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吉林名字的來歷
吉林是滿語,全稱叫吉林烏拉,吉林是沿或靠近的意思,烏拉是江或川的意思,吉林烏拉就是靠近江邊的地方,後來從漢語習慣,省去烏拉二字,簡稱吉林。1885年,康熙帝下令通稱吉林,從此吉林成為正式法定稱謂。
B. 吉林市在古代叫什麼
吉林市滿語名為「吉林烏拉」,意為「沿江的城池」,因康熙皇帝東巡吉林城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連檣接艦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被稱為「江城」、「北國江城」。
吉林市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京劇第二故鄉。境內居住漢、滿、蒙、回、朝鮮等35個民族。曾是吉林省省會。
烏拉(滿語,穆麟德:ula)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於松花江畔(今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而得名。烏拉在滿語中意為「江」。明末曾盛極一時、頗為繁華,有「先有烏拉,後有吉林」一說。
(2)吉林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地名由來
穢城時期: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346年(東晉永和二年),是夫余國的前期王城,在東團山遺址發現了吉林省內最早的城池,即《三國志·魏志·東夷傳》所記載的「穢城」。
船廠時期:公元1409年(明永樂七年)4月,明朝政府在吉林設置造船基地。遼東都指揮使,驃騎將軍劉清先後三次到吉林市造船運糧,並在松花江邊山崖的石壁上刻字留念,即阿什哈達摩崖石刻,吉林從此得名「船廠」。
公元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為抗擊沙俄入侵並加強對東北地區的控制,清廷諭令寧古塔將軍沙爾虎達在此恢復船廠造船,操練八旗水師。
公元1661年,在此正式建立水師營,駐防旗兵近2000人。公元1671年,寧古塔將軍巴海奉旨移駐船廠,統治松花江、烏蘇里江、黑龍江流域的重鎮。
吉林烏拉(吉林)時期:公元1673年後,「船廠」由於「建木城」、「駐將軍」,再叫「船廠」似有不妥,便漸漸改稱「吉林烏拉」。後來在口語和行文中多將「烏拉」省略,簡稱吉林。公元1685年,康熙皇帝下令「通稱吉林」,從此「吉林」成為法定稱謂。
C. 吉林的通化得名由來
吉林省通化市
【通化簡介】
通化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地處東經125°10' -- 126°44' ,北緯40°52' -- 43°3' 之間。東接白山市,西鄰遼寧省的鐵嶺市、丹東市,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慈江道隔鴨綠江相望,北連遼源市、吉林市。南北長238公里,東西寬108公里。全境幅員15,195 平方公里。
【名稱由來】
通化的名稱於光緒三年(1877年)設治始稱「通化」二字的命名含有吉祥祈福和文治武功之意。「通化」的 「通」字,含有貫通之意,「化」字則為教化,也就是要用 所謂的「仁德、仁政」之類去教化百姓,含有通歸王化的意思。快大茂是通化縣政府所在地。快大茂地名的由來,眾說不一,在百姓中流傳的有,一說是,清朝的咸豐年間從京城 來了一個官人,當時這里時值隆冬數九,百姓脫帽跪拜,這 官人非常憐惜百姓,忙說:「快戴帽子」,從此便流傳下來 做了地名;二說是,清本有人們在此開墾種地,當時這里山 林茂密,在屯的西側有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轉彎處木把放 排需要急打錨,人稱「快打錨」,放流傳沿用音轉為「快大茂」;三說是,此山頭西側古時是風口,人們走到這里常常 刮掉帽子,故稱「快戴帽子」,以後便做了地名;四說是。 快大茂是滿語,因這里曾設台兵把守,意為前哨;五說是,是由屯北側帽子山得名,說是每逢雨後此屯的山就被茫茫的 霧而籠罩著,遠看山頂如同戴了一頂帽子一樣,故而得名。 據《通化縣志》記載;快大茂這個地方早為滿族的政 鄉。這里群山起伏,山林茂密,傳說在很早以前,有一次清太 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帶兵打仗路過此地駐扎,看到這里山清 水秀,鬱郁青青,故在臨行時說此地為「快當帽子」。此語 是滿語,其意思是「常青的樹林」。以後便留傳為地名。後 逐漸音變為「快大茂」。從《通化縣志》不同飯本中記載, 快大茂地名音變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清末板本記載,從清初到清末稱「決當帽子」;民國年間的版本記載,民國初年 到偽滿初期改「帽」為「茂」;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版本 記載,偽滿時期改「當」為「大」;此後流傳為「快大茂」,今仍之。
【氣候特徵】
2002年,通化市仍是一個高溫少雨年份。全區年平均氣溫6.3 ℃,比常年高0.8 ℃,比去年高0.7 ℃;降雨量694mm,比常年少87mm,比去年多1mm;日照時數2,276小時,比常年少82小時,比去年少182小時。春季氣溫特高,降水正常稍少。平均氣溫9.2 ℃,比常年高2.3 ℃,比去年高1.6 ℃。降水量1.2mm,比常年少11mm,比去年多28mm;夏季氣溫稍低,降水正常稍少,平均氣溫20.8 ℃,比常年低0.3 ℃,比去年低1.1 ℃。降水量441mm,比常年少42mm,比去年少59mm;秋季氣溫稍低,降水稍少。平均氣溫0.1 ℃,比常年低0.7 ℃,比去年低2.3 ℃。降水量88mm,比常年少25mm,比去年多17mm;冬季氣溫特高,降水特少。平均氣溫比常年高2.0 ℃,比前年高4.4 ℃。降水量26mm,比常年少28mm,比去年少49mm。冬季氣溫之高,降水之少,在歷史上均名列前茅。
【行政區劃】
全市面積15,195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61平方公里。2004年末全市人口226.4萬,其中市區人口45.5萬。通化市下轄梅河口、集安兩市、輝南、柳河、通化縣三縣和東昌、二道江兩區,以及通化經濟技術開發區、集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梅河口經濟貿易開發區。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通化市轄2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
通化市 面積15698平方千米,人口226萬人(2004年)。
東昌區 面積 383平方千米,人口32萬。郵政編碼134001。
二道江區 面積 378平方千米,人口14萬。郵政編碼134303。
梅河口市 面積2175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政編碼135000。
集安市 面積3408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134200。
通化縣 面積3729平方千米,人口24萬。郵政編碼134100。縣人民政府駐快大茂鎮。
輝南縣 面積2277平方千米,人口35萬。郵政編碼135100。縣人民政府駐朝陽鎮。
柳河縣 面積3348平方千米,人口36萬。郵政編碼135300。縣人民政府駐柳河鎮。
* 此處區劃地名資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民族人口】
通化市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等24個民族。全市總人口225.8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1.003萬人;市區45.43萬人;五縣(市)180.39萬人。2003年新出生16,923人,出生率為7.50‰,比去年上升0.05個千分點;死亡人口10,119人,死亡率為4.49‰;全年凈增人口5,532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02‰ 。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2004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54.70元,比上年增長11.3%,城市人均消費支出5,222元,比上年增長10.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085.59元,比上年增長17.4%。城鎮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3.8平方米。
我市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國企下崗職工生活費和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鎮享受低保的人數達到10.8萬人;農村享受低保待遇的2.5萬人。
【歷史文化】
6000多年前,通化就有人類生息繁衍。這里是東北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王國和滿清貴族的發祥地,是高句麗文化、滿族薩滿文化的發源地。高句麗王國在這里設都425年,留存大量珍貴文物和文化遺址。全市各種文化遺址300多處,有4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萬發遺址是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通化市歷史悠久,古稱東邊。早在元朝中葉就有這個名字。距通化郊區發現的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證明,這個地方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生息。大抵在周秦以前,東北最古老的肅慎族就在這里活動。漢武帝元封四年(公元前114年)設遼東四郡,通化包括在西部的真番郡內。清朝統治中國後,為維護封建統治,把通化當作祖宗發祥之地,以保護祖宗陵寢為借口,於康熙十六年發布禁令,把通化地區封禁起來。從那時起,這里就沒有了人煙。直到光緒三年(1877年)清政府才開放了一部分禁地,同時根據現在渾江的原名佟佳江的滿語譯音,改東邊為通化,正式在通化設縣治。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偽滿州國建立偽通化省。1942年設通化市。1985年升為地級市,1992年通化市被國務院批准為邊境城市。
通化民族眾多,相互融合,創造了獨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通化滿族剪紙是中國三大民族剪紙之一,有3位藝術家列入「中國十大民間剪紙大師」行列。
通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時期,民族英雄楊靖宇在這里浴血奮戰。解放戰爭時期,這里是「四保臨江」的主戰場。通化是中國空軍的搖籃,中國第一所空軍航校就創建在通化,建有高志航(中國空軍之父)紀念館。
2004年,被CCTV評為全國十大魅力城市。
【地勢地貌】
通化市2/3以上的面積為山區,屬長白山系。南部是鴨綠江與渾江之間的老嶺山區,中部是渾江與輝發河之間的龍崗山,北部為低山丘陵區,是山地和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勢地貌。海拔最高的老嶺山脈東老禿頂子為1,589米,最低海拔集安市涼水朝鮮族鄉楊木村為108米。
【自然資源】
通化市蘊藏著豐富的水利資源,大小河流1,000餘條,水資源總量29.37億立方米。全市有大型水庫1座,積水面積548平方公里;中型水庫10座,積水面積1,070.32平方公里;小型水庫295座;池塘9,006個。豐富的水利資源促進了水利經濟的發展。全市有固定機電站1,017座,裝機27,649千瓦。全年水產成魚量10,362噸,魚種生產完成1,111噸,魚苗生產完成2.5億尾,水利經濟總收入1.2億元。
通化市為吉林省重點林區之一,森林資源比較豐富。林業用地面積1,048,000公頃,佔全市總面積1,530,793公頃的68.2%;有林地面積916,524 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87.5%;森林立木總蓄積6,621.1萬立方米,森林覆被率62.9%。
野生經濟植物共13科,約1000餘種。其中,人參產量佔全國的40%,是「中國三大天然葯庫」之一。綠色食品資源190餘種,野生經濟動物有100多種,是中國著名的中葯之鄉、葡萄酒之鄉、人參之鄉和優質大米之鄉。另外礦產資源也比較豐富。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重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在境內分布較廣。
通化市旅遊資源豐富。列為國家重點文化保護單位的有集安市的「洞溝古墓群」 和「丸都山城」,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集安市內的「國內城」、「霸王朝山城」和「長川壁畫墓」等。「洞溝古墓群」有高句麗古墓1萬多座,最早的有2000多年歷史,最大的「將軍墳」被稱為「東方金字塔」。高句麗遺址現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通化主要旅遊景點:靖宇陵園 ·羅通山城 ·五女峰國家級森林公園 ·千葉湖滑雪場 ·集安·高句麗王城 ·三角龍灣 ·集安洞溝古墓群 ·輝發古城 ·古墓壁畫·千葉湖 ·萬發撥子遺址 ·玉皇山公園 ·雲峰湖 ·三角龍灣 ·鴨綠江國境旅遊區 ·金廠滑雪場 ·龍灣自然保護區 ·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通化師范學院 ·輝南龍灣國家級森林公園
【友好城市】
北京朝陽區 上海盧灣區 江蘇吳縣 遼寧撫順 青海西寧 黑龍江黑河 國際有 日本大阪,朝鮮滿浦,韓國首爾等
D. 吉林這座城市名字的由來是什麼呢
松花江有一個非常浪漫又傷感的故事 誰知道 請大神賜教 好像中間有幾句話是這樣的 為了懷念家鄉 遠走他鄉的人摘一朵松樹的花 留作紀念 等到來年松樹開花了 人們就會回來了 可遠走他鄉的人沒有回來 抱歉 我只記得這幾句了 誰能給我一個完整的
E. 吉林的歷史
吉林建置始於清順治十年(年)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烏拉」,吉林由此得名。
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式更名為「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簡稱「吉林將軍」。 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沖突完整歷程的見證地,是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商品糧生產基地。
早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在吉林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約5~1萬年前出現的「壽山仙人洞」、「榆樹人」、「安圖人」、「青山頭人」,是吉林古人類文明形成的重要標志。舜、禹至夏商周時代,吉林省境內的古代民族就開始與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隸屬性質的貢納關系並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時期形成了肅慎、濊貊、東胡、山戎、夫余等民族地方政權。
(5)吉林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吉林地方風俗--東北大秧歌
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種舞蹈、歌唱、戲劇三者綜合,以舞為主的民間藝術。從表演形式上可分為地秧歌、高蹺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桿、背桿、橛桿等多種表現形式。通常還把耍龍燈、舞獅子、跑旱船、推車、打霸王鞭等民間舞蹈結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幾種秧歌中最為普及、最靈活的一種。關於吉林地秧歌的淵源,有幾種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元朝忽必烈稱帝建立大元帝國之後,把百姓每五十戶編成一隊,派一個元兵看管。在春節、元宵節期間,元兵為了防止百姓們聚眾謀反,就把各戶男子集合起來,由他領隊唱唱跳跳。後來這一活動作為一種表演形式流傳下來,演變成秧歌。這一說法的依據是,吉林傳統地秧歌中有「老撻」(指元兵)這個人物,並且是秧歌隊的領頭和指揮。
F. 吉林名字的由來
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G. 吉林市名稱的來源
吉林的由來
「吉林」二字,為滿語「吉林烏拉」,原意是指此地靠近松花江之意。吉林舊時稱為「船廠」,從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及宣德七年(1432年),都派遣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在此地造船,准備遠征,故稱「船廠」。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為征羅剎(當時沙俄),也在此造船。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建吉林城池,康熙十五年(1676年)寧古塔將軍移駐船廠。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寧古塔將軍改稱為鎮守吉林烏拉等處將軍(簡稱吉林將軍)。這也是吉林省正式設治之始,吉林城成為防禦沙俄入侵和發展經濟的邊外軍事重鎮。
H. 吉林省和吉林市為什麼重名哪個最先起源的
吉林市由來:
吉林市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
19世紀吉林是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這里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為「烏拉國」,明永樂十八年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來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廠」之稱。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東巡時賦詩《松花江放船歌》,詩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1676年船廠改稱吉林烏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會,是中國惟一一個市名與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特產:「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
四大景觀:霧凇奇觀/滑雪天堂/白山松水/滿族風情
當時是吉林將軍駐地,統轄長白山與松花江地區的行政軍事,可以說是當時的「省會」,吉林省的省名就是來自吉林市的名字。長春建市較晚,是清末因蒙古王公墾荒才開始建城的。後來因為俄國修建中東鐵路,路經長春,從而使長春的經濟超過吉林市。偽滿州國時建都長春,吉林省省會就是吉林市。建國初,吉林市仍是省會,後來遷往長春。主要原因是長春的地理位置比吉林的地理位置便利。
吉林省名由來:
吉林區域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從先秦開始,吉林就被歷代中央政權劃入行政區域管轄之下。在漢朝時就設置了郡縣,唐朝的渤海及後來的遼、金、元各代也都設立府、州、縣。明朝設立都司、衛所。公元年(清順治十年)清政府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是吉林省建置之始。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改稱寧古塔將軍。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吉林建城,史稱「吉林烏拉」(滿語譯音「沿江」之意),吉林由此得名。公元1757年,寧古塔將軍改稱吉林將軍,自此以後,「吉林」由原來城邑名稱擴大為行政區稱謂。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式建制稱吉林省。清前期,吉林一直處於封禁狀態,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清中後期逐漸開禁,經濟有了發展。二十世紀初,東北成為俄、日帝國主義進行殖民擴張的角逐之地。在「五四」運動的推動和後來「五卅」運動的影響下,吉林大地不斷掀起反帝反封建斗爭風潮。民族工商業有所發展,具有近代規模的城市相繼出現。
偽滿洲國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中國東北。1932年3月,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以溥儀為執政,年號「大同」。將長春改為「新京」,定為偽滿洲國「首都」。1934年,日本改「滿洲國」為「滿洲帝國」,改「執政」為「皇帝」,改年號「大同」為「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18日,溥儀在通化宣布退位,偽滿洲國滅亡。
行政區劃
新中國成立後,吉林省行政區劃幾經調整。建國初期,吉林省僅轄2個市、2個專區、1個旗、22個縣和1個工業特區。1954年,東北行政區劃調整,將原黑龍江省的7個縣劃歸吉林省,與原屬吉林的乾安縣共同組建白城專區;將原遼東省的1市9縣劃歸吉林省,設立通化專區;將原遼東省的遼源市、西安縣、東豐縣和原遼西省的四平市、雙遼縣、梨樹縣劃歸吉林省管轄。****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至長春市。***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的哲里木盟和呼倫貝爾盟的1縣1旗劃歸吉林省,1979年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從此,吉林省行政區域延續至今。全省現有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60個縣(市、區),765個鄉(鎮),241個街道辦事處。
I. 吉林市為何與吉林省的名稱相同呢
吉林市與吉林省的名稱相同是因為:建省的時候省會在吉林,後來才搬到長春,主要是長春的地理位置比吉林的地理位置便利。
吉林市由來:
吉林市是一座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古城,其原名「吉林烏拉」,滿語意為沿江的城池。
19世紀吉林是東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早在3000多年前,這里已是氏族部落的集居之地。明朝此地為「烏拉國」,明永樂十八年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來松花江上造船,因此吉林市又有「船廠」之稱。公元1673年吉林建城,1674年康熙東巡時賦詩《松花江放船歌》,詩中有「連檣接艦屯江城」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國江城」之稱。1676年船廠改稱吉林烏拉。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1954年前是吉林省省會,是中國惟一一個市名與省名相同的城市。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當時是吉林將軍駐地,統轄長白山與松花江地區的行政軍事,可以說是當時的「省會」,吉林省的省名就是來自吉林市的名字。長春建市較晚,是清末因蒙古王公墾荒才開始建城的。後來因為俄國修建中東鐵路,路經長春,從而使長春的經濟超過吉林市。偽滿州國時建都長春,吉林省省會就是吉林市。建國初,吉林市仍是省會,後來遷往長春。主要原因是長春的地理位置比吉林的地理位置便利。
吉林省名由來:
吉林區域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從先秦開始,吉林就被歷代中央政權劃入行政區域管轄之下。在漢朝時就設置了郡縣,唐朝的渤海及後來的遼、金、元各代也都設立府、州、縣。明朝設立都司、衛所。公元年(清順治十年)清政府設置寧古塔昂邦章京,是吉林省建置之始。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改稱寧古塔將軍。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吉林建城,史稱「吉林烏拉」(滿語譯音「沿江」之意),吉林由此得名。公元1757年,寧古塔將軍改稱吉林將軍,自此以後,「吉林」由原來城邑名稱擴大為行政區稱謂。公元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式建制稱吉林省。清前期,吉林一直處於封禁狀態,社會經濟發展緩慢。清中後期逐漸開禁,經濟有了發展。二十世紀初,東北成為俄、日帝國主義進行殖民擴張的角逐之地。在「五四」運動的推動和後來「五卅」運動的影響下,吉林大地不斷掀起反帝反封建斗爭風潮。民族工商業有所發展,具有近代規模的城市相繼出現。
新中國成立後,吉林省行政區劃幾經調整。建國初期,吉林省僅轄2個市、2個專區、1個旗、22個縣和1個工業特區。1954年,東北行政區劃調整,將原黑龍江省的7個縣劃歸吉林省,與原屬吉林的乾安縣共同組建白城專區;將原遼東省的1市9縣劃歸吉林省,設立通化專區;將原遼東省的遼源市、西安縣、東豐縣和原遼西省的四平市、雙遼縣、梨樹縣劃歸吉林省管轄。****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遷至長春市。***1969年,內蒙古自治區的哲里木盟和呼倫貝爾盟的1縣1旗劃歸吉林省,1979年又劃歸內蒙古自治區。從此,吉林省行政區域延續至今。全省現有8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60個縣(市、區),765個鄉(鎮),241個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