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烏魯木齊名字的由來

烏魯木齊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4-29 20:59:10

『壹』 urumqi也就是"烏魯木齊"這個名字是怎麼由來的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烏魯木齊,古准噶爾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戰國時,屬古車師人活動范圍,當時烏魯木齊南郊已居住著較多的人群。西漢時期,烏魯木齊及其周圍地區居住著較多的人群。西漢時期,烏魯木齊及其周圍地區居住著十幾個部落的游牧民,史稱「十三國之地」。到了東漢,烏魯木齊成為車師六國的一部分。貞觀22年(公元648年),唐政府在距今烏魯木齊以南10公里處設置輪台城,是當時絲綢之路新北道上唯一的收稅城、管理城和供給城,也是烏魯木齊第一城。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曾在此留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著名詩句。十八世紀中葉,城市雛形開始形成。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皇帝將擴展後的城池命名為「迪化」。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設置行省,以迪化為省會,遂取代伊犁成為臂控天山南北的政治中心。新中國成立後,迪化成為自治區首府,並於1954年2月1日恢復烏魯木齊市名。

『貳』 「新疆」這個名稱的由來

新疆建省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建省以前,這個地區稱為西域。西域一名大約起源於西漢宣布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漢朝政府在這里設置的西域都護。

清朝統治者稱西線為新疆是有其特殊用意的。原來新疆一詞本是個普通名詞,並非專指西域地區。它由一個普通名詞變成專指西域地區的專有名詞,成為清代一個省級行政區的正式名稱,是經歷了數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的演變過程。

清代,北方的蒙古喀爾喀部、西北的厄魯特蒙古各部和回部、西南的藏族各部,雖然都已向清朝稱臣納貢.接受冊封,但當地各族首領仍保持著世襲統治權力而繼續割據一方。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朗平定準噶爾部,二十四年又平定回部,始設伊犁將軍、烏魯木齊都統和參贊大臣、辦事大臣、領隊大臣等官員分別進行管理。於是西域統一於清朝,重新處於中原統一王朝的直接管轄之下,結束了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割據的局面。由於西域各處統一於清朝的時間,比起東北、西南地區都較晚一些,所以清朝統治者有時就泛稱西域地區為新疆、或西域新疆。

稱為新疆,自然是與「舊疆」相對而言的。在清朝滿族統治者的習慣中。本來就有把鉸早歸並於自己的民族和地區稱之為「新」的先例。如在清朝統一東北地區滿族各部的過程中,邊睡地區的墨爾哲勒等部歸附較遲,就被稱為「新滿州」。清朝統治者還有個習慣,那就是把由當地少數民族首領世襲統治的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分別用當地少數民族的族名加一個「疆」字來表示。如對西南四川、雲南、貴州、廣西、湖南一帶的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清朝統治者稱為「苗疆」,對西北的天出以南信仰伊斯蘭教(當時稱為回教)的維吾爾族聚居地區稱為「回疆」,天山以北准噶爾部聚居地區稱為「准疆」。在這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統一於清朝的直接統治之下,改上歸流,即廢除該地少數民族首領的世襲統治,而改為中央政府可以隨時任免、不斷更換的「流官」來管理的制度以後,就把這些地區稱為新疆。而稱以前半割據式的「土官」世襲統治地區和清朝較早統一的地區為「舊疆」。如在西北地區,哈密、巴里坤、奇台、吐魯番等地清朝都稱為「我朗舊疆」,在此以西的原准噶爾轄地則稱為「准噶爾舊疆」(《皇輿西域圖志》卷九《疆域》卷二二《山》)。

現在的貴州、雲南、四川、廣西、湖南等省的一些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區也曾被稱為「苗疆」和新疆的。雍正時的雲貴廣西總督鄂爾泰曾稱當時已經改土歸流的「烏蒙系改土新疆」(《清世宗雍正實錄》卷九六)。蘇爾德的《回疆志》又名《新疆回部志》,說明當時就把回部、回疆稼為新疆。至於天山以北的原准噶爾部活動地區,清朝官修的《皇輿西域團志》、8大清一統志》、《皇朝文獻通考》也都曾稱之為「准部」、「准疆」、「准噶爾舊疆」、「新辟皇輿之新疆」,或徑稱之為「新疆」。西域自古為我國固有領土,他們本來是很清楚的,因為乾隆皇帝在聖渝中就曾說過:「漢時西唾塞地極廣,烏魯木齊及回子請部落皆曾屯成,有為內屑考。唐韌開府,擴地及西北邊。今遺址久姻」。(《清高宗實錄》卷四八二)正是為了誇耀「本朝」的文治武功邁越前古,「遠扶漢唐而上」(《皇輿西域圖志》卷八)清朝統治考才把西域稱為新疆。

易慶末年,在伊犁將軍松葯的主持下,由徐松等編纂的《西唾要略》,由皇帝親為作序.並揚名《欽定新疆識賂》。這是清朝統治者正式用「新疆」一詞作為地名宋代替「西城」一詞的開始。也就是說,到這個時候,「新疆」一詞已經正式由一個普通名詞變成為專指現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一帶的專有名詞了。

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沙俄侵略我西北邊疆,並強迫清朝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了中國西北邊疆領土四十四萬多平方公里。清朝政府的軍隊在左宗棠和劉銅堂的率領下收復新疆。其後左宗黎和劉錦堂相繼奏諸清朝皇帝在新疆改行行省制度。光緒十年(公元i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任命劉錦堂為甘肅新疆巡撫。從這一年開始,直到1955年正式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時為止,新疆省這一名稱一直沿用了70多年。

『叄』 烏魯木齊為什麼過去叫迪化

迪化,是今天新疆烏魯木齊的舊稱,這個名稱是清乾隆皇帝征服回疆的准噶爾汗國叛亂後,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定名的

迪化的意思是啟迪、教化,有兩層意思,啟迪是以文為主,也就是啟發維吾爾族人走向文明。教化是長輩或者上級才能行使的權利,帶有文教和可以採用武力教育的意思,因為剛平息了叛亂的地區,中央政府武力鎮壓是必要的。新中國成立後,有人認為迪化是對少數民族的蔑稱,就改為蒙古語,美麗的牧場-----烏魯木齊。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和目前新疆的形勢來回顧歷史,乾隆爺是偉大的皇帝,具有高瞻遠矚的政治預見性。另外,向阜康也是清乾隆皇帝起的名字。

『肆』 烏魯木齊地名由來

「烏魯木齊」,准噶爾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烏魯木齊尚未建成之前,是一片優美的牧場,漢代西域都護府開始派兵在此屯田,隋代始有「互市」活動。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今烏魯木齊為輪台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古城遺址,即為當時輪台縣。從663年開始,唐朝政府派軍至烏魯木齊河畔屯墾。702年,在庭州設北庭都護府,輪台駐軍增加。清朝初年,舊城毀於戰火。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在現烏魯木齊九家灣明故城築壘駐兵,並將此地正式定名烏魯木齊。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廷築建新城,命名「迪化」。光緒十年(1884年),清廷決定設立新疆省,定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
民國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員會。民國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設市並成立市政府。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劃分建立7個區,54個街公所。在郊區建立農民協會,並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成立3個鄉,至此,城鄉各級人民政府初步建立。1953年11月20日政務院批准迪化市更名為烏魯木齊市。1954年2月1日正式更名。
1999年8月10日,國務院批准將烏魯木齊市南山礦區更名為南泉區。
2001年,市委、市政府為適應社區建設的需要,按照對全市原有的689個居(家)委會重新調整,劃定為441個社區居委會。
2002年3月9日,國務院(國函[2002]20號)批准調整烏魯木齊市南泉區行政區劃:(1)將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的烏拉泊街道和烏魯木齊縣的達坂城鎮、東溝鄉、西溝鄉、阿克蘇鄉、柴窩堡鄉歸烏魯木齊市南泉區管轄。(2)南泉區更名為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區人民政府駐地由魚爾溝遷至達坂城鎮。區劃調整前:天山區面積237平方千米,人口43萬;南泉區面積5882平方千米,人口3萬,郵政編碼830024;烏魯木齊縣面積6340平方千米,人口10萬。(面積人口數據根據簡冊02版)
2003年底,烏魯木齊市轄54個街道、3個鎮、16個鄉,466個居委會、110個村委會,其中:天山區轄13個街道、1個鄉,124個居委會、5個村委會;沙依巴克區轄10個街道,114個居委會、2個村委會;新市區轄11個街道、2個鄉,89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水磨溝區轄7個街道、1個鄉,59個居委會、8個村委會;頭屯河區轄5個街道,38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達坂城區轄4個街道、1個鎮、3個鄉,8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東山區轄3個街道、1個鄉,20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烏魯木齊縣轄2個鎮、8個鄉,59個村委會;經濟技術開發區轄1個街道,11個居委會;高新技術開發區轄3個居委會。

『伍』 烏魯木齊的由來如題 謝謝了

歷史背景】 烏魯木齊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遠在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里生息繁衍。最早進入此地的為古姑師-車師人。 東漢時期,這里是東師六國的一部分。西漢初年,漢朝政府即置戊己校尉在烏魯木齊近處的金滿(吉木薩爾)設營屯田,維護絲路北道安全。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這一帶被稱為輪台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古城遺址,就是當時的軍事重鎮輪台縣城。邊塞詩人岑參曾在輪台生活過三年,寫下了「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的詩句。 烏魯木齊的大規模開發始於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成為「繁華富庶,甲於關外」的地方。清軍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就是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後來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把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賜名「迪化」。清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政府設在新疆的軍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轉到迪化,迪化成為省會。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現在,這座具有1300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已經是一座現代化的大都會,市中心的紅山是它的標志。 【發展】 702年,在庭州設北庭都護府,輪台駐軍增加。據《新唐書.吐蕃傳》記載:「輪台、伊吾屯田,禾菽相望」。在輪台生活過3年的邊塞詩人岑參,寫過「戍樓西望煙塵黑,漢兵屯在輪台北」的詩句。771年,唐朝政府又在輪台設置「靜塞軍」,駐守這一戰略要地。烏魯木齊大規模開發始於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年)烏魯木齊築土駐軍。清政府鼓勵屯墾,減輕糧賦,烏魯木齊農業、商業、手工業一度有較快的發展,成為「繁華富庶,甲於關外」的地方。為適應人口增長、屯墾及商業貿易的需要,清軍先於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為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之後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又將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命名曰「迪化」。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迪化城西另築新城鞏寧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烏魯木齊同知改為迪化州知州,改烏魯木齊參贊大臣為烏魯木齊都統,陝甘總督奏准將馬里坤道移駐迪化州鞏寧城。於是鞏寧城也就成為當時清王朝在烏魯木齊的軍政統治中心。光緒十年(1884年),清廷決定設立甘肅新疆省,定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隸州為迪化府,增設迪化縣為附郭首縣。 民國2年(1913年),將鎮迪道尹改為觀察使,並同時撤銷迪化府,保留迪化縣。民國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員會。民國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設市並成立市政府;同時將市區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區,迪化縣隸屬迪化專員公署,轄6個鄉,2個牧區及達坂城鎮。區以下設保甲組織。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劃分建立7個區,54個街公所。在郊區建立農民協會,並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成立3個鄉,至此,城鄉各級人民政府初步建立。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 後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並入烏魯木齊市,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域面積由10900.77平方公里增至14216.3平方公里,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區域面積由76975.94平方公里減至73660.41平方公里,米東區行政區域為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面積3407.42平方公里;烏魯木齊市米東區與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五家渠市行政區域界線走向仍按原米泉市行政區域界線保持不變,雙方跨行政區域使用的土地、草場仍按原使用習慣保持不變。 【文化特色】 烏魯木齊有著特殊的地緣優勢,自古便有「開天闢地之門戶」之稱,是連接天山南北、溝通新疆與內地的交通樞紐,現已成為我國擴大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窗口。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內陸城市,是亞洲大陸的地理中心。夏季這里花木爭艷,瓜果溢香,是旅遊的黃金季節。隆冬時節,滿城銀裝素裹,玉樹瓊花,一番北國塞外風光受清涼甘甜的天山雪水潤澤的各族人民,創造過燦爛的古代西域文明。歷史悠久的烏魯木齊,是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必經之路。公元前一世紀,西漢政府設立的西域都護府,曾置戊已校尉在這一帶屯田。盛唐時期,為了進一步加強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促進「絲綢之路」新北道的繁榮和發展,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烏魯木齊東北設北庭大都護府,公元1755年,清政府在現烏魯木齊九家灣明故城築壘駐兵,並將此地正式定名烏魯木齊,公元1763年改名為「迪化」。 在這片原始大草原上,牧民們曾經逐水草而居,過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游牧生活。他們把這塊土地命名為「烏魯木齊」,意思是「美麗的牧場」從公元1世紀起,漢朝政府就派遣田卒墾民,到草原上墾荒務農,開辟了「絲綢之路」新北道。歲月滄桑,這座連結中西方的「絲綢之路」上的邊塞城市便逐漸形成了。今日的烏魯木齊擁有208萬人口,聚集了36個民族,人們在繼承和保持著各民族的傳統和特色的同時,又把自己融進時代氣息之中,形成了民族特色與流行風氣相映成趣的獨特風貌。 烏魯木齊是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是亞洲的地理中心,也是舉世聞名的古「絲綢之路」新北道的必經之路。維吾爾、漢、回、哈薩克、朝鮮族,俄羅斯族、蒙古族等十三個民族和睦地生活在這里,創造出燦爛的古代西域文明;眾多的民族,不同的風俗,構成了烏魯木齊的奇特風情;頗具民族特色的賽馬、摔跤、姑娘追等運動表演,做工精緻的玉雕、刺綉和民族樂器,香濃醇厚的奶茶和各種風味小吃,將人們牢牢地吸引到這里。 城市規劃布局與規模 建成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一個出口加工區(承接外向型產業的重要工業園區),並且正在建設頭屯河工業園、水磨溝創業園和烏魯木齊和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經濟一體化框架下的米東工業園區。使烏魯木齊成為中國西部最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之一。打造新疆最大的、面向周邊各國的出口加工貿易基地和中亞國際物流港,

『陸』 烏魯木齊的明圓的名字的來歷

烏魯木齊含義
「烏魯木齊」一名的含義,眾說紛紜,流傳較廣的說法是:烏魯木齊乃蒙古語「優美的牧場」之意。由於各民族長期的協力經營,邊城風光令人矚目。

『柒』 烏魯木齊的歷史

三國,車師後國在今烏魯木齊南郊(現烏拉泊水庫一帶)建淤賴城,為烏魯木齊第一城。

晉朝、隋朝,開辟絲綢之路新北道,烏魯木齊處於新北道要沖之地。

唐朝,公元640年,唐朝政府在天山北麓設置庭州,轄4縣,今烏魯木齊為輪台縣。現烏魯木齊市東南郊烏拉泊水庫南側的古城遺址,即為當時輪台縣。

元朝,北疆成為漠西蒙古諸部游牧區之一,烏魯木齊周圍原為西蒙古和碩特部游牧區(明清之際,該部一部分留駐當地,一部分隨固始汗去青藏高原,一部分和土爾扈特部去俄羅斯伏爾加河流域等地)。

清朝前期由西蒙古之一準噶爾汗國統治,後被平定。乾隆時期高官的往來文書就是稱烏魯木齊。

1884年(光緒十年),新疆設置行省,以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隸州為迪化府,增設迪化縣為附郭首縣。

民國2年(1913年),將鎮迪道尹改為觀察使,並同時撤銷迪化府,保留迪化縣。

民國29年(1940年)成立迪化市政府委員會。

民國34年(1945年)11月1日,迪化正式設市並成立市政府;同時將市區劃分為一、二、三、四、五區,迪化縣隸屬迪化專員公署,轄6個鄉,2個牧區及達坂城鎮。區以下設保甲組織。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重新劃分建立7個區,54個街公所。在郊區建立農民協會,並在土地改革的基礎上成立3個鄉,至此,城鄉各級人民政府初步建立。

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

1999年8月10日,國務院批准將烏魯木齊市南山礦區更名為南泉區。

2002年3月9日,國務院批准調整烏魯木齊市南泉區行政區劃:將烏魯木齊市天山區的烏拉泊街道和烏魯木齊縣的達坂城鎮、東溝鄉、西溝鄉、阿克蘇鄉、柴窩堡鄉歸烏魯木齊市南泉區管轄。南泉區更名為烏魯木齊市達坂城區,區政府駐地由魚爾溝遷至達坂城鎮。

2007年8月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並入烏魯木齊市,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

行政區劃調整後,烏魯木齊市行政區域面積由10900.77平方公里增至14216.3平方公里,米東區行政區域為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面積3407.42平方公里。

(7)烏魯木齊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歷史上烏魯木齊就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鎮,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心,是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呈現出多元文化的特質,其特點是開放、熱情、豪爽和奮進,是中亞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

作為中國文化體系、印度文化體系、伊斯蘭文化體系、歐美文化體系的匯集之地,十幾個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廣融博匯,造就了具有世界性的燦爛輝煌的文化。

維吾爾音樂之母——十二木卡姆、蒙古民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像世界上其他英雄史詩一樣,在東方文化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捌』 烏魯木齊二道橋名稱的來歷是怎麼樣的

二道橋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它是當時沙俄在烏魯木齊劃定的「貿易圈」的北端分界線。
二道橋原本是一座橋,橋下亦有潺潺流水。清代著名學者紀昀在1771年曾用「半城高阜半城低,城內清泉盡向西」對當時的烏魯木齊進行生動描繪。在位於城南東高西低的地段,有一座木結構的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從寧夏灣通向河灘的排水溝經過橋下,此橋便是二道橋。
與該橋相應,今天的山西巷口向南走幾十步處,原來也建有一座木橋,就是當時人們所稱的頭道橋。新疆和平解放後,隨著城牆的陸續拆除,護城河的填平,城市地下排水系統的建設,城內城外完全連為一體,從南門到三屯碑的路段已無須設橋,頭道橋、二道橋也由此失去功能,先後被拆除。頭道橋因僅為單純橋的作用而被遺忘,而二道橋則發展為具有濃郁民族氣息的商貿聚集地,內涵得到延伸,演變成民族商貿的代名詞。

『玖』 烏魯木齊以前為啥叫迪化

「迪化」這個名字是乾隆皇帝命名的。

1757年清政府為徹底平定準噶爾叛亂,在現烏魯木齊九家灣一帶築壘屯兵,並將此地定名為「烏魯木齊」。

1758年(乾隆二十三年),為適應人口增長、屯墾及商業貿易的需要,清軍先於在今南門外修築一座土城,城「周一里五分,高一丈二尺」,此為烏魯木齊城池的雛形。

1763年(乾隆二十八年),又將舊土城向北擴展,達到周長五里四分。竣工時,乾隆帝將擴展後的城池命名為「迪化」。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烏魯木齊同知改為迪化州知州,改烏魯木齊參贊大臣為烏魯木齊都統。

1884年(光緒十年),新疆設置行省,以迪化為省會。從此迪化成為新疆的政治中心。翌年,升迪化直隸州為迪化府。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2月17日,迪化市人民政府成立。

1954年2月1日,迪化正式恢復使用原名烏魯木齊。

(9)烏魯木齊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烏魯木齊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里繁衍生息。戰國時期,屬古車師人的活動范圍。

西漢時期,烏魯木齊及周邊地區分布著十餘個游牧部落,史稱「十三國之地」,西域都護府曾派兵屯田。

東漢時期,為車師六國的一部分。

三國時期,車師後國在今烏魯木齊南郊(現烏拉泊水庫一帶)建淤賴城,為烏魯木齊第一城。

晉朝、隋朝,開辟絲綢之路新北道,烏魯木齊處於新北道要沖之地。

閱讀全文

與烏魯木齊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