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中庸名字由來

中庸名字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01 08:53:19

❶ 什麼是中庸啊~詳細解釋一下啊~謝了

「中庸」究竟是什麼意思 自讀書識字時起,人皆為「中庸」就是不偏不倚,就是心懷兩端而「騎牆」,黃絲對此也從來沒有懷疑過。以至於在孔子眼裡只有君子才能具備的品德,在我們現代人的心中幾乎成了「小人騎牆」的代名詞。 然而近幾年大興國學之風,我為了參與一些爭論,談談自己的體會,不得不閱讀一些儒家經典。待俺看了《中庸》,不由得對此普遍的說法產生了一些懷疑。程子在《中庸章句》開頭說: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大概就是中庸二字比較經典的解釋了。但是,從這里俺怎麼也難以找出「騎牆」的痕跡來。所謂「中」,那是很好理解的,關鍵是那個「庸」,「庸」字一破,則「中庸」不難解矣。騎牆,就是心持兩端而不定的意思,而人家程子卻說「不易之謂庸」,什麼意思呢?就是在根本道理上堅持不變才能叫做「庸」。按照他的解釋,所謂中庸,就是堅定不移的堅持原則(道),不做絲毫妥協和變更——這哪裡有一點點「首尾兩端、騎牆觀望」的意思啊? 後人對「中庸」的誤解,並非無中生有,考之《中庸章句》全文,孔子以及其後來的門徒的言論,大概就是誤解的根源,比如孔子說: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這里提出了「過」和「不及」兩個概念,是後來成語「過猶不及」的最早來源。過了不行,不及也不行,俺就「不如守中」了,守在中間,不偏不倚,不就是有點「騎牆」的嫌疑么?由此產生了我的第二個懷疑:《中庸》的許多內容多是後人亂加的。 按照古人記載,今天所說的儒家的「五經」(古代是六經,後來《樂經》失傳了),包括《禮記》,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而《中庸》原來就是《禮記》中的一章,到宋朝,統治者才將它從《禮記》中獨立出來——也就是說《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 問題出來了:這《中庸》既然是孔子之前就存在了,現在的《中庸章句》里那些大段孔子的話就明擺著是後儒追加進去的,也就是說,《中庸》被摻了水了。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加上朱熹等人的註解等等,現在的《中庸》絕對不是孔子之前《禮記》中的那個《中庸》了。 關於《中庸》中有假,已經為許多學者考證過,只不過在哪些內容是假,哪些內容是真方面有爭議而已,對摻水造假,那是沒有懷疑的。 我們不參與那些爭論,但是能否簡單化一些,既然《中庸》在孔子前就存在了,我們就無需考證,直接把孔子及其以後的各類門徒的言論和注釋都刪去,則所剩下的內容庶幾乎可視為《禮記》之原始《中庸》矣!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發現,所謂《中庸》就是講的「天人合一」的大道理,主張君子要堅持宇宙自然、社會人間通行的「大道」,不斷學習以接近這個「大道」,嚴格要求自己,哪怕一個人獨處時也和在大庭廣眾中一樣堅持「大道」「不動搖」,所以《中庸》開宗明義,第一節就提出「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就是儒家修身的重要內容「慎獨」一詞的由來。 上古之人,對自然由不了解而產生神秘的崇拜,把天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當成人類唯一必須遵守的「大道」,而這些大道理又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人類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發現,必須和大自然保持一致,才有好日子過,你任意放大人的力量,不自量力的違反天道行事,不去「道法自然」,那就要吃大虧,所以連孔子也要敬天的。只是孔子把敬天思想無限放大,最後弄出個皇帝來代表天,天子啊,敬天變成敬皇帝,皇帝代表了天,成了儒家三綱之首,完全背離了「天人合一」哲學的本來面目,成為封建統治階級壓制人性解放的借口。 那麼「中庸」究竟如何解釋呢?在《中庸》的第二段落,有幾句話可以參考: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放在心裡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了,而又都合乎天道,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理。只有中、和了,天地各守自己的位置,那萬物才能生長發育。 要注意的是,這里是把人和自然並列來論述的,人中有自然,自然中有人,它說的道理無論對人還是對自然,都是管用的,所以開頭講的是人的喜怒哀樂,最後歸結為天地自然,都要「中」,都要「和」。人「和」了、「中」了,就和自然和諧相處,從而天下太平;天地、自然「中」了、「和」了,萬物就能正常生長發育了。 查《說文解字》,「中,內也。」後來引申為內心,《史記》說的「深中寬厚」,就是內心寬容仁厚的意思。「未發謂之中」,這個「中」,就是「內」的意思——沒有發出來,不就是在內心裡么?因此,這里《中庸》原文關於「中」的解釋就更接近於《說文解字》的釋義。 再看「庸」,《說文解字》,「庸,用也,從用從庚」,後來引申為平常、通用的意思,也就是《中庸》里說的「達道」——普天之下通行的大道理。 因此,所謂中庸,與其說是不偏不倚,不如說在內心裡始終和普遍的大道真理保持一致更為准確。在這個意義上,中庸者,實際上就是「中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天和諧,道法自然,管理國家的人都「和」了,「中」了,不再亂折騰了——這難道不是很「中用」的根本道理么? 程子說《中庸》是儒家「心法「,我認為是說對了《中庸》的要害,《中庸》就是內心修煉以求和「達道」相一致的「心經」,儒家之所以重視它,其原因也在這里。至於他們將「達道」解釋為三綱五常,屛棄了上古之人樸素的天人合一的辯證思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參考資料:

❷ 「中庸」是什麼意思

程子在《中庸章句》開頭說: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這大概就是中庸二字比較經典的解釋了。但是,從這里俺怎麼也難以找出「騎牆」的痕跡來。所謂「中」,那是很好理解的,關鍵是那個「庸」,「庸」字一破,則「中庸」不難解矣。騎牆,就是心持兩端而不定的意思,而人家程子卻說「不易之謂庸」,什麼意思呢?就是在根本道理上堅持不變才能叫做「庸」。按照他的解釋,所謂中庸,就是堅定不移的堅持原則(道),不做絲毫妥協和變更——這哪裡有一點點「首尾兩端、騎牆觀望」的意思啊? 後人對「中庸」的誤解,並非無中生有,考之《中庸章句》全文,孔子以及其後來的門徒的言論,大概就是誤解的根源,比如孔子說: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 這里提出了「過」和「不及」兩個概念,是後來成語「過猶不及」的最早來源。過了不行,不及也不行,俺就「不如守中」了,守在中間,不偏不倚,不就是有點「騎牆」的嫌疑么?由此產生了我的第二個懷疑:《中庸》的許多內容多是後人亂加的。 按照古人記載,今天所說的儒家的「五經」(古代是六經,後來《樂經》失傳了),包括《禮記》,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而《中庸》原來就是《禮記》中的一章,到宋朝,統治者才將它從《禮記》中獨立出來——也就是說《中庸》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了。 問題出來了:這《中庸》既然是孔子之前就存在了,現在的《中庸章句》里那些大段孔子的話就明擺著是後儒追加進去的,也就是說,《中庸》被摻了水了。 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加上朱熹等人的註解等等,現在的《中庸》絕對不是孔子之前《禮記》中的那個《中庸》了。 關於《中庸》中有假,已經為許多學者考證過,只不過在哪些內容是假,哪些內容是真方面有爭議而已,對摻水造假,那是沒有懷疑的。 我們不參與那些爭論,但是能否簡單化一些,既然《中庸》在孔子前就存在了,我們就無需考證,直接把孔子及其以後的各類門徒的言論和注釋都刪去,則所剩下的內容庶幾乎可視為《禮記》之原始《中庸》矣!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發現,所謂《中庸》就是講的「天人合一」的大道理,主張君子要堅持宇宙自然、社會人間通行的「大道」,不斷學習以接近這個「大道」,嚴格要求自己,哪怕一個人獨處時也和在大庭廣眾中一樣堅持「大道」「不動搖」,所以《中庸》開宗明義,第一節就提出「故君子慎其獨也」——這就是儒家修身的重要內容「慎獨」一詞的由來。 上古之人,對自然由不了解而產生神秘的崇拜,把天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當成人類唯一必須遵守的「大道」,而這些大道理又無法用語言表達出來,「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人類在日常生活實踐中發現,必須和大自然保持一致,才有好日子過,你任意放大人的力量,不自量力的違反天道行事,不去「道法自然」,那就要吃大虧,所以連孔子也要敬天的。只是孔子把敬天思想無限放大,最後弄出個皇帝來代表天,天子啊,敬天變成敬皇帝,皇帝代表了天,成了儒家三綱之首,完全背離了「天人合一」哲學的本來面目,成為封建統治階級壓制人性解放的借口。 那麼「中庸」究竟如何解釋呢?在《中庸》的第二段落,有幾句話可以參考: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就是說,人的喜怒哀樂沒有表現出來,放在心裡的時候叫做「中」;表現出來了,而又都合乎天道,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理。只有中、和了,天地各守自己的位置,那萬物才能生長發育。 要注意的是,這里是把人和自然並列來論述的,人中有自然,自然中有人,它說的道理無論對人還是對自然,都是管用的,所以開頭講的是人的喜怒哀樂,最後歸結為天地自然,都要「中」,都要「和」。人「和」了、「中」了,就和自然和諧相處,從而天下太平;天地、自然「中」了、「和」了,萬物就能正常生長發育了。 查《說文解字》,「中,內也。」後來引申為內心,《史記》說的「深中寬厚」,就是內心寬容仁厚的意思。「未發謂之中」,這個「中」,就是「內」的意思——沒有發出來,不就是在內心裡么?因此,這里《中庸》原文關於「中」的解釋就更接近於《說文解字》的釋義。 再看「庸」,《說文解字》,「庸,用也,從用從庚」,後來引申為平常、通用的意思,也就是《中庸》里說的「達道」——普天之下通行的大道理。 因此,所謂中庸,與其說是不偏不倚,不如說在內心裡始終和普遍的大道真理保持一致更為准確。在這個意義上,中庸者,實際上就是「中用」,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人天和諧,道法自然,管理國家的人都「和」了,「中」了,不再亂折騰了——這難道不是很「中用」的根本道理么? 程子說《中庸》是儒家「心法「,我認為是說對了《中庸》的要害,《中庸》就是內心修煉以求和「達道」相一致的「心經」,儒家之所以重視它,其原因也在這里。至於他們將「達道」解釋為三綱五常,屛棄了上古之人樸素的天人合一的辯證思想,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❸ 求「四書五經」叫法的由來

《四書》分別出於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參、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稱為《四子書》(也稱《四子》),簡稱為《四書》。

南宋光宗紹熙遠年(1190年),當時著名理學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將《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匯集到一起,作為一套經書刊刻問世。這位儒家大學者認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並曾說「《四子》,《六經》之階梯」(《朱子語類》)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具有劃時代意義。漢唐是《五經》時代,宋後是《四書》時代。

我認為原因如下:
1、《四書》代表4個人的作品。
2、四書是五經的精華所在,也是後續經書的階梯,具有連貫性。
3、四書是朱熹和二程校訂的,所以代表是理學的觀點,並非整個儒家的觀點,只是儒家一派的觀點,不過後來理學成了明清時期主流,所以四書五經之說深入人心。

❹ 為什麼中國會形成中庸

中國文化講求自修,就是自己個人的道德和修養的提高。至於形成原因,其實在先秦是有很多思想的,只不過後來由於帝王遵循儒道,就好比把方向確定了,就一直向那樣發展,也就是後來的儒家文化,中庸之道了。還有就是關於中國文化的產生原因,也就是那些思想的由來都可以到易經中找到原形的,因為易經是萬經之首,中國最初的文化發源都可以到那裡面找到具體的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去看看特好的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准則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
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所以月牙山人說: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引自月牙山人《中華心法》
中庸的把握心得:動中取衡,靜中就重。不辭兩極,勾勢恰作。不死不肆,不邪不正。強為之名,強為之形,是妄自揣測也。世人為勸向善,多取正意,然而道若為物,狀摩恍惚。

❺ 中庸是什麼意思

《中庸》是中國古代論述人生修養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學專著,是儒家經典之一,原是《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戰國時期子思所作。

其內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准,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並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

(5)中庸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

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

❻ 請問「中庸」是什麼意思

中庸之道,是我國古代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封建社會里,她一直是我國儒家學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人生哲學的方法論,其中的一些思考和理念是很科學的,需要我們辯證地認識、看待,從中正確地汲取養份,從而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

什麼是中庸之道?程子「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 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 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以上,是摘錄部分《中庸》內容,基本概括了《中庸》的實質,其中,我最為欣賞的是「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我以為這正是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自強不息、包容萬物的根本所在。

古人講求的中庸之道,雖然是至理名言,但是,我們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思想上來看,古人的中庸之道,仍然是靜止的、片面的、單一的,雖然表面追求中庸,強調中庸的作用,但只是消極地、靜態地墨守成規,保持基本的「零界線」,而沒有動態地、運動地思考中庸的積極意義,導致認識上的片面和單一。

那麼,什麼是中庸之道的實質?個人以為,中庸之道的實質在於高度地認同矛盾論,即矛盾的統一性和同一性:馬克思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告訴我們,矛盾統一、同一於一切事物之中,而且,矛盾的雙方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著,既互相矛盾、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互轉化,從而,在客觀上形成了不同時期矛盾、不同地點的矛盾的特殊性;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世界和時代潮流時,要用矛盾的基本觀點,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把握不同時期矛盾的特點,在認識「矛盾轉化的度」上下深功夫,正確地認識不同時間段的「度」,從而,科學地把握時代特徵,順應時代潮流,同時,還要預知「度的變化方向」,預知時代潮流,然後,引領時代潮流;在不斷運動的世界中形成科學的思想,從而,科學地指導新的實踐,實現人類社會質的飛躍。

我們先看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過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世界上的哲學基本流派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當時分別以費爾巴哈和黑格爾,主要

❼ 中庸是什麼意思

[編輯本段]詞:中庸
【拼 音】 zhōngyōng
【英 文】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詞 性】 名詞,形容詞,
【褒 貶】 中性詞
【近義詞】 不偏不倚
【反義詞】 厚此薄彼、偏聽偏信.
【釋 義】 [名詞]儒家的一種主張,待人接物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中的態度:中庸之道。[形容詞]指德才平凡:中庸之才。

[編輯本段]古籍《中庸》
【英 文】alleged to be written by Zi Si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isted in the Song Dynasty as one of the Four Books
《中庸》原是《小戴禮記》中的一篇。舊說《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實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論著。
《中庸》是被宋代學人提到突出地位上來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但最早探索《中庸》的並非儒生,而是卒於宋真宗乾興元年的方外之士——釋智圓。智圓之後,司馬光則是宋儒中論中庸較早的一個。後來北宋程顥、程頤極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並把《中庸》和《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稱為「四書」。宋、元以後,《中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古代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惡的人的本性。從人性來講,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實質上用現代文字表述就是「臨界點」,這就是難以把握的「中庸之道」。人性的不善也不惡的本性,從臨界點向上就是道;向下就是非道。向上就是善;向下就是惡。
[編輯本段]關於《中庸》
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編輯本段]中庸理論基礎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編輯本段]中庸具體內容
中庸之道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五達道、三達德、九經等。
(1)五達道
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五種人際關系。這五種基本人際關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將君臣關系視為上下關系,這五種人際關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際關系。《中庸》第十二章詳細論述了夫婦的人際關系,將夫婦關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雲:「君子之遇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論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達道。綜觀斯兩章,五達道備焉。
五達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種人際關系。通過正確處理這五種人際關系,達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誠如《禮運》所言:「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2)三達德
調節這些人際關系靠什麼?靠人們內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達德。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來調節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間的關系的。智、仁、勇靠什麼來培植呢?靠誠實、善良的品德意識來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闡明道:「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學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強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3)九經
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這九項工作是:修養自身,尊重賢人,愛護親族,敬重大臣,體恤眾臣,愛護百姓,勸勉各種工匠,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安撫諸侯。修養自身,就能夠達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於迷惑;愛護親族,叔伯兄弟之間就不會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於糊塗;體恤群臣,士就會盡力予以報答;愛護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受到勉勵;勸勉各種工匠,財貨就能充足;優待遠方來的客人,四方就會歸順,;安撫諸侯,天下就會敬服。要做好這九項工作,就必須用至誠、至仁、至善的愛心去充分體現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這九項工作,事實上也就處理調節好了九種人際關系。調節這九種人際關系是使天下國家達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證。「九經」的提出,是對《尚書.堯典》的「克明俊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的太平和合理想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繼承和發展。

中庸主要原則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並分別論述於下。
(1)慎獨自修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這一原則。其文雲:「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們必須嚴格地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在別人聽不到自己講話的地方也十分謹慎,不說違背道德的話;在別人看不見自己物為的地方,也時刻屬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誠、至仁、至善、至聖,就必須堅持慎獨自修的原則。堅持這一原則,其樂無窮,其用無窮,其功無窮。故《中庸》第三十三章雲:「君子之道,淡而不厭,簡而文,溫而理。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可與入德矣。《詩》雲:『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於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詩》雲:『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故君子不動而敬,不言而信。《詩》曰:『奏假無言,時靡有爭。』故君子不賞而民勸,不怒而威於鉞 。《詩》曰:『不顯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詩》雲:『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子曰:『聲色之於以化民,末也。』《詩》曰:『德??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自。』至矣!」
(2)忠恕寬容
這一原則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這一原則分別見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雲: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這一思想源於孔子,曾子將其概括以傳於世。《論語.里仁》記載孔子告誡曾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別的學生問曾參,這是什麼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為仁之方。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體實施。
忠恕之道在《大學》里被稱作「 矩之道」。《大學》說:「所惡於上, 毋(勿)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這謂 矩之道。「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不論是忠恕之道還是挈矩之道,其實質都是仁慈博愛,都是要求人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論語.公冶長》)。
《中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學》的挈矩之道。進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堅持忠恕之道,人們就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人們就會達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3)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的原則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發揮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夠發揮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良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萬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便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並列為三了。這就堅持至誠盡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
亦澤「中道」,古希臘哲學范疇,畢達歌拉斯學派把現存事物看作是對方之間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圖開始把這種均衡概念移植到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則把中庸和節制相聯系,並制定了系統的理論。認為萬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這個數「5」居其中;人的心理狀態、情感中慾望過度是荒淫,不及則是禁慾.節制則是適度。中庸有兩種,自然界的中庸是絕對的,人事的中庸則是相對的;在倫理中觀上,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適度三種狀態.過度和不及都是惡行的特徵,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徵和道德的標准,美德是一種適中,是以居間者為目的。他還把這種中庸原則運用於政治國家學說。認為由中等階級治理的國家最好,因為擁有適度的財產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則。最不會逃避治國的工作或擁有過分的野心.是國家最安穩的公民階級,中等階級的公民組成的城邦.是結構個最好的和組織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❽ 孔子中庸思想是怎麼來的

其中《論語》記述堯對舜、舜對禹在禪位時的談話:

堯曰:「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堯曰》第一章)(堯說:「嘖!你這個舜啊!天命的運轉落在你身上,你要確實掌握著中正之道。假若四海百姓困窮,上天給你的祿位就永遠終止了。」舜也用這話囑咐禹。)堯和舜都把「允執其中」作為治理天下的重要方法,這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由來。「允執其中」的「允」,有確實、誠、實在諸義;「執」是掌握;「中」是不偏不倚,也就是正。中庸思想的核心就是「中正」;治理天下,處理一切問題,辦一切事情,首先要中正。

中正不但必須不偏不倚,而且還必須注意「過猶不及」。

子貢問:「師(顓孫師,即子張)與商(卜商,即子夏)也孰賢?(這里有問號)」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這里有問號)」子曰:「過猶不及。」(《先進》第十六章)(子貢問:「子張和子夏誰做得好?(這里有問號)」孔子說:「子張做得過頭,子夏做得不夠。」子貢又問:「那麼子張比子夏強一些?(這里有問號)」孔子說:「做得過頭和做得不夠同樣不好。」)「過猶不及」,是說凡事做過頭了不好,而不及也不好。既不要過頭,也不要不及,掌握得恰到好處,就是孔子中庸思想的精髓。孔子「允執其中」的思想,就是不偏不倚,做到恰到好處,既不左傾,也不右傾,執行正確的路線。「允執其中」,也是「無過無不及」,做事既不過頭,又非不及,做得恰如其分。這條中庸原則,可以適用於其他的問題上。

孔子的「允執其中」思想,不是折中主義。折中主義是把各種不同的思想、觀點、理論無原則地和機械地結合,在原則對立的觀點之間採取庸俗的調和態度,充老好人,和稀泥。孔子的「允執其中」、「無過無不及」,是有鮮明的原則性的,這就是仁和禮。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鄰)。」(《里仁》第十章)大意是,對於天下的事物,不存心傾慕,也不存心排斥,不以個人好惡而只以禮義為標准。義屬於仁的范疇,而仁以禮為表現形式,所以「允執其中」,也就是恰如其分地依仁義行事。如此鮮明的原則性,怎麼是折中調和、和稀泥呢?(這里有問號)

❾ 四書五經里的中庸是什麼

1、簡介
《中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禮記》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漢民族典章制度書籍。為戰國時子思作。全篇以「中庸」作為最高的道德准則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與《大學》、《論語》、《孟子》並列為「四書」。
2、中庸是人生的大道,是事業成功、生活與健康的根本理論,基本包含三層意義:
第一層意義: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所以月牙山人說:只要保持一顆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長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擁有一技之長,做一個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堅守自己的崗位,要在其位謀其職。
3、《中庸》的主題思想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規范如「五達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達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養的最高境界是至誠或稱至德。

閱讀全文

與中庸名字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