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名字的來歷
據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
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發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發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可見,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姓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還有小名、別名、綽號、乳名等。廣義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團體的名稱;狹義的姓名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為名和字的合稱。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今合稱「名字」,則指姓名或名。
(1)伯禮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名字的類別:
1、筆名
筆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據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別名。
2、藝名
藝名,即藝人演出時用的別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雙名李桂珍,是評劇表演藝術家,其藝術風格,被稱為「白派」。從以上「名」的各色特異的表現形式來看,既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的不同稱謂,又象徵著一個人的職業、地位和身份。
3、乳名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個人在孩童時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寶貝、寶寶……,長大以後一般不用,除非長輩對晚輩偶爾呼之。
4、學名
學名,就是一個人開始求學時使用的名字。
⑵ 姓氏伯的由來
源流一
源於嬴姓,出自夏王朝初年東夷族伯益,屬於以先祖名為氏。據史籍《風俗通》記載:伯氏出自嬴姓,伯益之後。伯益,亦稱柏翳、大費,本是黃帝的後裔,在舜帝執政時期出任東夷部族聯盟的首領,他以調馴鳥獸出名,受賜「嬴」姓,故伯益也是嬴姓的祖先,其後代中有嬴政,即秦始皇。伯益曾輔佐大禹治水,立有大功。大禹得位後,曾想讓位給伯益,伯益卻推辭不受,還躲避到箕山之陽。夏禹在後繼無人的無奈情況下,才把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啟,結束了歷來的禪讓制度。後來,夏啟擔心伯益會奪取自己的王位,因此殺死了伯益,建立起「王天下」的夏王朝,中國正式進入奴隸制社會。
「伯」之一字,本意除了排行老大以外,還有管理一方的長官之意,益為東夷首領,故稱「伯益」。在伯益的後裔子孫中,有以祖名「伯」字為姓氏者,稱伯氏、嬴氏、柏氏、費氏等等,有四百多個分衍姓氏,皆世代相傳至今,其伯氏史稱正宗。伯氏族人大多尊奉伯益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後裔孤竹國王子墨胎允(伯夷),屬於以先祖排行稱謂為氏。相傳,伯夷之父叫初,為孤竹國君。其父逝世前曾遺命其弟叔齊為孤竹國君,而叔齊卻要讓給兄長伯夷,伯夷就避而遁去。叔齊亦不自立,乾脆棄位,往歸西伯侯姬昌(周文王)。伯夷的名字叫墨胎允,叔齊名字叫作墨胎智,孤竹國君主世家皆墨胎氏,亦稱墨台氏。到了周武王姬發出兵伐商紂之際,這兄弟兩人卻出來叩馬阻諫,認為以下伐上是為不仁。及至周武王滅殷商之後,伯夷、叔齊二人「恥食周粟」,而隱於首陽山(今河南偃師),僅採薇(大巢菜、野豌豆,或通稱能食的野菜)而食。當時有個婦人就指著他們吃的薇譏笑於二人:「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二人羞憤,遂絕食而死,被其他人葬於首陽山(今河南堰師)。歷代王朝對伯夷、叔齊二人推崇備至,稱其二人為「二賢人」、「二君子」,目的是要讓臣子忠實於王朝。後來唐朝時期的大儒韓愈、柳宗元都曾撰文稱頌。在中國歷史上,惟獨西漢武帝時期的太中大夫東方朔對其不以為然。東方朔認為這兩人是「古之愚夫」,指出「賢者居世,與之推移,不凝滯於物。」即說這二人固守滅亡的事物而不變,算得什麼賢人?
伯夷是孤竹國君的長子,其後以行次稱為「伯」,其後裔子孫承襲先祖之姓氏者,上古時期「伯」、「柏」二字通假,因此有稱伯氏者,有稱柏氏者,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荀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荀林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荀林父,字伯,世稱荀伯,春秋中期晉國正卿,中軍元帥,名將。荀林父後來因出任中行之將,故以中行為號,亦稱中行伯、中行桓子。荀林父活動在晉文公姬重耳、晉襄公姬歡、晉靈公姬夷皋、晉成公姬綏、晉景公姬獳(姬孺)時期(公元前636~前581年),為五朝重臣。荀林父之父亦為大夫,為晉文公執政時期的上卿趙盾屬下,事跡不詳待考。在晉文公建立霸業的事業中,荀林父即嶄露頭角,周襄王姬鄭十九年(晉文公三年,公元前633年),著名的「城濮之戰」前,荀林父擔任晉文公的御戎(駕駛國君戎車之戰將)。周襄王二十年(晉文公四年,公元前632年),晉文公「作三行(三支步兵隊伍)以御狄」,荀林父就擔任了中行即中軍的主將。其後,荀林父歷任上軍佐、中軍佐,至晉景公執政時期出任中軍元帥,主持國政。
周襄王三十二年(晉靈公元年,秦康公嬴英元年,公元前620年),秦、晉之間爆發「令狐之戰」。晉軍大將先蔑逃到秦國,原因是晉文公死後,晉國貴族們討論立嗣君,都主張立年長的,派先蔑出使到秦國迎接公子雍。後因穆贏(文公夫人)大鬧朝廷並指責朝臣「舍適嗣不立,而外求君」,執政的趙宣子等就背棄先蔑而立了晉靈公(太子夷皋)。
周定王十三年(晉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荀林父率軍攻滅了赤狄的潞氏(今山西潞城),為此,晉景公賞賜他「狄臣千家」。這是荀林父在其政治軍事生涯中建立的最後一次勛績。
荀林父有個孫子叫荀閣,他以其祖父功高望重,遂用其祖父之字「伯」為姓氏,稱伯閣,其後裔子孫乃稱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出自伯字開頭的雙字復姓所簡改。在中國早期的歷史上,有許多以伯開頭的雙字復姓,如伯成氏、伯皇氏、伯常氏等,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現,這些復姓後來很少能夠見到,極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後人將姓簡化成了單姓的伯氏,形成另一支伯姓。
源流五
源於柏皇氏,出自遠古時代東方部族的首領柏芝,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相傳遠古時代有柏皇氏,是東方部族的首領,名叫芝,因為以柏木為圖騰,所以稱為柏芝。據說,柏芝曾擔任伏羲氏的助手,勤勞於天下而不居功,造福於民眾而無所求,所以深得百姓們的擁戴,被尊為皇柏,稱柏皇氏。柏皇氏是華夏古老的一個群族,在很多典籍中都有記載。
在史籍《莊子·胠篋篇》中記載上古帝君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戲氏→神農氏……
在史籍《金縷子·興王篇》中排列古帝順序為:容成氏→大庭氏→柏黃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郝蘇氏→宗盧氏→祝和氏……
在史籍《資治通鑒·外紀》中,胡克家補注其順序為:有巢氏→遂人氏→大庭氏→柏黃氏→混沌氏→昊英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這些上古帝君皆襲伏羲之號,即他們都可稱為伏羲氏。因此,柏皇氏海是較古老的一代伏羲氏帝王。對於柏皇氏,宋朝學者羅泌在《路史·前紀六》中記載:「柏皇氏,姓柏名芝,是為皇柏,出搏之日之陽,駕六楷,以木紀德。為而不有,應而不求。立於正陽之南,是為皇人山。」在史籍《命歷序》也記載:「柏皇出搏桑之陽,駕雲龍上下。」在史籍《漢書·禮樂志》中記載:「柏皇獨樂六龍」。六龍,就是六匹駿馬,指天子出巡時的車駕規格,柏皇氏乘坐六龍之車,可見其地位在當時非常顯赫。柏皇氏的後裔子孫後代以先祖居地名稱「柏山」為姓氏,稱柏氏。由於柏皇氏聰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王朝,他的後代都為帝王師,如黃帝的地官是柏常,顓頊帝的老師為柏夷亮父,帝嚳的老師為柏昭,堯帝治理天下時柏成子高立為諸侯,佐禹治水的則是柏翳等。所以,柏氏一直是古姓中的貴族,西周初期柏有為太僕正等等。
後來,柏氏族人大多演變為其它姓氏,例如伯氏、柏氏等,所以現在以柏為姓氏者反而很少了。
源流六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大宗伯,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大宗伯,是西周時期的官職稱謂,職掌春官府司,源起於遠古黃帝時期的神職祭司,主祀天神地祗人鬼之事。黃帝時期,神事與民事被明確區分開來,從事神事者稱「巫」、「覡」,以其職掌則又分「宗」、「祝」,專職主持五禮。在遠古至商賈漫長歷史階段中,在五禮之中將首位之禮稱吉禮,亦稱冠禮,即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主官即主持之人稱「宗」,屬下官吏皆稱「祝」。這種官稱歷堯、舜、禹至夏、商、周,一脈相承。由於「宗」是由氏族中最為德高年長者擔任,因稱「宗伯」,至西周時期確稱之為「大宗伯」,掌禮制,爵為卿。
在西周初期,大宗伯有兩個:「自陝以東,周公主之。陝以西,召公主之。是東西二伯也。」以後,大宗伯之職由周公旦、召公奭的後裔子孫輪番職掌,一直到周王朝滅亡。在典籍《周禮·春官》中明確記載:「大宗伯之職,以九儀之命,正邦國之位,九命作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以小宗伯為佐官。」在南北朝時期的北周政權中,曾依《周禮》置六官,其春官府亦以大宗伯為長官,設卿一人,正七命;佐官為小宗伯,上大夫二人,正六命;春官府又有都上士,正三命。到了唐朝時期,依然有大宗伯之職,在典籍《唐六典》中,就稱大宗伯相當於禮部尚書,小宗伯相當於太常少卿,春官府都上士相當於禮部員外郎。後以大宗伯為禮部尚書的別稱,少宗伯為禮部侍郎的別稱,少宗伯即小宗伯。直至明、清時期,人們還通常稱禮部尚書為大宗伯。
在歷代大宗伯、小宗伯們的後裔子孫中,皆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宗伯氏,後省文簡改為單姓宗氏、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羋姓,出自戰國末期楚國術士南公,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指出:「南公氏、南伯氏,同稱之別也。」在史籍《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南公,亦稱南伯,因居於楚國的南公邑(今河南周口淮陽,一說江蘇泰安)而得名。南伯是當時最有名的楚國陰陽學家,也就是著名的術士,以觀天象、卜陰陽、相面而專長。他在秦王朝最興盛的時候就預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三戶,南伯指得是楚國的昭、屈、景三大姓的後代族人。秦始皇滅楚國,其羋姓熊氏君族雖衰沒,但其他的豪族大姓依然具有相當的實力,其中的項、劉、陳三氏中的項羽、劉邦、陳勝後來果然起兵反秦,最終滅了秦王朝。後世人以南公之語精簡為「亡秦三戶」,用於指不畏強暴,奮起推翻黑暗統治之事。
在南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稱號為姓氏者,稱南伯氏、南公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伯氏、南氏、公氏等。如今已經沒有南伯氏、南公氏這兩個復姓了。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巴林氏,或言以地為姓,或言內扎薩克以部為氏,出自元朝時期大將、丞相伯顏的後裔,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葉赫鄉南部)、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巴林(今黑龍江伯力、俄羅斯哈布羅夫斯克)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arin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潘氏、詹氏、白氏等。
⑵.蒙古族伯蘇氏,源出元朝時期別速惕氏後裔,世居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Beis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謝氏、蘇氏等。
源流九
源於回族,出自著名回族先人伯篤·魯丁,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伯氏,源出元朝時期廣西桂林肅政廉訪副使伯篤·魯丁。伯篤·魯丁,字至道,漢名魯至道,答失蠻人(Dnishinsand,有學識者),著名元朝政治家,詩人。伯篤·魯丁的後裔子孫多改漢姓為伯氏、魯氏等;又因「伯」與「白」對音,後多改為諧音的白氏(如其十九世孫白崇禧),但依然有稱伯氏者,如今福建漳州龍海的伯氏家族,皆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十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伯力氏,亦稱巴拉氏、巴哩氏,滿語為Bari Hala,漢義「弓、豌豆」,世居哲魯(今黑龍江下游)、庫葉(今俄羅斯庫葉島)、科爾沁(今內蒙古東部通遼地區、吉林西部一帶),後有蒙古族、赫哲族、費雅喀奇勒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博氏等。
⑵.滿族伯特氏,亦稱拜格氏,源出金國時期稱女真伯德部,以部為氏,為奚族後裔,滿語為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所冠漢姓多為伯氏、卜氏等。
⑶.滿族瑚錫哈哩氏,亦稱祜什哈禮氏、瑚克沙哈里氏,以地為氏,滿語為Husihari Hala,世居瑚錫哈理(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烏蘇里斯克)、依蘭費爾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處)、三姓(今黑龍江依蘭)等地。後有赫哲族、錫伯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華氏、關氏、胡氏、扈氏、伯氏等。該支伯氏鼻祖為瑚錫哈哩·伯麟,滿洲正黃旗人,翻譯舉人出身,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授盛京兵部侍郎,累官雲貴總督氏、都統、體仁閣大學士,為一代名臣。在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漢化姓氏者,稱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⑷.滿族伯蘇特氏,亦稱白蘇特氏,滿語為Beisut Hala,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後多冠漢姓為白氏、伯氏、蘇氏等。
源流十一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錫伯族伯佳氏,亦稱白佳氏、拜佳氏,有學者指出其先祖本為漢族,在東漢晚期被烏桓民族裹脅入遼東地區,逐漸成為錫伯族人,世居佛阿拉(今遼寧新賓永陵鎮二道村)、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等地,後有滿族、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伯氏、白氏等。[1]
源流十二
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的貴族爵位,屬於以官爵稱謂為氏。伯,是西周時期的官爵稱謂。西周時期的貴族爵位承襲殷商時期的爵稱:公、侯、伯、子、男,其中的伯爵位列第三等。到後來西方歐洲國家中出現五級爵稱制,則要比中國晚兩千餘年之久。西周時期,周公旦設有九伯爵官制:「九伯者,九州、島有十八伯,各得九伯,故雲九伯也。」中國古代將中原大地分為九州,華夏居中,九位伯爵分居職掌九州,九州之外的所有地方,不論海內海外,皆稱九島,亦分封九位伯爵職掌之。這說明在實際上,周王室共有十八位伯爵。
在這些伯爵們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爵稱謂為姓氏者,即為伯氏,世代相傳至今。
⑶ 北京各地區名字的來歷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城裡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老兩口睡覺,老太太賺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別標明是斜街,如煙袋斜街、楊梅竹斜街。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這條胡同里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過一個啞吧。王皮胡同是因為有一個姓王的皮匠。王廣福胡同原名王寡婦胡同。有的是某種行業集中的地方。手帕胡同大概是賣手帕的。羊肉胡同當初想必是賣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狀的。高義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賓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是因為這兩條胡同的樣子有點像羊尾巴、狗尾巴。有些胡同則不知道何所取義,如大綠紗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寬闊,如東總布胡同、鐵獅子胡同。這些胡同兩邊大都是「宅門」,到現在房屋都還挺整齊。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路。它距離鬧市很近,打個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又似很遠。這里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串,搖動作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胡同里更加安靜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體。胡同兩邊是若干四合院連接起來的。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有在一個胡同里一住住幾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舊了,「地根兒」房子就不太好,舊房檁,斷磚牆。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裡小下。一到下大雨,總可以聽到房塌的聲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們捨不得「挪窩兒」,——「破家值萬貫」。
四合院是一個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獨門獨院」。北京人也很講究「處街坊」。「遠親不如近鄰」。「街坊里道」的,誰家有點事,婚喪嫁娶,都得「隨」一點「份子」,道個喜或道個惱,不這樣就不合「禮數」。但是平常日子,過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殺」一盤;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過去山西人開的酒鋪,都沒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塊規成圓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兩「個」(大酒缸二兩一杯,叫做「一個」);或是鳥友,不約而同,各晃著鳥籠,到天壇城根、玉淵潭去「會鳥」(會鳥是把鳥籠掛在一處,既可讓鳥互相學叫,也互相比賽),此外,「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有窩頭,就知足了。大腌蘿卜,就不錯。小醬蘿卜,那還有什麼說的。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蝦米皮熬白菜,嘿!我認識一個在國子監當過差,伺候過陸潤庫、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說:「哪兒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麼神?我至今考查不出來。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卻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閑事。他們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北京是民主運動的策源地,「民國」以來,常有學生運動。北京人管學生運動叫做「鬧學生」。學生示威遊行,叫做「過學生」。與他們無關。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安分守已、逆來順受。老舍《茶館》里的王利發說「我當了一輩子的順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態。
我的小說《八月驕陽》里寫到「文化大革命」,有這樣一段對話:
「還有個章法沒有?我可是當了一輩子安善良民,從來奉公守法。這會兒,全亂了。我這眼面前就跟『下黃土』似的,簡直的,分不清東西南北了。」
「您多餘操這份兒心。糧店還賣不賣棒子麵?」
「賣!」
「還是的。有棒子麵就行。……」
我們樓里有個小夥子,為一點事,打了開電梯的小姑娘一個嘴巴。我們都很生氣,怎麼可以打一個女孩子呢!我跟兩個上了歲數的老北京(他們是「搬遷戶」,原來是住在胡同里的)說,大家應該主持正義,讓小夥子當眾向小姑娘認錯,這二位同志說:「叫他認錯?門兒也沒有!忍著吧!——『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眯著』!」「睡不著眯著」這話實在太精彩了!睡不著,別煩躁,別起急,眯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看看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也許像西安的蝦蟆陵,南京的烏衣巷,還會保留一兩個名目,使人悵望低徊。
再見吧,胡同。
⑷ 下列詞語中帶點字的讀音與伯禮的博字相同是
.D 解析: A項,「黃柏」讀bò,「柏林」讀bó,其餘讀bǎi;B項,「大伯子」讀bǎi ,其餘讀bó;C項,「參商」讀shēn,「參差」讀cēn ,其餘讀cān;D項,全讀chàn)
⑸ 魏公村 姓名由來
明代萬曆年間記載的文獻中,又將「畏吾村」稱之為「葦孤村」,這個「葦孤村」就是現在的「魏公村」,可見,「魏公」」兩字應該是「畏吾」,「葦孤」的諧音。
由此可見,畏吾村的叫法由來已久。這「畏吾」原來就是畏兀兒。民國時期,「畏吾村」的叫法被「魏公村」取代並沿用至今。至於為何要改成「魏公村」則無人知曉。
有種說法是元代曾追封數名畏兀兒朝臣為魏國公,故而簡稱魏公村,這個解釋似乎難以站住腳,北京有很多地方,其現在的名稱都是最初稱呼的訛音,古人讀書識字的並不多,很多時候都是口口相傳的,這傳著傳著就變。
譬如五道營胡同,明代為武德衛營駐所,訛音叫成了現在的五道營,又如狗尾巴胡同,似乎是不太雅,慢慢地雅化成了高義伯胡同,如此等等,舉不勝舉。
(5)伯禮名字由來擴展閱讀
1、魏公村的歷史其實只是北京城厚重文化的一處縮影。北京就是這樣的一座城,一方一寸間都有不盡的傳奇,其蘊含的文化博大精深,背後的歷史源遠流長,這些也正是北京最惹人愛的地方。
2、為了紀念魏國公而改名「魏公村」的提法也未必就不是事實。無論是訛音或者雅化,在歲月的流逝中地名的變化為這塊土地增添了復雜和曲折,然而,這種深厚的變化深處卻藏著最有滋味,最引人琢磨的歷史。
⑹ 仙桃名字 是怎麼來的
仙桃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沔陽改仙桃是歷史的誤會
1986年10月,沔陽撤縣建市,正式更名為仙桃,一個沿用千年的名稱就此作古。從那以後,「千里送鵝毛」的典故被慢慢遺忘,取而代之的是關於仙桃的傳說,因為沒有根基,這些傳說一個比一個荒唐,無法自圓其說。沔陽人郁悶了,好好的為什麼要改成仙桃呢?
對於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周想生老人。周老是沔陽最後一個縣委書記,也是仙桃第一個市委書記。可是周老的答案卻令人吃驚,他也鬧不清是怎麼回事。
1985年底,按照事先的部署,沔陽縣向荊州地區行署遞交了縣改市的請示報告,擬將沔陽縣改成沔陽市。記住了,是沔陽市。公文經過地區行署、省政府逐級批轉後,國務院於1986年5月正式批復,同意沔陽縣改為仙桃市。平白無故冒出個仙桃市,行署發脾氣了,認為沔陽有人搗鬼,縣委書記首當其沖。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周老劈頭蓋臉地挨了一通批評,到現在還蒙在鼓裡。
原來批復上有這樣一句話:「以便調整行政區劃」。這是行署不願意看到的。可以這樣推斷,仙桃市成立後,很有可能脫離大荊州,另立門戶。最有可能的就是通過一段時間的過渡,將沔陽、天門、潛江、洪湖四塊地域整合起來,由升格後的仙桃市管轄。記得有段時間,洪湖的區號好像也是0728,時間不長,又變回0716了。毫無疑問,這個計劃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流產,但是仙桃市卻再也變不回去了。
明明申請的是沔陽市,到頭來卻批了個仙桃市,簡直莫名其妙。對行署好解釋,白紙黑字,請示報告上寫得清清楚楚,絕對沒錯!問題明擺著出在省里。一問,還真是。省政府有位叫王俊峰的副秘書長給了個解釋,說了兩個理由。一是湖北有個沔陽,四川有個綿陽,易混淆;二是「沔」字太生僻,遲早要簡化掉的。
也有一定的道理,特別是第二個理由。一二八師駐守沔陽時,王勁哉嫌「沔」字難寫,要把右邊改成「丐」,沔陽人不答應。要改都改,順便把陝西的「陝」字也改了吧。因為「陝」的繁體字是耳朵旁邊加個「大」字,「大」字裡面夾兩個「入」字,不好寫,不如改成兩個「人」字。王勁哉看沔陽人認了真,只好作罷。還有個傳說,說「沔」字起初真的就是王勁哉想像的那樣,一邊是「水」,一邊是「丐」,很不吉利。字面意思就是水災頻仍,滿世界都是乞丐。不知是哪位皇帝可憐沔陽人,在「丐」字右邊添了一小筆,改成「面」了,從此五穀豐登。「沔」字還真不好寫,相信寫錯的不在少數,當年王任重給沔陽題詞,也寫了個錯別字。
省政府講了理由,行署還是不答應,督促沔陽連續寫了五次報告,堅持把名字改回來。但是沒用。開什麼玩笑?國務院批了的,能隨便改嗎?這一拖就是五個月,挺不下去了,要定班子,要開展工作啊,於是匆匆忙忙開了個成立大會,算是功德圓滿了。
到今天為止,恢復沔陽的呼聲一刻都沒有停止過,幾乎所有沔陽人都想不通,海外沔陽籍同鄉意見最大。但是木已成舟了,再改也不劃算,成本太高。其實仙桃這名字也不錯,是原先城關鎮的稱謂,很順口。經過二十多年的打拚,仙桃早已聞名全國,尤其是體操,搞得風生水起,全世界都在關注。
仙桃改不改回沔陽,無所謂。仙桃人要向前看,高瞻遠矚,而不是對陳年往事耿耿於懷,固步自封。「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這樣一首悲傷的歌謠,應該離我們越遠越好
⑺ 古代名人的名字的來歷!!!!
名字
人的稱號。為名和字的合稱。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今合稱「名字」,則指姓名或名。參見「冠禮」、「笄禮」。
名字是人的一種稱呼,一種代表。
http://ke..com/view/20683.html?wtp=tt
據說上古時期,嬰兒在出生三個月的時候由父親給命名,這就是古人「名」的由來。其實在我國民間,部分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嬰兒滿月時才命名的習俗,不過是命名的權利不再由父親一人擔當,而是由嬰兒的親人共同擔當。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長到20歲的時候要舉行「結發加冠」之禮,以示成人,這時就要取字。而女孩子在15歲時要舉行「結發加筓」之禮以示可以嫁人了,這時也要取字。可見,古代的時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那麼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什麼聯系嗎?一般認為,古人的名和字之間有意義上的聯系。一種情況是名和字意義相同或相近。例如屈原,名平,字原。(《爾雅 釋地》:「廣平曰原。」 )又如岳飛,字鵬舉。而「鵬舉」既是大鵬展翅高飛的意思。另一種情況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例如曾點,字皙。(《說文》:「點,小黑也。」而「皙,人色白也。」 )當然,隨著歷史的發展,許多詞語的語義發生了變化,對於古人名和字的語義聯系就很難看出來。不過只要你是個有心人,仍有許多先賢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來。
名字是一個不知名物品的代號,有了名字才能准確的指出一個東西,否則,將分不清物品。有了名字我們才能更有氣質的活下去。
中國名字的詳細起源習俗:
根據《禮記˙內則》記載可知:古代嬰兒出生三個月後,方由父親正式為之命「名」。這大概是從前醫衛條件差,出生滿三月,確定能存活,長輩才幫小孩正式取「名」。「名」是幼時在家供親長稱呼之用,通常稱「小名」,或叫「乳名」、「奶名」。先秦之世,人「名」或不忌雅俗,例如:晉成公名黑臀,魯成公名黑肱,齊桓公名小白……
「名」與「字」,通常「字」由「名」衍生而來,意義上,有其密不可分的關聯。《白虎通˙姓名》說:「或傍其名而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大體上,我們粗分為以下七大類∶
一、同義互訓。名與字的意義相同,可以互相解釋。如:諸葛亮,字孔明;「亮」與「明」同義
二、反義相對。名與字的意義相反,兩者對立相應。這是希望人不要過與不及,取其制衡之意。如:連戰,字永平
三、使典用事。有些名、字援引經史載記,使用典故。如:陸羽,字鴻漸(《易˙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羽儀」)
四、景仰前賢。如:牛僧孺,字師黯(汲黯,字長孺,漢武帝贊之為社稷之臣)
五、崇奉宗教。如:王維,字摩詰(維摩詰,佛家菩薩名)
六、原名變化。把名做些簡單變化,便成為字。如:李白,字太白
七、記實志盛。有些人名、字間,根本無法望文生義。如:張耒,字文潛;若非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四紀錄:「張文潛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故以為名,而字文潛。」任誰也猜不透其名字意義上之關聯
名與字除了表稱呼外,還能顯現親屬關系。最常見的形式是:兄弟姊妹在名字中共用一字,以表示同輩關系;萬一是單名的話,就共用同一偏旁,例如蘇軾、蘇轍兄弟。此外,名字也可以表現長幼排行,先秦時多在名前加上孟(伯、長)、仲、叔、季來表示。例如:孟姜女;孔丘,字仲尼;伯夷、叔齊兩昆仲。唐代則以數字來表示,稱為行第(大排行)。例如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中的「杜二」是指杜甫,白居易《與元九書》的「元九」指元稹,韓愈《祭十二郎文》等,都是以名字來表示長幼秩序。
⑻ 結婚外家禮節有那先,如外家禮叔伯禮等等那先
各地的禮節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