。為緩解國難當頭的窘困,不得不弛禁南苑,允許將苑內土地招佃屯墾。南苑開放後,許多太監、官僚、軍閥、巨商等如群狼爭食,紛紛搶占苑內的地土,建立私家莊園。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民國年間。

於是,苑內的村莊才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亦庄便是其中的一個。因為南苑是明清的皇家苑囿,清末民國間在這里佔地建立庄園的人又多是有錢有勢、讀書識字的人,所以他們都為自家的庄園起個典雅的名字,如怡樂庄、忠興庄、合順庄、萬聚庄、保善庄等等。

在亦庄附近也有廣德庄、天恩庄、富源庄、仁義堂等。從這種情況看來,亦庄的得名也就不難理解了,因為稱「亦庄」要比稱「大庄」文雅得多。

義庄演變史

在歷史文獻上,最早有記載的義庄是北宋范仲淹在蘇州所致置,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義庄的內容,在漸漸縮窄,到了近代,幾乎只以祠堂為主。而在城市之中,被稱為義庄的場所,又另外有一個十分專門的用途:寄放棺柩。

所以,可以簡單地說,義庄是存放棺材的地方。當然,棺材不會是空的,棺材中都有屍體,大都是一時還未曾找得好地方安葬,或是死者客死他鄉,家人准備運回本土去安葬,或是窮得無以為殮,只好暫時寄放在義庄之中

早年華人從中國內地遷移到香港,或到海外工作維持生活,都希望自己去世後能夠安葬在家鄉故土。在後人准備充足移送先人到下葬墓地前的一段時間,義庄就提供靈柩或骨殖暫時統一擺放的場所。

當中也有特別例子,例如個別遺體未有異地家屬安排後事,或親人貧窮到無以為殮的情況,只能先移送到義庄,再作打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亦庄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庄

⑨ 北苑貢茶的北苑貢茶歷史

東峰種植茶葉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茶葉產區之一。據有關文字記載和當代茶學專家陳椽考證,在南北朝時(479-502年)建州就已有人工種茶和從事茶葉加工生產。至唐朝開元天寶間(713-755年)建州境內就已盛產茶葉,且茶葉製作已從草茶向蒸青茶過渡。《畫墁錄》述:唐貞元年間(785-804年)常袞擔任福建觀察使兼建州剌史,在建州主持改革茶的製作工藝,把蒸青茶葉研末和膏,壓成茶餅,創制了研膏茶,俗稱片茶,因茶餅中間打有一小孔便於用繩穿起來攜帶,所以也叫串茶。研膏茶的名品叫「紫筍」,又叫「香臘片」(一種加臘面的片茶),在全國已享有聲譽。貞元後期,建安山地種茶已相當普遍,而且出現了許多種茶大戶和一些因辦茶園發家的「茶焙地主」,建安吉苑裡張廷暉便是突出的一個。到了唐末,建安研膏茶開始進入上層社會,並被地方官列為每年上供的貢品。
至南唐,王審知建立閩國,當時建安吉苑裡茶焙地主張廷暉在鳳凰山擁有數十里茶園,生產的質量相當不錯,民間傳說因為當時閩王好茶,而且特別喜歡張的鳳凰山茶,於是不斷來索取,張不堪其擾,加上閩王之子王延稟、王延政等人內訌爭戰,戰事頻生,民不聊生,茶業難以維持。閩龍啟元年(933年)張廷暉乾脆把鳳凰山方圓三十里的茶山獻給了閩國。閩王因此大喜,並封了個「閣門使」官給他,依舊讓他管理茶園。並把鳳凰山辦成閩國的御茶園,因鳳凰山在閩國北部,取名北苑,這便是北苑御茶園的由來(嘉靖《建寧府志》亦載:「龍啟中(933-934年)里人張廷暉以所居地宜茶,悉輸之官,由是始有北苑之名」)。《中國茶葉大辭典》記:南唐保大元年(943年),閩王延政遣潘承佑主北苑茶事。靠著朝廷的支持,北苑研膏茶在製作工藝上得到很大提高,保大四年命建州制的乳茶,號曰京鋌。 據史料記載,北宋(熙寧、元豐年間)是北苑發展高峰期。建安有官私茶焙一千三百三十六焙。其中官焙三十二焙,小焙十餘。當時建茶以北苑為主,《宋會要輯稿》載:「元豐七年(1084年)建茶歲出不下三百萬斤。」北苑的黃金時代止於宋未。
北苑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宮廷御茶園,宋代貢茶產制中心,中國團餅茶最高製作工藝的發祥地。 北苑御焙所產龍團鳳餅、密雲龍等御茶享譽華夏。主要精品有小龍團、密雲龍、瑞雲翔龍、白茶、龍團勝雪。時人慨嘆:「茶之妙,至勝雪極矣,每斤計工值四萬。采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勝造其極。」有詩雲:皇帝一盅茶,百姓三年糧。宋徽宗趙佶所著的《大觀茶論》載:「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北苑御茶從南唐五代十國閩龍啟元年至明洪武二十四年,持續上貢達458年。
據史籍載,北苑黃金時期,曾設有漕司行衙,建有御茶堂、御泉亭、乘風亭、鳳味亭、鳳山閣、望京樓、星輝館、貢茶院等及御茶園詩刻、北苑五詠碑、乘風堂記、御泉亭碑、御茶堂碑等眾多碑碣石刻,可惜這些亭榭碑碣已被歲月湮沒,惜俱無存。但今還有遺址可尋覓,如龍鳳池、紅雲島、望京樓、鳳凰閣等隱隱可辯。1987年4月,在全國文物田野普查中,裴橋村焙前自然村林壠山坡處發現一宋慶歷戊子年(1048年)北苑茶事摩崖石刻「鑿字岩」。記載了北苑的地理位置,御焙年代,官焙作坊名稱及北苑行衙官署等有關史料。是北苑唯一現存極珍貴的歷史遺跡(詳見北苑茶事摩崖石刻、御泉碑記、御茶園詩刻碑文)。1995年1月,福建省博物館考古隊隊長王振鏞等4人進駐焙前村,首次對焙前村北苑「龍井」進行實地挖掘,經考古確認「龍井」為宋代北苑「御泉井」遺址。同年11月,省博物館考古隊第二次進駐焙前村,對北苑制茶作坊上門壋遺址考古發掘。發現宋、元時期院落、天井、道路、水井、水池、土灶等50多個遺址單位共近萬平方米,宋、元時期文化層試揭露面積646平方米,考古發掘結束,遺址回土以保護。
嘉靖《建寧府志》記,北苑官焙有三十二,小焙十餘焙,分內外園,內園三十六處是專供「玉食」的,外園三十八處是採制賞賜大臣用。志書上的內外園是指北苑御茶園的范圍。大致分布於今東峰鎮的大部,小橋鎮的西部,及南雅、東游、川石等鄉鎮的部分山地。當年張廷暉把鳳凰山方圓三十里茶園獻給閩國,面積不小於一百平方公里。而以東峰鎮裴橋村為中心區域。行衙官署卻設在焙前自然村的上門壋和界山後一帶。至今裴橋村焙前自然村仍存有宋代茶事摩崖石刻一處及「御泉井」、「龍鳳池」、「紅雲島」等遺址。且宋趙汝礪《北苑別錄》御園篇記內園禁苑九窠十二壠之麥窠、鳳凰山、小苦竹、苦竹園頭、大窠頭、黃際、東際、西際、張坑、橫坑、曾坑、上下官坑等(山地名沿襲至今)眾多御茶園分布在裴橋村境內。宋子安《東溪試茶錄》記官培三十二焙之東山十四焙的壑嶺、蘇口、曾坑、厄源、范源及北苑龍焙、乳桔內焙、乳桔外焙等官焙大都分布在東峰鎮的裴橋、楊梅、長源、銅場、東溪口等行政村境內。許多村莊如焙前、後焙、東焙、西焙、壑源(亦稱郝源,即今裴橋村福源自然村)、蘇口、銅場、溪口等官焙村名仍襲稱至今。 宋元改朝換代的戰亂,給北苑御茶以沉重的打擊,元成宗大德初(1297年)被迫在武夷籌建御茶官焙,以替代北苑,大德六年御茶園正式移置武夷九曲溪的第四曲溪旁,北苑則交給建安縣地方官府營辦。建安茶民並未因御茶移置武夷而擺脫重負,北苑奉詔仍採制團茶上貢。壓榨愈重,反抗愈烈,北苑官茶成了多事的爆發點。朱元璋深知北苑事端緣由,多有感觸,明朝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乾脆下令罷造龍鳳團餅貢茶。清蔣蘅《記十二觀》述:「元時武夷興而北苑漸廢」,明時北苑盡廢。
建安北苑御茶從五代閩國龍啟元年(933年)設御焙,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罷造,歷經四個朝代,二十六位皇帝,進貢朝廷持續達458年。
自明洪武朱元璋下令罷造後,北苑並未因「罷造」停辦,《野獲編》載:「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月,上以重勞力,罷造龍團,惟採茶芽以進。其品有四,曰采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筍。置茶戶五百,充其徭役。」因須上供貢茶,建安縣不得不修葺北苑茶焙和堂室門樓,仍以「五百茶戶,充其徭役」採制散茶上貢。罷造後北苑只是除了縮小舊園,整個茶業不再官營,北苑不再生產龍鳳團餅茶罷了,但團茶生產和採制工藝仍代代相傳,從不間斷。有清代「楊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詩雲:「頭綱八餅建溪茶,萬里山東道路賖。此是蔡丁天上貢,何期分賜野人家」。
值得一提的是北苑民間團茶,自閩國至宋到元,譽冠天下。它一直是北苑官茶上供的「附綱」,可以說她與北苑是同胞姐妹,只不過一個是戴皇後之冠,走紅宮廷,一個著民服素裝,出入民間,為人稱道。北苑茶在中國茶葉史上占著極高的位置,理所當然地履蓋著團茶篇章的絕大篇幅。明洪武間罷造龍鳳團餅,官茶亡,而民間團茶卻像慧星拖著長長的光芒,一直到清朝中後期消失,不愧為茶葉家族中的長壽者。北苑是中國團茶最高制茶工藝的發源地。

⑩ 請問《北苑商行》這個名字店名好不好

很專業,很正規,
給人感覺,值得信賴。

閱讀全文

與北苑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