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乾地支的傳說由來是什麼
相傳在華夏人文祖黃帝時期,九黎族部落首領蚩尤侵掠炎帝大片疆土,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展開"涿鹿之戰"。經過幾番苦戰,黃帝還是沒能治住蚩尤。
黃帝齋戒沐浴,築高壇祀天,建方丘敬地,以求天地相助,戰勝蚩尤,解除蒼生之苦。
黃帝的虔誠感動了上蒼和地祇,上蒼降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地祇生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給他用於排兵布陣。
黃帝就將十天干圓布成天形,十二地支方布成地形,以干為天,支為地,組成天羅地網,終於戰勝了蚩尤。
後來,黃帝登基時,命史官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金木水火土五行,用十天乾和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將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同時,把天乾地支引入歷法,作為紀歷的符號。這就是天乾地支的由來。
『貳』 十天乾的由來
十天干代表人類,甲、乙、丙、丁、戊、己、庚、申、壬、癸、是表示十個人,其中、甲、丙、戌庚、壬,代表男人,也屬陽,乙、丁、己、辛、癸、代表女人,也屬陰。開始的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人的模容,後被演化成文字。
『叄』 天乾地支的來歷和名稱和二十星宿
天乾地支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六百九十七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我國歷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29.5306天)為一月,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 365.2419 天)為一年,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設置閏月。據記載,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歷和陽歷。
天乾地支,是過去人建歷法時,為了方便做60進位而設出的符號。對古代的中國人而言,天乾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數字般的單純,而且後來更開始把這些符號運用在地圖、方位及時間(時間軸與空間軸)上,所以這些數字被賦於的意思就越來越多了。
古人(一說黃帝)觀測朔望月,發現兩個朔望月約是59天的概念。12個朔望月大體上是354天多(與一個回歸年的長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個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記法(十天干),產生陰陽合歷,發展出現在的天乾地支;較為成熟時應該是在夏商周這幾個朝代。
天乾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歷法用天干、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天干共十個字,因此又稱為「十干」,其排列順序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個字,排列順序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以一個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對陽支,陰干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迴圈。稱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天乾地支這共二十二個的符號錯綜有序,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即時(時間)空(方位)互動,和「陰」與「陽」的作用結果。中國歷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
年:每個干支為一年,六十個干後,又從頭算起,周而復始,循環不息。由甲子開始,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稱為干支紀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開始,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從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剛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開始,按順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周期。
時:由甲子時開始,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每天十二個時辰。
補充典故:
相傳黃帝時代,因有蚩尤神擾亂,黃帝憂民之若,遂與蚩尤大戰於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不能治之,黃帝於是齋戒沐浴、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帝乃將十干圓布像天形,十二支方布像地形,始以干為天,支為地,然後乃能治之。後有大撓氏將十天干、十二地支分配成六十甲子,並以黃來開國日定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此為天乾地支之由來。
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大創造,它把連續通過南中天的?星分為二十八群,各以一個字來命名: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昂、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
二十八星宿是沿著黃道和赤道之間來劃分;自古以來,人們都是依據它們的出沒和中天時刻來定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古人把二十八個部份歸?#123;為四個大星區,並冠以名:東方青龍、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每一個方位星區七宿。
二十八星宿環繞在天體大氣?面,周而復始的運轉不停,分別掌握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天象,以分晝夜的變化,以及與陰陽氣數的變化,然而在古代堪輿學更以二八星宿分成四個方向「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四象線」來定分野。
易經的四象是老陽、老陰、少陽、少陰,在風水學的四象學,就是「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經曰:「夫玄武拱北,朱雀峙南,青龍蟠東,白虎踞西,四勢本應四方之氣,而穴居位乎中央,故得其柔順之氣則吉,反此則凶」。這四象之位,就是風水「前後左右」的地理位置。前後左右都是彼此平衡和諧,柔順而有生旺的氣氛,才有好地理。
對於所謂的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者,這是以坐北向南而言;如果是坐南向北,剛好相反,則是左白虎而右青龍、前玄武而後朱雀;因為青龍為東方屬木,白虎為西邊屬金,北方為玄武屬水,南方為朱雀屬火,這是一定不移的。術師無論東西南北,開口總是左青龍、右白虎的,只不過是習慣成自然而已。
古時人民為了方便於觀測日、月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123;的運轉,便將黃、赤道附近的星座選出二十八個做為標志,合稱二十八星座、或二十八星宿,名稱是、角、亢、氏、房、心、尾、箕〔這七個星宿組成一個龍的形象、春分時節出現在東部的天空」故稱〃東方青龍七宿?#123;,斗、牛、女、虛、危、室、壁〔這七個星宿形成一組龜蛇互纏的形象、春分時節出現在北部的天空」故稱〃北方玄武七宿?#123;,奎、樓、胃、昂、畢、嘴、參〔這七星宿形成一個虎的形象、春分時節出現在西部的天空」故稱〃西方白虎七宿?#123;,井、鬼、柳、星、張、翼、軫〔這七個星宿又形成一組鳥的形象、春分時節出現在南部天空」故稱〃南方朱雀七宿?#123;由以上七宿組成的一個動物的形象,合稱為四象、〔四維、四獸?#123;古代人民用這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中每象每宿的出沒和到達中天的時刻來判定季節的要法,現代堪輿師所用的工具《羅盤》二十八星宿的五行就是從這里定出來的,從以上的資料就可證明二十八星宿是一年五行的變化,不是現代農民歷裡面所用的二十八天節氣的用法,古人聽天由命,面向南方看方向節氣,所以才有左東方青龍、右西方白虎、後北方玄武、前南方朱雀形象產生的結果。
『肆』 天乾地支的來歷
天乾地支簡稱為「干支」
天乾地支相當於樹乾和樹葉。它們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體。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干」互聯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乾地支」。
天干有十個字,依次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個字,依次順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
天乾地支原始意義,有這樣有趣的說法: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這種有趣的天乾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干支的來歷必早於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現了。
起先,我們祖先僅是用天干來記日,因為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因為一年十位個月,正好用十位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干記日,每個月里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載,意思是說,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洗臉,太僕為王穿上禮服,王依在玉幾上坐著。後來,干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了記年,記月和記時了。
天乾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歷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叫天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稱十二地支。干支還是陰陽之分:甲、丙、戊、庚、壬為陽干,乙、丁、己、辛、癸為陰干;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以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相配,排列起來,天干在前,地支在後,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陽干配陽支,陰干配陰支(陽干不配陰支,陰干不配陽支),共有六十個組合,稱為「六十甲子」。我國人民過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環起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
『伍』 誰知道天乾地支的來歷它們分別代表什麼
天乾地支是古人用於紀年的一種歷法,六十年一輪回。
它們分布代表著不同年份,用來表示不同年份,十乾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干支紀元法。
天乾地支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紀日,此外還曾用來紀月、紀年、紀時等。
『陸』 中國的天乾地支的由來
早在公元前2697年,於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根據《五行大義》中記載,干支是大撓創制的。大撓「采五行之情,占斗機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有事於天則用日,有事於地則用月。陰陽之別,故有枝幹名也。」
『柒』 天干、地支是什麼來歷有什麼含義
天乾地支簡稱為「干支」
天乾地支相當於樹乾和樹葉。它們是一個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整體。中國古代以天為「主」,以地為「從」。「天」和「干」互聯叫做「天干」;「地」和「支」互聯叫做「地支」,合起來就是「天乾地支」。
天干有十個字,依次順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
地支有十二個字,依次順序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
天乾地支原始意義,有這樣有趣的說法:
1.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2.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這種有趣的天乾地支,據說其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干支的來歷必早於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現了。
起先,我們祖先僅是用天干來記日,因為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因為一年十位個月,正好用十位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干記日,每個月里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個天乾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載,意思是說,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洗臉,太僕為王穿上禮服,王依在玉幾上坐著。後來,干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了記年,記月和記時了。
六十花甲子
中國農歷採取天乾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乾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後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這樣就構成一對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順序組合,就可以得到:
六十花甲子
1.甲子 11.甲戌 21.甲申 31.甲午 41.甲辰 51.甲寅
2.乙丑 12.乙亥 22.乙酉 32.乙未 42.乙巳 52.乙卯
3.丙寅 13.丙子 23.丙戌 33.丙申 43.丙午 53.丙辰
4.丁卯 14.丁丑 24.丁亥 34.丁酉 44.丁未 54.丁巳
5.戊辰 15.戊寅 25.戊子 35.戊戌 45.戊申 55.戊午
6.已巳 16.已卯 26.已丑 36.已亥 46.已酉 56.已未
7.庚午 17.庚辰 27.庚寅 37.庚子 47.庚戌 57.庚申
8.辛未 18.辛巳 28.辛卯 38.辛丑 48.辛亥 58.辛酉
9.壬申 19.壬午 29.壬辰 39.壬寅 49.壬子 59.壬戌
10.癸酉 20.癸未 30.癸巳 40.癸卯 50.癸丑 60.癸亥
這六十對干支,天干經六個循環,地支經五個循環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紀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干支紀日和紀年一樣,也按此表上的順序排列。
干支紀月是用地支來記。地支十二個字正好記十二個月,稱十一月為子月,十二月為丑月,正月為寅月,二月為卯月......
干支紀紀時也是用十二地支來記。一晝夜分為十二個大時辰,每一個地支代表一個大時辰,這用現代的時間慨念來說,每個大時辰恰好等於兩個小時。所謂「小時」就是「小時辰」,也就是「半個時辰」的意思。這樣,今天的23點到明天凌晨1點就叫子時,1-3點叫丑時......
『捌』 天乾地支的起源
天乾地支的起源
根據現有的考古材料,古人早在殷商時代就開始用天乾地支紀日,大概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天乾的漢字數目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漢字數目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關於天乾地支的起源,有人認為是巴比倫文化影響的結果,有人認為是古人對太陽和月亮運行周期的描繪,有人認為是古代人農業經驗的反映。
天乾地支二者的組合,產生了六十甲子,在中國採用公歷之前,人們長期用它記年、月、日,如甲子年、丙寅年、戊辰年等。例如,公元2001年,是中國農歷的辛巳年;下一個辛巳年則是在60年以後,即公元2061年。
天乾地支的主要序數功能被一二三四等數字取代之後,人們仍然用它們作為一般的序數字。尤其是甲乙丙丁,不僅用於羅列分類的文章材料,還可以用於日常生活中對事物的評級與分類。
在陰陽五行理論中,干支按其順序分為陰陽,逢單數屬陽,逢雙數屬陰。天乾的甲、丙、戊、庚、壬,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為陽;天乾的乙、丁、己、辛、癸,地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數。在這個基礎上,根據相生相剋的理論,推算人事的和諧、興衰、沖突及其生滅。
天乾地支這樣一些符號被賦予了豐富的神秘的文化內容,是了解古代中國人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材料。
天乾地支的由來
『玖』 天乾地支的由來
這天乾地支的由來,有多個版本的傳說。其中《淵海子平》說是黃帝築壇祀天,方丘禮地。天乃降十天、十二支。就是說天乾地支是上天掉下來的。《三命通會》則說是天皇氏制定了天乾地支。呵呵,神話傳說不要太較真!但築壇祀天,方丘禮地的說法比天皇氏制定的說法更接近事實吧!其實吧,黃帝之前的先民己經築壇祀天,方丘禮地了。那天干就是插在天壇上的十根樹干,那地支就是插在方丘上的樹支。天干是用來記日用的;地支是用來記月用的。所謂「天有十日;月有十二辰。」並不是說天上有十個太陽;有十二個月亮。而是說記日用十個天干;記月用十二個地支。如何記?那時還沒文字的,以前都說是用「結繩記事」法。結繩還得做繩呢!如果直接用樹干樹支記事豈不更方便?您想漁獵時代的古人,進入茫茫原始深林狩獵,如何進去?如何出來?那時沒指南針的!最簡單方法莫過於折些樹支作記號對吧?再說打獵回來了,打幾只獵物「結繩記事」吧!那記事繩卦哪呀?哪天的事呀?卦哪十條天干對吧!也許這才是天乾地支的由來吧!
『拾』 天乾的由來
早在公元前2697年,中華始祖黃帝建國時,命大撓氏探察天地之氣機,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為紀歷之符號。
根據歷法知識我們知道,月的劃分是根據月亮的一次圓缺循環為標准,分為大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十二個月,又加以閏月補其不足。所以天文上把黃道平面劃分為十二宮,以日躔過宮劃分十二個月。我國古代把黃道十二宮以地支命名,十二宮又與二十八宿相對應,即子宮有女、虛、危三宿;丑宮有斗、牛二宿;寅宮有尾、箕二宿;卯宮有氐、房、心三宿;辰宮有角、亢二宿;巳宮有翼、軫二宿;午宮有柳、星、張三宿;未宮有井、鬼二宿;申宮有觜、參二宿;酉宮有胃、昴、畢三宿;戌宮有奎、婁二宿;亥宮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我們干支學中地支取象的象意來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天干,其意義應該也是來源於此。
干支是用來計時的,我們可以把黃道十二宮平面想像成鍾表的表盤,以地球為表盤中心,十二宮就是表盤的刻度指示,日月五星相當於七個指針,運行在黃道十二宮這個大表盤之上,形成一個巨大的時鍾。其中,太陽就是「年」指針,太陽繞地球運行一周回到原點就是一年的時間;月亮就是「月」指針,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回到原點就是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前面講過二十四節氣是跟太陽過宮有直接聯系,而和月球運轉沒有直接關系,所以造成了歷法上月令和節氣的時間差,因此我們干支學的月令是根據節氣而定,即跟日躔過宮相一致。我們再看兩個最慢的指針,即太陽系中兩個最重要的行星木星(歲星)和土星(鎮星)交會的周期,需要20年,即一個運;如果兩星要在同一個宮位上(比如子宮)交會的話,則需要經過60年,即一元。同理,日月五星重合在同一宮位的周期,則需要大致180年左右,即一個正元;如果把日月五星重合的位置再具體化,由夾角30度的一個宮位變為夾角12.8度的一個星宿的宿位,則需要大致540年才能重合一次,即一個大元。這個假設與實際天文學計算有出入,但如此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也更容易把時間和空間結合起來,因為十二宮即十二地支,所代表的是空間上的十二方位;鍾表的表盤代表了宇宙的能量場,即相對靜止的天地的氣場;日月五星的運行攪動了原本相對靜止的能量場,日月五星在十二宮的位置分布,就代表了當前時間內各星對各宮的影響力大小,即當前時間空間內天體能量的分布狀態,其表達形式就是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上面我們假想的時鍾只有年月指針,沒有日時指針,這就需要我們把地球自轉的因素加以考慮。地球自轉周期為一天,即24小時,在地球自轉過程中,日月五星對地球同一地點的影響時時在發生著變化,地球上同一地點相對於日月五星運轉了一周;地球一天時間內公轉角度向前行進約1度,也就是相對於日月五星的空間位置變化為1度,周而復始,日復一日。因此,地球上同一地點的天體能量分布以每天1度的位置而產生變化,即產生了同一地點能量分布逐日逐時變化的結果,這就是日和時的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地支有十二,而天干只有十個,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剛才的鍾表模型是建立在地心說之上,而實際上我們地球和其餘五星都是在圍繞太陽公轉,由於軌道和運轉速度的不同,造成了行星運行之間相對位置的靠近和遠離,也就是天文觀測中的「行星逆行」,逆行在西方占星學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傳統占星師認為逆行使得行星發揮弱勢的影響力。但在中國古代陰陽理論的指導下,根據五星相對於地球位置靠近和遠離的這兩種形式,把五星所代表的能量分為陰和陽,又根據五星影響地球的能量大小依次排序形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天干。天干與地支相配,多出兩個地支無天干相配,形成了旬空,也叫空亡。這是由於日月五星和地球都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攪動了原本相對靜止的黃道十二宮的能量場,這就造成了地球周圍能量分布的不均勻,這就相當於河流中的河水在石塊下游,石塊背後的地方形成的漩渦,這個漩渦的位置就是空亡。隨著時間推移,日月五星位置發生了改變,漩渦的位置也隨之發生改變,原來的漩渦消失,相鄰的地方變成了漩渦,周而復始,循環一周,從而產生六十甲子的往復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