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鼓的由來是什麼
鼓是我國勞動人民自古就非常喜愛的一種樂器。早在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發現枯樹乾和實心樹干有完全不同的聲音,並且發現中空物體有音量增大的共鳴作用。於是,祖先們便用空心樹干蒙以獸皮和蟒皮做成木鼓,供娛樂時敲打。
在古代,鼓還是軍中必備之物。漢朝,守衛邊疆的軍隊常用鼓壯軍威。
有一種銅鼓,古代人把它作為一個地區或一個部落的政權與經濟勢力的象徵,族長或酋長像保護身家性命那樣保護這種銅鼓。此外,在寺廟中,「晨鍾暮鼓」,鼓還可以用來作為報時的工具。
⑵ 銅鼓的由來(50字以內)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徵,它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銅鼓在越南、寮國、緬甸和泰國甚至印度尼西亞諸島也有流傳。
2016年1月10日,由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壯族銅鼓鑄造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韋啟初、韋啟參兄弟倆設計製作的一面直徑4.2米、高2.6米、重達7噸的巨大銅鼓,是[1] 目前世界最大銅鼓
銅鼓形狀像圓鼓,有各式圖案,有的銅鼓上還有蟾蜍圖案(越人崇拜蛙)。銅鼓的直徑有大到2.3米,小的有0.7米。至今中國出土的銅鼓有一千五百多個。在東南亞各地(寮國)也發現二百多個銅鼓,泰國民間收藏和出土的則有上千個。
「銅鼓」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馬援傳》「馬援出征交趾,得駱越銅鼓,鑄為馬。」製作銅鼓的以百越中的駱越為多,即是黎族與壯族。
⑶ 壯族銅鼓是如何起源傳承的
壯族銅鼓是如何起源傳承的
壯族銅鼓是我國青銅器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由於敲擊銅釜發出的響聲宏亮而且悠遠,便用於報訊集眾,逐漸演變成了「國之重器」的禮器和樂器。
除此之外,壯族銅鼓還具有宗教屬性,它是天地神靈的集合體和人神溝通的寶器,壯族人認為,通過它可以沖刷心裡的痛苦和煩惱,從而獲得吉祥的慰藉。所以每逢婚喪慶典或重大節日,壯族都要敲擊銅鼓,奏樂起舞,以示「天地自然和諧相生,人文情懷長存不息」,並且表達對和平幸福生活的追求。
壯族使用銅鼓也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壯族人將銅鼓看作是傳家的寶貝,非常珍惜,並千方百計保存下來,世代相傳。壯族的傳世銅鼓主要在高良、五龍、龍慶三個民族鄉的村寨里,這些銅鼓大多是世代傳承下來的,在1958年以前,全縣境內共有銅鼓100餘面,但多數在後來的「獻銅」運動中被毀掉,如今僅剩下10面,這些銅鼓都由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族長專管,為各個村寨集體所有。
銅鼓文化是壯族文化的重要組織部分,在壯族人的心目中,銅鼓是祖宗留下的文化根基以及精神家園。現在,在失去權力象徵之後,銅鼓仍在民間使用,已然成為一種活著的文化遺存。
⑷ 江西省銅鼓縣的由來
銅鼓縣,位於贛西北的羅霄山脈,縣城所在地永寧鎮,永寧河緩緩流過,河旁有一石,色如銅,型似鼓,水擊之,聞有鼓聲,故名銅鼓,
⑸ 銅鼓這個名稱是怎麼由來的
不知道你問的是哪個?
1、銅鼓嶺,是文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著低海拔熱帶雨林矮林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但你知道銅鼓嶺這個名字的由來嗎?聽起來就跟打仗啊,戰鼓有關。恩,你猜對了!有史料記載,東漢的伏波大將軍在此留下了銅戰鼓,被後人發掘出來,由此得名。
《瓊州府志》記載:古時「諸獠鑄大銅鼓置酒招同類。若仇讎相攻,擊鼓諸獠雲集,後瘞鼓,於鄉人挖得,因以名山方輿志。」這是說古人在嶺上挖得諸獠的銅鼓,便以此給山命名。《府志》又載:「鼓為馬伏波征交趾所鑄。」我國著名戲劇家田漢1962年游覽銅鼓嶺後作《詠銅鼓嶺》詩雲:「俯看風吹嶺上雲,椰漿山果信清芬;伏波去後遺銅鼓,猶對滄溟警寇氛。」詩中的「伏波去後遺銅鼓」句曾作註:漢朝馬援(字伏波)大將軍征交址時路過該嶺,遺下銅鼓,後人挖地得銅鼓,故名銅鼓嶺。這是說挖得的銅鼓是漢代馬援留下的。兩種說法都是「挖得銅鼓」故名之。
銅鼓嶺不僅景觀奇秀,而且自然資源豐富,有名貴的檀香木、多種葯材和礦產;有珍禽異獸,如猢猻、黃掠、穿山甲、大蟒蛇、山雉等。嶺上的鷓鶘茶,為野生茶葉,沖泡色清可口,消滯解葷,能治四時感冒。近海盛產龍蝦、鮑魚、海膽等。
2、江西銅鼓縣,位於贛西北的羅霄山脈,縣城所在地永寧鎮,永寧河緩緩流過,河旁有一石,色如銅,型似鼓,水擊之,聞有鼓聲,故名銅...
3、銅鼓,是世界各國古代民族用於軍事、祭祀、娛樂的工具。據統計,到目前為止,我國是全世界珍藏古銅鼓最多的國家之一,各級文物機構共收藏了世界各種類型、各個時代的古代銅鼓1300多件。在這些古銅鼓之中,尤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發掘和收藏得最多,約500多面,故廣西在國際上又被譽為「古銅鼓之鄉」。
不僅如此,我國還是世界上珍藏最大古銅鼓的國家。在廣西博物館存放著一面「銅鼓之王」,這面有雲雷紋銅鼓的鼓面直徑為165厘米,高67.5厘米35sk.com,重達300多公斤。另外,全世界最古老的銅鼓也出在我國。據考察,雲南的「萬家壩銅鼓」,是從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座古墓中出土的,它距今已有2600多年。銅鼓多由青銅鑄成,鼓身和鼓面飾有各種精緻的圖案和花紋,是考古和歷史學家研究古代民族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極為珍貴的文物資料。
⑹ 銅鼓是怎樣起源的
銅鼓,是彝、苗、瑤、侗、壯、布依、水、黎、白、土家、仡佬、佤、傣等族和克木人的打擊樂器。流行於滇、黔、川、粵、桂、湘、海南等省、區。
銅鼓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關於它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般多認為它是由作為炊具用的銅釜演變而來。雲南楚雄萬家壩古墓(公元前六世紀,約春秋晚期)出土銅鼓,鼓身似釜,表面有煙痕;雲南祥雲大波拿古墓(公元前三、四世紀,約戰國中晚期)出土銅鼓,製作也較粗糙、古樸,接近於銅釜,或另有銅釜伴出,是鼓釜兼用階段的遺物。至秦漢之際已盛行於各地。主要用於祭祀和樂舞伴奏,也用於傳信報時、婚喪活動、戰陣助威等。為富貴人家所擁有。是表現其社會身份和誇示財富的象徵。晉代裴淵《廣州記》:「俚僚鑄銅為鼓,鼓唯高大為貴,面闊丈余,方以為奇。」唐代劉恂《嶺表錄異》:「蠻夷之樂有銅鼓焉。……貞元中,驃國進樂有玉螺、銅鼓,即知南蠻酋首之家,皆有此鼓也。」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滿鼓皆細花紋,極工緻,四角有小蟾蜍。」宋李昉等輯《太平御覽》、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都把銅鼓列入樂部之中。
銅鼓通體用銅鑄成,呈圓墩形。鼓面圓而平,下接鼓身,連接部分略外凸,曲腰,中空,圓形敞口底。兩側有耳。不同時期和地區有多種類型,每個類型中又有多種形式。鼓面主體多為太陽紋,即中心呈放射狀光芒,其周圍為多層同心環帶,由寬窄不等的圖案組成,稱暈圈。花紋裝飾繁縟多彩,有的鼓身四周鑄有蟲魚、鳥獸、花卉、舟船圖案或青蛙、騎士立像。其形態典雅、莊重,具有獨特風格。如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出土銅鼓。鼓面主體紋飾為翔鷺銜魚紋,又有芒紋、菱形紋、鋸齒紋等。胴與腰間鑄四個繩紋鈕,飾有羽人劃船、羽人舞蹈紋。通高36.5、面徑56.5厘米。為西漢時期製品。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廣西岑溪出土銅鼓。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體,其邊緣鑄六個立體青蛙。胴與腰間鑄四個繩紋鈕。鼓面及周身飾五銖錢紋。此類鼓形體較大,通高57.2、面徑90厘米。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收藏一件與此鼓形體相近的銅鼓,鼓面中心有八角芒光體,從中心至四周有六列弦紋,間以雲雷紋、菱形紋。除鼓面邊緣鑄六個立體青蛙外,在胴、腰間一面繩紋鈕下方還鑄一立體虎形飾物。通高52、面徑103.4厘米,約為西漢時期遺物。音樂研究所收藏的另一面小型銅鼓,鼓面中心有十二角芒光體,鼓面和周身有多種紋飾。通高28、面徑49.7厘米。
銅鼓按不同形制和花紋,分為八個類型: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廣西北流出土一面銅鼓,高67.5、面徑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現今世界最大的銅鼓。全國各地收藏的銅鼓已達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間還有200餘面。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銅鼓數量最多、鑄造和使用銅鼓時代最早、歷史最長的地區。
在使用銅鼓的廣大兄弟民族中間,鑄造和搜求銅鼓之風沿續數千年,作為樂器,以其多種演奏形式,形成獨特的銅鼓樂。較流行的演奏方式是將鼓懸掛在木架或樹杈上,用特製球形鼓棰敲擊。一人擊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動,以改變音量和音色;也常平置地面擊奏或由兩人抬鼓邊走邊以手拍擊;有的在鼓下置一水桶,盛水過半,使鼓聲清純悅耳;還有的將小型銅鼓挎在身上敲擊。銅鼓音色粗獷宏亮,音量較大,鼓聲可傳數里。
銅鼓即可單獨演奏,也可與象腳鼓、鋩鑼、鈸、拍板、葫蘆笙合奏,壯族民間流行著銅鼓樂,農閑時,相鄰村寨常聚村郊賽銅鼓。對歌、賽馬也擊銅鼓助興。苗、瑤、壯、彝、水、布依等族銅鼓主要用於伴奏銅鼓舞(又稱「跳銅鼓」)。將銅鼓懸掛,一人邊擊邊舞,眾人圍銅鼓雙腳交替踏地前後跳躍,舞姿強悍有力。有的地區還有銅鼓蘆笙舞。瑤族常以兩面音高不同的銅鼓與一麵皮鼓合奏,另有其它樂器伴奏,人們圍圈而舞。
⑺ 江西名字的由來
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屬江南西道,後設江西觀察使,為江西得名的開始;宋置江南西路,簡稱江西路;元設江西行省及江西湖東道;明置江西省,後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簡稱「贛」,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富集的內陸省。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行政區域組成部分:南昌市、九江市、新余市、景德鎮市、贛州市、吉安市、撫州市、萍鄉市、鷹潭市、宜春市、上饒市。
省會: 南昌市
【省情簡介】
Jiangxi Province [ Kiangsi Province ]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自江北視江南,江東在左,江西在右。」,別稱江右。自古以來江西人文薈萃、物產富饒,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的美譽。
省會: 南昌市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東鄰浙江、福建,南連廣東,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長江。江西為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地區的腹地,與上海、廣州、廈門、南京、武漢、長沙、合肥等各重鎮、港口的直線距離,大多在六百至七百公里之內。江西還是中國的航空資源大省,有南昌洪都航空工業集團和景德鎮昌河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兩個飛機製造基地。並且正在策劃建設南昌航空城。古稱江西省為「吳頭,楚尾,粵戶,閩起」,乃「形勝之區」。
全省共設南昌、贛州、上饒、宜春、吉安、萍鄉、新余、鷹潭、撫州、景德鎮、九江等11個設區市,99個縣(市、區)。南昌市為江西省會和最大城市。截至2006年,全省人口4339萬,人口密度257 /k㎡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低於鄰省,人口出生率13.80‰,死亡率6.01‰,城鎮人口比例為36.68%,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男女比例105.13∶10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漢族佔99.7%,畲族佔0.2%。土地總面積16.6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1.74%,居於華東各省市之首。境內除北部較為平坦外,東西南部三面環繞有幕阜山脈、武夷山脈、懷玉山脈、九連山脈和九嶺山脈,中部丘陵起伏,成為一個整體向鄱陽湖傾斜而往北開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餘條,贛江、撫水、信江、修水和鄱江為江西五大河流。鄱陽湖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候鳥棲息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全省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無霜期長,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十分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全省生態環境良好,森林覆蓋率達60.2%,居全國第三。礦產資源豐富,銅、鎢、鈾、鉭、稀土和金、銀被譽為江西省的「七朵金花」。
[編輯本段]【歷史淵源】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
始於漢高帝初年(約於公元前202年)。時設豫章郡,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布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
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3個監察區,稱13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楊州部。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
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
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
貞觀元年唐太宗劃全國為10道監察區,玄宗時增為15道,洪、饒、虔、吉、江、袁、撫、信8州隸屬於江南西道監察區。
五代時期,江西地區轄南唐(南唐前期稱吳)。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相當於下等州的新的行政區劃6州、4軍、55縣。
交泰元年,南唐中主決定建南都於洪州,並因此升洪州為南昌府。
宋代在州之上改道為路,江西地區被置9州、4軍、68縣,其大部分隸屬於江南西路,另有一部分隸屬於江南東路。
元朝開始確立行中書省制度(簡稱行省或省)。江西行省轄區遠遠大於今天的江西省區。除包括了今江西絕大部分地區外(原江西東北地區隸屬於江浙行省),還包括了今天廣東省的大部分。元行省下設路、直隸州、州(同縣級行政機構)和縣。江西行省下轄龍興、吉安、南康、贛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臨江、撫州、饒州、信州等13路和南豐、鉛山2直隸州以及48個縣、16個縣級州。
明朝雖然基本上保留了元朝的省區建制,但改行中書省為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然稱省),改路為府和改州為縣。江西布政使司轄南昌、瑞州、饒州、南康、九江、廣信、撫州、建昌、吉安、袁州、臨江、贛州、南安13府,下轄78縣,地域基本等同今天的江西省區。其時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江西布政使司的最高行政機關,三司分別由中央直接節制,分權而治,互不統屬。
清代改江西布政使司為江西省,行政區域基本承襲明建制。另在吉安府增設蓮花、南昌府增設銅鼓、贛州府增設虔南等3個縣級廳,同時升寧都縣為省轄直隸州。巡撫成為全省最高行政長官,下設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民政、財政與司法監察。
民國時期,清朝的府、州、廳一律改為縣。江西省共轄81縣。至1926年北伐軍進駐南昌時正式設南昌市。1934年從安徽劃婺源縣入江西,1947年劃回安徽,1949年再次劃歸江西。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先後在江西建立了大片革命根據地。其中著名的有贛西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包括寧岡、永新、蓮花3縣和吉安、安福、遂川與湖南酃縣的一部分)、湘贛革命根據地、贛東北革命根據地(包括弋陽、橫峰、貴溪、德興、余江、萬年、上饒、鉛山等縣,後發展為閩浙贛革命根據地)以及包括銅鼓、修水、萬載、宜豐等縣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當時的中央革命根據地在贛南和閩西地區的21縣(包括江西的瑞金、安遠、信豐、廣昌、石城、黎川、寧都、興國、於都、會昌、尋烏等11縣),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瑞金,故瑞金有紅都之稱。
⑻ 銅鼓節的節日來歷
相傳,古時候,居住在龍江下游的一支水族先民,被迫遷居到都勻陳蒙山上下,開荒種地,繁衍生息。但這里山高路險,森林茂密,野獸出沒。先民中有12個兄弟,為了不讓官兵發現,分居在12個山埡口(又叫12翁,如翁奇、翁降、翁布等等),平時各自耕田勞作,有事就敲擊銅鼓傳呼。在一次戰斗中,陳蒙山埡口的鼓手不幸犧牲了,為了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因此,每年在他逝世的這天,12翁的寨老都帶上自己的銅鼓,帶領自己的家族會集到陳蒙山埡口的草坪上,舉行祭祀慶典,這就是銅鼓節的來歷。
⑼ 江西地名的來歷
「江西」這一名稱,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初政區實行州、縣二級制,由於州的數量太多(達300多個),中央政府管理起來很麻煩。
據說唐太宗李世民苦於記各州長官們的名字,只好將他們都寫在屏風上。於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貞觀元年(627),便將天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人稱「貞觀十道」。
其中的江南道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至今貴州、東至海的整個華中地區。「貞觀十道」尤其是江南道的范圍過於廣袤,各地的社會經濟文化差異頗大。到了開元二十一年(733),風流天子唐玄宗遂將道的數目增加一半,達到15個。
江南道從西到東依次被分為黔中道(治所今四川彭水)、江南西道(治豫章,今南昌)、江南東道(治吳縣,今蘇州)。今日的「江西」之名即是取了「江南西道」的簡稱。
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割據之勢已成。節鎮(北方多叫節度使,南方多叫觀察使)取代了道的地位,結合各地的半割據狀態,朝廷又把江南東道再分為浙西(今蘇南及浙江錢塘江以北)、浙東(今浙江錢塘江以南)、宣歙(今皖南)、福建四個觀察使轄區(俗稱仍為「道」)。
⑽ 銅鼓嶂的得名由來
「秋來一色極天凈,皎皎出日看斑斕」。銅鼓嶂(亦稱銅鼓峰)的得名,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因其峰頂平闊,渾圓似鼓而得名。
另一說是因其山風激盪,響如銅鼓而得名。在銅鼓嶂宿營,半夜裡山風大作,林濤澎湃,四山回響,使人壯懷激烈,熱血沸騰。
再一說是此峰為百越族銅鼓分布點,故名。百越,是我國東南和南部地 區的古代民族,是我國古代長江以南最大的一個族群。1982年廣東省市縣文物普查,高州、化州等十八個縣出土銅鼓56個,已由各縣博物館收藏。博白的銅鼓潭、欽州的銅鼓村、廉江的銅鼓塘、曲江的銅鼓嶺等,多由於埋藏銅鼓而得名。銅鼓嶂是否埋藏銅鼓?姑且存疑。
新近,學者們在銅鼓嶂採集了石木姜子、象鼻藤、光果懸鉤子、微花連蕊茶和珠芽蟹甲草5種廣東省新記錄植物,標本存放於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除竹木外,銅鼓嶂物產有香菇、木耳、草葯、蜂蜜、茶葉、魚蝦、香螺、石蛙等。民謠唱道:「銅鼓嶂,三面寶,一面黃連與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