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台灣的來歷
明代以前,台灣一直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直到明末清初,才出現「台灣」一名。但對此名的由來有不同的說法。
一說,明代時大批移民來到這里,給這個島起了個名字叫台員,閩南話「員」與「灣」同音,「台員」即「台灣」。明朝陳第在《東番記》中,就稱台灣為「大員」;周嬰在《遠游篇》中,稱台灣為「台員」。
另一說,明代台灣島上的安平(今安南西安平鎮)有一個大海灣,附近有村莊名大灣,大灣附近的土著稱台窩灣族,這個民族最早與大陸漢人交往,漢人遂以該族名稱其地名,並由台窩灣簡稱台灣,後來這個名稱便沿用下來了。
(1)台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台灣島面積35882.6258平方千米,是中國第一大島、世界第38大島嶼,南北縱長約395千米,東西寬度最大約145千米,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千米,含澎湖列島總長約1520千米,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國與亞太地區各國海上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現今的台灣地區范圍包括台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東沙群島、烏丘列嶼、南沙群島的太平島與中洲礁及周圍附屬島嶼。
台灣採用東經120度的UTC+8時區(「國家標准時間」)。
⑵ 台灣之名的來歷是什麼
關於「台灣」之名的來歷,大約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最早稱「夷州」、「流求」,明朝時稱「東番」。台南有個小地方叫「大員」、「大灣」,用閩南語去讀,語音正好是普通話中的「台灣」之音,這就是「台灣」的來歷。鄭成功消滅荷蘭人之後,改熱蘭遮堡為安平鎮,這里就變成了台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於是以部分指代全體,「台灣」就成了整個「台灣」島的稱謂了。明朝末年正式起用「台灣」之名。《明史·雞籠傳》寫道:「祟禎八年,給事中何楷陳靖海之策雲:『今欲靖寇氛,非墟其窟不可,其窟維何?台灣是也。台灣在澎湖島外,距漳、泉止兩日夜程,地廣而腴……其他,北自雞籠(基隆),南至浪嶠(恆春),可一千餘里;東自多羅滿,西至王城,可九百餘里。水送順風,自雞籠、淡水至福州港口,五更可達,」這是官方文書正式敘述台灣的疆域圖劃。明朝末年,大陸發生大旱災,許多地方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福建糧荒十分嚴重,巡撫熊文燦為減輕災害壓力,決定遷移數萬人去台灣。明朝天啟元年(1621)鄭芝龍(鄭成功之父)去台灣投靠顏思齊。五年後顏思齊病亡,鄭芝龍被推為首領。他將台灣建成自己的根據地,設立佐謀、督造、主餉、監守、先鋒等官職,對當地軍民實行有組織的管理。在海峽兩岸進行大規模的走私活動,趁福建飢荒之年,大力擴展隊伍,於是「求食者,爭往投之」。他採取「劫富濟貧」,來才不拒,去者不追的政策,很快擴展到三萬餘人的隊伍。崇禎元年1628年,鄭芝龍歸順明朝,授海上游擊,實際上歸而不順,自行其是。在官方的支持下,鄭芝龍組織數萬移民到台灣進行開發墾植,使台灣人口大增。
⑶ 台灣島名字的由來
台灣自古是我國的領土,東漢稱夷洲,隋時改稱流求,明代又稱北港、東蕃。元明設巡檢司於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光緒十一年(1876年)建為台灣省。台灣一詞最早見於官方文獻的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從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灣」這一名稱由何而來?它的含義又是什麼?學術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難定論。
有人說「台灣」是古代神話傳說「岱嶼」和「員嶠」首字聯名「岱員」轉變而來的;也有人說「台灣」是因盛行於閩台地區的台風而得名;還有人說「台灣」原作「埋冤」,後因其詞不詳才改稱為「台灣」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連橫:《台灣通史·開辟篇》)。更多的人則主張「台灣」之名來源於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周嬰《遠游篇》中的「台員」和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台灣」則由「大員」、「台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或以當地部落名稱謂轉化而來的。例如《辭海》等都持這種看法。譚其驤等在《我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台灣省條中,闡明了「台灣」名稱的演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說,十六世紀時有「大員」之稱,本指今台南安平鎮附近一帶,是當地高山族部落名譯音。進入十七世紀「大員」又改寫成台灣。其時荷蘭侵略者在該地所築的熱蘭遮(ZeeIandia)城,華人即稱之為台灣城。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島後,「台灣」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帶。清初建立台灣府後,台灣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個島嶼。另一種看法,認為因荷蘭人在海灣修城築台,故名「台灣」。道光重刻本康熙《台灣縣志》雲:「荷蘭設市於此,築磚城,制若崇台,其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此外,成書早於《東番記》的《日本一鑒》的《窮河話海》和《桴海圖經》兩冊中,都把台灣稱作「大惠」。吳壯達認為「大惠」與《東番記》的「大員」及後出現的「台員」、「大灣」 都是對同一地理對象的名稱從閩南方言轉化。他從安平古海灣「大灣」的轉化論證「台灣」一名由來於「大灣」。又據康熙《台灣縣志》所築城堡「制若崇台」,「台灣」的「台」與「灣」兩字聯稱的含義才成立。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一名才被人們採用。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載《歷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台員、大灣等,在荷蘭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築台前荷蘭人也隨中國人稱安平為「大員」;也不同意把「台灣」之稱來源於大海灣的「大灣」一名轉化而來,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作台員。「大員」、「台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台灣」 應由來於原安平地區土著台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據調查確認台南城的大灣庄為台窩灣族原住地。「大灣」即「台窩灣」的同音異字。荷蘭文獻中對安平一帶有時寫成Tayovoan(台窩灣),有時寫成Tyovon(梯窩灣)、Teijoan(大員)、Toyouan(台員)等
中荷兩國的兩種不同民族語言對該地稱呼基本一致的記載,雄辨地證明了關於台灣名稱最早來源的出處,即與台灣安平一帶土著台窩族名稱有關。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目前雖仍存在分歧,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很多專家、學者又都在積極研究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揭開這個謎底。
⑷ 台灣名稱的由來是什麼
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歷來眾說紛紜,現在,國內外大致有三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認為,在1624年荷蘭人強佔台灣後,陸續在海水入灣處修建了一些樓台,台灣便由此而得名。
第二種認為,台灣本應稱大灣,是文人們在文章中引用它時,逐漸轉化而成的。大灣是安平(今台南西安平鎮)的大海灣,到今天早已完全陸化了。在其未陸化時,明朝文人陳第的《東番記》中稱之為大員,清代的周嬰在《遠游篇編》中已將台灣寫成台員了。
第三種看法較為可靠。認為根據實地考察以及對史料的整理、挖掘,發現在原先的安平地區,存在著一個稱為台窩灣族的土著部落,習慣上,就把這一地區稱為台窩灣。後來,隨著習慣的變化與官府的正式命名,台灣遂成為全島的名稱。
台灣島很久以前就存在了,我國的歷史典籍中對台灣歷次名稱的改變記載得很周全。《尚書·禹貢》中稱台灣為島夷;瀛洲是《史記》中的稱謂;到了《三國志》中又稱為夷洲。以後的稱謂,音的變化就不太大了。唐代謂之流求,宋代不變,至元代改為琉球,明代中後期曾一度稱東番,但在後期,台灣這一稱謂終於出現了。
⑸ 台灣的歷史以及名字的由來
台灣自古是我國的領土,東漢稱夷洲,隋時改稱流求,明代又稱北港、東蕃。元明設巡檢司於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光緒十一年(1876年)建為台灣省。台灣一詞最早見於官方文獻的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從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灣」這一名稱由何而來?它的含義又是什麼?學術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難定論。
有人說「台灣」是古代神話傳說「岱嶼」和「員嶠」首字聯名「岱員」轉變而來的;也有人說「台灣」是因盛行於閩台地區的台風而得名;還有人說「台灣」原作「埋冤」,後因其詞不詳才改稱為「台灣」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連橫:《台灣通史·開辟篇》)。更多的人則主張「台灣」之名來源於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周嬰《遠游篇》中的「台員」和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台灣」則由「大員」、「台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或以當地部落名稱謂轉化而來的。例如《辭海》等都持這種看法。譚其驤等在《我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台灣省條中,闡明了「台灣」名稱的演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說,十六世紀時有「大員」之稱,本指今台南安平鎮附近一帶,是當地高山族部落名譯音。進入十七世紀「大員」又改寫成台灣。其時荷蘭侵略者在該地所築的熱蘭遮(ZeeIandia)城,華人即稱之為台灣城。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島後,「台灣」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帶。清初建立台灣府後,台灣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個島嶼。另一種看法,認為因荷蘭人在海灣修城築台,故名「台灣」。道光重刻本康熙《台灣縣志》雲:「荷蘭設市於此,築磚城,制若崇台,其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此外,成書早於《東番記》的《日本一鑒》的《窮河話海》和《桴海圖經》兩冊中,都把台灣稱作「大惠」。吳壯達認為「大惠」與《東番記》的「大員」及後出現的「台員」、「大灣」 都是對同一地理對象的名稱從閩南方言轉化。他從安平古海灣「大灣」的轉化論證「台灣」一名由來於「大灣」。又據康熙《台灣縣志》所築城堡「制若崇台」,「台灣」的「台」與「灣」兩字聯稱的含義才成立。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一名才被人們採用。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載《歷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台員、大灣等,在荷蘭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築台前荷蘭人也隨中國人稱安平為「大員」;也不同意把「台灣」之稱來源於大海灣的「大灣」一名轉化而來,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作台員。「大員」、「台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台灣」 應由來於原安平地區土著台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據調查確認台南城的大灣庄為台窩灣族原住地。「大灣」即「台窩灣」的同音異字。荷蘭文獻中對安平一帶有時寫成Tayovoan(台窩灣),有時寫成Tyovon(梯窩灣)、Teijoan(大員)、Toyouan(台員)等
中荷兩國的兩種不同民族語言對該地稱呼基本一致的記載,雄辨地證明了關於台灣名稱最早來源的出處,即與台灣安平一帶土著台窩族名稱有關。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目前雖仍存在分歧,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很多專家、學者又都在積極研究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揭開這個謎底。
⑹ 台灣名字的演變
東漢稱夷洲,隋時改稱流求,明代又稱北港、東蕃。元明設巡檢司於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光緒十一年(1876年)建為台灣省。台灣一詞最早見於官方文獻的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從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灣」這一名稱由何而來?它的含義又是什麼?學術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難定論。
有人說「台灣」是古代神話傳說「岱嶼」和「員嶠」首字聯名「岱員」轉變而來的;也有人說「台灣」是因盛行於閩台地區的台風而得名;還有人說「台灣」原作「埋冤」,後因其詞不詳才改稱為「台灣」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連橫:《台灣通史·開辟篇》)。更多的人則主張「台灣」之名來源於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周嬰《遠游篇》中的「台員」和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台灣」則由「大員」、「台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或以當地部落名稱謂轉化而來的。例如《辭海》等都持這種看法。譚其驤等在《我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台灣省條中,闡明了「台灣」名稱的演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說,十六世紀時有「大員」之稱,本指今台南安平鎮附近一帶,是當地高山族部落名譯音。進入十七世紀「大員」又改寫成台灣。其時荷蘭侵略者在該地所築的熱蘭遮(ZeeIandia)城,華人即稱之為台灣城。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島後,「台灣」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帶。清初建立台灣府後,台灣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個島嶼。另一種看法,認為因荷蘭人在海灣修城築台,故名「台灣」。道光重刻本康熙《台灣縣志》雲:「荷蘭設市於此,築磚城,制若崇台,其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此外,成書早於《東番記》的《日本一鑒》的《窮河話海》和《桴海圖經》兩冊中,都把台灣稱作「大惠」。吳壯達認為「大惠」與《東番記》的「大員」及後出現的「台員」、「大灣」 都是對同一地理對象的名稱從閩南方言轉化。他從安平古海灣「大灣」的轉化論證「台灣」一名由來於「大灣」。又據康熙《台灣縣志》所築城堡「制若崇台」,「台灣」的「台」與「灣」兩字聯稱的含義才成立。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一名才被人們採用。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載《歷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台員、大灣等,在荷蘭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築台前荷蘭人也隨中國人稱安平為「大員」;也不同意把「台灣」之稱來源於大海灣的「大灣」一名轉化而來,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作台員。「大員」、「台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台灣」 應由來於原安平地區土著台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據調查確認台南城的大灣庄為台窩灣族原住地。「大灣」即「台窩灣」的同音異字。荷蘭文獻中對安平一帶有時寫成Tayovoan(台窩灣),有時寫成Tyovon(梯窩灣)、Teijoan(大員)、Toyouan(台員)等
中荷兩國的兩種不同民族語言對該地稱呼基本一致的記載,雄辨地證明了關於台灣名稱最早來源的出處,即與台灣安平一帶土著台窩族名稱有關。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目前雖仍存在分歧,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很多專家、學者又都在積極研究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揭開這個謎底。
參考資料:http://www.beelink.com/20001031/416439.shtml
⑺ 台灣名稱的由來,為何會叫台灣呢或有其它名稱嗎
台灣自古是我國的領土,東漢稱夷洲,隋時改稱流求,明代又稱北港、東蕃。元明設巡檢司於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灣府,隸屬福建省。光緒十一年(1876年)建為台灣省。台灣一詞最早見於官方文獻的是明崇禎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從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然而「台灣」這一名稱由何而來?它的含義又是什麼?學術界仍持不同看法,尚難定論。 有人說「台灣」是古代神話傳說「岱嶼」和「員嶠」首字聯名「岱員」轉變而來的;也有人說「台灣」是因盛行於閩台地區的台風而得名;還有人說「台灣」原作「埋冤」,後因其詞不詳才改稱為「台灣」的。意即「明代漳泉人入台者,每為天氣所虐,居者輒病死,不得歸,故以埋冤名之,志慘也。其後以埋冤不祥,乃改今名」(連橫:《台灣通史·開辟篇》)。更多的人則主張「台灣」之名來源於陳第所著《東番記》中的「大員」、周嬰《遠游篇》中的「台員」和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的「大灣」。「台灣」則由「大員」、「台員」、「大灣」等或因語音相同轉譯,或以當地部落名稱謂轉化而來的。例如《辭海》等都持這種看法。譚其驤等在《我國省區名稱的來源》台灣省條中,闡明了「台灣」名稱的演變過程和各個時期的地域所指。文中說,十六世紀時有「大員」之稱,本指今台南安平鎮附近一帶,是當地高山族部落名譯音。進入十七世紀「大員」又改寫成台灣。其時荷蘭侵略者在該地所築的熱蘭遮(ZeeIandia)城,華人即稱之為台灣城。1662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侵略者收復全島後,「台灣」所指大致在今台南市一帶。清初建立台灣府後,台灣一名所指地域才包括整個島嶼。另一種看法,認為因荷蘭人在海灣修城築台,故名「台灣」。道光重刻本康熙《台灣縣志》雲:「荷蘭設市於此,築磚城,制若崇台,其海濱沙環水曲曰灣,又泊舟處概謂之灣,此台灣所由名也。」 此外,成書早於《東番記》的《日本一鑒》的《窮河話海》和《桴海圖經》兩冊中,都把台灣稱作「大惠」。吳壯達認為「大惠」與《東番記》的「大員」及後出現的「台員」、「大灣」 都是對同一地理對象的名稱從閩南方言轉化。他從安平古海灣「大灣」的轉化論證「台灣」一名由來於「大灣」。又據康熙《台灣縣志》所築城堡「制若崇台」,「台灣」的「台」與「灣」兩字聯稱的含義才成立。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台灣」一名才被人們採用。邵秦在《台灣名稱由來考略》(載《歷史研究》1982年第2期)一文中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台灣閩音稱謂大員、台員、大灣等,在荷蘭人侵台前早已存在,在修城築台前荷蘭人也隨中國人稱安平為「大員」;也不同意把「台灣」之稱來源於大海灣的「大灣」一名轉化而來,因為《東番記》並未記成大灣而寫成大員,《遠游篇》作台員。「大員」、「台員」在字義上不能表示出海灣之意。「台灣」 應由來於原安平地區土著台窩灣族,以其族名稱其地,據調查確認台南城的大灣庄為台窩灣族原住地。「大灣」即「台窩灣」的同音異字。荷蘭文獻中對安平一帶有時寫成Tayovoan(台窩灣),有時寫成Tyovon(梯窩灣)、Teijoan(大員)、Toyouan(台員)等 中荷兩國的兩種不同民族語言對該地稱呼基本一致的記載,雄辨地證明了關於台灣名稱最早來源的出處,即與台灣安平一帶土著台窩族名稱有關。關於「台灣」名稱的由來,目前雖仍存在分歧,但在辭書、報刊出版物中,涉及有關台灣名稱來源的有其一定的傾向性,很多專家、學者又都在積極研究探討這個問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揭開這個謎底。 參考資料:http://www.beelink.com/20001031/416439.shtml
⑻ 「台灣」名稱的由來
台灣的由來
台灣,是中國美麗的寶島,別名很多。比如《尚書》中的「島夷」
、《漢書》中的「東魚是」、《三國志》中的「夷洲」、《隋書》中的
「流求」等,都是指台灣。遠在十五世紀中葉,由於新航路的發現,歐
洲人以東方為出產香料及黃金的寶庫,逐漸東來。四五百年前,葡萄牙
人占據澳門之後,繼續作東北之行,航船經過台灣海峽時,望見台灣翠
綠如畫,雄偉瑰麗,便譽之為「福摩薩」,意思是「美麗之島」,後來
,歐美各國就以此作為台灣的稱呼。荷蘭人占據台灣後,就稱台灣為「
福摩薩」,不過,這名字我們是避而不用的,因為它含有殖民主義色彩。
台灣,隨著歷史的發展,出現了很多不同的稱號。據台灣史學家連
橫在《台灣通史》上說:「台灣為島上荒島,古者謂之『毗舍耶』,梵
語也。毗為稻土,舍耶庄嚴之義,故又謂『婆娑世界』。就是把台灣描
寫成一個安樂窩的說法。但另外也有一個不雅人名稱:『埋冤』,為中
國人最早移徙到台開墾的,多是福建漳州、泉州人,他們入台之初,每
每不能適應當地氣候,或被土人殺害(當時有獵頭風俗),不能生還,
所以稱之『埋冤』,後來,才諧其聲易為台灣。」台灣名稱的由來,又
據《台灣雜志》上說:「荷蘭人初到台灣,築城而居,城以磚石砌成,
制若崇台,外沙環水,瀕臨海灣,故名台灣。」此一說法,未盡可靠。
其實,早在周嬰所著《遠游篇》中即已稱台灣為「台員」。「員」字與
閩南的「灣」字諧音所以台灣這個名稱在我國福建一帶流傳已久。到今
日,這名稱已經固定,並且以這塊美麗土地永遠屬中國的一部分,就象
我們身上的一部分一樣,永遠不可分割。(代義國)
⑼ 台灣名字的由來
「台灣」(漢語拼音:Táiwān,注音符號:ㄊㄞˊ ㄨㄢ)一名源於居於今台南安平的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台窩灣」社的社名,意為濱海之地,並取全稱中的「台」字作為簡稱。明朝萬曆年間官方正式啟用「台灣」一詞。
春秋戰國時期稱台灣為「島夷」;秦朝稱「瀛州」;三國時期稱「夷洲」;隋朝至元朝稱「流求」。明朝中期以後民間對台灣的稱呼很多,如「雞籠」(指台灣北部)、「北港」(台灣西部沿海的通稱)、「大員」、「台員」、「台窩灣」(指今台南安平地區附近),官方稱為「東番」。
鄭成功改稱「東都」,後鄭經改為「東寧」。 清朝更名為「台灣」,並設置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這是台灣的正式定名。而台灣由於物產豐富,又稱「寶島」。台灣地區在部分國際場合的代稱為「中國台北」。
葡萄牙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Formosa),源於葡萄牙語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在1950年代前是歐美對台灣的主要稱呼。日本古代曾稱台灣為「高砂」、「高砂國」、「高山國」。
(9)台灣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台灣同大陸的淵源深厚而久遠。遠古時代台灣與大陸相連,約幾百萬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部分陸地下沉,海水進入,形成台灣海峽,台灣島才與大陸分離。
台灣早期住民中大部分從中國大陸直接或間接移居而來。1971年和1974年兩次在台南市左鎮區發現了台灣迄今最早的人類化石「左鎮人」。左鎮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有親緣關系,同屬中國舊石器時代的晚期智人,於3萬年以前從大陸經由福建長途跋涉移居台灣,是最早開發台灣的先驅。
台灣早期住民中還有少部分屬於尼格利陀地域人種的矮黑人和屬於琉球人種的琅嶠人。上述台灣早期住民是台灣少數民族(高山族)的祖先。
夏商時期台灣屬於九州中的揚州。
台灣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公元230年。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一支由一萬余名軍士、三十多艘船組
成的船隊到達夷洲(今台灣),是中國大陸居民利用先進的文化知識開發台灣的開始。三國東吳丹陽太守沈瑩的《臨海水土志》詳細記載了當時台灣的生產和生活形態,是世界上對台灣最早的記述。
⑽ 台灣古代有哪些稱呼台灣名字由來的說法
民代以後的中文記載中,台灣早期被稱為「雞籠山」,「雞籠」,「北港」,「東蕃」,「台員」而跟「台員」同音異字的有「大灣」,「大宛」,「台灣」等。
「台灣」一辭系源自平埔族西拉雅語「Taian」或「Tayan」意為對外來者的稱呼。「台員」一辭始是於15-16世紀的「東蕃記」(周櫻著)。
17世紀時荷蘭佔領台灣,海盜顏思齊開始稱呼台南附近為「台灣」,荷蘭人則稱為「Taioan」(台窩灣 ),日本人豐臣秀吉則稱台灣為「高山國」,但是,日本商人以台灣北部平埔族的KieTagarang(凱達格蘭)部族稱台灣而音譯為「雞頭籠」,是為漢譯「雞籠」的由來。並且「雞頭」即「雞冠」,日語為Tosaka轉訛而為takasago漢字作「高砂」,成為台灣的代號,台灣的原住民被日本人稱為「高沙族」。
鄭成功據台後,以「Taiuan」的閩南語音跟「埋完」同音,音義不好而改稱「東都」,鄭經又改稱「東寧」,滿清時才再恢復為「台灣」。
「台灣」一辭,之後即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