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聊城市的由來
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明代稱東昌府,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1914年改為東臨道,1949年8月改設聊城專區,1967年改稱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地設市。
『貳』 聊城為什麼叫"聊城",這個名字有什麼來歷
聊城的「聊」最早出現在《左傳》:「聊、攝二城,齊之西鄙也。」城址在今聊城城西北十五里閻寺村東南七里處聊古廟村,始建年代約在公元前522年以前。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今天來到聊古廟遺址,還能看到在地表散布著的陶片。行家們說,從這些陶片可以識辨的器形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一座新建的石亭,石亭旁時值仲冬依然綠意蔥蘢的一棵楊樹,亭子下面就是聖水井,井後是顓頊墓。
現在這里已被定為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相信,這處遺址對研究聊城歷史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叄』 聊城各縣城地名的由來
買一本 聊城低志 上面會有詳細介紹
『肆』 古代山東聊城是什麼地名
聊城在古代有多種叫法,有聊城邑,武陽郡,平原郡,聊邑縣,博州,東昌府,東臨道。
春秋時為齊國聊城邑。《戰國策·齊文》記曰:「燕將攻下聊城。」《左傳》亦有載:「聊、攝二城,齊之西鄙也」,今市以古聊城為名。秦朝置聊城縣,屬東郡,兩漢因之。
三國魏黃初三年(222年)改屬平原國,後改平原郡,晉因之。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徙治至今市區東北王城,為平原郡治所。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平原郡,十六年(596年)置博州,大業年間廢,聊城縣改屬武陽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聊城縣屬河北道魏州,武德四年(621年)復置博州。
天祐三年(906年)改為聊邑縣,五代又復為聊城縣。北宋淳化三年(992年)聊城縣治徙至今市區。元至元四年(1267年)置博州路,治聊城縣。
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為東昌路。明洪武初改為東昌府,治所在聊城縣,清代因之,屬濟東泰武臨道。
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制,聊城縣屬濟西道,次年改名東臨道。1925年屬東昌道,1928年廢道制。1936年屬山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
1938年11月,聊城被日軍攻佔。日軍撤退後,國民黨軍收復聊城。1946年12月,共產黨軍隊進攻聊城,國民黨軍撤退。後聊城縣屬冀魯豫第六專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今境內轄縣分屬平原省聊城專區、濮陽專區及河北省邯鄲專區。1952年撤銷平原省,聊城專區劃歸山東省。
1958年12月,聊城縣改為聊城市,由山東省直轄。1963年3月改市為縣,屬聊城專區,1967年改聊城地區。1983年8月,聊城縣改設為聊城市(縣級)。
1998年3月,撤銷聊城地區,改設地級聊城市;原縣級聊城市改為東昌府區。
(4)聊城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聊城這一名字始見於《左傳》一書,可是,那時的聊城城址根本不是現在的地址,據史料記載,現在的聊城城址是經過了四次遷移才定位的。
最早的古聊城城址在今天的東昌府區嘉明經濟開發區申李庄東約一華里,西新河西岸,現稱為聊古廟遺址。
春秋戰國時期,聊城為齊國屬地。秦朝統一後,設置聊城縣,治所就坐落在這里,一直到晉代沒有改變。公元499年,聊城縣城才遷往王城。聊城古城址在聊古廟存續的時間有一千餘年。
時間雖然相隔了2500多年,但春秋時期的聊城,城建格局與現在的古城十分相似。魯仲連射書救聊城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公元前249年,聊城被燕將占守,齊將田單圍攻一年之久,卻攻不下。
齊王念魯仲連射書退敵有功,要為他加官進爵,可魯仲連辭謝了齊王的爵祿,隱逃到海上。魯仲連射書救聊城之壯舉,為後世所景仰,李白、趙孟頫、談遷等都賦詩贊嘆。
為紀念這位才智超群義俠獨行的高士,明朝萬曆年間在東城門外修築魯仲連台,後來又幾次重修。
但據舊志記載,魯仲連台原在聊古廟,所以有人推斷,《水經注》所說的東門側有層台」,指的就是「魯仲連台」。明朝修建的「魯仲連台」和原先那個「魯仲連台」,已經不是一回事了。
聊古廟的叫法據說這里有顓頊的墳墓,當地人為了懷念他,給他修了衣冠冢,冢旁蓋了廟。廟在墓的前面,山門巍峨,翠柏濃蔽。
清康熙年間,聊城狀元鄧鍾岳到此,書寫「聊古廟」匾額一方,懸於廟門,以後「聊古廟」的名稱就沿襲到現在。
過去聊古廟的規模宏大,遠近聞名。正殿內塑有顓頊帝執圭坐像,高約7尺,兩旁文武侍立。殿後三間二層閣樓內,塑有顓頊帝及後妃神像。
還有亭榭迴廊,院內竹木清華,有住持僧名「了僧」,廟產良沃80多畝。顓頊墓旁有水井,稱聖泉,井旁有碑,據志乘記載,此井頗著靈異,逢乾旱禱雨,往往沛降甘霖」,古代稱為聊城八景之一,名為「聖泉攜雨」。
後來,井沒了,聊古廟也在1945年遭到毀壞,1978年,政府為保留這歷史遺跡,在井旁碑上刻「聊古廟遺址」以志。
2010年5月30日,閆寺辦事處民營企業家吳銘友個人出資,重修了聖水井,還舉行了淘聖水井的儀式。
他尋訪聊城文化名人,探究古井的歷史淵源,考察各地遺存古井,本著「如舊修舊」的原則,使古井融古色、古香、古韻、古味於一體,讓聖水井成為聊城的又一大景點。
今天來到聊古廟遺址,還能看到在地表散布著的陶片。行家們說,從這些陶片可以識辨的器形看,有龍山文化時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繩紋筒瓦等。
一座新建的石亭,石亭旁時值仲冬依然綠意蔥蘢的一棵楊樹,亭子下面就是聖水井,井後是顓頊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聊城
『伍』 聊城為什麼叫「聊」城,「聊」是什麼意思
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 聊城地區歷史悠久。唐虞3代,聊城屬兗州之域。 春秋時期,聊城、茌平、高唐、東阿、陽谷屬齊國,莘縣、臨清屬衛國,冠縣屬晉國。 戰國時期,聊城、茌平、東阿、陽谷、高唐仍屬齊國,莘縣改屬魏國,冠縣、臨清改屬趙國。 秦行郡縣制,境域均屬東郡。 漢承秦制,西漢初曾封王建國,郡國並稱。至武帝始設州部,分全國為13個刺史部(州)。是時,聊城、東阿、陽谷、莘縣屬兗州部東郡,冠縣、臨清屬冀州部魏郡,高唐屬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屬兗州部東郡與青州部平原郡。東漢正式定州、郡、縣3級。聊城、東阿、莘縣、陽谷、高唐、楊露、臨清仍屬原州郡,茌平改屬兗州部濟北國,冠縣改屬司州部陽平郡。 三國襲漢制,境域統屬魏地,聊城、茌平屬青州部平原郡,莘縣、冠縣、臨清屬司州部陽平郡,高唐屬冀州部清河郡,陽谷為縣王國,東阿仍屬兗州部東郡。 晉朝仍為州、郡、縣3級制,聊城、高唐、茌平屬冀州部平原郡,臨清、莘縣、冠縣屬司州部陽平郡,東阿、陽谷屬濟北國及東平國。 南北朝時期仍承晉制。後魏,聊城、茌平屬濟州部平原郡,臨清、冠縣、莘縣屬濟州部濟北郡,高唐屬濟州部南清河郡。齊周,聊城屬平原郡,臨清、高唐、茌平屬清河郡,陽谷、東阿屬濟州部濟北郡,冠縣、莘縣屬司州部陽平郡。 隋初廢郡存州,後又廢州為郡,聊城、冠縣、莘縣屬魏州武陽郡,臨清、高唐、茌平屬貝州清河郡,陽谷屬濟州濟北郡,東阿屬兗州濟北郡。 唐朝,州郡之上增設道,始分全國為10道,至733年(開元二十一年)改為15道。是時,聊城、高唐屬河北道博州博平郡,臨清屬河北道貝州清河郡,莘縣、冠縣屬河北道魏州魏郡,陽谷、東阿初屬河南道濟州濟陽郡,後屬鄆州東平郡,茌平屬河南道鄆州東平郡。 宋初,廢道設路,路轄府、州,府、州轄縣。是時,聊城、高唐、茌平屬河北東路博州博平郡,臨清、冠縣、莘縣屬河北東路大名府魏郡,東阿、陽谷屬京東西路東平府東平郡。 遼、金承宋制,分其所轄治的北方為19個路。聊城、高唐、茌平屬山東西路東平郡博州,東阿、陽谷屬山東西路東平府,莘縣、冠縣屬大名路大名府,臨清屬大名路大名府恩州地。 元代,全國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下設路、州、縣。是時,聊城、茌平、莘縣屬東昌路總管府;冠縣初屬東昌路,後為冠州;高唐初屬東昌路,後為高唐州;臨清屬濮州,陽谷、東阿屬東平路。上屬8縣均隸山東省。 明代,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簡稱「布政司」),廢路存府、州,全國分統於15個布政司,亦稱15個省。是時,聊城、臨清、茌平、高唐、莘縣、冠縣屬山東布政司東昌府,陽谷、東阿屬山東布政司兗州府東平州。 清代通稱為省,全國初為18個行省,後增至22個行省,省下為府、縣兩級。是時,境內今屬8個縣市均隸山東省。聊城、茌平、高唐(一度為直隸州)、平軒、莘縣、冠縣、屬東昌府,東阿初屬兗州府東平州、後屬泰安府,陽谷屬兗州府,臨清初屬東昌府、後為直隸州。 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19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80年間,域境建置無大變化。 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治聊城),1914年改為東臨道。1928年廢道,境內各縣直屬山東省。1936年,全省下設12個行政區,區設行督察專員公署。魯西北為第六區,轄聊城茌平、博平、東阿、陽谷、壽張、范縣、莘縣、冠縣、朝城、觀城、堂邑、濮縣等13個縣;臨清、高唐時屬第四區。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至1938年,除濮縣、范縣、觀城3個縣外,均為淪陷區。抗日戰爭爆發,共產黨領導下的縣、專區抗日民主政權逐步建立。1939年10月,魯西北行政委員會成立。1940年4月,成立魯西北行政主任公署,下設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4個專署。是時,聊城、東阿、陽谷、博平、清平、茌平等縣屬運東專署,冠縣、館陶、臨清、邱縣、堂邑、莘縣、朝城、朝北等縣屬魯西北專屬,濮縣、范縣、觀城、壽張等縣屬運西專屬。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魯西行署和冀魯豫行署合並,成立新的冀魯豫行署,轄7個專署,原魯西行署的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為第一、二、三、四專署,原冀魯豫行署的轄區為第五、六、七專署。是時,濮縣、范縣、壽張等縣屬第二專署;觀城、朝城、莘縣、朝北、聊堂、冠縣等縣屬第三專署,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等縣屬第四專署,館陶屬冀南行署第三專署,臨清屬冀南行署第四專署,高唐屬冀南行屬第六專署。同年12月,原屬冀魯豫行署第四專屬的張秋、第二專屬的壽張和黃河以東的崑山、東平等縣組成第八專署。 1942年12月,冀魯豫行署第一、四專署合並為第一專署,轄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等縣。 1943年,原冀魯豫行署第三專署與冀南行署第七專署合並為冀魯豫行署第七專署。是時,臨清、冠縣、衛東、館陶、宏毅、莘縣、堂邑、清平、朝北屬之。 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魯豫行署合並為新的冀魯豫行署。 1945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撤銷北方局,建立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個中央分局,同時恢復冀魯豫、冀南兩區行署,冀魯豫行署轄8個專署,冀南行署轄5個專署。是時,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縣屬冀魯豫行署第一專署,後改為第六專署,濮縣、范縣、壽張、張秋、觀城屬冀魯豫行署第二專署;後改為第九專署,臨清、館陶、冠縣、武訓、永智、莘縣及臨清鎮屬冀南行署第一專署,高唐屬冀南行署第二專屬。 1947-1948年8月,築先、東阿、聊陽、茌平、博平、河西屬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壽張、陽谷、范縣、濮縣、觀城屬冀魯豫行署第九專署,臨清、館陶、冠縣、武訓、永智、莘縣、臨清鎮屬冀南行署第一專屬,高唐屬冀南行署第二專屬。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屬平原省。聊城、陽谷、東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縣、莘縣、高唐、壽張、及聊城城關區(縣級)隸屬該區,濮縣、范縣、觀城、朝城屬平原省濮陽專區,館陶、臨清鎮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 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1998年3月,聊城地區行政公署更名為聊城市人民政府。
以上屬借鑒
『陸』 聊城名字的來歷
聊城市名由來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一說因春秋時期曾稱聊國故名)。明代稱東昌府,1912年山東省廢府設道,境域為濟西道,1914年改為東臨道,1949年8月改設聊城專區,1967年改稱聊城地區,1997年8月撤地設市
『柒』 聊城在個個朝代的名字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決定魯西行署和冀魯豫行署合並,成立新的冀魯豫行署,轄7個專署,原魯西行署的泰西、運西、魯西北、運東為第一、二、三、四專署,原冀魯豫行署的轄區為第五、六、七專署。是時,濮縣、范縣、壽張等縣屬第二專署;觀城、朝城、莘縣、朝北、聊堂、冠縣等縣屬第三專署,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等縣屬第四專署,館陶屬冀南行署第三專署,臨清屬冀南行署第四專署,高唐屬冀南行屬第六專署。同年12月,原屬冀魯豫行署第四專屬的張秋、第二專屬的壽張和黃河以東的崑山、東平等縣組成第八專署。
1942年12月,冀魯豫行署第一、四專署合並為第一專署,轄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等縣。
1943年,原冀魯豫行署第三專署與冀南行署第七專署合並為冀魯豫行署第七專署。是時,臨清、冠縣、衛東、館陶、宏毅、莘縣、堂邑、清平、朝北屬之。
1944年5月,冀南行署、冀魯豫行署合並為新的冀魯豫行署。
1945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撤銷北方局,建立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個中央分局,同時恢復冀魯豫、冀南兩區行署,冀魯豫行署轄8個專署,冀南行署轄5個專署。是時,築先、陽谷、東阿、茌平、博平、清平、平阿縣屬冀魯豫行署第一專署,後改為第六專署,濮縣、范縣、壽張、張秋、觀城屬冀魯豫行署第二專署;後改為第九專署,臨清、館陶、冠縣、武訓、永智、莘縣及臨清鎮屬冀南行署第一專署,高唐屬冀南行署第二專屬。
1947-1948年8月,築先、東阿、聊陽、徐翼、茌平、博平、河西屬冀魯豫行署第六專署,壽張、陽谷、范縣、濮縣、觀城屬冀魯豫行署第九專署,臨清、館陶、冠縣、武訓、永智、莘縣、臨清鎮屬冀南行署第一專屬,高唐屬冀南行署第二專屬。
1949年8月20日,聊城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成立,屬平原省。聊城、陽谷、東阿、茌平、博平、堂邑、清平、冠縣、莘縣、高唐、壽張及聊城城關區(縣級)隸屬該區,濮縣、范縣、觀城、朝城屬平原省濮陽專區,館陶、臨清鎮屬河北省邯鄲專區。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聊城專署改屬山東省。
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8年7月,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聊城地區行政公署。
1998年3月,聊城地區行政公署更名為聊城市人民政府
『捌』 聊城名字的由來
聊城,春秋時期曾稱聊邑故名,一說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玖』 聊城為什麼叫江北水城
聊城位於長江以北,因市內有東昌湖,且面積比抗州的西湖還要大,占市內面積的三分之一,還有京杭大運河從他們哪裡經過,所以就叫江北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