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名字的由來
1949年6月15日至19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毛澤東在會上宣告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成立,在致詞的最後,毛澤東連呼了三個口號,其中之一就是: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萬歲!
那麼,原擬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國號,又是怎樣改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正式國名的呢?這里有一段故事,它凝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各位代表鄭重的商討和審慎的思慮。
當時,關於新中國的國體,已確定為工人階段(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同時,確定新中國的政體,為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不採取西方那種三權分立的議會制。這些有關建國的基本問題,經向新政協籌備會各方面代表宣傳和解釋而達成基本一致的意見。只是對於即將誕生的新中國,還沒有一個正式名稱。中共中央、毛澤東一般習慣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稱呼。與此相應,新政協籌備會提出議定和起草的組織條例中,就有成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指定由董必武領導的第四小組負責起草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在新政協籌備會起草各項文件的過程中,一些代表對這個原擬的國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雷潔瓊發言說,如果國名太長,用時不用全稱即得註明是簡稱。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的意見被整理成書面報告,提出:「我國國名似可將原擬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改為中華人民民主國簡稱中華民國或中華民主國。將來進入社會主義階段即可改稱中華社會主義民主國。」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先生對原擬國名提出質疑,發表了第三種意見。張奚若說:「有幾位老先生嫌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名字太長,他們說應該去掉民主二字,我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好。」
第四小組把關於國名的意見歸納了三種名稱,留待政府組織法起草委員會去斟酌。經8月17日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修正通過為組織法的初步草案。在這個初步草案里,新的國名去掉了「民主」二字。
9月22日,董必武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草擬經過及其基本內容》的報告。報告對組織法草案的總綱作了幾點說明,第一點就是關於國家名稱的問題。董必武說:本來過去許多人寫文章或作演講都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寫過一個節略,主張用中華人民民主國。在第四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中,張奚若先生以為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不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現在採用了最後這個名稱。因為共和國說明了我們的國體,「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是指工、農、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及愛國民主分子,它有確定的解釋,已經把人民民主專政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復一次了。這個意見,為政協全體會議所接受。
向大會提交的幾個文件中,原來的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均改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❷ 每個國家名字的由來
上古時期的華夏民族,認為自己是老天爺最鍾愛的人群,是最文明的人群,必然住在天之下的正中。因此,把自己居住的地方稱為「中國」或「中華」。當時「中國」一詞主要是地理名詞。
中華民國建立後,簡稱「中國」。
美國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簡稱,美利堅是美洲的意思,美洲一詞來自發現美洲大陸的人。
英國一詞來自英倫三島上的「英吉利」。英吉利在幾百年前開始擴張,先吞並本島的威爾士和蘇格蘭,然後吞並旁邊的愛爾蘭,然後通過航海侵略其他國家。
新加坡是馬來語。
❸ 各個國家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國家的名字一般是很國家的歷史,國家的精神,還有一些是因為國家的英雄等方面有關系。
❹ 我們國家的名字(中國)的由來
名字由來: 我國古代 ,」 國 」 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獻中 , 「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 : 一指京師 , 即首都 ; 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 ; 三指中原地區 ; 四指國內 , 內地 ; 五指諸夏或漢居住的地位和建立的國家。
自漢代開始 , 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 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有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 , 南朝自稱為「中國」 , 把北朝叫做「魏虜」 , 北朝也自稱為「中國」 , 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 , 金和南宋 , 彼此都自稱「中國」 , 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 , 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 , 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當然 , 歷史上的「中國」並不等於今天「中國」的范圍。我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漢朝的國號是「漢」 , 唐朝的國號是「唐」 , 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夏、金、元、明等 , 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簽署的國名是「大清」。他們的國號都不叫「中國」。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 , 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全國解放後 , 我們也把「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現在 ,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 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國」的最初意思是什麼呢?中者,天下之中心也。國者,大都城也。「中國」的最初的字面意思是位於天下之中心的大城。「中國」是 華夏 君主所駐的城市。華夏正統帝王代表其統治下的華夏帝國,「中國」也就衍伸為華夏國家。「中國」自上古 ( 不晚於周朝建國時期 ) 就是華夏國家總體的代稱,華夏兒女在夷蠻之人的眼中口中就是所謂的「中國之人」。此類記載遍布華夏和非華夏的文字記載。
凡我華夏兒女皆應牢記「中國」是中國 3000 年的國家稱號。為何倭奴打敗虜清後非得硬造出「之那」這個詞來指稱中國呢?因為倭認為他們已經比中國強了,中國已經不配稱為「中國」了,因為「中國」的意思是華夏國家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周邊國家是蠻夷藩屬。
❺ 國家名字的來歷
中國翻譯每個國家或地名都是音譯而來。估計為的是方便中英地名互通。比如San Francisco,譯成聖弗朗西斯科,很容易使我們聯想到英文,譯成舊金山,就摸不著頭腦。我是這樣想的。而外國人翻譯我們的北京,不也是Beijing么?互相牽對方鼻子唄。也算扯平了。
❻ 中國名稱的來歷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的「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辟民」,同時又以「華夏」、「中華」、「中夏」、「中原」、「諸夏」、「諸華」、「神州」、「九州」、「海內」等的代稱出現。「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周朝《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
《書經》曰:「冕服采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註:「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華」,是指華麗、興旺;也有說上古華、夏同音,本一字。《左傳》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華是指漢服,夏指行周禮的大國。
故中國有禮儀之邦、衣冠上國之美譽。而漢語中的「中國」一詞,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區,後演變為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中國以外則稱為四夷,所謂「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國,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
漢代始建蠻夷邱,並使漢字文化圈正式成型,南北朝建四夷館,明代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自近代的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作為東亞文化宗主的局勢逐步被打破了。
(6)國家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由來:
抗戰時期,毛澤東曾經多次闡述將來所要建立的「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含義。1948年12月30日,毛澤東為新華社寫的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明確宣布:「一九四九年將要召集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的以完成人民革命任務為目標的政治協商會議,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並組成共和國的中央政府。」 1949年6月16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第三條第五款為「提出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之方案」。 同年6月19日,新政協籌備會第四小組討論時。
清華大學教授張奚若對「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國號提出質疑。他表示國名太長,建議去掉「民主」兩字。最後採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9月27日,政協一屆全會通過決議正式定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且去掉國號後面「中華民國」的簡稱。
自此之後,政協會議通過的大會文件,就完全去掉了「中華民國」這四個字。新中國成立後,「中華民國」在人們習慣性稱呼中漸漸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
❼ 我們的國家"中國"的名字由來
中國古代,「國」字的含義是「城」或「邦」。「中國」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獻記載中,「中國」一詞有五種不同含義:一指京師,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統治的王國;三指中原地區;四指國內、內地;五指諸夏(華夏)或漢族居住的地區和建立的國家。
從古代的漢朝開始,人們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稱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南朝自稱為「中國」,把北朝叫做「魏虜」;北朝也自稱為「中國」,把南朝叫做「島夷」。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都不承認對方為中國。
嚴格地說,古代「中國」是一個形容詞,而不是一個專有名詞。中國古代各個王朝都沒有把「中國」作為正式國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國號。
直到辛亥革命以後,才把「中國」作為「中華民國」的簡稱。1949年,「中國」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現在,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在北京。
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的由來
董必武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草擬經過及其基本內容》的報告。報告對組織法草案的總綱作了幾點說明,第一點就是關於國家名稱的問題。董必武說:本來過去許多人寫文章或作演講都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黃炎培、張志讓兩先生寫過一個節略,主張用中華人民民主國。在第四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中,張奚若先生以為用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不如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現在採用了最後這個名稱。因為共和國說明了我們的國體,「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是指工、農、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四個階級及愛國民主分子,它有確定的解釋,已經把人民民主專政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復一次了。這個意見,為政協全體會議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