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月餅的名字來歷是什麼月餅的來歷呢
月餅起源於唐朝。
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歸來。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著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
❷ 月餅的由來.歷史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
清代,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且製作技巧越來越高。清人袁枚《隨園食單》介紹道:「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鬆柔膩,迥異尋常」。
北京的月餅則以前門致美齋所制為第一。遍觀全國,已形成京、津、蘇、廣、潮五種風味系列,且圍繞中秋拜月、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
(2)月餅大救駕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月餅食用的主要注意事項:
1、月餅油多、糖多、以鴨蛋黃為餡的月餅膽固醇高,總體講是高熱量食品,糖尿病患者、肥胖者不宜多吃。
2、膽囊炎、膽石症患者不宜多吃月餅,重則可以引起疾病發作。飽食過多的月餅可能產生急性胰腺炎,這種病發病急,少數急病患者可在短期內死亡。
3、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患者千萬不要多吃月餅。因為月餅中的糖、油脂等可增加血液稠度,加重心臟缺血程度,甚至可誘發心肌梗塞。
4、腎炎病人忌鹹食,而有的月餅含鹽量較多,食後常會感到口乾舌燥,易喝水過多,加重腎臟負擔,使腎性高血壓加重,並易出現水腫。
5、嬰幼兒因消化系統發育不夠健全,難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要注意控制,不能吃太多。
6、因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多食可能加重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月餅
❸ 月餅的由來(短故事)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月餅最初是用來拜祭月神的供品。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發展至今,中秋節和吃月餅和賞月是中國南北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
月餅一詞,在現存文獻,最早收錄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發展出了廣式、晉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❹ 月餅名字的由來
❺ 月餅的來歷
月餅的來歷詩詞中。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5)月餅大救駕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月餅的發展和寓意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有文字記載的。如果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餐卡資料來源:網路-月餅(中秋節的時節食品)
❻ 「月餅」的名稱由來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游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贊譽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 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參考資料:http://www.hn.xinhuanet.com/misc/2004-09/17/content_2889540.htm
❼ 月餅的來歷與典故(簡短)
來歷: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
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7)月餅大救駕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相關事件
2016年9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第二中等職業學校的食堂推出一道2元/份的中秋特餐:西紅柿炒月餅。幾分鍾內被學生搶購一空。
2017年6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准委聯合發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系列國家標准,為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提供了規范、准確、權威的參照,適用於全國范圍。月餅的英文正式翻譯為:Moon Cake。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正式實施,規定月餅標准英文名為Moon Cake。
【我的中秋我的節·月餅簡史】月餅兩字源於楊貴妃?
月餅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總能在民間找到大量傳說。
有說法認為中秋月餅源於「嫦娥奔月」,並在遠古時代就有;也有傳說稱「月餅」二字拜楊貴妃所賜;還有一說將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與反抗元代統治者暴政聯系在一起;更有說法將月餅的產生時間延後至清代乾隆帝下江南之時。
事實上,稍作考據便可看出,這些說法雖然生動有趣,卻無法找到史料佐證,很難說是歷史上的真實事件。
從可見的史籍看,較早有關「月餅」一詞的記載,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而將月餅和中秋節聯系起來,到明代才有明確記載。
「大號月餅」自古有之
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月餅為中秋節「祭月」所用,「其祭果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之,如蓮花……(月)餅有徑二尺者」。
可見明代的月餅已與我們今天所見的月餅大略相同,而且還出現了「徑二尺」的大號月餅。明代一尺大約有三十多厘米,當時已經做出了直徑超過六十厘米的月餅。
❽ 月餅的由來(傳說)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的發展形成的,賦予濃重的傳奇色彩。對於中秋節,中秋來歷故事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中秋來歷故事吧!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的特別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等系列活動,有的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節還有另一個說法: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會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遺俗。
❾ 月餅的由來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天寶初年的一個中秋月夜,唐太宗和楊貴妃在皎潔的月光下一起賞月吃胡餅。唐太宗嫌棄胡餅名字不好聽,一旁的楊貴妃為了討皇上歡心,於是取了月餅的名字。從此,「月餅」的名稱就一代代的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