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新疆食品「饢」急需!!
1。饢,是新疆的特色主食,是一種用麵粉烤的餅。饢的烤法很奇特,是在特殊的土爐膛烤熟的,這種烤爐,俗稱「饢炕」。饢的種類繁多,有甜、咸、夾肉或蔥花的;大小也不一樣,大的如圓桌,小的如茶杯。新烤熟的饢特別香甜好吃,當地人待客、送禮或旅行,都少不了做許多的饢。
2。饢的家族還是蠻壯觀的,饢中之王的名字叫「艾曼克」,中間薄而脆硬,邊沿厚而松軟,直徑大約四五十厘米,每個饢都需要至少一公斤的麵粉。如遇節日或重大宴會,維吾維爾族的朋友,把最大的和最小的饢擺成一個塔形放在桌子中央,用來招待貴賓。
3。一般重要節日都會吃饢。沒有什麼特定的規矩。
4。烤饢是維吾爾族最主要的麵食品。據說它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考古學者曾在古墓出土過古代的饢。下面是烤饢的來歷:
很久以前,在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牧民們寒來暑往,常年累月游牧在荒無人煙的塔里木河兩岸。有時一出去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只好帶著干糧上路。時常乾涸的塔里木河不能為牧民提供充足的飲水,沒過兩天,身上的干糧硬像戈壁灘上的石頭,又干又硬,咬一口門牙上直冒火星。
一天,太陽剛出來就像著了火,一絲風也沒有。一些似雲非雲,似霧非霧的沙塵,低低地浮在空中,吸食著人們身上的每一滴汗水,空氣中彌漫著羊毛被烤焦的味道。這時,吃草的羊學會了挖坑,將頭鑽進土裡,卻依然咩咩地叫個不停。牧羊人吐爾洪被太陽烤得渾身冒油,實在受不了了,就扔下羊群,一口氣跑回幾十里以外的家中。
吐爾洪一頭扎進水缸,出來一卟冷,頭上的水立刻變成了水蒸氣。他突然發現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塊面團,不顧一切地抓了過來,像戴氈帽一樣嚴嚴實實扣在了頭上。面團涼絲絲的,舒服極了。這時,他又想起了扔在外面的羊群。
太陽依然在燃燒,吐爾洪踏著龜裂土地上冒起的粉塵,朝羊群走去。走著走著,他聞到了股香味兒。他左看右瞧,不知其然。他一路小跑,香味兒卻不離其後。不多時,腳下被一條紅柳根拌了一下,還沒等跌倒,頭上的面團滑落在地,摔得粉碎。香味兒越來越濃,布滿了前後左右。吐爾洪隨手撿起一塊兒碎餅,放進嘴裡細細品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咚嗒依嗒……咚嗒……」吐爾洪哼著鼓點,一邊嚼一邊脫下袷袢,把碎餅包起來,飛奔著跑回村裡。一路上,他見人就送上一塊碎,等人家說聲「好吃好吃真好吃」後,再繼續前行。不知聽過了多少遍「好吃好吃真好吃」,吐爾洪確認這東西就是好吃。嘗到香味兒的牧民兄弟得知來龍去脈,都紛紛效仿。這么好吃的東西新工藝總得有個名字吧?為了區別各種餅類,吐爾洪就把大夥召集到一起,集思廣益。想來想去,還是他提議說:「就叫它『饢』吧!」 天不是每天都晴的,在沒有太陽的陰天,或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人們吃不到饢的時候,心裡就特別難受。吐爾洪左思右想,想去了一個好主意。他在自家院里,挖了一個大坑,四壁用黃泥抹實,在中間燒起紅柳根,等炭火通紅時,把和好的面團貼到四壁上,不一會兒就饢香四溢了,「面香油脆出新爐」的烤饢味道比自然曬熟的更好了。
從此,新疆的維吾爾族人就離不開饢了。在一些場合里,饢還表達著特殊的含義。比如,掉在地上的饢渣子要順手拾起來放到高處,讓鳥兒去食;又比如,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吃醮著鹽水的饢,象徵著有福同享、白頭偕老。
希望對你有幫助。我問了很多新疆朋友,也查了資料。
② 饢的歷史
饢是新疆各族兄弟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饢」源於波斯語,在歷史上它還有其它稱呼。《突厥語詞典》稱饢為「埃特買克」和「尤哈」。中原人稱饢為「胡餅」,在敦煌遺書中,共有26種餅的名稱,「胡餅」是其一。據記載,胡餅自漢代傳入中原後,就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物之—,東漢時,甚至在宮廷里都曾興起過胡餅熱。由於胡餅本身具有易於製作、便於攜帶、久存不壞、適合旅途攜帶等特點,也成為商旅行人的最佳選擇。張騫鑿通西域後,頻繁的商業貿易活動使胡餅在內地一些地方普及,而「胡餅」這一名稱從漢到五代、宋一直在中原流行,說明它對中原的飲食文化有強烈的影響。
③ 饢中羞澀的由來
饢中羞澀的出 處: 宋·陰時夫《韻正群玉·陽韻·一錢囊》:「阮孚持一皂囊,游會稽。客問:『囊中何物?』曰:『但有一錢看囊,恐其羞澀。』」 東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鹹的兒子阮孚與他的父親一樣高傲放盪,不與權貴同流合污。他整日衣冠不整,飲酒遊玩,從不治家產,因此生活十分貧困,曾經把金貂拿去換酒喝。他經常帶的錢袋,窮極時口袋裡只保留一枚小錢。
④ 關於新疆饢的資料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相似。在麵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末等作料拌餡烤制的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50多種,還有窩窩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⑤ 饢的由來200字左右……急急急!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饢大的要1-2公斤麵粉,被稱為饢中之王。最小的饢和一般的茶杯口那麼大,叫「托喀西」 饢,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饢,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饢的花樣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
⑥ 饢的由來
相傳很久以前,在炎熱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一個叫吐爾洪的牧羊人被太陽烤得渾身冒油,實在受不了,把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塊面團頂在頭上,像戴氈帽一樣嚴嚴實實扣在了頭上。面團涼絲絲的十分舒服,不多時,頭頂上的面團被太陽烤的十分熱,結成像面餅一樣的硬塊。
這時吐爾洪腳下被一條紅柳根拌了一下,頭頂上的面餅摔在被太陽烤的炙熱的地上,香味兒越來越濃,布滿了前後左右。吐爾洪隨手撿起一塊兒碎餅,放進嘴裡細細品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吐爾洪想天不是每天都晴的,在沒有太陽的時候想吃這種面餅應該怎麼辦呢,於是他在自家院里,挖了一個大坑,四壁用黃泥抹實,在中間燒起紅柳根,等炭火通紅時,把和好的面團貼到四壁上,不一會兒就面餅就香味四溢了,這就是新疆饢的來歷。
(6)饢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饢在新疆的歷史悠久,外皮為金黃色,古代稱為「胡餅」、「爐餅」。饢以麵粉為主要原料,多為發酵的面,但不放鹼而放少許鹽。
饢大都呈圓形,最大的饢叫「艾曼克」饢,中間薄,邊沿略厚,中央戳有許多花紋,直徑足有40-50厘米,這種饢大的要1-2公斤麵粉,被稱為饢中之王。最小的饢和一般的茶杯口那麼大,叫「托喀西」 饢,厚約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細的一種小饢。還有一種直徑約10厘米,厚約5-6厘米,中間有一個洞的「格吉德」饢,這是所有饢中最厚的一種。
維吾爾族饢的種類和花樣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豐富。除了麵粉外,芝麻、洋蔥、雞蛋、清油、酥油、牛奶、糖、鹽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
他們在做「托喀西」饢和其他饢時,不僅要放油、蛋、糖等原料,還要在表面上撒些「斯亞旦」(黑草籽,很像黑芝麻),這種饢不僅味道好,而且長時間保存不會變質。所以維吾爾人出差、上遠路都帶這種饢,喝點茶水,吃些「托喀西」饢馬上可以充飢,是一種理想的方便餐。
維吾爾族的饢大部分在饢坑裡烤成。饢坑也別具一格,由於地區不同,饢坑的形式和材料也不同。
一般饢坑高1米左右,用羊毛和黏土做成倒扣的缸形的土坯,四周用土塊壘成方形土台;南疆一些地區則選用當地的硝來和泥做饢坑坯;烏魯木齊一帶的維吾爾族人還用磚來砌饢坑;這種饢坑大小不等,也成方形,根據人口多少來確定饢坑的大小。
雖然饢坑的式樣很多,但有些饢卻不在饢坑裡烤,例如有一種肉饢是在鐵鍋里用油炸成的。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古老的烤饢方法,即把饢埋在燒過的柴火熱灰里,不用翻,也不用看,半個小時後就烤熟了。吃時,吹掉表面的灰,其味道同樣可口。
做饢的技術在維吾爾族人中幾乎是普及的,無論男女都會做饢,特別是在招待客人時,他們會拿出各種各樣的饢來招待你。
如果到庫車縣的維吾爾族家中做客,他們往往把從最大的饢到最小的饢摞起來,擺成塔形,放在桌子的中央,既叫你飽嘗,也叫你開開「眼界」。現在饢已成了各族人民喜愛的食品,許多其他民族群眾也學會了做饢的技術。饢宛如一枝鮮艷的奇葩,盛開在民族食品之林。
維吾爾族對饢有很多禁忌,比如不允許數數,不能把饢渣丟棄到腳踩到的地方,不能浪費掉,掉在地上的饢渣要拾起來放到高處給鳥兒吃。在維吾爾族眼中,饢就是生命,他們有句名言:「饢是信仰,無饢遭殃」。
⑦ 饢不是餅的理由
餅 <名>
(形聲。從食,並聲。本義:古代麵食的通稱。後指扁圓形的面制食品
烤熟或蒸熟的麵食的總稱。形狀多扁且圓:~干、烤~。)
饢 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饢坑(吐努爾)烤制,饢坑呈圓形,以土燒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
但我們漢族認為只要是圓的硬的麵粉做的就是餅的了。 但是新疆人的習慣把他們的饢和漢族的餅區分開來。
⑧ 饢是什麼意思
饢 饢 拼音:náng nǎng 繁體字:饢
部首:飠,部外筆畫:22,總筆畫:25 ; 繁體部首:食,部外筆畫:22,總筆畫:31
五筆86&98:QNGE 倉頡:NVJBV
筆順編號:3551251245251251112213534 四角號碼:257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995
基本字義
--------------------------------------------------------------------------------
● 饢
(饢)
nángㄋㄤˊ
◎ 一種烤制的面餅,中國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當作主食。
其它字義
--------------------------------------------------------------------------------
● 饢
(饢)
nǎngㄋㄤˇ
◎ 拚命地往嘴裡塞食物。
English
--------------------------------------------------------------------------------
◎ bread (persian naan)
nang
饢,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愛的主要麵食之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饢的品種很多,大約有五十多個。常見的有肉饢、油饢、窩窩饢、芝麻饢、片饢、希爾曼饢,等等。 據考證,「饢」字源於波斯語,流行在阿拉伯半島、土耳其、中亞細亞各國。維吾爾族原先把饢叫做「艾買克」,直到伊斯蘭教傳入新疆後,才改叫「饢」。
饢的一般做法跟漢族烤燒餅很相似。在麵粉(或精粉)中加少許鹽水和酵面,和勻,揉透,稍發,即可用饢坑(吐努爾)烤制,饢坑呈圓形,以土燒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為油饢;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蔥沫等佐料拌餡烤制的乃為肉饢。將芝麻與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饢,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劑成分、面餅形狀、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饢的名稱也就相應而別。傳說當年唐僧取經穿越沙漠戈壁時,身邊帶的食品便是饢,是饢幫助他走完充滿艱辛的旅途。通過這個美好的傳說,各族人民把饢看做日常生活必備的食品。
饢含水分少,久儲不壞,便於攜帶,適宜於新疆乾燥的氣候;加之烤饢製作精細,用料講究,吃起來香酥可口,富有營養,各族人民喜愛烤饢就不足為怪了。
烤饢是吐魯番維吾爾族最主要的麵食品。「可以一日無菜,但決不可以一日無饢。」足以證明饢在維吾爾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據說饢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考古學者曾在古墓出土過古代的饢。
下面是烤饢的來歷:
很久以前,在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牧民們寒來暑往,常年累月游牧在荒無人煙的塔里木河兩岸。有時一出去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只好帶著干糧上路。時常乾涸的塔里木河不能為牧民提供充足的飲水,沒過兩天,身上的干糧硬像戈壁灘上的石頭,又干又硬,咬一口門牙上直冒火星。
一天,太陽剛出來就像著了火,一絲風也沒有。一些似雲非雲,似霧非霧的沙塵,低低地浮在空中,吸食著人們身上的每一滴汗水,空氣中彌漫著羊毛被烤焦的味道。這時,吃草的羊學會了挖坑,將頭鑽進土裡,卻依然咩咩地叫個不停。牧羊人吐爾洪被太陽烤得渾身冒油,實在受不了了,就扔下羊群,一口氣跑回幾十里以外的家中。
吐爾洪一頭扎進水缸,出來一卟冷,頭上的水立刻變成了水蒸氣。他突然發現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塊面團,不顧一切地抓了過來,像戴氈帽一樣嚴嚴實實扣在了頭上。面團涼絲絲的,舒服極了。這時,他又想起了扔在外面的羊群。
太陽依然在燃燒,吐爾洪踏著龜裂土地上冒起的粉塵,朝羊群走去。走著走著,他聞到了股香味兒。他左看右瞧,不知其然。他一路小跑,香味兒卻不離其後。不多時,腳下被一條紅柳根拌了一下,還沒等跌倒,頭上的面團滑落在地,摔得粉碎。香味兒越來越濃,布滿了前後左右。吐爾洪隨手撿起一塊兒碎餅,放進嘴裡細細品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咚嗒依嗒……咚嗒……」吐爾洪哼著鼓點,一邊嚼一邊脫下袷袢,把碎餅包起來,飛奔著跑回村裡。一路上,他見人就送上一塊碎,等人家說聲「好吃好吃真好吃」後,再繼續前行。不知聽過了多少遍「好吃好吃真好吃」,吐爾洪確認這東西就是好吃。嘗到香味兒的牧民兄弟得知來龍去脈,都紛紛效仿。這么好吃的東西新工藝總得有個名字吧?為了區別各種餅類,吐爾洪就把大夥召集到一起,集思廣益。想來想去,還是他提議說:「就叫它『饢』吧!」 天不是每天都晴的,在沒有太陽的陰天,或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人們吃不到饢的時候,心裡就特別難受。吐爾洪左思右想,想去了一個好主意。他在自家院里,挖了一個大坑,四壁用黃泥抹實,在中間燒起紅柳根,等炭火通紅時,把和好的面團貼到四壁上,不一會兒就饢香四溢了,「面香油脆出新爐」的烤饢味道比自然曬熟的更好了。
從此,新疆的維吾爾族人就離不開饢了。在一些場合里,饢還表達著特殊的含義。比如,掉在地上的饢渣子要順手拾起來放到高處,讓鳥兒去食;又比如,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吃醮著鹽水的饢,象徵著有福同享、白頭偕老。
⑨ 饢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浩瀚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邊緣,牧民們寒來暑往,長年累月游牧在荒無人煙的塔里木河兩岸。有時一出去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年半載,只好帶著干糧上路。時常乾涸的塔里木河不能為牧民提供充足的飲水,沒過兩天,身上的干糧硬像戈壁灘上的石頭,又干又硬,咬一口門牙上直冒火星。一天,太陽剛出來就像著了火,一絲風也沒有。一些似雲非雲,似霧非霧的沙塵,低低地浮在空中,吸食著人們身上的每一滴汗水,空氣中彌漫著羊毛被烤焦的味道。這時,吃草的羊學會了挖坑,將頭鑽進土裡,卻依然咩咩地叫個不停。牧羊人吐爾洪被太陽烤得渾身冒油,實在受不了了,就扔下羊群,一口氣跑回幾十里以外的家中。
吐爾洪一頭扎進水缸,出來一卟冷,頭上的水立刻變成了水蒸氣。他突然發現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塊面團,不顧一切地抓了過來,像戴氈帽一樣嚴嚴實實扣在了頭上。面團涼絲絲的,舒服極了。這時,他又想起了扔在外面的羊群。
太陽依然在燃燒,吐爾洪踏著龜裂土地上冒起的粉塵,朝羊群走去。走著走著,他聞到了股香味兒。他左看右瞧,不知其然。他一路小跑,香味兒卻不離其後。不多時,腳下被一條紅柳根絆了一下,還沒等跌倒,頭上的面團滑落在地,摔得粉碎。香味兒越來越濃,布滿了前後左右。吐爾洪隨手撿起一塊兒碎餅,放進嘴裡細細品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咚嗒依嗒……咚嗒……」吐爾洪哼著鼓點,一邊嚼一邊脫下袷袢,把碎餅包起來,飛奔著跑回村裡。一路上,他見人就送上一塊碎,等人家說聲「好吃好吃真好吃」後,再繼續前行。不知聽過了多少遍「好吃好吃真好吃」,吐爾洪確認這東西就是好吃。嘗到香味兒的牧民兄弟得知來龍去脈,都紛紛效仿。這么好吃的東西新工藝總得有個名字吧?為了區別各種餅類,吐爾洪就把大夥召集到一起,集思廣益。想來想去,還是他提議說:「就叫它『饢』吧!」 天不是每天都晴的,在沒有太陽的陰天,或是大雪紛飛的冬天,人們吃不到饢的時候,心裡就特別難受。吐爾洪左思右想,想去了一個好主意。他在自家院里,挖了一個大坑,四壁用黃泥抹實,在中間燒起紅柳根,等炭火通紅時,把和好的面團貼到四壁上,不一會兒就饢香四溢了,「面香油脆出新爐」的烤饢味道比自然曬熟的更好了。
從此,新疆的維吾爾族人就離不開饢了。在一些場合里,饢還表達著特殊的含義。比如,掉在地上的饢渣子要順手拾起來放到高處,讓鳥兒去食;又比如,結婚時,新郎和新娘要吃醮著鹽水的饢,象徵著有福同享、白頭偕老。
⑩ 饢與新疆少數民族生活為什麼密不可分
饢與新疆少數民族生活為什麼密不可分?
饢,作為一種再平凡不過的主食,在新疆各族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餐桌上的地位,就如同北方人對於饅頭、南方人對於米飯一樣,不可或缺,甚至更為重要。“無饢不待客”“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饢”,這兩句少數民族諺語充分說明了饢對當地群眾生活的重要性。
喜歡新疆的朋友,可繼續關注下一篇文字,“饢的前世”,說說饢的起源和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