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名字寓意 > 大別山名字的由來

大別山名字的由來

發布時間:2021-05-02 00:56:34

1. 關於大別山的資料

名稱由來 關於大別山的名稱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書·禹貢》中就有記載。至於大別山名稱的由來,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較為流行的有這樣幾個說法:
1、 有人說她得名於李白,相傳當年李白登上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觀賞了南北二側的景色,發現山南山北二側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贊嘆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
2、 另外一個說法來源於地緣學界,據地緣文化學者考證,現在的大別山所在地在遠古的時代曾是一片汪洋,大約20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這里的地面開始隆起,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大別山。大別山脈與西部的秦嶺橫亘於我國中部,連綿千餘公里,是中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由於它分開了長江、淮河兩大水系,也分開了吳國、楚國兩地,從而使得南北兩地的氣候環境和風俗民情截然有別,所以叫做大別山。
3、 還有一個說法帶有神話色彩,據說在洪荒之世,天地渾然一體,億萬生靈被擠壓在昏暗的天地之間,後來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樑把蒼天高高撐起,從此有了天地之分,萬物生靈也得以獲得光明。由於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別,便取名為大別山。

2. 大別山名稱的由來

是因為李白登山時候說了一句「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還有很多其他說法哦

3. 大別山的主峰簡介

大別山的最高峰(主峰)稱為白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雲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其中白馬尖和多雲尖相距800米,白馬尖和多雲尖都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內,天河尖在安徽省岳西縣境內,與白馬尖和多雲尖相距約1000米。大別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的名字很有特點,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據說與宗教里對天的嚮往和崇拜有關。
大別山主峰所以稱作白馬尖據說和佛教有關,佛教傳入中國後東漢永平十一年(68年),漢明帝劉庄為銘記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載佛經佛像到中國傳播佛教,在洛陽興建了白馬寺,也稱為佛教中國第一古剎,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通常寺廟的選址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海邊,以表達僧人遠離塵市、養心修行的精神追求,因內陸人口遠多於海邊,所以依山而建的寺廟要遠遠多於臨海而建的,久而久之人們也習慣地認為寺廟是應該建在山上的,從而也有了所謂「山無寺則無名,寺無山則不靈」之說。由於白馬寺所建的地方是由漢明帝所定,且是中華第一佛寺,並未遵循依山而建的常規,因此白馬寺建成後印度高僧只好設想在中華大地的南方找一座山,作為理想中和白馬寺想依而建的山,雖山寺分處二地,但由於佛法無邊,只要取同名雖遙相顧盼但實為依山而建,這樣更有利於在中華大地上弘揚佛法。印度高僧認為,中華民族起源於黃河長江,因此如果白馬寺建在黃河流域,白馬山理應在長江流域,於是印度高僧以金瓶掣簽方式甑選與白馬寺的同名山,掣簽的結果是此山就應該位於白馬寺東南方、山呈東南往西北走勢對著白馬寺方向,按此選山的標准,唯有長江淮河分水嶺的大別山符合,於是命名大別山主峰為白馬尖,其所以稱為尖而不是山,一者是因為大別山已經為山,而它的最高峰再稱為山有大小高低不合理之不順,如稱作峰則因山峰之稱呼太多少未免俗套而於白馬寺不配,此外為了表達佛教對造物的蒼天的膜拜,用尖則更為貼切,因此就取名為白馬尖,從此以後就有了「北有白馬寺,南有白馬尖」一說。
大別山次主峰多雲尖海拔1763米,相傳到了唐朝時有高僧為了在大別山進一步弘揚佛法,就選中了和白馬尖僅800米直線距離的多雲尖建寺廟,並取命名為多雲寺,後因山高路險,香客難以抵達,僧人難以生活,多雲寺逐步衰落。多雲尖上仍有多雲寺遺跡遺址。
大別山主峰所在地現已建成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景區,由白馬尖、龍井峽、別山湖、四望山和大別山莊度假村組成,還有高山漂流等參與性項目。該景區於2002年開始規劃設計建設,於2010年建成並對外開放。
凡到過大別山主峰景區的人無不為這里的優美風光和高超的藝術性所驚嘆,這是我國建國以來開發的旅遊風景區中最富有藝術性的,其創意設計和開發過程在我國風景區開發史上可謂獨樹一幟,很富有傳奇性,其獨特性在於景區的建設風格是在提煉出大別山特定文化元素的前提下,融合了自然和時尚的要素,形成了大別山主峰景區自成體系的景區風格,因此極具觀賞價值,在景區建築方面,它完全不同於我國的許多景區要麼照抄中國傳統的大屋頂,要麼照搬城市建築,要麼簡單堆砌天然材料等千篇一律,千景一式的做法。其傳奇性在於大別山主峰景區的發現、開發創意、掌故考據、總體規劃、各種旅遊配套建築設計、室內外裝飾設計、傢具設計、園林設計、以大別山為題材的油畫、雕塑和書法、甚至大量的景觀建築小品施工監理等均由該景區的董事長鄭楊一人完成。
鄭楊先生系江蘇南京人士,可謂網路全書式的人物,在其涉獵的諸多學科中,對視覺藝術造詣最為深厚。他自幼學習繪畫,但1978年就讀於南京師范學院(現南京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學位獲法學士,經濟學碩士,曾從事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八年,善長拳擊好練健美,凡涉足過的領域均發表過大量研究論文和譯著。上世紀九十年代辭去公職下海經商不出三年成了南京知名企業家。此人年輕時著迷於思維方法的研究,對視覺藝術、數學、邏輯和哲學頗有研究,或許是年少時醉心於繪畫的原因,當他進入視覺藝術領域時更是得心就手,和其早年一起研討書畫藝術的若干同窗好友已成為斐聲國內外的著名書畫家,他本人也是油畫家,在南京油畫家雲集的方山有工作室。由於他上大學時學的是政治教育,所以熟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一舉扭轉了國共二黨的攻守形勢,此後僅二年時間新中國成立了,當時就對這一著定乾坤的壯舉嘆服不已。這一情節使其發現並挖掘出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的旅遊價值,大學的政治教育專業和企業家的商業本能讓其產生了將一個現代史上的歷史事件轉化為旅遊商業品牌的想法;超常的藝術天賦使其一人承擔了大別山主峰景區與視覺有關的所有創作;過人的體能使其爬遍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周圍的幾乎所有山峰、走遍了所有峽谷和河流,對於這里的地形地貌瞭然於心,即使是當地村民也只能望其向背;教育工作者的溝通能力使其說服了各方人士給其幫助;劉鄧大軍的壯舉給其帶來的使命感使其給大別山主峰的開發定位為,在保護大別山主峰的景觀、文化和環境的前提下,合理整合資源、再造大別山旅遊經濟史。為開發大別山主峰,此人可謂吃盡千辛萬苦,歷經生死攸關,四十二歲烏發進山,五十歲白發出山,將大別山主峰白馬尖這個深藏在大別山腹地、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建設成了一個紅色加綠色旅遊的藝術殿堂,凡來此一游的人無論是旅遊建築園林方面的專業人士還是非專業人士無不為之振撼和嘆為觀止!

門票:110元/人
自駕路線:從合肥出發,經方興大道、機場高速、滬陝高速、濟廣高速、105國道、066縣道、071縣道,最後到達白馬尖。
主峰之一天柱山
位於安慶市潛山縣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潛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萬歲山、萬山等。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余脈)。一般指潛山縣境內以其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山地,有時也指其主峰。據1980年航空測定,主峰海拔為1488.4米,規劃保護區面積為333平方公里,風景區面積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標東經116°27′,北緯30°43′。
天柱山因獨特的自然景觀,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黃山、九華山、天柱山)。早在漢武帝時就封為「南嶽」,歷代都有人文活動。建國後開發為風景名勝區,景區於2011年獲AAAAA級旅遊景區稱號。 2011年9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成為世界地質公園。[1] 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13米,為大別山主峰之一,系江淮分水嶺,年均降水量1350毫米,氣候宜人。可見其氣勢雄偉壯觀。大別山是我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長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頂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荊楚,巍巍群山盡收眼底。天堂寨林區為水源涵養林,獨特的氣候條件,形成了這里山有多高,水也有多高。
天堂寨森林公園的水景主要表現在瀑布與溪水潭池上,區內瀑布成串,溪水潺潺,潭池水溪清澈,山清水秀,生態幽雅,均屬優良水景景觀,計數百處,知名有五,其中尤以一號瀑布、三號瀑布、龍井河溪為最。 一號瀑布(九影瀑布):瀑布高掛,落差71米,水簾幅寬8米,瀑布下有深潭,潭面30平方米,瀑布四季不涸,雨季更甚,水勢凌空而下,潭內霧氣騰騰,瀑聲轟鳴,遠觀似千軍萬馬滾滾而來。三號瀑布(瀉玉瀑布)垂直高度62米,水簾寬11—13米,瀑岩呈淡紫色,略傾斜且岩面凸凹參差不齊,水流其上似滾珠瀉玉 獨特壯觀,瀑布下滑跌落在石坪上,可謂是「清泉石上流」。瀑布周圍綠樹陡峰,景色怡人。
天堂寨有著多處農民起義的人文景觀遺址。天堂寨主峰,地勢險要,橫亘皖鄂,為兵家必爭之地。 南宋末,程倫為抗元在多雲山(天堂寨峰)初建天堂寨。後元末僧人彭瑩和布販徐壽輝聚眾反元重建天堂寨。歷代民眾,為反抗壓迫,聚集天堂寨,留下了多處歷史遺址,古樸陳舊的古遺址,融入天堂寨的自然山林中,給人以歷史析滄桑感。古詩雲:「岩石古寨插雲間,吳楚東南第一關」,「茲山獨儲英,群雄出其間」,寫的便是這一史實。如今歲月流逝,山河依舊,而石寨空有斷垣殘壁,遊人至此,幽幽思古之餘,不也應為中華民族的不屈不撓而自豪嗎?
天堂寨主峰常年雲霧繚繞,是觀日出、雲海的最佳去處,如適逢時節,還能見到彩色佛光。有詩雲:「昔日此處最多雲,今日欣看雲霧生,眼底群山忽不見,直疑奐在小蓬萊。」因此,杜牧有詩:「東望雲山日夕佳」。立於天堂絕頂,長風撲面,煙波浩渺,群峰疊嶂,林海莽莽,此景此情,何其壯哉! 大同尖海拔1698米,位於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桃花沖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內。大同尖周圍有七七四十九峰環繞,似蓮花吐蕊,桃花開瓣,實為觀音顯聖,引渡金童玉女之地。
大別山二峰大同尖,下至公園旅遊接待區左上溝口。在這塊約 600公頃的山林中,有一原始村落二十多戶人家,乃當年紅軍駐扎地;還有巨石坡上百獸園,萬象爭輝栩栩如生。更有原始森林李家寨,面積6000畝的純天然林,終年雲繞霧罩,古樹名木星羅密布,大別山五針松、金錢松、香果樹、青檀木、天女花、鵝掌楸和活化石千年古「銀杏」、水杉等近百種國家重點保護珍稀樹種,天麻、杜仲、石斛、麝香、靈芝等名貴葯材均在此衍生。眾多珍稀動物,昆蟲舉不勝數,可謂「萬類霜天競自由」。是湖北江漢大學、安徽科技大等大專院校開展野外探險、林業科研的基地。日本林業專家河野先生來此考察,認為這是「中國罕見的原始次生林群落,堪稱『華中之最』」。而海拔1698米大別山第二峰的大同尖上,牛背脊骨石如刀削,山嶽景觀更雄奇,電影《風雪大別山》曾在此拍攝,而成為湖北電影製片廠的影視基地。

4. 大王山的名稱由來

大王山,位於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縣城梅城鎮的西北方向8公里處,地處天柱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八大景區之一的虎頭崖景區的南部、東部山麓,海拔327米,隔林庄盆地與天柱山主峰景區遙相呼應,「大王山」的名稱也是與天柱山的「萬歲山、大皇山」名稱相呼應。
安徽天柱山自古即為中華歷史文化名山。春秋時期天柱山是皖國的封地,又名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時,親臨皖山設台祭岳,敕封皖山為「南嶽」,在祭岳時,人群高呼萬歲,所以將皖山稱為萬歲山、大皇山。此後,天柱山被歷代帝王奉為中國東南西北中五大鎮山之「中鎮」。其餘四鎮是:北鎮醫巫閭山(在遼寧省)、東鎮沂山(在山東省中部)、西鎮吳山(在陝西省隴縣)、南鎮地稽山(在浙江省紹興)。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9.8米,高聳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稱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了一首贊美天柱山風景奇秀的詩「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詩雲:「奇峰山奇雲,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是對天柱山雄奇景象的精彩描敘。道家將天柱山供奉為第14洞天、57福地;天柱山三祖寺是佛教禪宗的發祥地之一,佛家三祖僧璨大師曾在此弘揚佛法,寺院有一座覺寂塔。
古人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傳說古人認為大王山是風水寶地,仙氣十足,因而稱之為「大仙山」,山麓建有大仙廟、白衣禪寺。
大王山屬於天柱山風景名勝區八大景區之一的虎頭崖景區的余脈,並與虎頭崖共同構成南北走向的山脈。虎頭崖海拔913米,這一帶曾是:唐代高僧崇慧大師講經說法處、宋代魯道人煉丹之處、明代徐桂讀書之處。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不計其數的摩崖石刻贊美這塊養生康體的風水寶地.
由於大王山是由平原地帶及長江水系進入天柱山的第一道屏障,歷史上乃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書記載,南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元兵大舉南下,南宋半壁河山岌岌可危。出生於大王山以東六公里的劉源奉朝廷之命,與張德興、傅高舉義旗於淮西,以御元軍。劉源以峻峭險絕的天柱山為大本營,建野人源寨,自任寨長。按天柱山的山勢方位,設「東、南、西、北、總」五關,分兵屯田,春則出耕,冬則入寨,並派遣「大王」率兵駐守在大王山這個第一道屏障。劉源的隊伍常出奇制勝,與元兵爭斗十五年,直至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劉源為元將昂吉兒所敗,戰死於天柱山。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宣宗封劉源為「護地大王」。「大王山」這一稱呼延用至今,表達了當地老百姓對抗元英雄劉源的尊敬和愛戴,這座「大仙山」又被稱為「護地大王山」。
大王山山巒起伏,植被茂密,地形獨特,是大別山區與長江中下游平原的結合部位,扼大別山咽喉。出潛山縣城北門,踏上寬闊的105國道(天柱山路),大王山峰尖作為第一山層便映入眼簾,是梅城平原西部天際線首層獨立山峰。站在大王山峰頂,遠眺四周:東觀縣城,樓房林立如雨後春筍;南觀潛河,如銀邊藍緞蜿蜒飄拽,縱貫南北;西觀野人寨,塔尖寺美,千年聖景;北觀天柱山,峰秀霧繞,山翠石奇;近觀山腳,更有那村落點點、稻香果紅的田園風光。因此大王山是一座天然觀景台。

5. 大別山,山名是什麼意思

關於大別山的名稱早在3000多年前的《尚書·禹貢》中就有記載。至於大別山名稱的由來,可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較為流行的有這樣幾個說法:
1、 有人說她得名於李白,相傳當年李白登上了大別山主峰白馬尖,觀賞了南北二側的景色,發現山南山北二側景色截然不同,不禁贊嘆道:「山之南山花爛漫,山之北白雪皚皚,此山大別於他山也!」大別山由此得名。
2、 另外一個說法來源於地緣學界,據地緣文化學者考證,現在的大別山所在地在遠古的時代曾是一片汪洋,大約20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這里的地面開始隆起,才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大別山。大別山脈與西部的秦嶺橫亘於我國中部,連綿千餘公里,是中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由於它分開了長江、淮河兩大水系,也分開了吳國、楚國兩地,從而使得南北兩地的氣候環境和風俗民情截然有別,所以叫做大別山。
3、 還有一個說法帶有神話色彩,據說在洪荒之世,天地渾然一體,億萬生靈被擠壓在昏暗的天地之間,後來有一座山訇然升起,用它的脊樑把蒼天高高撐起,從此有了天地之分,萬物生靈也得以獲得光明。由於這座山分出了天和地,分出了白天和黑夜,使天地有別,便取名為大別山。

6. 河南大別山地區人起源

我估計是因為山區與外界溝通不便

導致在語言風俗 飲食 等等 有非常大的差異

民間風俗素以「三裏不同風,五裏不同俗」為特色,傳承相習而時相嬗變,南北有別又東西各殊。綜觀安徽全境,以自然區域相辨別,大致可劃分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大別山地、皖中圩畈、皖南山區等五大民俗異同區,其間地理環境、物產人文及時代更替各異,或多或少都影響到文化、風貌和生活、生產習俗的變異,分區與源流不同,但總體都以歷史悠久,民風朴實為典型特徵。

大別山雖然少數民族很少,但自古以來由於交通原因,與外界相對隔絕,因此形成了許多獨特的風土人情。比如從民間歌舞來說,就有龍舞、蚌殼舞、跑旱船、連響舞、高蹺舞、凈瓶舞。還有很多民間歌曲,唱山歌是山民的一種愛好。另外,當地居民民風純朴,在衣食住行、婚喪喜慶方面,也有不同的風俗。

7. 大別山在安徽的哪裡,為什麼叫大別山

大別山,位於中國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交界處。東南西北走向。西接桐柏山,東為張八嶺,三者合稱淮陽山。長江、淮河的分水嶺。長270千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位於湖北省羅田縣東北;白馬尖(一稱霍山),海拔1774米,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南。 據介紹,「大別山」名字的由來,,起源它獨特的地理環境。因此山是我國南北水系的主要分水嶺,連綿千餘公里,分開了長江、淮河二水,分開了吳楚兩地,分開了南北兩地不同的風俗民情,所以叫大別山。

8. 「霍山」是大別山中的一座山的名字嗎

是有這個說法,霍山縣因霍山得名,具體哪座山不知道,給你個網站http://www.ahdfz.gov.cn/,在這上面可以查到

閱讀全文

與大別山名字的由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怎麼改馬的名字好聽 瀏覽:355
謝梓汐名字打分 瀏覽:793
最好聽的陳字開頭的名字 瀏覽:879
不錯的英文名字男孩 瀏覽:45
五行木配水女孩名字 瀏覽:372
大眾名字男孩 瀏覽:628
楊思彤鼠年女孩名字好嗎 瀏覽:862
呂子開頭三個字的名字 瀏覽:311
黃樂琪的名字五行屬性 瀏覽:132
園區起名 瀏覽:767
水配什麼名字好聽 瀏覽:406
穿越火線近戰武器名字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 瀏覽:428
跟妝工作室名字英文 瀏覽:537
葉艷華名字如何打分 瀏覽:198
趙姓紹字輩男孩名字鼠年 瀏覽:751
姓李字五行屬什麼名字好 瀏覽:150
測試你在古代叫什麼名字游戲 瀏覽:462
尚姓起名字大全2020鼠寶寶大名 瀏覽:420
兩個字好聽的名字女生帶陌字 瀏覽:99
五行喜火缺水怎麼起名字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