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芝罘的名字來源是什麼
得名與當地的一座島的名字,芝罘島,「罘」是古代的一種獵具,島子的形勢,一線連陸,環島臨海,正是圍獵的好去處,與狩獵有關,所以得名之罘,後演變成芝罘。
芝罘區,隸屬於山東省煙台市,芝罘區是煙台市的中心區,位於山東半島東北部,介於東經121°16'—121°25',北緯37°24'—37°38'之間,全區面積179.2平方公里,海岸線長55公里。芝罘區處北溫帶東亞季風型大陸氣候區,全年溫度適中,氣候溫和,季風進退有序,四季變化分明。
風景名勝:
1、芝罘島:是省級旅遊度假區——金沙灘旅遊度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煙台市區北部,東臨芝罘灣、西接套子灣南與市區一徑相連。芝罘島東西長9公里,南北最狹處僅0.5公里,面積為11平方公里,狀若靈芝,故稱芝罘島。
2、煙台市博物館:即福建會館,是中國北方唯一的一座具有閩南風格的天後宮,也是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兩處天後宮之一。該建築建於1884~1906年,其建築構件在福建泉州製成,通過海路運至煙台總裝,用時22年。
3、崆峒島:位於煙台市芝罘區的東北部,與煙台市區隔海相望,距離為10.08公里,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其中「龜鶴雙壽」被列為「煙台八大自然景觀」之一;2003年3月,崆峒列島被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2004年崆峒島旅遊開發被列入了全市十大重點項目之一。
㈡ 為什麼煙台叫煙台
煙台名字的由來,與煙台的標志 「煙台山」有關。正是由於「煙台山」名字的由來,經過歷史的演變,才有了煙台名字的由來。
煙台市,因有煙台山而得名,且源遠流長。煙台山原無名,古為荒丘,三面環海,海拔53.5米,佔地7.07公頃,因位置在北海岸,當地人稱「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襲擾,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戶所 城的同時,在「北山」設熨斗墩,亦稱狼煙墩台、烽火台,發現敵情,晝則升煙,夜則舉火,以為警報,簡稱煙台。這是當地有人稱「熨斗山」「煙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煙台山西部建成海關碼頭,東海關在熨斗墩上建燈樓和旗桿,指揮進出碼頭船隻。此後,又稱煙台山為「拉旗山」。
在燈塔東側有一塊「燕台石」。由於氣候的四季變化,煙台每年「七九河開,八九燕來」,到了「八九」時節,成群結隊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多集居於此處壘巢築穴,繁衍後代。當地人稱煙台山為「燕台山」。
19世紀末,「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煙台山」混稱。1905年,煙台山建起燈塔,命名為「煙台山燈塔」。此後,其他名稱逐漸消失。到20世紀30 年代,統稱為煙台山,成了煙台市後來的標志。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島、商埠區(東至今廣東街,西至今海防營,南至所城,北達海岸)改為原福山縣所轄的芝罘區、煙台區。這是首次以煙台山命名的行政區。1913年,煙台區改為原福山縣煙台特別區,亦稱煙台警察特別區。1934年春,山東省政府建山東煙台特別行政區,直屬山東省政府管轄。1945年8月24日,煙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煙台市人民政府。煙台市名由來的歷程,可說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㈢ 煙台市芝罘區的「芝罘」名字的由來。
芝罘是因為其轄區內的芝罘島而得名。
芝罘,古稱之罘。「罘」是古代的一種獵具,看島子的形勢,一線連陸,環島臨海,正是圍獵的好去處,它的得名,很可能與狩獵有關。
這地方得名大大地早於煙台。春秋戰國時,齊國曾修八主廟,其中的陽主廟就修在芝罘島上。到後來,秦始皇和漢武帝東巡,都到這島上來舉行過祭祀的儀式。
(3)煙台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風土人情
生活在芝罘這方古老土地上的人們,由於文化歷史悠久,加上開埠較早,與外界交往頻繁,在長期的嬗遞和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民間習俗。新春佳節是最隆重最熱鬧的民間節日,俗稱「過年」。與全國城市相比,恐怕芝罘屬於「年味」最足的地方了。
每到農歷臘月初八,吃過「臘八粥」以後,就開始碾米磨面,蒸大棗悖悖,做年糕,准備好過年的食品,以備合家歡聚和親朋團拜,慶豐收,賀有餘,祝願生活快樂。
到了正月初九,毓璜頂上趕廟會,「善男信女」登山入殿,頂禮膜拜,玉皇閣上煙雲繚繞,一片神秘氣氛,廟會同時也是物資交流大會,山上山下人如潮湧,各種物品一應俱全。正月十五,鬧元宵、看花燈。
昔日以大廟天後宮的燈會最為著名。如今要數文化宮的燈會了。各種各樣的彩燈,燦爛輝煌,萬姿紛呈,既有古老的傳統意味,又具時代的特色,是老人和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
㈣ 煙台名字怎麼來的
煙台名稱,源於煙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當地軍民於臨海北山上設狼煙墩台,也稱「烽火台」。發現敵情後,晝 則升煙,夜則舉火,為報警信號,故簡稱煙台。煙台山由此得名,煙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煙台,古為東夷族地。夏朝時東夷族在此建國(治所在今萊州市過西)。商、西周、春秋時為萊國地,戰國屬齊,秦代屬齊郡,漢代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南北朝為東萊、長廣郡,隋為萊州,唐置登州、萊州,宋、元因之。明、清為登州府、萊州府。
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為防止海寇侵擾,在煙台設奇山守御所,這是煙台最早的城市雛形;在芝罘設烽火台,又稱「狼煙台」,煙台由此得名。
㈤ 煙台被稱為什麼
煙台,古為東夷族地。夏朝時東夷族在此建國(治所在今萊州市過西)。商、西周、春秋時為萊國地,戰國屬齊,秦代屬齊郡,漢代為東萊郡,晉為東萊國,南北朝為東萊、長廣郡,隋為萊州,唐置登州、萊州,宋、元因之。明、清為登州府、萊州府。 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為防止海寇侵擾,在煙台設奇山守御所,這是煙台最早的城市雛形;在芝罘設烽火台,又稱「狼煙台」,煙台由此得名。 煙台名稱,源於煙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當地軍民於臨海北山上設狼煙墩台,也稱「烽火台」。發現敵情後,晝煙台港則升煙,夜則舉火,為報警信號,故簡稱煙台。煙台山由此得名,煙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㈥ 請問山東煙台煙台的名字來源於何時何意義
大概是在古代煙台山上因為有烽火台,有外敵侵入時就放狼煙。所以現在就得名「煙台」!
㈦ 煙台地名的由來
煙台市,因有煙台山而得名,且源遠流長。煙台山原無名,古為荒丘,三面環海,海拔53.5米,佔地7.07公頃,因位置在北海岸,當地人稱「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襲擾,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戶所 城的同時,在「北山」設熨斗墩,亦稱狼煙墩台、烽火台,發現敵情,晝則升煙,夜則舉火,以為警報,簡稱煙台。這是當地有人稱「熨斗山」「煙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煙台山西部建成海關碼頭,東海關在熨斗墩上建燈樓和旗桿,指揮進出碼頭船隻。此後,又稱煙台山為「拉旗山」。
在燈塔東側有一塊「燕台石」。由於氣候的四季變化,煙台每年「七九河開,八九燕來」,到了「八九」時節,成群結隊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多集居於此處壘巢築穴,繁衍後代。當地人稱煙台山為「燕台山」。
19世紀末,「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煙台山」混稱。1905年,煙台山建起燈塔,命名為「煙台山燈塔」。此後,其他名稱逐漸消失。到20世紀30 年代,統稱為煙台山,成了煙台市後來的標志。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島、商埠區(東至今廣東街,西至今海防營,南至所城,北達海岸)改為原福山縣所轄的芝罘區、煙台區。這是首次以煙台山命名的行政區。1913年,煙台區改為原福山縣煙台特別區,亦稱煙台警察特別區。1934年春,山東省政府建山東煙台特別行政區,直屬山東省政府管轄。1945年8月24日,煙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煙台市人民政府。煙台市名由來的歷程,可說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㈧ 煙台因什麼而得名
煙台市,因有煙台山而得名,且源遠流長。煙台山原無名,古為荒丘,三面環海,海拔53.5米,佔地7.07公頃,因位置在北海岸,當地人稱「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襲擾,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戶所 城的同時,在「北山」設熨斗墩,亦稱狼煙墩台、烽火台,發現敵情,晝則升煙,夜則舉火,以為警報,簡稱煙台。這是當地有人稱「熨斗山」「煙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煙台山西部建成海關碼頭,東海關在熨斗墩上建燈樓和旗桿,指揮進出碼頭船隻。此後,又稱煙台山為「拉旗山」。
在燈塔東側有一塊「燕台石」。由於氣候的四季變化,煙台每年「七九河開,八九燕來」,到了「八九」時節,成群結隊的小燕子從南方飛來,多集居於此處壘巢築穴,繁衍後代。當地人稱煙台山為「燕台山」。
19世紀末,「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煙台山」混稱。1905年,煙台山建起燈塔,命名為「煙台山燈塔」。此後,其他名稱逐漸消失。到20世紀30 年代,統稱為煙台山,成了煙台市後來的標志。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島、商埠區(東至今廣東街,西至今海防營,南至所城,北達海岸)改為原福山縣所轄的芝罘區、煙台區。這是首次以煙台山命名的行政區。1913年,煙台區改為原福山縣煙台特別區,亦稱煙台警察特別區。1934年春,山東省政府建山東煙台特別行政區,直屬山東省政府管轄。1945年8月24日,煙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煙台市人民政府。煙台市名由來的歷程,可說是社會發展的結果。
㈨ 煙台地名的由來
煙台名稱,源於煙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當地軍民於臨海北山上設狼煙墩台,也稱「烽火台」。發現敵情後,晝則升煙,夜則舉火,為報警信號,故簡稱煙台。煙台山由此得名
㈩ 「煙台」名字的由來
煙台市,因有煙台山而得名,且源遠流長。煙台山原無名,古為荒丘,三面環海,海拔53.5米,佔地7.07公頃,因位置在北海岸,當地人稱「北山」。
19世紀末,「北山」「拉旗山」「燕台山」「煙台山」混稱。1905年,煙台山建起燈塔,命名為「煙台山燈塔」。此後,其他名稱逐漸消失。到20世紀30 年代,統稱為煙台山,成了煙台市後來的標志。
(10)煙台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煙台市地處山東半島中部,位於東經119°34′~121°57′,北緯36°16′~38°23′。東連威海,西接濰坊,西南與青島毗鄰,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並與大連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衛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最大橫距214公里,最大縱距130公里。
總面積1.37萬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2722.3平方公里。海岸線曲長702.5公里,海島曲長206.62公里。
煙台地形為低山丘陵區,山丘起伏和緩,溝壑縱橫交錯。山地佔總面積的36.62%,丘陵佔39.7%,平原佔20.78%,窪地佔2.90%。低山區位於市域中部,主要由大澤山、艾山、羅山、牙山、磁山、蛤㠠(山盧)山、嶛(山昔)山、昆嵛山、玉皇山、招虎山等構成,山體多為花崗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