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涇陽的來歷是什麼
西周宣王時,北方游牧民族狁定居焦獲(在今縣西北),逐漸向南發展擴張,周與狁之間戰事經年不休。《詩·小雅·六月》載:「狁匪茹,整居焦獲,侵鎬及方,至於涇陽。」「涇陽」作為地域名稱肇端於此。
涇陽縣位於陝西省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是中國大地原點所在地。東與高陵、三原相連,南與西安市、咸陽渭城區相鄰,西與禮泉縣交界,北依嵯峨、北仲山,與三原、淳化縣接壤,地理位置優越,素有「關中白菜心」美譽。
涇陽縣位於西安市北偏西54公里,咸陽市北偏東28公里, 距首都北京1290公里。全縣南北寬27公里,東西長37公里,總面積780平方公里,有耕地67萬畝,人均1.35畝。涇陽縣轄涇干、永樂、雲陽、橋底、王橋、口鎮、三渠、太平、高庄、中張、興隆、白王等12鎮,崇文、龍泉、蔣路、燕王等4鄉。全縣總面積780平方公里,人口50萬,轄4鄉12鎮。涇陽工業密集區(以下簡稱密集區)於2005年3月正式規劃建設,位於涇陽縣境東部,地處兩市(西安市、咸陽市)三縣區(三原縣、高陵縣、渭城區)的結合部,是涇陽縣搶抓西安經濟圈和和行政中心北移及西咸經濟一體化機遇規劃建設的園林式工業新區。全區共轄永樂、崇文、高庄三個鄉鎮,規劃面積21.36平方公里,控制面積44平方公里,4.5萬人。
⑵ 乾縣古代叫什麼名字呢
夏(約前21~前16世紀),按禹貢九州,為雍州之域。
商(約前16~前11世紀),仍屬雍州。殷末,為岐周之地。
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屬王畿。西周亡,被犬戎占據。
東周(前770~前256),即春秋戰國時,乾地屬秦。秦孝公十二年在國內設41縣,乾地初置好疇縣。以縣境內有祭天的好疇而得名,治城在今縣東好疇村。秦(前221~前207),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了天下,置36郡。在京畿之地設內史(內史是掌治京畿的官名,亦為政區名),好疇縣屬內史管轄。秦末,項羽分內史地,章邯王咸陽以西,為雍國,好疇縣為其轄地。
西漢(前206~25),高祖元年(前206),置雍國。二年(前205),改置中地郡。(高祖)九年(前198),罷郡復為內史,好疇縣屬之。漢景帝二年(前155),置右內史,治京西之地。後又分右內史之西部,置主爵都尉(主爵都尉原為秦官名,漢用其號),好疇縣歸其所屬。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好疇縣自此屬右扶風。王莽新朝(9~23),好疇縣曾被更名為好邑。
東漢(25~220),建武初年,好邑復名好疇縣。建武六年,撤銷好疇縣,以其地並入池陽縣(池陽縣境包括今涇陽、禮泉、乾縣等地),屬司隸左馮翊領轄。
三國時(220~265),池陽歸魏,初屬司隸馮翊郡。中葉以後,改屬扶風郡。
西晉(265~316),武帝初年,改扶風郡為秦國,治所在池陽。晉惠帝元康中,分池陽西部之地,再置好疇縣,治城在秦漢時好疇故城南2里處,屬秦國改置之京兆郡管轄。東晉、十六國(317~420),呈割據局面。這一時期,行政制度無常,好疇縣曾一度撤銷。乾地先後歸前秦、後秦等國統轄。
南北朝(420~589),乾地屬北魏、西魏、北周轄區。北魏太武帝始光時(424年後),改池陽為寧夷縣(兼有今縣東境部分地方),屬雍州咸陽郡,而復設立好疇縣為扶風郡治。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分好峙縣西部置漠西縣,以縣境在漠谷河以西而得名。
西魏時,分咸陽郡地置寧夷郡、寧夷縣屬之。好疇縣、漠西縣統屬武功郡(扶風郡廢)。此時乾境仍分屬三縣。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以前,寧夷郡曾改置為秦郡,寧夷縣仍歸其所轄,好疇、漠西縣屬武功郡未變。建德二年(573),撤銷秦郡,並入咸陽郡,寧夷縣即屬咸陽郡。建德三年(574),並好畤入漠西縣,漠西縣再屬扶風郡。
隋(581~618),文帝開皇十七年(597),改漠西為上宜縣(上宜兼有今永壽縣境地)。十八年(598),改寧夷為醴泉縣(仍兼有今縣東境之地),並分上宜置好疇縣。此時乾地仍分屬三縣,隸屬京畿之雍州(咸陽、扶風等郡廢後所置)。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復廢好疇,並入上宜縣。是時乾境東歸醴泉縣,西屬上宜縣,隸雍州改置之京兆郡。
唐(618~907),高祖武德二年(619),分醴泉置好疇縣,治城在今縣東北6里許隋太子庄陵城。宋《長安志》載,在奉天西北6里,故址無考。太宗貞觀元年(627),稷州廢,好疇又隸屬雍州。貞觀八年(634),廢上宜入岐州之岐陽縣。貞觀二十一年(647),撤銷好疇、岐陽,復置上宜縣。
五代(907~960),道一級廢。後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又升乾州為威勝軍,領奉天、好疇等五縣,上屬京兆府改置之雍州。後唐庄宗同光元年(923),裁威勝軍,復為乾州,領奉天一縣,隸復置之京兆府;好疇縣別屬鳳翔府。明宗長興元年(930),好疇亦歸屬京兆府。後晉、後漢、後周,沿用前代建置。
北宋(960~1127),北宋初年至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奉天縣仍隸屬乾州,好疇縣仍歸京兆府,由至道三年(997)所置之陝西路統管。熙寧三年(1070)乾州廢,奉天、好疇均隸永興軍路。熙寧五年(1072),於奉天縣置醴州,領一縣,好疇縣改隸鳳翔府。神宗元豐元年(1078)醴州廢,奉天還隸京兆府。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復置乾州,領奉天、好疇縣。隸屬鳳翔府未變。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乾州更名醴州,上隸環慶路,下轄奉天、好疇、永壽、武功、醴泉五縣。
金(1128~1227),太宗天會六年(1128),金奪取陝西諸州縣。天會八年(1130),金將婁室克邠州,醴州降,後與宋在此周旋十多年始定。金初,置京兆府路,醴州屬之。金完顏亮天德三年(1151),復改醴州為乾州,領奉天、好疇、醴泉、武亭(武功)四縣(是時永壽屬邠州)。
元(1271~1368,1271年前稱蒙古),太祖鐵木真二十二年(1227),滅西夏,乾州歸蒙古。忽必烈至元元年 (1264)到至元二十一年(1284),先後撤銷奉天、好疇兩縣,其境域並入乾州,州牧親民自此始。是時,永壽復歸乾州,州亦領轄三縣:永壽、醴泉、武功。乾州在元仁宗(1312)前,上隸陝西行中書省安西路;仁宗後,歸屬安西路改置之奉元路。
明(1368~1644),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奉元路為西安府,乾州屬之,州仍領三縣。嘉靖三十八年(1559),割醴泉縣直屬西安府。從此乾州只領永壽、武功二縣。
清(1644~1911),初沿明制。於清雍正三年(1725),乾州直屬陝西布政使司,故稱「直隸州」,仍轄永壽、武功二縣。
中華民國2年(1913),改乾州為乾縣,隸屬關中道,不再轄永壽、武功二縣。民國16年(1927)國民政府成立,廢道,乾縣直屬陝西省政府。民國26年(1937)設立行政督察區,乾縣隸屬陝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在彬縣)。民國30年(1941),乾縣由二等縣編為三等縣。
⑶ 禮泉武將山的來歷
武將山,是唐肅宗李亨建陵陵寢,隸屬建陵管轄,建陵山西頭村在武將山以西,昭陵石馬村,及李瓦村在武將山以南,歷史記載中昭陵前山村又名武將山村,其他無從考證。昭陵鎮是原建陵,昭陵鄉是昭陵社區。
⑷ 禮泉三臣
相傳此地曾安葬某朝三大臣,清中葉建村於墓東,故名。1958年墓夷為耕地,轄趙蔡、曹藺兩自然村,據《趙氏族譜》載,趙氏家族明初由山西大槐樹下移民至興平店張鎮西張村,清中葉又由西張村遷現址。後蔡姓人遷此,且三代出先生,遂取趙蔡村名。曹藺村名由來:清末曹藺兩姓人因結親而居此,故名。
⑸ 咸陽的歷史和傳說
咸陽,是中國首個封建王朝「秦帝國」的都城,咸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咸陽的的歷史和傳說詳細如下:
1.咸陽名稱的由來故事。
關於咸陽名稱的由來,一種說法是:古代有:水之北為「陽」,山之南為「陽」,咸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故稱咸陽。「咸」字意為「皆」、「都是」等。
另外,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鞅在此置 「咸亨」、「陽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2.咸陽的建制歷史: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
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3.咸陽定都歷史: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設郡縣,在咸陽周邊京畿要地置內史,統轄關中各縣。秦末項羽入關,廢郡縣,恢復分封制,將秦內史和上郡一部分劃為雍、翟、塞3國,是為"三秦"的由來。
漢高祖初年,劉邦恢復被項羽焚毀的咸陽,取名新城。武帝年間,因咸陽臨近渭水始更名渭城。
4.咸陽的現代史:
1984年,撤銷咸陽地區,咸陽市改為省轄市,高陵、周至、戶縣劃歸西安市,原寶雞地區的武功縣、楊陵區劃歸咸陽市,原縣級咸陽市改為秦都區,咸陽市轄秦都、楊陵2區及武功、興平、涇陽、三原、禮泉、乾縣、永壽、彬縣、長武、旬邑、淳化11縣。
5.咸陽古跡歷史:
乾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盛唐文化的代表性旅遊區,位於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中國唐王朝第三代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陵,仿唐長安城格局構築,分為宮城、皇城和外城三個部分。
⑹ 禮泉康姓由來
康姓,主要出自姬姓。周武王滅商後,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稱康叔。
⑺ 陝西禮泉縣灰堆村名來歷謝謝!
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在咸陽宮里的一次祝壽宴會上,僕射周青臣對秦統一六國,建立統一的封建國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製成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統治形式以及趾高氣揚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大唱贊歌;而博士淳於越則指責青臣面諛始皇而加重其過失不是忠臣,他提出廢郡縣,立分封。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始皇先是聽著受用,後來又不悅,他命令群臣討論孰是孰非——
丞相李斯不同意這種說法——謬其說,絀其詞,當時他說:「五代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其相反,時變異也。今陛夏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他認為淳於越所說的三代之事,根本就不用去考慮,「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他認為過去天下散亂,沒有能統一之國家,所以才會諸侯並起——「語皆道古而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私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 如此不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
李斯通過這番利害分析,而後提出了他的建議:「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鯨為城旦。」當然他認為醫葯卜筮種樹等書籍是不用燒了,如果有人想學法令、律法,可以以官吏為師。 秦始皇大為稱是——「制曰:可」准許了李斯提出的焚書的建議——即除去秦國的歷史書籍以外,其他史書及《詩》、《書》百家語之類書籍全部燒毀,除博士官掌管的圖書和農書醫書及求神問卜之書外,各地所有一切藏書全部要交到當地官府燒毀。其時在秦帝國統治所及之處,到處都點燃了焚書之火,而焦獲在當時自然也不例外,只是如此高的灰堆台著實令人吃驚,這得多少竹簡木牘才能燒出如此多得灰燼呢?或許正如告訴我路徑的老者所言:真是咸陽焚書的灰燼被大風颳了過來,或許是在本來就很高的高台上進行進行焚書也未可知,不管是什麼情形,都算得上是奇跡了——大自然奇跡般地為我們留下了這個灰堆成為歷史上有名的「焚書」事件的見證。
⑻ 陝西禮泉縣袁家村又名「小麗江」,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其實現在的袁家村能發展成如今這樣最離不開的就是這個村子的領導者—郭裕祿,這位老書記帶領著當地的村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和村辦企業,而村民們也沒有讓這位老書記失望,現在的袁家村可以說是村民交給老書記的一份滿意的答卷,在去年的時候這里的日客流量高達18萬,超越兵馬俑成為了全省客流量最多的村莊,這座村子的魔力可以說讓很多的遊客嘆為觀止。大家如果對這個村子有興趣的話不妨前去逛一逛,或許你會有不一樣的體驗,或許你會愛上這個小村莊。
⑼ 咸陽地名的來歷
咸陽位於陝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古代有:水之北,山之南,均稱為「陽」,咸陽位於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陽,山水俱陽,故稱咸陽。
有人根據《史記》和秦都咸陽出上的陶文,以為商秧在此置 「咸亨」、「陽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將兩名合一,即為咸陽。
(9)禮泉名字的由來擴展閱讀:
咸陽市政區建置始於夏代,前21世紀,市境西部為有邰氏封地,東南部為有扈氏管轄地,北部為畎夷等原始氏族部落,屬禹貢九州之雍州。殷商時期,發展到邰、豳、程、犬方等方國,市區在市境東南部。西周時為畢國,後改岐周,為豐、鎬二京近郊。東周時封於秦,春秋時稱渭陽,至戰國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秦國都城經九次遷徙後,定都咸陽。
⑽ 禮泉烙面的起源
烙面由於存在的區域較小,麵食裡面只能算作小品種,然而其歷史悠久,來頭之大嚇人一跳。據考此面起源於商末周初,因其存貯期長、方便攜帶、熱湯沖泡即成麵食的獨特優點,被周武王選定為伐紂途中的軍用伙食。久居關中平原的數萬軍士,背負著烙面開進河南,打敗了商紂王,開辟了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後人因此稱烙面為「世界最早的方便麵」。由此算來,禮泉烙面當之無愧是日本發明的那個方便麵的老祖宗了,只不過日本人那個哄肚子的袋裝品鋪天蓋地,大行其道,老祖宗卻如夕陽下羸老的耕牛,只能踽踽於禮泉及周邊的狹小之地,不由不令人喟嘆萬千。