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長城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優質解答
1.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2.長城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華夏分裂,必然,北方游牧勢力就強盛,向南襲擾理所當然.於是齊、燕、魏、趙、秦等各國各修各的長城以御北方來犯.這是長城的雛形.
3.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
4.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5.接下來是,①出現了漢唐2個盛朝,北方游牧民族逐漸臣服於華夏②出現了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宋對峙,元朝大一統,華夏勢微,胡漢雜居,民族大融合.對於①,漢族政權沒必要重修長城.對於②,少數民族政權沒理由修長城.這2條幾乎使長城荒廢了千年,幾乎成了土墩墩.
6.明取代元後,為了防禦蒙古韃靼、瓦刺的侵擾,又開始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
7.到了清的大一統,長城就幾乎沒有大的價值了,它正好位於清版圖的南北中間,很有意思.
8.長城如今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中國之象徵.但仔細品味長城,其實是一長段中國的榮辱史,民族的交融史.
長城又稱「 萬里長城 」,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始修於燕王,歷史長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國家文物局 2012年宣布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
Ⅱ 長城的來歷
長城的來歷: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
清康熙時期,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後來也曾在個別地方修築了長城,可以說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沒有停止過修築。
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三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
其中,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歷代君主幾乎都加固增修。
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里長城區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並六國,統一天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為了維護和鞏固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安全,秦始皇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國防建設和邊防守備的重大戰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規模修建萬里長城。
漢初,匈奴乘華夏戰亂,越過秦大將蒙恬所築長城,和漢帝國以戰國秦、趙、燕長城為界對峙。由於長城年久失修,北方守軍稀少,因此,強大的匈奴不斷進入長城以內擄掠。
為了對付來自漠北突厥的南下襲擾和掠奪,隋文帝楊堅自建國伊始,就把修築長城、鞏固邊防,視為重要國防政策。隋煬帝楊廣即位以後,除了繼續防禦北方突厥的襲擾之外,還要著力對付來自西北方面吐谷渾的侵襲,為此曾先後兩次修築長城。
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長城的防禦工程建築,在兩千多年的修築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Ⅲ 長城名稱的由來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引以為榮的驕傲,但多年以來關於「長城」這個詞的真正意義何在還存在著很模糊的理念和認識。
萬里長城現在展示在世人面前的已經不是當年那個秦時明月漢時關的景象了,而更多的是被遺棄了,僅有少數被開發成旅遊景點或歷史教育基地。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綿綿的、長長的、巍峨的城牆,並不是城啊!怎麼叫長城而不叫長牆呢?這個疑問我們需要問秦始皇了,因為都是他搞出來的。那麼秦始皇當時搞這么聲勢浩大且勞民傷財的事情,他圖點什麼呢?這就翻開塵封2000餘年的中國歷史了,就不難找到真正答案了。
秦始皇也叫嬴政,他雖然時秦國人卻生在趙國,其母親就是最有爭議的趙國美女——趙姬。從小顛沛流離的生活,在磨練嬴政意志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困惑。這就是越是成就大事的人越孤獨、越寂寞、越脆弱,為了掩蓋自己脆弱的一面也只有裝做一副強悍的樣子、一張殘暴的嘴臉、一身威嚴的架子。在嬴政幼小的心裡與意識形態中,是十分渴望和平、安寧和平靜的生活。可命運偏偏就是這樣故意作弄人,所以嬴政從小就胸懷大志並強化了自身的文韜武略。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亂過程中就萌發如果營造一個強大、繁榮、富足的帝國,所以在不斷總結和實踐中。邊關的重要已經是越來越擺在秦始皇面前,面對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家,哪裡去抽出那麼多壯年男子去守衛邊防呢?
經過深思熟慮,秦始皇終於做出了改寫人類歷史的重大決定。就是把從山海關、唐山、張家口、大同等一直綿延到大漠深處的嘉峪關,修建一個長長的城市經濟群體。把這個中心城市與沿途的小縣、鄉、鎮等單位,用厚重的城牆給連起來。北方匈奴屬於游牧民族,最擅長的就是馬背爭天下。修建這個長長的城市經濟群體以後,戰時可以直接抵禦外來的侵犯,那麼和平時期打開城門就是可以進行貿易的關口了。所以說秦始皇不僅統一了六國、貨幣、文字、度量衡等,還把中國最原始的保護性貿易的雛形發展起來了。萬里長城在抵禦外來侵略、安定國家、穩固邊陲、發展貿易等一系列關系國家生死存亡的大計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也為世界經濟發展與產業模式帶來了巨大的啟迪和推動作用
Ⅳ 萬里長城的來歷
長城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華夏分裂,必然,北方游牧勢力就強盛,向南襲擾理所當然。於是齊、燕、魏、趙、秦等各國各修各的長城以御北方來犯。這是長城的雛形。
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
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接下來是,①出現了漢唐2個盛朝,北方游牧民族逐漸臣服於華夏②出現了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宋對峙,元朝大一統,華夏勢微,胡漢雜居,民族大融合。對於①,漢族政權沒必要重修長城。對於②,少數民族政權沒理由修長城。這2條幾乎使長城荒廢了千年,幾乎成了土墩墩。
明取代元後,為了防禦蒙古韃靼、瓦刺的侵擾,又開始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
到了清的大一統,長城就幾乎沒有大的價值了,它正好位於清版圖的南北中間,很有意思。
長城如今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中國之象徵。但仔細品味長城,其實是一長段中國的榮辱史,民族的交融史。
Ⅳ 長城名稱的由來
長城,又叫萬里長城。因為其長度從山海關至嘉峪關就有6千千米合古代計量的1.2萬里,所以叫萬里長城。其實就是按意思來叫的,一萬里長的城牆,簡稱長城(萬里長城)。
概述
長城(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長城資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名稱由來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長城
這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長城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方城
稱長城建築為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漢書·地理志》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方城。」
塹、長塹、城塹、牆塹
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史記·秦本紀》在記載秦簡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築長城時,就只用了「塹洛」兩字,《北史·契丹傳》載:「契丹犯塞,文帝北討至平州(今河北盧龍縣)遂西趣長塹。」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以表示關口要隘。這些被稱之為塞的關隘,有的就在長城之上,有的則在離長城很遠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用以表示長城。如《史記·匈奴列傳》載:「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後漢書·烏桓傳》載:「秦築長城,漢起塞垣。」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
這是把長城同塞並在一起合稱長城的一種表示形式。這種稱謂在史書中也很常見,如: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晉書·唐彬列傳》載:「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條下載:「密雲縣東北至長城障塞一百十里。」
壕塹、界壕
壕塹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多指在不易築牆的地方,挖有深廣各若干丈的深溝,並將所挖取之土堆於溝的一側,其防禦作用同修築牆體是一致的。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除金之外,基本沒有使用界壕一詞來稱長城的。
邊牆、邊垣
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一帶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牆或邊垣。如《明史·戚繼光傳》載:「薊鎮邊垣,延袤兩千里。」《明史·兵志》載:「請修宣、大邊牆千餘里。
歷史意義
促進了邊帶的發展。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
促進了民族的融合。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長城以其雄偉的氣勢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吸引著歷代的中華文人名士及國際人士,許多中國的文人墨客以長城為題材創作了大量的詩詞歌賦、美術、音樂等文藝作品,其中唐代的「邊塞詩」尤為典型。如李白的「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王昌齡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王維的「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等名句,千載傳誦不絕。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詞至今還廣泛傳唱著。唐以下的宋、元、明、清以及近現代,均有不少詩人詞人名人,路經或登臨長城,有感於長城的修築、作用,以及長城兩側的壯美河山等,揮毫寫出了名篇佳作,迄今仍廣為流傳,大大豐富了長城文化的寶庫。
對於中國人來說,長城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志,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與力量。《義勇軍進行曲》的長期傳唱,使長城在人們的心目中已升華為民族精神和意識,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愛國熱情。
Ⅵ 八達嶺長城名字的由來是怎麼呢有什麼來歷嗎
由「八大嶺」諧音而得名。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據說所建的長城在這里要轉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當年興建這段長城很艱難,工期遲遲完不成,曾先後有八個監工為其而死。最後通過仙人的點化,採取「修城八法」,即「虎帶籠頭羊背鞍,燕子銜泥猴搭肩,龜馱石條兔引路,喜鵲搭橋冰鋪棧」,才把建築材料運送到山上。所以人們就把這段長城稱為「八大嶺長城」,後來地名就諧音成「八達嶺」。
Ⅶ 八達嶺長城的名字由來是什麼
達嶺長城的名字由來:
1、明代《長安客話》的解釋,「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
因為八達嶺是居庸關的外口,北往延慶、赤城、蒙古,西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東到永寧、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區,可謂是四通八達,所以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2、由「八大嶺」諧音而得名。
因這一帶山巒層疊,地勢險峻,據說所建的長城在這里要轉八道彎,越過八座大的山嶺,當年興建這段長城很艱難,工期遲遲完不成,曾先後有八個監工為其而死。
最後通過仙人的點化,採取「修城八法」,即「虎帶籠頭羊背鞍,燕子銜泥猴搭肩,龜馱石條兔引路,喜鵲搭橋冰鋪棧」,才把建築材料運送到山上。所以人們就把這段長城稱為「八大嶺長城」,後來地名就諧音成「八達嶺」。
3、由「巴達嶺」諧音而得名。
相傳元代有一位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到此,見這里關山險峻,層巒疊翠,於是龍顏大悅,給此處賜名「巴達嶺」,後訛傳為「八達嶺」。
但查閱《歷代帝王錄》、《中國皇帝大事年表》等史料,均查不出元代有過叫「巴達黎黎」的皇帝,卻有一位叫愛育黎拔力八達的,他就是元代第四位皇帝仁宗。據傳他出生在八達嶺所在的延慶縣內。
4、由「把韃靼」諧音而得名。
據傳明代時,八達嶺一帶曾一度成為防守滿族軍隊的前沿陣地,因明時漢人把東北方的滿族人稱為「韃靼」,所以有人認為八達嶺是「把韃靼」(意為把守韃靼之嶺)的諧音。
5、由「八道嶺」諧音而得名。
傳說明末李自成率起義大軍征戰到此,受阻於長城之外,李自成心急如焚。這時探馬來報,說前方還有八道險關。李自成聽罷長嘆一聲:「這里的八道嶺實在是難以越過,看來強攻是不行!」於是命令起義大軍改道而去,後來這里被稱為「八道嶺」。
(7)長城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長城之最:
1、八達嶺長城是接待中外遊人最多的長城景區:
截止到2009年,八達嶺長城接待過的國家數達178個,佔世界國家總數的91%。只有16個沒有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的遊人尚未來過。國家外交部的一位負責人講:「據我所知,八達嶺長城接待的世界國家數在國內景區中是最多的」。
2、八達嶺長城是接待世界各國元首、政府首腦最多的長城景區:
1957年,八達嶺長城接待了第一位外國貴賓——原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在以後的近50年的歲月里,八達嶺長城先後接待了尼克松、里根、布希、伊麗莎白二世、撒切爾夫人、明仁天皇、葉利欽、普京、曼德拉等400餘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眾多的世界風雲人物。
3、八達嶺長城是舉辦中外文化交流活動最多的長城景區:
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這里舉辦的各種文化交流活動頻繁,每年多達10到20餘次。
4、八達嶺長城是中國萬里長城最傑出的代表:
八達嶺長城早在1961年就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最早對外開放的長城景區和接待國賓的首選地。
1991年,八達嶺長城作為中國長城的代表,接受了聯合國頒發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證書」。
2002年,八達嶺長城作為中國萬里長城的代表,接受了世界吉尼斯總部頒發的「世界最長的牆——長城」的證書。上述兩份證書的原件就珍藏在中國長城博物館中。
Ⅷ 長城的由來
1.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2.長城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當時,華夏分裂,必然,北方游牧勢力就強盛,向南襲擾理所當然。於是齊、燕、魏、趙、
秦等各國各修各的長城以御北方來犯。這是長城的雛形。
3.秦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派著名大將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國長城連起來,西起臨姚,東至遼東,綿延萬余里,遂稱萬里長城,這就是「萬里長城」名字的由來。
4.漢代繼續對長城進行修建。從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條西起大宛貳師城,東至黑龍江北岸,全長近一萬公里,古絲綢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著這條長城,是歷史上最長的長城。
5.接下來是,①出現了漢唐2個盛朝,北方游牧民族逐漸臣服於華夏②出現了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宋對峙,元朝大一統,華夏勢微,胡漢雜居,民族大融合。對於①,漢族政權沒必要重修長城。對於②,少數民族政權沒理由修長城。這2條幾乎使長城荒廢了千年,幾乎成了土墩墩。
6.明取代元後,為了防禦蒙古韃靼、瓦刺的侵擾,又開始長城的修建,從洪武至萬曆,其間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建,築起了一條西起甘肅嘉峪關,東到遼東虎山,全長6350公里的邊牆。
7.到了清的大一統,長城就幾乎沒有大的價值了,它正好位於清版圖的南北中間,很有意思。
8.長城如今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中國之象徵。但仔細品味長城,其實是一長段中國的榮辱史,民族的交融史。
Ⅸ 八達嶺長城名字的由來是怎麼呢有什麼來歷嗎
明代《長安客話》的解釋,「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因為八達嶺是居庸關的外口,北往延慶、赤城、蒙古,西去張家口、懷來、宣化、大同,東到永寧、四海,南去昌平、北京等地區,可謂是四通八達,所以它是古代一條重要的交通要道和防衛前哨,素有「京北第一屏障」之稱。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Ⅹ 長城的名稱由來
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多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用過。
長城:
這是長城最通用的稱謂。長城是一種很長的牆體防禦建築,或形式和牆體相近、防禦性質和牆體一樣的防禦建築。長城之稱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
方城:
稱長城建築為方城,只在春秋時楚國用過。《漢書·地理志》載:「葉,楚葉公邑,有長城,號方城。」
塹、長塹、城塹、牆塹:
這幾種稱謂基本上相互通用,從戰國直到明代幾乎全都使用過。《史記·秦本紀》在記載秦簡公六年(前409年)沿洛水修築長城時,就只用了「塹洛」兩字,《北史·契丹傳》載:「契丹犯塞,文帝北討至平州(今河北盧龍縣)遂西趣長塹。」
塞、塞垣、塞圍:
在史書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況有兩種意義:一是用以表示關口要隘。這些被稱之為塞的關隘,有的就在長城之上,有的則在離長城很遠的地方。另一個意義是用以表示長城。如《史記·匈奴列傳》載:「漢遂取河南地,築朔方,復繕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為固。」《後漢書·烏桓傳》載:「秦築長城,漢起塞垣。」
長城塞、長城亭障、長城障塞:
這是把長城同塞並在一起合稱長城的一種表示形式。這種稱謂在史書中也很常見,如:司馬遷《史記·蒙恬列傳》中有:「行觀蒙恬所為秦築長城亭障。」《晉書·唐彬列傳》載:「遂開拓舊境,卻地千里,復秦長城塞」。杜佑《通典》古冀州條下載:「密雲縣東北至長城障塞一百十里。」
壕塹、界壕:
壕塹是長城建築的一種形式,多指在不易築牆的地方,挖有深廣各若干丈的深溝,並將所挖取之土堆於溝的一側,其防禦作用同修築牆體是一致的。界壕則是金代長城的專用詞,除金之外,基本沒有使用界壕一詞來稱長城的。
邊牆、邊垣:
將長城稱之為邊,主要是明朝。中國古代多將中原各地與東北、華北、西北、西南等地,少數民族之間的地域,稱之為邊地,明代則將在這一帶地域修築的長城,稱之為邊牆或邊垣。如《明史·戚繼光傳》載:「薊鎮邊垣,延袤兩千里。」《明史·兵志》載:「請修宣、大邊牆千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