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姓氏「張」的歷史和由來有誰知道么
張姓是華夏大姓之一,人口近一億,遍布全國及世界各地。張姓祖根在哪裡?有的說河北清河,有的說山西太原,有的說河南濮陽。為了尋清這個問題,本會邀請省內外著名專家學者舉行了兩次張姓起源學術研討會,進行了實地考察,掌握了大量史實,確認中華張姓始祖是揮公。揮公得姓於帝丘(今河南濮陽),帝丘是張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張姓源於濮陽,其他地方只能是流,是支脈。
一、史籍及譜牒依據
我們查閱有關張姓始祖揮公的記載見之於書的有17種之多。《世本》日: 「揮作弓,牟夷作矢。」這是今見最早的關於揮的記載。《史記·五帝本紀》日: 「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為嫘祖。嫘祖為黃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囂,是為青陽,青陽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陽,高陽有聖德焉。黃帝崩,葬橋山其孫昌意之子高陽立,是為帝顓頊也。」唐·林寶《元和姓纂》雲: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宋·歐陽修《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日: 「張氏出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清·乾隆朝重修《張氏族譜·受姓淵源考》: 「張氏出自黃帝軒轅氏,生少吳金天氏,又號青陽氏,第五子揮始制弓矢,官為弓正,主祀弧星,世掌其職,賜姓張氏。」
從上述文獻可知,揮為張氏得姓祖,這一觀點,除宋代鄭樵所著《通志》認為解張是張姓始祖外,其他史書均無疑義。但是,揮是黃帝之孫,或是黃帝之子;揮是玄囂青陽氏之子,或是少昊青陽氏之子,卻有分歧。我們認為,揮是黃帝之孫、玄囂青陽氏之子。其根據有二:①《國語·晉語》日: 「凡黃帝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嬉、姑、儇、依是也。」(其中有二人同為姬姓,二人同為己姓)。《史記·五帝本紀·注釋》、《世本》、《大戴禮記》等文獻均有同樣記載。黃帝子所得十二姓中沒有張姓,這說明張姓非黃帝所賜,揮公非黃帝之子,乃黃帝之孫,和帝顓頊是親叔伯兄弟,是同時代人。②當代著名民族源流學家何光岳先生考證,少昊金天氏本東夷族,非黃帝後裔青陽氏,亦就排除了少昊為黃帝之子說,揮為玄囂青陽氏之子是比較可信的。
但是,鑒於「揮為黃帝之子或孫」的問題,在歷史上已爭論了幾千年,且各有重要文獻依據;揮生活在上古傳說時代,後世史書不一致、有爭議,是正常的。所以,我們的態度是:兩種觀點應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大同存小異,誰也不能強迫誰改變族譜。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姓氏文化研究的深入,認識會逐步統一的。
二、地望考察
玄囂因何得號青陽氏?這與其封邑有關。我國自古至今,均以「山南水北為陽」。青陽,即清水之陽(青、清古通用),而古清河就流經濮陽。
《讀史方輿紀要》日:「淇水過內黃縣南為白溝,亦日青河。」又日:「淇水……經內黃、清豐之間,其下流人大河,故瀆今湮。」《前漢書·地理志》日:「清河水出內黃縣南。」以上引文說明古清河與淇河、白溝為一河的不同名稱。《詩經·衛風·氓》篇: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涉淇」即「涉過淇水」,「淇水」即是「古清河」;「頓丘」古邑名,在今濮陽城西、浚縣境內。從這首古詩也說明帝丘附近有古清河。今濮陽市區張儀村、班家、店當一帶村民,仍稱村北為北清河、村南為南清河。張儀村系戰國時期縱橫家張儀故里,至今村內尚有「張儀祠遺址」。該村有張、尹、李等八姓,只有張姓是老住戶,其他均是遷入戶。據清光緒二十五年續修的《李氏族譜》載:「李氏出隴西蔓延天下,明洪武年間,自洪洞遷於開州北王家莊後,自王家莊移居清邑張儀村。」清光緒年間續修的《尹氏家譜》載:「尹氏世居山西之洪洞,明成化年間徙居清邑張儀村。」該地為什麼稱「清邑」?定與古清河流經此地有關,很可能就是玄囂的封地「清陽」。「清邑」明代尚存,今已不在。據著名歷史學家朱紹侯先生講:「帝丘(今濮陽)在上古時期是東夷族勢力與黃帝族勢力的交接地區。因此,黃帝必須在帝丘設防,所以把其子玄囂封於青陽。」由此可知,張姓始祖揮公,自幼便生活在古清河上游其父的封邑,年長之後又在帝丘輔佐帝顓頊。由於揮十分聰明英武,他夜觀弧星,折枝彎條,始制弓矢,大大提高了顓頊部族的戰鬥力。弓矢用於狩獵,獵獲的鳥獸空前增多,提高了部族的生活水平;用於戰爭,打敗了與顓頊爭帝的共工部族,使顓頊統治的疆域「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址,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由於揮公功勛卓著,帝顓頊封其為弓正(亦稱弓長),並賜姓張,是符合歷史實際的。
有人說,清河在中國境內何止一條?河北、山東、山西、安徽等省都有清河,怎麼能斷定濮陽的古清河就是玄囂的封邑青陽所在地呢?這是因為濮陽古稱帝丘,顓項建都於此,至今濮陽城中心四牌樓上仍鐫刻著「顓頊遺都」四個大字。帝顓頊、帝嚳死後均葬於帝丘,今陵墓尚存,這一點是哪個清河也沒有的。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囂封邑青陽所在地,玄囂也因封地青陽而號青陽氏。
三、當代族史研究成果
何光岳先生關於揮為玄囂青陽氏之子的論點,在當今史學界頗具權威性,為研究張姓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據。著名族史專家謝均祥先生經過多年研究考證,確認張姓源於濮陽。他的這一研究成果,1994年曾在《歐洲時報》、《河南廣播電視報》等國內外報刊上發表。
以上論據充分證明了:揮公即是張姓始祖,因發明弓矢而得姓,張姓祖根在濮陽,這便是張姓的淵源。
此外,後世有以字為姓者,也有因種種原因改姓者。如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解張,字張侯,在晉齊鞍之戰中作戰勇猛,戰功卓著,他的後世以他的字為姓,改解姓為張姓。戰國時期,魏國人范雎,為躲避仇人迫害,改姓易名,自稱張祿,西入秦國,屢次為秦王出謀劃策,因功登上相位。三國名將張遼,原姓聶。漢末黑山起義軍首領張燕,原姓褚。另有少數民族改姓張的。在當代中國,回、滿、藏、苗等十幾個少數民族中,都有張姓人群存在。但這只是支脈,是流,而不是源。
四、張姓播遷
張姓先民是怎樣從得姓地濮陽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這是個大課題,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夠說清的。現僅就我們的初步考察,談一下我們的看法。
張姓先民的第一次大播遷應是在大禹治水時期。當時,遍地洪水泛濫,中原濮陽地勢低窪,更是一片汪洋。為求生存,先民們只好擇高而居,逃往距離近的高丘或山區,並且在那裡定居下來,繁衍生息,而後又逐步走向全國各地。這次洪水大致發生在帝顓頊、帝嚳之後的堯、舜時期,也正是揮公得姓之後。起初,堯命顓頊之子鯀治水,而且到過濮陽。至今,濮陽境內仍有「鯀堤」遺跡。明·嘉靖《開州志》(明代濮陽稱開州)卷二,載宋·司馬光《鯀堤》詩日:「東郡(今濮陽)鯀堤古,向來煙火疏。堤封百里遠,生齒萬家余……」可惜,曾在濮陽築堤治水的鯀,由於方法不對,九年沒有把水治平,被舜殺於羽山。舜又派鯀之子大禹治水。他帶領人民,鑿山開河,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把水治平。這次大洪水先後治了二十二年,逼使很多人離鄉背井逃避水患。但要問,當時的張姓先民究竟逃到了哪省哪縣,因沒查到確鑿依據,筆者不能妄言。但據讀史得知,帝顓頊、帝嚳均建都於帝丘(今濮陽),到帝堯為什麼把都城遷到了平陽(今山西省臨汾西南)?帝舜為什麼把都城遷到了蒲坂(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蒲州)?大禹為什麼把都城遷到了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恐怕都與這次大洪水有直接關系。中國地勢的特點, 「西北高,東南低,十里地,窪三尺」。在洪水滔天的時代,難怪帝堯、帝舜、大禹均遷都於山西。試想,部落聯盟的首領和都城都遷走了,黎民百姓能不跟著去嗎?所以,歷來飽受洪水災害的濮陽人,逃避水災多向西,不去山西就去陝西。那個時期,張姓先民從得姓地老家帝丘(今濮陽)逃往山西等地,再由山西遷往各地,或遷回老家濮陽,是比較符合歷史實際的。
張姓先民第二次大播遷,當在公元前132年(漢武帝元光三年),黃河在濮陽瓠子堤決口時期。自古人戀故土。大禹把洪水治平之後,逃往外地的先民回來一部分是肯定的。經過夏、商、周、秦等朝代,特別是春秋戰國時期,濮陽地區屬於衛國,經濟文化都有相當發展。但到漢代,濮陽人又碰上了黃河瓠子堤決口,淹沒十六郡,濮陽以東盡成澤國,又一次一直淹了二十二年,人們沒吃沒喝能不外逃嗎?去哪裡?為了求生存逃水患,只好走老路逃往高丘或山區。此後,還有新莽時期公元11年,黃河自治亭(今濮陽)決口,是歷史上黃河第二次改道,漫流於濮陽以東各郡達59年。北宋熙寧十年,黃河自濮陽曹村決口,是歷史上黃河第三次改道,泛郡縣四十五,淹民田30萬頃。有史記載的黃河在濮陽境內的決口達一百多次,又加上旱災、蟲災,每次水旱災害,都迫使先民們離鄉背井,逃往各地。
除了水災之外,戰亂是張姓先民多次遷移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濮陽地處中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晉楚城濮之戰,秦代章邯和項羽濮陽之戰,東漢曹操呂布濮陽之戰,北宋宋遼澶淵之戰等多次大戰都發生在這里,每次戰亂都迫使先民們多向比較安定的南方遷移。據王大良、孟繁冶先生編著的《中國大姓尋根與取名》一書記載,由於戰亂原因, 「張姓先民由中原地區向四方遷徙,有過幾次大的潮流。第一次是在東漢末年,由於董卓之亂和連年的戰亂,中原地區遭受嚴重破壞,在此居住的張姓先民被迫南遷;第二次是在西晉末年,匈奴和羯、鮮卑、氐、羌等少數民族的軍隊進入中原,滅亡了漢族地主階級在洛陽建立的西晉王朝,人民群眾蒙受了深重的苦難,中原的張姓先民又一次大規模地南遷,同時也有部分張姓先民遷往東北和西北地區;第三次是在金兵南侵,滅亡了建都開封的北宋政權,佔領了黃河南北,這里的張姓先民又一次大規模南遷,到長江以南地區避難。除了這三次遷徙外,還有更多的小規模遷徙,使張姓兒女逐漸遍布於全國各地。」
⑵ 百家姓里的張姓的由來和有名的人物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1999年我國在昆明舉辦「世界博覽會。」世博會內立了《源於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張姓源於濮陽」。(4)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匯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地圖顯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於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於濮陽。根據1、 史實依據。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 依據當代研究成果. 1、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 張姓圖騰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韓國的張氏影響較大,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後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後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後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 市)。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後成為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眾一些少數民族分支改姓張姓。 張儀(前?~309年) 戰國時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縱橫家、謀略家。鬼穀子門生,相秦惠王,以連橫之策游說六國,使六國背叛縱約以事秦。惠王卒,六國復合縱以背秦,群臣讒之,乃去秦而為魏相,一年後卒。 張良(前 ? - 前 186年) 字子房。漢初名臣,政治家、謀略家。漢初三傑之一。本是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為覬齁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被譽為「第一謀士」。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謚文成。 張騫(?~前114年) 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張道陵 (34~155年) 道教的真正創教人,第一天師。本名陵,東漢沛國(今安徽省宿縣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從學者須出五斗米,故世稱五斗米道。亦稱張天師。著《老子想爾注》等。 張衡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發明人。著述極豐,科研成果極多,有「科聖」之稱,有「張衡環形山、張衡小星星」命名。 張仲景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東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張,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縣)人。西漢辭賦家,官至太中大夫,後人輯有《東方太中集》。 張角 (?—184),號天公將軍,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張角早年信奉黃老學說,對在漢代十分流行的讖緯之學也深有研究,對民間醫術 、巫術也很熟悉。 張遼(169-222年) 字文遠,三國魏國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庄)人,曹魏著名將領,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東將軍。 張郃(?-231) 字雋義,三國魏國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西將軍。 張飛(?~271年)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謚桓。 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著名政治家,著《論語注》,謚吳文侯。 張松(?——212),字永年,蜀郡(四川成都人),謀士、官至別駕,助劉備取西川。 張載(?——?),字孟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田園詩人,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書侍郎。著有《劍閣銘》、《榷論》、《濠汜賦》等。與其弟張協、張亢俱以文學、辭賦著名,史稱「三張」。 張協(?——?),字景陽,西晉文學家,詩人,擅長五言詩,與其兄張載齊名,官至中書侍郎,河間內史等。 張亢(?——?),字季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詩人,著述頗豐。 張華(232——300),字茂先,河北固安人,西晉文學家、詩人、政治家,著《博物志》、《張華集》書。 張契此,五代高僧,明州(浙江奉化)人,人稱「布袋和尚」,傳為彌勒佛化身。 張麗華 南朝陳後主妃,神采艷麗,聰慧強記,後主常抱置膝上,共商軍國大事。國亡,與後主俱入井,隋軍擒而斬之。後祀奉為十月芙蓉花神。 張元素,字潔古,醫學家,金代易州(今河北易縣)人,中醫易水派創始人。著《醫學起源》、《醫方》、《潔古本草》等書。 僧一行,本名張遂,(683——727),邢州巨鹿(今河北邢台市)人,中國唐代傑出天文學家,得道高僧。精天文,通歷法。謚一行、大慧禪師。著述頗豐,科研成果極多。是世界上第一位測量子午線的人。 張柬之(625——706),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唐朝著名宰相,以「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恢復李唐社稷而聞名。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又名博物,韶州始興(今廣東韶關始興縣)人。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官至平章事(丞相)。有《張燕公集》傳世,詩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絕唱。 張果老,唐代道士,八仙之一,邢州廣宗(今邢台廣宗縣)人。 張籍,唐代詩人,江蘇吳江人,著《張司業集》。 張說(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東(山東永濟),官至宰相,謚文貞。有《張燕公集》、《張說之集》傳世。 張繼(715——779),唐代詩人,字懿孫,官至檢校郎中,湖北襄陽人,著《張祠部詩集》,代表作《楓橋夜泊》。 張擇端 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他自幼好學,早年游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工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家。其作品大都失傳,存世《清明上河圖》、《金明池爭標圖》,為我國古代的藝術珍品。作品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張居正(1525~1582年) 字叔大,號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時入閣,神宗時為首輔,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整飭紀綱,推行一條鞭法,為相十年,海內稱治。卒謚文忠。著有太岳集、帝鑒圖說等。 張旭 字伯高,唐代吳(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其書法逸勢奇狀,連綿回繞,具有新風格。與李白歌詩、裴旻劍舞並稱三絕。相傳他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揮灑落筆,有時以發濡墨而書,故世稱為張顛、書顛。 張士誠 (1321~1367年)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蘇省泰縣)人。元末群雄之一。本從事運鹽業,後據吳中,自稱吳王,後為明將徐達、常遇春所擒,自殺身亡。 張景岳(1563——1640),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通一子。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傑出醫學家。有《景岳全書》巨著傳世。 張三豐 生卒年不詳。宋武當道士,所創太極拳術,聞名當時,其法傳於後世,稱內家拳,又稱武當派。或作張三峰。(2) 名全,一名君寶,號三豐,明朝遼東懿州(今黑山縣境)人,生卒年不詳。因其不修邊幅,又稱張邋遢。史稱其辟穀數月不飢,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時贈為通微顯化真人。 張廷玉(1672——1755),大清重臣,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學士。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在朝輔政五十年。官至刑部吏部尚書。封三等伯。主撰《康熙字典》、《雍正實錄》、《明史》、《清會典》。配享太廟,其母吳氏封一品夫人。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台公、無競居士,晚年字型大小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稱張香帥,謚號文襄。大學士、軍機大臣、封建大吏。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主要奠基人,為中國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薔庵。江蘇海門人,祖籍江蘇常熟,大清狀元,中國近代傑出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官居三品,歷任中央教育總長、實業總長、總商會總長、水裡總長等職務。先後創辦上海海洋大學等,與馬相伯和創復旦公學,創佳南通博物館,軍山氣象台等。創辦實業數家。 張作霖(1875~1928年)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國官至東三省巡閱使,握三省軍政大權,為奉系領袖。兩次直奉戰爭,先敗後勝。民國十六年稱大元帥,在北京組政府。十七年因國民革命軍進抵河北,軍事失利,退回關外. 張大千(1899~1983年) 四川內江人,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張學良(1901~2001) 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西安事變發動者。中國張姓的演藝界名人很多,張國榮是香港著名影星,他主演的經典影片《霸王別姬》,至今被人津津樂道。他跳樓自殺後,很多影迷為他哭泣,演藝圈搞了多次紀念活動。張學友號稱香港天王級的歌星,他的歌很有磁性,很受歌迷的推崇,為此他在大陸舉辦了多場演唱會,每一場都爆滿,可見大家對他的喜歡。香港的女影星張柏芝也是炙手可熱的著名影星,她演過很多電影、電視劇,也發行過唱片,年紀不大,有很高的知名度。 無張不成村 在大陸的張姓歌星中,超女出身的張靚穎人氣一直很高,她以獨特的海豚音響譽歌壇,聲音很有感染力,為馮小剛電影《夜宴》演唱過主題歌後,更是得到音樂界名家的首肯。張惠妹是台灣高山族的演員,十幾年前被張雨生發現後收為弟子,她的聲音高亢有力,又很有地方特色,她歌唱的時候載歌載舞,風格熱辣奔放,特別能夠調動舞台氣氛,使大家的情緒跟著她一起高漲起來。
⑶ 「張」姓的來源,以及歷史張姓名人
張姓的起源,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1999年我國在昆明舉辦「世界博覽會。」世博會內立了《源於河南的姓氏》碑。其中,第三位便是「張姓源於濮陽」。(4)根據中國科學院提供的資料,匯編的《河南·大姓的故鄉》地圖顯示:當前使用頻率最高的100個大姓中,有73個源於河南。其中張姓、姚姓源於濮陽。根據1、 史實依據。2、文物遺址。3族譜記載。4 依據當代研究成果. 1、出自黃帝之後揮。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又據《元和姓纂》所載:「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張氏。」由上這兩條史料的記載可看出,曾經是重要武器弓的發明者揮,其後有以張為姓氏的。 張姓圖騰
這一支由黃帝直接傳下來的張姓,因揮住在尹城國的青陽,亦即清陽,清陽在清河以南而得名(今河北清河縣東)。其後望族也出於這一帶。是為河北張氏。 2、出自黃帝姬姓的後代。據《通志·氏族略》所載,春秋時,晉國有大夫解張,字張侯,其子孫以字命氏,也稱張氏。又載,張氏世仕晉,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後,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隨著三國遷都而遷移。其中,以遷居韓國的張氏影響較大,歷代都有入朝為官的。韓國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後南遷宜陽(今河南宜陽縣韓城),又遷陽翟(今河南禹州),最後遷至鄭 (今河南新鄭)。趙國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後遷中牟(今河南鶴壁市西),最 後又遷邯鄲(今屬河北)。魏國始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 市)。是為山西、河北、河南之張氏。 3、出自賜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據《讀史方輿紀要》所載,世居雲南的南蠻酋長龍佑那,於三國時被蜀相諸葛亮賜姓張,以後其子孫便以張為氏。魏國大將張遼本姓聶,後改為張氏,世居雁門馬邑(今山西朔縣),後成為 大姓。另有韓、姬等姓人士和烏桓、女真、羯、鮮卑、匈奴、契丹等眾一些少數民族分支改姓張姓。 4、據公安部統計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張排第三,有8750.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6.83%。
歷史名人
張儀 (前?~309年) 戰國時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政治家、外交家、縱橫家、謀略家。鬼穀子門生,相秦惠王,以連橫之策游說六國,使六國背叛縱約以事秦。惠王卒,六國復合縱以背秦,群臣讒之,乃去秦而為魏相,一年後卒。
張良 (前 ? - 前 186年) 字子房。漢初名臣,政治家、謀略家。漢初三傑之一。本是韓國公子,秦滅韓,良欲為覬齁仇,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隱於下邳,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被譽為「第一謀士」。封留侯,晚好黃老,學辟穀之術。卒謚文成。
張騫 (?~前114年) 字子文,西漢成固(今陝西省城固縣)人。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將,出使烏孫,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引進優良馬種、葡萄及苜蓿等。
張道陵 (34~155年) 道教的真正創教人,第一天師。本名陵,東漢沛國(今安徽省宿縣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從學者須出五斗米,故世稱五斗米道。亦稱張天師。著《老子想爾注》等。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渾天儀、地動儀、指南車發明人。著述極豐,科研成果極多,有「科聖」之稱,有「張衡環形山、張衡小星星」命名。
張仲景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稱為醫聖。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辨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東方朔(前154——前93),本姓張,平原厭次(今山東惠民縣)人。西漢辭賦家,官至太中大夫,後人輯有《東方太中集》。
張 角(?—184),號天公將軍,鉅鹿(今河北平鄉縣)人,黃巾起義軍首領,太平道創始人。張角早年信奉黃老學說,對在漢代十分流行的讖緯之學也深有研究,對民間醫術 、巫術也很熟悉。
張遼(169-222年) 字文遠,三國魏國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城大夫庄)人,曹魏著名將領,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東將軍。
張郃(?-231) 字雋義,三國魏國河間鄚(今河北任丘北)人。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之一。官至征西將軍。
張飛 (?~271年)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國蜀漢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謚桓,五虎將之一。
張昭(156——236),字子布,彭城(今江蘇徐州)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著名政治家,著《論語注》,謚吳文侯。
張松(?——212),字永年,蜀郡(四川成都人),謀士、官至別駕,助劉備取西川。 張載(?——?),字孟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田園詩人,安平人,官至著作郎、中書侍郎。著有《劍閣銘》、《榷論》、《濠汜賦》等。與其弟張協、張亢俱以文學、辭賦著名,史稱「三張」。
張協(?——?),字景陽,西晉文學家,詩人,擅長五言詩,與其兄張載齊名,官至中書侍郎,河間內史等。
張亢(?——?),字季陽,西晉文學家,辭賦家,詩人,著述頗豐。
張華(232——300),字茂先,河北固安人,西晉文學家、詩人、政治家,著《博物志》、《張華集》書。 張契此,五代高僧,明州(浙江奉化)人,人稱「布袋和尚」,傳為彌勒佛化身。
張麗華 南朝陳後主妃,神采艷麗,聰慧強記,後主常抱置膝上,共商軍國大事。國亡,與後主俱入井,隋軍擒而斬之。後祀奉為十月芙蓉花神。
張元素,字潔古,醫學家,金代易州(今河北易縣)人,中醫易水派創始人。著《醫學起源》、《醫方》、《潔古本草》等書。
僧一行,本名張遂,(683——727),邢州巨鹿(今河北邢台市)人,中國唐代傑出天文學家,得道高僧。精天文,通歷法。謚一行、大慧禪師。著述頗豐,科研成果極多。是世界上第一位測量子午線的人。
張柬之(625——706),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唐朝著名宰相,以「神龍政變」迫使武則天退位,恢復李唐社稷而聞名。
張九齡(678——740),字子壽,又名博物,韶州始興(今廣東韶關始興縣)人。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官至平章事(丞相)。有《張燕公集》傳世,詩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絕唱。
張果老,唐代道士,八仙之一,邢州廣宗(今邢台廣宗縣)人。 張籍,唐代詩人,江蘇吳江人,著《張司業集》。
張說(667——730),唐代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字道濟,一字說之,原籍范陽(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東(山東永濟),官至宰相,謚文貞。有《張燕公集》、《張說之集》傳世。 張繼(715——779),唐代詩人,字懿孫,官至檢校郎中,湖北襄陽人,著《張祠部詩集》,代表作《楓橋夜泊》。
張擇端,字正道,又字文友,東武(今山東諸城)人,北宋末年畫家。
張煌言(1620-1664),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民族英雄。
張名振(?-1654)字候服,南直隸應天府江寧縣人(令江蘇省南京市)。少時剛直豪爽,頗有謀略,心懷壯志。曾和張煌言等領兵三入長江,希圖收復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永曆八年終因國恨家仇,郁積於心,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卒於舟山軍中。遺言以所屬部卒歸張煌言統率,繼續抗清。
張旭,字伯高,唐代吳(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為著名書法家,以草書最為知名,有草聖之稱。其書法逸勢奇狀,連綿回繞,具有新風格。與李白歌詩、裴旻劍舞並稱三絕。相傳他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揮灑落筆,有時以發濡墨而書,故世稱為張顛、書顛。
張士誠 (1321~1367年)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蘇省泰縣)人。元末群雄之一。本從事運鹽業,後據吳中,自稱吳王,後為明將徐達、常遇春所擒,自殺身亡。
張景岳(1563——1640),又名張介賓,字會卿,別號通一子。明末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傑出醫學家。有《景岳全書》巨著傳世。
張三豐 ,生卒年不詳。宋武當道士,所創太極拳術,聞名當時,其法傳於後世,稱內家拳,又稱武當派。或作張三峰。(2) 名全,一名君寶,號三豐,明朝遼東懿州(今黑山縣境)人,生卒年不詳。因其不修邊幅,又稱張邋遢。史稱其辟穀數月不飢,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時贈為通微顯化真人。
張廷玉(1672——1755),滿清重臣,三朝元老,保和殿大學士。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在朝輔政五十年。官至刑部吏部尚書。封三等伯。主撰《康熙字典》、《雍正實錄》、《明史》、《清會典》。配享太廟,其母吳氏封一品夫人。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寬宇,清四川遂寧人,清代名臣、治河專家、清代第一清官。康熙九年(1670年)進士及第,累官吏部尚書兼文華殿大學士等職。史稱「清官」、「賢相」。是清代268年間四川官位最顯赫、名聲最響亮的人物。
張問陶(1764—1814),字仲冶,號船山,清代名相張鵬翮玄孫。乾隆五十五年進士,官山東萊州知府,著有《船山詩草》。張船山是清代乾嘉詩壇大家,不單是清代蜀中詩冠,也是清代第一流的詩人和著名詩學理論家,為性靈派後期的主將和代表人物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岩、又號台公、無競居士,晚年字型大小抱冰。河北南皮人,人稱張香帥,謚號文襄。大學士、軍機大臣、封建大吏。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主要奠基人,為中國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謇(1853——1926),字季直,號薔庵。江蘇海門人,祖籍江蘇常熟,大清狀元,中國近代傑出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慈善家,官居三品,歷任中央教育總長、實業總長、總商會總長、水裡總長等職務。先後創辦上海海洋大學等,與馬相伯和創復旦公學,創佳南通博物館,軍山氣象台等。創辦實業數家。
張作霖(1875~1928年)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國官至東三省巡閱使,握三省軍政大權,為奉系領袖。兩次直奉戰爭,先敗後勝。民國十六年稱大元帥,在北京組政府。十七年因國民革命軍進抵河北,軍事失利,退回關外.
張大千(1899~1983年) 四川內江人,原名張正權,又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中國著名的國畫大師。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他的治學方法,值得現代的畫家們借鑒。
張學良(1901~2001) 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西安事變發動者。
張自忠 ,山東臨清縣人。 第三十三集團軍上將銜中將總司令,1940年5月16日在湖北宜城南瓜店陣亡。
中國張姓的演藝界名人很多,張國榮是香港著名影星,他主演的經典影片《霸王別姬》,至今被人津津樂道。。張學友號稱香港天王級的歌星,他的歌很有磁性,很受歌迷的推崇,為此他在大陸舉辦了多場演唱會,每一場都爆滿,可見大家對他的喜歡。香港的女影星張柏芝也是炙手可熱的著名影星,她演過很多電影、電視劇,也發行過唱片,年紀不大,有很高的知名度。
無張不成村
在大陸的張姓歌星中,超女出身的張靚穎人氣一直很高,她以獨特的海豚音響譽歌壇,聲音很有感染力,為馮小剛電影《夜宴》演唱過主題歌後,更是得到音樂界名家的首肯。張惠妹是台灣高山族的演員,十幾年前被張雨生發現後收為弟子,她的聲音高亢有力,又很有地方特色,她歌唱的時候載歌載舞,風格熱辣奔放,特別能夠調動舞台氣氛,使大家的情緒跟著她一起高漲起來。
⑷ 北宋理學家張載的名字怎麼念是三聲還是四聲
一般都念作三聲。不過古人的名字,沒有明確的聲切音韻憑據,怎麼念並不是一定的。
⑸ 張載的「關學」思想是怎樣的
「關學」是理學重要的一支,萌芽於北宋慶歷之際的儒家學者申顏、侯可,到了張載時,關學正式創立。由於張載是關中人,故稱其學說為「關學」。又因為張載世稱「橫渠先生」,因此關學又有「橫渠之學」的稱號。
張載生於1020年,字子厚,張載這個名字出自《周易·坤卦》中的「厚德載物」。因為其經常在陝西鳳翔郿縣橫渠鎮講學,當時學者就稱他為橫渠先生。
張載的祖父和父親都是中小官吏。他的父親張迪任四川涪陵縣知州,後在涪州任上病故。
當時,母親帶著15歲的張載和他5歲的弟弟張戩,護送父親的靈柩來到陝西鳳翔郿縣橫渠,因缺乏路費,再加上前方發生戰亂,決定不再返回家鄉河南開封,就將父親安葬於橫渠南大振谷迷狐嶺上,全家也就定居於此,張載以後也生活於此。
張載從小天資聰明,少年喪父使他成熟較早。他從小喜歡談論兵法軍事,注意西北邊事。當時西夏常對西部邊境侵擾,1040年初,西夏入侵,1044年10月議和。朝廷向西夏「賜」絹、銀和茶葉等大量物資。
這些國家大事對年僅21歲的張載刺激極大,他向當時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主持西北防務的范仲淹上書《邊議九條》,陳述自己的見解和意見,打算聯合各地組織民團去奪回被西夏侵佔的洮西失地,為國家建功立業,博取功名。
范仲淹在延州軍府召見了這位志趣不凡的儒生,張載談論軍事邊防,他保衛家鄉、收復失地的打算得到了范的熱情贊揚,認為張載可成大器,勸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於兵。」
意思是說他作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須去研究軍事,而勉勵他去讀《中庸》,在儒學上下功夫。
張載聽從了范的勸告,回家刻苦攻讀《中庸》,仍感不滿意。於是遍讀佛學、道家之書,覺得這些書籍都不能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便又回到儒家學說上來。
經過十多年的攻讀,張載終於悟出了儒、佛、道互補,互相聯系的道理,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學說體系。
1057年,38歲的張載赴開封應考,當時歐陽修主考,張載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在候詔待命之際,張載在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理。前去聽講的人很多。
應考期間,張載遇到了青年儒學家程顥和程頤,通過與二程論道,張載對儒學的信心更足了,從此拋棄異端,專心儒學。
張載中進士後,先後任祁州司法參軍、雲岩縣令著作佐郎、簽書謂州軍事判官等職。王安石推行新法,曾就新法推行請教張載,張載未輕易贊同,表示願意旁觀。不久,張載被調往明州處理苗振案。在處理完苗振案後,張載借病辭官返鄉,專心學術研究。就關學的內涵性質而言,它屬於宋明理學中「氣本論」的一個哲學學派。
在我國傳統哲學中,氣指昀細微昀流動的物質。氣的觀念早在秦代就已經提出。氣為宇宙本體的思想,漢儒也有論及。張載在吸取前人思想的基礎上,第一個完整地提出了元氣本體論。
張載認為,宇宙的本原是氣。氣未聚而無形的狀態,叫「太虛」,「太虛」亦是氣。他說:「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在此基礎上,他認為氣有聚散而無生天,氣聚則有形而見形成萬物,氣散則無形可見化為太虛。張載還認為宇宙是一個無始無終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充滿浮與沉、升與降、動與靜等矛盾的對立運動。他還把事物的矛盾變化概括為「兩與一」的關系,說: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他認為矛盾互相聯系、互相依存,「有兩則有一」,「若一則有兩」。從氣的本性出發,張載進一步探討人性。性分為兩種,一是天地之性,二是氣質之性。天地之性是純善的、本然的;氣質之性是彼此不同的。
在張載看來,人人都有天地之性,如果是這樣,那麼人人都有成為聖人的可能。張載還從人與物都具有「天地之性」出發,提出「一切人都是我們的父母,一切物都是我們的同伴」的仁愛思想,要求君子做到博愛。
張載提出了理學的一系列命題,並且給予了深刻而系統的回答,他的氣學理論被朱熹和陸九淵等儒學人士所吸收,從而成為理學一支的奠基人。
張載著有《崇文集》十卷,《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張子語錄》等。
⑹ 張載 橫渠四句 解釋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簡明地說出了人的特點,人之所以為人,即「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這四句中的那四個「為」字的主詞,可能是張載本人,也可能是哲學家,也可能是哲學。無論如何,從一般人的觀點看,第一句「為天地立心」很費解。其實,並不費解。宋朝有一個無名詩人,在客店的牆上題了兩句詩:「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是以孔子為人類的代表。他應當說:「天若不生人,萬古長如夜。」在一個沒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雖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沒有人了解,沒有人賞識,這就是「長如夜」。自從人類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了解,被賞識。萬古的月球,好像開了一盞明燈,這就不是「長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況,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產物,歷史文化則是人的創造。人在創造歷史文化的時候,他就為天地「立心」了。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詞)心。
第二句是「為生民立命」。「立命」二字,在儒家經典中,初見於《孟子》。孟子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上》)儒家所謂「命」,是指人在宇宙間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認為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信宗教的人,於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個「主」。信基督教的人遇見不能自決的事,就禱告「上帝」,求他的「主」幫助他決定。祈禱以後,他自己再作決定。即使這個決定還是以前的決定,他也認為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決定。儒家指出,不需要這個「主」。人在宇宙間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個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
的。既然個人不能控制,那就順其自然,而只做個人所應該做的事。這就是「天壽不二,修身以俟之」。人的精神境界達到這樣的高度,宗教對於他就失去作用了。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實,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學。
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的事。對於禽獸,只有現在,沒有過去,也沒有將來,也無所謂「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最合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的人,儒家稱為「聖人」。儒家認為,聖人最宜於做社會最高統治者,因為他是廓然大公。柏拉圖認為,在他的理想社會中,最合適的統治者是哲學家,即把哲學與政治實踐結合起來的所謂「哲學王」。儒家也認為,有聖人之德者,才宜於居最高統治者之位,這就是所謂「聖王"。《莊子
⑺ 中國古代哲學家張載名字怎樣讀,不知是第三還是第四聲
讀作四聲,zài。
張載(1020年—1077年),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名言被當代哲學家馮友蘭稱作「橫渠四句」,因其言簡意宏,歷代傳頌不衰。
宋天禧四年(1020年),張載出生於長安(今西安),青年時喜論兵法,後求之於儒家「六經」,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書等職。後辭歸,講學關中,故其學派稱為「關學」。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返家途中病逝於臨潼,年58歲。
張載與周敦頤、邵雍、程頤、程顥合稱「北宋五子」,有《正蒙》、《橫渠易說》等著述留世。
⑻ 張載為什麼被學者稱之為橫渠先生
張載生於1020年,字子厚,張載這個名字出自《周易•坤卦》中的「厚德載物」。因為其經常在陝西鳳翔郿縣橫渠鎮講學,當時學者就稱他為橫渠先生。
⑼ 張載銘名字打多少分
這倒題提的沒有意義。打多少分,能怎樣?我給你打100分。有用嗎?能起到什麼作用啊!自己自己合適自己好聽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