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譚映月名字的由來 最多30個字 最少20個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三潭印月島的前身是水心保寧寺,明朝時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北宋詞家秦觀在《送僧歸保寧寺》詩中就有提到,可知島上賞月由來已久。
2. 名字的由來
凡人必有姓與名,姓與名既是人的一種符號的代表,同時又是人的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因此,從古至今,人們對自己姓與名十分珍重,我國的姓與名,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才發展到了今天人們所慣用的「姓名」。但在我國古代,並不是一開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與氏,後有名、字、別號,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義不同。
「姓」字,為左右結構,左從「女」右為「生」,從「女」而生,在母系社會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為後代惟一能確定的尊親,正如《白虎通·三綱六紀》所雲:「古元時,未有三剛六紀,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姓」是一個集合名詞,是家族的標識,或表示與某個大家族的某一血緣關系更為親近的部分。
氏只是在漢朝以前才獨立存在,它是「姓」的分支,「姓」是氏族的族號,氏族的成員都是以這個族號作為自己的姓。
「名」是指個人的符號,帶有個人的烙印。在我國傳統習俗中,「名」是在嬰兒出生百日之後由父親取定的,據《禮記·內則》記載,到了這一天,由母親和保姆抱著嬰兒來到廳堂見他的父親,父親鄭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給他取名。名取定以後,母親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內室,然後把孩子的名字通告親戚,父親則立即把這個消息告訴朋友,並報告地方長官,入籍登記。因此命名儀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這種習俗現在雖然沒有了,但給孩子過「百歲」的風俗依然長盛不衰。
從歷史的習俗沿革來看,名有乳名、本名、學名、曾用名、筆名、藝名等之分。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個人在孩童時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寶貝、寶寶……,長大以後一般不用,除非長輩對晚輩偶爾呼之。
筆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據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別名。
藝名,即藝人演出時用的別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雙名李桂珍,是評劇表演藝術家,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白派」。從以上「名」的各色特異的表現形式來看,既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稱謂,又象徵著一個人的職業、地位和身份……
「字」的產生,是出於避諱,也就是尊崇長輩的倫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靈和先祖的時候,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稱呼先祖的名,這樣就產生了字。因此,「字」實際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與字之間是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系的,互相映襯,互相補充。
例如:屈原,字平,原為名,平為字,平與原二字相連。
孔融,字文舉,融為名,意為融會貫通,文舉為字,文章一舉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樂天,樂天與居易,相輔相成。
號,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還有號,號是我國姓名文化中一個很有趣味的現象,廣義的號有多種,有別號、綽號、謚號之分,號是自取的,也有別人贈予的。狹義的「號」是一個人的別字,又為別號。別號在文人中比較流行,名與字一般有一定的聯系,而號與名無任何限制,別號始於唐,盛於宋,而亡於清。
字與號在清末以後,隨著中國文化的變遷,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漸被筆名、藝名、綽號等取代。
3. 二泉映月名字由來
定名經過 1950年中央音樂學院楊蔭瀏、曹安和教授專程來無錫為阿炳演奏錄音,當時參加錄音的還有祝世匡老先生。 祝世匡曾在無錫報發表過《樂曲<二泉映月>定名經過》一文,他在文中寫道:「錄音後,楊先生問阿炳這支曲子的曲名時,阿炳說:『這支曲子是沒有名字的,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楊先生又問:『你常在什麼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經常在街頭拉,也在惠山泉庭上拉。』楊先生脫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我說:『光《二泉》不像個完整的曲名,奧曲里有首《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稱它為《二泉印月》呢?』楊先生說:『印字是抄襲而來,不夠好,我們無錫有個映山河,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當即點頭同意。《二泉映月》的曲名就這樣定了下來。
4. 姓名的來歷
由於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因此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語言產生以後才出現的。
姓名是人們在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符號與標識,它是人在社會人文交流必須的信息表達、交流、傳播的一種工具;它還是人們在描敘自己的能量與另一個能量之間的延續氣場的一種載體。姓名就是名主的長輩為名主傳承的思想,也是別人對自己的邏輯思想的記憶。
(4)映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發展歷程
在所有朝代中,數字名在元代最為流行。元末起義軍首領之一的張士誠,原名「九四」,「士誠」是一讀書人獻給他的。據說此名其實是罵他的,語出《孟子》:「士,誠小人也」,另外斷句就是,「士誠,小人也」,暗譏張士誠不學無術。
這種數字取名風俗,實與朝廷政策有關。在元代,漢人庶民無職者,不許取名,只能用排行、父母年齡等來稱呼,這大概是古代姓名管控的特例。
名字是一個人的代號,但當名字里加入動機、情感、寄託後,便變得不再簡單。名字起的好,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反之則為名所累。
南宋初年,有個叫錢唐休的人就被自己的名字害得不淺。據庄綽《雞肋篇》記載,當時南宋剛定都又名錢塘的臨安(今杭州),會稽有個叫錢唐休的人頗有聲望,被人舉薦給宰相趙鼎。
5. 名字的來歷是什麼意思
凡人必有姓與名,姓與名既是人的一種符號的代表,同時又是人的信息傳遞的主要載體。因此,從古至今,人們對自己姓與名十分珍重,我國的姓與名,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才發展到了今天人們所慣用的「姓名」。
但在我國古代,並不是一開始就使用姓名的,而是先有姓與氏,後有名、字、別號,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各有用途,意義不同。
「姓」字,為左右結構,左從「女」右為「生」,從「女」而生,在母系社會里,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母姓為後代惟一能確定的尊親,正如《白虎通·三綱六紀》所雲:「古元時,未有三剛六紀,人民但知有母,不知有父」。「姓」是一個集合名詞,是家族的標識,或表示與某個大家族的某一血緣關系更為親近的部分。
氏只是在漢朝以前才獨立存在,它是「姓」的分支,「姓」是氏族的族號,氏族的成員都是以這個族號作為自己的姓。
「名」是指個人的符號,帶有個人的烙印。在我國傳統習俗中,「名」是在嬰兒出生百日之後由父親取定的,據《禮記·內則》記載,到了這一天,由母親和保姆抱著嬰兒來到廳堂見他的父親,父親鄭重地握住孩子的手,給他取名。名取定以後,母親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內室,然後把孩子的名字通告親戚,父親則立即把這個消息告訴朋友,並報告地方長官,入籍登記。因此命名儀式非常隆重,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這種習俗現在雖然沒有了,但給孩子過「百歲」的風俗依然長盛不衰。
從歷史的習俗沿革來看,名有乳名、本名、學名、曾用名、筆名、藝名等之分。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個人在孩童時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寶貝、寶寶……,長大以後一般不用,除非長輩對晚輩偶爾呼之。
筆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據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別名。
藝名,即藝人演出時用的別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雙名李桂珍,是評劇表演藝術家,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白派」。從以上「名」的各色特異的表現形式來看,既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稱謂,又象徵著一個人的職業、地位和身份……
「字」的產生,是出於避諱,也就是尊崇長輩的倫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靈和先祖的時候,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稱呼先祖的名,這樣就產生了字。因此,「字」實際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人取名字,名與字之間是有一定意義上的聯系的,互相映襯,互相補充。
例如:屈原,字平,原為名,平為字,平與原二字相連。
孔融,字文舉,融為名,意為融會貫通,文舉為字,文章一舉成名,文星高照。
白居易,字樂天,樂天與居易,相輔相成。
號,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還有號,號是我國姓名文化中一個很有趣味的現象,廣義的號有多種,有別號、綽號、謚號之分,號是自取的,也有別人贈予的。狹義的「號」是一個人的別字,又為別號。別號在文人中比較流行,名與字一般有一定的聯系,而號與名無任何限制,別號始於唐,盛於宋,而亡於清。
字與號在清末以後,隨著中國文化的變遷,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漸被筆名、藝名、綽號等取代
6. 姓名的由來
人皆有名,似乎天經地義。名字是識別人類個體的符號,是人在社會交往時的身份標志,沒有名字,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誰,無法確定自己在家庭以至在社會中的地位,無法參與任何社會活動。
然而,人也有沒有名字的時候。初期的人類就沒有名字。那時,人類同其他動物一樣,處於一種渾渾噩噩、無自我意識的狀態。他們吃的主要是各種水果等植物,屬於素食動物,體力遠不如獅子、虎狼、鱷魚等肉食動物,需要小心地提防各種猛獸的襲擊。處於這種狀態下的人類像其他動物一樣只會用眼睛、鼻子,憑視覺、味覺和觸覺區分彼此,沒有強烈的個體意識,自然也不可能給每個個人冠以姓名。
那麼,人的名字從何時才有,從何處而來呢?
最早的人名是圖騰
距今四五萬年前的晚期智人階段,原始人開始有了圖騰觀念。那時人類形成了一個個彼此獨立的母系氏族部落,每一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人類最初的社會交往是氏族部落之間的交往,他們都以圖騰作為本部落身份的標志。雖然當時還未產生姓名這個概念,但在實際上,圖騰起到了姓名的作用。
人類社會發展到父系氏族社會,一些處於重要地位的男子需要有符號作為自己的標志,於是就產生了氏。「氏」字起先的意思是「是」,表示存在的意思,即誰誰在這兒,也就是部落支系的居住地。
7. 柒牌名字的來歷
姓氏起源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 。 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夏、商、周的時候,人 們有姓也有氏。「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 、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
人名的起源
早在人類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過著群居的原始生活。他們生活的主要內容是如何通過自衛來保護自己,或者採集狩獵以維持生命。他們的生活十分原始,還不需要姓名來區分彼此。後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增多,人際之間的交往日漸密切,為了把某一群人與另一群人區分開來,便出現了某一群人共有的標志,亦即我們後來所說的「姓」;在一群人中間,為了把彼此區分開來,也出現了只屬於個人的標志,這種標志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名」。在社會交往中,無論哪一群人,在自己內部只用「名」便可以彼此區分,若與另一群人交往,僅僅稱「名」便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他只有把自己所在人群的標志」姓」與自己的標志「名」結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地表達自己。這種一群人的標志和個體標志的結合,便是人類最早的姓名。
關於人類名字的起源,從漢字「名」字本身也可以推知其最早的含義。這一漢字由「夕」和「口」兩部分組成,對此,《說文解字》解釋說:「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說,在早期的社會交往中,人們白天相見,可能通過形體、面貌、聲音相互識別。一旦到了晚上,相互看不清楚,就只能通過自報名字來區分你我了。可見,人名的產生是社會交際的需要,它的最本質的作用,就是在社會交往的所有場合都可以區別人的個體。
在文字出現以後,原由口頭表達的人名也進化到文字階段。在目前已經發現的一些原始社會的陶器中,上面都刻畫有一兩個符號,據專家考證,這些符號都與早期的人名有關。如果這種解釋可信的話,那麼,不同的人名就是我國最早的文字。到了商周時期,我國的文字大量出現並趨向於定型,其中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人名。如在商代的甲骨卜辭中,不僅有「名」這個漢字,而且還有示壬、中丁、外丙、小乙等人名。這些,都是我國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名字。
總之,人名是在人類社會處於原始時期而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起源和發展經歷了一個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最早,它是人們隨意用來區分彼此的符號,以後又演變成為固定身份的標志,在文字出現以後又以文字形式記載下來。從它產生的那一天起,就已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隨著名字本身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名字也越來越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歷代人名特點
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五千年來, 人名從產生到發展,基本格局大體不變。具體到每個朝代,名字則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
我國人名最早有規律可尋的是夏代。當時人崇拜太陽,通行的歷法是干支記年,因此,當時的帝王和貴族都喜歡用天干命名。據《史記?夏本紀》記載,夏代的帝王名字有太康、仲康、少康等人,據陳夢家在《殷墟卜辭綜述》一書中考證,這些名字中的「康」字即「庚」字,是傳說中的十個太陽(天干)之一。此外,夏代帝王的名字還有孔甲、胤甲、履癸等,名中的「甲」、「癸」也都是天干。至於商代帝王,取名時無不繼承了夏代帝王的這一傳統,無論是開國之君商湯(又名太乙)還是亡國之主帝辛(即殷紂王),包括其間的29位帝王,無不以天干命名。當時的貴族也效法帝王的這種做法,在名字中使用十個天干,如祖已、父癸、虎父丁、弓父庚等,無不如此。
到了周代,隨著人口的繁衍和文化的發達,人名制度也日臻完善。這時和人名不再像夏商人名那樣質朴,而是開始注重文采。這種重視的結果,在一方面是大量莊重、新穎名字的出現,另一方面則是「五則」、「六避」制原則的產生。根據這些原則,人一生下來必須根據信(身體上的某些標志)、義(嬰兒表現的天賦)、相(相貌)、假(假借)、類(象似)命名。同時,還要避開國名、山川名、官名、疾患名、祭品名(畜牲)、祭器名,清規戒律十分繁瑣。盡管如此,大量優美動聽的名字仍然不斷出現,如姬發(周武王)、孔丘(孔子)、莊周(莊子)、李耳(老子)、屈平(屈原)、宋玉等名字都極具特色。
周代的人名特點一直持續到春秋戰國及秦朝以後,直到漢代時才有所變更。當時,處在我國封建社會上升和繁榮時期,人們渴望建功立業以報效國家,因此在名字問題上也體現了這種時代精神。有些人注重對國家的貢獻,取名孔安國、趙充國、於定國等;有些人景慕古代英雄人物,取名陳湯、趙堯、張禹;有些人尚武,取名蘇武、班彪、夏侯勝;有些人氣概豪邁、取名孔奮、魏霸、法雄;有些人德操卓犖,取名曹操、董卓、龐德等等。這些,無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
兩漢之際,當政的王莽推行一場雙名單名運動,強行把那些雙字名的人改為單字名。他認為:「秦以前復名蓋寡,遂禁復名」。當時有匈奴單於前來進貢,也被他專門下詔改為單字名;另有他的長孫王會宗,在這次運動中隨例改名王宗,後因企圖謀反,不僅事泄自殺,而且名字也被恢復了雙字名,以示懲罰。像這樣對取名用字的一增一減,表現了強烈的褒貶意向,此後,人們開始有了「取雙字名是低賤的」這一觀念,很少再有人用雙字名。這種風氣一直持續了近300年,直到南北朝時期才略有改觀。
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取名時除喜歡重復用字和在小名前加「阿」字外,還喜歡加上「之」字或表明自己的宗教信仰。其中,用「之」字取名的突出例子是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及其子孫。他的名字是羲之,7個兒子的名字是玄之、凝之、渙之、肅之、徽之、操之、獻之,兩位孫子的名字是楨之、靖之,兩位曾孫的名字是翼之、悅之。如此祖孫4代相繼,也不加以避諱,在中國姓名史上是十分特殊的現象。另外,南北朝人大多篤信佛教,為了表明自己的宗教信仰,也大多喜歡在名字中加上與信仰有關的字眼,如「僧」、「惠」、「曇」等表示信仰佛教,「道」、「玄」、「靈」等字表示信仰道教。諸如此類的名字有王僧達、陸惠曉、王曇首、蕭道成、王玄謨、謝靈運等。據日本《東洋史研究》的有關文章統計,當時的人名僅帶「僧」字的就有122人,帶「曇」字的39人,可見當時用名字反映信仰的風尚之盛。
歷史發展到隋唐五代時期,人的名字又出現了喜歡在取字時只用一字、稱呼上標榜排行、名字中喜用「彥」字等新特點。屬於第一種情況的人名有房玄齡字喬、張巡字巡、徐堅字倫、謝逸字海等;屬於第二種情況的人名,從當時人韓愈所寫一首詩的題目中就可看出。這首詩題即《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李二十六員外,翰林三學士》,其中的人名分別代錶王涯、李建、李程等;第三種情況則主要集中在唐末五代。由於「彥」字指有才德的傑出人物,加上當時世風日下、朝中乏人、社會動盪,所以,許多人都 以「彥」字取名。其中的知名人士,有唐末宰相徐彥章、後梁都指揮使楊彥洪、南漢大將伍彥壽等。據統計,僅唐末至宋初幾十年間,以「彥」命名的大小人物就有145人見於史冊。甚至有些人想取帶「彥」字的名字而找不到適合與這搭配的字,只好借用別人已經叫響的名字。如當時僅名「彥章」、「彥咸」、「彥卿」的人就各有7個,「彥超」有11個,「彥進」有4個,「彥溫」、「彥韜」各有3個。整個官場政界,幾乎成了「彥」名人的天下!
入宋以後,雙字名的使用率越來越高,一些「思賢欲齊」和按家族字輩而取的名字也開始出現。這些特點,歷遼、金、元、明、清,一直延續到近現代。在宋代以前,雙字名的使用率還不到人口總數的一半。甚至一些貴族為一國之尊的帝王也喜歡以單字取名。宋代以後,無論是帝王還是普通百姓,大都採用雙字命名。至明清時,雙字名已佔人名總數的60%-70%。另外,由於文化的高度發達,一些飽讀之士在為人取名時開始喜歡引經據典,如北宋詞人周邦彥的名字就出自《詩經》「彼其之子,邦之彥兮」。據宋人俞成《螢雪叢說》一書的記載,當時崇拜顏回的人取名「唏顏」或「望回」,敬慕韓愈的人取名「次韓」或「齊愈」。此後,這種風氣便愈演愈烈。隨著宗族觀念的強化和譜學的興盛,同姓共族的人採用字輩譜的方式命名,則是宋代以後特別是明清時期取名的重要手段。
建國以來,我國人的取名也可以分出幾個時期。如1949年出生的人取名「建國」,大躍進年月的人取名「躍進」,60年代初期的人取名「反帝」、「返修」,文革中間的人取名「衛彪」、「向東」,十一屆亞運會期間的人取名「盼盼(亞運會吉祥物大熊貓的名字)」。上述這些,無不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一見這些名字,我們就很容易知道他們出生的年代。此外,如春生、魯生等名,則是為了紀念出生的時間(春天)或地點(魯,今山東簡稱),有著顯而易見的紀念意義。
近現代人的取名特點,除具備一些傳統的特色外,還重視姓名的時代性。此外,如在人名用字上喜歡單字名、重疊名;因受西方社會的影響而取西化的名字,以及因宗教勢力的復甦而重新使用字輩名等等,也都是一些值得注意的特點。
總之,我們中國人的名字由於歷史上各個時代的背景不同,大都帶有各個時代的歷史烙印。了解了這些不同的特點和知識,將有助於我們正確認識名字的作用。
8. 名人名字的來歷
1、孔子姓名的由來
孔子是神國公孫嘉的後代,公孫嘉字孔文。我國古人有的以祖先的「字」為姓,如魯公子牙字叔,他的孫子就叫叔得臣。孔子也是近這種方式為姓的。故姓孔。
為什麼人們叫孔子為「孔老二」呢?原來,孔子的父親叔梁紇,是魯國的一個將軍,他原有九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這僅有的一個兒子是個瘸子。在當時男尊女卑的情況下,叔梁紇當然很不滿意。於是,他就和妻子一起到曲阜東南的尼丘山求天神另賜一子。
後來,果然又生下了孔子,敘梁紇以為這是在尼丘山上求來的,就給他取名為孔丘,字仲尼。「仲」字是排行,表示「第二」的意思,因為孔子是叔梁紇的第二個兒子,所以人們又叫孔子為「孔老二」。
2、李白名字的由來
相傳李白到七歲時還沒有正式的名字。原因是他在「抓周」時,抓了《詩經》這本書,這不但喜壞了他父親,而且也難壞了他父親。他想:如果兒子長大成了詩人,若沒有一個叫得響的好名字豈不遺憾?於是,越往詩人的名聲方面想,越發對兒子取名之事慎之又慎了,故此一拖多年沒有定名。
這年春天,李白一家在家院中遊玩,他父親想作一首春日的七絕詩,有意考考兒子的本事。他詠了兩句:「春風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後就說:「後面的詩句我想不出來了,由你們母子二人續上吧。」
李白的母親想了一會道:「火燒杏林紅霞落」,她的話音剛落,李白就用手指李樹,脫白說道:「李花怒放一樹白。」
他父親聽後,連聲叫好,忽然心裡一動:這句詩的頭一個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嗎?這最後一個「白」字不正說出了李花聖潔高雅嗎?於是,他當即決定兒子的名字就叫李白。
3、孫中山名字的由來
1896年9月,日本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經過許多曲折,在日本橫濱中國革命志士陳少白的寓所,見到了孫文。孫文談及革命時,其慷慨激昂之情,猶如深山虎嘯。他倆被孫文的革命熱情、見識和抱負深深感動,決心幫助孫文,並為他的生命安全擔憂,勸他暫時留駐日本。
孫文同意後,宮崎和平山就陪同孫文找旅館。他們繞過日比谷公園,路過中山候爵府邸,來到「對鶴館」旅館,並由平山替孫文代筆登記。
當時,孫文處於流亡之中,不便公開姓名身份。填寫什麼好呢?平山執筆躊躇一番,忽然想起剛才走過中山候爵府時看見的那塊牌匾,於是就在旅館簿上寫下了「中山」兩字。但按日本習俗,中山只是個姓,還得有一個適當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躊躇起來了。
正在這時,孫文接過登記簿,在「中山」兩字下面添上了一個「樵」字,笑著對平山說:「我是中國的山樵。」這就是孫中山名字的由來。
4、魯迅名字的由來
著名史學家候外廬同志在一篇文章中,對魯迅之所以取名魯迅,作了如下解釋:一般人把迅字解釋為「快迅」,是不確切的。迅字《爾雅?釋獸》雲:「牝狼,其子激,絕有力,迅。」
注雲:「狼子絕有力者,曰迅。」「繳」即激,從犬言獸性,從水言水性。都是激烈的意思。魯迅的魯,取自魯迅的母親的姓。迅,古義的狼子。魯迅的字義可理解為牝狼一個有勇力的兒子。
魯迅為什麼要以狼子自居?他曾說過自己甘做封建制度的逆子貳臣。從歷史的邏輯上看,這個名字反映出他前期思想上,刻印著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勇敢的叛逆精神。
5、陶行知名字的由來
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先生原名文浚,他早年信奉王陽明的知行說,遂把「文浚」改為「知行」。
後在教育實際中認識到自己年輕時信奉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謬誤,轉而篤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於是把名字改為「行知」。表明著他從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向唯物主義的轉化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