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僧名字的由來
唐朝著名佛教僧人
玄奘,佛學大師,唯識宗開創人,佛經翻譯家、旅行家,中印文化交流使者。通稱「三藏法師」。俗家姓陳,名,洛州緱氏(今河南省偃師緱氏鎮)人。父親陳惠,曾任江陵(今屬湖北)縣令,生有4子1女,玄奘最小。13歲出家,20歲受具戒。後雲游四方參訪各派名師,學《涅經》、《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等佛典。在成佛的根據、步驟和方法等問題上,深感各典論述不一,為澄清疑竇,決心「乘危遠邁,杖策孤征」,西行求法。貞觀元年(627)從長安西行,經姑臧(今甘肅武威),出敦煌,涉流沙,沿今新疆及中亞等地輾轉到摩揭陀國王舍城,入當時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從戒賢法師學《瑜伽師地論》等。5年後游學印度各地數十國,巡禮聖跡。玄奘幾乎學遍大小乘學說,融會貫通。後回那爛陀寺主講《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等。此後住長安弘福寺大慈恩寺主持譯經,19年間譯經論 75部,1335卷。並將西行見聞撰成《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中亞、南亞各國歷史、宗教、地理的重要文獻。
2. 西遊記的唐僧的名號是什麼,分別是怎樣得來的
西遊記的唐僧的其他名稱有:唐三藏、唐御弟、金蟬子、唐玄奘。
1、唐僧
唐僧本是陳光蕊的兒子,因為被壞人所殺,後來唐僧為父報仇,父親還陽成功,但母親卻自盡身亡,自小在寺廟長大,所以跟佛祖有緣,也成就了他一生。他原名叫陳禕,這是隨他父親的姓,之所以後來都叫他唐僧,唐就是國家的名字,又是高僧,所以叫唐僧。
2、唐三藏
藏在梵文中是指盛放物品的籮筐,暗指包羅萬象,無所不知的意思,在佛教中也是佛經的總稱。三藏,通俗一點講就是藏一共包含三種佛經,分別是經藏,就是佛祖釋迦摩尼的說教;二是律藏,就是指佛家的佛門戒律,規范眾弟子行為的一種藏;三是論藏,就是佛祖釋迦牟尼弟子對經書的論述和註解。而唐僧又是大唐的人,所以叫唐三藏。
3、唐玄奘
玄奘其實是唐僧的法號,這是他當上高僧以後的法號。
史書中也是有玄奘法師的,西遊記也是套在一個歷史背景下的產物,真實的玄奘法師歷經萬難西到印度取經,最後取得真經,也把佛教更徹底的帶進了中國,是一個佛學家。
4、金蟬子
唐僧是如來的二弟子金蟬子的轉世,又叫金蟬長老,轉世為唐僧以後,寓意金蟬脫殼的意思,所以是未來佛教比較重要的人物。
金蟬子的肉也是有奇效,吃了可以長生不老,所以他也成就了佛教,實現了十世轉世,最終修成正佛。
5、唐御弟
唐僧是唐朝李世民的結拜弟弟,御弟,所以女兒國國王稱呼他御弟哥哥,又賜國姓唐,也叫唐御弟。
3. 唐僧這一名字的由來
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褘」,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因為是來自大唐的僧人。
4. 唐僧為什麼叫唐三藏
因被尊稱為「三藏法師」,故又稱為唐三藏。
三藏法師是對精通佛教聖典中之經、律、論三藏者的尊稱。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在中國,對來自印度、西域的佛典進行漢譯的僧侶,常尊為譯經三藏或三藏法師。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陳禕(yī),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市)人,其先潁川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由於唐僧西天取經,一路直至天竺,盛名遠播,還在天竺的時候,當時連唐朝的皇帝都經由那些來唐的異域僧侶、商人、貴族等口中聽說了「唐僧」玄奘的威名,由於此和尚也令大唐聲名遠播,來往過路之人都尊稱為「唐僧」。
由於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在唐初影響甚廣,不僅在京都長安和洛陽等地,而且逐漸傳遍全國,乃至朝鮮、日本與東南亞,受到了唐朝奉為「國寶」的待遇,往後遂一直流傳下來都尊稱為「唐僧」。
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玄奘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後十七年,遍學了當時大小乘各種學說。公元645年玄奘歸來一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
玄奘及其弟子翻譯出典75部(1335卷),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玄奘取經事跡為原型。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傑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魯迅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樑」,世界和平使者。
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渡化眾生的真實事跡。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5. 唐僧的來歷及法號的由來
玄奘雕像玄奘(602年-644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佛教法相宗創始人。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小說《西遊記》中講的唐僧是一個吃齋念佛的僧人,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經過千辛萬苦取得真經的故事。影視作品中唐僧的形象,亦是從小說中改變而來的。
中文名: 陳褘
別名: 玄奘
國籍: 中國唐朝
民族: 漢
出生地: 河南偃師
出生日期:
6. 概括西遊記中唐僧的來歷
唐僧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褘」,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早在西夏時期的敦煌壁畫,就有唐僧取經故事,唐僧、還有人相似猴的孫悟空手牽白馬。後來不斷演繹,就有了《西遊記》。 實際上三藏法師是一種敬稱,指精通佛教聖典三大類別「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
(6)唐僧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角色形象
在小說《西遊記》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
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他胸懷天下,惠及黎民百姓,為了求取真經而不惜遠行,並在所到之處宣揚佛法和親民敬君的思想。
7. 豬八戒、沙悟凈、唐僧有幾個名字或稱號分別是什麼誰給起的在哪兒起的怎樣起的為什麼(原因)
1、豬八戒:5個名字
豬剛鬣(原名)、豬悟能(法名)、八戒(唐僧起名)、凈壇使者(稱號)
八戒名字由來:
豬八戒以相為姓,喚名豬剛鬣。《西遊記》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
2、沙悟凈:5個名字
卷簾大將、沙僧、沙和尚、沙悟凈(觀音起名)、金身羅漢(稱號)
沙悟凈名字由來:
沙悟凈原為天宮玉皇大帝的卷簾大將,因為失手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盞,觸犯天條,被貶出天界,在人間流沙河興風作浪,危害一方,專吃過路人。後經觀音點化,賜法號悟凈,一心歸佛。
3、唐僧:5個名字
唐三藏,金蟬子、玄奘、唐僧、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稱號)
唐僧名字由來:
在玄奘故里,到處都遍布著他的聖跡。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恭陵、和陵等。當地人很少用法號稱呼他,通常都稱他為唐僧。人們習慣這樣稱呼,因為這樣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現出家鄉人的特殊感情。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西遊記》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8. 西遊記中唐三奘三藏名字的由來
《西遊記》中的唐僧,俗名陳禕,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
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唐太宗請他開「水陸大會」,又被觀音菩薩選定為取經人,與唐太宗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
唐僧十八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後來被如來佛祖暗中選中去西天取經,並賜寶物三件,即袈裟、九環錫杖、緊箍咒。唐僧身材高大,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小說中他西行取經遇到九九八十一難,始終痴心不改,在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為弘揚佛家教化做出了巨大貢獻,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不忘他的歷史功績。
三藏法師是對精通佛教聖典中之經、律、論三藏者的尊稱。又稱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在中國,對來自印度、西域的佛典進行漢譯的僧侶,常尊為譯經三藏或三藏法師。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藏法師為玄奘法師,但常被誤會這是玄奘專有的稱號,實際上除了玄奘之外,著名的三藏法師尚有鳩摩羅什法師、實叉難陀法師、求那跋陀法師、大廣智不空法師、菩提燈法師、安世高法師等等。日本歷史上唯一的三藏法師為靈仙法師。
由於唐僧西天取經,一路直至天竺,盛名遠播,還在天竺的時候,當時連唐朝的皇帝都經由那些來唐的異域僧侶、商人、貴族等口中聽說了「唐僧」玄奘的威名,由於此和尚也令大唐聲名遠播,來往過路之人都尊稱為「唐僧」,由於玄奘法師西天取經在唐初影響甚廣,不僅在京都長安和洛陽等地,而且逐漸傳遍全國,乃至朝鮮、日本與東南亞,受到了唐朝奉為「國寶」的待遇,往後遂一直流傳下來都尊稱為「唐僧」,所以一直到後來歷朝歷代的說書人、演藝人都言「唐僧西天取經」「大唐三藏西天取經」等已經把唐僧作為了「玄奘法師」的代名詞。
9. 唐三藏的名字來由
玄奘精通印度佛學中的《經藏》、《律藏》和《論藏》,所以人稱「唐三藏」。
10. 唐僧的身世來由
唐僧,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
唐僧十八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後來被如來佛祖暗中選中去西天取經,並賜寶物三件,即袈裟、九環錫杖、緊箍咒。
(10)唐僧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唐僧的原型就是唐代高僧玄奘:
玄奘(602年~664年),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其先潁川人,俗家姓名「陳禕(yī)」,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後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於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
前後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並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35卷。
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大唐西域記》十二卷。
記述他西遊親身經歷的110個國家及傳聞的28個國家的山川、地邑、物產、習俗等。《西遊記》即以唐僧其取經事跡為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