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浙江名字的由來
以境內錢塘江舊稱浙江得名。
相關介紹:
唐肅宗時以浙江以西(長江南)十州置浙江西道節度使,以浙江以東八州置浙江東道節度使。明置浙江省以其境內錢塘江舊稱浙江而得名,曲折之意。
元朝元置浙江等處行中書省,為省級行政區劃的開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亡宋,立兩浙都督府於杭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自揚州遷江淮行省治此,改名江浙行省。明朝浙江作為省名的開始,行政區域從此開始穩定少變。
(1)象山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唐肅宗時析江南東道為浙江東道和浙江西道 , 錢塘江以南簡稱浙東 、以北簡稱浙西 。宋代有兩浙路 ,轄今江蘇省長江以南及浙江省全境。今浙江省以富春江等為界分為浙東、浙西。兩浙指浙江省。
安史之亂後,乾元元年(758年),拆江南東道為浙江東道、浙江西道和福建道,浙江西道領長江以南,至新安江以北的原江南東道地,包括今天的蘇南、上海和浙北和徽州,即潤、常、蘇、湖、杭、歙六州。
浙江東道領新安江以南、福建道以北的原江南東道地,包括今天的浙江省除浙北之外的所有地方,即睦、越、衢、婺、台、明、處、溫八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浙江
Ⅱ 石浦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1.石浦,600餘年的漁港古城,位於長三角經濟中心區的南翼,浙江中部沿海,寧波市象山縣南部的石浦港畔,依山面港,陸地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其中沿海島礁176個。
石浦因漁而興港,也因港而興漁,使她成為歷史上沿海中路一個重要的漁港、商港、軍港。而散落在島礁港灣、屋後庭前、茶餘飯後的海洋文化、漁文化,也成了港城的一段歷經歲月的家釀酒。
石浦使中國最早海洋漁業發祥地之一,秦漢時即有先民在此漁獵生息,唐宋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漁商埠,海防要塞,浙洋中路重鎮。如今,石浦時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全國漁業第一鎮、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城牆隨山勢起伏而築,城門就形而構,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鎮」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徵。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
碗行街由街上曾有很多賣碗鋪而得名,「街道爬山坡,台階密麻麻」是它的特點。古人用拾級升降的方法,開築了這段長147米,落差35米的「S」狀街道。
福建街由福建人在康熙年間創建。讓它出名,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第一部在國際上得獎的電影《漁光曲》。1933年,劇組一行30多人下榻福建街金山旅館。
中街始建於明代,曾是繁華的商貿街,沿街有商鋪100多家,幾個別具特色的封火牆,是為防火防盜而建。
後街上有不少老宅,數百年的歷史,歷盡風雨。
在老街上走著,不經意就會遇見一處老宅或古跡,漁港先人留下生活印跡,歷歷在目。關帝廟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漁民為了乞求風調雨順、阻擋海盜而建立;惜字亭則有一段漁民崇尚知識,珍惜字紙的古詩;「大夫第」為清末四品官員院宅,盡顯大戶人家的氣派。
一首清代古詩勾畫出了漁港古城石浦的地形特徵,也道出了它的文化特色。
蜃雨腥風駭浪前,
高低曲折一城圓。
人家住在潮煙里,
萬里濤聲到枕邊。
Ⅲ 象山的由來
象山歷史悠久。據塔山史前文化遺址出土文物考證,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於此生息繁衍。春秋時,象山為越國鄞地。漢為鄞縣、回浦(後改章安)兩縣地。唐初分屬寧海及鄮縣。唐神龍二年(706),象山立縣,治彭姥村,因村北有山,「形似伏象」,故名象山,縣以山名,屬台州,廣德二年(764),改隸明州(明代改稱寧波)。[2]
象山
象山(9張)
民國元年,南田立縣,治樊嶴,同年4月,劃象山東溪嶺以南地入南田縣,遂遷治石浦。翌年取消劃並,南田還治樊嶴。1940年,撤南田縣,另置三門縣,南田為其轄地。
1949年7月8日,象山解放。10月成立縣人民政府,屬寧波專區,1952年,南田從三門劃歸象山。1954年4月,象山改隸舟山專區。1958年10月,寧海縣並入象山,隸台州專區。1961年10月,復置寧
海縣,象山還治原境,回屬寧波專區(後稱地區)。1983年,寧波地、市合並,象山為寧波市屬縣。
Ⅳ 象山死人山名字的由來
蓬萊山
今天,
我們仍對遠古先民們神奇的創造能力贊嘆不已,
想像著他們頑強地生活著,
浪漫而富有激情。但這一切都無法得到文字的印證,顯得神秘莫測。
翻開歷代象
山縣志,都有一段遙遠的記錄,同樣撲朔迷離。讓我們先看一下《史記·秦始皇
本紀》的記載:「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
仙人居之。請得齋戒,
與童男女求之。」剛剛一統天下當上皇帝得秦始皇正夢想
著長生不老,於是派徐市領著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仙。
徐福(徐市)率眾男女去哪裡了?民間流傳眾說紛紜。象山人會告訴你:那
天徐福航行海上看到遠處有一古木參天、
溪水潺潺的毓秀之地,
便說這就是蓬萊
也。徐福率眾人興沖沖登上距塔山西面三里之地的蓬萊山,在山坡商築廬鑿井,
意欲安營紮寨,想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嘗一嘗海天一方的滋味。
這當然是徐福的如意算盤,第二年(前
218
),秦始皇便南巡來到鄞縣。徐
福聞風喪膽,
即使率領一幫不明長生之老為何物的隨行人員登上船隻,
避往它處,
據說這一漂便漂到日本。對這則遙遠的傳說,歷代文人多有感嘆、吟哦。宋象山
縣令林旦也為之感嘆了一番:「采葯瀛洲去,扁舟竟不還。黃金成海外,故井獨
人間。」
松蘭山
松蘭山海濱度假區的名稱,
很多遊客說他好聽優美,
松樹象徵著堅毅挺拔,
蘭花代表著
清閑幽雅,那麼,這么好聽的名稱又是怎麼來的呢?這里有這樣幾個傳說:
一傳:
這里原無海灣,
風浪大,
趕海漁船常出事故,
海龍王為此發了善心,
送來了小山,
有了海灣,因名送來山,後諧音松蘭山。
二傳:
這座小山原是上余村一戶姓大戶所有,
一次余姓當家人在海上出事故,
被梅嶴村
梅松樹救起,為感救命大恩,把自己的女兒余蘭花嫁給梅松樹,這座海邊小山作為嫁妝。故
名送囡山,後諧今名。
三傳:這里原是個碩大海灣,山灣里森林郁蔥,鳥語花香,林中住著一戶人家,父女二
人。一日東海龍王巡遊至此,被這里的景色所吸引,想在此地建造游樂宮,並設法驅走父女
倆,幾次行動均被父女識破,龍王大怒,強行沖毀田園房舍,女兒敏捷爬上高坡,父親遲緩
被海浪捲走,女兒見狀,跑到礁岩上大聲哭訴,三日三夜昏死過去,被神仙安期生救起,告
其去瑤池王母處救助。
她歷盡千辛萬苦求得了救父之道,
在海濱岸岩上種植松樹和蘭花,
每
天培土澆水,經九九八十一天的護養,松樹長成大樹,蘭花含苞欲放,又經七七四十九天,
松樹長成參天大樹,
蘭花朵朵盛開,
這時只見一位身著白衣白裙的小女,
手捧蘭花站在松樹
下,面朝大海念動密訣,頃刻,一聲天崩地裂的轟響,山灣中射出了無數的岬角(山嘴)壓
向龍宮,海龍王無奈只好送還父親。從此人們就將她稱為松蘭姑娘,把此山叫作松蘭山。
以上只不過是民間傳說,事實上,這里的山多松樹和蘭花,因而得名。
宋皇城沙灘
著名的石浦漁港,地處美麗富饒的象山半島南端,是鑲嵌在祖國東海岸上的一顆寶石;
宋皇城沙灘
(俗稱石浦沙頭)
就在石浦漁港東北二公里許的一處海隈,
是嵌在寶石上的一顆
璀璨的明珠。
Ⅳ 浙江省各市名字由來
1.杭州
杭州歷史悠久,自秦時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杭州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並產生了被稱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地,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古稱錢唐。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歷史上出現。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為臨安府。紹興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臨安,歷時140餘年。民國元年(1912年)以原錢塘、仁和縣地並置杭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縣城區設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從此揭開了杭州發展新的歷史篇章
2.寧波
寧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代。據志書上記載: 「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後加邑為鄞。」赤堇山有兩處,一在今鄞縣天童、寶憧一帶 ,一在奉化境內。「鄞」的名稱最早就是這樣來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設郡縣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個縣,歸屬會稽郡。據說,當時海外人民到寧波來集貨貿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 (今育王寺附近),並在此設立鄮縣。鄮即「貿邑」兩字的合寫,意即貿易的地方。漢朝時,這三個縣的范圍大致是:鄞縣包括現在的市區、西南郊和奉化東南一帶,縣治在今奉化白杜;鄮縣包括江東區以東,鄮山以北的地方,縣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北到慈溪一帶,縣治在今江北區乍山鄉城山渡附近。自漢到南北朝,建置和范圍沒有大的變化。
到了隋代,把鄞、鄮兩縣都並入句章,縣治設在小溪(今鄞縣鄞江橋),唐武德年間又將句章改為鄞州,不久又改稱鄮縣。直到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稱為明州,把鄮縣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今定海縣)四縣、歸屬明州。州治開始在小溪,後來就遷到三江口。元和年間,又在鄮縣東面設一望海鎮。五代時,州縣合治,鄮縣也改稱鄞縣,望海鎮改為望海縣,後又改為定海縣(即今鎮海縣),又把象山也劃歸明州。北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又成立昌國縣(即今定海縣)。這樣,明州范圍就大體上包括後來寧波的鄞、慈、鎮、奉、象、定幾個縣。唐、宋間的明州,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海口,《四明志》就有「 海外雜國,賈舶交至」的記載,1974年和義路出土的唐代精美瓷器,就是經由寧波港出口的外銷瓷。唐代在明州還設立了專門管理外貿的機構——市舶司。當時從明州登陸來朝貢和貿易的,包括日本、高麗和一些東南亞的國家。到了宋代,明州和泉州、廣州並稱為全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又是全國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能夠建造可以容納五、六百人的大噸位海船。
南宋理宗時,把明州改為慶元府,元代又改稱慶元路。朱元璋平定方國珍後,因「慶元」有慶賀元朝的意思,又改為明州府。到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明州的「明」字與明朝的國號相同,就改為寧波府。由於當時的鎮海縣還叫定海縣,明州又緊靠鎮海,取「海定則波寧」之意。這就是「寧波」命名的由來了。
3.溫州
溫州古代稱甌越。還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有先民在這里勞動生息。戰國時屬越國,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設置閩中郡。漢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踐後裔騶搖為東海王,建都東甌,俗稱東甌王。漢順帝永和三年置永寧縣,東晉明帝太寧元年設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氣候溫暖,"雖隆冬而恆燠",故名溫州。
4.紹興
「紹興」的由來:紹興古稱越、會稽,曾有過浙江第一大城市的越都時代,也有過中國40「大邑」的宋都時代。南宋趙構皇帝被金人所逼,到處奔竄於江浙一帶。公元1131年逃至紹興(那時是越州)覺得心情很好,江山會被收復,所以有了一句「紹祚中興」,並改元為紹興,而越州也就成了紹興城。
5.湖州
湖州----太湖之洲
6.嘉興
春秋時,此地名長水,又稱槜李,吳越兩國在此風雲角逐。戰國時,劃入楚境。秦置由拳縣、海鹽縣,屬會稽郡。三國時吳國雄踞江東,析由拳縣南境、海鹽縣西境置鹽官縣。吳黃龍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吳大帝孫權以為祥瑞,改由拳為禾興。後晉高祖天福五年(940),因吳越王錢元瓘 之奏請,在嘉興置秀州,領嘉興、海鹽、華亭、崇德4縣。北宋改秀州為嘉禾郡,南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升郡為府,後改嘉興軍,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興縣西北境為秀水縣,析東北境為嘉善縣;析海鹽縣置平湖縣;析崇德縣置桐鄉縣,嘉興府下轄7縣,稱一府七縣。清咸豐十年(1860),太平軍攻克嘉興,建聽王府為當地軍政領導機構。清朝中期以後,受帝國主義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剝削,嘉興的經濟和城市面貌日漸衰落和凋敝。1911年11月7日,辛亥革命黨人光復嘉興,成立嘉興軍政分府。民國初廢府存縣,改稱嘉禾縣,後復稱嘉興縣。
7.金華
金華市域春秋時屬越國。秦、漢為烏傷縣,屬會稽郡。三國吳寶鼎元年(266)置郡名東陽,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東、長山之陽得名。金華設立郡府建置自此始。「金華」這一名字由來於城外南、北對峙的金華山。
8.衢州
「衢州」最初是作為州級政區名稱出現的,元朝始才成為專用名。唐朝武德四年平李子通於信安縣地置州,州治依廓,實行州領縣體制。州領信安、定陽、須江三縣。「衢」是信安之地置州的專名;「州」是政區級的通用名。州是以「衢」字因。
衢州,一說以今常山境內的「三衢山」得名;據史料記載:唐武德八年(公元625 年),鄂國公尉遲恭,新擴信安城(今衢州城),新城規模初具,深得當朝賞識,令其上報新城域名,一介武夫為新城名冥思苦想,一時六神無主。後聽說信安境內有座三衢山,且風光綺麗,為天下名勝,心中大喜,便欣然命信安為衢州。
一說以路通三越(閩越、揚越、吳越)命名。筆者認為後者較為可信。首先從地名角度分析,「衢」字的含義,《爾雅釋宮》稱「四達謂之衢」。《楚詞·天問》謂九交道之意。《太玄經》作衢,也有「衢周九路」之說。從地理位置看,俯瞰衢州,川陸所會,四通八達,南際歐閩,北抵歙睦,東達滬杭,入於大海,由江山港、常山港、烏溪江匯合衢江,構成發達的水陸交通網路。在以水陸交通為主的古代,三水冠之為「三衢」,對此,《大明一統專》便作出定論:「衢州之地,以路通三越因」。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衢州」一名以交通得名無疑。有的文獻中累次出現衢州一名以「三衢山」因,這是一種誤導。
「三衢」一名作為衢州的別名出現和廣泛使用,大量的文獻證明是在唐朝武德四年之後,是「衢」字的引申。管子《輕重甲篇》言「聞子三衢」,「三衢」一詞古語中早有,很明顯,「衢」非「三衢」之簡稱。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類的文明,「衢州」一名的文化內涵將會愈益豐富而外延。
9.台州
台州歷史悠久,五千年前就有先民生息繁衍。秦始皇時設立回浦鄉,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設立回浦縣,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置臨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稱海州,次年改稱台州,以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開始。
天台山之名也有由來。該山在天台縣之西,仙霞嶺山脈東北端。本名鎮亭山,又稱天梯山,或稱靈越,或稱台岳。山之形勢高大,西南接括蒼雁盪,西北接四明金華,蜿蜒東海濱,如衣之有緣。以山形如八葉覆蓮,有八支八溪及上台、中台、下台等,似三星之台宿。《十道志》謂之「頂對三辰」,故稱天台。一曰「大小台」。按陶弘景《真誥》:「高一萬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又顧野王《輿地誌》雲「天台山,一名桐柏,眾岳之最秀者也」
總之,台州因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天台山又因上應台宿而得名.台州的得名與台宿當有一定的關系
10.麗水
麗水縣最早名稱為栝蒼,因地處栝蒼山西麓,故以山名為縣名。因避唐德宗李適(kuo)的諱,改縣名為麗水縣,為何縣名取「麗水」至今還沒有一種統一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因流經麗水的好溪古稱惡溪,隋朝時改稱惡溪為麗水,故以麗水為縣名。另一種說法是麗水之名來源於麗陽坑,麗陽坑別名麗水,故以麗水為縣名。總之兩種說法均和水有關。1986年,經省政府批准麗水縣改名為麗水市,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消麗水地區,升級為麗水市,原麗水市更名為蓮都區。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麗水正式設州。因古人常以天上的星宿來指配州郡,而麗水地區地處少微星座,少微星共有四顆星,最南一顆星名為處士星,所以就以處州為州名。據明代的《名勝志》載:「隋開皇九年,處土星見於分野,因置處州。但在歷史上,處州的名字也有過多次變更,先後用過栝州、縉雲郡等名稱,至唐大歷十四年(公元779年)改回處州,並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
11.舟山
「舟山」之名,本始縣治前的一座小山的名稱。元大德《昌國州圖志 》這樣記載;「舟山在州之南,有山翼如枕海之湄,以舟之所聚,故名舟山。」「海禁」之後,舟山群島荒夷一片,僅存有547戶居民因鄉賢王國祚的請免獲准留守舟山島。由於這些留守島民主要聚居在舊縣治所在地附近,聚落前的泊舟之山名稱也就逐漸演變成了舟山島上小城的名稱,繼而隨後來「海禁」的鬆弛,居住地的擴展,發展成為對整個舟山島乃至舟山群島的稱呼。至嘉靖年間胡宗憲撰《舟山論》時,「舟山」地名的處延已基本上同於現在了。
Ⅵ 寧波的名稱由來
寧波為何簡稱「甬」呢?「甬」在《辭海》里是指鍾柄。因「甬」字在古文中與鏞字相通,所以其本義是指大鍾。另外,從「甬」的字形來看,也很像我們平時在寺院里看到的大鍾形狀。而「甬」作為寧波的簡稱,則早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就已出現了。當時,寧波這塊地方還不叫寧波,僅有鄞和句章兩個地名,隸屬於越國,是越王勾踐的領地。春秋後期成書的《國語·越語》載:「勾踐之地,東至於鄞。」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卧薪嘗膽十年後一舉攻破吳國,生擒吳王夫差於姑蘇山上,然後將其流放到荒涼的舟山島。對這段歷史,《國語·越語》記載道:「請達王甬句東。」春秋時期左丘明所著的《左傳》也寫道:「請使吳王居甬東。」300多年後,司馬遷在《史記·吳世家》中再一次提到「甬」這個地方「越滅吳。勾欲遷吳王夫差於甬東,予百家居之,後夫差自盡。」史料中講的「甬」和「句」,就是指今寧波,而「甬東」、「甬句東」則是指現在的舟山島。
對「甬」字的來歷,三國時期的韋昭在《國語·吳語》註:「甬,甬江。」就是說「甬」這個地名源於甬江,而甬江又源於甬山。甬山就是今天鄞縣與奉化交界處的江口鎮塔山,發源於四明山麓,是雪竇山的余脈,山南為奉化,山北為鄞州。《奉化志》上講,甬山的得名是這座山很像覆置的大鍾,且山上水源豐富,像泉水一般湧出來,而「甬」 即含「涌」的意思,故稱甬山。如今《辭海》里解釋:「甬,浙江省寧波市的簡稱,因境內有甬江而得名。」
在春秋時期,鄞、甬地名己十分出名,而且地域遼闊,到秦朝(公元前222年)建鄞縣時,它的地域包括今鄞西以及奉化全境和寧海、象山一部分,縣府設在今奉化市的白杜村,其境內惟一通向大海的這條甬江,成為這一地區通往外界的主要水道。所以,當時甬江名氣己很大,鄞、甬兩個地名同時並存,指同一地域,但那時所指的甬江,是從剡江、鄞江和奉化方橋方向流來的東江匯合處開始,一直到鎮海口出海為止,而不是指今天的甬江。現在己將從甬山流至寧波市區新江橋的長達121公里江段稱為奉化江,而把奉化江和餘姚江匯合於寧波市三江口至鎮海口的22公里江段稱為甬江。
古時將甬江流經的區域都稱為「甬地」,盡管這塊土地的名稱曾經歷多次變遷,但「甬」始終作為它的簡稱,延續至今。
寧波春秋時期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郭、貿、句章三縣,唐時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將明州府改為寧波取"海定則波寧"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
我想大家都應該知道了吧?美麗的寧波的由來
Ⅶ 象山的傳說故事
大佛胡須
在甘谷縣內流傳著關於大佛蝌蚪狀短須的傳說,相傳在清末有一外縣人商人來甘谷在度渭河時不幸落水,命在旦夕是遠遠望見山上大佛,便祈求大佛,答應如若得救便為大佛鍍金,在冥冥之中好像有拉了他一把,他便活了下來。為了實現諾言,便請匠人為大佛鍍金,到最後時發現金子有些不夠,就少一點點,他不知怎麼辦,那匠人就建議說為大佛畫上胡須吧,那人覺得也只能這樣了,因此在甘谷大佛中出現了別具特色的蝌蚪狀短須。
夜得神力
明朝末年,在伏羌縣(今甘谷縣)禮辛里(今禮辛鎮)陳庄,有位身材魁梧,儀表超凡的人,名叫陳綱,字維庵。頭戴的草帽有雨傘那麼大,一雙襪子里可以裝四五十斤糧食。種田耕地自食其力。他擁護祖國統一,渴望國泰民安,在清軍勝利過路之際,他帶領男村民把糧草運到樂善鎮(今武山縣洛門鎮),清兵主將見他身高體健,儀態不俗,又支援軍需,心中生愛,相藹談話,認為是個豪傑之士,當即賜給他軍裝,讓他參軍,他跪下來哭泣懇求著說:「我家有老母年事已高,實難離開」。
清軍主將見他是一孝子,便不忍強求,就賞給他絲綢布帛,讓其回家。返時天已接近傍晚,離家尚有130里路,半路就留宿在位於冀城西五里的大象山上。夥伴們都到小廟中歇息,他獨自一人去大佛殿燒香拜佛,跪於佛前三拜之後,陳綱抬頭無意間看有麻雀從石雕大佛的耳朵里飛進飛出,他即攀上六米高的頭部,把佛頭耳朵里的鳥窩全部掏了出來,並將佛台清掃一番之後,不覺身體已然有些疲倦,便頭枕行李包睡在大佛足下,呼鼾入睡。
睡至深夜,卻見一仙翁冉冉乘雲而來,面帶微笑說:「陳綱,你忠孝雙全,是個好漢,今天又把我耳朵里的鳥巢清理了,我得償謝你,你想要什麼?」陳綱不知說什麼好,沉思片刻之後,便回答說:「我是個莊稼漢,靠體力種田養命,我什麼都不需要,只要多點力氣就行。」仙翁說:「好,就給你力氣吧」隨即面對陳綱,口中念念有詞,並伸出手來撫摸陳綱的全身,上下打量了一番過後,呼出一股仙氣,便飄然隱隱而去,陳綱從夢中驚醒,便覺得通身舒展,精神倍增。忽聞雞鳴入耳,只見門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天已大亮。
Ⅷ 象山的名字怎麼來的
,「象山」一名據說是為紀念南宋陸九淵而來。無獨有偶,在今江西貴溪也有一座「象山」,也因紀念陸九淵而命名。故昔日出一陸夫子,今朝才有兩象山。
Ⅸ 寧波名字的由來
寧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兩千多年的夏代。據志書上記載: 「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後加邑為鄞。」赤堇山有兩處,一在今鄞縣天童、寶憧一帶 ,一在奉化境內。「鄞」的名稱最早就是這樣來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分封制,設郡縣制,正式建立了鄞、鄮和句章三個縣,歸屬會稽郡。據說,當時海外人民到寧波來集貨貿易的很多,所以把附近的山叫鄮山 (今育王寺附近),並在此設立鄮縣。鄮即「貿邑」兩字的合寫,意即貿易的地方。漢朝時,這三個縣的范圍大致是:鄞縣包括現在的市區、西南郊和奉化東南一帶,縣治在今奉化白杜;鄮縣包括江東區以東,鄮山以北的地方,縣治就在鄮山;句章包括江北到慈溪一帶,縣治在今江北區乍山鄉城山渡附近。自漢到南北朝,建置和范圍沒有大的變化。
到了隋代,把鄞、鄮兩縣都並入句章,縣治設在小溪(今鄞縣鄞江橋),唐武德年間又將句章改為鄞州,不久又改稱鄮縣。直到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設立州治,因附近有四明山,就稱為明州,把鄮縣分成鄮、奉化、慈溪和翁山(今定海縣)四縣、歸屬明州。州治開始在小溪,後來就遷到三江口。元和年間,又在鄮縣東面設一望海鎮。五代時,州縣合治,鄮縣也改稱鄞縣,望海鎮改為望海縣,後又改為定海縣(即今鎮海縣),又把象山也劃歸明州。北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又成立昌國縣(即今定海縣)。這樣,明州范圍就大體上包括後來寧波的鄞、慈、鎮、奉、象、定幾個縣。唐、宋間的明州,是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海口,《四明志》就有「 海外雜國,賈舶交至」的記載,1974年和義路出土的唐代精美瓷器,就是經由寧波港出口的外銷瓷。唐代在明州還設立了專門管理外貿的機構——市舶司。當時從明州登陸來朝貢和貿易的,包括日本、高麗和一些東南亞的國家。到了宋代,明州和泉州、廣州並稱為全國三大對外貿易港,又是全國建造海船的重要基地,能夠建造可以容納五、六百人的大噸位海船。
南宋理宗時,把明州改為慶元府,元代又改稱慶元路。朱元璋平定方國珍後,因「慶元」有慶賀元朝的意思,又改為明州府。到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因明州的「明」字與明朝的國號相同,就改為寧波府。由於當時的鎮海縣還叫定海縣,明州又緊靠鎮海,取「海定則波寧」之意。這就是「寧波」命名的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