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鮮卑女名這么少
蒙古是東胡系少數民族室韋的後人。蒙古、突厥、鮮卑、女真等這些少數民族之間的血統關系大致如下: 1.春秋戰國時代,中原地區的人把北方少數民族分為兩個系列來認識,居於阿爾泰地區至貝加爾湖一帶的少數民族,是一個黃白雜居的單一民族,叫做匈奴,他們雖然是黃白雜居,但自稱一個民族;而貝加爾湖以東通古斯地區,則是黃種人的許多民族,他們雖然都是黃種人,卻屬於幾十個民族,這些通古斯民族被中原人統稱為東胡,之所以叫東胡,就是為了區別於「西胡」----匈奴。 2.匈奴民族被漢族擊敗後,西遷流落或者就地改稱他族,至南北朝後期,匈奴遺留血脈,融合阿爾泰地區眾多東進的中亞白種民族,是為突厥,突厥後擴張至通古斯地區,被唐朝擊敗後,退逃中亞; 3.鮮卑、女真、蒙古的祖先都是東胡系少數民族,東胡系的肅慎族是女真的祖先,也是鮮卑的主要祖先,東胡系的室韋是蒙古的主要祖先; 4.東胡系曾被匈奴統治,所以東胡系民族中出現了一些白種人,如有記載的黃頭鮮卑、黃頭室韋、黃頭女真等等,尤其是鮮卑族,自所以說他們的主要祖先是肅慎,就是因為他們是最靠近匈奴的東胡人,混血也最明顯,與同為一個祖先的女真差別很大。 5.室韋是蒙古的主要祖先,那還有什麼血統呢,突厥時期,室韋是其子民,早期蒙古人中,突厥特徵很多,例如孛兒只斤----藍眼睛,但是,現代蒙古族基因差別很大,分布在內外蒙古的蒙古族幾乎完全是黃種人基因,而分布於中亞和北亞及東歐的韃靼蒙古,則白種血統佔主導。這可能是由於明朝時期蒙古分家時,不同人種個體積聚的原因。
Ⅱ 鮮卑族八大姓氏分別是
鮮卑族八大姓氏分別是穆、陸、賀、劉、樓、於、嵇、尉。
太和十九年,孝文帝親自擬定條制,規定鮮卑元姓門望最高,鮮卑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同漢族頭等門閥崔、盧、鄭、王四大姓門第相當,不得授以卑官。
孝文帝還選擇中原大姓女子作後宮,並分別為五個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為王妃,很多鮮卑公主也嫁給漢族高門,鮮卑、漢族互為姻親。孝文帝通過門閥制度的確立和各族的聯姻,使鮮卑貴族和漢族士人得以進一步融合。
(2)鮮卑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鮮卑」一詞,王國維、白鳥庫吉均認為鮮卑即「犀毗」,亦稱「師比」,指胡人的帶鉤而言。此帶鉤初出自東胡,戰國時傳入趙國等。
《史記索隱》引張晏雲:「鮮卑郭落帶,瑞獸名也,東胡好服之。「郭落」為獸之義,「鮮卑」意為祥瑞或神,合之為瑞獸或神獸。東胡人以鹿等瑞獸狀鑄鏤帶鉤上,即所謂「鮮卑郭落帶」,譯言瑞獸帶或神獸帶。
另外,有的學者認為「鮮卑」是祥瑞之意,以鮮卑作為族名,符合古代游牧民族命名的習慣方式;還有的學者認為「鮮卑」包含有動物含義,是作為部落圖騰的動物或是神獸。
Ⅲ 拓跋鮮卑的族名來源
鮮卑的一支。拓跋鮮卑,應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涼的河西鮮卑禿發部等,而習慣上往往僅指北部鮮卑。對於拓跋語源,《魏書》開篇就有解釋:「黃帝以土德王,北俗謂土為托,謂後為跋,故以為氏。」《資治通鑒》載北魏孝文帝改姓詔書,亦稱北人謂土為拓,後為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為拓跋氏。這種說法後世或偶有信從者,如清人吳廣成輯《西夏書事》,猶稱北魏孝文取拓跋為土之義,改元氏。
這些假託黃帝的說法多為後代學者質疑,19世紀末發現於蒙古高原鄂爾渾河與土拉河流域的魯尼(Runic)字母古突厥文碑銘,給拓跋一詞的研究提供了新資料。闕特勤碑、毗伽可汗碑及稍晚發現的暾欲谷碑,都有一個專門的名詞(魯尼文是自右向左書寫)指代唐朝,其羅馬字母轉寫形式為t(a)bg(a)ç,或作tabγač,也寫作tabgatch等形式,都是古突厥文的西文轉寫。這個指代唐朝的名詞,本義究竟是什麼,經歷過長久的爭論。夏德(F. Hirth)提出tabγač是「唐家」一詞的突厥文對音轉寫(後來桑原騭藏在此基礎上提出「唐家子」一說),他還指出tabγač與拜占庭歷史學家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提到的Taugast,以及《長春真人西遊記》里用來稱呼漢人的「桃花石」一詞⑩,應有共同的語源(etymology)11。這就把突厥碑銘資料與傳世的文獻史料結合了起來。問題是,Theophylacte Simocatta所講述的Taugast國內對立的兩個政權之一渡過大河實現統一的戰爭,一般認為就是隋平陳的戰爭,時間早於唐。
Ⅳ 古代的鮮卑的意思是什麼
鮮卑是中國歷史上有著濃墨重彩的傳奇民族。史學界普遍認可現代錫伯族就是古代鮮卑人的後裔。錫伯族人口約19萬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東北各地,還有一部分人遷居在新疆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及周邊地區。錫伯人以勇武騎射著稱,忌吃狗肉。農歷四月十八日是他們紀念先民西遷的節日。在錫伯語中,「鮮卑」與「錫伯」甚至「西伯」是同一個字根,所以有人認准「西伯利亞」系「鮮卑利亞」的異音。無獨有偶,西 方史學界也有人認同這一觀點,稱Siberia(西伯利亞)的字根Siber就是族名Sabir(鮮卑) [1];更有研究東方文化的學者論述Sabir為滿語Sabi(吉祥)的變音,原是部落酋長的名字,後以其名為鮮卑族稱 [2]。
鮮卑的起源目前尚無一致看法。中國古書里「鮮卑」又作「師比」或「犀毗」 [3],原意指胡人袍服的束帶鉤,先秦時也用來形容少女苗條柔曲的身姿。比如《楚辭大招》中就用「滂心綽態姣麗施,小腰秀頸若鮮卑只」來贊譽舞者玲瓏的倩影。有人據此結論鮮卑得名,但方家認為此帶鉤名與作為民族稱謂的「鮮卑」不能混為一談[4],鮮卑族源另有起因。
Ⅳ 鮮卑的來歷
鮮卑族是我國北方阿爾泰語系游牧民族,其族源屬東胡部落,興起於大興安嶺山脈。中國古代游牧民族。先世是商代東胡族的一支。秦漢時從大興安嶺一帶南遷至西刺木倫河流域。曾歸附東漢。匈奴西遷後盡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萬戶均並入鮮卑,勢力逐漸強盛
鮮卑起源
東夷鮮卑舉族從山東半島越海遷徙到了東北遼東一帶。在這里,他們遭遇了另一支源遠流長並且頑強彪悍的民族—肅慎。遠來的東夷鮮卑無意也無力與肅慎發生更大的 沖突,只能繼續北遷。高寒多林木的大興安嶺和水草盈盛的內蒙東部草原,最終成為先秦鮮卑的生息之地。關於「鮮卑」最早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國語·晉語》說,周成王姬誦平息武庚的叛亂後,成王親自來到歧陽(今陝西歧山縣東北),大會天下諸侯和四夷君長,鮮卑也被邀請出席;然而在當時中原 人心目中鮮卑和楚都是被排除在諸夏之外的蠻夷,所以不能上台參與會盟,只能替大會守護拜祭山川與神靈的火堆。此篇以及其它先秦時期的相關記錄,均 證實「鮮卑」一詞作為族名在匈奴突擊東胡之前就已經出現了。【注】: 《國語》卷十四,《晉語八》:《昔成王盟諸侯於歧陽。楚為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為盟。韋昭註:蕝,謂束茅而立之,所以縮酒;望表,謂望祭山川,立木以為表,表其位也。鮮卑,東夷國。燎,庭燎也》。三國時東吳史學家韋昭在註解《國語》該文時曾講,鮮卑來自東夷國。有學者贊同這個說法,並進一步闡述「鮮卑是上古東夷大支系邾婁---重黎---祝融的後 代」,更有史學家推測鮮卑先世可能是古老文獻《竹書紀年》所錄九夷中的白夷,屬於東夷北支系統;聯系《史記魯周公世家》提到武庚的叛亂正 是在東夷地區,鮮卑得以參與諸侯大會極有可能是出於周成王安撫東夷諸國的懷柔策略。那麼鮮卑族源究竟何處?就如同不能貿然說大河之水來自哪一條支 流一樣,考證鮮卑的根源在沒有人類學和語言學強力支持的前提下,同樣不能得到精確的判斷。我們只好憑借現有書籍資料進行推測。總結方家的言論及各種載籍, 我以為鮮卑祖源為東夷之一的說法更符合史實,能夠解釋先秦史書中關於鮮卑記載的來歷。那麼,作為東夷之一的鮮卑又是如何與草原上的東胡發生關聯的呢?這就得從東夷說起了。
Ⅵ 赫赫有名的鮮卑族起源於哪,為什麼北周之後鮮卑族不見了
鮮卑族是起源於東湖族,是在匈奴之後,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他屬於阿爾泰語系的蒙古語族,興起於大興安嶺。他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對中國影響最大的游牧民族。
鮮卑族分布在中國的北方地區。在秦漢時期,東湖被匈奴打敗,分成了兩個部落,分別退到了烏桓山和鮮卑山,兩個族群都使用山的名字作為族名,由此形成了烏桓族和鮮卑族。所以鮮卑族的風俗習慣和烏桓,匈奴相似。
鮮卑族在16國的時期稱,中原混亂不堪的時候還曾建立了許多國家,例如建立了慕容氏諸燕、西秦,南梁,代國等國家。在385年的時候,拓跋部建立了北魏,並且在439年統一北方。直到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大舉漢化,這也是鮮卑族漢化的原因之一。在534年北魏分裂五五七年北周取代西魏鮮卑族一共建立了10個國家,在青海甘肅一帶也有由鮮卑族分化出來的政權。隨著時代的變遷,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鮮卑族也在這段時期里融進了其他的民族中,成為了其他民族的一部分,導致鮮卑族這個族群逐漸消亡,但是他們的後裔、鮮卑族的血還在流淌著。
Ⅶ 鮮卑族的姓和名都是什麼含義
「慕容」氏本來是姓「若洛」,在鮮卑語中「若洛」的意思是:「富有」、「繁榮」。初為部落大人的尊稱,後來成為姓氏。
吐谷渾是塵土、泥土之義,若洛瑰是黃水、微黃之義。
慕容麟的小名「賀麟」有可能是「侯尼於」的另一種譯法,意譯「有相子」(即「 有祥瑞伴生、有非常氣象的孩子」、「福娃」)。
慕容垂的小名「阿六敦」可能是黃金之義。
慕容詳小名「普驎」的「普」在鮮卑語中可能是「周——全、遍」的意思,所以「普驎」或可能與「詳」有關。
Ⅷ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鮮卑族起源於哪裡為什麼北周之後鮮卑族不見了
而到了西晉時,皇後賈南風干政,引發八王之亂,一場由皇族內部引發的爭權奪位戰爭卻洗卷了中原大地,不少在北邊的少數民族趁機紛紛南下,逐鹿中原。鮮卑族自然就能成為了佼佼者。他們看準機會,迅速發展壯大,一部分遷到遼寧,一部分遷到陝西及河套地區,在那個時候甚至一度左右了中國的歷史發展
Ⅸ 歷史上鮮卑族的人都是復姓,這些姓是怎麼由來的
首先歷史上的鮮卑族並不“都是”復姓,鮮卑族是一個民族而不是家族,內部的姓氏雖不如漢族人那樣多,但也有很多的,其中有單姓有復姓。其次,不止鮮卑族的復姓,基本上所有的復姓來源大致都分為以下三類:
一、封地古時候施行分封制,除了權傾天下的各地藩王之外,藩王下面還有小的被封地的人,准確來說所謂的分封制時期,其實整個國家都是大的封小的,小的封更小的,除了藩王外,很多人都有封地。有些有封地的人,就用他所擁有的封地的名稱作為姓氏。例如“令狐”這個姓氏,就是因為封地名叫“令狐”而改姓氏叫“令狐”的。
三、官職像“司空”、“司馬”這些姓氏,很多都是根據官職改的。其實說白了,人類太愛面子了,從古至今都是,已經恨不得把所有的榮耀掛在臉上,讓世人都知道“我們很牛”。當然,這種行為在古代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社會行為。
Ⅹ 古代鮮卑族的名字是
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合稱東胡民族。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阿魯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2世紀時鮮卑占據匈奴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滅亡後,鮮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國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沖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則維持到663年為吐蕃所滅。
在西晉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分為三大支部。
東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曾和晉陽的劉琨聯合,後被羯人的後趙擊潰,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雖然有人認為該部與宋朝時期的大理段氏有關,但並無實證。
慕容部有慕容氏諸燕的流變。一開始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創立的大燕國,史稱前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後衰落,慕容暐(字景茂)在位時亡於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戰敗於東晉之後,慕容垂復國建立燕國,史稱後燕。同時慕容暐的弟弟慕容泓、慕容沖(小名鳳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馬)也建立了一個燕國,史稱西燕。394年西燕被後燕所滅。後燕後被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擊敗後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後燕宗室由慕容德率領成立南燕,南燕後被東晉所滅。
宇文部與高句麗通好,但敗給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後南北朝時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後為外戚楊堅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後來是契丹創始時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北部,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部,以及與其多次交戰的柔然。
315年,拓跋部領袖拓跋猗盧被西晉封為代王,建立了代國。376年,代國被前秦君主苻堅攻滅。386年,拓跋圭恢復了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魏後來統一中國北方,在南北朝初期與南朝對立。北魏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游,成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室韋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參見柔然。
慕容廆之庶兄慕容吐谷渾率部從東北遷到青海東部,稱為吐谷渾。吐谷渾在鼎盛時期占據現青海、甘肅、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龍朔三年),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境,吐谷渾滅亡。
史書上的看法認為,鮮卑、烏桓與匈奴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赫連勃勃成立夏國。參見匈奴。
在陰山以北,鮮卑與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國仁在淝水之戰之後造反,後在現甘肅榆中成立秦國,史稱西秦。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後秦擊敗,乞伏干歸投奔南涼。409年乞伏干歸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連氏的夏國所滅。
禿發部與拓跋部同源。397年,臣屬後涼的禿發烏孤叛變獨立,建立南涼。414年南涼滅於乞伏部的西秦,禿發部人投奔北魏,被賜姓「源」。
鮮卑早已經融入了漢族、蒙古族等北方諸民族之中。錫伯族自認為是鮮卑的後裔。有觀點認為古代留守祖籍鮮卑山嘎仙洞的另一支鮮卑部族人,就是今天的錫伯族。
鮮卑人使用的語言,今日稱之為鮮卑語,早已失傳。現時語言學家只能依靠歷史文獻的紀錄來重構這種語言。根據對於蒙古帝國時代,以突厥文字寫下的鮮卑文,現代語言學家多認為鮮卑語屬於蒙古語族。伯希和認為室韋即是鮮卑的異譯,成吉思汗時代,蒙古帝國的核心部落即是蒙兀室韋。
北魏孝文帝親政後在文化上開始對鮮卑人進行修整,即後世之所謂孝文漢化,遷都洛陽,官民皆著漢服。改漢姓,如皇族拓跋氏改元姓、步六孤改陸姓、賀賴氏改賀姓、獨孤改姓劉。斷胡語:凡三十歲以下官員一律使用漢語,如果仍用鮮卑語,即降爵黜官。通婚姻:鼓勵與漢族世家通婚,並從己身開始迎娶漢族士族女子。
六鎮之亂以後,胡化較深的六鎮部將再度推廣鮮卑語使用,北中國掀起了鮮卑化熱潮。
直到隋朝末期,鮮卑語言失傳(他們語言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鮮卑人作為一個獨立於漢族以外的民族的歷史就此結束。
在東晉十六國至北朝時期被廣泛地入主中原的鮮卑族作為本民族語言使用。作為當時統治者所使用的語言,鮮卑語一度在中國北方成為僅次於漢語的聲望語言。至到北魏時期,孝文帝和馮太後下令進行漢化改革,遷都洛陽,改用漢語代替鮮卑語,更改鮮卑語姓名為漢字姓名。禁止入住中原的鮮卑人使用鮮卑語,無疑使到鮮卑語的生存空間大幅度地縮小。六鎮之亂後,胡化比較深的六鎮部將再度推廣鮮卑語的使用,中國北部掀起了鮮卑化熱潮。直至隋朝末期,鮮卑語失傳,鮮卑人作為一個獨立於漢族以外的民族的歷史從此結束。
然而,在北魏的改革過程中,為現代語言學家留下了解讀鮮卑語的線索。北魏更改胡名為漢名,基本採用了語音相近而轉寫和語義相近而直譯的兩種方法。前者提供了一些鮮卑語的語音信息,後者相當於一套鮮卑語—漢語對義詞彙表。例如更改拓跋為元、獨孤為劉、賀賴為賀、步六孤為陸、吐奚為古,更改可汗為皇帝、可孫為皇後、莫賀為父、么敦為母及阿干為兄等等。
《隋書·志第二十七·經籍志(一)》中有關於使用鮮卑語翻譯中國傳統漢文書籍的記載。例如《國語孝經》,包括鄭玄注《論語》、《集解論語》、《集注論語》、《論語釋疑》、《論語釋》、《論語體略》、《論語旨序》、《論語雜問》、《論語標指》、《論語難鄭》、《論語別義》、《論語義疏》、《論語述義》、《論語講疏文句義》、《孔子正言》、《孔子家語》、《孔叢》、《論語孔子弟子目錄》、《爾雅》、《集注爾雅》、《爾雅圖》、《爾雅音》、《小爾雅》、《廣雅》、《廣雅音》、《方言》、《釋名》、《辨釋名》、《五經音》、《五經正名》、《五經大義》、《五經然否論》、《五經異義》、《五經拘沈》、《五經義》、《五經通義》、《五經要義》、《五經雜義》、《五經析疑》、《五經宗略》、《長春義記》、《大義》、《經典大義》、《白虎通》、《謚法》等等。此外還有《千字文》、《勤學》、《少學》、《說文》、《字林》、《國語》、《鮮卑語》、《國語物名》、《國語真歌》、《國語號令》、《國語雜文》、《鮮卑號令》、《國語雜物名》、《國語御歌》、《國語十八傳》、《河洛語音》、《雜號令》等等。總共108部圖書,447卷,此外在唐朝初期編纂《隋書》時還統計另有亡佚圖書135部,569卷。以上這些鮮卑語圖書無一本傳世至今,故其文字無法考證。只得猜測因其早期與蒙古高原上的突厥語族民族接觸,可能見到過古突厥文字,而後期進入中原,或許直接使用漢字來書寫鮮卑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